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594A -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3594A
CN102143594A CN2010101032529A CN201010103252A CN102143594A CN 102143594 A CN102143594 A CN 102143594A CN 2010101032529 A CN2010101032529 A CN 2010101032529A CN 201010103252 A CN201010103252 A CN 201010103252A CN 102143594 A CN102143594 A CN 102143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a node
descending
link
frame
repeat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32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3594B (zh
Inventor
张毅
尚政
李晏
栗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32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3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3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基站,中继节点和通信系统,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支持100Mbps(Mbps:兆比特每秒)以上的全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高速分组数据传输、支持高的终端移动性、支持高的传输质量、提供高的频谱效率等。在广域覆盖方面,由于阴影衰落以及建筑物的遮挡,传统单跳网络中的基站将无法覆盖每一个地方,因此开发一种中继技术,借助中继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覆盖和容量,真正实现广域连续覆盖,因此,中继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所述中继技术,是指基站(BS,Base Station)通过中继节点(RN,RelayNode)与移动终端(MS,Mobile Station)通信的一种技术。
在中继网络中,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称为中继链路(Relay Link)或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中继节点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称为直达链路。在中继节点所附着的小区内,根据网络侧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与网络侧到移动终端的链路是否共享相同的频带资源又将中继分为带内中继和带外中继。带内中继,是指网络侧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与网络侧到移动终端的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资源;带外中继,是指网络侧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与网络侧到移动终端的链路分别使用不同的频带资源。
对于带内中继,基站到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到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的链路在单个频带上是时分复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的,同样中继节点到基站和用户设备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也是时分复用的,则RN上需要存在一个由收到发的切换时间,即收发转换时间(R-to-T switchtime,Receiving to Transmitting switch time),或由发到收的切换时间,即发收转换时间(T-to-R switch time,Transmitting to Receiving switch time)。现有技术中,为上述转换时间各预留出一些符号,并采用多播单频网(MBSFN,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子帧用做中继子帧,采用不同于现有信道的中继链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Relay link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中继链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R-PDSCH,Relay link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中继链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R-PUSCH,Relay link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中继链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R-PUCCH,Relay link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
但这些方案会增加中继链路信道设计的复杂度,并且存在符号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基站,中继节点和通信系统,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基站,包括:
选择单元,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包括所述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以便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所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括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给中继节点;
所述中继节点,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LTE的网络架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TDD上下行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4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三跳通信系统10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多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跳通信系统的TDD帧结构配置的简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四跳通信系统13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四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四跳通信系统的TDD帧结构配置的简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中继节点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也可称之为移动用户(UE,UserEquipment),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基站,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下述实施例以eNB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以LTE为例,作为3G(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3G的空中接入技术,随着LTE网络的布置,未来的网络运营环境越来越复杂,降低建网价格关键因素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简化网络结构、提供更低成本的无线基站以及增强可维护性功能等。
LTE以演进的接入技术(E-UTRA,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volved-UTRA)和演进接入网络(E-UT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为运营商和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LTE系统中,基站为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可以简称eNB),出于达到简化信令流程,缩短延迟的目的,E-UTRAN舍弃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的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NodeB结构,完全由eNodeB(基站)组成。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LTE的网络架构的简略示意图,该LTE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中继层11,传输层12和接入网关(AGW,Access Gateway)14。
该中继层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空口耦合的中继节点110。同样,该传输层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光纤相互耦合的基站120,而且,这些基站120可以通过光纤连接上述的接入网关14。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基站120和接入网关14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光,电或无线方法进行通信。多个信号可以通过光路在上述传输层12传输,以及经过上述基站120传输到接入网关14,中继节点110或其他基站,或通过空口传输给用户设备100A、100B、100C。多个信号可以通过空口在上述中继层11传输,以及经过上述中继节点110传输到基站120,用户设备100A、100B、100C或其他中继节点。
所述用户设备100A、100B、100C可以通过基站120或先通过中继节点110然后再通过基站120接入网络,例如,通过同一个基站或中继节点接入,或通过不同的基站或中继节点接入。
接入网关14可以与核心网通过光纤连接,通过核心网还可以与其它网络连接,例如,公用数据网(PDN,Packet Data Network),公用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等。
另外,至少一些中继节点,例如位于中继层11边缘的中继节点,可以用于将数据传输到其它基站或其它中继节点,其中,上述数据被应用于上述中继层11。同样地,至少一些基站,例如位于传输层12边缘的基站,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到其它基站或其它中继节点,其中,上述数据被应用于上述传输层12。
如图1所示的LTE通信系统10只是显示四个中继节点110,两个基站120和一个接入网关14,LTE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LTE通信系统10,基站120或接入网关14。而且,当多个基站120和多个中继节点110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时,可以是多个基站120与一个中继节点110连接,反之亦然。同样地,LTE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网关14,则基站12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关14相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A、100B与中继节点110之间可以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00C可以与基站120之间可以通过un接口进行直接通信。如图1所示,用户设备100C直接与基站120连接的情形,称为单跳,相互之间的链路称为直达连接;用户设备100A通过一个中继节点与基站120连接的情形,称为两跳;用户设备100B通过多个(例如两个)中继节点与基站120连接的情形,称为多跳。
中继节点110与基站120之间可以通过un接口进行通信,uu和un接口均为空口。基站120与接入网关14之间可以通过S1接口进行通信,例如通过光纤或者其它传输方式进行连接。当然,这些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其它接口或自定义的接口通信,本发明并不限定。
当为多跳时,中继节点之间通过un接口或其他接口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接口或自定义的接口通信,本发明并不限定。
基站120之间底层采用IP传输,在逻辑上通过X2接口或其它接口(例如S1接口)互相连接。
例如,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结合图1,该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2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TDD上下行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例如LTE系统中,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eNB发射、UE接收;U表示上行子帧,UE发射,eNB接收;S表示特殊子帧,包括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GP(Gap Period,保护间隔)三部分,其中DwPTS始终用于下行发送,UpPTS始终用于上行发送,而GP作为TDD中下行至上行转换的保护时间间隔,三个特殊时隙的总长度固定为1ms,其各自的长度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例如,基站120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一对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120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即基站120选择第3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第9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110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另一对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120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即基站120选择第8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第4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110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两对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120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即基站120选择第3、8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第4、9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110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例如,对于多跳通信系统中,例如在大于等于三跳的多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三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或,基站120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两个中继节点110上的除去这两对子帧的其他子帧均用于与其下附着UE间的接入链路通信,基站120的所有子帧还可用于通过直达链路与UE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在四跳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第三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或,基站120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第三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两个中继节点110上的除去这两对子帧的其他子帧均用于与其下附着UE间的接入链路通信,基站120的所有子帧还可用于同直达链路的UE间通信。
在其他多跳通信系统中,例如,五跳、六跳等等通信系统中,基站120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根据上述的选择,中继节点110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通过接入链路调度UE,基站120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110,基站120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
基站120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中继节点110。
22,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例如,中继节点110接收到基站120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中继节点110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中继节点110根据中继节点110与用户设备100A的正常TA(Time Advance)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设备100A,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110将当前子帧配置为空白(blank)子帧或MBSFN子帧。
例如,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被配置为blank子帧,则该子帧接入链路UE不做测量,中继下行子帧的所有符号均不受收发转换的影响,中继链路下行信道可以采用直达链路相同的信道结构。
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被配置为MBSFN子帧,则该子帧中继链路接收部分的第一个符号预留用于发到收的转换,中继节点110需要根据基站120配置的中继链路帧结构设计中继链路下行部分信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120通过在MBSFN配置信令中增加1个指示,用于标识所述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MBSFN子帧格式还是blank子帧格式,例如0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采用MBSFN子帧格式,1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反之亦然。
所述基站120发送信令给中继节点110,通知中继节点110所述中继下行子帧采用的是MBSFN还是Blank子帧格式。
例如,中继节点110根据该指示,获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对该子帧接入链路UE上报的下行信道测量信息不处理,而是采用前一个接入链路下行子帧的UE测量上报数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4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例如该两跳通信系统可以为LTE两跳通信系统,所述两跳通信系统40可以包括:中继节点(RN)41,基站(eNB)42。
第一用户设备(UE)40A通过中继节点41与基站42通信,则第一用户设备40A与中继节点41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中继节点41与基站42之间的链路为中继链路。
第二用户设备40B直接与基站42通信,则第二用户设备40B与基站42之间的链路为直达链路。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结合图4,该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5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LTE系统中,基站42选择时分复用第(3、9)上下行子帧对或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为描述方便,本实施例以第(3、9)上下行子帧对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
基站42选择时分复用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即第3子帧用作中继链路上行,第9号子帧用作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41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根据上述的选择,中继节点41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40A,基站4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41,基站42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40A。
基站42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中继节点41。
基站42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过程类似于选择(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52,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为使中继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41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中继节点41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而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中继节点41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而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例如,从3号子帧到4号子帧,中继节点41的状态是由中继链路上行发送转换为接入链路下行发送,即为发到发的状态,且由于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TR-to-T,此处无需再额外预留出器件转换的时间。例如,从8号子帧到9号子帧,从8号子帧,中继节点41的状态是由接入链路上行接收转换为中继链路下行接收,即为收到收的状态,且由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此处也无需再额外预留出器件转换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中继节点41根据中继节点41与用户设备40A的正常TA(Time Advance)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设备40A,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41将当前子帧配置为空白(blank)子帧或MBSFN子帧。
例如,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被配置为blank子帧,则该子帧接入链路UE不做测量,中继下行子帧的所有符号均不受收发转换的影响,中继链路下行信道可以采用直达链路相同的信道结构。
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被配置为MBSFN子帧,则该子帧中继链路接收部分的第一个符号预留用于发到收的转换,中继节点41需要根据基站42配置的中继链路帧结构设计中继链路下行部分信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42通过在MBSFN配置信令中增加1个指示,用于标识所述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MBSFN子帧格式还是blank子帧格式,例如0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采用MBSFN子帧格式,1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反之亦然。
所述基站42发送信令给中继节点41,通知中继节点41所述中继下行子帧采用的是MBSFN还是Blank子帧格式。
例如,中继节点41根据该指示,获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对该子帧接入链路UE40A上报的下行信道测量信息不处理,而是采用前一个接入链路下行子帧的UE40A测量上报数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结合图4,该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7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LTE系统中,基站42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根据接入链路子帧是配置为blank子帧还是为MBSFN子帧的情况,即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41配置当前子帧为blank子帧或为MBSFN子帧,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配置是不同的,本实施例以接入链路子帧配置为blank子帧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接入链路子帧配置为blank子帧时,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配置可以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
例如,基站42选择第3、8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4、9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41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根据上述的选择,中继节点41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40A,基站4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41,基站42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40A。
基站42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中继节点41。
72,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为使中继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41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中继节点41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中继节点41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而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中继节点41根据中继节点41与用户设备40A的正常TA(Time Advance)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设备40A,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41配置当前子帧为blank子帧,即中继节点41不调度接入链路的UE40A,且UE40A在这些子帧上也不进行测量。
例如,下面以第9号、第0号子帧为例,说明中继节点41由接收中继链路下行信号转换到通过接入链路向UE发送下行信号的过程。
在第9号子帧,中继节点41接收来自基站42的中继链路下行信号,能够接收完整一个子帧,即1ms的信息。第9号子帧接收完毕后,中继节点41需要从收状态,转换为发状态,这个时间假设为TR-to-T,一般TR-to-T为10到30us,例如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当中继节点41完成收发转换后,中继节点41通过接入链路向UE40A发送第0号子帧的下行信号,由于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TR-to-T,所以中继节点41能够完整的发送一个子帧,即1ms的信息。
同理,以第2号、3号子帧为例,说明中继节点41由接入链路上行接收转换为中继链路上行发送的流程:
在2号子帧,中继节点41接收接入链路UE40A发送的上行信号,当接收完一个完整的子帧(1ms)后,由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TR-to-T,中继节点41还能有10到30us的时间可以由接收状态转换为发送状态。收发转换后,中继节点41在第3号子帧向基站42发送中继链路上行信号,该信息也是完整的一个子帧,即1ms的信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接入链路子帧配置为MBSFN子帧时,即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将当前子帧配置为MBSFN子帧,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配置可以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跳通信系统TDD的帧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结合图4,该两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基站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LTE系统中,基站42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如图9所示,基站42选择第3、8号子帧用作中继链路上行,第4、9号子帧用作中继链路下行,中继节点41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间的接入链路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节点41上的下行子帧配置为MBSFN子帧,即该子帧的前1至2个符号用于中继节点41通过接入链路向UE40A发送PDCCH,其余符号用作接收基站42到中继节点41的控制信息及数据。在中继下行子帧,中继节点41配置当前子帧为MBSFN子帧,则中继节点41接收基站42数据的第一个符号预留用于中继节点41发到收的转换。
根据上述的选择,中继节点41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基站4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41,基站42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
基站42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中继节点41。
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例如,中继节点41接收到基站42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中继节点41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而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41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中继节点41根据中继节点41与用户设备40A的正常TA(Time Advance)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设备40A,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对于多跳通信系统,基站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三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分别用于第一、第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或者,基站选择第(8、4)、(3、9)上下行子帧对分别用于第一、第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四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级别的中继链路传输。或者,基站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级别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五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基站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或者,基站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同理,在其他多跳通信系统中,例如第五、第六跳等通信系统中,只要满足基站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即可,且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的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的顺序并不限制。但为描述的方便,下述以三跳和四跳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三跳通信系统10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例如该三跳通信系统100可以为LTE多跳通信系统,所述三跳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跳中继节点(RN)101A和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基站(eNB)102。
第一用户设备(UE)103A依次通过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基站102通信,则第一用户设备103A与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基站102之间的链路为第一跳中继链路1,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之间的链路为第二跳中继链路2。
第二用户设备103B通过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基站102通信,则第二用户设备103B与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基站102之间的链路为中继链路1。
第三用户设备103C直接与基站102通信,则第三用户设备103C与基站102之间的链路为直达链路。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多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结合图10,该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110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基站102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三跳通信系统中,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跳通信系统的TDD帧结构配置的简略示意图,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
例如,基站102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基站102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
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上的除去这两对子帧的其他子帧均用于与其下附着UE间的接入链路通信,基站102上的所有子帧还可用于通过直达链路与UE103C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的选择,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基站10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基站102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
基站102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第一跳中继节点101A与第二跳中继节点101B。
1102,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为使三跳的中继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每个中继节点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若不考虑传播时延,每个中继节点将其上的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其中继子帧定时滞后TR-to-T,而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其中继子帧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中继节点根据其与用户设备的正常TA(Time Advance)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设备,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在中继下行子帧,每个中继节点配置当前子帧为blank子帧,即该中继节点不调度接入链路的UE,且UE在这些子帧上也不进行测量,中继链路下行信道可以采用直达链路相同的信道结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三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四跳通信系统130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例如该三跳通信系统130可以为LTE多跳通信系统,所述三跳通信系统130可以包括:第一跳中继节点(RN)131A、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基站(eNB)132。
第一用户设备(UE)133A依次通过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与基站132通信,则第一用户设备133A与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与基站132之间的链路为第一跳中继链路1,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与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之间的链路为第二跳中继链路2,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与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之间的链路为第三跳中继链路3。
第二用户设备133B通过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与基站132通信,则第二用户设备133B与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与基站132之间的链路为中继链路1。
当然,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与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各自也可以接入不同的用户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用户设备133C直接与基站132通信,则第三用户设备133C与基站132之间的链路为直达链路。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四跳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的简略示意图,结合图13,该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140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三级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例如,基站132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1、第三跳中继链路3的传输,选择(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2的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基站132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1、第三跳中继链路3的传输,选择(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2的传输。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跳通信系统的TDD帧结构配置的简略示意图,为LTE TDD上下行配比1的帧结构。基站132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1、第三跳中继链路3的传输,选择(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2的传输。
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上的除去这两对子帧的其他子帧均用于与其下附着UE间的接入链路通信,基站132的所有子帧还可用于同直达链路的UE133C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的选择,每个中继节点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基站13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基站132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
基站132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第一跳中继节点131A、第二跳中继节点131B、第三跳中继节点131C。
1402,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每个中继节点接收到基站132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为使四跳通信系统的中继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若不考虑传播时延,每个中继节点将其上的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其中继子帧定时滞后TR-to-T,而将其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其中继子帧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中继下行子帧,每个中继节点配置当前子帧为blank子帧,即该中继节点不调度接入链路的UE,且UE在这些子帧上也不进行测量。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多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可以解决现有带内中继存在的收-发、发-收转换问题;不浪费中继链路上行符号资源,且若中继节点的中继链路下行子帧配置为blank子帧,也不会浪费中继链路下行符号资源;且对中继节点外的其它网元基本无影响;可以支持原有信道结构或MBSFN信道结构,兼容不同类型中继节点。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的简略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为LTE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站161和至少一个中继节点162。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63通过所述中继节点162与所述基站161通信。
所述基站161,用于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括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给中继节点162。
所述中继节点162上的其他子帧用于与其下附着的UE163间的接入链路传输。中继节点162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UE,基站161可以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162,基站161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的UE。
例如,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基站161用于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161用于选择时分复用第(3、9)上下行子帧对或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多跳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16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所述基站161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三跳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161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分别用于第一、第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或,所述基站161选择第(8、4)、(3、9)上下行子帧对分别用于第一、第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四跳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161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所述基站161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级别的中继链路传输。或者,所述基站161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级别的中继链路传输。
例如,五跳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161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所述基站161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或,所述基站161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第三级的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第四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同理,在其他多跳通信系统中,例如第五、第六跳等通信系统中,只要满足基站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即可,且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的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的顺序并不限制。
所述中继节点16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161发送的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例如,中继节点162接收到基站161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所述中继节点162,用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用于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结构的简略示意图,该基站可以,包括:选择单元171和发送单元173。
所述选择单元171,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173,用于将包括所述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以便所述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选择单元171,用于选择时分复用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根据通信系统是两跳通信系统还是多跳通信系统的不同,所述选择单元17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选择单元1712和第二选择单元1714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712用于选择所述第(3、9)上下行子帧对或选择所述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例如两跳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712用于选择所述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其中,第3、8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4、9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多跳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用于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用于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例如,当所述多跳通信系统为三跳通信系统时,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用于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用于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四跳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第三跳中继链路的传输,选择(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的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第三跳中继链路的传输,选择(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的传输。
其他多跳通信系统,例如,五跳、六跳通信系统等,所述第二选择单元1714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类似于在四跳通信系统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指示配置单元175,用于通过在MBSFN配置信令中增加1个指示,用于标识所述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MBSFN子帧格式还是blank子帧格式,例如,0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采用MBSFN子帧格式,1表示该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反之亦然。所述发送单元173还用于将该MBSFN配置信令发送给所述中继节点。
所述基站以及基站所包括单元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中继节点结构的简略示意图,该中继节点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81和调整单元183。
所述接收单元181,用于接收基站所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183,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183还包括:第一调整单元1832和第二调整单元1834。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1832,用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1834,用于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
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若不考虑传播时延的影响,所述第一调整单元1832,用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R-to-T。所述第二调整单元1834,用于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R-to-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R-to-T,T′R-to-T的范围均可以为:1~70微秒(us),较佳的为6~30us,例如1,2,3,4,5,6,7,8,9,10,15,18,20,25,30,35,40,45,50,55,60,65,70u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行子帧前面紧邻UpPTS时,则所述上行子帧也包括UpPTS。当所述下行子帧后面紧邻DwPTS时,则所述“下行子帧”也包括DwPTS。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配置单元185,用于在中继下行子帧,将当前子帧配置为空白(blank)子帧或多播单频网子帧(MBSFN)。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计算单元187,用于根据中继节点与用户的正常TA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所述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所包括单元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描述的方法,系统,基站和中继节点可知,在两跳或多跳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可以降低中继链路信道设计复杂度及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可以使中继上行子帧与接入子帧均不受中继节点收发转换时间TR-to-T的影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生成包含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中继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具体包括:
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跳通信系统中,选择所述第(3、9)上下行子帧对或选择所述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跳通信系统中,选择所述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其中,第3、8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上行,4、9号子帧用于中继链路下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跳通信系统中,所述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具体包括:
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具体包括:
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跳通信系统为三跳通信系统时,所述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具体包括:
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或,
选择第(8、4)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一跳中继链路传输,选择第(3、9)上、下行子帧对用于第二跳中继链路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上行定时提前具体包括:
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所述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R-to-T或T′R-to-T的范围为:1~70微秒(u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在MBSFN配置信令中增加1个指示,用于标识所述中继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MBSFN子帧格式还是blank子帧格式,并将该MBSFN配置信令发送给所述中继节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根据该指示,获知中继链路下行子帧实际采用的是blank子帧格式时,对本子帧UE测量上报不处理,而是采用前一个接入链路下行子帧的UE测量上报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继节点在中继链路子帧以外的子帧调度接入链路的用户设备,基站在中继链路子帧调度中继节点,基站在所有子帧均可调度直达链路调度的用户设备。
13.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包括所述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以便所述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第一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多跳通信系统中,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第二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两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具体用于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间隔地用于不同级的中继链路传输。
17. 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所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
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中继节点与用户的正常TA值,计算正常TA,t1,t2之和,并将所述正常TA,t1,t2之和作为新的TA下发给用户,所述TA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在中继下行子帧,将当前子帧配置为空白(blank)子帧或多播单频网子帧(MBSFN)。
21.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用于选择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并生成包括该选择结果的配置信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给中继节点;
所述中继节点,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并根据中继节点的收发转换时间调整其下附着用户设备的接入链路定时,使接入链路下行定时滞后、接入链路上行定时提前。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时分复用帧有10个子帧,编号为0~9时,所述基站具体用于选择第(3、9)、(8、4)上下行子帧对中的一对或两对用于中继链路传输。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具体用于将接入链路下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下行定时滞后t1,将接入链路上行子帧定时比中继节点的中继子帧上行定时提前t2,其中,t1>=TR-to-T,t2>=T′R-to-T,其中,所述TR-to-T为由中继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接入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T′R-to-T为由接入链路的接收状态转换为中继链路的发送状态的时间。
CN201010103252.9A 2010-01-28 2010-01-28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143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3252.9A CN102143594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3252.9A CN102143594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594A true CN102143594A (zh) 2011-08-03
CN102143594B CN102143594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410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3252.9A Active CN102143594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359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680A (zh) * 2018-03-02 2018-09-2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多物理资源块在上下行链路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8601079A (zh) * 2018-04-04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41761A1 (zh) * 2017-08-30 2019-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时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42904A (zh) * 2017-09-12 2019-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96935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接收、发送,帧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15282A (zh) * 2017-07-12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系统中回传和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7226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隙格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37151A1 (en) * 2019-08-27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transparent inband relay node in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CN113508624A (zh) * 2019-03-28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对齐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2364A2 (en) * 2022-04-29 2023-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control of repea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48575A (ko) * 2005-11-04 2007-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중계 방식의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 홉을그룹화하여 다중링크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07120023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relay service in a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64555B (zh) * 2006-04-29 2012-05-2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接入网络的帧构造、帧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US20080045145A1 (en) * 2006-08-17 2008-02-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lay S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5282A (zh) * 2017-07-12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系统中回传和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US11025362B2 (en) 2017-08-30 2021-06-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time adjust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9041761A1 (zh) * 2017-08-30 2019-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时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42904A (zh) * 2017-09-12 2019-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2904B (zh) * 2017-09-12 202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66680A (zh) * 2018-03-02 2018-09-2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多物理资源块在上下行链路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8566680B (zh) * 2018-03-02 2022-07-0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多物理资源块在上下行链路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8601079A (zh) * 2018-04-04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01079B (zh) * 2018-04-04 202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96935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接收、发送,帧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6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隙格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972266B (zh) * 2018-09-28 2022-12-3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隙格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916663B2 (en) 2018-09-28 2024-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lot forma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3508624A (zh) * 2019-03-28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对齐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08624B (zh) * 2019-03-28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对齐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35513A1 (en) * 2019-08-27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transparent inband relay node in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WO2021037151A1 (en) * 2019-08-27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transparent inband relay node in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594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594B (zh)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JP6692929B2 (ja) 送受信ポイント対送受信ポイント接続性における時分割複信多重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380636B (en) Wireless multi-hop system with macroscopic multiplexing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the wireless multi-hop system
EP177787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links in a network using frequency bands
Peng et al.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relay bas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RU2549199C2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ретрансл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 связи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CN102239659B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网元
US796598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ata structure
CN10154848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跳中继的帧结构
CN101345544A (zh) 一种采用支持Relay的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10610B (zh) 向具有多个天线单元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方法
EP2449806A1 (en) Multi-stream wireless relay
Parkvall et al. LTE evolution towards IMT-advanced and commercial network performance
US11979948B2 (en) Metho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US820399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ata structure
US95841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ling interference
WO200611528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83888A (zh) 无线接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中继站和无线接入系统
US20100067592A1 (en) Ofdma-based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subscriber terminal in a plurality of cells
Ylitalo et al. Hybrid satellite systems: Extending terrestrial networks using satellites
CN102158323A (zh) 中继发送回程信号的方法
CN102487294B (zh) 中继通信方法和中继站
CN101282157B (zh) 一种通过共享中继站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1257439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跳中继时分双工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185282A (zh) 数据收发方法、中继节点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