CN102164240B -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240B
CN102164240B CN2011100380878A CN201110038087A CN102164240B CN 102164240 B CN102164240 B CN 102164240B CN 2011100380878 A CN2011100380878 A CN 2011100380878A CN 201110038087 A CN201110038087 A CN 201110038087A CN 102164240 B CN102164240 B CN 102164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mentioned
evf
control part
d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80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240A (zh
Inventor
市川达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4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7Control of contrast or brightness
    • H04N5/58Control of contrast or brightness in dependence upon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Viewf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和亮度控制程序,能够降低观看在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用户的迷惑感。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其被配置在在设置于框体上的观察窗的内侧并显示图像;取得部,其取得上述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的亮度;以及控制部,其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第一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第二亮度,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比上述第一亮度亮的第三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及亮度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在数字静态照相机(DSC)中,已知有安装了光学取景器的照相机(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代替光学取景器,还已知有安装了电子取景器(以下称为EVF)的DSC。EVF是将由DSC拍摄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在配置在取景器的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中的液晶屏幕上显示的构成。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3701号公报 
在安装有EVF的DSC中,认为在上述文献1中说到的取景器像迷惑尤其成为问题。即,用户由于通过EVF持续观看在液晶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有可能产生眩晕或迷惑的感觉或者眼睛严重受压那样的不快感。这种眩晕、迷惑或不快感(统称为“迷惑感”)被认为是由于不管环境光的亮度如何而在EVF中以一定的亮度(比环境光更亮的亮度)显示图像而使用户得到的不适感、或由于容纳作为EVF的液晶屏幕的空间内和液晶屏幕有大的亮度差等。 
在光学取景器的情况下,由于用户经由取景器的观察窗看到的像的亮度比环境光更亮的情况不存在,因此,上述的“迷惑感”不太成为问题。此外,在迄今为止的DSC上安装的EVF由于液晶屏幕的亮度和分辨率比较低,因此,用户也很少陷入上述的“迷惑感”。但是,今后随着EVF的高亮度化、高精细化的发展,还有随着用户对EVF的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用户的“迷惑感”的发生将成为更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或者消除观看在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用户的迷惑感的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以及亮度控制程序。 
本发明的形式之一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其被配置在设置于框体上的观察窗的内侧并显示图像;取得部,其取得上述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的亮度;以及控制部,其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第一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第二亮度,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比上述第一亮度亮的第三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控制部在观察窗的内侧空间明亮时使显示部变亮,在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暗时使显示部的亮度变低。即,由于以使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和显示部的亮度差不变大的方式进行调整,因此,能够降低或者消除经由观察窗看见显示部上的图像的用户感到上述的“迷惑感”。 
取得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的亮度的取得部也可以是例如设置在该空间内的测定光量的测光传感器。 
用户在暗的空间内看见明亮的图像时容易感到上述的“迷惑感”。因此,也可以是上述框体内部的壁面中至少上述显示部周围的壁面是白色的。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用户观看观察窗而看见的空间内的显示部周围的壁面是白色的,因此,该空间内的暗度被缓和,结果,难以感到上述的“迷惑感”。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也可以由图像显示装置以外的其它装置实现。例如,也可以获得具有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分进行的处理步骤的方法(亮度控制方法)的发明和使规定的硬件(例如,图像显示装置内置的计算机等)执行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功能的程序(亮度控制程序)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简单地表示DSC的图。 
图2是示出DSC的概略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简易地示出取景器框内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2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3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4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DSC;11:拍摄透镜;12:拍摄元件;13:监视用LCD;14:EVF;14a:液晶面板;14b:背光灯;15:框体;16:观察窗;17:控制部;17a:CPU;17b:ROM;17c:RAM;18:拍摄元件驱动器;19:外部测光传感器;20:A/D变换部;21:照明部;21a:LED;22:内部测光传感器;23:A/D变换部;24:接近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从侧面简单地表出根据本实施例的DSC 10的图。在图1中,用点划线表示DSC 10的内部构成的一部分。DSC 10,作为其功能的一部分,实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在DSC 10内部,一般配置有拍摄透镜11和拍摄元件12。拍摄元件12是CCD或CMOS等图像传感器。在DSC 10的背面一侧,设置有监视用液晶显示装置(监视用LCD)13,进而在DSC 10的背面一侧监视用LCD 13的上侧的规定位置,设置有EVF 14。EVF 14被设置在形成在观察窗(取景器窗)16的内侧的空间(称为取景器框FB)内,其中观察窗16在DSC 10的框体15的背面一侧监视用LCD 13的上侧的规定位置形成。EVF 14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部。 
图2是表示DSC 10的概略构成的方框图。DSC 10除了上述的各构成以外,还包括:控制部17、拍摄元件驱动器18、外部测光传感器19、A/D变换部20、照明部21、内部测光传感器22、A/D变换部23、接近传感器24等各构成。但是,DSC 10并不是必须全部包括这些构成,在以后说明的每个实施例中,有需要的构成也有不需要的构成。 
控制部17包括CPU 17a、ROM 17b、RAM 17c等,CPU 17a通过根据在ROM 17b中存储的规定程序执行处理,实现DSC 10中的图像处理或DSC 10整体的控制。 
通过拍摄透镜11入射的被拍摄体像在拍摄元件12的受光面上成像。拍摄元件驱动器18在控制部17的控制下驱动拍摄元件12。被驱动的拍摄元件12生成与被拍摄体像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对该电信号进行A/D变换,输出数字图像数据。拍摄透镜11、拍摄元件12、拍摄元件驱动器18构成摄影部。控制部17在对该数字图像数据实施了颜色补正等规定的图像处理后,输出到EVF 14或者监视用LCD 13。 
EVF 14包含液晶面板14a和作为液晶面板14a的光源的背光灯14b。在EVF 14中,根据从控制部17输出的数字图像数据,在液晶面板14a上显示图像。此外,控制部17能够在液晶板14a上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背光灯14b的亮度。背光灯14b的发光亮度例如通过改变通过PWM(脉宽调制)控制间歇地驱动背光灯14b时的占空比,能够在0%(最低亮度)~100%(最高亮度)之间进行调整。另外,在液晶面板14a的画面尺寸和构成监视用LCD 13的液晶面板(未图示)的画面尺寸中,前者的尺寸小。在图中虽然省略了,但当然也存在与监视用LCD 13的液晶面板对应的背光灯。 
外部测光传感器19被设置在露出到DSC 10的框体15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处,是取得DSC 10外部的亮度的取得部。与由外部测光传感器19测定的光量相应的输出信号在通过A/D变换部20进行A/D变换之后,输入到控制部17。照明部21通过被设置在取景器框FB上,照射取景器框FB内。控制部17例如能够通过PWM控制来调整照明部21的亮度。照明部21例如用LED构成。 
内部测光传感器22被设置在露出到取景器框FB内的规定位置处,是取得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的取得部。与由内部测光传感器22测定的光量相应的输出信号在通过A/D变换部23进行A/D变换之后,输入到控制部17。接近传感器24是设置在观察窗16的附近的非接触型的人感知传感器。接近传感器24能够检测极其靠近观察窗16的规定范围中人的接近,当检测到人的接近时向控制部17输出规定的检测信号。控制部17根据这种检测信号的有无,判断观察窗16是否在被用户观看。 
图3通过剖面图简单地示例包含EVF 14等的取景器框FB内。但是,在图3中,考虑到易于观察而省略了剖面线等。在图3的例子中,EVF 14包含:在取景器框FB中与观察窗16相对的规定位置上配置的液晶面板14a;在液晶面板14a的背面设置的背光灯14b;在液晶面板14a和观察窗16之间设置的规定数量的放大透镜14c。此外,在取景器框FB内的壁面放大透镜14c和液晶面板14a之间的规定范围的壁面上,设置有作为照明部21的LED 21a。进一步地,在放大透镜14c和液晶面板14a之间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内部测光传感器22。 
另外,用户在暗的空间内看到明亮的图像时容易感到上述“迷惑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景器框FB内的壁面中至少液晶面板14a周围的壁面设置成白色。在图3中,示例了作为白色的范围。这样,通过将取景器框FB内的壁面中液晶面板14a周围的壁面设为白色,液晶面板14a周围的暗度缓和,结果,用户难以感觉上述“迷惑感”。 
以下,说明在DSC 10的构成中能够实施的多个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4通过流程图示出了当在EVF 14上基于上述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部17主要执行的亮度的控制处理,即根据第1实施例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17通过驱动外部测光传感器19,取得DSC10的外部的亮度。即,使外部测光传感器19测定外部的光量,经由A/D变换部20取得作为测定结果的输出信号。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7根据在上述步骤S100中取得的DSC 10外 部的亮度,确定EVF 14的亮度。在此,所谓确定的EVF 14的亮度是指背光灯14b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越高(即,DSC 10的外部越亮),控制部17确定的亮度越高。换言之,控制部17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第一级别的情况下,确定与该第一级别对应的第二亮度,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比上述第一级别亮的第三级别的情况下,确定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控制部17参照预先保存在ROM 17b等规定的存储器中的表等,进行这种根据上述测定结果确定EVF 14的亮度的处理。 
图5、6、7示出了上述表T的例子。这些表T都规定了输出值(背光灯14b的亮度)相对于输入值(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的关系。图5的表T具有根据输入值的增加而输出值阶梯状增加的特性,图6的表T具有根据输入值的增加而输出值线性增加的特性,图7的表T具有根据输入值的增加而输出值非线性增加的特性。控制部17例如使用图5、6、7所示的表T中的任意一个,确定背光灯14b的亮度。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7通过对背光灯14b的驱动进行PWM控制,以致其变成在上述步骤S110中确定的亮度,从而调整背光灯14b的亮度。其结果,背光灯14b以与DSC 10的外部的亮度相应的亮度发光(如果外部明亮,则以高的亮度发光,如果外部暗,则以低的亮度发光)。这样,如果采用第1实施例,则根据DSC 10周围的环境光的亮度,调整EVF 14的亮度。因此,例如即使现实中的用户周围的风景暗,在EVF上反映的图像也与现实中的风景的亮度无关,可以以高亮度进行显示,因此,使用户感到“迷惑感”这种以往的问题被解决了。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0中,控制部17虽然通过驱动外部测光传感器19而取得外部的亮度,但并不是必须使用外部测光传感器19。在上述步骤S100中,控制部17也可以根据由拍摄元件12生成并输出的上述数字图像数据,取得DSC 10外部的亮度。即,控制部17通过解析该图像数据,例如计算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将该计算的平均亮度作为DSC 10外部的亮度取得。然后,控制部17在步骤S110中使用具有图5、6、7所示的输入 输出特性的表,确定与这样取得的亮度相应的背光灯14b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将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替换为“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 
这样,如果采用根据通过拍摄元件12得到的图像数据取得DSC 10外部的亮度的构成,则由于不需要设置外部测光传感器19以取得DSC10外部的亮度,因此,降低装置整体的成本。此外,在只实施第1实施例中,不需要照明部21、内部测光传感器22和A/D变换部23,作为DSC 10的构成能够省略。 
另外,存在用户在观看了观察窗16之后立刻眼睛不习惯取景器框FB内的EVF 14的亮度而对液晶面板14a的图像感到眩晕或感到不适(感到“迷惑”)的情况。因此,控制部17也可以判断观察窗16是否被用户在观看,并随着观察窗16被观看的时间变长,使EVF 14的亮度增加。具体地,控制部17例如在如上所述在步骤S110中确定了背光灯14b的亮度之后,在步骤S120中并不立即将背光灯14b的亮度设为该已确定的亮度,而是监视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的输入。 
然后,在检测信号被持续输入的情况下,即在能够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最后,使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到上述已确定的亮度。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则观看观察窗16看到液晶面板14a的图像的用户的眼睛适宜地适应液晶面板14a的亮度,难以感到上述“迷惑感”。另外,当这样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使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时,上升的一方可以是阶梯状的,也可以是线性地上升的,还可以是非线性地上升的。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120中将背光灯14b的亮度立即设为确定的亮度,在根据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最后,将背光灯14b的亮度设为一定的亮度。 
第2实施例: 
图8通过流程图示出了当在EVF 14上基于上述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部17主要执行的亮度控制处理,即根据第2实施例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17通过驱动内部测光传感器22,取得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即,使内部测光传感器22测定光量,并经由A/D变换部23取得作为测定结果的输出信号。 
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7根据在上述步骤S200中取得的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确定EVF 14的亮度。在此,确定的EVF 14的亮度是指背光灯14b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步骤S200中的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越高(即,取景器框FB内越亮),控制部17确定的亮度越高。换句话说,控制部17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第一级别的情况下,确定与该第一级别对应的第二亮度,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比上述第一级别亮的第三级别的情况下,确定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在第2实施例中,也是控制部17参照预先保存在ROM 17b等规定的存储器中的表T(图5、6、7)等,进行这种根据上述测定结果确定EVF 14的亮度的处理。 
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7通过对背光灯14b的驱动进行PWM控制,以致其成为在上述步骤S210中确定的亮度,从而调整背光灯14b的亮度。其结果,背光灯14b以与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相应的亮度发光(如果取景器框FB内明亮,则以高亮度发光,如果取景器框FB内暗,则以低亮度发光)。这样,如果采用第2实施例,则根据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调整背光灯14b的亮度,以致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和作为EVF 14的液晶面板14a的亮度的差不变大。因此,能够降低或者消除由于存在这种亮度差而使用户感到的“迷惑感”。另外,在只实施第2实施例中,不需要外部测光传感器19、A/D变换部20和照明部21,作为DSC10的构成可以省略。 
第3实施例: 
图9通过流程图示出当在EVF 14上基于上述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部17主要执行的亮度控制处理,即根据第3实施例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300中,控制部17取得EVF 14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7可以根据通过拍摄元件12生成并输出的上述数字图像数据和背光灯14b的亮度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取得EVF 14的亮度。例如,计算 数字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将该计算出的平均亮度作为EVF 14的亮度。或者,控制部17将作为表示背光灯14b的亮度而设定的参数所表示的亮度作为EVF 14的亮度。 
但是在此,控制部17根据上述数字图像数据和背光灯14b的亮度的双方,取得EVF 14的亮度。具体地,对于数字图像数据的上述平均亮度和控制部17设定的上述参数所表示的亮度,乘以用于对其标准化的规定系数等,然后将相加或者相乘的结果作为EVF 14自身的亮度取得。 
在步骤S310中,控制部17根据在上述步骤S300中取得的EVF 14的亮度,确定照明部21(LED 21a)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300中取得的EVF 14的亮度越高,控制部17确定的亮度越高。换句话说,控制部17在上述EVF 14的亮度是第一级别的情况下,确定与该第一级别对应的第二亮度,在上述EVF 14的亮度是比上述第一级别亮的第三级别的情况下,确定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在第3实施例中,也是控制部17参照预先保存在ROM 17b等规定的存储器中的表T(图5、6、7)等,进行这样的根据上述EVF 14的亮度确定LED 21a的亮度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将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替换为“在上述步骤S300中取得的EVF 14的亮度”。 
在步骤S320中,控制部17对LED 21a的驱动进行PWM控制,以致其变成在步骤S310中确定的亮度,从而调整LED 21a的亮度。其结果,LED 21a以与EVF 14自身的亮度相应的亮度发光(如果EVF 14明亮,则以高亮度发光,如果EVF 14暗,则以低亮度发光)。即,由于根据EVF 14自身的亮度调整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以致EVF 14自身的亮度和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的差不变大,因此,能够降低或者消除由于有这样的亮度差而使用户感到的“迷惑感”。另外,在只实施第3实施例中,外部测光传感器19、A/D变换部20、内部测光传感器22、A/D变换部23不需要,作为DSC 10的构成可以省略。 
在该第3实施例中,控制部17也可以判断观察窗16是否被用户在观看,并随着观察窗16被观看的时间变长,使EVF 14的亮度和照明部21 的亮度增加。具体地,控制部17在如上所述地在步骤S310确定了LED 21a的亮度之后,在步骤S320中并不将LED 21a的亮度立即设置成该确定了的亮度,而是监视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的输入。然后,在检测信号被持续输入时,即在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分别上升,最终,在使LED 21a的亮度上升到在上述步骤310中确定的亮度的同时,使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到控制部17设定的上述参数所表示的亮度。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则观看观察窗16看见液晶面板14a的图像的用户的眼睛适宜地适应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和液晶面板14a的亮度,难以感觉上述“迷惑感”。另外,在这样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的情况下,上升的一方各自可以是阶梯式的,也可以是线性地上升,也可以是非线性地上升。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320中将LED 21a的亮度立即设置成已确定的亮度,在根据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最终将LED 21a和背光灯14b的亮度设置成一定的亮度。 
第4实施例: 
图10通过流程图示出在使EVF 14基于上述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时控制部17主要执行的亮度控制处理,即根据第4实施例的处理。首先,在步骤400中,控制部17通过驱动外部测光传感器19,取得DSC 10外部的亮度。即,使外部测光传感器19测定外部的光量,经由A/D变换部20取得作为测定结果的输出信号。 
在步骤S410中,控制部17根据在上述步骤S400取得的DSC 10外部的亮度,确定照明部21(LED 21a)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步骤S400中的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越高(即DSC 10的外部越明亮),控制部17确定的亮度越高。换句话说,控制部17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第一级别的情况下,确定与该第一级别对应的第二亮度,在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是比上述第一级别亮的第三级别的情况下,确 定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在第4实施例中,也是控制部17参照预先保存在ROM 17b等规定的存储器中的表T(图5、6、7)等,进行这样的根据DSC 10的外部的亮度确定LED 21a的亮度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步骤S400中,控制部17并不使用外部测光传感器19取得外部的亮度,而是根据由拍摄元件12生成并输出的上述数字图像数据,取得DSC 10外部的亮度。即,控制部17通过解析该图像数据,计算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并将该计算出的平均亮度作为DSC 10外部的亮度取得。然后,控制部17在步骤S410中使用具有如图5、6、7所示的输入输出特性的表,确定与这样根据图像数据取得的亮度相应的LED 21a的亮度。在这种情况下,将上述“测定结果表示的光量的级别”替换为“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 
在步骤S420中,控制部17对LED 21a的驱动进行PWM控制,以致其变成在上述步骤S410中确定的亮度,从而调整LED 21a的亮度。其结果,LED 21a以与DSC 10的外部的亮度相应的亮度发光(如果外部明亮,则以高亮度发光,如果外部暗,则以低亮度发光)。这样,如果采用第4实施例,则由于根据DSC 10周围的环境光的亮度调整照明部21的亮度(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因此,观看EVF 14的用户由于外部的亮度和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的差而感到“迷惑感”的问题被解决。另外,在只实施第4实施例中,内部测光传感器22、A/D变换部23不需要,作为DSC 10的构成可以省略。 
在该第4实施例中,控制部17也可以判断观察窗16是否被用户在观看,并随着观察窗16被观看的时间变长,使EVF 14的亮度和照明部21的亮度增加。具体地,控制部17在如上所述地在步骤S410中确定了LED21a的亮度之后,在步骤S420中并不将LED 21a的亮度立即设置成该已确定的亮度,而是监视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的输入。然后,在检测信号被持续输入时,即在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分别上升,最终,在使LED 21a的亮度上升到在上述步骤S410确定的亮度的同时,使背光 灯14b的亮度上升到控制部17设定的上述参数所表示的亮度。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则观看观察窗16看见液晶面板14a的图像的用户的眼睛适宜地适应取景器框FB内的亮度和液晶面板14a的亮度,难以感到上述“迷惑感”。另外,在这样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的情况下,上升的一方各自可以是阶梯式的,也可以是线性地上升,也可以是非线性地上升。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420中将LED 21a的亮度立即设置成已确定的亮度,在根据来自接近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判断为观察窗16被用户在观看的期间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使LED 21a的亮度和背光灯14b的亮度上升,最终将LED 21a和背光灯14b的亮度设置成一定的亮度。 
其它: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中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当然,也可以实施通过适当组合上述的各实施例而形成的构成。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各实施例共同的效果,可以列举由于用户积极地使用EVF 14而导致的DSC 10整体的节电效果。即,如果采用上述各实施例,则由于能够降低或者消除使用EVF 14时用户的迷惑感,因此,可以认为用户积极地使用EVF 14来代替使用监视用LCD 13。如上所述,EVF14由于液晶面板14a的画面尺寸比监视用LCD 13的画面尺寸小,因此,代替监视用LCD 13使用EVF 14的机会增加,从而能够节约在DSC 10的消耗电力,可以用DSC 10进行更长时间的拍摄。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构成可以适用于安装有EVF的照相机以外的各种装置。例如,在使用了LCD的可佩戴式显示器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以调整LCD的亮度或包围LCD的空间内的亮度。 

Claims (3)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其被配置在设置于框体上的观察窗的内侧并显示图像;
取得部,其取得上述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的亮度;以及
控制部,其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第一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第二亮度,在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亮度是比上述第一亮度亮的第三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体内部的壁面中至少上述显示部周围的壁面是白色。
3.一种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配置在设置在框体上的观察窗的内侧的显示部中显示图像;
取得上述观察窗的内侧的空间的亮度;以及
在所取得的亮度是第一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第二亮度,在所取得的亮度是比上述第一亮度亮的第三亮度的情况下,将上述显示部的亮度设为比上述第二亮度亮的第四亮度。
CN2011100380878A 2010-02-15 2011-02-15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1642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0289/2010 2010-02-15
JP2010030289A JP2011166678A (ja) 2010-02-15 2010-02-15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240A CN102164240A (zh) 2011-08-24
CN102164240B true CN102164240B (zh) 2013-09-18

Family

ID=4436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80878A Active CN102164240B (zh) 2010-02-15 2011-02-15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70660B2 (zh)
JP (1) JP2011166678A (zh)
CN (1) CN102164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6679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66677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6453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143668B2 (en) * 2010-10-29 2015-09-22 Apple Inc. Camera lens structures and display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6090003B2 (ja) * 2013-06-21 2017-03-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6485A (en) 1972-10-19 1977-02-01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Luminance controlled indicator in camera view finder
JPS5296023A (en) * 1976-02-09 1977-08-1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US4855770A (en) 1988-09-09 1989-08-08 Polaroid Corporatio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camera
US5121232A (en) 1989-10-18 1992-06-0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ing device having two separate light receiving portions for receiving the external light and the light emitted by a light source
US5517278A (en) 1991-06-12 1996-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Viewfinder for video cameras
JPH07177398A (ja) 1993-12-20 1995-07-14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のビューファインダ装置
US7928955B1 (en) * 2000-03-13 2011-04-19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for displays
US6374054B1 (en) 2000-10-31 2002-04-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igital camera viewfind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7167201B2 (en) 2003-04-28 2007-01-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incorporating eye-start capability
JP4471373B2 (ja) * 2004-12-27 2010-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533168B2 (ja) * 2005-01-31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33701A (ja) 2005-07-25 2007-02-08 Pentax Corp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2011166679A (ja)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66677A (ja)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6453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明るさ制御方法および明るさ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66678A (ja) 2011-08-25
US20110199006A1 (en) 2011-08-18
US8670660B2 (en) 2014-03-11
CN102164240A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9683B (zh)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CN102164239A (zh)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及亮度控制程序
CN102164240B (zh) 图像显示装置、亮度控制方法
US20160163246A1 (en) Display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or color of display
JP5294716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5777820B2 (ja) 表示装置
WO2017113343A1 (zh) 一种调节背光亮度的方法和终端
JP2013123223A (ja) 電子装置の表示パネルの輝度調節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2015035690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667899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4916259A (zh) 控制医疗显示器的显示屏亮度的方法、装置及医疗显示器
WO2018219294A1 (zh) 一种信息终端
CN105592254A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US200902630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an Image
JP2016170415A (ja) 注視追跡に基づく電子ディスプレイの調整
CN102164241B (zh) 图像显示装置、明亮度控制方法及明亮度控制程序
JP2011093413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KR102076312B1 (ko) 표시장치
JP2011085699A (ja) 表示装置
JP2010060638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2577599A (zh) 一种光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显示模组
JP2010122251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WO20100075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tion control with display luminance compensation
CN101192389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对比度调整装置与方法
US851994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