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598A -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598A
CN102119598A CN 201010620882 CN201010620882A CN102119598A CN 102119598 A CN102119598 A CN 102119598A CN 201010620882 CN201010620882 CN 201010620882 CN 201010620882 A CN201010620882 A CN 201010620882A CN 102119598 A CN102119598 A CN 102119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seeder
machine
pulling machine
bar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208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9598B (zh
Inventor
高保民
高宝成
高心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6208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9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9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9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5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部的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有铲刀、栅条状分种器以及播种器;当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铲刀位于驱动轮前侧,所述栅条状分种器位于驱动轮与导向轮之间,所述驱动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设有碎土轮;当处于与育秧作业状态行进方向相反的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位于栅条状分种器的后侧,所述铲刀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与输送带之间。该设备具有两种作业状态,当其正向行驶时为水稻育秧机,可以进行育秧作业,将其组成部件经过简单的换位并反向行驶时为起秧机,可以进行起秧作业,一机两用,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水稻的机械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代替人工作业的水稻育秧、起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稻种植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目前水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之外,也有部分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从总体上来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不论是人工耕种还是机械耕种,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仍不失下列步骤:播种——育秧——移栽(插秧)——本田管理(灌水、除草、防病、治虫)——收获。
上述移栽步骤的作业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人工插秧、机械插秧和抛秧:
人工插秧是通过人工育秧、拔秧和人工插秧来实现的;
机械插秧是通过在特制的塑料秧盘中覆细土,而后播种、运秧盘至秧田,再经过浇水、起盘,待秧苗长成后再装上插秧机,最后实现在大田机械插秧;
抛秧技术需要有钵孔的塑料秧盘,育秧经过铺秧盘、覆细土、人工撒种、再覆细土、浇水、起秧盘、取秧苗等工序,而后到大田抛撒。
这三种插秧技术存在用工多、油耗大、成本高等缺点:
其中,人工插秧需要农民弯腰弓背的育秧、拔秧和插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机械插秧要有价格昂贵的特制塑料秧盘,通过人工搬运秧盘、装细土,而后播种、运秧盘,再经过浇水、起盘,装上插秧机,最后实现在田间机械插秧,由于插秧机的重量较大,有很多秧田无法进入,即便进入,田角拐弯处、田埂边往往会有漏插、重插的现象发生,还要通过人工匀秧、补秧,才能达到质量要求,所以机械插秧用工多、效率低、耗油大,成本相当高。
抛秧虽然不再需要插秧机,但需要有钵孔的塑料秧盘,育秧需要铺秧盘、覆细土、人工撒种、再覆细土、浇水、起秧盘、取秧苗的过程,用工多而且繁琐、麻烦,塑料秧盘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有污染,成本同样很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水稻育秧、起秧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该设备具有两种作业状态,当其正向行驶时为水稻育秧机,可以进行育秧作业,将其组成部件经过简单的换位并反向行驶时为起秧机,可以进行起秧作业,一机两用,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水稻的机械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部的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有铲刀、栅条状分种器以及播种器,其中所述播种器包括料斗和输送带;所述驱动轮和输送带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铲刀位于驱动轮前侧,所述栅条状分种器位于驱动轮与导向轮之间,所述驱动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设有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碎土轮,所述播种器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上方;当其处于与育秧作业状态行进方向相反的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位于栅条状分种器的后侧,所述铲刀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与输送带之间。
优选地,所述碎土轮为安装有刀片的旋转齿轮。
优选地,所述旋转齿轮两端的刀片长度大于中间的刀片长度。
优选地,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碎土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进一步设有抄平器。
优选地,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的工作面下方设有可上下调动的平板,所述平板通过螺栓与机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栅条状分种器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以一定间距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栅板;所述栅板的前后两端带有尖角、下边沿上设有能插入土壤的刀片。
优选地,当其处于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集秧斗。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与集秧斗之间设有用于切割带土秧苗的分秧器。
优选地,所述分秧器包括分秧轮及其上安装的长条形钉齿耙,所述长条形钉齿耙在分秧轮的带动下做往复圆周运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具体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有电源电机或电池电机。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育秧、起秧机设备具有两种作业状态,当其正向行驶时为水稻育秧机,可以进行育秧作业,将其组成部件经过简单的换位并反向行驶时为起秧机,可以进行起秧作业,一机两用,实现了育秧播种、起秧(拔秧)机械化,能够使水稻秧苗带土(泥),而后到大田直接抛栽,从而获得高产,既能解决常规栽培育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又能解决机械化插秧育秧麻烦、插秧设备复杂的问题,更能克服软盘育秧费工费时、需要秧盘材料的缺陷,从而达到降底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育秧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起秧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栅条状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栅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至图4中:
1.机架 2.动力装置 3.驱动轮 4.导向轮 5.铲刀 6.栅条状分种器 7.播种器 7-1.料斗 7-2.输送带 8.碎土轮 9.平板 6-1.固定支架 6-2.栅板 6-3.刀片 10.集秧斗 11.分秧器 12.方向盘 13.驾驶座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一机两用的水稻育秧、起秧机,以提高种植水稻的机械化程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的“上、下、前、后”等表示方位的用语是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也是为了便于描述,不应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育秧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育秧、起秧机的主要部件有机架1、动力装置2以及分别位于机架前后部的驱动轮3和导向轮4,机架1上设有铲刀5、栅条状分种器6以及播种器7,其中播种器7包括料斗7-1和输送带7-2,驱动轮3和输送带7-2与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
当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铲刀5位于驱动轮3前侧,栅条状分种器6位于驱动轮3与导向轮4之间,驱动轮3与栅条状分种器6之间设有与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的碎土轮8,播种器7位于栅条状分种器6的上方。
碎土轮8为安装有刀片的旋转齿轮,其两端的刀片长度大于中间的刀片长度,以便在播种的同时将畦面两边开成排水沟。
栅条状分种器6与碎土轮8之间设有用于将土面或者泥面压平的抄平器(图中未示出),由于市场上抄平器的类型较多,可以直接采购,其具体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
播种器7播种量的大小通过输送带7-2工作面下方的可上下调动的平板9来控制,平板9是一块平整光滑的钢板,输送带7-2在其上面滑行,宽度比播种器料斗7-1略宽,用螺栓与机架1相连接,调节螺栓平板9可上下移动,平板9上移时,播种量减小,平板9下移时,播种量增大。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图3为栅条状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栅板的截面示意图。
栅条状分种器6包括固定支架6-1以及以一定间距并排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栅板6-2,栅板6-2的前后两端带有尖角、下边沿上设有能插入土壤的刀片6-3。
抄平器与栅条状分种器6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抄平器紧贴土壤表面,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螺栓就可以调整栅条状分种器6与土壤表面的高度;其间距调整是通过固定支架上控制其左右移动位置的螺栓来实现的。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起秧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当水稻育秧、起秧机处于与育秧作业状态行进方向相反的起秧作业形态时,播种器7的输送带7-2位于栅条状分种器6的后侧,铲刀5位于栅条状分种器6与输送带7-2之间,输送带7-2的输出端设有集秧斗10,输送带7-2与集秧斗10之间设有用于切割带土秧苗的分秧器11,图中的分秧器11为简图,以清楚地显示其所在的位置。
分秧器11包括分秧轮及其上安装的长条形钉齿耙,长条形钉齿耙在分秧轮的带动下做往复圆周运动。
当然,分秧器11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例如:分秧器可以由竖向的刀具和凸轮组成,刀具由弹性部件(例如弹簧)支撑,其上端部抵靠在凸轮的外圆周面上,在凸轮转动时,能够以一定频率推动刀具向下运动,从而将带土秧苗切开。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下面对上述水稻育秧、起秧机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进行育秧(播种)作业时:水稻育秧、起秧机在秧底田前行,首先由位于前部的铲刀5将前期准备好的育秧畦面铲平,然后由驱动轮3之后高速旋转的碎土轮8将表层土壤打碎、打细、打平,同时在畦面两边形成排水沟。
栅条状分种器6可高于抄平器0至5厘米不等,这个高差视秧底田情况而定,秧底田是旱田或者平整度高,此高度差可相对较小,秧底田是泥田或者平整度低,此高度差可相对较大。
整平畦面之后随即进行播种,将备选好的种子放入料斗7-1,料斗7-1的开口向下,开口处由输送带7-2承接,输送带7-2由皮带轮带动向前旋转,皮带轮与动力装置2的动力轮通过三角带或者链条传动连接,转速与整机前行速度成正比,由输送带7-2输出种子进行播种。
种子随输送带7-2转出播下,并不是散落于畦面,而是成条带分布,使种子出苗后整齐划一的成长条形分布,这一条形分布,是通过贴近畦面的一套高度和间距可调的栅条状分种器6来实现的,种子落入栅条状分种器6中,从栅板6-2之间的间隙落在畦面上,成条带分布。
为防止机械振动使种子分布混乱,栅条状分种器6的栅板下方均设有大约5到8厘米长的刀片6-3深入土中,起到固定栅条分种器6防止其左右摆动的作用,同时,刀片6-3也是以后用于起秧时分割秧苗成条状时使用的关键部件。
种子播入栅条状分种器6之后,播种完成,栅条状分种器6随整机前移,播种也随整机继续前行实现连续作业。
导向轮4安装于机架1后部的两边,紧靠而不碾压已播种过的畦面,起到支撑整机和导向作用,机架1上安装有方向盘12和驾驶座位13,以便于司机操控。当然,对于小型设备来讲,为减小体积,也可以省去驾驶坐位13。
完成上述播种工作后,通过上水、盖膜、化除、旱育管理等程序,10天左右就可长成可移栽秧苗,在秧苗10天至45天苗龄时都可进行起秧移栽。这改变了机械插秧和软盘抛秧只能在18至25天苗龄时插秧、抛秧的不足,当然如果需要苗龄长一些,也要提前计划,将栅条间距调大,以便给秧苗提供较大的生长空间。
在进行起秧作业时:首先,将碎土轮8拆除,然后将播种器的输送带7-2拆卸下来,通过螺栓安装在栅条状分种器6的后侧,再将铲刀5拆卸下来安装在栅条状分种器6与输送带7-2之间,与栅条状分种器6通过螺栓相连。
机身调转180度,改变行进方向,使两个导向轮4和栅条状分种器6位于机身前端,导向轮4起到支撑机械和导向的作用,栅条状分种器6起到将分割秧苗成条状的作用,而后铲秧。此时栅条状分种器6紧贴地面,以便分割秧苗成条状,控制铲刀5的深度在3-6cm(根据苗龄,小苗可浅,大苗可深),由输送带7-2带动秧苗向后移动。
秧苗移出输送带7-2后,分秧器11将已分成条状的秧苗再分成小块,落入集秧斗10中,分秧器11通过三角带或链条与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与前行速度成正比,以确保每个小块状的秧苗大小均匀。至此,带土秧苗已被分割成可抛栽的小块,起秧工作完成,可到大田抛栽。
上述动力装置2具体可采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有电源电机或电池电机。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稻育秧、起秧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部的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有铲刀、栅条状分种器以及播种器,其中所述播种器包括料斗和输送带;所述驱动轮和输送带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铲刀位于驱动轮前侧,所述栅条状分种器位于驱动轮与导向轮之间,所述驱动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设有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碎土轮,所述播种器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上方;
当其处于与育秧作业状态行进方向相反的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位于栅条状分种器的后侧,所述铲刀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与输送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土轮为安装有刀片的旋转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轮两端的刀片长度大于中间的刀片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碎土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进一步设有抄平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的工作面下方设有可上下调动的平板,所述平板通过螺栓与机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状分种器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以一定间距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栅板;所述栅板的前后两端带有尖角、下边沿上设有能插入土壤的刀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当其处于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集秧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与集秧斗之间设有用于切割带土秧苗的分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秧器包括分秧轮及其上安装的长条形钉齿耙,所述长条形钉齿耙在分秧轮的带动下做往复圆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水稻育秧、起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具体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有电源电机或电池电机。
CN 201010620882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0882 CN1021195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0882 CN1021195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598A true CN102119598A (zh) 2011-07-13
CN102119598B CN102119598B (zh) 2013-01-23

Family

ID=4424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208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5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95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555A (zh) * 2014-10-22 2015-01-21 杜金生 水稻摆盘播种一体机
CN109729791A (zh) * 2019-03-22 2019-05-10 秦文明 一种用于侧向插秧的插秧机
CN115428620A (zh) * 2022-09-29 2022-12-06 朱天龙 一种具有种子预埋深度可调功能的播种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458A (zh) * 2009-09-08 2010-04-07 左彬元 一种水稻育秧板及使用育秧板的稻秧移植装置
CN201509459U (zh) * 2009-10-23 2010-06-23 朱晓景 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
CN201938056U (zh) * 2010-12-31 2011-08-24 高保民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458A (zh) * 2009-09-08 2010-04-07 左彬元 一种水稻育秧板及使用育秧板的稻秧移植装置
CN201509459U (zh) * 2009-10-23 2010-06-23 朱晓景 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
CN201938056U (zh) * 2010-12-31 2011-08-24 高保民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555A (zh) * 2014-10-22 2015-01-21 杜金生 水稻摆盘播种一体机
CN109729791A (zh) * 2019-03-22 2019-05-10 秦文明 一种用于侧向插秧的插秧机
CN109729791B (zh) * 2019-03-22 2024-05-14 秦文明 一种用于侧向插秧的插秧机
CN115428620A (zh) * 2022-09-29 2022-12-06 朱天龙 一种具有种子预埋深度可调功能的播种装置
CN115428620B (zh) * 2022-09-29 2024-01-05 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种子预埋深度可调功能的播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598B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32448A1 (en) Tilling apparatus
CN102870537B (zh) 油菜移栽法及专用移栽机
CN105850256B (zh) 小麦旋耕宽苗带下位施肥播种机
CN102405700A (zh) 一种同步开沟起垄施肥铺膜水稻旱穴直播机
CN105379458A (zh) 一种稻麦通用灭茬免耕施肥播种机
CN102656969A (zh) 小麦少耕深松精密耕作机
CN205611186U (zh) 小麦旋耕宽苗带下位施肥播种机
CN102119598B (zh)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KR20160054755A (ko) 고구마 정식기
KR20180042609A (ko) 고구마 정식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1733849B1 (ko) 고구마 정식기
CN109068584B (zh) 甘蔗移植机
CN201938056U (zh) 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
CN211909584U (zh) 一种小麦田间播种辅助器
CN205454436U (zh) 小四轮花生施肥起垄覆秸精量穴播机
CN202697185U (zh) 小麦少耕深松精密耕作机
DE202014102821U1 (de) Waldsägerät zur Aussaat schwerfrüchtiger Laubbaumarten
CN201479558U (zh) 旋耕施肥播种多用机
CN112514567A (zh) 甘薯多功能栽苗机
CN102428782A (zh) 开沟施肥双旋耕宽幅播种机
CN202857291U (zh) 一种油菜专用移栽机
CN115553091A (zh) 一种大豆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CN105940797B (zh) 一种深松施肥机
CN213280588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播种机
CN106961854A (zh) 小四轮花生施肥起垄覆秸精量穴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