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6157B - 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6157B
CN102126157B CN 201010005102 CN201010005102A CN102126157B CN 102126157 B CN102126157 B CN 102126157B CN 201010005102 CN201010005102 CN 201010005102 CN 201010005102 A CN201010005102 A CN 201010005102A CN 102126157 B CN102126157 B CN 102126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kew
seat
groove
workpiece
cutting s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0051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6157A (zh
Inventor
沃伦·布朗
哈利·索默
格雷厄姆·格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0051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615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0218 priority patent/WO20110856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6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6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6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61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用于导向手持式切割机并支撑工件,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工作头及驱动工作头运动的马达;工作台包括斜切座和设置在斜切座上的斜导轨,其中斜切座具有支撑工件的上表面,斜导轨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方的斜切槽,斜切槽用于使得工作头从中穿过,斜导轨具有导向手持式切割机的导向平面,导向平面与上表面成锐角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作台包括具有上表面的斜切座和设置在斜切座上的斜导轨,其中斜导轨具有与上表面成锐角设置的导向平面。如此使得该工作台可以导向手持式切割机进行斜角切割,并提高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

Description

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是一种用于导向手持式切割机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由于有些手持式切割机不能进行斜角切割,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或需借助其它台式工具。既使有此手持式工具有斜角切割功能,但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是根据标示在工件上的切割线进行切割,但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了切割精度比较低,工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导向手持式切割机进行斜角切割、且切割精度高的工作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台,用于导向手持式切割机并支撑工件,所述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工作头及驱动工作头运动的马达;所述工作台包括斜切座和设置在斜切座上的斜导轨,其中所述斜切座具有支撑工件的上表面,斜导轨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方的斜切槽,所述斜切槽用于使得工作头从中穿过,斜导轨具有导向手持式切割机的导向平面,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锐角设置。
所述斜切座上设有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斜切座上的止挡座、设置在止挡座上用于止挡工件的止挡块、用于调节止挡座相对所述斜切座滑动的校准螺母和与校准螺母配合的校准螺柱。
所述止挡块具有用于止挡工件的止挡面,所述止挡面与所述上表面垂直。
所述校准螺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止挡座,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斜切座上。
所述斜切座上设有刻度槽,所述刻度槽其中至少一侧设有刻度,所述止挡座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从所述刻度槽中穿出且指向相应的刻度。
所述刻度槽一侧上设有米制刻度,所述刻度槽的另一侧设有英制刻度。
所述斜切座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邻接的斜坡部,所述上表面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斜导轨安装在所述斜坡部上且使得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45度夹角。
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45度夹角。
所述斜切座与所述斜导轨一体设置。
所述上表面上设有可部分收容所述工作头收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作台包括具有上表面的斜切座和设置在斜切座上的斜
导轨,其中斜导轨具有与上表面成锐角设置的导向平面。如此使得该工作台可
以导向手持式切割机进行斜角切割,并提高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底座、转臂和导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台和手持式切割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辅助支撑臂支撑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包括辅助支撑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包括延长臂和辅助支撑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包括斜切支撑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斜切支撑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斜切支撑臂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斜切支撑臂位于左侧切割工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定宽调节机构工作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定宽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定宽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1手持式切割机    21弧形通槽       45旋钮
3工作头          23扇形槽         50转臂
6壳体            25角度限位壁     51第二支撑平面
7底板            27角度指示盘     53弧形配接部
9护罩            29燕尾槽         55线形配接部
10工作台         31燕尾块         57第一级凸台
11底座           33通孔           59第二级凸台
13低台面         35枢转轴         61枢转孔
15高台面         39螺栓           63长槽
17第一支撑平面   41螺母           65转盘
19护栏           43垫片           67指针安装槽
69侧壁           131安装座        185安装部
80导轨           133支撑件        187安装孔
81导向平面       140延长臂        189校准螺柱
83弧形凸块       141辅助支撑平面  191校准螺母
85线形凸块       143护栏          193调节旋钮
87侧挡板         150斜切支撑臂    195弹簧
89切割槽         151支撑部        197指针
100指示装置      153上表面        200定宽调节装置
101定位件        154刻度槽        201定宽尺槽
103连接部        155斜坡部        202定宽尺
105圆环          157斜导轨        203尺头
107定位部        161护栏          205定宽尺锁钮
109定位槽        163侧挡板        207竖槽
111指针座        165斜切槽        209定宽尺套
113指针          167第一侧壁      211D形环
115定位螺栓      168安装孔        213连接片
117定位螺母      169第二侧壁      215螺母
118定位锁钮      180校准装置      217凸台
119垫圈          181止挡块        219螺柱
130辅助支撑臂    183止挡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种与手持式切割机1配合的工作台10,工作台10可以支撑被切割工件和导向手持式切割机1的切割。
工作台10包括底座11,可旋转的连接底座11的转臂50,由转臂50支撑的导轨80。底座11的第一支撑平面17和转臂50上的第二支撑平面51共同支撑待切割的工件,导轨80和手持式切割机1的底板7相配以引导手持式切割机1沿着预定的轨迹切割工件,预定的轨迹通常为直线。
图2为工作台10和相配合的手持式切割机1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2,手持式切割机1包括用于加工工件的工作头3;用于驱动该工作头3旋转以加工工件的马达(图未示);用于收容马达和至少部分工作头3的壳体6;抵靠于工件或导轨80、支撑手持式切割机1进行切割等加工工作的底板7;安装于壳体6前部的护罩9,护罩9设有开口,工作头3可选的从该开口露出以加工工件。在本实施方案中,护罩9的底部形成前述的底板7,并具有开口。护罩9可相对于壳体6前部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当护罩9位于第一位置时,工作头3未露出于开口;当护罩9位于第二位置时,工作头3至少部分的露出于开口。如此通过护罩9相对于壳体6前部的移动来调节工作头3露出护罩9的深度,从而可以设定切割工件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切割机1为一种电圆锯,工作头3具体为一个圆形的锯片。
继续参照图2,导轨80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导向平面81,导向平面81上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切割槽89,手持式切割机1的底板7可以直接接触该导向平面81并可相对该导向平面81沿纵长方向滑动,手持式切割机1的工作头3从切割槽89中穿过并可沿切割槽89的纵长方向移动。导向平面81的两侧设有垂直于导向平面81向上延伸的侧挡板87,两个侧挡板87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切割槽89。两个侧挡板87之间的宽度和手持式切割机1的底板7的宽度相当,以结合导向平面81引导手持式切割机1的底板7和工作头3沿纵长方向直线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手持式切割机1的工作头3并非位于底板7的中间位置,因而,导向平面81上的切割槽89也并非位于导向平面81的横向方向的中间位置,而是更靠近其中一侧的侧挡板87,以和手持式切割机1相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乎实际的更改切割槽89的位置以和各种手持式切割机1的底板7和工作头3相配。
导轨80纵长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向上凸起,限制手持式切割机1的轴向移动,进一步地,一端形成一个弧形凸块83,另一端形成一个线形凸块85。弧形凸块83和线形凸块85中空,在导轨80的底部对应的形成一个弧形凹槽和一个线形凹槽。弧形凹槽和线形凹槽配接于转臂50上的相应的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以将导轨80可移除的安置在转臂50上。
导轨80的背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沿纵长方向延伸的阻尼条(图未示),阻尼条用于增加导轨80安放于工件上时的摩擦力,以利于稳定的切割。导轨80也可以脱离工作台10单独安放在工件上使用。
继续参照图2,转臂50具有沿转臂50自身的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平面51,第二支撑平面51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它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述的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阶梯状向上凸起,分别具有第一级凸台57和从第一级凸台57的中间向上凸起,可相配的容纳于弧形凹槽和线形凹槽的第二级凸台59,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的两个第一级凸台57高度相同、两个第二级凸台59高度也相同。这样,导轨80的弧形凹槽和线形凹槽分别盖在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的第二级凸台59上,弧形凹槽和线形凹槽的边缘端面并被第一级凸台57支撑,形成和转臂50接触的接触面,将导轨80中间悬空的架在转臂50上。该接触面和导轨80的底面是平齐的。
通过以上的方式的设置,导轨80可操作的相对于转臂5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导轨80与转臂50连接,弧形凹槽和弧形配接部53配接,线形凹槽和线形配接部55配接,前述的接触面被支撑在弧形配接部53和线形配接部55的第一级凸台57上,在导轨80的底面和转臂50的第二支撑平面51之间形成一个高度恒定的间隙,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该间隙中,被支撑于第二支撑平面51上,位于导轨80底面下。间隙的高度等于第一级凸台57的高度。在第一位置,导轨80导向手持式切割机1轴向移动以加工工件。在第二位置,导轨80与转臂50脱开连接。在本实施方案中,操作者只需简单的向上拿起导轨80,就可以将导轨8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这样的设置提供了工作台10的一种简单方便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将导轨8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步,将工件放置到第二支撑平面51上;第三步,将导轨8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第四步,将手持式切割机1沿导轨80移动加工工件。整个操作方法不需额外的工具和导轨80的调高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待加工的工件的高度优选的不高于间隙的高度,然而可以低于间隙的高度。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到工作头3的大的向上提拉工件的力,使工件不稳、操作困难,本实施方式优选的使用电圆锯,其工作头3为圆形的锯片,其加工工件时主要是由环形连接多个锯齿周而复始的向下切割工件,向上提拉工件的力相对很小,只需施加一个扶持的力即可稳定工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手持式切割机1也可以为角磨等。
转臂50的第二支撑平面51上和切割槽89对应的设置有纵长方向延伸的长槽63,工作头3可穿过切割槽89切割工件后进入到长槽63中,长槽63的深度设置得略深于工作头3可以达到的最低位置,以避免手持式切割机1加工工件时切伤转臂50。由于导轨80的切割槽89偏向一侧的设置在导向平面81上,因此长槽63也偏向一侧的设置于转臂50的主体上。长槽63从线形配接部55一侧起始,向弧形配接部53一侧延伸,末端连通到一个枢转孔61。该枢转孔61的枢转轴线垂直于第二支撑平面51,枢转孔61枢转连接设置于底座11上的枢转轴35,通过枢转孔61和枢转轴35的配合,底座11和转臂50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钟摆的结构,转臂50的纵长部分绕垂直于第二支撑平面51的枢转轴35相对于底座11摆动。转臂50上靠近弧形配接部53的一侧以枢转孔61为圆心形成一个转盘65,转盘65容纳于底座11下方空间,枢转轴35的周围。
转臂11的末端,弧形配接部53的靠近底座的端面上设有角度确定件,具体为一个略突出于弧形配接部53端面的钢球。底座的与弧形配接部53对接的内侧面上的数个特定位置设有凹槽,这样,当转臂11转动到特定的位置,钢球落入凹槽,操作者可以感知到定位。凹槽的位置经过特别的设定,使得当转臂和挡板的夹角到达45度,90度,135度时,钢球落入凹槽。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操作者更直观的确定转臂到达了需要的角度,也增加了转臂定位的准确性。
底座11呈台阶状,具有高台面15和低台面13。高台面15的纵向延伸的一侧壁中间向外拱起形成拱形部,另一侧壁形成一个护栏19。低台面13的表面形成与转臂50的第二支撑平面51平齐的第一支撑平面17,高台面15和低台面13之间的阶梯连接部形成前述的高台面15的护栏19,护栏19的表面形成供工件抵靠定位的工件抵靠面。第一支撑平面17中间断开形成一个断口,以容纳转臂50在其中转动。断口的两个边缘对称,均垂直于第一支撑平面17,且均相对于护栏成45度角,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角度限位壁25。转臂50上长槽63的两侧,转臂50的两个侧壁69的邻接转盘65的部分相对应的设置的到长槽63的距离相等。两个侧壁69的邻接转盘65的部分的间距设置得使转臂50恰好可以在缺口中具有90度的转动范围,在一个极限位置一个侧壁69抵靠在一个角度限位壁25上,在另一个极限位置另一个侧壁69抵靠在另一个角度限位壁25上,且长槽63相应的平行于侧壁69抵靠的角度限位壁25,与护栏成45度角,在两个极限位置的中间位置,长槽63与护栏19成90度角。众所周知的,45度角和90度角是最经常切割的角度。而这样的设置使得当工件抵靠在护栏19上时,通过将转臂50转动到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可以方便的以45度角或90度角切割工件。
转臂50安装于底座11后,枢转轴35的枢转轴线位于护栏19的工件抵靠面和转臂50的长槽63的交线上。
底座11的高台面15上,枢转轴35的上方还设有一个扇形槽23,扇形槽23位于导轨80上的切割槽89的下方,保证转臂50旋转的任意角度,手持式切割机1的工作头3均不会切割到底座11,而只会落到扇形槽23中。
工作台10还包括设于底座11和转臂50之间的指示装置100,该指示装置100用于指示手持式切割机1的切割轨迹和第一支撑平面51上护栏19的垂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等于转臂50和底座11之间的夹角减90度。如图2,转臂50上弧形配接部53的一侧还设有一个和枢转孔61和长槽63连通的指针安装槽67,指针安装槽67和长槽63同向,一直延伸到转臂50的末端,将弧形配接部53断为两个部分。指针安装槽67和枢转孔61内安装一个定位件101,定位件101包括弧形的定位部107和从弧形的定位部107的中间点向该弧形的圆心延伸的连接部103,连接部103的末端为一个圆环105,圆环105安放在枢转孔61中,连接部103的主体安装在指针安装槽67中,定位部107延伸出指针安装槽67外,靠着弧形配接部53和转盘65。连接部103上通过螺柱螺孔结构安装有一个指针座111,指针座111的主体从弧形配接部53的断口中向上延伸到弧形配接部53的顶部,其上安装有一个指针113。指针座111和弧形配接部53容纳于设置在底座11的高台面15上的弧形通槽21中,和角度限位壁25类似的,弧形通槽21的两个末端限制弧形配接部53的移动范围,使转臂50的长槽63在相对于前述的护栏19垂线正负45度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由于本实施例的长槽63并非位于转臂50的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一侧,所以弧形配接部53的断口也不位于弧形配接部53的中心位置而是偏向一侧,所以为了使指针113对称的指示正负45度的范围,弧形通槽21的轴心虽位于枢转轴35上,但弧形通槽21相对于穿过枢转轴35的垂直于护栏19的工件抵靠面的轴线不对称的设置,以使得弧形配接部53的两端分别抵靠弧形通槽21的两端时,长槽63和护栏19的夹角分别为正负45度。弧形通槽21的外边缘,即高台面15的拱形部上表面上设有角度指示盘27,其上标有指示角度的刻度值。指针113略高于弧形通槽21,指示角度指示盘27上的角度刻度值。由于指针113位于转臂50的长槽63的纵向轴线,也就是导轨80的切割槽89的纵向轴线上,因此指针113指示的角度刻度值就是手持式切割工1具的切割轨迹和护栏19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该角度介于正负45度之间。角度指示盘27上的角度刻度值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喷漆,贴标帖或与底座一体成型均是可行的。
一套相配的螺栓39、螺母41,垫片43和旋钮45通过转臂50上的枢转孔61和定位件101上的圆环105,将转臂50和定位件101轴向固定于底座11。其配合形式为业界人员所习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定位件101的定位部107中设有弧形的定位槽109,一个定位螺栓115穿过定位槽109和设于底座11上高台15上的通孔33,和一个定位螺母117配接,定位螺母117安装于定位锁钮118并可被其带动旋转。通过定位锁钮118带动定位螺母117进行松紧调节,可以选择性的锁定定位件101,禁止定位件101相对于底座11的枢转轴35枢转,进而锁定转臂50和底座11的夹角;或松开定位件101,允许定位件101相对于底座11的枢转轴35枢转,进而可自由调节转臂50和底座11之间的夹角。相应的,也就是锁定或调节手持式切割机1的切割轨迹和护栏19垂线之间的夹角。
参见图3至图5,工作台10还包括模块化的辅助支撑臂130和延长臂140,它们通过规格统一的燕尾槽29和燕尾块31相互连接在一起,扩大工作台10对工件的支撑范围。
如图3和图4,辅助支撑臂130垂直于护栏19安装,其一端具有燕尾块31,燕尾块31可连接到底座11纵长方向上转臂50一侧的侧壁上垂直于第一支撑平面17延伸的燕尾槽29。连接到底座11的辅助支撑臂130垂直于护栏19并与转臂50间隔开,辅助支撑臂130具有一个安装座131,上面可以安装支撑件133,具体为标准规格的木条,安装好的木条的上表面和第一支撑平面17和第二支撑平面51平齐,以协助第一支撑平面17和第二支撑平面51支撑工件。标准规格的木条是容易获得且廉价的,使用木条而非一体成型的辅助支撑臂130使得辅助支撑臂130整体更加便宜和耐用,当木条被切割到损坏到无法继续使用,只需简单的更换木条,而不必丢弃整个辅助支撑臂130。
优选的,安装座131可以制造为可沿自身的纵向轴线伸缩的结构,以安装不同长度的木条,适应不同的工件加工需要。
工作台10上具有多个安装辅助支撑臂130的燕尾槽31,辅助支撑臂130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通过辅助支撑臂130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的组合,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工件支撑方式,满足不同加工需求。
如图5,延长臂140沿底座11的纵向轴线安装,即其自身的纵向轴线和底座11的纵向轴线平行或共线。延长臂140的一端设有燕尾槽31,一端设有燕尾块29,底座11的纵长方向上的一端设有燕尾槽31,另一端设有燕尾块29。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个延长臂140和底座11可以自由的首尾依次连接,即,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在底座11的两端分别安装延长臂140,以切割较长的工件的中间部分,也可以在底座11的一端依次安装多个延长臂140,以切割较长的工件的边部。和底座11类似,延长臂140呈台阶状,具有高台面,低台面,低台面的表面形成支撑工件的辅助支撑平面141,高台面和低台面之间的阶梯形成供工件抵靠的护栏143,延长臂140安装于底座11后护栏143和护栏19平齐,形成更长的工件抵靠面。延长臂140的低台面一侧的侧壁上同样设有多个燕尾槽31,以垂直于护栏19的安装辅助支撑臂130。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延长臂140和辅助支撑臂130灵活的组装自己需要的工作台10,以支撑各种工件。
参照图6至图9,工作台10还包括用于切割工件形成斜坡面的斜切支撑臂150。
如图6、图7,斜切支撑臂150由作为主体的斜切座和安装在斜切座上的斜导轨157组成。斜切座沿自身纵长方向延伸,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支撑部151,支撑部151上表面形成和前述的第一支撑平面17和第二支撑平面51平齐的上表面153;以及沿纵长方向延伸、邻接支撑部151的斜坡部155,斜坡部155上安装有与上表面153成45度夹角的斜导轨157。斜导轨157的结构和导轨80类似,其上设有供工作头3通过的斜切槽165、与上表面成45度角的导向手持式切割机1的导向平面、引导手持式切割机1滑动的两个侧挡板163、位于斜导轨157两端的止挡块等。其中斜切槽165位于上表面153的上方。斜坡部155的较高的一侧边高于上表面153,且斜坡部155和上表面153之间的阶梯连接部形成中间断开的护栏161,护栏161的表面形成工件斜切抵靠面。护栏161中间断开部分允许待加工的工件的端部伸入到斜坡部155下供手持式切割机1加工,将端部切割出45度角的斜面。
如图7、图8,为了精确的加工工件,从工件端部的顶角处切割进入工件,斜切支撑臂150上设有校准装置180。校准装置180包括一个止挡座183,止挡座183的主体呈片状,一侧具有垂直于主体向下延伸的安装部185,安装部185上设有安装孔187,与斜导轨157相对的第一侧壁167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168,相配的校准螺柱189和校准螺母191穿过安装孔187和安装孔168,将止挡座183安装在斜切支撑臂150内部。且校准螺柱189上、止挡座183的安装部185和第一侧壁167的内侧之间设有一弹性件,具体为弹簧195,弹簧195一端抵靠在止挡座183的安装部185上,一端抵靠在斜切座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弹簧195推动止挡座183沿校准螺柱189的轴向方向,也就是垂直于护栏161平面的方向远离第一侧壁167。带动安装好的止挡座183的主体平行于上表面153。止挡座183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垂直于主体向上延伸的止挡块181,止挡块181向上延伸到高于上表面153的位置,垂直于上表面153,以限制工件端部伸入斜坡部155下的长度。两个止挡块181各自具有一个止挡面,两个止挡面共面、间隔设置且平行于护栏161平面。间隔设置可以使两个止挡面分别止挡工件的端部的两侧,更加稳定。第一侧壁167外的校准螺母191上套有一个调节旋钮193,调节旋钮193可以旋转带动校准螺柱189在垂直于护栏167的方向上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止挡座183和其上的止挡块181克服弹簧195的力沿靠近第一侧壁167的方向移动;或松开止挡座183,由弹簧195推动止挡座183和其上的止挡块181沿远离第一侧壁167的方向移动。止挡座183的主体上还安装有指针197,斜切支撑臂150的上表面153上设有对应的刻度槽154,指针197跟随止挡座183移动,指示刻度槽上154的不同刻度,以供操作者读取止挡块181的位置或其他与止挡块181的位置相关的物理量。
通过上述的方式,操作者可以方便并准确的调节止挡块181在垂直于护栏167的方向上的位置。并通过准确调节止挡块181的位置精确的切割不同厚度的工件的顶角。参见图8,首先,斜导轨157和斜导轨157上的斜切槽165的位置是固定的,斜导轨157倾斜45度设置,所以工作头3在45度的切入角上的轨迹是固定的,在该固定轨迹与斜切座的相交处,设有倾斜45度角向斜切座内侧凹陷、具有设定好的深度的工作头收容槽,以使得工作头切断工件后落到该工作头收容槽内,不会切割到斜切座。若要始终切割各种不同厚度的工件的端部的顶角,只需移动工件的位置,使得该顶角位于工作头3的切割轨迹上。又因为两个小角为45度的直角三角形的两垂直边的边长相等,因此当工件顶角位于工作头3切入轨迹,那么当厚度减少a,只需将工件朝靠近第一侧壁167的方向上移动同样的距离a,就可以保证厚度减少a后的工件的顶角同样位于工作头3的切入轨迹上。通过上述的原理,操作者只需根据工件的厚度调节止挡块181的位置,限制工件在垂直于护栏167的方向上的位置,即可以方便准确的切割工件的顶角。当工件厚度减小a,就相应的将止挡块181向第一侧壁167滑动距离a。优选的,直接在前述的刻度槽154上标示出和止挡块181的位置对应的工件的厚度,即可以达到直观的根据工件厚度选择止挡块181位置,保证工作头3切割工件的端部的顶角的目的。
由于底座11的纵向上的首尾两端分别设一个燕尾槽31和一个燕尾块29,因此,斜切支撑臂150的第一侧壁167上设有一个燕尾槽31和一个燕尾块29,这样,斜切支撑臂150的第一侧壁167上通过相配的燕尾槽31燕尾块29和底座11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保证斜切支撑臂150的主体向转臂50所在的一侧垂直于护栏19延伸,由转臂50的第二支撑平面51和斜切支撑臂150的上表面153共同支撑工件。如图6和图9,斜切支撑臂150位于底座11的右侧和左侧,斜切支撑臂150的主体均向转臂50所在的一侧垂直于护栏19延伸。
斜切支撑臂150的主体的纵长方向上的两端具有两个第二侧壁169。靠近第一侧壁167的燕尾槽31的第二侧壁169上设有一个燕尾槽31,靠近第一侧167壁的燕尾块29的一侧设有一个燕尾块29。这样斜切支撑臂150除了可以作为切工件端部斜面的斜切支撑臂150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延长臂使用,其使用方式及组合方式和普通延长臂140一样,将第二侧壁169上的燕尾槽31或燕尾块29和底座11的纵长方向的端部的燕尾块29或燕尾槽31连接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0、图11,工作台10还包括定宽调节装置200。
底座11的高台面15上靠近护栏19的位置纵向间隔设有两个定宽尺槽201,定宽尺槽201是一个垂直于护栏19方向延伸的通孔。两个定宽尺槽201内分别设有一个定宽尺202,定宽尺202垂直于护栏19延伸。定宽尺202的一端具有作为抵靠部的尺头203,尺头203为一个球形端,然而圆柱形端或其他适于滑动的端部均是可行的。尺头203和定宽尺202的主体部分之间通过切口隔开。导轨80的一侧具有两个垂直于第一支撑平面17设置的的竖槽207。竖槽207为和抵靠部相配的配合部。竖槽207可视为为一个球形凹槽,也可视为一个沿垂直于第一支撑平面的方向设置的、供尺头203滑动的滑轨。两个定宽尺202的尺头203可以分别安装在相对应的竖槽207中,竖槽207的开口和定宽尺202的切口相配,使得尺头203和竖槽207可相对上下移动,但不能直接轴向脱开,即定宽尺202的抵靠部和导轨80的配合部相配的连接,使得导轨80在定宽尺202的轴向滑动的方向上固定。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导轨80可相对于定宽尺202上下移动以切割不同厚度的工件。工件可由安装于底座11的辅助支撑臂130辅助支撑。这样,操作者可以松开定宽尺锁钮205沿垂直于护栏19方向前后移动定宽尺202并带动导轨80移动,以选择导轨80的切割槽89距离护栏19的距离,进而选择切割宽度,选择后锁紧定宽尺锁钮205后即可稳定的进行定宽切割。
参照图11,定宽调节装置200进一步包括固定装置,即定宽尺锁钮205、定宽尺套209、螺母215和螺柱219。固定装置将定宽尺202可选的固定在定宽尺槽201中。定宽尺套209具有两个平行的D形环211,两个D形环211之间通过带有螺孔的连接片213连接,定宽尺202穿过D形环211中间的定宽尺穿孔、和D形环211一起安放在定宽尺槽201中,定宽尺202和连接片213之间装有螺柱219,螺柱219穿过定宽尺槽201的上表面的安装孔与带有螺母215结构的定宽尺锁钮205配接。定宽尺槽201的上方向上凸起形成凸台217,定宽尺锁钮205可以旋转以带动螺柱219、定宽尺套209、和定宽尺202一起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定宽尺套209的连接片213和部分D形环211可以容纳于凸台217内部的收容槽中,而定宽尺202由于长度大于凸台217的长度,会抵靠在凸台217的底面边缘、或者说定宽尺槽的端壁上,被夹紧而锁定;向下移动时,定宽尺202可被松开以允许定宽尺202前后移动调节切割宽度。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需要定宽切割工件时,第一,取下转臂50,将两个或更多的辅助支撑臂130间隔的安装于底座11的第一支撑平面17一侧;第二,将待切割的工件安放在第一支撑平面17和辅助支撑臂130组成的支撑平面上;第三,将导轨80的两个竖槽207分别配接于两个定宽尺202的尺头203;第四,松开定宽尺锁钮205,沿垂直于护栏19的工件抵靠面的方向滑动导轨80,观察定宽尺202的刻度值使导轨80定位到切割预设宽度的位置;第五,锁紧定宽尺锁钮205,固定导轨80位置;第六,使用手持式切割机1沿导轨80的导向平面81滑动切割工件,直至切割工作完成。
在不使用定宽调节装置200时,只需将定宽尺202在定宽齿槽201中朝远离护栏19的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在该极限位置定宽尺202的尺头203顶端与护栏19表面平齐或深入到护栏19的后方,以避免凸出于护栏9表面,干扰工件抵靠于护栏19。
可选的,定宽尺202也可以和导轨80一体设置,不使用定宽功能时与导轨80一起抽出定宽尺槽201即可,结构更加简单。

Claims (8)

1.一种工作台,用于导向手持式切割机并支撑工件,所述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工作头及驱动工作头运动的马达;
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斜切座和设置在斜切座上的斜导轨,其中所述斜切座具有支撑工件的上表面,斜导轨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方的斜切槽,所述斜切槽用于使得工作头从中穿过,斜导轨具有导向手持式切割机的导向平面,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锐角设置,所述斜切座上设有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斜切座上的止挡座、设置在止挡座上用于止挡工件的止挡块、用于调节止挡座相对所述斜切座滑动的校准螺母和与校准螺母配合的校准螺柱;所述校准螺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止挡座,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斜切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块具有用于止挡工件的止挡面,所述止挡面与所述上表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座上设有刻度槽,所述刻度槽其中至少一侧设有刻度,所述止挡座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从所述刻度槽中穿出且指向相应的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槽一侧上设有米制刻度,所述刻度槽的另一侧设有英制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座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邻接的斜坡部,所述上表面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斜导轨安装在所述斜坡部上且使得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45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平面与所述上表面成45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座与所述斜导轨一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有可部分收容所述工作头的收容槽。
CN 201010005102 2010-01-16 2010-01-16 工作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6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05102 CN102126157B (zh) 2010-01-16 2010-01-16 工作台
PCT/CN2011/070218 WO2011085681A1 (zh) 2010-01-16 2011-01-13 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05102 CN102126157B (zh) 2010-01-16 2010-01-16 工作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6157A CN102126157A (zh) 2011-07-20
CN102126157B true CN102126157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26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0051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6157B (zh) 2010-01-16 2010-01-16 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6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30042A1 (de) * 2017-12-14 2019-06-19 Festool Gmbh Stützzusatzeinrichtung für eine Werkstückauflageeinricht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9905A (en) * 1992-10-19 1993-08-31 Dunn Gail E Miter table molding positioning apparatus
EP0674962A1 (de) * 1994-03-31 1995-10-04 Schefe, Ines Vorrichtung zum Ablängen von Hohlprofilen
US6422117B1 (en) * 2000-04-28 2002-07-23 Haley Burch Molding coping jig and method
CN1640598A (zh) * 2004-01-16 2005-07-2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台式圆锯
CN1693023A (zh) * 2004-04-30 2005-11-09 S.K.C.克劳迪奥·通迪尼 锯床
WO2008119580A1 (de) * 2007-03-29 2008-10-09 Robert Bosch Gmbh Aufnahme- und führungs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s werkstücks und führung eines zerspanungswerkzeugs
CN201604028U (zh) * 2010-01-16 2010-10-1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工作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9905A (en) * 1992-10-19 1993-08-31 Dunn Gail E Miter table molding positioning apparatus
EP0674962A1 (de) * 1994-03-31 1995-10-04 Schefe, Ines Vorrichtung zum Ablängen von Hohlprofilen
US6422117B1 (en) * 2000-04-28 2002-07-23 Haley Burch Molding coping jig and method
CN1640598A (zh) * 2004-01-16 2005-07-2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台式圆锯
CN1693023A (zh) * 2004-04-30 2005-11-09 S.K.C.克劳迪奥·通迪尼 锯床
WO2008119580A1 (de) * 2007-03-29 2008-10-09 Robert Bosch Gmbh Aufnahme- und führungs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s werkstücks und führung eines zerspanungswerkzeugs
CN201604028U (zh) * 2010-01-16 2010-10-1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工作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6157A (zh)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2083380A1 (en)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2126155B (zh) 工作台
US7467475B1 (en) Leveling device
CN201604029U (zh) 工作台
CN101733471B (zh) 切割机
EP1693136A1 (en) Alignment guide for a saw
US10639811B2 (en) Cutting apparatus
CN201604028U (zh) 工作台
US7000331B2 (en) Measuring and tool setting device for use on woodworking machines
CN102470528A (zh) 用于复制轮廓的方法和设备
US9126274B2 (en) Saw with circular blade
US11619054B2 (en) Construction jig
CN102126157B (zh) 工作台
CN110625696A (zh) 一种板材锯床
US9308771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rawing arcs and circle
CN102126156B (zh) 工作台
CN201604002U (zh) 工作台
CN201907159U (zh) 带定位卡尺的电圆锯
US20060064882A1 (en) Reciprocationg saw and guard rail assembly therefor
US20050204887A1 (en) Cutting guide
CN1910020A (zh) 切削斜角和深度锁止系统
EP2529880A1 (en) Machine tool
CN211727713U (zh) 切割工具
CA2500878A1 (en) Cutting guide
RU2278005C1 (ru) Электродрель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точности свер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