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031A -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031A
CN102137031A CN2010101055728A CN201010105572A CN102137031A CN 102137031 A CN102137031 A CN 102137031A CN 2010101055728 A CN2010101055728 A CN 2010101055728A CN 201010105572 A CN201010105572 A CN 201010105572A CN 102137031 A CN102137031 A CN 102137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receiving terminal
trans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55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7031B (zh
Inventor
罗学成
王朴
陈家君
漆星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55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3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80070 priority patent/WO20110887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7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31A/zh
Priority to US13/448,387 priority patent/US893047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7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08Annexed information, e.g. attach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可以让用户仅仅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重复的传文件、生成压缩包、解压缩包等操作、以及跟文件的接收方进行额外的沟通来告知对方待传输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传文件夹可以极大的满足广大用户的对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传文件的易用性,增强IM软件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技术是一种终端服务技术,可以使两个或多个终端通过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文件档案,以及实现语音或视频交流等业务。
即时通讯软件是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来实现在线聊天、交流的软件。
即时通讯软件还分为两类,一类个人应用的个人即时通讯,实现个人之间的信息即时交互和沟通;另一类是企业即时通讯,以企业内部办公为主,建立员工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孤岛、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实现人员与业务系统的实时协同,是一种高度可管理、低成本、易部署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平台。
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大多数的网民所接受,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不但在平时的休闲娱乐中,而且在用户的工作中同样得到广泛的使用。
因此,用户对IM软件的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IM软件被用于越来越多的场合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使用,用户不再满足于通过聊天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而需要通过IM向其他用户分享娱乐资源、学习资料、实验数据、办公文档等,即在用户之间传递文件的功能(简称为传文件)。当前被用户大量使用的各种IM软件基本都实现了各自的传文件功能。传文件实实在在的满足了用户之间分享各种资源和数据的需要,用户通过传文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
在当前的IM软件中,例如QQ、TM等,传文件的步骤如图1所示。
接收方接受传文件请求后IM会建立一条或多条网络连接,用来传输文件的数据。每个文件之间通常没有必然的相互联系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当传输一个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时候,需要收、发双方进行一些复杂和重复的操作。例如,发送方需要多次选择待发送的文件,或者一次性框选很多文件,甚至当该文件夹拥有子目录的时候还需要发送方遍历该文件夹下的所有子目录并选定每个子目录下的文件;而接收方则需要多次点击接受文件的按钮,或多次指定文件存放路径;等等;
当传输一个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时候,原文件夹的文件夹层次和组织结构不能通过传文件本身直接在接收方体现出来,需要收、发双方进行额外沟通才能让接收方了解原始的文件夹结构,并且需要接收方在接收前或接收后进行文件的管理操作(包括建立文件夹、修改文件存放目录等);
以上缺点使传文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复杂度,限制了传文件的易用性。用户面对以上场景的时候,常常会由发送方先使用WINRAR等压缩软件打包成一个压缩包,然后将压缩包通过一次传文件传给接收方,最后由接收方将压缩包进行解压得到原始文件。
随着IM软件的逐步发展,用户可以不用再为了传输文件夹而进行复杂的操作,而是在IM软件上通过跟单次传文件同样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将整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在即时通讯软件中实现整个文件夹的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并确认待传输文件;
所述接收端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优选的,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时,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接收端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并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接收端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接收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所述接收到的文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对所述文件进行记录、告警或直接删除。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所述接收端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具体的:
当所述发送端请求继续对所属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时,所述接收端查询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当确定继续传输时,按照传输中断前的路径继续进行未传输完成的文件的传输,当确定不进行继续传输时,根据新的存储路径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
其中,当所述文件夹传输开始时,所述接收端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传输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和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处理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请求,判断是否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并在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
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处理模块所确定的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并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按照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优选的,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或所述处理模块判断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处理模块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传输模块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传输模块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传输模块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检查模块和/或记录模块:
所述检查模块,与所述传输模块相连接,在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用于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所述接收到的文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对所述文件进行记录、告警或直接删除;
所述记录模块,与所述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为断点续传提供续传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让用户仅仅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重复的传文件、生成压缩包、解压缩包等操作、以及跟文件的接收方进行额外的沟通来告知对方待传输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传文件夹可以极大的满足广大用户的对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传文件的易用性,增强IM软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IM软件传输整个文件夹(简称为传文件夹)的技术方案。随着互联网和IM软件的不断发展,用户开始大量的通过IM软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与亲友、同学以及同事之间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IM软件已经成为网民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IM用户通过IM不但可以进行普通的聊天,而且还可以相互分享和传输文件。传文件为IM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户常常会希望将自己的某个文件夹通过传文件的方式整个传输给对方,但是当前的IM软件大多只能进行相互独立的文件传输,用户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操作才能将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发送给对方,而不能通过跟一次传文件一样简单的操作将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
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一种通过IM软件传输整个文件夹的技术方案,通过实现该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操作直接将一个文件夹发送给对方,而不需要对该文件夹打包或者告诉对方用户该文件夹的目录结构;而文件夹的接收方也不需要后续的文件管理操作,只需要点击接收按钮或指定文件夹的存放位置,接收到的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会保持跟发送方的一样。传文件夹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在于,被传输的文件夹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用户之前传输;传文件夹极大的增强了IM软件在文件传输方面的能力,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
其中,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时,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接收端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步骤S202、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并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步骤S203、所述接收端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步骤S204、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在本步骤执行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接收端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接收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所述接收到的文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对所述文件进行记录、告警或直接删除。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所述接收端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具体的:
当所述发送端请求继续对所属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时,所述接收端查询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当确定继续传输时,按照传输中断前的路径继续进行未传输完成的文件的传输,当确定不进行继续传输时,根据新的存储路径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
其中,当所述文件夹传输开始时,所述接收端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让用户仅仅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重复的传文件、生成压缩包、解压缩包等操作、以及跟文件的接收方进行额外的沟通来告知对方待传输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传文件夹可以极大的满足广大用户的对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传文件的易用性,增强IM软件的实用性。
下面,进一步结合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现的传文件夹技术方案的主要流程实现示意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见,文件夹传输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发起请求阶段、发送文件夹信息阶段、文件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完成文件夹传输过程中的不同任务。下面将就每个阶段的技术方案以及其他关键技术细节做详细介绍。
一、发送请求阶段:
步骤S301、客户端A向客户端B发起传文件夹请求。
在请求中附带如下信息:传输文件夹的标识符以及文件夹的总大小。客户端B接受文件夹请求以后,传文件夹将进入下一阶段——发送文件夹信息的阶段。
客户端B在接受文件夹请求的时候,客户端会首先判断客户端B指定存放文件夹的磁盘位置是否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如果存储空间不足,客户端将会要求客户端B另外选择存放位置,直到客户端B选择了存储空间足够存放该文件夹的位置才进入下一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中,当客户端B接受文件夹请求时,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客户端B向客户端A发送请求确认消息。
二、发送文件夹信息阶段
步骤S303、客户端A将待传输的文件夹树形结构编码后发送给客户端B;
步骤S304、客户端B首先对客户端A发送的文件夹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用户指定的存放位置计算本地已有文件的校验信息,最后将计算的结果发送给客户端A,并请求客户端A进行校验;
步骤S305、客户端A将客户端B发送的校验信息和本地文件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返回给客户端B;
客户端B将客户端A返回的校验结果进行分析,校验成功的文件将不必再传输了,而校验失败或者没有结果校验的文件将被认为是需要传输文件。完成了以上交互和步骤以后,将进入文件传输的阶段。
在本阶段有如下几点技术细节需要阐明:
1、文件夹信息中包含了如下内容: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信息、每个文件夹或文件的标识符、名称、和属性、对每个文件还有文件的大小。
客户端B将根据目录结构信息保证文件夹传输到客户端B以后能够保持目录结构和客户端A一致。每个文件(夹)的属性信息将用于在客户端A和客户端B双方保持文件(夹)的属性一致。每个文件(夹)的标识符将用来在收、发双方之间唯一的标识一个文件(夹),便于后续双方的交互。
2、本技术方案并没有限制或指定在交互(1)中客户端A使用使用哪种方式进行编码以及通过什么传输方式将文件夹信息发送给客户端B。
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各种文本格式(包括XML)等,只要是双方客户端约定的格式,就可以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传输方式包含使用临时文件、直接传输内存中的数据等,同样只要双方客户端约定的方式,都可以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
现阶段,即时通讯软件通过二进制方式对文件夹结构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保存在临时文件中,然后将该临时文件以传文件的方式发送给对方。
3、客户端B对本地文件进行校验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a)避免重复传输以前已经成功传输或B已经拥有的文件,从而达到文件夹的断点续传,并提高传文件夹的效率和易用性;
(b)校验失败的文件需要进行重传,避免上一次传输失败的文件在本次传输中被忽略。
4、本技术方案并没有限制或指定进行文件校验的具体技术。
常用的校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CRC32、MD5等。任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文件完整性的技术都可以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现阶段,即时通讯软件中使用MD5作为文件校验的方式。
三、文件传输阶段
步骤S306、客户端B依次向客户端A发起各个文件传输的请求。
步骤S307、客户端A依次向客户端B发送各个文件中的数据。
在本阶段,客户端A不会主动的向客户端B发送每个文件中的数据,而是等待客户端B向客户端A发起文件传输的请求,然后才开始传输文件中的数据。客户端B在开始请求文件以前,将首先遍历文件夹信息,并维持一个待传输文件列表。B根据待传输文件列表依次向客户端A发起文件请求并等待数据到来;客户端A收到文件请求后将立即开始向客户端B发送文件中的数据。
客户端B维持的待传输文件列表来源于上个阶段中A发送给B的文件夹信息,其中在上个阶段中校验成功的文件将不会列入该列表,但文件夹信息中所有的文件夹也会被列入该列表中。客户端B在发送文件请求以前,会首先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预处理:如果元素是文件夹,就直接在本地创建文件夹;如果元素是大小为0字节的文件,就直接在本地创建,而不向客户端A发起请求;其他的元素,则请求客户端A发送该文件。
客户端A在收到客户端B的文件请求以后,会判断该文件是否可以发送,如果不能发送,客户端A将直接会告诉客户端B该文件不能发送,并附带不能发送的原因,客户端B将根据该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如果可以发送,就立即开始向客户端B发送文件中的数据。客户端B请求的文件不能发送情况包括:
(a)客户端A磁盘上的文件已经被意外删除或由于磁盘错误等原因读取失败;
(b)客户端A磁盘上的文件被其他软件占用,暂时不能传输;
(c)该文件大小超过某个数值,而对方的即时通讯软件版本过低,不支持这么大的文件传输;等等。
客户端B如果在发出文件请求以后收到客户端A告知该文件不能发送的信息后,将根据该信息包含的失败原因进行不同处理。如果该文件在客户端A被其他软件暂用,将会将该文件从待传输文件列表的头部向后移动,稍后再次发起请求;如果该文件由于其他原因失败,客户端B将会把失败的原因记录下来,将该文件从待传输列表中删除,然后继续向客户端A请求下一个文件。
当一个文件传输结束后,客户端B会将该文件从带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此外,客户端B还会进行一些其他操作:
(a)对传输完成的文件进行安全验证,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文件将会记录下来、并删除磁盘上的文件;
(b)如果待传输文件列表中还有剩下的文件,就继续向客户端A发起下一个文件的请求;
(c)如果待传输文件列表已经为空,则进入下一个阶段——结束阶段。
现阶段传文件夹的实现中重用了现有的传文件部分功能。在传文件夹中与常规的传文件不同之处在于,常规的传文件夹在传多个文件的时候分别为每一个文件传输建立了一条网络连接,而传文件夹使用同一条网络连接传输所有的文件。
四、结束阶段
步骤S308、客户端B向客户端A发送文件夹传输结果。
当所有的文件都传输结束后,客户端B将会生成并向客户端A发送文件夹传输结果,如果存在有部分文件传输失败,则传输结果中将包括这些失败的文件列表以及早在上一个传输阶段中记录的失败原因。如果所有的文件都传输成功,则客户端A、客户端B双方都将告诉用户文件夹发送或接收成功,否则将会告诉用户有部分文件发送或接收失败,并告知用户有哪些文件发送或接收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至此,传文件夹的流程正式结束。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传文件夹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在传输过程中中断,包括用户点击取消发送或接收、网络连接中断、用户下线、等等。传文件夹在中断的时候,客户端B会记录下该文件夹的部分信息,包括发送方信息、该文件夹的名称、该文件夹保存的路径、该文件夹的总大小以及文件夹已经完成传输的大小,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内存中,并作为临时文件存储在客户端客户端B的磁盘上。当客户端A再次发起传文件夹请求的时候,客户端B会首先查看上面提到续传信息,如果该文件夹是以前传输过的,则提示客户端B该文件夹可以续传,并显示出已经传输成功的大小;如果客户端B选择续传,则使用上一次的文件夹保存路径继续传输文件夹;如果客户端B选择不续传,则会要求用户选择存放文件夹的路径,并开始新一轮的传输。文件夹开始传输以后,则将该文件夹的续传信息删除。
如果传文件夹顺利完成了,则客户端B不会将该文件夹信息记录到续传信息中。
断点续传信息除了记录文件夹的传输进度以外,还包括开始传输但还没有结束传输的文件的传输进度。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时候,由于在文件传输的部分重用了传文件的部分功能,所以文件的续传信息也重用了传文件的实现,而没有在文件夹的续传信息中进行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实现难度以及便于今后对相关功能进行维护。
在传文件夹过程中,需要传输的文件夹在客户端A的磁盘上发生了变化
1、如果发生变化的文件已经传输完毕,则什么也不做;
2、如果某个文件在传输过程中被外部强行改变了,则可能会导致文件读取错误,进而导致文件传输异常终止;
3、如果某个文件在传输之前被修改,则按照被修改后的数据进行传输;
4、如果某个文件在传输之前被删除,则当客户端B请求该文件的时候告诉客户端B该文件被删除;
5、如果某个文件是在客户端A向客户端B发送文件夹信息后才新加入到该文件夹的,则客户端B不会请求该文件;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往往会面临版本兼容问题,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客户端A在发起文件夹请求之前,会先检查客户端B版本,检查的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
如果能够获取到客户端B的版本,且客户端B支持传文件夹,则发送传文件夹请求;
如果能够获取到客户端B的版本,但客户端B不支持传文件夹,则不发起传文件夹请求,并告知客户端A对方客户端版本过低,不支持传文件夹;
如果暂时不能获取客户端B的版本(例如客户端B处于隐身或离线状态),则仍然发起文件夹请求。由于传文件夹使用了新的协议,不支持传文件夹的老版本不能识别该协议,并且不会对该协议的数据有任何表现,所以该文件夹请求不会导致老版本出现异常。而支持传文件夹的新版本则会按照正常的逻辑执行。对于不能获取客户端B版本的情况,客户端A会在发起文件夹请求的同时,告知用户对方可能收不到文件夹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让用户仅仅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重复的传文件、生成压缩包、解压缩包等操作、以及跟文件的接收方进行额外的沟通来告知对方待传输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传文件夹可以极大的满足广大用户的对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传文件的易用性,增强IM软件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传输设备。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和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处理模块42,与所述接收模块41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请求,判断是否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并在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41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
传输模块43,与所述处理模块42和所述接收模块41相连接,用于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处理模块42所确定的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并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该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按照所述接收模块41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优选的,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模块4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或所述处理模块42判断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所述处理模块42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处理模块42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处理模块42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42根据所述接收模块41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42根据所述接收模块41所接收到的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处理模块42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43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传输模块43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传输模块43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传输模块43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43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43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43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传输模块43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传输模块43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传输模块43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
检查模块44,与所述传输模块43相连接,在所述传输模块43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用于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
优选的,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
记录模块45,与所述传输模块43相连接,用于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所述接收端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让用户仅仅通过跟传单个文件相似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一个文件夹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重复的传文件、生成压缩包、解压缩包等操作、以及跟文件的接收方进行额外的沟通来告知对方待传输文件夹的目录结构。传文件夹可以极大的满足广大用户的对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传文件的易用性,增强IM软件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并确认待传输文件;
所述接收端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时,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接收端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并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接收端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接收端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接收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所述接收到的文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对所述文件进行记录、告警或直接删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所述接收端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具体的:
当所述发送端请求继续对所属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时,所述接收端查询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当确定继续传输时,按照传输中断前的路径继续进行未传输完成的文件的传输,当确定不进行继续传输时,根据新的存储路径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夹进行传输;
其中,当所述文件夹传输开始时,所述接收端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
8.一种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和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
处理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请求,判断是否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并在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
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处理模块所确定的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并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按照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请求中具体包括文件夹标识信息和文件夹大小信息,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指示,或所述处理模块判断同意接收所述待传输文件夹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文件夹大小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所述待传输文件夹;
如果没有,则所述处理模块提示更换存储位置;
如果有,则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文件夹传输确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文件夹信息确认待传输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待传输文件夹的文件夹信息对本地已有文件的信息进行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挥的校验信息比对结果,将没有校验成功的文件确认为待传输文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同一条网络连接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具体为: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创建待传输文件列表;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的顺序,依次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各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文件为文件夹时,所述传输模块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夹;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直接在本地创建相应的文件;当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大小不为0时,所述传输模块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依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生成相应的文件夹的过程中,还包括:
当一个待传输文件传输失败时,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失败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被暂时占用时,所述传输模块稍后再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传输请求;
当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待传输文件不能被传送时,所述传输模块在所述待传输文件列表中删除所述待传输文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查模块和/或记录模块:
所述检查模块,与所述传输模块相连接,在所述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并按照所述文件夹信息,保存所述待传输文件之后,用于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所述接收到的文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对所述文件进行记录、告警或直接删除;
所述记录模块,与所述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当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中断时,记录所述待传输文件夹的传输进度,为断点续传提供续传依据。
CN201010105572.8A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137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5572.8A CN102137031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0/080070 WO2011088719A1 (zh) 2010-01-21 2010-12-21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US13/448,387 US8930476B2 (en) 2010-01-21 2012-04-16 Instant messaging (IM) file fold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5572.8A CN102137031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031A true CN102137031A (zh) 2011-07-27
CN102137031B CN102137031B (zh) 2015-12-02

Family

ID=4429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5572.8A Active CN102137031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30476B2 (zh)
CN (1) CN102137031B (zh)
WO (1) WO2011088719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483A (zh) * 2013-09-22 2015-03-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控制装置与节点装置
CN104796476A (zh) * 2015-04-26 2015-07-22 天津立言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96477A (zh) * 2015-04-26 2015-07-22 天津立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82399A (zh) * 2017-08-29 2018-02-09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件夹断点续传方法
CN109286641A (zh) * 2017-07-19 2019-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019952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夹发送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34628A (zh) * 2019-05-17 2019-08-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3253A (zh) * 2019-08-20 2019-12-31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压压缩包并生成项目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21788A (zh) * 2020-01-09 2020-06-02 王俊杰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367382A (zh) * 2020-10-29 2021-02-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6295A (zh) * 2022-05-26 2022-09-20 北京快乐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文件传输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2588B2 (ja) * 2013-02-22 2017-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71843B2 (ja) 2013-02-22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40324990A1 (en) * 2013-04-27 2014-10-30 Xiao Long Zha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ple files
CN104584490B (zh) * 2014-05-28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064010B2 (en) * 2018-03-30 2021-07-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ownload progress information for composite fil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858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微软公司 对等组共享空间中进行文件共享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98310A (zh) * 2006-10-30 2008-0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文件传输系统及方法
US20080033902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Platespin Lt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Live File Transfer Between Machines
CN101547161A (zh) * 2008-03-28 2009-09-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夹传输系统、文件夹传输装置及文件夹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858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微软公司 对等组共享空间中进行文件共享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033902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Platespin Lt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Live File Transfer Between Machines
CN101098310A (zh) * 2006-10-30 2008-0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文件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547161A (zh) * 2008-03-28 2009-09-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夹传输系统、文件夹传输装置及文件夹传输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483B (zh) * 2013-09-22 2019-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控制装置与节点装置
CN104468483A (zh) * 2013-09-22 2015-03-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控制装置与节点装置
CN104796476A (zh) * 2015-04-26 2015-07-22 天津立言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96477A (zh) * 2015-04-26 2015-07-22 天津立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86641A (zh) * 2017-07-19 2019-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9286641B (zh) * 2017-07-19 2022-03-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019952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夹发送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7682399B (zh) * 2017-08-29 2020-07-14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件夹断点续传方法
CN107682399A (zh) * 2017-08-29 2018-02-09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件夹断点续传方法
US11218571B2 (en) 2019-05-17 2022-01-04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CN110134628A (zh) * 2019-05-17 2019-08-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3253A (zh) * 2019-08-20 2019-12-31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压压缩包并生成项目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21788A (zh) * 2020-01-09 2020-06-02 王俊杰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221788B (zh) * 2020-01-09 2023-04-25 王俊杰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367382A (zh) * 2020-10-29 2021-02-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6295A (zh) * 2022-05-26 2022-09-20 北京快乐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文件传输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031B (zh) 2015-12-02
US20120203850A1 (en) 2012-08-09
US8930476B2 (en) 2015-01-06
WO2011088719A1 (zh)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031B (zh) 一种传输文件夹的方法和设备
US8495136B2 (en) Transaction-initiated batch processing
CN103259864B (zh) 数据同步协议
US8549599B2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server, client computer an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1159712B (zh)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协同设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77276B (zh) 一种离线图像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355426A (zh) 实现离线文件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75051A (zh)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9408780A (zh) 一种Excel文件转换为JSON文件的方法
CN111382985B (zh) 待办消息集成推送系统和工作方法
KR102266059B1 (ko) 문서의 신뢰성을 보장하기 위한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문서 정보 관리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2291329A (zh) 一种分享数据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780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MX2013014808A (es) Presentacion de servicios de automatizacion de software.
CN101009641A (zh) 传输大量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77688B (zh) 一种文件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266535A (zh) 使用虚拟带加密格式的系统
CN106453582B (zh) 异步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0367707C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
CN106657135B (zh) 一种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认证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设备
US66091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edundant multiple recipient message handling in a message handling system
CN105306498A (zh) 用户访问第三方应用的方法、系统与云平台
CN103092932A (zh) 一种分布式文档转码系统
CN114064568B (zh) 一种协同式文档管理服务方法及系统
US8321484B2 (en) Minimizing bandwidth in file path-centric protocol mess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0

Address after: The South Road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Fiyta building 518057 floor 5-10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Zhenxing Road, SEG Science Park 2 East Room 403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