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8773B -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8773B
CN102118773B CN201110067522.XA CN201110067522A CN102118773B CN 102118773 B CN102118773 B CN 102118773B CN 201110067522 A CN201110067522 A CN 201110067522A CN 102118773 B CN102118773 B CN 102118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detect
node
parameter value
destin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75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8773A (zh
Inventor
崔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75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8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8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一种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包括: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源节点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转发的所述检测消息,若是,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若否,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使ASN网络下的网络节点能更可靠、准确地检测出其与其它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入服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组网中,接入服务网络-网关(ASN-GW,Access ServiceNetwork-Gateway)和基站(BS,Base Station)组成了接入服务网络(ASN,Access Service Network),而在ASN网络中,BS和ASN-GW都需要实时获知本端节点与对端节点的连接状态,从而保证ASN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现有技术中,ASN网络中的节点通常使用网络层的功能来检测与对端节点的连接状态,例如使用PING、TRACE等检测功能。本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起检测,若能收到对端响应的报文,则说明其与对端节点之间的网络链路连通。
但是,上述检测方法需要ASN网络中所有传输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均能允许上述网络层的检测手段,而在实际组网中,出于网络安全性及网络性能等的考虑,很多传输设备会限制上述网络层的检测手段,例如防火墙可能会过滤掉PING报文,这样就会造成检测失效。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网络层的检测功能进行检测,只能检测到网络层链路的连接状态,而无法检测到应用层链路的连接状态,因此,当本端节点接收到对端节点响应的报文时,只能说明本端节点和对端节点的网络层的链路连接状态连通,而本端节点与对端节点应用层的控制链路连接状态不一定是连通的,例如,当BS要检测其与ASN-GW的链路连接状态,其向ASN-GW发起检测,假设BS和ASN-GW的传输层均正常,但ASN-GW的ASN控制消息处理功能失效,则BS可以接收到ASN-GW响应的报文,但事实上BS与ASN-GW应用层的链路是不连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使ASN网络下的网络节点能更可靠、准确地检测出其与其它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包括:
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源节点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转发的所述检测消息,
若是,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
若否,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进一步的,上述检测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节点的目标标识符(DID,Destination Identifier)参数值被设置为等于所述源节点的ID。
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转发的所述检测消息;
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源节点通过判断在预置时间内能否接收到目标节点转发的其向目标节点发送的检测消息,来检测其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一方面,各节点均可利用上述方法来检测与其他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上述检测方法不受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限制,因此,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首先说明的是,在ASN网络中,网络节点(例如BS、ASN-GW等)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每个网络节点由ASN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ID,IDentifier)来标识。网络节点间交互的消息格式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其中,消息头中包含多个参数(如功能类型参数、消息类型参数、事务ID参数和长度参数等),以定义该消息的属性(例如该控制消息的功能类型、消息类型、事务标识及消息长度等);消息体中包含指示源节点(消息的发送方)的源标识符(SID,Source IDentifier)参数和指示目标节点(消息的接收方)的目标标识符(DID,Destination IDentifier)参数。
在ASN协议的机制下,当某节点接收到来自其它节点的消息时,其会检查该消息中的DID参数值是否与本节点的ID相同,若相同,则表明该节点为该消息的接收节点,该节点对该消息进行处理;若不相同,则该节点查看本地是否存储有DID参数值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若有,则将该消息发送给该IP地址对应的节点,若没有,则将该消息转发给默认节点(例如ASN网关),且不改变检测消息中原有的任何内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源节点可将上述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等于源节点的ID,以使目标节点收到该检测消息后可根据检查消息中的DID参数值向源节点转发该检测消息。当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源节点即可接收到目标节点转发的该检测消息(包括目标节点自己发的,以及通过其他网络节点转发的情况)。其实现过程具体可如下:
源节点将上述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等于源节点的ID,根据网络工作组(NWG,Network Working Group)协议的规定,检测消息将被封装在用户数据包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IP,InternetProtocol)报文中,经源节点的数据链路层发送给目标节点,可理解,该UDP/IP报文中包含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目标节点接收到封装了上述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后,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并对解封装后的检测消息进行解析,通过解析,目标节点发现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与本地的ID不相同,则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DID参数值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即源节点的IP地址),若有,则根据查找到的IP地址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该IP地址对应的节点(即源节点),若没有,则目标节点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发送给默认节点(例如,ASN网关),且不改变检测消息中原有的内容。通常,默认节点存储有ASN网络中所有节点的ID及IP地址信息,因此,当默认节点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UDP/IP报文时,其根据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找到对应的源节点的IP地址,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源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源节点还可通过自定义该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以便于源节点对后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识别;或者,源节点也可以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或者,源节点也可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其它参数值来标识该检测消息,此处不作限定。进一步的,当源节点同时向多个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时,源节点还可自定义检测消息中的事务ID参数值来对发送的检测消息进行标识,以区分不同检测消息对应的不同目标节点,当然,源节点也可以自定义检测消息中的其它参数值来对发送的检测消息进行标识,此处不作限定。
可理解,由于上述检测消息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出去的,UDP/IP报文有可能在发送的过程中丢失,因此,源节点可同时向目标节点发送多个检测消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其中,上述源节点可以是ASN网络中的任一节点(如可以是BS、ASN-GW等),上述目标节点可以是ASN网络中的任一节点(如可以是BS、ASN-GW等)。
102、源节点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检测消息;
当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上述检测消息之后可开始计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上述目标节点转发的上述检测消息,则触发步骤103,若在预置时间内接收不到上述目标节点转发的上述检测消息,则触发步骤104。
在实际应用中,源节点在预置时间内将可能接收到多个消息,该多个消息可以为来自上述目标节点的消息,也可以是来自网络中其它节点的消息,因此,源节点需验证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之前发送给目标节点的检测消息。
可选地,源节点在发送该检测消息时,可以在上述检测消息中定义一个能够唯一标识上述检测消息的消息类型参数值,则当源节点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消息时,可以根据该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来判断该消息是否为步骤101中源节点发送给目标节点的检测消息,例如,将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与上述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相比较,如果相同,则可判定接收到的消息为上述检测消息;如果不相同,则可判定接收到的消息不为上述检测消息;源节点也可以在上述检测消息中定义一个能够唯一标识上述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则当源节点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消息时,可以根据该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来判断该消息是否为步骤101中源节点发送给目标节点的检测消息,例如,将接收到的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与上述检测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相比较,如果相同,则可判定接收到的消息为上述检测消息;如果不相同,则可判定接收到的消息不为上述检测消息;当然,源节点也可根据该消息中的SID参数值和DID参数值来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上述检测消息,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若源节点在同时向多个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时,自定义了检测消息中的事务ID参数值来对发送的检测消息进行标识,则源节点还可通过该检测消息中的事务ID获知该检测消息对应的是哪个目标节点。
103、源节点将其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
若源节点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检测消息,则可表明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是连通的,源节点将其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询或者其它连接在该源节点上的网络节点获知该源节点与该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当检测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则源节点还可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获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通,其中,上述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可以是文字、音频信号、图片等,此处不作限定。
104、源节点将其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当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不连通时,通常由两种情况导致,一是因目标节点的网络层故障,二是因目标节点的应用层故障。当目标节点的网络层故障时,目标节点无法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封装了上述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而当目标节点的网络层正常,而应用层故障时,虽然目标节点能够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封装了上述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但是由于应用层故障,其无法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因此无法对该检测消息进行处理。因此,若源节点在预置时间内接收不到上述检测消息,则可表明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是不连通的,源节点将其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询或者其它连接在该源节点上的网络节点获知该源节点与该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当检测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为不连通时,则源节点可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获知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不连通,进而能及时进行排障,其中,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可以是文字、音频信号、图片等,此处不作限定。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ASN网络中的源节点利用ASN协议的机制,将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源节点的ID,通过向目标节点发送该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一方面,上述方法是基于ASN网络中的ASN协议,因此,在ASN网络中,各节点均可利用上述方法来检测与其他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上述检测方法不受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限制,因此,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以源节点为BS,目标节点为ASN网关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假定BS的ID为0A0A0A0A0A0A,BS的IP地址为173.12.13.12;ASN网关的ID为0B0B0B0B0B0B,ASN网关的IP地址为173.13.16.62,并假设BS和ASN之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ASN网络中BS与ASN网关两个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201、BS将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ASN网关;
BS向ASN网关发送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ASN网关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其中,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被设置为等于BS的ID,如0A0A0A0A0A0A。
在实际应用中,BS还可通过自定义该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以便于BS对后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识别,或者,BS也可以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或者BS也可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其它参数值来标识该检测消息,此处不作限定。
在NWG协议规定下,上述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经BS的数据链路层发送出去,该UDP/IP报文包含了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BS的IP地址和ASN网关的IP地址,如173.12.13.12和173.13.16.62,UDP/IP报文经由路由器或交换机或其它传输设备发送到173.13.16.62对应的网络节点,即ASN网关。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UDP协议具有不可靠性,因此UDP/IP报文是有可能在发送的过程中丢失的,因此,BS可同时向目标节点发送多个检测消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202、ASN网关对接收到的上述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ASN网关接收封装上述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检测到UDP/IP包含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则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203、ASN网关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
ASN网关在应用层上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获知上述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为0A0A0A0A0A0A,即BS的ID。
204、ASN网关将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并根据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对应的IP地址发送给上述BS;
ASN网关通过解析,检测到上述检测消息中的目标ID参数值与本地的ID不一致,则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DID参数值为0A0A0A0A0A0A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ASN查找到IP地址173.12.13.12,则ASN网关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该IP地址173.12.13.12对应的网络节点,即BS,并在该UDP/IP报文中包含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分别对应ASN网关的IP地址和BS的IP地址,如173.12.13.12和173.13.16.62。
205、BS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ASN网关发送的UDP/IP报文,则对接收到的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BS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UDP/IP报文,检测该UDP/IP报文包含的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发现该UDP/IP报文中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BS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206、BS对封装在UDP/IP报文中的检测消息进行解析,确定封装在UDP/IP报文中的检测消息为之前BS发送给ASN网关的检测消息;
BS在应用层上对接收到的UDP/IP报文中的检测消息进行解析,发现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与本地的ID一致,且通过检测该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或功能类型参数值或其它参数值,或者检测到该检测消息中的SID参数值与DID参数值一致,则判定该消息为之前BS发送给ASN网关的检测消息。
可理解,若通过检测判定该消息不是之前BS发送给ASN网关的检测消息,则BS可根据该消息内容,基于ASN协议对该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207、BS将其与ASN网关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
BS将其与ASN网关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询或者其它连接在该BS上的网络节点获知该BS与ASN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208、BS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
当检测出其与ASN网关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则BS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获知该BS与ASN网关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其中,上述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可以是文字、音频信号、图片等,此处不作限定。
可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假设了BS和ASN之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若BS和ASN之间的链路为不连通状态,则BS是接收不到上述检测消息的,当超过预置时间后,BS会将其与ASN网关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同时还可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ASN网络中的BS利用ASN协议的机制,将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BS的ID,通过向ASN网关发送该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ASN网关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一方面,上述方法是基于ASN网络中的ASN协议,因此,在ASN网络中,各节点均可利用上述方法来检测与其他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上述检测方法不受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限制,因此,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以源节点为BS-1,目标节点为BS-2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假定BS-1的ID为0A0A0A0A0A0A,BS-1的IP地址为173.12.13.12;BS-2的ID为0B0B0B0B0B0B,BS-2的IP地址为173.12.14.15;默认节点的ID为0C0C0C0C0C0C,默认节点的IP地址为173.13.16.62,并假设BS-1和BS-2之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BS-2本地数据库中没有存储BS-1的ID及IP地址。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301、BS-1将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BS-2;
BS-1向BS-2发送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BS-2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其中,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被设置为等于BS-1的ID,如0A0A0A0A0A0A。
在实际应用中,BS-1还可通过自定义该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以便于BS-1对后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识别,或者,BS-1也可以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来唯一标识该检测消息,或者BS-1也可通过自定义检测消息的其它参数值来标识该检测消息,此处不作限定。
在NWG协议规定下,上述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经BS-1的数据链路层发送出去,该UDP/IP报文包含了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IP地址,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BS-1的IP地址和BS-2的IP地址,如173.12.13.12和173.12.14.15,UDP/IP报文经由路由器或交换机或其它传输设备发送到173.12.14.15对应的网络节点,即BS-2。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UDP协议具有不可靠性,因此UDP/IP报文是有可能在发送的过程中丢失的,因此,BS-1可同时向目标节点发送多个检测消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302、BS-2对接收到的上述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BS-2接收封装上述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检测到UDP/IP包含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则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303、BS-2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
BS-2在应用层上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获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为0A0A0A0A0A0A,即BS-1的ID。
304、BS-2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不到DID参数值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则将上述封装有检测消息的UDP/IP报文发送给默认节点;
BS-2通过解析,检测到上述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与本地的ID不一致,则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DID参数值为0A0A0A0A0A0A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173.12.13.12,因BS-2本地数据库中没有存储BS-1的ID及IP地址,则BS-2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默认节点(如可以是ASN网关),该UDP/IP报文包含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分别指向BS-2的IP地址和默认节点的IP地址,如173.12.14.15和173.13.16.62。
305、默认节点对接收到的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默认节点检测到从BS-2收到的UDP/IP报文包含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则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306、默认节点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
默认节点在应用层上对上述检测消息进行解析。
307、默认节点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到上述DID参数值对应节点的IP地址,并根据该IP地址将上述检测消息发送给BS-1;
因默认节点存储有ASN网络中所有节点的ID及IP地址的信息,当默认节点通过解析发现上述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与默认节点的ID不一致时,则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到0A0A0A0A0A0A和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ASN查找到IP地址173.12.13.12,则默认节点将该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IP地址173.12.13.12对应的网络节点BS-1,该UDP/IP报文包含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分别对应默认节点的IP地址和BS-1的IP地址,如173.13.16.62和173.12.13.12。
308、BS-1对在预置时间内从默认节点接收到的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BS-1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UDP/IP报文,检测UDP/IP报文包含的源节点的IP地址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发现该该UDP/IP报文中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BS-1对该UDP/IP报文解封装,获取其中的检测消息。
309、BS-1对封装在UDP/IP报文中的检测消息进行解析,确定封装在UDP/IP报文中的检测消息为之前BS-1发送给BS-2的检测消息;
BS-1在应用层上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发现到该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与本地的ID一致,且通过检测该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或功能类型参数值或其它参数值,或者检测到该检测消息中的源节点的ID与目标节点的ID一致,则可判定该消息为之前BS-1发送给BS-2的检测消息。
可理解,若通过检测判断该检测消息不是之前BS-1发送给BS-2的检测消息,则BS可根据该消息内容,基于ASN协议对该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310、BS-1将其与BS-2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
BS-1将其与BS-2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询或者其它连接在该BS-1上的网络节点获知该BS-1与BS-2间的链路连接状态。
311、BS-1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
当检测出其与BS-2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则BS-1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获知该BS-1与BS-2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其中,上述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可以是文字、音频信号、图片等,此处不作限定。
可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假设了BS-1和BS-2之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若BS-1和BS-2之间的链路为不连通状态,则BS-1是接收不到上述检测消息的,当超过预置时间后,BS-1会将其与BS-2间的链路为不连通状态,同时还可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ASN网络中的BS-1利用ASN协议的机制,将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BS-1的ID,通过向BS-2发送该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BS-2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一方面,上述方法是基于ASN网络中的ASN协议,因此,在ASN网络中,各节点均可利用上述方法来检测与其他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上述检测方法不受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限制,因此,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进行描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400包括:
发送单元401,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发送单元401可将向目标节点发送的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设置为等于网络节点400的ID。
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检测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节点400在预置时间内将可能接收到多个消息,该多个消息可能是来自上述目标节点的消息,也可能是来自网络中其它节点的消息,因此,网络节点400需验证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之前发送给目标节点的检测消息。
可选地,网络节点400可包括比较单元,用于当网络节点400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除网络节点400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的消息时,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判断该消息是否为上述检测消息,如,将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与上述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可确定接收到的消息为上述检测消息;或者也可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上述检测消息,如,将接收到的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与上述检测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可确定接收到的消息为上述检测消息。当然,比较单元也可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其它参数值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上述检测消息,如根据该消息中的DID参数值和SID参数值来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上述检测消息,此处不作限定。
标记单元403,用于在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网络节点400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在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网络节点400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节点400还可包括输出单元,用于当标记单元403标记网络节点400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当标记单元403标记网络节点400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为不连通状态时,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获知网络节点400与上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连通。
其中,上述输出单元输出的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可以是文字、音频信号、图片等,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网络节点可以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源节点,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ASN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利用ASN协议的机制,将预发送的检测消息中的DID参数值定义为自身的ID,通过向目标节点发送该检测消息,以检测其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状态。一方面,上述方法是基于ASN网络中的ASN协议,因此,在ASN网络中,各节点均可利用上述方法来检测与其他节点间的链路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上述检测方法不受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限制,因此,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ASN网络中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源节点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转发的所述检测消息,
若是,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
若否,则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消息中还包括唯一标识所述检测消息的消息类型参数值;
所述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之后包括:如果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除所述源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的消息,则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与所述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为所述检测消息;
或者,
所述检测消息中还包括唯一标识所述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
所述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之后包括:如果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除所述源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的消息,则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与所述检测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为所述检测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节点的目标标识符DID参数值被设置为等于所述源节点的标识符ID,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收到所述检测消息后根据所述DID参数值向源节点转发所述检测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具体为:
源节点将检测消息封装在UDP/IP报文中发送给目标节点,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收到UDP/IP报文后对所述UDP/IP报文解封装后获取所述检测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为连通状态之后包括:
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
所述标记为不连通状态之后包括:
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
5.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检测消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转发的所述检测消息;
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连通状态;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标记为不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消息中还包括唯一标识所述检测消息的消息类型参数值,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比较单元,用于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除所述网络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的消息时,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与所述检测消息中的消息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为所述检测消息;
或者,
所述检测消息中包含唯一标识所述检测消息的功能类型参数值,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比较单元,用于在预置时间内接收到除所述网络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的消息时,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与所述检测消息中的功能类型参数值相比较,若一致,则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为所述检测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将检测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节点的目标标识符DID参数值设置为等于源节点的标识符ID。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标记单元标记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为连通状态时,输出链路状态连通信息;当所述标记单元标记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间的链路不连通状态时,输出链路状态不连通信息。
CN201110067522.XA 2011-03-21 2011-03-21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2118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7522.XA CN102118773B (zh) 2011-03-21 2011-03-21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7522.XA CN102118773B (zh) 2011-03-21 2011-03-21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773A CN102118773A (zh) 2011-07-06
CN102118773B true CN102118773B (zh) 2014-08-20

Family

ID=4421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7522.XA Active CN102118773B (zh) 2011-03-21 2011-03-21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8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045A (zh) 2012-05-25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37142B (zh) * 2017-04-21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节点检测参数的方法、节点和网状网络
CN112882773B (zh) * 2021-04-29 2021-07-30 鹏城实验室 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测试端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72A (zh) * 2009-01-16 201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数据通道通畅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84695A (zh) * 2010-11-15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imax系统中r6口链路检测方法、基站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3922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Rehan Jali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plurality of 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72A (zh) * 2009-01-16 201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数据通道通畅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84695A (zh) * 2010-11-15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imax系统中r6口链路检测方法、基站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773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5288B2 (ja) ビットフォワーディングイングレスルータ、ビットフォワーディングルータ及び運用管理保守テスト方法
CN110034971B (zh) 检测业务链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1560B (zh) 网络拥塞的通告方法、代理节点及计算机设备
US10868734B2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detection path method and device
CN113411260B (zh) 一种IPv6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337785A (zh) 一种路径连通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33997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GTP communication path in an UMTS/GPRS network
CN113595897B (zh) 一种路径探测方法及装置
WO2019165775A1 (zh) 一种局域网设备的搜索方法及搜索系统
CN103166852B (zh) Mpls网络中lsp的路径追踪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9586959B (zh)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8904B (zh) 一种oam报文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JP5363658B1 (ja) 中継装置、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459594A (zh) Bfd报文的发送方法、链路故障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37206B (zh) 网络通道的选路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设备
CN103840980A (zh) 检测双向lsp连通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71601A (zh) 一种保证双向转发检测可靠性的方法及标记交换路径设备
US10548109B2 (en) Opportunistic network-based location detection using unsolicited data packets
CN104702468A (zh) 确定传输路径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808021A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及报文统计方法、节点设备
CN105338535A (zh) 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无线组网的方法
CN104065508A (zh) 应用服务健康检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18773B (zh) 检测网络节点间链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848155A (zh) 标签交换路径的检测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7547505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