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528B -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3528B
CN102143528B CN201010102977.6A CN201010102977A CN102143528B CN 102143528 B CN102143528 B CN 102143528B CN 201010102977 A CN201010102977 A CN 201010102977A CN 102143528 B CN102143528 B CN 102143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alancing
home enodeb
base station
adjustment mod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29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3528A (zh
Inventor
许森
赵瑾波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1029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3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3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oS)。本发明中,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所述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用户的QoS。

Description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家庭基站(Home Enb,HeNB)是相对于宏基站(eNB)而言的、由用户自己部署的基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用户的家庭覆盖。家庭基站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模式:开放接入模式(Open)、封闭接入模式(Close)和混合接入模式(Hybrid)。
采用开放接入模式的HeNB不属于任何闭合用户群(CSG),在UE看来HeNB与正常的宏基站没有区别,所有合法用户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接入控制就可以接入该HeNB的小区。
采用封闭接入模式的HeNB属于一个特定的CSG,只有属于这个CSG的用户才能使用该HeNB的资源,HeNB通过接入控制,确定用户是否有权使用该HeNB的资源,如果用户通过了接入控制,那么允许该用户接入;否则拒绝该用户接入。
采用混合模式的HeNB兼顾开放接入模式和封闭接入模式的特性。混合模式的HeNB属于一个CSG,但是该CSG以外的所有运营商的合法用户也都可以接入。但是当采用混合模式的HeNB的资源受限时,HeNB需要优先保证CSG内用户的服务,可以降低非CSG用户的服务速率或者将其切换至其他小区。
附图1是R9中包含有HeNB的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的网络架构。eNB之间是X2接口,eNB和移动管理实体(MME)或服务网关(S-GW)之间是S1接口,HeNB可以和MME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家庭基站网关(HeNB GW)接入到MME,HeNB之间没有接口,HeNB同时只能和一个HeNB GW相连。
自组织网络(SON)的自优化功能需要监测一些网络和系统性能参数作为输入,如网络性能指标的统计、故障告警、通知等,在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后,优化算法做出决策,最后自动触发相关网络节点的调整操作,如有必要,也可由人工触发。
在SON中,移动负荷均衡的目的是对小区间的业务负荷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无线资源的高利用率、尽可能的保证高的服务质量(QOS),保持小区中足够小的掉话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还没有对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的实现方案,从而造成无线资源利用率的降低以及用户的QoS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于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用户的QoS。
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A、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B、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C、所述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时,步骤B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或者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其中,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时,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所述管理设备接收到所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否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该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时,步骤B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
自组织网络SON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家庭基站,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用于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中,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并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或者
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
其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还用于:
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接收到所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否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协商确定的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
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将协商确定的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中,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一种家庭基站,该基站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调整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并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该基站还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参数调整建议信息,根据该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本发明中,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保证了用户的QoS。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家庭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家庭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用户的QoS,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本方法中,在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通过调整该家庭基站和选取的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来实现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之间的负荷均衡。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
步骤31:在确定需要对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该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步骤32: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步骤33: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以实现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之间的负荷均衡。
本方法具体可以采用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种实施方式,下面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在采用集中式的实施方式时,具体有以下两种实现方法:
第一种:上述步骤30和步骤31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周期性的统计自身的业务负荷量,并将统计结果上报给该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接收该家庭基站上报的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这里,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可以是大于设定的第一业务负荷量门限值,或小于设定的第二业务负荷量门限值等。
相应的,步骤32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使得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后,能够实现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基站间的负荷均衡。例如,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可以是,在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大于设定的第一业务负荷量门限值时,调整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以降低后续接入该家庭基站的UE数,调整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以提高后续接入该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UE数,并且参数调整后家庭基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与邻区基站间不会存在信号干扰。
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家庭基站,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步骤33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接收到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根据该信息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基站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根据该信息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本种方式可以适用于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基站归属于同一管理设备的情况下。
第二种,上述步骤30和步骤31的具体实现同上述第一种方式。
步骤32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例如,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做出家庭基站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并将该调整建议的信息发送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根据相关策略确定是否接受该调整建议,若接受,则返回确认信息,协商结束;否则,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按照以上方式继续进行调整方式的协商或停止协商。
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家庭基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相应的,步骤33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接收到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根据该信息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基站接收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根据该信息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在采用分布式的实施方式时:
上述步骤30和步骤31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统计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该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可以是大于设定的第一业务负荷量门限值,或小于设定的第二业务负荷量门限值等。
步骤32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例如,家庭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做出家庭基站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并将该调整建议的信息发送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相关策略确定是否接受该调整建议,若接受,则返回确认信息,协商结束,家庭基站和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该建议调整相关参数;否则,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以上方式继续进行调整方式的协商或停止协商。
那么,步骤33中,家庭基站根据协商确定的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基站根据协商确定的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在采用混合式的实施方式时:
上述步骤30和步骤31的具体实现同分布式的实施方式。
在步骤31和步骤32之间,家庭基站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接收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家庭基站,并确定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若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不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家庭基站和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协商确定的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家庭基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协商确定的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相应的,步骤32的具体实现如下:
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协商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具体的,家庭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做出家庭基站和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并且做出的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遵从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一参数调整建议;然后,将做出的调整建议的信息发送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相关策略和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该调整建议,若接受,则返回确认信息,协商结束,家庭基站和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该建议调整相关参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接受的对本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遵从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参数调整建议;否则,家庭基站与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以上方式继续进行调整方式的协商或停止协商。
那么,步骤33中,家庭基站根据协商确定的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基站根据协商确定的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较佳的,本发明中家庭基站还可以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执行拥塞控制相关操作,以降低本家庭基站后续待处理的业务负荷量。拥塞控制相关操作包括调整拥塞控制参数,例如调整系统信息参数、上下行时隙比例参数等。
本发明中的管理设备可以为:基站网关(HeNB GW),或网管设备(HeMS),或操作管理实体(OAM)等。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移动性参数包括:切换参数、重选参数、基站模式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带宽参数等。切换参数包括小区的切换个性偏移、频点优先级等;重选参数包括重选个性偏移(Qoffsets,n)、重选优先级等。系统信息参数包括访问级别(AC)参数、用于禁止或允许用户接入的Cell Bared参数等。基站模式包括开放模式、混合模式和闭和模式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描述一个集中式架构,是一个商场的场景,其中家庭基站1(HeNB1)是属于物业的,家庭基站2(HeNB2)属于一个公司,两个基站都为闭和模式且同属于一个HeNB GW,家庭基站1在周围公司出现高负荷的情况下,可以转换成混合模式,允许一部分UE以非成员的方式进行接入,其中HeNB GW具有SON负荷均衡的功能。且家庭基站1和家庭基站2采用不同的频段。
步骤S01:家庭基站1和家庭基站2对各自的业务负荷量进行周期性的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通过S1接口上报给HeNB GW。
步骤S02:HeNB GW根据家庭基站2上报的业务负荷量,确定家庭基站2处重负荷状态,根据拓扑关系以及相关的原则,选择家庭基站1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步骤S03:HeNB GW确定家庭基站1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为:提高家庭基站1的发射功率,提高切换参数中的CIO、重选参数中的Qoffsets,n、以及家庭基站1所采用的频点的优先级,并且由于两个家庭基站所属的CSG不同,还调整家庭基站1的基站模式为混合模式。HeNB GW确定家庭基站2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为:降低家庭基站2的切换参数中的Ocn、重选参数中的Qoffsets,n。在相关的调整决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干扰等因素。
步骤S04:HeNB GW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通过S1接口发送给家庭基站1,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通过S1接口发送给家庭基站2。
步骤S05:家庭基站1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相关参数,家庭基站2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相关参数。
实施例二:
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一个分布式架构,该场景为一个校园的场景,家庭基站1(HeNB1)与宏基站2(eNB2)之间存在X2接口,家庭基站1是混合模式,家庭基站与宏基站采用不同的频段。
步骤S11:HeNB1周期性的统计自己的业务负荷量,在某个时刻HeNB1根据统计的业务负荷量发现自己达到了重负荷状态,HeNB1向自己的邻区基站发送负荷信息请求;例如,eNB2是HeNB1的邻区基站,HeNB1利用X2接口发送负荷请求消息(Resource Status Request)到eNB2。
步骤S12:eNB2利用X2接口反馈自己当前的负荷信息(Resource StatusUpdate),HeNB1根据该负荷信息确定eNB2可以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步骤S13:HeNB1中的SON功能实体根据HeNB1当前的负荷状态、配置信息以及邻基站的负荷信息,做出HeNB1和eNB2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例如:降低HeNB1所在频点的频点优先级,提高HeNB1的切换参数中的小区个性偏移(Ocn)和重选参数中的Qoffsets,n,并且转变HeNB1的基站模式为闭和模式,降低eNB2对HeNB1的Ocn以及Qoffsets,n,并将该参数调整建议利用X2接口发送给eNB2。
步骤S14:eNB2接收到HeNB1发来的参数调整建议后,根据自己的相关策略接受该调整建议,并利用X2接口向HeNB1反馈确认消息。
步骤S15:HeNB1接收到eNB2的确认信息后,按照调整建议调整自身的相关参数;家庭基站2按照调整建议调整自身的相关参数。
实施例三:
如图3C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一个分布式架构,该场景为一个校园的场景,家庭基站1(HeNB1)与宏基站(eNB2)之间存在X2接口,家庭基站1是闭和模式,且HeNB1和eNB2都采用时分双工(TDD)的工作方式,家庭基站1与宏基站2所使用的频段有所不同,家庭基站1占用的是宏基站2的10MHz带宽中的3MHz。
步骤S21:HeNB1周期性的统计自己的业务负荷量,在某个时刻HeNB1根据统计的业务负荷量发现自己的负荷达到了过载状态(OverLoad),HeNB1向自己的邻区基站发送负荷信息请求;例如,eNB2是HeNB1的邻小区,HeNB1利用X2接口发送负荷请求消息(Resource Status Request)到eNB2。
步骤S22:eNB2利用X2接口反馈自己当前的负荷信息(Resource StatusUpdate),HeNB1根据该负荷信息确定eNB2可以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步骤S23:由于HeNB1出现了过载状态,HeNB1执行拥塞控制相关操作,例如,由于HeNB1发现自己的下行方向的资源利用率过高,上行方向的资源利用率很低且与eNB2所占的频率范围有所不同,则调整自己的上下行时隙的比例,并且修改系统消息以禁止新用户的接入。此外HeNB1中的SON功能实体根据HeNB1当前的负荷状态、配置信息以及邻基站的负荷信息,做出HeNB1和eNB2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例如:降低HeNB1所在频点的频点优先级,提高HeNB1的切换参数中的小区个性偏移(Ocn)和重选参数中的Qoffsets,n、并且转变HeNB1的基站模式为闭和模式,降低eNB2对HeNB1的Ocn以及Qoffsets,n,并将该参数调整建议利用X2接口发送给eNB2。
步骤S24:eNB2接收到HeNB1发来的参数调整建议后,根据自己的相关策略接受该调整建议,并利用X2接口向HeNB1反馈确认消息。
步骤S25:HeNB1接收到eNB2的确认信息后,按照调整建议调整自身的相关参数;家庭基站2按照调整建议调整自身的相关参数。
实施例四:
如图3D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描述了一个混合式的结构,家庭基站与网管设备(HeMS)之间存在相关的接口,利用TR-096协议进行相关的参数管理与信息交互,在本例中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商场的场景,其中家庭基站1属于物业,家庭基站2属于一个公司且为闭和模式,家庭基站1在周围公司出现高负荷的情况下,可以转换成混合模式,允许一部分UE以非成员的方式进行接入,其中HeNB GW具有SON负荷均衡的功能。且家庭基站1和家庭基站2采用的频段不同。
步骤S31:HeNB1和HeNB2对各自的业务负荷量进行周期性的统计,并将统计的业务负荷量信息通过相关的接口上报给HeMS。
步骤S32:HeNB2根据统计的业务负荷量发现自己达到了重负荷状态,则利用X2接口向自己的邻区基站(如HeNB1)发送负荷请求消息。
步骤S33:HeNB1利用X2向HeNB2反馈自己当前的负荷信息;
步骤S34:HeNB2根据HeNB1反馈的负荷信息确定HeNB1可以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并向HeMS发送对HeNB2和HeNB1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步骤S35:HeMS接收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根据各基站上报的负荷信息以及相关的策略(如避免干扰),给出HeNB2和HeNB1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的建议信息,包括可调整的参数类型以及参数的调整范围;例如:建议HeNB2不调整资源分配参数并给出了发射功率降低的参考范围,该建议信息通过TR-096接口发送到HeNB2;同样HeNB1也会接收到对其的建议信息。
步骤S36:HeNB2与HeNB1之间进行参数调整的协商。具体的,HeNB2根据HeMS的建议信息做出HeNB1和HeNB2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建议:降低HeNB2的发射功率,提高HeNB1的发射功率,调整HeNB1和HeNB2相关的切换与重选参数,并调整HeNB1的模式为混合模式,并将该参数调整建议利用X2接口发送给HeNB1。
步骤S37:HeNB1在接收到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后,根据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HeMS的建议信息,接受了HeNB2的参数调整建议,利用X2接口向HeNB2反馈确认消息。并将准备调整的参数上报到HeMS中。
步骤S38:HeNB2在接收到HeNB1的确认信息后,将本基站准备调整的参数上报到HeMS中。
步骤S39:HeNB1和HeNB2分别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
自组织网络SON功能模块50,用于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家庭基站51,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负荷均衡目标基站52,用于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以实现所述家庭基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之间的负荷均衡。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SON功能模块50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中。
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接收所述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所述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对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并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相应的,所述家庭基站51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所述负荷均衡基站52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对于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
相应的,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所述家庭基站51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所述负荷均衡基站52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后,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SON功能模块50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51中;
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统计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该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所述SON功能模块50还用于:
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相应的,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接收到所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否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协商确定的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
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将协商确定的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所述SON功能模块50用于:
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所述家庭基站51还用于:
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执行拥塞控制相关操作,以降低本家庭基站后续待处理的业务负荷量。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家庭基站,该基站包括:
选取单元60,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确定单元61,用于确定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调整单元62,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并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以实现所述家庭基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之间的负荷均衡。
所述确定单元61用于:
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该基站还包括:
请求单元63,用于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相应的,所述确定单元61用于:
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参数调整建议信息,根据该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该基站还包括:
拥塞控制单元64,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执行拥塞控制相关操作,以降低本家庭基站后续待处理的业务负荷量。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家庭基站,该基站包括:
上报单元70,用于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上报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
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下发的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调整单元72,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方式信息调整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
该基站还包括:
拥塞控制单元73,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执行拥塞控制相关操作,以降低本家庭基站后续待处理的业务负荷量。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管理设备包括:
选取单元80,用于根据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具体的,接收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所述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
确定单元81,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下发单元82,用于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以指示所述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将所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以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仍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管理设备包括:
选取单元80,用于根据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具体的,接收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所述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
确定单元81,用于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下发单元82,用于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以指示所述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并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所述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90,用于接收家庭基站发来的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第一建议单元91,用于在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时,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第二建议单元92,用于在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不归属于本管理设备时,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协商确定的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后,选取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保证了对用户的QoS。
并且,本发明避免了对现有规范的较大修改能够与现有的消息机制更好的进行融合,方便了设备制造商的设备实现和运营商的实施。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中的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SON范围的负荷均衡自动优化中,也可以适用于LTE及其后续演进网络(如LTE+)中的负荷均衡优化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B、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C、所述家庭基站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时,步骤B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或者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其中,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时,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所述管理设备接收到所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否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该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时,步骤B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时,步骤A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接收该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所述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第一调整方式和第二调整方式,在步骤B与步骤C之间,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第一调整方式和第二调整方式,在步骤B与步骤C之间,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的执行主体为家庭基站时,步骤A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统计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该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家庭基站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调整拥塞控制参数。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为:
基站网关HeNB GW,或网管设备HeMS,或操作管理实体OA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参数包括:
切换参数、重选参数、基站模式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带宽参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包括:
系统信息参数和/或上下行时隙比例参数。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自组织网络SON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家庭基站,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用于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中,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按照预先设定的基站间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策略,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并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或者
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将第一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家庭基站;
其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中,所述SON功能模块还用于:
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接收到所述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后,若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归属于本管理设备,则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并确定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该确定结果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否则,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和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将协商确定的该家庭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
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将协商确定的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可进行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方式作为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发送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中,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以及第二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中;
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家庭基站上报的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所述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所述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中,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调整方式和第二调整方式,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的管理设备用于:
将第二调整方式的信息下发给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ON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家庭基站中;
所述SON功能模块用于:
统计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该业务负荷量是否在设定业务负荷量范围内,若是,则确定需要对该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14.一种家庭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需要对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处理并选取本家庭基站的邻区基站作为负荷均衡目标基站;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参数包括:移动性参数、发射功率参数、资源分配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
调整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并指示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按照第二调整方式调整自身的负荷均衡参数;
其中,该基站还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本家庭基站的管理设备发送对本家庭基站的负荷均衡参数调整建议请求;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本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参数调整建议信息,根据该参数调整建议信息与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协商确定所述家庭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负荷均衡目标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参数调整的第二调整方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还包括:
拥塞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本家庭基站的当前业务负荷量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负荷过载状态,若是,则调整拥塞控制参数。
CN201010102977.6A 2010-01-28 2010-01-28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Active CN102143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977.6A CN102143528B (zh) 2010-01-28 2010-01-28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977.6A CN102143528B (zh) 2010-01-28 2010-01-28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528A CN102143528A (zh) 2011-08-03
CN102143528B true CN102143528B (zh) 2014-01-01

Family

ID=44410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2977.6A Active CN102143528B (zh) 2010-01-28 2010-01-28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3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003B (zh) * 2012-12-21 2018-07-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BR112016018761A8 (pt) * 2014-02-18 2020-06-23 Huawei Tech Co Ltd sistema,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acesso
CN111417155B (zh) * 2019-01-07 2022-02-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47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载信息的交换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1616436A (zh) * 2009-07-08 2009-12-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7672B2 (ja) * 2006-03-16 2011-08-24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伝送レート決定方法、および無線基地局の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47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载信息的交换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1616436A (zh) * 2009-07-08 2009-12-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528A (zh)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ishra et al.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in LTE/LTE-A cellular networks: a review
US10231284B2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U755463B2 (en) Advanced method for executing handover
US846327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load balancing aware handover method therefor
EP2326118B1 (en)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US20160183147A1 (en) Report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2938894B (zh) 一种异构网中小小区的测量方法
CN102256309B (zh) 协作多基站组网环境下的主从基站选择与切换方法
US8812010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82763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reless station,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method
CN103096402B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
Zia et al. Self-organized neighborhood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for LTE networks
CN105050124B (zh) 异构蜂窝网络基于业务感知的站间频谱资源聚合方法
CN103974350A (zh) 一种自适应门限调整的切换方法
CN106797614B (zh) 无线基站、移动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4113881A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11741496A (zh) 一种小区间定向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35007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31237B (zh)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771081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2143528B (zh) 基站的负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454942A (zh) Ap组确定方法及装置
Hunukumbure et al. Handover mechanisms for planned cell outage in twin state green wireless networks
Zhang Handover control parameters optimisation in LTE networks
CN105516999A (zh) 异构网测量、配置、优化方法、宏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