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917A -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917A
CN102104917A CN2011100423252A CN201110042325A CN102104917A CN 102104917 A CN102104917 A CN 102104917A CN 2011100423252 A CN2011100423252 A CN 2011100423252A CN 201110042325 A CN201110042325 A CN 201110042325A CN 102104917 A CN102104917 A CN 102104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r
speed
amr speed
threshold valu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3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4917B (zh
Inventor
杨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423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4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若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则对所述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以解决在对ACS中各AMR速率集优化调整的同时,对该AMR速率间的门限值也进行调整,以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AMR,Adaptive Multi-Rate)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更好的语音通话质量,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实现了免汇编操作(TFO,Tandem FreeOperation)机制;其中,TFO是指,通过在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Modulation)码流中插入TFO帧,透传语音帧,即不通过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中的编解码单元对该语音进行编解码,因为编解码对于语音来说都是有损的,通过绕过语音编解码来提高语音质量。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是一种编码技术,其主要是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1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空中接口上下行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来不断调整上下行语音编码模式,从而达到语音质量和系统容量的最优平衡。全速率AMR支持8种编码速率、半速率AMR支持6种编码速率。
目前,在建立AMR TFO时,要求基站控制器BSC建立TFO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Active Codec Set)一致,如果两端小区的ACS一致,即满足TFO建立条件时,则立即建立TFO连接。如果不满足TFO建立条件,则BSC需进行ACS优化,用优化后的优化激活速率集(OACS,OptimisedActive Codec Set)建立TFO连接,此时需开启速率集优化开关,且支持速率集(SCS,Supported Codec Set)满足ACS优化条件。
其中,BSC在对两端支持速率集中进行速率集优化,得到优化后的OACS,BSC中的无线资源管理(RR,Radio Resources)将OACS及门限磁滞通知给基站收发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将该通知转发给终端用户,但是,由于BSC中的编解码单元(TC,TransCoder)并没有进行AMR速率集变更后相应门限的调整,因此,RR下发给基站收发台各速率门限仍是优化前各速率的门限,很显然,这个门限已不适合优化后的速率集,会导致AMR速率调整不合理,影响语音性能。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实现方式中,现有的TFO协议中只规定了ACS优化调整原则,并没有涉及到ACS更改后的各速率间门限的调整原则,影响了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和终端,以解决在对ACS中各AMR速率集优化调整的同时,对该AMR速率间的门限值也进行调整,以提高通信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则对所述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
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并在基站控制器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控制器,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
调整单元,用于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通过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以便于在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后,用户设备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并利用建立的TFO进行通信,提高该用户设备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对编码模式激活集TFO协议的改进,在现有的立即免汇编操作TFO协议中,只规定了基站控制器对ACS优化调整原则,并没有涉及到该ACS更改后各速率间门限的调整问题,也就是说,基站控制器在对ACS优化调整后,由于不涉及到门限值的调整,基站控制器中的编解码单元TC不对AMR速率集进行调整,而基站控制器中的资源管理单元RR通过基站下发给终端的AMR速率集是调整后的AMR速率集,而对应的门限值则是原来的门限值,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该终端也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进行AMR速率的调整,但由于原来的门限值不能适应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将会导致AMR速率调整不合理,从而影响了语音性能。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给基站,基站再通知给用户(即用户设备,比如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以便于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该用户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并利用建立的TFO进行通信,提高了该用户的通话质量。即为了使调整后AMR速率合理,在对AMR速率调整后,对AMR速率间的门限值也调整到合理值,达到各AMR速率占用合理,提高语音质量。
其中,对AMR速率间的门限值也调整到合理值,比如,如果AMR速率集中有2个AMR速率(AMR1、AMR2),则AMR速率间的门限就1个。当前使用AMR1的话,如果空口质量大于了门限值与磁滞的和,AMR速率就上调至AMR2。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若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则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调整的过程包括:确定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最低的第一AMR速率和次低的第二AMR速率间的门限,其门限值为N;将所述ACS中最低的第一AMR速率和次低的第二AMR速率调整为对应的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其调整的依据是按照3GPP 28062协议中具体的调整算法来调整的。也就是说,将ACS中各AMR速率调整为优化激活集OACS中的各AMR速率;根据所述第一AMR速率、第二AMR速率、门限值N以及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进行计算,可选的是:确定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一AMR速率,以及确定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三AMR速率;按照AMR速率的门限的相关性,计算第三AMR速率与第一AMR速率之差,称为W1,以及计算所述第四AMR速率与第二AMR速率之差,称为W2;将所述门限值N、W1和W2相加,得到所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步骤102:将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
步骤103: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通过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以便于在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后,用户设备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并利用建立的TFO进行通信,提高该用户的通话质量。同时,使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内各速率间的门限值更合理,达到各速率的合理占用,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语音质量。
还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发送的呼叫;
步骤201:基站控制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是否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条件,若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2;
其中,判断的依据是:基站控制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满足,否则,不满足。
步骤202:基站控制器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其具体的调整过程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
步骤203:基站控制器将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
步骤204:基站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步骤205:直接建立免汇编操作TFO。
在该实施例中,在建立TFO后,基站控制器中的编解码单元TC将在PCM码流中插入TFO帧(基站发送的TRAU帧),之后,将插入TFO帧的PCM码流发送给对端的基站控制器,对端基站控制器中的TC不对PCM进行解码,而是将TFO帧直接透传给基站,实现了立即免汇编操作,从而减少TC进行语音编解码后对语音的损伤。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是否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如果满足,直接建立免汇编操作TFO,该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时,已是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如果不满足,则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给基站,基站再通知给用户设备,以便于用户设备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从而提高了该用户的通话质量。即在对AMR速率调整后,对AMR速率间的门限值也调整到合理值,达到各AMR速率占用合理,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语音质量。
还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调整AMR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若基站控制器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相应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用户设备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
步骤302: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
步骤303:该用户设备在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时,将该通知转发给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应答,基站控制在接收到基站转发该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该用户设备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以便于在接通呼叫时,提高语音质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在建立AMR TFO时,需要进行ACS优化的情况下,对ACS中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即将ACS中各AMR速率及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调整为OACS内的AMR速率集及各AMR速率的门限值,利于TFO对接时使用OACS中合理的门限值。
在该实施例中,以数据配置的已有初始门限1为基准进行AMR速率集变更后的各门限调整优化为例。
表1为本实施例以性能仿真FAMR(HAMR)各速率间门限基准表为依据,本实施例以AMR全速率为例,通过寻找其中两两速率间门限值的关联性,并以后台数据配置中的初始门限1为基准,结合各门限间的相关联性,对速率变更后各门限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对磁滞进行优化,按原后台数据配置值下发。对AMR速率的调整,从低速率调整到高速率时,AMR速率可以大于门限+磁滞,而从高速率向下调整到低速率时,AMR速率可以小于门限值,本实施例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无线环境变差时尽快使用低速率,减少语音损伤。
表1:
Figure BDA0000047350540000081
在表1中,AMR7代表AMR速率集中的最高速率12.2Kbit/s,AMR0代表AMR速率集中的最低速率4.75Kbit/s,表1中Xn表示两两速率间的门限值。
假设,后台数据配置初始门限1为ACS(AMR2、AMR5),门限配置为N(,即查表可得门限值为X16)。在立即TFO建立过程中,按照3GPP 28062协议中算法需要将ACS(AMR2、AMR5)优化为ACS(AMR4、AMR7),则优化后门限N’的计算方法为:
首先,对ACS(X、Y)中的较低速率X进行计算,其中,ACS(X、Y)中的X,Y,表示速率集中的两个AMR速率,即:
利用表1中门限的相关性,计算出AMR4与AMR2的差值,记为W1;
也就是说,由于各速率间的门限值是已知的,通过建模获取各速率间的关系,按照这种关系,在知道其中一个门限值后,就可通过模型获取其他门限值。
然后,对ACS(X、Y)中Y进行计算,即:
利用门限的相关性,计算出AMR7与AMR5的差值,记为W2;
则,优化后ACS(AMR4、AMR7)的门限值为:N’=N+W1+W2,
也就是说,通过查表1,可知N’=X25。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门限间保护,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在门限调整后不出现倒挂的情况,建议门限(T)和磁滞(H)的关系式如下:
T2-T1-H1>0
T3-T2-H2>0
因为在速率上调时,看的是T1+H1和T2+H2的值,下调时看的是T1和T2值,所以只要保证T2>T1+H1,就不会出现倒挂的问题。
其中,本发明中的倒挂的含义为:门限n+磁滞n的和要小于门限n+1(n大于等于1),如果优化后,情况相反,即为倒挂。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可以对磁滞进行调整,即减少磁滞值,直到满足上述关系式。
基于上述方法的实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结构示意图详见图4,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调整单元41、通知单元42和第一建立单元43,其中,所述调整单元41,用于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所述通知单元42,用于将所述调整单元41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建立单元4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进一步的,调整单元可以包括:确定单元、速率调整单元和计算单元,其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较低的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间的初始门限,其门限值为N;速率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ACS中的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调整为对应的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即调整为优化后的速率激活集OACS中的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AMR速率、第二AMR速率、门限值为N以及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进行计算。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包括:最小速率确定单元,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所述最小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一AMR速率,以及确定所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三AMR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按照AMR速率门限的相关性,计算所述第三AMR速率与第一AMR速率之差,称为W1,以及计算所述第四AMR速率与第二AMR速率之差,称为W2;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门限值N、W1和W2相加,得到所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可选的,所述基站控制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单元和第二建立单元,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并将该不满足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调整单元;若一致,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则将满足的判断结果给第二建立单元;所述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满足的判断结果时,直接建立免汇编操作TFO。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结构示意图详见图5,所述终端包括:接收单元51,发送单元52和调整单元53,其中,所述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所述发送单元52,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所述调整单元53,用于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时,将该通知转发给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应答,基站控制器在接收到基站转发该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该用户设备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以便于在接通呼叫时,提高语音质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基站控制器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给基站,以便于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该用户设备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后,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并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也就是说,在对AMR速率调整后,对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合理,达到各AMR速率占用合理,提高了双方通信的语音质量。
还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实例,本实施例中的用户A和用户A分别是指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B,具体包括:
步骤601:用户A呼叫用户B;即向基站发送呼叫B的请求;
步骤602:基站将呼叫B的请求转发给基站控制器;
步骤603:基站控制器中的TC在接收到该请求后,判断所述呼叫请求的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是否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如果是,执行步骤604;否则,执行步骤605;
步骤604:基站控制器的TC建立免汇编操作TFO,之后,透传语音帧;
步骤605:基站控制器的TC对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步骤606:基站控制器的TC将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的调整是基站根据空口质量要求MS进行调整,下行是MS根据空口质量请求基站进行下行AMR速率的调整。
步骤607:基站将调整后的所述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知用户A,并存储所述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步骤608:用户A向基站反馈应答;
步骤609:基站将该应答转发给基站控制器中的TC;
步骤610:基站控制器的TC在接收到所述应答后,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建立免汇编操作TFO;
步骤611:基站控制器的TC向用户B透传语音帧;
步骤612:用户A在所述TC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步骤611和步骤612,在实现过程中没有先后顺序。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A使用TFO功能与用户B通信,提高了语音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AMR TFO时,本实施例使在ACS集优化后,AMR速率间的门限调整到合理值,达到各速率的合理占用,提高语音质量;同时,本实施例也使TFO算法功能进一步完善,提高TFO整体性能,使建立TFO后的MOS分增益更加明显。
为了并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
假设优化前小区Cell0和Cell1的ACS详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0047350540000121
对表2中的两个小区进行TFO测试,并进行关闭和打开本优化算法进行对比,从MOS结果上证明,本算法使用后带来了增益,详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004735054000013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AMR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时,则对所述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速率间的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的门限值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确定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较低的第一AMR速率与第二AMR速率间的门限,其门限值为N;
将所述ACS中的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调整为对应的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
根据所述第一AMR速率、第二AMR速率、门限值N以及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进行计算,得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AMR速率、第二AMR速率、门限值N以及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进行计算,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一AMR速率,以及确定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三AMR速率;
按照AMR速率的门限的相关性,计算所述第三AMR速率与第一AMR速率之差,称为W1,以及计算所述第四AMR速率与第二AMR速率之差,称为W2;
将所述门限值N、W1和W2相加,得到所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所述ACS是否一致,若是,直接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否则,执行所述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的步骤。
5.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AMR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
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并在基站控制器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6.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时,对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的各自适应编码AMR速率及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答后,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并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间的门限值进行AMR速率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编码模式激活集ACS中较低的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间的初始门限,其门限值为N;
速率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ACS中的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调整为对应的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AMR速率、第二AMR速率、门限值N以及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进行计算,得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最小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AMR速率和第二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一AMR速率,以及确定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中小的AMR速率为第三AMR速率;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按照门限的相关性,计算所述第三AMR速率与第一AMR速率之差,称为W1,以及计算所述第四AMR速率与第二AMR速率之差,称为W2;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门限值N、W1和W2相加,得到所述第三AMR速率和第四AMR速率间的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单元和第二建立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呼叫两端小区的所述ACS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并将该不满足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调整单元;若一致,满足建立免汇编操作TFO,则将满足的判断结果给第二建立单元;
所述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满足的判断结果时,直接建立免汇编操作TFO。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转发的基站控制器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的通知;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应答;
调整单元,用于在基站控制器根据调整后ACS中的AMR速率集建立TFO后,根据调整后的AMR速率集和AMR门限值,进行AMR速率的调整。
CN 201110042325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Active CN102104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2325 CN102104917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2325 CN102104917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917A true CN102104917A (zh) 2011-06-22
CN102104917B CN102104917B (zh) 2013-10-09

Family

ID=4415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42325 Active CN102104917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91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6226A1 (en) * 2002-07-05 2004-01-15 Voiceag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fficient in-band dim-and-burst signaling and half-rate max operation in variable bit-rate wideband speech coding for cdma wireless systems
CN101212459A (zh) * 2006-12-28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媒体编码速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78521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免编解码操作实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6226A1 (en) * 2002-07-05 2004-01-15 Voiceag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fficient in-band dim-and-burst signaling and half-rate max operation in variable bit-rate wideband speech coding for cdma wireless systems
CN101212459A (zh) * 2006-12-28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媒体编码速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78521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免编解码操作实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917B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783B (zh) 通信网络中的链路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9863B (zh) 用于在服务无线电网络子系统重新定位期间维持核心网络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031174A1 (en) Relay
CN10230865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JP6042567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ュアルモード(シングルユーザおよびマルチユーザ)パケット誤り率ベースのレート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349317B (zh) 用于控制全因特网协议网络中的编解码器模式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1835204A (zh) 语音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HK1094499A1 (en) Data-capable network prioritization with reduced delays in data service
EP2961224B1 (en)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1056466B (zh) 一种呼叫过程中调整语音编解码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13732A (zh) 通信控制方法、用户设备、网络服务器和系统
JP2013123246A (ja) 複数の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有するモバイル局における通信サービス・レベルの効率的な評価のための方法
JP2016508305A (ja) Su−bfおよびmu−mimo動作のために統一されたレート適合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123403B (zh) 一种异构网络融合性能优化方法
CN101222690A (zh) 一种编码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853425A (zh) 一种用于异构网络上行链路的功率控制方法
WO2008065562A2 (en) Adaptive trigger frame gene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104917B (zh) 一种调整自适应编码速率的方法、基站控制器及终端
CN105376841B (zh)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01667888B (zh) 自适应多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394225A (zh) 一种话音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802806A (zh)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CN101378529B (zh) 免编解码操作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0411450C (zh) 提高无线通信网络中语音质量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650627B (zh)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