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8750B -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8750B
CN102118750B CN200910265061.XA CN200910265061A CN102118750B CN 102118750 B CN102118750 B CN 102118750B CN 200910265061 A CN200910265061 A CN 200910265061A CN 102118750 B CN102118750 B CN 10211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ty
user
equipmen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5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8750A (zh
Inventor
隋以勋
孙宝宏
曹欣
张奋智
狄光
安刚
杨文宏
刘国清
王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Inner Mongolia Telecom Branch of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Inner Mongolia Telecom Branch of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Inner Mongolia Telecom Branch of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50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和/或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该方法不需要根据各设备采用的编码方式的不同对各设备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分别进行解析即可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且易于维护。

Description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3rd Generation,简称“3G”)系统中陆地无线技术的主流技术之一,其标准由3GPP2(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制定和推广。CDMA2000技术分两个阶段:CDMA20001x及CDMA20001x EV,其中,CDMA20001xEV是在CDMA20001x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其在CDMA20001x的基础上附加了高数据速率(HDR)能力。其中,CDMA20001x EV又分为两个阶段CDMA20001x EV-DO以及CDMA20001xEV-DV,其中,CDMA20001x EV-DO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CDMA20001x EV-DV的数据信道与话音信道合一。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3rd Generation,简称“3G”)系统的发展,CDMA2000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为合理规划网络,做到有针对性地逐步扩容,各运营商都需要及时了解网络中各个设备的负载情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为了能对网络实施精细化管理,很多运营商都要求将网络流量的统计、分析与控制功能细化到小区、基站一级,要求能够统计各个小区、基站的带宽利用率,从而控制流经各个小区基站的单个用户的带宽,这就需要识别出用户的流量具体来自哪个小区和基站。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监听网络中的RADIUS报文来获取用户流量所属的小区和基站,然而,由于现有的CDMA网络(以下简称C网)环境复杂,例如有的是CDMA20001x或CDMA20001x EV-DO网络,且由于同一网络中还有可能有不同厂商的基站设备,不同的基站设备针对小区、基站的编码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先通过RADIUS报文识别出是那个 厂商的设备,即先获得该设备对小区、基站的具体的编码方式,再根据不同厂商的设备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对RADIUS报文进行解析,从而根据RADIUS报文中的属性值获得用户待接入的小区及基站信息,进而通过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最终达到对小区和基站的流量进行分析控制的目的。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C网环境复杂,设备多样,而不同的C网中基站设备对小区信息及基站信息的标识并不相同,例如有的采用3GPP2的标准进行编码,包括采用3GPP2规定的基站识别码BSID的编码方式对小区和基站信息进行标识或采用3GPP2规定的子网Subnet的编码方式对小区和基站信息进行标识,还有的可能采用自定义的格式进行编码,可能只对用户接入的小区进行标识,从而需要针对不同的基站设备(不同的编码方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才能获得小区和基站信息,进而对该小区和基站的流量进行控制,处理方式复杂。且当网络中加入新的设备并引入了新的编码方式时,还需要重新开发新的解析方式,并进行系统升级,增加了系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现对CDMA网络中的流量所属小区基站进行识别,进而对该小区基站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方法简单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和/或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 的识别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解析模块,用于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基站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设备,用于当用户接入网络时,通过向AAA认证服务器发送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发起认证请求; 
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用于接收PDSN设备发送的RADIUS报文,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 
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用于监听所述RADIUS报文,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当所述AAA服务器对所述用户认证通过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监听的用户接入网络时的RADIUS报文进行解析,将该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通过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信息,从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该用户接入的小区和/或基站流量进行分析控制。由于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用户接入的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进行设置,因此不需要根据各设备采用的编码方式的不同对各设备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分别进行解析即可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且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四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五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六提供的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通过网络中部署的深度包检测DPI(Deeppacket Inspection)设备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监听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Packet Data ServiceNode)发送给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服务器的RADIUS报文的方式来获得用户接入时的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一定数目的RADIUS协议规定的属性(Attribute),例如用户名、口令、IP地址等信息。由于RADIUS协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因此新属性的增加不会影响到现有协议的实现。
步骤105,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其中,基站识别码BSID是3GPP2扩展的RADIUS协议的属性,该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其中BSID编码由四个字节的系统标识(即System ID)、四个字节的网络标识(即Network ID)、四个字节的小区(即Cell)标识组成,其中,在Cell标识中,12个高位是Cell ID,低4位是扇区。通过BSID编码唯一地识别一个网络下的基站,由各本地网进行管理。子网Subnet也是3GPP2扩展的RADIUS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子网信息,包括用户接入的基站和小区信息。根据3GPP2对RADIUS协议的扩展,在CDMA20001x的网络中,PDSN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BSID属性,用于标识用户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在CDMA20001x EV-DO网络中,PDSN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Subnet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子网信息。因此,在CDMA 2000网络中,可以通过解析RADIUS报文中的BSID属性或Subnet属性获得用户接入的BSID信息或Subnet信息。 
然而,由于在CDMA 2000网络中,不同厂商的设备标识小区或子网的方式不同,有的厂商设备中用BSID信息中包含了基站和小区标识,有的设备中可能采用自定义格式,在BSID信息中只标识有小区标识,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从RADIUS报文中获得的BSID属性值或Subnet属性值作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步骤110,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具体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该用户接入的网络中使用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进行设定,其中小区ID为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或Subnet的属性值,基站ID可以根据各局点的配置而各不相同,只要保证在全网内唯一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组网的过程中,各个局点对其运营的网络中使用的基站设备是预知的,因此可以根据使用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设置小区 ID与基站ID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后,可以根据本地网络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该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步骤115,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当获得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及基站ID信息后,可以根据对该小区、基站用户设置的流量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监听获得的用户接入网络时的RADIUS报文进行解析,将该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通过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信息,从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分析控制。由于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用户接入的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进行设置,因此不需要根据各设备采用的编码方式的不同对各设备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分别进行解析即可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且易于维护。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以CDMA20001x设备为例,对C网中的流量控制方法进行介绍。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监听RADIUSS报文; 
实际应用中,当用户接入网络时,DPI设备可以通过监听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Packet Data Service Node)发送给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ccounting)服务器的RADIUS报文的方式来获得用户接入时的认证请求RADIUS报文。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一定数目的RADIUS协议规定的属性(Attribute),例如用户名、口令、IP地址等信息。在使用CDMA20001x设备的C网中,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3GPP2规定的基站识别码BSID属性。 
步骤205,解析RADIUS报文中的IMSI及BSID属性,将解析获得的BSID作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其中,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是国际上为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所分配的号码,也就是通常所用的手机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卡号,通过识别RADIUS报文中的IMSI属性获得接入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3GPP2对RADIUS协议的扩展,在CDMA20001x的网络中,PDSN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BSID属性,用于标识用户的小区和基站信息,然而,由于在CDMA20001x网络中使用的基站设备不同,不同的基站设备的编码方式不同,有的可能不是按照3GPP2规定的BSID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因此在RADIUS报文中的BSID属性不一定均包含了小区ID和基站ID信息,本实施例中,将从RADIUS报文中的BSID属性值直接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步骤210,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基站映射表获得该小区ID对应的基站ID; 
具体的,可以预先根据网络中使用的设备情况预设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本实施例中采用小区基站映射表的形式保存小区ID与基站ID的对应关系,其中,小区ID具体为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属性值,基站ID可以根据各局点的配置而各不相同,只要保证在全网内唯一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各基站设备采用的BSID编码方式不同,也能够进行统一处理,当新增了设备时,只需要在映射表将该设备上报的BSID属性值作为该设备管辖的小区ID,并为其分配对应的基站ID即可。因此,在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后,可以根据预设的小区基站映射表获得该小区对应的基站ID。 
步骤215,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和/或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当用户接入网络后,可以根据步骤205获得的IMSI识别该用户,并将用户当前流量与获得的小区ID、基站ID进行绑定,根据获得的该用户的IMSI以及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基站ID信息按照预设的流量控制策略对该用户下发控制命令,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当设定A小区中用户的流量不能超过1M/s,如果用户B接入该A小区,且B用户的当前流量超过了1M/s,则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用户B的流量进行限流或丢包处 理。 
进一步的,当网络中新增有采用新的BSID编码方式的新设备时,可以在映射表中将该新设备上报的BSID属性值作为该设备所管辖的小区ID,同时为其设置相应的基站ID。当网络中需要更换旧设备时,根据更换设备的情况更新映射表中的小区ID及对应的基站ID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在CDMA20001x网络监听获得的RADIUS报文中的BSID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再根据预设的小区与基站映射表获得该小区对应的基站ID,进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由于预设的小区与基站映射表中的小区ID是根据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属性值,基站ID是本网内自己设置的唯一标识,因此,即使各基站设备是不同厂商的设备,采用的BSID编码方式不同,也可以统一进行处理,比较简单的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而不需要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从RADIUS报文中直接获得小区和基站信息。当网络中的设备有变化时,也只需要更新小区基站映射表即可方便的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易于维护。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以CDMA20001x EV-DO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接收RADIUS报文; 
具体的,DPI设备可以设置在CDMA20001x EV-DO网络中的Pi侧,即设置在PDSN设备与Internet之间,当用户接入网络时,通过监听PDSN设备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获得RADIUS报文。在CDMA20001xEV-DO网络中,适用于CDMA20001x EV-DO的设备通常在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3GPP2规定的子网Subnet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子网信息,当然,RADIUS报文还携带有用户名、口令、IP地址等其他信息。 
步骤305,从RADIUS报文中获得用户IMSI及Subnet标识,将所述Subnet标识作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具体的,可以解析RADIUS报文中的IMSI及Subnet属性获得该用户的IMSI及Subnet标识,其中IMSI用于识别用户,将解析获得的Subnet标识作 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由此可见,即使CDMA20001x EV-DO网络使用的设备不同,采用的子网Subnet标识的编码方式不同,也不影响对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的获得,解析RADIUS时,只需直接将解析获得的Subnet属性值作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即可。 
步骤310,根据步骤305获得的所述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与基站的映射关系获得该小区对应的基站ID;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根据网络中使用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设置有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其中,小区ID具体为各基站设备上报的Subnet属性值,基站ID根据各局点的配置而各不相同,但保证了在全网内的唯一性。因此,可以根据预设的小区与基站的映射关系,查找与步骤305中获得的小区ID对应的基站ID。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各基站设备采用的BSID编码方式不同,也能够进行统一处理,当新增了设备时,只需要在映射关系中将该设备上报的Subnet属性值作为该设备管辖的小区ID,并为其分配对应的基站ID即可。 
步骤315,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和/或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当用户接入网络后,可以根据步骤305获得的IMSI识别该用户,并将用户当前流量与获得的小区ID、基站ID进行绑定,根据对该小区和/或基站用户预设的流量控制策略对该用户下发控制命令,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当设定A小区中用户的流量不能超过1M/s,如果用户B接入该A小区,且B用户的当前流量超过了1M/s,则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用户B的流量进行限流或丢包处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只根据具体小区的流量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也可以根据该小区以及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流量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该小区和/或基站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进一步的,当网络中新增有采用新的Subnet编码方式的新设备时,可以在映射表中将该新设备上报的Subnet属性值作为该设备所管辖的小区ID,同时为其设置相应的基站ID。当网络中需要更换旧设备时,根据更换设备的情 况更新映射表中的小区ID及对应的基站ID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在CDMA20001x EV-DO网络监听获得的RADIUS报文中的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再根据预设的小区与基站映射关系获得该小区对应的基站ID信息,进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由于预设的小区与基站映射表中的小区ID是根据各基站设备上报的Subnet属性值,基站ID是本网内自己设置的唯一标识,因此,即使各基站设备是不同厂商的设备,采用的Subnet编码方式不同,也可以统一进行处理,比较简单的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而不需要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从RADIUS报文中直接获得小区和基站信息。当网络中的设备有变化时,也只需要更新小区基站映射关系即可方便的获得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易于维护。 
图4为本发明实施四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0,用于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监听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Packet Data ServiceNode)发送给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服务器的RADIUS报文的方式来获得用户接入时的认证请求RADIUS报文。 
解析模块405,用于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其中,基站识别码BSID是3GPP2扩展的RADIUS协议的属性,该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小区和基站信息。子网Subnet也是3GPP2扩展的RADIUS属性,用于标识用户接入的子网信息,包括用户接入的基站和小区信息。通常在CDMA20001x的网络中,PDSN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BSID属性,在CDMA20001x EV-DO网络中,PDSN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中通常携带有Subnet属性。 
由于在CDMA 2000网络中,不同厂商的设备标识小区或子网的方式不同,有的厂商设备中用BSID信息中包含了基站和小区标识,有的设备中可能采用自定义格式,在BSID信息中只标识有小区标识,有的设备中的Subnet编码可能也不规范,因此,本实施例中直接将从RADIUS报文中获得的BSID属性值 或Subnet属性值作为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基站信息获取模块41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该用户接入的网络中使用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设定有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可以采用映射表的形式。其中小区ID为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或Subnet的属性值,基站ID可以根据各局点的配置而各不相同,只要保证在全网内唯一即可。因此,在解析模块405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后,基站信息获取模块410可以根据本地网络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该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控制模块415,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当用户接入Internet后,可以根据设置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限流等具体控制操作。具体的,当用户接入网络后,可以根据获得该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基站ID信息按照预设的流量控制策略对该用户下发控制命令,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当设定A小区中用户的流量不能超过1M/s,如果用户B接入该A小区,且B用户的当前流量超过了1M/s,则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用户B的流量进行限流或丢包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解析模块对接收模块获得的RADIUS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获得的RADIUS报文中的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通过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信息,从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分析控制。由于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用户接入的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进行设置,因此不需要根据各设备采用的编码方式的不同对各设备采用不同的解析方式分别进行解析,处理方式简单有效,且易于维护。 
图5为本发明实施四提供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配置模块420,用于设置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 
其中小区ID包括网络中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或Subnet的属性值,所述基站ID根据网络情况进行配置,所述基站ID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性。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维护模块425,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中基站设备的变化情况,对所述小区ID和基站ID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具体的,当网络中新增有采用新的BSID编码方式或新的Subnet编码方式的新设备时,可以将该新设备上报的BSID属性值或Subnet属性值作为该设备所管辖的小区ID新增入所述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中,同时为其设置相应的基站ID。当网络中需要更换旧设备时,根据更换设备的情况更新映射表中的小区ID及对应的基站ID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解析模块405可以包括: 
RADIUS报文解析子模块4050,用于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 
小区ID获取子模块4055,用于将RADIUS报文解析子模块4050获得的所述BSID或Subnet属性值作为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解析模块对接收模块获得的RADIUS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获得的RADIUS报文中的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通过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信息,从而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分析控制。由于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用户接入的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先进行设置,当网络中的基站设备有变化时,通过维护模块对对所述小区ID和基站ID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维护即可,而不需要根据新设备采用的不同编码方式重新定制新的解析方式即能较容易的获得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和基站ID信息,处理方式简单有效,易于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包括DPI设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包括PDSN设备600、AAA服务器605及DPI设备610,其中: 
PDSN设备600,用于当用户接入网络时,通过向AAA认证服务器发送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发起认证请求; 
AAA服务器605,用于接收PDSN设备发送的RADIUS报文,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 
具体的,当所述AAA服务器对所述用户认证通过时,用户可以正常接入网络。 
DPI设备610,用于监听所述RADIUS报文,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当所述AAA服务器对所述用户认证通过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所述DPI设备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对监听获得的PDSN设备发送给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进行解析,并将解析获得的RADIUS报文中的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值作为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通过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信息,从而当用户接入网络后,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该用户的流量进行分析控制,使得对网络系统中的流量控制方式更为简单,且系统易于维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深度包检测DPI设备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所述DPI设备设置在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设备与Internet之间,所述DPI设备通过监听PDSN设备发送给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的方式来获得所述RADIUS报文;
所述DPI设备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所述DPI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所述DPI设备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或者根据获得的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包括:
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
将获得的所述BSID或Subnet属性值作为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PI设备根据用户接入的网络中基站设备的管理信息预设小区ID和基站ID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小区ID包括所述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或Subnet的属性值,所述基站ID根据网络情况进行配置,所述基站ID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PI设备根据所述网络中基站设备的变化情况,对所述小区ID和基站ID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5.一种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设备与Internet之间,所述识别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所述识别装置通过监听PDSN设备发送给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的RADIUS报文的方式来获得所述RADIUS报文;
解析模块,用于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基站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设置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小区ID包括网络中的基站设备上报的BSID或Subnet的属性值,所述基站ID根据网络情况进行配置,所述基站ID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中基站设备的变化情况,对所述小区ID和基站ID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RADIUS报文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
小区ID获取子模块,用于将RADIUS报文解析子模块获得的所述BSID或Subnet属性值作为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
9.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设备,用于当用户接入网络时,通过向AAA认证服务器发送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请求RADIUS报文发起认证请求;
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用于接收PDSN设备发送的RADIUS报文,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
深度包检测DPI设备,所述DPI设备设置在所述PDSN设备与Internet之间,用于监听所述RADIUS报文,通过解析所述RADIUS报文中的基站识别码BSID或子网Subnet属性,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并根据所述用户接入小区的小区ID以及预设的小区ID与基站ID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用户接入基站的基站ID,当所述AAA服务器对所述用户认证通过后,根据获得的所述小区ID、基站ID以及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的流量进行控制。
CN200910265061.XA 2009-12-31 2009-12-31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5061.XA CN102118750B (zh) 2009-12-31 2009-12-31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5061.XA CN102118750B (zh) 2009-12-31 2009-12-31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750A CN102118750A (zh) 2011-07-06
CN102118750B true CN102118750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21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50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8750B (zh) 2009-12-31 2009-12-31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8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530B (zh) * 2011-10-21 2016-01-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874082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管控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104661A (zh) 2013-04-09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服务器、远程用户拨号认证能力协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857A (zh) * 2006-12-29 2007-08-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次lac寻呼方法
CN101237705A (zh) * 2008-02-27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857A (zh) * 2006-12-29 2007-08-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次lac寻呼方法
CN101237705A (zh) * 2008-02-27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supporting packet based services and Packet Data Networks (PDN).《3GPP TS 29.061 V9.0.0》.2009,第55页第16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750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3971B1 (en) Binding mechanism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74840B2 (en)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a connection request from a roaming mobile entity
US8139598B2 (en) Automatic QoS configuration
US20120166803A1 (en) Ver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access control
CN102348200B (zh)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EP2215747B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enhanced manageability in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998260A (zh) 在分组数据网络中在网络接入验证传送协议(pana)与点对点协议(ppp)之间提供反向兼容性的方法和系统
EP2375642B1 (en)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 addr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system
CN100442920C (zh) 在下一代网络中获取用户接入信息的方法
EP228505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admission control
EP246675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a selected home operator of a machine to machine equipment
US11903047B2 (en) Service-based policy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07579833B (zh) 一种为专线用户提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17383A (zh) 移动终端接入家庭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18750B (zh) Cdma网络中用户流量所属小区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69695B (zh) 关联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31266A (zh) 将漫游伙伴域组织成主域和次域
EP2306681B1 (en) Method and policy enforcement function entity for implement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est information
CN104301450B (zh) 寻址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76955A (ko) 서비스 특성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2118766A (zh) 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2387502B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KR20150084861A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154422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seamless qos guarantees i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when ip-based mobility service is provided
KR100879164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서비스 품질 관리를 위한 결합 메커니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Applicant after: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elecom Branch, China Telecom Group Co.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elecom Branch, China Telecom Group C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TO: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