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0932A -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0932A
CN102140932A CN2011101110306A CN201110111030A CN102140932A CN 102140932 A CN102140932 A CN 102140932A CN 2011101110306 A CN2011101110306 A CN 2011101110306A CN 201110111030 A CN201110111030 A CN 201110111030A CN 102140932 A CN102140932 A CN 102140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ection
root
cross
gas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10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0932B (zh
Inventor
周显丁
范小平
曹守洪
巫志华
吴其林
范志飞
李音
李银凤
李泽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110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0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0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0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特征是叶片有效高度为800mm,叶身高度Ld的相对值由0.0单调增加到1.0,安装角c1由86.44°单调减小到15.18°;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面积A变化规律为:5.095≥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轴向宽度Xa变化规律为:3.417≥X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弦长b1变化规律为:1.33≥b1≥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最大厚度W1变化规律为:3.515≥W1≥1.0。适用于功率200MW等级,转速3000rpm的湿冷汽轮机。

Description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的动叶片,适用于功率200MW等级,转速3000rpm的湿冷汽轮机。
背景技术
当前的燃煤发电厂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严峻的市场经营形势,为了确保电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应在新建电厂或者改造中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以适应新的要求。提高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在实现电厂大幅度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而汽轮机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低压末级的热力、气动、强度、振动设计密切相关,因此低压末级设计难度与优化设计的重大意义引人注目,必须统筹兼顾,进行多约束条件下多目标的方案优选,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末级叶片。因此,末级叶片的设计必成为高性能汽轮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在役200WM等级的机组末级动叶很多采用800mm动叶,该动叶片采用拱形围带,松拉筋的结构形式,这种叶片结构落后,叶片的动应力高,安全可靠性不高,经济性较差,而且基于当时的条件,叶型的设计也相对比较落后,叶型损失比较大。虽然新建电厂中200WM等级的火电机组已经很少采用,但考虑到在役的200MW等级机组仍占不小的比例,而且考虑到以后的联合循环电站中,200WM等级的机组仍是主力机组,因此,800mm末级动叶无论在改造还是在联合循环电站的建设中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为满足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的需求,在总结该叶片的设计经验基础上,应该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设计技术,对800mm末级动叶进行重新开发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自主开发一种结构合理,动应力低,适用于200MW等级的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具有整体结构的叶身、叶根、围带和凸台拉筋,所述围带位于叶身的顶部,所述凸台拉筋位于叶身的腰部,所述叶根位于叶身的根部;所述叶身由若干特征截面按一特定规律迭合而成,其有效高度为Ld、根径为Dr;所述特征截面的轮廓型线是由内弧曲线和背弧曲线围成的封闭曲线,具有特征参数安装角c1、弦长b1、最大厚度w1、截面积A;截面的迭合规律是,沿叶高方向自根端向顶端,各截面连续光滑过渡;叶高Ld的相对值由0.0单调增加到1.0;与之相对应,安装角c1由82.570单调减小到22.49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面积A变化规律为:5.095≥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轴向宽度Xa变化规律为:3.417≥X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弦长b1变化规律为:1.33≥b1≥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最大厚度W1变化规律为:3.515≥W1≥1.0。
所述叶身的有效高度为Ld=800mm、根径为Dr=1450mm。
所述凸台拉筋截面为圆形,其直径d满足关系式: 15mm≤d≤25mm。
所述围带的工作面与X轴的夹角B1满足关系式:
A1=T1·COSB1;   10°≤B1≤50°;
式中: A1—围带工作面S1、 P1之间的距离
T1—节距:相邻两叶片围带高度截面在周向的安装距离。
所述叶根是五叉叶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应用当代先进的设计技术,成功完成了适用于200MW等级的800mm湿冷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设计,能很好的满足新建电厂或旧电厂改造对节能减排的需求。新开发的800mm湿冷汽轮机末级叶片具有较先进的结构型式-阻尼式自带围带,整体凸台拉筋,叶根采用大刚性的5叉形叶根设计,使叶片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身截面图;
图3是凸台拉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围带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叶片叶根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采用合适的合金钢叶片和转子材料,按本专利设计图制造的动叶片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围带体1,凸台拉筋2,叶身3,叶根4。各部分是用同一种高强度性能的合金钢整体地制造完成。叶片通过5叉叶根4安装在转轴外圆上的叶轮槽中,当叶轮上一周的叶轮槽中均装上叶片后,就形成了大功率汽轮机的末级。
本动叶片的设计载体选择湿冷200MW等级湿冷汽轮机,最终方案确定的末级动叶片气道高为800mm,根径Dr(1450mm),以此根径和叶高为基准设计完成了低压模块的通流。一般的设计原则是低压末三级作为一个积木块进行通流匹配设计,针对不同的机型,通过设计低压前几级,可以实现不同功率的低压通流模块。本次设计以2F-210MW等级汽轮机的整缸低压通流为设计对象,给定低压进口压力、焓值、流量和背压,在保证低压子午流道光顺的前提下,优化各级的焓降、速比和级内反动度匹配。
在整缸通流优化匹配的基础上,末级级内可控涡流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次循环设计过程。首先设计基本的静、动叶基型型线,按可控涡流型设计的沿叶高出气角分布,设计静、动叶的空间成型规律,再用全三维流场计算分析来优化级内流场,并进一步调整静、动叶的空间成型规律,以气动最优为设计目标。
本设计的变量定义:
Ld-叶身有效高度:叶身顶截面与叶身根截面之间的距离。
H-围带厚度。
凸台拉筋高度:叶身根截面与凸台拉筋中心的垂直距离。
d-凸台拉筋厚度。
A1-围带工作面S1、P1之间的距离。
T1-节距:相邻两叶片围带高度截面在周向的安装距离。
B1°-围带工作面S1、P1与X轴的水平夹角。
-节距:相邻两叶片同一高度截面在周向的安装距离。
-叶身截面弦向宽。
-叶身根截面轴向宽度。
1-叶身根截面出口喉宽:出口边与相邻叶身截面背弧的最小距离。
α1°-出口几何角:sin-1(O1/T)。
1°-叶型安装角:弦长线与周向(Y向)的夹角。
-叶根轴向宽度。
(1)叶型设计,沿叶高若干个特征叶身截面的气动设计
参见图1、图2:采用专用的通流设计程序设计了本末级叶片沿叶高各截面的基本叶型要素及安装位置,沿叶高各基本叶型的特征是:气动特征为根部为亚音速叶型、中部为跨音速叶型、顶部为超音速叶型。基本叶型的横截面积沿高度单调减小,呈塔形变化,安装角c1由86.440单调减小到15.18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面积A变化规律为:5.095≥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轴向宽度Xa变化规律为:3.417≥X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弦长b1变化规律为:1.33≥b1≥1.0, 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最大厚度W1变化规律为:3.515≥W1≥1.0。基本叶型沿高度单调扭转成型。基本叶型的出口几何角沿高度单调可控地减小。采用全三维气动分析程序分析并优化设计了各叶型截面沿叶高的成型规律,最终实现了本叶片级流场特性的优化。
动叶片顶截面以下的叶身部分设计了若干个典型截面型线,各典型截面之间的叶型采用型面光滑连接,高次样条插值求出。超音速叶型截面是叶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协调强度和气动对叶型的制约,对叶型作了数次改进,最终基本实现了沿叶高等强度极限应力设计,同时满足叶根强度和叶片气动性能的要求。
动叶片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复杂,沿叶高均存在从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流动变化,型线气动特性的优劣是叶片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以气动性能最佳为目标,分别设计一套静、动叶基本型线,基本型线常常不能满足叶片的结构、强度、振动设计要求,在后续的叶片的结构、强度、振动设计时,可以对基型进行相似模化设计,这样不仅可满足结构、强度、振动设计要求,而且能保证气动性能基本不变。
在完成基本叶型之上,就须进行末级叶片的流型及三维气动分析研究。流型研究主要是在整缸(至少末三级)环境下,利用准三维方法来设计级的焓降、速比、反动度沿叶高分布等流型参数。在可控涡流型设计的基础上,对静动叶进行三维空间积迭设计。静叶主要采用切向和轴向复合弯扭成型,以最高效率为目标;动叶主要采用动态重心重合且通过辐射线的扭转成型设计,以叶片在工作状态时离心力产生的弯应力(对叶身和叶根)最小及最高效率为目标。如前所述,气动设计和叶片的结构、强度、振动设计相互耦合,有时是不可调和的,先进的末级长叶片设计就是要达到叶片的气动特性和结构、强度、振动特性的良好协调,使叶片具有高的可靠性和高经济性。因此叶片的三维气动设计一般要经过许多方案的逐步优化得到。
(2)大刚度五叉叶根结构设计
采用1Cr12Ni2W1Mo1V材料制成的单只叶片的离心力较大(996933N),通过对强度工况的下的分析对比,最终采用了有较强承载能力的大刚度五叉叶根结构(见图5、图6),该结构能满足叶片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设计的叶根根径为Dr,叶根轴向宽度为W,与叶片根部截面轴向宽度Xa之间满足:W/Xa=1.22,叶根节距为T,整级叶片数Zd,且满足:T=л*D/Zd。
(3)大离心载荷下的叶身结构强度振动特性设计
在工作状态下,叶片各扭转变截面的离心力产生应力非常高,而且受力状态复杂,这对叶片的强度振动设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一部分设计时,将受到下列因素的相互制约。
●叶片各截面型线的气动特性制约;
●叶片和转子材料的强度极限制约;
●叶片各截面的应力状态制约;
●叶片振动调频特性制约。
为克服上述主要的制约因素,保持各截面的应力水平基本相当,从而最大限度地应用材料的强度极限。在保持各截面的形状基本相似的前提下,来调整叶片的受力状态和振动特性,最终使各制约因素相互协调。采用了全三维气动和三维有限元强度藕合分析方法对本叶片进行了设计分析,共完成了多种叶身结构方案优化分析,最终优化设计了能满足气动特性和强度振动特性要求的叶身结构。
(4)大变形阻尼叶片的连接结构设计
由于在工作状态下,叶片中上部分的截面相对于静止状态时有较大的扭转变形,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设计了叶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为:设计了在叶身上高度为LJ的位置开一拉筋结构(见图3),凸台拉筋的高度LJ满足关系式0.5<LJ/Ld<0.75,凸台拉筋截面为椭圆形,其背弧工作面、内弧工作面是相互平行的平面本凸台拉筋结构的功能是在约转速N1’转/分时,拉筋平台工作面与相邻叶片拉筋平台工作面接触,产生较大的压应,凸台拉筋工作面与X轴的夹角B2满足关系式:L=f*d;0.5≤f≤0.8°, 15≤d≤30,增加叶片的阻尼,大幅度降低叶片动应力,同时提高叶片刚性。
设计了与叶身自成一体的围带结构(见图4),其厚度为H(8mm<H<17mm),自带围带结构在气动方面阻止了叶顶的横向窜流和径向流,在约转速N1转/分时,围带工作面(S1面)与相邻叶片围带工作面(P1面)接触,产生较大的压应力F1,围带工作面与X轴(轴向)的夹角B1满足关系式:A1=T1*COSB1,300≤B1≤500,在叶片工作时增加叶片刚性,使静态下的自由叶片在额定转速时较大地限制了叶顶的扭转恢复,形成整圈约束结构,大幅度降低叶片动应力。连接结构的接触转速满足关系式:0≤N1≤2200转/分。工作面压应力满足关系式:0.0136<F1≤0.054倍材料的强度极限。

Claims (5)

1.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具有整体结构的叶身、叶根、围带和凸台拉筋,所述围带位于叶身的顶部,所述凸台拉筋位于叶身的腰部,所述叶根位于叶身的根部;所述叶身是由若干特征截面按一特定规律迭合而成的异形体,其有效高度为Ld、根径为Dr;所述特征截面的轮廓型线是由内弧曲线和背弧曲线围成的封闭曲线,具有特征参数安装角c1、弦长b1、最大厚度w1、截面积A;截面的迭合规律是,沿叶高方向自根端向顶端,各截面连续光滑过渡;其特征在于,叶高Ld的相对值由0.0单调增加到1.0,与之相对应,安装角c1由82.570单调减小到22.49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面积A变化规律为:5.095≥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轴向宽度Xa变化规律为:3.417≥X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弦长b1变化规律为:1.33≥b1≥1.0, 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最大厚度W1变化规律为:3.515≥W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身的有效高度为Ld=800mm、根径为Dr=14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拉筋截面为圆形,其厚度d满足关系式: 15mm≤d≤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带的工作面与X轴的夹角B1满足关系式:  
A1=T1·COSB1;   10°≤B1≤50°;
式中: A1—围带工作面S1、 P1之间的距离
T1—节距:相邻两叶片围带高度截面在周向的安装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根是五叉叶根。
CN201110111030.6A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Active CN102140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030.6A CN102140932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030.6A CN102140932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932A true CN102140932A (zh) 2011-08-03
CN102140932B CN102140932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40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1030.6A Active CN102140932B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09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9168A (zh) * 2008-09-13 2009-01-2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25373A (zh) * 2009-11-20 2010-06-09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25374A (zh) * 2009-11-20 2010-06-09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次末级动叶片
CN101737091A (zh) * 2009-12-28 2010-06-1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49052A (zh) * 2009-12-28 2010-06-23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的末级动叶片
CN101793167A (zh) * 2009-11-26 2010-08-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9168A (zh) * 2008-09-13 2009-01-2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25373A (zh) * 2009-11-20 2010-06-09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25374A (zh) * 2009-11-20 2010-06-09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次末级动叶片
CN101793167A (zh) * 2009-11-26 2010-08-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37091A (zh) * 2009-12-28 2010-06-1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49052A (zh) * 2009-12-28 2010-06-23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的末级动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932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9168B (zh)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915130B (zh)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喷嘴环三维叶片及其设计方法
US7255530B2 (en) Vane and throat shaping
CN102108882B (zh) 半转速核电汽轮机用的末级叶片
CN101793167A (zh) 空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1725373B (zh) 空冷汽轮机的末级动叶片
CN103362562B (zh) 给水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2434223A (zh) 大流量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末级叶片
CN114483204B (zh) 一种适用于径轴向直立非垂直进气的静叶
CN101737091B (zh)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2108881A (zh) 半转速核电汽轮机用的次末级叶片
CN101725374B (zh) 空冷汽轮机的次末级动叶片
CN101749052B (zh) 空冷给水泵汽轮机的末级动叶片
CN106089314A (zh) 排汽面积3.2m2高效工业汽轮机的低压级组末级动叶片
CN105401982A (zh) 半转速核电汽轮机用末级动叶片叶身结构
CN104775853B (zh) 给水泵汽轮机次末级动叶片
CN102140932B (zh) 一种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5422187A (zh) 660mw等级汽轮机的给水系统及其给水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2140934B (zh) 60Hz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4074554B (zh) 间接空冷末级动叶片
CN102140935B (zh) 60Hz湿冷汽轮机次末级动叶片
CN102140933B (zh) 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CN106050320B (zh) 1000mw等级空冷汽轮发电机组的给水泵汽轮机的末级动叶片
CN220337135U (zh) 大型高炉用十级轴流压缩机叶型结构
CN105484806A (zh) 一种3600rpm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