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6868A -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6868A
CN102106868A CN2010106031522A CN201010603152A CN102106868A CN 102106868 A CN102106868 A CN 102106868A CN 2010106031522 A CN2010106031522 A CN 2010106031522A CN 201010603152 A CN201010603152 A CN 201010603152A CN 102106868 A CN102106868 A CN 102106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eous solution
therapeutic agent
biomembrane
periodontal disease
cont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31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博文
和田孝宣
小宫山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6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6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所述牙周病用治疗剂能够给患者带来较少的痛苦并能够抑制牙周病的复发。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其中有效氯的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值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使用本发明的水溶液,能够除去牙硬组织内部存在的生物膜,并能够通过析出的盐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细结构,由此能够除去抗原物质并抑制炎症的复发。

Description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所述治疗剂和方法能够除去已发展为牙周病的牙周袋内的污染物,并能够用钙盐密封牙骨质中的微小裂隙。
背景技术
牙周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的:使用刮治器等机械地除去牙周袋内受污染的牙骨质,然后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口腔洗液清洗牙周袋的内部。此后,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有缓释四环素制剂的局部药物传递系统(LDDS)进行治疗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而得以确立。
不过,由于受污染的牙骨质存在于牙周袋的内部,牙医使用刮治器等对受污染的牙骨质进行的机械式去除往往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着牙周袋上皮的损伤等。此外,由于对牙龈进行的浸润麻醉注射是止痛处理所必需的,因而会对惧怕注射的患者施加极大的心理负担。另外,由于齿根表面的解剖学形态复杂,所以用机械方法除去受污染的牙骨质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从而使患者承受较大的负担。
此外,作为防止牙周病的常规技术,日本特许第4022237号公开了一种口腔除菌液,所述除菌液包含浓度为100ppm~200ppm的次氯酸钠和浓度为150ppm~300ppm的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另外,日本特许第4369530号公开了牙科用杀菌水,所述牙科用杀菌水包含的有效氯浓度(来自次氯酸和碳酸氢钠)为50ppm~700ppm,且pH为6.3~8。
通常,牙周炎用抗菌剂在下述假定下使用:牙周病原菌并非简单地停留在牙表面上的生物膜处而是也侵入进牙周组织的细胞中。然而,生物膜的成分由蛋白质、糖类、油脂等多种有机分子构成,考虑到抗生物质的作用机理,很难说分解并除去生物膜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此外,从解剖学的观点出发,健康的牙骨质中不存在血管系统,牙骨质内的牙骨质细胞由牙周膜基于渗透扩散来供给养分。当考虑解剖学特征时,在存在于发展为牙周病的牙周袋内的受污染牙骨质中,已经浸入了存在于牙周袋内的多种抗原物质。因此,即使通过机械手段完全除去受污染牙骨质的表面,作为污染物的抗原物质也仍然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剩余的牙骨质中,这意味着其释放出的抗原继续因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牙周袋的炎症。有鉴于此,有必要长期去医院治疗牙周病。
此外,日本特许第4022237号描述的相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混合水溶液的浓度较低,使适用部位局限于口腔内的硬组织表面,而不能除去受污染牙骨质内形成的生物膜。此外,日本特许第4369530号描述的相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涉及到的牙科用杀菌水的pH为6.3~8,这对除去生物膜几乎没有贡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和牙周病治疗方法,其通过以化学方式溶解除去牙周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并密封微小裂隙而使患者的痛苦感较轻并用来抑制牙周病的复发。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所述治疗剂用于除去口腔内的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并且使所述硬组织再次钙化,其中,通过化学方式溶解并除去在受污染的牙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形成的所述生物膜,并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生物膜中含有的钙离子析出为钙盐,从而通过析出的盐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小裂隙。
此方面是以化学方式除去受污染的牙骨质内的污染物并通过钙化作用密封受污染的牙骨质内的微小裂隙结构。具体而言,通过用本发明的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使受污染的牙骨质内形成的污染物得以溶解而除去,并根据剩余水溶液中的碱性成分可析出钙盐的作用来密封牙骨质中的微细结构。结果,不仅除去了硬组织内的生物膜,而且还使硬组织再次钙化,从而防止了牙周病的复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牙周病用治疗剂中,优选的是所述牙周病用治疗剂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并且所述水溶液具有的有效氯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值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关于次氯酸(次氯酸钠),已经表明,清洗生物膜时次氯酸钠的清洗力取决于OCl-的浓度,而且清洗效果随pH增大而增强。特别是,浓度为100mg/L(100ppm)以上时,清洗效果增强。关于氢氧离子(OH-)的清洗效果,也有报道说生物膜的去除率取决于OH-的浓度。尽管溶解率在中性至碱性范围内较低,但在pH 11至pH 13的范围内清洗效果因OH-的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确保人体的安全并显著提高生物膜的去除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牙周病用治疗剂中,优选的是所述水溶液是电解质水溶液,且平衡状态由所述pH值决定。
此方面的水溶液具有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并随着治疗时与唾液或生物膜等中含有的蛋白质等的中和作用使其pH甚至可以变至中性范围。此时,根据勒夏特列(Le Chatelier)原理,水溶液有获得新平衡状态的趋势。因此,即使当水溶液经过口腔进入胃部时,也会被胃酸(pH2)中和,因而能够防止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牙周病用治疗剂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水溶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过包含并使用少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使污染物转化成胶体,因而使污染物的再吸附得到抑制。结果,所述清洗效果得到了加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优选的是通过用上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浸透具有受污染牙骨质的牙周袋来除去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
通过对受污染牙骨质的表面施用本发明的水溶液并使得所述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来进行清洗。如此能够除去微细结构中存在的污染物(即,生物膜),并通过残余高碱性成分的作用使钙盐析出而能够密封微细结构,并由此能够抑制复发。
附图说明
图1是牙周组织的截面图;
图2是描述细胞牙骨质周边环境的显微图像;
图3是描述牙骨质腔隙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描述清洗液的pH对不可逆吸附在α-Al2O3表面上的BSA的脱附和生物膜形成细菌的脱附的影响的图示;
图5是描述通过OH-清洗并除去生物膜成分的模型机制的图示;和
图6是描述常规口腔除菌液和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之间效果的比较结果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过,除非另作特别说明,构成要素、类型、组合、形状和其相对布置等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是说明性的实例。
图1是牙周组织的截面图。牙由硬组织构成,并且自表面起包括牙釉质1、牙本质2和牙骨质3。图1描述了受污染的牙骨质4受到牙周病影响的状态。特别是,牙骨质3是钙化组织,其中源自牙滤泡的成牙骨质细胞在齿根表面上以层状形式形成并添加,而且由于其存在于齿槽中,所以肉眼无法看到。虽然牙骨质3与牙根部的牙本质2之间具有较宽的边界,但是其仍然可以接触齿冠部分的牙釉质1。
从解剖学的观点出发,健康的牙骨质中不存在血管系统。牙骨质3内的牙骨质小管14(参见图3)基于渗透扩散而接收来自牙周膜的养分。考虑到该解剖学特征,存在于牙周袋内并发展为牙周病的受污染牙骨质4会受到牙周袋内存在的各种抗原物质的浸透。这表明,即使当通过机械手段完全除去受污染牙骨质4的表面时,作为污染物的抗原物质也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剩余的牙骨质中,由其释放的抗原将继续因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牙周袋的炎症。因此,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有必要长期到牙科诊所就诊。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患者痛苦较小的情况下有效地除去牙周组织(也称为牙骨质)内存在的抗原物质,并通过以化学方式溶解除去牙周组织内形成的生物膜并密封微小裂隙而抑制复发。此外,当其发展为龋齿且牙本质受到污染时,受污染牙本质内的牙本质小管中形成的生物膜成为处理对象。进而,在牙釉质的情况中,釉质柱(棱柱)内的裂隙中形成的生物膜成为处理对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化学方式溶解并除去受污染的牙齿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形成的生物膜,并在碱性条件下使生物膜中含有的钙离子作为钙盐析出,由此通过所述钙盐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小裂隙。
具体而言,受污染牙骨质4中的污染物的去除和对受污染牙骨质4中微小裂隙的钙化密封通过化学方式进行。为此,用下述的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4,从而溶解并除去在受污染的牙骨质4内形成的污染物,并通过残余水溶液中存在的碱性成分使钙盐析出而使牙骨质3中的微细结构得到密封。结果,不仅除去了硬组织中的生物膜,而且使硬组织再次钙化,从而防止了牙周病的复发。
此外,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所述水溶液具有的有效氯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具体而言,关于次氯酸(次氯酸钠),已经表明,清洗生物膜时次氯酸钠的清洗力取决于OCl-的浓度,且清洗效果随pH增大而增强。特别是,浓度为100mg/L(100ppm)以上时,清洗效果增强。关于氢氧离子(OH-)的清洗效果,也有报道说生物膜的去除率取决于OH-的浓度。尽管溶解率在中性至碱性范围内较低,但在pH 11至pH 13的范围内清洗效果因OH-的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确保人体的安全并显著提高生物膜的去除率。
此外,本发明的水溶液是电解质水溶液,且平衡状态由上述pH值确定。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水溶液具有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并且根据治疗时唾液或生物膜等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进行的中和作用使其pH甚至可以变至中性范围。此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水溶液有获得新平衡状态的趋势。因此,即使当水溶液经过口腔进入胃部时,也会被胃酸(pH 2)中和,因而可以防止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发明的水溶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通过包含并使用少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使污染物转化成胶体,因而使污染物的再吸附得到抑制。结果,所述清洗效果得到了加强。
此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浸透具有受污染牙骨质4的牙周袋来除去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具体而言,通过对受污染牙骨质4的表面施用本发明的水溶液使得所述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4来进行清洗。如此能够除去微细结构中存在的污染物(即,生物膜),并通过残余高碱性成分的作用使钙盐析出而能够密封微细结构,并由此能够抑制复发。
下面将说明除去牙硬组织物质内包含的污染物的疗法。
通过将本发明的水溶液施用于受污染牙骨质4的表面以使其渗入受污染牙骨质4中来进行清洗。牙骨质的顶层上存在嵌入的夏贝尔纤维(Sharpey’s fiber)束,而牙骨质的内部存在如牙骨质腔隙11和牙骨质小管14等微细结构(参见图2和图3:引自2001年9月26日出版的“Oral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Wakaba Publishing Company的第66页)。
根据本发明的水溶液,通过除去微细结构中存在的污染物(即,生物膜)并利用残余高碱性成分的作用而析出钙盐来使微细结构得到密封,可以抑制复发。
对于受污染的牙本质,在受污染牙本质内的牙本质小管中形成的生物膜成为处理对象。通过在清洗后敷贴钙制剂,牙本质小管上析出钙盐。在牙釉质的情况中,在釉质柱(棱柱)内的裂隙中形成的生物膜成为处理对象。
下面将给出关于体组织(即,受感染的牙周组织)的说明。进行治疗时,绝对有必要在即将治疗之前检查牙周袋并确定牙周袋上皮的状态以及牙周袋的深度。首先,在牙周袋检查发现牙周袋易于出血时,因为牙周袋的内部由新肉芽组织构成且牙周袋内上皮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所以从组织伤害性的观点出发应在低浓度而非高浓度下使用本发明的水溶液。
在牙周袋检查未发现出血时,牙周袋内的复层扁平上皮的连续性得以保持,且发生因穿过上皮的防御屏障而侵入人体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可以说这是在高浓度下使用本发明的水溶液获得更有利的效果的状态。
作为治疗的结果,因为牙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存在钙盐,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碱性性质,其中所述盐因本发明水溶液的作用而析出。关于牙周袋,已知龈沟液(Gingival Cervicular Fluid,GCF)从其中漏出。然而,该成分是体液和污染物的所谓的混合液,并且已知还包含血液成分。
同时,已知与骨骼相比,血钙离子浓度是过饱和的。在此基础上,治疗后在牙骨质的微小裂隙中析出的残余碱将得到来自GCF的钙离子供给,并使微小裂隙随着钙盐的析出而得到连续钙化。对于受污染的牙本质,通过敷贴牙科用钙制剂供给钙盐。通过使用药液注射型超声波刮治器等重复该处理,将逐渐除去受污染的牙骨质中的生物膜成分,并使微小裂隙得到密封。
下面说明受污染的牙硬组织中的污染物(即,生物膜)的去除和用于受污染的牙硬组织的再钙化剂。
本发明的水溶液利用了作为针对生物膜成分的基本清洗要素的次氯酸钠的清洗效果、碱(OH-)的清洗效果和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
图4是描述清洗液的pH对不可逆吸附在α-Al2O3表面上的BSA的脱附和生物膜形成性细菌的脱附的影响的图示。纵轴表示去除率,横轴表示pH。BSA在弱酸至弱碱的范围内几乎不发生脱附,但在碱性范围内,特别是在11.5~13的pH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去除率和脱附速率都明显提高。pH与生物膜形成性细菌的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与BSA相同的趋势。另外,果胶作为一种酸性多糖,可在酸性pH范围内发生脱附,但其去除率和脱附速率依赖于OH-的浓度,这与蛋白质类似(摘自“Characteristics of washing and removal of biofilm components based on washing,”Hiromi URANO,Bokin Bobai第37卷,第2期,第139~147页,2009年)。
图5是描述通过OH-清洗并除去生物膜成分的模型机制的图示。在高OH-浓度的碱性条件下,生物膜成分中羧基等的H+得到释放,使生物膜构成成分的分子链或细菌细胞的表面层带有负电,并促进其水合、膨胀、溶解和分散。另外,在高碱性条件下,OH-吸附在基材表面上,基材表面与生物膜的成分一起携带大量负电。因此,生物膜的成分间产生较大的静电斥力,并由于相互作用的总和而丧失吸附能力,这使平衡向脱附方向移动。最后,OH-在基材表面上的生物膜成分吸附位点上进行吸附置换,从而最终引起脱附。换言之,据信在极性基材表面与水之间的界面区域通过OH-进行的吸附置换反应在清洗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在基于疏水相互作用而存在非特异性和可逆性吸附的情况下,去除率对pH的依赖性有所不同。
图4显示了清洗液的pH对吸附在PET表面上的BSA脱附的影响。在弱酸至弱碱范围内,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去除率在pH为12以上时显著提高。不过,与使用极性基材的情况相比,去除率在pH为12以上的高碱性条件(即,高OH-浓度条件)下较低。同样在弱酸至弱碱的范围内,对于基于疏水相互作用缓慢且可逆地进行吸附的部分BSA而言,通过羧基等的H+随OH-的增多而发生的脱附来获得负电荷,并使水合、膨胀、溶解和分散得到了促进,还使脱附容易发生。同时,在高碱性条件下,据信在吸附量很少的状态下残留在基材最外层表面上的BSA在BSA分子之间不具有静电斥力,由于基材表面上的OH-吸附位点的个数很少,且负电荷的密度相当低,所以不能得到BSA与基材表面之间的静电斥力或因OH-的吸附置换产生的对脱附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发生脱附(摘自“Characteristics of washing and removal of biofilm components based on washing,”Hiromi URANO,Bokin Bobai,第37卷,第2期,第139~147页,2009年)。
图6是描述常规口腔除菌液和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之间效果的比较结果的图示。
实施方法是:将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和0.01摩尔/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pH 12)分别用作液体A和液体B,由此制备添加有氢氧化钠、具有不同浓度且pH为12的次氯酸钠水溶液(pH 12)。图6示出了该测试结果。
1)水(对照)........无
2)除菌液(127ppm)..........无变化
3)0.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无法识别变化
4)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脱色
5)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强力脱色
从上述结果发现,5)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加pH 12具有最强的效果。
下面将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药液。本发明的药液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所述水溶液的有效氯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值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NaOH)、碳酸氢钠(NaHCO3)或碳酸钠(Na2CO3)。
另外,在期望获得增强清洗效果时,可以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的水溶液的预期效果,其可通过化学方式溶解并除去受污染牙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形成的生物膜,并且,通过使生物膜中的钙离子在高pH下作为钙盐析出,其起到有助于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小裂隙的作用。
关于次氯酸(次氯酸钠),已经表明,清洗生物膜时次氯酸钠的清洗力取决于OCl-的浓度,而且清洗效果随pH增大而增强。特别是,浓度为100mg/L(100ppm)以上时,清洗效果增强。关于氢氧离子(OH-)的清洗效果,也有报道说生物膜的去除率取决于OH-的浓度。尽管溶解率在中性至碱性范围内的较低,但在pH 11至pH 13的范围内清洗效果因OH-的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
据报道,当次氯酸钠溶液在pH为11以上的碱性条件(其中OH-的清洗效果增强)下使用时,清洗力在OH-和OCl-之间的强化作用的基础上得到显著增强。
本发明的水溶液是电解质水溶液,其平衡状态由pH决定。当对人体施用时,假定本发明的水溶液在其中存在受污染牙骨质的牙周袋的内部使用。即使在碱性很强时,如果它是低浓度的水溶液则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pH是水溶液中[H+]或[OH-]的摩尔浓度的指数。在氢氧化钠(分子量为约40)的情况中,pH 13表示0.1摩尔/L=4g/L。在氢氧化钠的情况中,据信在水溶液中的浓度方面优选的是约300ppm~1000ppm。
同样,如果次氯酸钠的浓度对人体没有影响,则该浓度便落入能够有效使用而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范围内。在有效氯浓度方面,优选的是约50ppm~10000ppm。
通常已知的是次氯酸钠有氯臭(chlorine odor)。那是因为在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是酸性水溶液时,水中更多的游离有效氯变成了Cl2成分的形式,结果随着氯气的挥发产生了氯臭。因为本发明的水溶液是碱性的,水中的游离有效氯是OCl-的形式,因此几乎不会产生氯臭。
此外,当对受污染的牙本质施用时,其溶解了牙本质小管中形成的生物膜,由此能够除去抗原物质。
当受污染的牙本质是受感染的牙根管的形式时,将本发明的水溶液填充在牙根管中,并使其与口腔黏膜隔离,因而安全性极高。在受污染的牙本质是由牙本质的腐烂造成而未达到牙根管的情况中,可使本发明的水溶液包含在棉签等中,然后添加至施用部位。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水溶液的作用机制。来自所述水溶液中的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OCl-和OH-用作本发明的氧化还原剂,该氧化还原剂的浓度不仅表现出清洗效果还决定了细胞毒性。
在高OH-条件下,在本发明的水溶液中,OH-在其吸附物质表面上形成OH-水合层,通过使双方具有大量负电荷,其表现出对蛋白质、多糖、油脂等宽范围内的有机物具有优异的溶解力。
OCl-表现出对蛋白质、多糖或微生物细胞的表面层上通常存在的C=C、C=N、C-N、-NH2和-SH等具有高电子密度的残基具有强氧化作用。次氯酸钠对有机污染物的清洗作用是通过次氯酸(HOCl)经由氧化分解来促进脱附的清洗促进作用和NaOH的溶解力之间的协同效应获得的。
使用本发明的水溶液分解除去生物膜时,生物膜中存在的Ca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不能作为离子存在,因此以Ca盐的形式析出。由于Ca盐呈现碱性,所以析出物保持了局部的碱性,并因而促进了Ca盐的析出。
本发明的水溶液有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并随着治疗时与唾液或生物膜等中含有的蛋白质等的中和作用使其pH甚至可以变至中性范围。此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水溶液有获得新平衡状态的趋势。因此,即使当水溶液经过口腔进入胃部时,也会被胃酸(pH 2)中和。考虑到氢氧化钠以破坏性方式对细胞进行施用的情况,由于细胞膜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产物是已知的所谓“肥皂”的成分。因此,即使形成并吞咽了少量的肥皂成分,对人体也不会有影响。
口腔中的上皮成分是复层扁平上皮。上皮间的细胞之间存在公知为保湿组分的诸如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和硫酸皮肤素等胞外物质。实际上,要使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穿过上皮伤害人体,需要极高浓度的溶液。因此,在仅有少量的氢氧化钠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人体使用方面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使用包含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使用该水溶液可通过表面活性剂将污染物转化成胶体从而增强对再吸附的抑制。还有报道指出通过添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效果得到增强。
以上总体来说,关于现有技术:1)使用抗生素作为所述的用于除去生物膜的物质,2)目的在于通过使用杀菌物实现杀菌,3)仅可以除去受污染牙骨质的表面层上的污染物,4)使用机械式去除处理受污染牙骨质内存在的抗原物质,5)对于除去解剖学上可见的微小裂隙中存在的生物膜而言无用,和6)未考虑对解剖学上可见的微小裂隙的密封。
就上述问题而言,本发明的区别在于:1)主要作用并不是由抗菌剂、酶或表面活性剂(添加时表面活性剂仅用作助剂)获得,2)不以细菌作为目标(反之,以蛋白质、糖、油脂等分子作为目标,这些分子不是生命体而是比细菌更小的分子),3)受污染的牙硬组织内的抗原物质是对象(对象部位是牙周组织的内部和牙硬组织的内部),4)能够除去解剖学上可见的微小裂隙中存在的生物膜(迄今为止,尚未有关于化学溶解的报道),5)解剖学上可见的微小裂隙能够通过Ca盐的析出而得到密封(即,由中学化学课学到的钙盐在碱性环境中发生的化学析出和沉淀反应),6)因为没有使用刮治器等金属装置,所以几乎不需要麻醉预处理来减轻疼痛,7)有望缩短治疗时间,和8)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获得治疗效果(基于钙盐的析出)。
根据本发明,使用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从而溶解并除去受污染牙骨质内形成的污染物,并在残余水溶液中包含的碱性成分引起的钙盐析出的基础上使牙骨质内的微细结构得到密封,因而不仅除去了硬组织内的生物膜,而且使硬组织再次钙化,从而防止牙周病的复发。
此外,清洗效果随着OH-浓度在pH 11至pH 13范围内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确保人体安全性并使生物膜的去除率显著提高。
此外,即使当本发明的牙周病用治疗剂经过口腔进入胃部时,也会被胃酸(pH 2)中和,因而能够防止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此外,通过包含并使用少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使污染物转化为胶体,从而增强了对其再吸附的抑制。结果,所述清洗效果得到了加强。
此外,通过对受污染牙骨质的表面施用本发明的水溶液并使得所述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来进行清洗,因此能够除去微细结构中存在的污染物(即,生物膜),并通过残余高碱性成分的作用使钙盐析出而能够密封微细结构,结果能够抑制复发。

Claims (5)

1.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所述治疗剂用于除去口腔内的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并使所述硬组织再次钙化,
其中,通过化学溶解并除去受污染的牙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形成的所述生物膜,并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生物膜中含有的钙离子析出为钙盐,从而通过析出的所述盐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小裂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病用治疗剂,其中,所述牙周病用治疗剂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所述水溶液具有的有效氯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值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周病用治疗剂,其中,所述水溶液是电解质水溶液,平衡状态由所述pH值决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周病用治疗剂,其中,在所述水溶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一种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其中,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周病用治疗剂浸透具有受污染牙骨质的牙周袋来除去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
CN2010106031522A 2009-12-25 2010-12-23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Pending CN102106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5263 2009-12-25
JP2009295263A JP2011132205A (ja) 2009-12-25 2009-12-25 歯周病治療剤及び歯周病治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6868A true CN102106868A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71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31522A Pending CN102106868A (zh) 2009-12-25 2010-12-23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59462A1 (zh)
JP (1) JP2011132205A (zh)
CN (1) CN1021068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396A (zh) * 2016-07-22 2019-03-1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口腔护理抗菌剂的给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4701B2 (ja) * 2012-02-17 2018-04-04 株式会社エピオス 次亜塩素酸および次亜塩素酸イオンを含む洗浄水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3009196B1 (fr) * 2013-08-02 2015-10-02 Arnaud Mainnemare Nouvelle composition pour le traitement de l'inflammation
WO2015029263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株式会社エピオス 洗浄水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03213A (ja) * 2014-06-18 2016-01-12 株式会社ジーシー 歯面清掃用組成物
JP6124378B2 (ja) * 2016-03-10 2017-05-10 株式会社エピオス 洗浄水の製造方法
JP6781866B2 (ja) * 2018-01-12 2020-11-11 加地貿易 株式会社 塩素系洗浄剤の残り香における塩素臭の消臭剤及び清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438B1 (en) * 1998-02-27 2002-02-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Oral car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hlorite and methods
US6682722B2 (en) * 2001-09-19 2004-01-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Oral compositions providing enhanced overall cleaning
US8298516B2 (en) * 2006-12-22 2012-10-30 Douglas Anderson Calculus dissolving dent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CN101909641A (zh) * 2008-02-08 2010-12-08 帕菲克特佩里奥株式会社 牙科用杀菌水、其生成方法及其生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396A (zh) * 2016-07-22 2019-03-1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口腔护理抗菌剂的给药
CN109475396B (zh) * 2016-07-22 2021-07-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口腔护理抗菌剂的给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32205A (ja) 2011-07-07
US20110159462A1 (en) 201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868A (zh) 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Holland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iapical healing process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Zehnder Root canal irrigants
Salgado et 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irrigants on calcium hydroxide medication removal: microscopic cleanliness evaluation
Agrawal Vineet et al.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of endodontic irrigants–A review
JP2008540430A5 (zh)
Yadav et al. Efficacy of etidronic acid, BioPure MTAD and SmearClear in removing calcium ions from the root canal: An in vitro study
Marais Cleaning efficacy of a new root canal irrigation solution: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Mônika et al.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root canal irrigation regimens
Makkar et al. Ozone-treating dental infections
CA2635801C (en) Cleansing composition
Bonsor Disinfection of the root canal system: what should the protocol be?
US7879315B2 (en) Agent for dissolving dental calculi and dental caries
Tinaz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mear layer removal effectiveness of EDTA using two techniques: an SEM study
Venghat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smear layer removal efficacy using QMix 2in1, chitosan, smear clear and Glyde
de Rossi et al. How to improve bond stability to eroded dent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US6409994B1 (en) Preparation for dental treatment
US6322772B1 (en) Methodology for treatment of the dental arches and periodontal tissue
WO2009106972A2 (en) Dental composition for desensitizing, disinfecting and protecting exposed dentine
CN101474135A (zh) 一种水溶性龋齿祛腐凝胶及其制造方法
KR100336702B1 (ko) 치아 근관 세척액
Mukhlif et al. The Effect of Adding Poloxamer Surfactant on Cleaning Efficiency of NaOCl and NaOH (SEM Study)
Mironova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removal efficiency of intracanal medicaments-a literature review
Fahad et al. The Advancement in irrigation solution within the field of endodontics, A Review
Singh 'Repair the defect'-Emerging topical fluoridated remineralizing agents: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