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878A -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2878A
CN102142878A CN2011100452185A CN201110045218A CN102142878A CN 102142878 A CN102142878 A CN 102142878A CN 2011100452185 A CN2011100452185 A CN 2011100452185A CN 201110045218 A CN201110045218 A CN 201110045218A CN 102142878 A CN102142878 A CN 102142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group
matrix
vector
frequency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52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2878B (zh
Inventor
方冬梅
阮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452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2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2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8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1593 priority patent/WO201211334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2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降噪效果好,权值估计效果准确。

Description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为了使终端能够接收到较好的信号,在基站向终端发射信号时,可以在基站上使用BF(Beam Forming,发射波束赋型或发射波束成形)技术。BF技术采用了多天线阵,通过获取信道信息,获得波束成形权值,根据波束成形权值对多个天线的发射信号进行加权,使多个发射天线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候能够同相叠加,彼此增强,就像汇集到一个波束一样,从而使信噪比提高,获得多天线阵列增益和一定的分集增益。由上述对BF技术的描述可知,怎样获取信道信息,从而获得波束成形权值,使得基站能够根据波束成形权值对多个天线的发射信号进行加权,是BF技术首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获得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是:基站通过上行已知发射符号的信号(如数据信道的导频符号)获得上行信道的信息,再根据获得的上行信道信息计算波束成形权值。具体的,假设终端在第n时刻、第k子载波(频率)发送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为s(n,k),并设终端到第i个基站天线的信道为hi(n,k),接受噪声为ni(n,k),则在第n时刻、第k子载波、第i个基站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为ri(n,k)=s(n,k)·hi(n,k)+ni(n,k)。将接收信号乘以发送符号的共轭s*(n,k),得第n时刻、第k子载波、第i个基站天线的信道估计值为:
h ^ i ( n , k ) = r i ( n , k ) · s * ( n , k )
= s ( n , k ) · h i ( n , k ) · s * ( n , k ) + n i ( n , k ) · s * ( n , k )
= h i ( n , k ) · | s ( n , k ) | 2 + n i ( n , k ) · s * ( n , k )
假设在相干时间N、相关带宽K内,信道hi(n,k)保持不变,设其值为hi,则通常为了达到降噪的效果,在相干时间N、相关带宽K内对信道估计值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14
进行累加,得到平均后的信道估计值为:
h ‾ i = Σ n = 1 N Σ k = 1 K h ^ i ( n , k )
= Σ n = 1 N Σ k = 1 K ( h i · | s ( n , k ) | 2 + n i ( n , k ) · s * ( n , k ) )
= h i · Σ n = 1 N Σ k = 1 K | s ( n , k ) | 2 + Σ n = 1 N Σ k = 1 K n i ( n , k ) · s * ( n , k )
该信道估计值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24
即为下行第i个收发天线的信道信息,后续再根据信道估计值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25
来进行BF权值估计。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由于在上行数据信道里,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含量比较少,所以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计算方法,降噪效果不佳,权值估计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更加准确的获取波束成形权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降噪效果好,权值估计效果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介绍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之前,首先对本发明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
BF技术采用了多天线阵,通过获得信道信息,对多个天线的发射信号进行加权,使多个发射天线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候能够同相叠加,彼此增强,就像汇集到一个波束一样,从而使信噪比提高,获得多天线阵列增益和一定的分集增益。
假设4个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信道响应分别为h1、h2、h3、h4(信道响应为复数,包含了幅度和相位信息),由于在无线信道中,各个hi(i表示第i个发射天线,i=1,2,3,4)的相位不一定相同,所以4个发射天线发射符号到达接收端可能出现互相抵消的情况,从而使得接收信号能量降低。
如果对4个发射天线中第i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分别乘以不同的波束赋型加权值wi(i表示第i个发射天线,i=1,2,3,4),并设加权值只考虑hi的相位信息,则可令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31
即对hi进行幅度归一化。设发射符号为s,则经过波束赋型加权之后,第i个天线的发射符号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32
经过信道后,到达接收端的符号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41
由于|hi|必定是一个非负实数,从而达到4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同向叠加的效果。上述发射加权技术也叫EGT(Equal Gain Transmit,等增益发射)。
如果对4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分别乘以不同的波束赋型加权值wi(i=1,2,3,4),如果加权值既考虑hi的相位信息,又考虑hi的幅度信息,则可令第i个发射天线的波束赋型加权值wi=hi *(i=1,2,3,4)。设发射符号为s,则经过波束赋型加权之后,4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分别为wi·s=hi *·s(i=1,2,3,4)。经过信道后,到达接收端的符号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42
由于|hi|2必定是一个非负实数,从而达到4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同向叠加的效果。上述发射加权技术也叫MRT(Maximum Ration Transmit,最大比发射)。
MRT、EGT技术均为BF技术。在4个发射天线的总发射功率受限的前提下,采用MRT技术得到的信噪比比采用EGT技术得到的信噪比大。在每个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受限的前提下,采用EGT技术得到的信噪比比采用MRT技术得到的信噪比大。
在介绍完本发明的基础知识后,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步骤102: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步骤103:根据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包括:
计算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其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k和NRx为自然数;
将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和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
求取得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的平均值,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或者,可选地,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包括:
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并根据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其中,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
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根据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其中,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将得到的所有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一加权因子,得到第四矩阵;
将得到的所有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二加权因子,得到第五矩阵;
将第四矩阵和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包括:
对每组已知导频符号进行解导频,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
求取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在相干单元的平均值,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计算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和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包括:
计算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和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
其中,根据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包括:
求取获得的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根据特征向量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通过求取所有符号信息的协方差矩阵,使权值估计更准确,并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权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端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
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接收端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接收端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本实施例中的接收端为基站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即训练符号简称为导频,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简称为数据。
步骤202:获取所有上行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本实施例中,不区分导频与数据,对接收到的每组信道上的数据信息向量均先计算其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然后将每组信道上的数据信息向量和其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上行数据信道上数据信息的第一矩阵,再将每组上行数据信道上得到的第一矩阵进行求平均计算,得到所有上行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假设在第k个位置上、对NRx(接收天线的个数)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道的数据信息进行采样,得到一组的上行信道的数据信息向量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71
其中ri(k)可能为接收端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也可能为接收端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i为1到NRx间的自然数,则计算所有上行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R的具体方法为:
(1)计算上行数据信息向量r(k)对应的共轭装置向量rH(k);
(2)将上行数据信息向量r(k)和其对应的共轭转置rH(k)相乘,得到第一矩阵R(k)。具体如下面公式:
R(k)=r(k)*rH(k)(3)对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符号组在K个位置上分别进行采样,并进行计算,得到在每个位置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求取所有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的平均值,得到所有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R。具体为:
R = 1 K Σ k = 1 K r ( k ) * r H ( k )
其中,K是协方差矩阵的统计样本数。
步骤203:根据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本实施例中,求取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进一步地,得到上述特征向量后,再采用EGT或MRT加权技术计算波束成形权值。如步骤202中得到的协方差矩阵R,求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v。如果采用EGT加权技术,则将v中每个元素都归一化,只保留相位信息,得到BF加权向量w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73
如果采用MRT加权技术,则可取BF加权向量w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74
i=1,2,A,NTx,其中NTx表示发射天线的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通过求取所有符号信息的协方差矩阵,使权值估计更准确,并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权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端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
其中,本步骤与实施例2中的步骤201执行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并根据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本实施例中,由于对于接收端来说,由于导频处的符号是已知的,所以可以更进一步地对已知导频符号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其中,具体包括:
a.对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进行解导频,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
其中,将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分为Kp份(Kp为一经验值,不同的计算系统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每一份为一个相干单元,每一份的信道都是强相干的(如在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内),并设每一份相干单元的数据量为Kcorr。假设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81
为第kp个相干单元里的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导频信号符号组,其中kp=1,2,...,Kp,k=1,2,...,Kcorr。S(kp)(k)为对应位置上,即第kp个相干单元里的第k个位置上的上行导频发射符号。将接收到的上行信号rp(kp)(k)和对应位置上的预解调得到的上行导频发射符号的共轭Sp *(kp)(k)进行相乘,从而把上行导频位置上的无线信道响应信息解出来。即第k个位置上采样得到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组的无线信道向量为hp(kp)(k)=rp(kp)(k)·Sp *(kp)(k)。
b.求取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的在相干单元的平均值,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其中,在一个相干单元里,可认为无线信道近似不变。所以可将相干单元内导频符号处得到的所有无线信道信息hp(kp)(k)进行求平均,以达到降噪的效果。即有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91
c.计算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92
d.将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和其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第二矩阵。
由相干单元内导频符号处平均后的信道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93
计算导频处的天线间协方差矩阵Rp(kp)。计算方法为,将信道向量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94
和信道向量的共轭转置进行相乘,即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096
得到的为已知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步骤303: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根据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
其中,具体的得到第三矩阵的方法为:
计算每组数据符号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矩阵rD H(kD),将每组数据符号向量rD(kD)和每组数据符号向量的共轭转置rD H(kD)相乘,即RD(kD),得到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其中为第kD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符号组,其中kD=1,2,...,KD
步骤304:将得到的所有第二矩阵和第三矩阵分别进行累加和加权计算,然后求和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其中,具体的算法为:
1、将得到的所有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一加权因子,得到第四矩阵;
2、将得到的所有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二加权因子,得到第五矩阵;
3、将第四矩阵和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例如,将Rp(kp)进行累加求和后乘以一个加权因子A得到第四矩阵,将RD(kD)进行求和进行累加求和后乘以一个加权因子B得到第五矩阵,对第四矩阵和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协方差矩阵为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101
其中A、B均为加权因子。可取
Figure BDA0000047782670000102
B=1。
步骤305:根据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其中,本步骤与实施例2中的步骤203执行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对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先进行解导频计算,以便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然后在计算其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协方差矩阵,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权值估计效果准确,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好,降低所需发射信道数。
实施例4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1、第一获取模块402、第二获取模块403。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第二获取模块403,用于根据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参见图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402,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402a,用于计算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其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k和NRx为自然数;;
第二计算单元402b,用于将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和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
第三计算单元402c,用于计算所有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的平均值,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参见图6,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402,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2a′,用于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并根据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其中,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
第二获取单元402b′,用于获取所有上行数据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根据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其中,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第三获取单元402c′,用于将得到的所有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一加权因子,得到第四矩阵;
第四获取单元402d′,用于将得到的所有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二加权因子,得到第五矩阵;
第五获取单元402e′,用于将第四矩阵和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单元402a′,具体用于:
对每组已知导频符号进行解导频,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
求取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在相干单元的平均值,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计算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和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402b′,具体用于:
计算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和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
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403具体用于:
求取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上行发射信道的所有符号的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通过求取所有符号信息的协方差矩阵,使权值估计更准确,并进一步达到降噪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体可以,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包括:
计算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其中,所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k和NRx为自然数;
将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和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
计算所述所有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的平均值,得到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包括:
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并根据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其中,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
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根据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其中,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将得到的所述所有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一加权因子,得到第四矩阵;
将得到的所述所有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二加权因子,得到第五矩阵;
将所述第四矩阵和所述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包括:
对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进行解导频,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
求取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在相干单元的平均值,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计算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和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包括:
计算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和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包括:
求取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7.一种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和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其中,所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k和NRx为自然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和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中每组数据信息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每组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所有数据信息向量的第一矩阵的平均值,得到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并根据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其中,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并根据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得到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其中,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为在第k个位置上、NRx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中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将得到的所述所有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一加权因子,得到第四矩阵;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将得到的所述所有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后,乘以第二加权因子,得到第五矩阵;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矩阵和所述第五矩阵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所有上行数据信道的数据信息的协方差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每组已知导频符号进行解导频,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
求取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无线信道向量在相干单元的平均值,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
计算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和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平均后的无线信道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所述每组已知发射符号的导频符号的第二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
将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向量和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对应的共轭转置向量相乘,得到所述每组未知发射符号的数据符号的第三矩阵。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求取所述获得的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得到波束成形权值。
CN 201110045218 2011-02-24 2011-02-24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142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5218 CN102142878B (zh) 2011-02-24 2011-02-24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71593 WO2012113346A1 (zh) 2011-02-24 2012-02-24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5218 CN102142878B (zh) 2011-02-24 2011-02-24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878A true CN102142878A (zh) 2011-08-03
CN102142878B CN102142878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41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45218 Active CN102142878B (zh) 2011-02-24 2011-02-24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2878B (zh)
WO (1) WO201211334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922A (zh) * 2011-08-04 2011-11-09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72048A1 (zh) * 2010-12-03 201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成形权值的估计处理方法和基站
WO2012113346A1 (zh) * 2011-02-24 2012-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9579A (zh) * 2012-02-15 2013-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赋形向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298098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协作中调整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27888A (zh) * 2012-05-21 2013-12-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波束赋形权向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541A (zh) * 2004-01-15 2005-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形成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194544A1 (en) * 2002-08-29 2006-08-31 Struckman Keith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interferering signals and computing arrival angles
CN102055691A (zh) * 2010-12-03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成形权值的估计处理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440C (zh) * 2001-11-22 2006-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适应智能天线接收装置
KR100511292B1 (ko) * 2002-04-30 2005-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레이크 수신기의 빔포밍 웨이트 벡터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웨이트 벡터를 이용한 레이크 수신장치
CN101192868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
CN102142878B (zh) * 2011-02-24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4544A1 (en) * 2002-08-29 2006-08-31 Struckman Keith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interferering signals and computing arrival angles
CN1691541A (zh) * 2004-01-15 2005-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形成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5691A (zh) * 2010-12-03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成形权值的估计处理方法和基站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2048A1 (zh) * 2010-12-03 201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成形权值的估计处理方法和基站
WO2012113346A1 (zh) * 2011-02-24 2012-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7922A (zh) * 2011-08-04 2011-11-09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7922B (zh) * 2011-08-04 2014-06-0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9579A (zh) * 2012-02-15 2013-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赋形向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259579B (zh) * 2012-02-15 2016-06-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赋形向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298098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协作中调整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27888A (zh) * 2012-05-21 2013-12-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波束赋形权向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27888B (zh) * 2012-05-21 2016-04-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波束赋形权向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878B (zh) 2013-11-06
WO2012113346A1 (zh)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878B (zh) 获取波束成形权值的方法和装置
EP13949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multi-antennas
CN100499395C (zh) 在无线通信中用于多天线的空时发射分集(sttd)
US6850190B2 (en) Combined beamforming-diversity wireless fading channel demodulator using adaptive sub-array group antennas, signal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1960757B (zh) 信道信息预测系统以及信道信息预测方法
KR101440202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내의 다운링크 멀티유저 mimo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7831232B2 (e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202073A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导频及波束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523736A (zh) 用天线权重反馈进行的移动站辅助下行链路波束形成
CN106909779A (zh) 基于分布式处理的mimo雷达克拉美罗界计算方法
CN101960760A (zh) 信道信息预测系统以及信道信息预测方法
CN102710390B (zh)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中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P2293482B1 (en) Signal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ode multi-transmitting multi-receiving system
CN101615943B (zh) 智能天线多子阵列系统的波达角估计方法
CN103457647A (zh) 一种双流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CN106301634A (zh) 一种采用数模混合检测的大规模天线阵列中继传输方法
CN110350961A (zh) 适于5g多用户大规模mimo混合波束赋形算法及系统
CN102130753B (zh) 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23168B (zh) 基于阵列天线和mimo联合传输波束成形方法
CN102055691B (zh) 波束成形权值的估计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3427888A (zh) 一种获取波束赋形权向量的方法及装置
US8625700B2 (en) Evalu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a transceiver system with transceiv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hereof
CN106878225A (zh) 一种设备指纹与信道分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1454B (zh) 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CN107872262B (zh) 提高数据赋形增益方法及装置、基站、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