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086B -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086B
CN102148086B CN201110003444.7A CN201110003444A CN102148086B CN 102148086 B CN102148086 B CN 102148086B CN 201110003444 A CN201110003444 A CN 201110003444A CN 102148086 B CN102148086 B CN 102148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mponent
armature
actuator
compound
flu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34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086A (zh
Inventor
N·N·巴尼
J·K·文卡塔拉加万
S·R·刘易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erpil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terpilla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erpillar Inc filed Critical Caterpilla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4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47/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operated cyclically with fuel-injection valves actuated by fluid pressure
    • F02M47/02Fuel-injection apparatus operated cyclically with fuel-injection valves actuated by fluid pressure of accumulator-injector type, i.e. having fuel pressure of accumulator tending to open, and fuel pressure in other chamber tending to close, injection valves and having means for periodically releasing that closing pressure
    • F02M47/027Electrically actuated valves draining the chamber to release the closing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3/00Othe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39/00 - F02M61/00 or F02M67/00; Combination of fuel pump with other devices, e.g. lubricating oil pump
    • F02M63/0012Valves
    • F02M63/0014Val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valve actuating means
    • F02M63/0015Val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valve actuating means electrical, e.g. using solenoid
    • F02M63/0017Val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valve actuating means electrical, e.g. using solenoid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 F02M63/0021Val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valve actuating means electrical, e.g. using solenoid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mobil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38Armatures not entering the w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致动装置如燃料喷射器,包括具有多个主体件的致动器主体,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致动器主体内的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该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包括具有负荷传送部件的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和磁通传输部件,该负荷传送部件被夹在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之间。该负荷传送部件具有高的结构强度和低的磁导率,该磁通传输部件具有低的结构强度和高的磁导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和一种操作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电磁致动器,更具体地涉及在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中引导/提供路径使得磁通和结构负荷通过复合衔铁壳体。
背景技术
已知电机领域有多种电磁致动器和电磁致动装置。电磁致动器大体上可分为具有双极型或单极型电磁线圈/螺线管。在大多数双极型螺线管设计中,衔铁与定子间隔一轴向气隙,该定子具有嵌入其中的线圈。双极型螺线管通常根据衔铁直径来标识,该衔铁直径大约等于或大于定子的线圈绕组的外径。当双极型螺线管的线圈通电时,在线圈周围产生磁通,磁力线穿过定子到达衔铁并返回定子。在轴向气隙的每一侧,所生成的磁通路径在定子和衔铁之间产生一对磁北极和磁南极。这些磁极之间的磁通基本与衔铁的运动平行。这些相对的磁极在衔铁上产生力,该力倾向于使该衔铁朝向定子和线圈移动从而完成某些任务,例如打开或关闭阀。
在典型的单极型螺线管中,磁通路径还环绕线圈并穿过定子、衔铁再返回定子。所产生的磁通路径还在定子和衔铁之间产生一对磁北极和磁南极。与双极构型不同,磁极之间的磁通路径与关于一组磁极的衔铁运动平行,与关于另一组磁极的衔铁运动垂直。磁通路径的垂直部分可横穿位于衔铁和另一电磁部件之间的滑动径向气隙,该另一电磁部件的存在使得磁回路完整。单极型螺线管通常用衔铁直径来标识,该直径小于定子线圈绕组的内径。至少部分地出于制造考虑,存在于单极型螺线管中的附加的电磁部件通常不是定子本身的一部分。更合适的是,该附加的电磁部件一般与定子接触或靠近定子定位。该附加的电磁部件通常是固定不动的,因此该附加部件和衔铁之间的气隙被描述为“滑动径向气隙”。在某些应用中单极型螺线管仍然是优选的。
以上提及的附加的电磁部件通常被称为磁通环。通常使用诸如铁和硅铁之类的材料形成磁通环部件。当这种磁通环在一些设计中正常工作时,它们通常与磁通泄漏到希望的磁通路径之外有关。此外,因为这种磁通环通常用不仅导磁而且导电的材料制成,磁通环内可能形成涡电流。当螺线管通电时涡电流产生磁场,该磁场抵抗作用在相关衔铁上的拉入力。已经提出了特定设计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提议是在磁通环上形成槽以便为涡电流的行进产生更长的路径长度。结果,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相对较弱。虽然这些方法已经发现某些成功,但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一方面,电磁致动装置包括致动器主体和夹紧机构,该致动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夹紧表面的第一主体件和具有第二夹紧表面的第二主体件,所述夹紧机构具有释放状态和夹紧状态。电磁致动装置还包括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该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致动器主体内,并包括定子、可相对定子运动的衔铁以及与衔铁联接的可动构件。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还包括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该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具有负荷传送部件和磁通传输部件,该负荷传送部件被夹在第一夹紧表面和第二夹紧表面之间,该磁通传输部件由负荷传送部件支承并与衔铁一起限定滑动气隙。负荷传送部件具有高的结构强度和低的磁导率/磁通穿透能力,磁通传输部件包括低的结构强度和高的磁导率。
另一方面,一种制造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将衔铁设置成与定子一起形成轴向气隙而为单极型电磁致动器建立磁通路径,并将衔铁设置成与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磁通传输部件一起形成滑动径向气隙。该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将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设置在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和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而为单极型电磁致动器建立结构负荷路径。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夹在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和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
又一方面,一种操作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包括将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定子、衔铁和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支承在致动器主体内。该方法还包括利用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支承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磁通传输部件。该方法还包括引导(或提供路径使得)磁通穿过位于磁通传输部件和衔铁之间的滑动气隙,以及引导(或提供路径使得)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和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的夹紧负荷通过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磁致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衔铁壳体的分解图;并且
图4是曲线图,示出两个不同的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的衔铁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磁致动装置10。装置10可包括液压致动型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器,但可设想很多其它电磁致动装置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下文中被称为燃料喷射器10的装置10可包括致动器主体12,该致动器主体12具有多个主体件,包括第一主体件14和第二主体件18。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24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致动器主体12内,并包括定子26、可相对定子26运动的衔铁28和与衔铁28联接的可动构件29。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动构件29可包括可动杆,该可动杆具有可在第一杆位置和第二杆位置之间运动的阀控制杆。燃料喷射器10还可包括控制阀机构54,该控制阀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主体件18内并且与可动构件29可控制地联接。第二主体件18还可限定燃料入口56,该燃料入口56是适合将燃料喷射器10与内燃机系统的共轨或者与组合泵或本领域的类似装置流体连接的类型。
致动器主体12还可包括第三主体件58,在该第三主体件58中设有燃料喷射器10的出口止回阀88。出口止回阀88可包括传统的针状止回阀,该止回阀构造成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以将一个或多个喷嘴出口59与燃料入口56以已知的方式流体连接/连通。控制阀机构54可包括止回控制阀构件86,例如球阀。阀构件86可以是可动的,其响应于通过以已知的方式致动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24使可动构件29运动而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体件14可包括定子壳体,第二主体件18可包括阀主体。第三主体件58可包括喷嘴主体,该喷嘴主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喷嘴主体件,该一个或多个喷嘴主体件限定喷嘴出口59。如本文进一步所述,可设想,对燃料喷射器10的某些部件的材料的选择以及将某些部件形成为特定的形状可使燃料喷射器或其它电磁致动装置具有强磁性和坚固的结构性能。
为此,致动器组件24还可包括位于致动器主体12内的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30,该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具有负荷传送部件32和由负荷传送部件32支承的磁通传输部件34。磁通传输部件34可与衔铁28一起限定滑动气隙36。负荷传送部件32和磁通传输部件34可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磁特性和电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荷传送部件32可包括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较低的磁导率,而磁通传输部件34可具有较低的结构强度和较高的磁导率。负荷传送部件32还可包括相对较低的电阻率,而磁通传输部件34可具有相对较高的电阻率,其重要性将在随后的描述中显现。应理解的是各部件的各种特性如磁导率可基于相关系统的零部件形状和/或操作特性而不同。例如,在使电磁致动器组件24通电的过程中使用的因素(如电流或电压)的差异,或零部件的位置、尺寸或形状的改变,可造成磁通传输部件34或负荷传送部件32的实测磁导率的变化。负荷传送部件32可例如由相对较硬、相对非磁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形成。磁通传输部件34可由相对较软、相对高磁性的材料(例如由具有非导电材料涂层的铁颗粒组成的粉末材料)形成。用于形成磁通传输部件34的合适材料可以是商标为的可购得的材料。在本文中,应理解的是术语“相对非磁性”和“相对高磁性”指的是电感应的磁性而不是永久磁性。
已经发现,某些材料(例如在实际的实施方案中用于磁通传输部件34的那些材料)至少在用于特定类型的装置中时不太适合传递负荷。这种材料如果受到相关系统的其它部件反复冲击可能会破碎,并且在受到负荷时可能结构失效或变形。如在后面的描述中更加明显的那样,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30的设置解决了这些以及其它的问题。
现在参考图2,与图1相比放大且更具体地示出燃料喷射器10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复合衔铁壳体30可提供双重功能:在操作致动器组件24时引导磁通,并且还引导燃料喷射器10的部件之间及之中的结构负荷。第一主体件14可具有第一夹紧表面16,第二主体件18可具有第二夹紧表面20。燃料喷射器10还可包括夹紧机构22,该夹紧机构具有释放状态和夹紧状态,并构造成将复合衔铁壳体30夹在燃料喷射器10的部件之间。如上文所述,第一主体件14可包括定位在致动器组件24的定子26和螺线管90周围的定子壳体。第一主体件14还可包括定子壳体第一端部60和定子壳体第二端部62,该定子壳体第一端部具有位于其上的第一夹紧表面16。负荷传送部件32可被夹在第一夹紧表面16和第二夹紧表面20之间,并与夹紧表面16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件48可轴向定位在复合衔铁壳体30和第二夹紧表面20之间,其原因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
致动器主体12还可包括具有第三夹紧表面66的燃料喷射器盖64,该第三夹紧表面66与定子壳体第二端部62接触,使得第一主体件/定子壳体14被夹在燃料喷射器盖64和复合衔铁壳体3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2可包括第一组螺纹68和第二组螺纹70,该第一组螺纹可以是位于燃料喷射器盖64上的外螺纹,该第二组螺纹可以是位于第二主体件18上的内螺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不同于配合的内外螺纹的其它夹紧机构。此外,螺纹68和70可选地可位于燃料喷射器10的其它主体件上或不同于图1和图2所示位置的其它位置,而不是如图所示地将螺纹68和70定位在主体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复合衔铁壳体30可构造成提供超出磁通传输器和结构负荷传送器以外的更多功能。为此,复合衔铁壳体30可限定纵向轴线A并包括外部径向表面38和内部径向表面40,该内部径向表面40限定用于可动构件29的导引孔42。参考图3,复合衔铁壳体30可包括阶梯状构型,该构型限定有包括磁通传输部件34和负荷传送部件32的第一轴向部段44,以及包括导引孔42的第二轴向部段46。中间轴向部段47可设置在第一轴向部段44和第二轴向部段46之间。当与燃料喷射器10中的致动器主体12装配时,第一轴向部段44可在外部径向表面38和第二主体件18之间限定第一径向气隙50。第二轴向部段46可在外部径向表面38和第二主体件18之间限定第二径向气隙5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径向气隙52可小于第一径向气隙50,原因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定子26还可包括第一轴向端部表面72,该第一轴向端部表面72与衔铁28一起限定轴向气隙74。负荷传送部件32可包括第二轴向端部表面76,该第二轴向端部表面76与第一轴向端部表面72和第一夹紧表面16中的每一者都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向端部表面76的大部分可与第一夹紧表面16接触,第二轴向端部表面76的相对较小部分与定子26的第一轴向端部表面72接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向端部表面76可与第一夹紧表面16接触但与第一轴向端部表面72完全不接触。
具体参考图3,磁通传输部件34可包括磁通环,该磁通环具有环形构型并包括磁通环内部径向表面78。当被安装在负荷传送部件32中并且与燃料喷射器10的其它部件一起定位在致动器主体12内时,内部径向表面78与滑动气隙36相邻。磁通传输部件34还可包括外部径向表面80和在内部径向表面78与外部径向表面80之间的磁通环径向厚度t1。磁通传输部件34还可包括腔79,该腔79位于内部径向表面78和外部径向表面80之间并与内部径向表面78相邻,该腔79有助于将磁通量引入希望的通向衔铁28的磁通路径而不是使其直接到达(short)定子26。负荷传送部件32可包括磁通环支承杯33,该磁通环支承杯33构造成支承磁通传输部件34,并具有与磁通环外部径向表面80接触的支承杯内部径向表面82。负荷传送部件32还可包括支承杯外部径向表面84和在支承杯内部径向表面82与支承杯外部径向表面84之间的支承杯径向厚度t2,该厚度小于磁通环径向厚度t1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由或相似材料制成的磁通传输部件和由钢、硅铁等材料制成的传送器部件(例如复合衔铁壳体30)的整体式复合元件可通过嵌件成型/嵌件模压工艺制造。如前文所述,用于形成磁通传输部件34的合适的材料可包括由相对高磁性颗粒组成的粉末,各颗粒都被包入非导体材料中。工程师发现将这种材料成型为具有足够的结构完整性以承受电磁致动器的相对恶劣的运行环境的零部件是有挑战的。如本文进一步所述,已经发现将这种材料嵌件成型在传送部件中能提供实际可行的应用方法以促使形成希望的磁特性,同时克服有时不合要求的结构特性。
为示意目的,图3用分开的零部件形式示出磁通传输部件34和负荷传送部件32。在一个实施例中,磁通传输部件34可通过将合适的粉末材料压成接近网状而成型,然后将部件34定位在负荷传送部件32中,可能通过或其它合适的粘合剂将其保持在其中。在复合衔铁壳体30通过嵌件模压而成型时,负荷传送部件32可用作模具或模具的一部分,用于磁通传输部件34的粉末材料被倒入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粉末可被倒进磁通环支承杯33内,并使用形状适当的压制装置以对粉末施用压力。为此目的可使用传统的粉末金属压制机,该粉末金属压制机配备有形状适当的刀具以将部件34成型为近似希望的形状。压力将有助于将粉末的颗粒模制在一起,使得颗粒呈现大致对应磁通传输部件34的形状的环形。所使用的压力至少可以部分地取决于磁通传输部件的希望的端部形状、磁通传输部件的沿压力方向的厚度以及预定的功能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磁通传输部件的粉末材料可减小体积,从粉末的起始体积到磁通传输部件的最终体积可减少多达50%,但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
在一些情况下,在压制之后,磁通传输部件的露出的表面可被研磨或以其它方式机械加工成具有希望的尺寸、表面形状和表面精加工的复合零部件。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不需要机械/切削加工。其它电磁致动部件(例如定子和衔铁)可通过相似的嵌件成型工艺制造,对于这些电磁致动部件,使用涂覆有非导体材料涂层的磁性颗粒被认为是有利的。
在复合衔铁壳体30制成之后,可将其与燃料喷射器10的其它部件组装。具体地,复合衔铁壳体30可放置在第二主体件18内,并且间隔件48位于第一轴向部段32和第二夹紧表面20之间,如图2所示。然后,由衔铁28和可动构件29组成的组件可插入复合衔铁壳体30,使得可动构件29被接纳在导向孔42中。将衔铁28和可动构件29设置在复合衔铁壳体30内的步骤可包括将衔铁28设置成形成滑动径向气隙36。
致动器组件24的其它部件可随后定位在第二主体件18内。具体地,定子26可定位在第一主体件/定子壳体14内,然后,第一主体件14和定子26的组件以及可能的其它部件被放置在第二主体件18上。将第一主体件14和定子26的组件设置在第二主体件18内的步骤可包括将定子设置成与衔铁28一起形成轴向气隙72,这也可以理解为建立磁通路径P1。主要组件的设置也可以理解为建立用于致动器组件24的结构负荷路径P2。通过如前所述地设置各部件,第一夹紧表面16可与负荷传送部件32接触,间隔件48可设置成与第一轴向部段42和第二夹紧表面20中的每一者都接触。可设置止挡件31以限制可动构件29的行程。燃料喷射器盖64随后可通过使配合的螺纹68和70相接合直至第三夹紧表面66与第一主体件14的轴向端部62接触、并施加夹紧负荷而与第二主体件18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希望使复合衔铁壳体30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18实现磁隔离。将复合衔铁壳体30放置成形成径向气隙50和径向气隙52将使复合衔铁壳体30设置成与第二主体件18完全没有接触,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相应地,径向气隙50可以防止磁通被引导通过负荷传送部件32并进入第二主体件18。这避免了磁通损失到致动器主体12上,在螺线管90通电时这些磁通原本可被用来产生作用于衔铁28的拉入力。可以想到第一径向气隙50可以比第二径向气隙52更大,例如在径向上更厚。此设计特征限制了第二主体件18与第一轴向部段34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因为第二轴向部段46与第二主体件18更有可能发生接触(如果要接触的话)。换言之,比第一轴向部段44和第二主体件18之间的间隙更小的、位于第二轴向部段46和第二主体件18之间的间隙将会防止意外定位成第一轴向部段44与第二主体件18接触,并因此防止磁通被引导穿过第一轴向部段44并进入第二主体件18。
工业适用性
总的参考附图,操作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如燃料喷射器10可包括将定子26、衔铁28和复合衔铁壳体30支承在致动器主体12内。当复合衔铁壳体30被设置以便在其中工作时,负荷传送部件32可在致动器主体12内支承磁通传输部件34。定子26还可包括与一组电接头67电连接的螺线管90。当电流施加在终端67上而使螺线管90通电时,螺线管90可产生磁通。因此燃料喷射器10的操作还可包括在致动器组件24中根据磁通路径P1引导磁通。磁通路径P1可经过螺线管90的周围,穿过定子26,通过磁通传输部件34,穿过滑动气隙36,进入衔铁28。磁通可从衔铁28被引导穿过轴向气隙74并返回定子26内。如应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使螺线管90通电可导致衔铁28穿过轴向气隙74朝向定子26移动。可动构件29可与止挡件31接触以限制衔铁28朝向定子26行进并防止与其接触。当螺线管90断电时,在与可动构件29联接的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衔铁28可沿相反的方向背离定子26运动。
通过使螺线管90通电而使衔铁28运动还可导致可动构件29从第一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杆位置。这继而可借助于经由燃料入口56供给的燃料的流体压力导致阀构件86从第一阀位置运动到第二阀位置。可在使可动构件29运动的过程中致使阀构件86的运动,并且能导致释放出口止回阀88上的关闭液压压力以使出口止回阀88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从而初始化燃料喷射。使螺线管90断电将会导致出口止回阀88关闭。
运行装置10还可包括引导第一主体件14和第二主体件18之间的夹紧负荷通过复合衔铁壳体30的负荷传送部件32。如前所述,夹紧机构22可包括配合的螺纹68和70,这些螺纹使得燃料喷射器盖64被迫向下抵靠第一主体件14,并且由此将复合衔铁壳体30和间隔件48夹在第一夹紧表面16和第二夹紧表面20之间。在图2中示出了负荷路径P2,其包括通过第一主体件14的第一负荷路径区段,通过负荷传送部件32的第二负荷路径区段,通过间隔件48的第三负荷路径区段和通过第二主体件18的第四负荷路径区段。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曲线图,其中Y轴代表位置,X轴代表时间。图4的曲线图包括实线Z和虚线W,该实线Z示出使用由相对均质材料形成的实心件作为磁通传输部件或磁通环的传统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或装置的示例性操作,该虚线W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组件或装置的示例性操作。
在图4中,时间t1代表各示例装置的螺线管通电起始点。时间t2代表衔铁运动时间的终止点,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组件中的衔铁(例如衔铁28)到达其最大位移位置,例如,在该位置可动构件29与止挡件31接触。时间t3代表传统装置的运动时间的终止点。应注意的是相对较快的响应时间与根据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的通电相关联。另一时间t4代表衔铁运动时间的开始点,此时各示例装置的螺线管被断电且相关的衔铁开始朝向其静止位置返回。应注意的是相对较快的响应时间与根据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的断电相关联。随着螺线管的断电,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时间t5停止运动,而传统装置在较晚的时间t6停止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改进的更快响应被认为至少部分是由于减少了涡电流。由于磁通传输部件34的导电率比传统磁通环材料的导电率低,因此减少了涡电流的产生,该涡电流产生有问题的磁场。结果,与先前的具有均质、实心的磁通环甚至有槽的磁通环的设计相比,当通过使螺线管90通电产生磁通或者通过使螺线管90断电使磁通衰减时,衔铁28受到较少的来自由涡电流产生的磁场或残余磁场的影响(如果有的话)。在致动器用于燃料喷射器中的某些应用(例如阀控制)的特定情况下,将比先前的系统更加可能实现相对更精确且可预测的操作。
本描述仅用于示例目的,不应解释为任何形式的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可能的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全部、清楚的范围及主旨。通过研读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其它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明显可见。

Claims (6)

1.一种电磁致动装置,所述电磁致动装置包括:
致动器主体,所述致动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夹紧表面的第一主体件、具有第二夹紧表面的第二主体件、和包括释放状态与夹紧状态的夹紧机构;以及
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所述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致动器主体内,并且包括定子、可相对于定子运动的衔铁以及与衔铁联接的可动构件;
所述单极型电磁致动器组件还包括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所述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具有被夹在第一夹紧表面和第二夹紧表面之间的负荷传送部件、由负荷传送部件支承并且与衔铁一起限定滑动气隙的磁通传输部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较低的磁导率的负荷传送部件、具有较低的结构强度和较高的磁导率的磁通传输部件;
所述可动构件包括可动杆,所述复合衔铁壳体限定纵向轴线并包括外部径向表面和内部径向表面,所述内部径向表面限定用于所述可动杆的导引孔;
所述复合衔铁壳体具有阶梯状构型,所述阶梯状构型限定第一轴向部段和第二轴向部段,所述第一轴向部段包括所述磁通传输部件和所述负荷传送部件,所述第二轴向部段包括所述导引孔;
所述电磁致动装置还包括在轴向上设置于复合衔铁壳体的第一轴向部段与第二主体件之间的间隔件,所述第一夹紧表面与复合衔铁壳体的第一轴向部段接触,所述第二夹紧表面与所述间隔件接触;以及
所述第一轴向部段在外部径向表面和第二主体件之间限定第一径向气隙,所述第二轴向部段在外部径向表面和第二主体件之间限定第二径向气隙,所述第二径向气隙小于所述第一径向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致动装置包括燃料喷射器,所述第一主体件包括定子壳体,所述第二主体件包括限定有燃料入口的燃料喷射器阀主体,所述致动器主体还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喷嘴出口的燃料喷射器喷嘴主体,所述至少一个喷嘴出口与所述燃料入口流体连通;
所述定子壳体包括定子壳体第一端部和定子壳体第二端部,所述定子壳体第一端部包括所述第一夹紧表面;
所述致动器主体还包括具有第三夹紧表面的燃料喷射器盖,所述第三夹紧表面与所述定子壳体第二端部接触,所述定子壳体被夹在燃料喷射器盖和复合衔铁壳体之间;并且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位于燃料喷射器盖上的第一组螺纹和位于第二主体件上的第二组螺纹。
3.一种制造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至少部分地通过将衔铁设置成与定子一起形成轴向气隙、并且将所述衔铁设置成与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磁通传输部件一起形成滑动径向气隙的步骤为单极型电磁致动器建立磁通路径;
至少部分地通过将所述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设置在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和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的步骤为所述单极型电磁致动器建立结构负荷路径;以及
将所述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夹在所述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和所述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将复合衔铁壳体设置成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一起形成径向气隙使所述复合衔铁壳体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实现磁隔离的步骤;
所述实现磁隔离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复合衔铁壳体的第一轴向部段设置成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一起形成第一径向气隙,所述第一轴向部段包括所述磁通传输部件和所述负荷传送部件;以及
所述实现磁隔离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复合衔铁壳体的第二轴向部段设置成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一起形成第二径向气隙,所述第二径向气隙小于所述第一径向气隙,所述第二轴向部段限定用于与衔铁联接的可动构件的导向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在轴向上于复合衔铁壳体的第一轴向部段与第二主体件之间设置间隔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磁通传输部件形成为环形;以及将所述磁通传输部件固定在所述复合衔铁壳体的包括所述负荷传送部件的轴向部段内。
5.一种操作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定子、衔铁和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支承在致动器主体内;
利用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支承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磁通传输部件;
引导磁通穿过位于磁通传输部件与衔铁之间的滑动气隙;
引导致动器第一主体件与致动器第二主体件之间的夹紧负荷通过整体式复合衔铁壳体的负荷传送部件;以及
所述致动器第一主体件包括定子壳体;其中,引导夹紧负荷的步骤还包括引导夹紧负荷通过负荷路径,所述负荷路径包括:通过定子壳体的第一负荷路径区段、通过负荷传送部件的第二负荷路径区段以及通过设置在负荷传送部件与第二主体件之间的间隔件的第三负荷路径区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的螺线管通电;
响应于螺线管的通电使与衔铁联接的阀控制杆从第一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杆位置;
在使阀控制杆运动的步骤期间,借助于流体压力使与阀控制杆联接的阀构件从第一阀位置运动到第二阀位置;并且
所述单极型电磁致动装置包括燃料喷射器,使阀构件运动的步骤还包括使所述燃料喷射器的止回控制阀构件运动,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止回控制阀构件的运动使所述燃料喷射器的出口止回阀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的步骤。
CN201110003444.7A 2010-01-08 2011-01-10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2148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84,379 2010-01-08
US12/684,379 US8690118B2 (en) 2010-01-08 2010-01-08 Solenoid actuated device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086A CN102148086A (zh) 2011-08-10
CN102148086B true CN102148086B (zh) 2014-11-05

Family

ID=4425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3444.7A Active CN102148086B (zh) 2010-01-08 2011-01-10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90118B2 (zh)
CN (1) CN102148086B (zh)
DE (1) DE1020100564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5514B2 (en) * 2010-03-09 2013-08-13 Caterpillar Inc. Fluid injector with auxiliary filling orifice
US9016603B2 (en) 2013-01-23 2015-04-28 Caterpillar Inc. Fuel injector
CN103498743B (zh) * 2013-10-23 2015-08-05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控制阀
DE102016106410A1 (de) * 2016-04-07 2017-10-12 Samson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pneumatisches Magnetventil, Prallventilglied für ein elektropneumatisches Magnetventil
EP3261102A1 (en) 2016-06-23 2017-12-27 Rain Bird Corporation Universal solenoid
US10980120B2 (en) 2017-06-15 2021-04-13 Rain Bird Corporation Compact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0935151B2 (en) * 2017-08-29 2021-03-02 Tlx Technologies, Llc. Solenoid actuator with firing pin position detection
US11503782B2 (en) 2018-04-11 2022-11-22 Rain Bird Corporation Smart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DE102019205637B4 (de) * 2018-04-18 2024-01-11 Magna Powertrain Inc. Auswählbare Einwegkupplung mit Fremdkörperaufnahme
US11721465B2 (en) 2020-04-24 2023-08-08 Rain Bird Corporation Solenoi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US11591995B2 (en) * 2020-09-15 2023-02-28 Caterpillar Inc. Fuel injector having valve seat orifice plate with valve seat and drain and re-pressurization orifi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9843B1 (en) * 2000-03-21 2001-08-28 Caterpillar Inc. Single pole solenoid assembly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US20070138422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Saturn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Inc. Solenoid operated fluid control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5766A (en) * 1972-01-18 1973-08-28 Regdon Corp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US5407174A (en) * 1990-08-31 1995-04-18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Proportional electropneumatic solenoid-controlled valve
US6489870B1 (en) * 1999-11-22 2002-12-03 Tlx Technologies Solenoid with improved pull force
JP2001263521A (ja) * 2000-03-17 2001-09-26 Denso Corp 電磁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流体制御弁と電磁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146422A1 (de) * 2000-10-02 2002-05-08 Caterpillar Inc Zugelektromagnet mit hoher Kraft
US7028928B2 (en) * 2002-12-02 2006-04-18 Caterpillar Inc. Hard coating of an impact surface of a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US6959732B2 (en) * 2003-02-21 2005-11-01 Caterpillar Inc. Hard coating on a stator for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a solenoid actuator
JP4790441B2 (ja) * 2006-02-17 2011-10-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磁燃料噴射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US8083206B2 (en) * 2008-07-08 2011-12-27 Caterpillar Inc. Precision ground armature assembly for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US8729995B2 (en) * 2010-12-20 2014-05-20 Caterpillar Inc.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9843B1 (en) * 2000-03-21 2001-08-28 Caterpillar Inc. Single pole solenoid assembly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US20070138422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Saturn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Inc. Solenoid operated fluid control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68813A1 (en) 2011-07-14
CN102148086A (zh) 2011-08-10
DE102010056435A1 (de) 2011-07-14
US8690118B2 (en) 201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086B (zh) 电磁致动装置和方法
KR102215161B1 (ko) 극관 제조 방법, 전자석용 극관, 및 솔레노이드 밸브
US20130264507A1 (en) Solenoid valve
US20040135658A1 (en) Solenoid arrangement
CN103119282B (zh) 用于喷射阀的阀组件和喷射阀
CN108150695B (zh) 电磁的调节机构、用于电磁的调节机构的磁通盘本体以及用于制造电磁的调节机构的方法
US20130284961A1 (en) Solenoid valve
US7992592B2 (en) Spring-tensioned piston accumulator with detent function
US8132590B2 (en) Valve assembly with at least one transverse channel in a valve housing
CN101783224A (zh) 线性螺线管
WO2012087865A1 (en)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US7946276B2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assembly
KR101532970B1 (ko) 고압 연료 펌프용 솔레노이드 밸브, 특히 유량 제어 밸브
EP1236899A3 (en) Control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KR101413027B1 (ko) 압력 조절 밸브
US20150213935A1 (en) Armature for an actuator device
CN103975157A (zh) 用于控制阀的阀组件和控制阀
CN103206571A (zh) 电磁阀
CN104633223A (zh) 电磁阀
EP3034853B1 (en) Coil assembly and fluid injection valve
CN102753873B (zh) 电磁阀
KR20180103160A (ko) 특히 슬립 조절식 자동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전자기 밸브
US9343217B2 (en) Electromagnetic positioning device
US6919786B2 (en) Actuator with magnetic circuit having two iron parts
CN102356230A (zh) 致动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