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029B -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029B
CN102137029B CN201010003367.0A CN201010003367A CN102137029B CN 102137029 B CN102137029 B CN 102137029B CN 201010003367 A CN201010003367 A CN 201010003367A CN 102137029 B CN102137029 B CN 102137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le
contact person
grouping
user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33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7029A (zh
Inventor
张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033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29A/zh
Priority to HK11108850.9A priority patent/HK11547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7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时,即时通信客户端首先获取联系人的扩展信息,然后根据扩展信息以及预置的分组规则,自动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对联系人分组的处理速度。此外,应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对联系人的批量分组处理,提高了执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方式,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上的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e,简称IM),凭借其自身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等特点,在个人及企业用户间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即时通信的普及,对个人用户而言,相应需要添加的联系人越来越多,如何对大量的联系人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一般都提供联系人分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若干联系人分组,例如: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等。用户将相关的联系人置于不同的分组中,这样,在用户使用即时通信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分组快捷地找到所需的联系人。
对联系人的分组操作,可以在新添加联系人时进行,也可以在添加联系人之后进行。然而在即时通信的实际应用中,用户能够直接看到的往往只是联系人的ID、昵称等网络虚拟信息,用户难以将这些信息和实际的联系人对应起来。当用户需要对大量的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时,首先需要获知该联系人的实际信息,然后手动对每个联系人进行分组选择甚至创建新分组等处理,操作繁琐且执行效率低下,为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即时通信联系人的自动分组处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
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
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扩展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
分组推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匹配成功时,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
第一分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应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时,即时通信客户端首先获取联系人的扩展信息,然后根据扩展信息以及预置的分组规则,自动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提高对联系人分组的处理速度,简化了用户操作。此外,应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对联系人的批量分组处理,提高了执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即时通信系统中,每个即时通信用户的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基本信息和扩展信息。其中,基本信息是指用户登陆即时通信系统所必须具备的信息,例如用户ID、登录密码等。而扩展信息不会影响用户登陆即时通信系统,一般用于详细介绍用户个人情况,以便于其他用户更易于在网络上识别并了解该用户。常见的扩展信息包括:真实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地、地址、联系电话、个人主页等等,当然,对于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而言,所支持的扩展信息类别及数量也不尽相同,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随着即时通信的发展,各种即时通信软件所支持的用户扩展信息也不断完善,本申请基于即时通信用户的扩展信息,实现对联系人的自动分组,简化用户操作,提高了对联系人分组的处理速度,技术方案如下:
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
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并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在用户实际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过程中,对联系人的分组操作,可以在添加新的联系人时进行,也可以在添加联系人之后进行。从一般的管理角度而言,在添加新联系人时立即对其进行分组处理,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案。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添加新的联系人时,多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处理:将新添加的联系人全部置于一个默认的分组,例如QQ中的“我的好友”、MSN中的“其他联系人”等,这种方案实际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组,仍然需要用户对默认分组中的联系人再次进行手动整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本实施例以添加新联系人时立即进行分组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添加新的联系人时,即时通信客户端一般是根据该联系人的ID,从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该联系人相应的扩展信息。例如真实姓名、所在地、联系电话等等。当然,针对本申请的方案而言,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获取联系人全部或者部分扩展信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102,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
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预先定义分组规则,客户端根据用户预定义的规则进行匹配运算,即可实现对联系人的自动分组处理。其中,每一条分组规则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部分、运算部分和输出部分,如表1所示:
规则编号 输入部分 运算部分 输出部分
1 工作单位 include“阿里巴巴” 同事
2 毕业院校 include“清华” 大学校友
3 办公电话 match“1234????” 同事
4 主营项目 Not empty 商友
表1
表1列出了分组规则的几种简单示例,可以看出,每条规则的输入部分实际对应的是某种联系人扩展信息、运算部分包括了以该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进行匹配运算的方法、输出部分则是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所得出的针对该联系人的推荐分组,以下将对表1中几种分组规则分别进行说明:
规则1:
该规则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工作单位”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阿里巴巴”的文本字样,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同事”分组。
规则2:
该规则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毕业院校”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清华”的文本字样,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大学校友”分组。
规则3:
该规则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办公电话”符合“1234????”的形式,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同事”分组,其中“?”为通配符。
规则4:
该规则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主营项目”扩展信息取值不为空,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商友”分组。一些电子商务相关的即时通信软件,支持用户填写各种交易相关的扩展信息。在这种应用环境下,可以认为,如果某个联系人填写了“主营项目”扩展信息,则可以将该联系人置于“商友”分组中。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一条或多条分组规则,用户自定义的全部分组规则称为一个分组规则集合,在一个分组规则集合中,可以包含一条分组规则,也可以包含多条分组规则。当集合中包含多条分组规则时,客户端将针对集合中的各条规则逐一进行匹配。
用户一般使用客户端软件完成分组规则的自定义,所定义的规则集合存储于客户端中,用户可以随时查看、添加、修改、删除规则。所定义的规则集合还可以进一步上传至即时通信服务器,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地点上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本地的规则数据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备份。
本申请技术方案,除了根据用户自定义一条或多条分组规则进行匹配的方式外,还可以是通过自动比对联系人的扩展信息和当前用户的扩展信息,如果二者的扩展信息中有匹配的部分,则向该用户推荐相应的分组。示例如表1.1所示:
规则编号 输入部分 运算部分 输出部分
1’ 工作单位 与当前用户扩展信息中的工作单位相匹配 同事
2’ 毕业院校 与当前用户扩展信息中的毕业院校相匹配 大学校友
3’ 办公电话 与当前用户扩展信息中办公电话的前四位相匹配 同事
表1.1
如表1.1所示,自动比对联系人的扩展信息和该用户的扩展信息,可通过对扩展信息进行分词并提取出主题关键词的方法获得联系人的主题关键词以及当前用户的主题关键词,然后对相应的主题关键词进行比对。
S103,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
如果在执行S102的过程中,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与规则集合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成功,则相应可以得到为该联系人所推荐的至少一个分组。当然,如果某个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与多条规则同时匹配成功,也可能同时得到多个推荐分组,例如,某个联系人的工作单位是“阿里巴巴”,毕业院校是“清华大学”,那么将同时与上述规则1和规则2匹配成功,相应得到的推荐分组为“同事”和“大学校友”两项。
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推荐分组,可能在当前已经创建过相应的分组,也可能没有创建,客户端可以先对上述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当前不存在所推荐的分组,则自动按照分组规则输出部分给出的推荐分组名称,创建一个新的分组。本步骤也可在S104之后执行。
S104,根据推荐分组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客户端可以根据S103所得到的推荐分组,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其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处理方式:
a)直接将联系人置于推荐分组,并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
应用这种方式,当规则匹配成功之后,客户端直接将联系人置于推荐分组。对于得到一个以上推荐分组的情况,只要软件本身支持“同一联系人可位于多个分组”功能,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由客户端进行自动处理,不需用户参与操作。处理完毕后,客户端可以将相应的处理结果以提示信息的方式告知用户。
b)向用户提供推荐分组的信息,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用户所选择的推荐分组。
应用这种方式,当规则匹配成功之后,客户端并不直接进行分组处理,而是先将相关的推荐分组信息提供给用户,并且给出相应的询问信息,例如,向用户询问是否将联系人加入某个分组,或者向用户列出所有的推荐分组,供用户单选或复选。然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与方式a)相比,这种方式的实现虽然需要一定的用户参与,但是用户看到的已经是经过客户端预处理过的信息,用户实际上只需进行简单的选择或确认操作。并且,客户端还可以同时将整理过的相关扩展信息展示给用户,为用户的选择提供参考,使得最终的分组结果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客户端软件可以同时支持上述两种方式,由用户自行设置。此外,一种更为灵活的实现方式是:将处理方式定义在分组规则中,以实现根据不同的规则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如表2所示:
规则编号 输入部分 运算部分 输出部分 是否自动分组
1” 工作单位 include“阿里巴巴” 同事
4” 主营项目 Not empty 商友
表2
与表1相比,表2示出的分组规则中,增加了一个“是否自动分组”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规则自定义是否执行自动分组,一般而言,对于确定性比较高的规则,可以采用自动执行分组的方式,而对于确定性较低的规则,则需要用户进一步确认。
相应于表1中的规则1与规则4,表2中的规则1”表示如果该规则匹配成功,则自动将联系人置于“同事”分组;而规则4”表示如果该规则匹配成功,需要进一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决定是否按照推荐进行分组处理。例如,联系人在“主营项目”填写了内容,符合“Notempty”的匹配条件,但个别联系人所填写的可能是一些并不符合主题的文字或符号,这种情况下,用户看到客户端所自动列出的相关扩展信息之后,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实施例二:
在上一实施例中,给出了几种分组规则的简单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分组规则,对于分组规则的几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扩展,以实现更为实用的自动分组处理功能,以下将分别进行说明。
1)输入部分:
实施例一中的几个分组规则示例,都是以一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这样的分组规则称为简单分组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同时以多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这样的分组规则称为复合分组规则,如表3所示:
规则编号 输入部分 运算部分 输出部分
5 ①工作单位②所在地 ①include“阿里巴巴”AND②include“杭州” 总部同事
表3
可见,规则5是以两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在运算部分,相应也涉及到对这两种扩展信息的运算,其中运算符“AND”表示逻辑“与”关系,该规则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工作单位”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阿里巴巴”的文本字样,并且“所在地”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杭州”的文本字样,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总部同事”分组。
2)处理部分:
在处理部分,可以利用逻辑关系构造更为高级的匹配规则,基本的逻辑关系包括:“与”、“或”、“非”等,规则5就是利用“与”关系的一种示例。此外,对于简单分组规则而言,同样可以在处理部分使用逻辑关系构造高级匹配规则,如表4所示:
规则编号 输入部分 运算部分 输出部分
6 工作单位 include“阿里巴巴”ORinclude“alibaba” 同事
7 毕业院校 include“清华”AND(NOT include“附中”AND NOT include“中学”) 大学校友
表4
规则6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工作单位”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阿里巴巴”或者“alibaba”文本字样,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同事”分组。其中运算符“OR”表示逻辑“或”关系。
规则7的含义是:如果联系人的“毕业院校”扩展信息取值中包括“清华”的文本字样,并且不包含“附中”及“中学”的文本字样,则推荐将该联系人置于“大学校友”分组,其中运算符“NOT”表示逻辑“非”关系。。
3)输出部分:
在一条规则的输出部分,同样可以定义多个推荐分组,即对于符合条件的联系人可以同时给出多个推荐分组。相应在后续的分组处理过程中,可以直接将联系人自动加入多个推荐分组,也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加入某个或某些推荐分组。
应用本实施所介绍的方案,用户可以定义更为高级的分组规则,以实现更为接近实际需求的自动分组。当然,客户端软件可以为用户设计一些模板或向导,便于普通用户在不需了解复杂逻辑运算规则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定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分组规则。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所提供的分组规则形式,仅用于示意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申请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三: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有些联系人可能无法在预定义的分组规则集合中找到能够成功匹配的规则,针对这种情况,本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参见图2所示,其中,S201-S204可参见S101-S104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S205,如果匹配失败,则向用户提供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信息;
对于所获取的联系人扩展信息,如果没有在预定义的分组规则集合中找到能够成功匹配的规则,则无法给出相应的推荐分组。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自动向用户列出该联系人的扩展信息,同时将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信息也向用户列出,以供用户选择
S206,根据用户的选择,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用户可以根据所列出的扩展信息,自己选择某个当前已存在的分组,客户端根据用户进行相应的分组处理。或者,如果用户认为某个联系人并不适合当前已存在的任何分组,则可以选择将该联系人加入一个新创建的分组,并且向客户端提供新建分组的名称,客户端接收用户的选择请求后,创建新的分组并且将该联系人置于该新建分组。
以上对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做了介绍,事实上,上述实施方式不仅限于对新添加联系人的分组处理,对于已经添加而未作分组处理的联系人,该方案同样适用。并且,对于多个联系人,还可以实现批量分组处理,提高执行效率。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功能需求。例如,将“同事”、“同学”等名称作为联系人昵称的前缀或者后缀,实现对联系人昵称的自动修改,从而达到与联系人分组类似的效果,这些改进也应该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参见图3所示,包括:
扩展信息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联系人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匹配单元302,用于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
分组推荐单元303,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302匹配成功时,根据匹配成功的规则得到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
第一分组处理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处理单元304,可以直接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所述推荐分组,并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也可以向用户提供所述推荐分组的信息,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用户所选择的推荐分组。
参见图4所示,前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推荐分组创建单元305,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分组推荐单元304得到的推荐分组,如果否,则按照所推荐的分组名称创建新的分组。
参见图5所示,前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提供单元306,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匹配失败时,向用户提供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信息;
第二分组处理单元307,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分组处理单元307,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某个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创建新的分组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该新建分组。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联系人作为即时通信用户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所述分组规则的输入部分对应的是所述扩展信息,所述分组规则的运算部分包括以所述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进行匹配运算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规则是所述客户端的用户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义的,或者,所述分组规则表示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与所述客户端的当前用户的扩展信息中有匹配的部分;
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成功的分组规则中输出部分的分组确定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其中,所述分组为基于所述客户端的用户与所述联系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划分的;
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推荐分组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包括:
直接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所述推荐分组,并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推荐分组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包括:
向用户提供所述推荐分组的信息,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用户所选择的推荐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推荐的分组,如果否,则按照所推荐的分组名称创建新的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规则,包括简单分组规则和复合分组规则;
所述简单分组规则为:以一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的分组规则;
所述复合分组规则为:以至少两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的分组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匹配失败,则向用户提供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信息;
根据用户的选择,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的选择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包括:
根据用户的选择,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某个当前所存在的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的选择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包括:
根据用户的选择,创建新的分组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该新建分组。
9.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包括:
扩展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联系人作为即时通信用户的至少一种扩展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获取的扩展信息与分组规则进行匹配,所述分组规则,包含于预置的分组规则集合中;所述分组规则的输入部分对应的是所述扩展信息,所述分组规则的运算部分包括以所述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进行匹配运算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规则是所述客户端的用户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义的,或者,所述分组规则表示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与所述客户端的当前用户的扩展信息中有匹配的部分;
分组推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匹配成功时,根据匹配成功的分组规则中输出部分的分组确定所述联系人的至少一个推荐分组;其中,所述分组为基于所述客户端的用户与所述联系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划分的;
第一分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推荐分组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组处理单元,用于直接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所述推荐分组,并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组处理单元,用于向用户提供所述推荐分组的信息,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用户所选择的推荐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荐分组创建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分组推荐单元得到的推荐分组,如果否,则按照所推荐的分组名称创建新的分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规则,包括简单分组规则和复合分组规则;
所述简单分组规则为:以一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的分组规则;
所述复合分组规则为:以至少两种扩展信息作为匹配依据的分组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信息提供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匹配失败时,向用户提供所述联系人的扩展信息,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分组信息;
第二分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对所述联系人进行分组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所述联系人置于某个当前所存在的分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创建新的分组并将所述联系人置于该新建分组。
CN201010003367.0A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137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3367.0A CN102137029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HK11108850.9A HK1154725A1 (zh) 2010-01-21 2011-08-22 種即時通信聯繫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3367.0A CN102137029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029A CN102137029A (zh) 2011-07-27
CN102137029B true CN102137029B (zh) 2016-03-16

Family

ID=4429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3367.0A Active CN102137029B (zh) 2010-01-21 2010-01-21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7029B (zh)
HK (1) HK11547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4471A (zh) * 2011-09-30 2012-02-2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联络人表列的方法
CN103200294B (zh) * 2013-04-07 2015-07-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快速拨号列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01209B (zh) * 2014-11-11 2017-12-05 成都河马推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级分组的聊天分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06698A (zh) * 2014-11-24 2015-04-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分组方法
CN104506697A (zh) * 2014-11-24 2015-04-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580756B (zh) * 2014-12-27 2018-07-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来电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4780272B (zh) * 2015-03-28 2019-04-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836891B (zh) * 2015-03-28 2019-04-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
CN105338155A (zh) * 2015-10-19 2016-02-17 杭州来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联系人的智能分组方法
CN106100982B (zh) * 2016-08-25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成员的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09112A (zh) * 2017-09-13 2018-01-19 陈其亮 人际管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10737844B (zh) * 2019-10-14 2020-1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数据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11931B (zh) * 2020-10-23 2021-10-12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终端处理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139A (zh) * 2008-09-08 2009-02-0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99785A (zh) * 2008-10-16 2009-04-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m平台好友列表展现系统及展现方法
CN101465917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信息分组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139A (zh) * 2008-09-08 2009-02-0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录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99785A (zh) * 2008-10-16 2009-04-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m平台好友列表展现系统及展现方法
CN101465917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信息分组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029A (zh) 2011-07-27
HK1154725A1 (zh) 2012-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029B (zh)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073605B2 (en) Providing dynamic widgets in a browser
US8225376B2 (en) Dynamically generating a privacy summary
CN102622406B (zh) 电子表格中人的表示
US20110035673A1 (en)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pplications in an electronic address book
US8977698B2 (en) Tagging content within a networking environment based upon recipients receiving the content
US9614798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a message
US20100274912A1 (en) Data Management Between Multiple Data Sources
US20110004561A1 (en) Contact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WO2018190883A1 (en) Techniques for intent-based search for bots
CN109428737A (zh) 变更群组类型的方法、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8375330B2 (en) Task importance indicator based on personalized rules
US10592608B2 (en) Topic based conversation retrieval
WO2005048038A2 (en) Personal information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56763A1 (en) Person centric feeds and direct messaging in business systems
US9870542B2 (en) Man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 centers
CN104219133A (zh) 通讯录的共享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5391614A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00162411A1 (en) Emoticon acknowledgement and reaction of email for fast feedback visualization without email overloading
CN110738038A (zh) 合同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78782B (zh) 一种好友备注的推荐备注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541058A (zh)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的基于上下文的主题识别
CN106815274A (zh) 基于Hadoop的日志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
US10459941B2 (en) Providing context-specific content relating to a displayed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IM) message for display in a user interface of a PIM application
US20180091448A1 (en) Online chat questions segmentation and visua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47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47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