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852A -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852A
CN102104852A CN2009102613447A CN200910261344A CN102104852A CN 102104852 A CN102104852 A CN 102104852A CN 2009102613447 A CN2009102613447 A CN 2009102613447A CN 200910261344 A CN200910261344 A CN 200910261344A CN 102104852 A CN102104852 A CN 102104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acf
pcrf
function entity
interwork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13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默
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613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其中,该交互系统包括:RACF、PCRF和互通功能实体。其中,互通功能实体,与RACF和PCRF相连,互通功能实体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转发单元,和/或,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转发单元。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将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将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

Description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下一代网络(Network Generation Network,简称为NGN)采用IP等分组技术作为承载网技术融合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sector,简称为ITU-T)为NGN提供的资源接纳控制功能(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Functions,简称为RACF)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RACF由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olicy Decision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PD-FE)和传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Transport Resource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TRC-FE)组成,其中,TRC-FE通过Rc与传输功能交互,通过Rn与传输资源执行功能实体(Transport Resource Enforcement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TRE-FE)交互,并且,PD-FE通过Rt与TRC-FE交互,通过Rh与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简称为CPN)交互,通过Rw与策略执行功能实体(Policy Enforcement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PE-FE)交互,通过Rs与业务层的业务控制功能(Service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SCF)交互,通过Ru与网络附着控制功能(Network Attachment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NACF)交互,并且PD-FE通过Ri接口与其他下一代网络交互。
此外,PD-FE与传输技术及SCF无关,PD-FE基于网络策略规则、SCF提供的业务信息、NACF提供的传输层签约信息以及TRC-FE提供的资源可用性决策,做出资源接纳控制的最后决策。
TRC-FE与业务无关,但与传输技术相关。TRC-FE负责收集和维护传输网信息和资源状态信息。从PD-FE接收到资源请求后,TRC-FE基于QoS、优先级需求、资源可用性信息以及与传输相关的策略规则,执行基于资源的接纳控制。
传输层由PE-FE和TRE-FE组成。PE-FE执行PD-FE下发的策略规则,PE-FE是包到包网关,可以位于CPN和接入网络之间、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或者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支持动态QoS控制、端口地址转换控制和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简称为NAT)穿越。TRE-FE执行TRC-FE下发的传输资源策略规则。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提出了策略控制和计费(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简称为PCC)来完成资源接纳控制功能。PCC位于业务控制层和接入/承载层之间,针对移动接入网的特性实现QoS控制机制,提供基于用户的定制信息实现策略控制及基于业务数据流的计费控制。
图2为3GPP PCC的功能架构示意图。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简称为PCRF)包括策略控制决策和按流计费控制功能。PCRF提供面向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为PCEF)的有关业务数据流的检测、门控、QoS和按流计费(信用度管理除外)的网络控制功能。
PCEF包括业务数据流检测、策略实施和按流计费功能。该功能实体位于网关(GW)。PCEF提供业务数据流检测、用户平面流量处理、触发控制平面会话管理、QoS实施、业务数据流测量以及与计费系统交互。签约清单库(Subscription Profile Repository,简称为SPR)存储用户签约数据。在线计费系统(Online ChargingSystem,简称为OCS)包括移动网络增强定制应用逻辑业务控制点(CAMEL SCP)和基于信用控制的业务数据流。离线计费系统(Off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为OFCS)用于离线计费。
下一代网络承载和控制分离、控制和业务分离的思想从网络架构上为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基础。网络融合的过程分为业务层的融合、核心控制网络的融合、核心承载网络的融合以及接入的融合。基于业务层融合的融合网络为控制面和承载面分别使用独立的网络,而将业务应用进行融合,实现业务对不同网络类型的用户统一发放。例如,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分别使用不同的接入网、核心控制网络和承载网,但固网用户和移动用户可以共享统一的业务应用。在实现对基于业务层融合的融合网络进行网络资源控制时,需要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均部署实施各自的资源控制系统。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当移动用户(双模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网络接入并访问移动网络中的业务时,其组网方案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其业务的QoS,需要PCC(即PCRF)和RACF进行交互以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固定接入网络的资源控制。
另一方面,运营商在固网上已经开展的数据业务如果要向移动接入用户开放,即移动用户可以通过分组连接访问固网已有的数据业务,如图4所示,也需要PCC(即PCRF)和RACF进行交互以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移动接入网络进行资源控制。
由于RACF、PCRF在架构、网络范围以及涉及的节点类型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现有技术下的RACF与PCRF无法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无法实现图3和图4所示场景下的资源接纳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包括: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RAC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和互通功能实体。其中,互通功能实体,与RACF和PCRF相连,互通功能实体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转发单元,和/或,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转发单元。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将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将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消息包括:携带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消息包括:该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消息包括:携带PCRF制定的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消息包括:该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互通功能实体与RACF之间的接口包括:Rd接口或Ri接口;互通功能实体与PCRF之间的接口包括:S9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应用于包括RACF、PCRF及互通功能实体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和/或,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
进一步地,上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包括:在移动终端从移动网络接入访问固定网络中的业务时,RACF在接收到应用功能实体下发的业务信息后,向互通功能实体发送携带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互通功能实体根据与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业务信息提供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发送给PCRF。
进一步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包括:PCRF接收来自互通功能实体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根据本地策略对业务信息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进行授权;PCRF向互通功能实体返回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互通功能实体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包括:互通功能实体根据其与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发送给RACF。
进一步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包括:在移动终端从固网接入访问移动网络中业务时,PCRF在接收到应用功能实体提供的业务信息后,对业务信息记录的业务进行授权,授权通过后制定业务策略,并向互通功能实体发送携带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互通功能实体接收策略提供消息,根据其与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该策略提供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策略提供消息发送给RACF。
进一步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包括:RACF接收到上述策略提供消息后,生成与策略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策略对应的策略规则;RACF向策略执行功能实体发送携带策略规则的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以使策略执行功能实体安装该策略规则;RACF接收到策略执行功能实体返回的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后,向互通功能实体返回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互通功能实体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包括:互通功能实体根据其与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上述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
优选地,互通功能实体与RACF之间的接口包括:Rd接口或Ri接口;互通功能实体与PCRF之间的接口包括:S9接口。
通过本发明,在PCRF和RACF之间增加互通(Interworking,简称为IWK)功能实体,RACF和PCRF通过该互通功能实体进行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ACF和PCRF不能进行信息交互的问题,进而使得PCRF和RACF可以进行交互以完成对基于业务层融合的融合网络的网络资源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ITU-T的RACF功能架构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3GPP的PCC功能架构图;
图3是移动用户通过固网接入访问移动业务的场景图;
图4是移动用户通过移动接入访问固网业务的场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互系统主要包括: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RACF)10、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20和互通功能实体30。其中,互通功能实体30分别与RACF 10和PCRF 20相连,RACF 10和PCRF 20通过互通功能实体30进行信息交互,互通功能实体30负责交互消息的映射以及绑定。
在具体应用中,互通功能实体30可以通过Rd或Ri接口与RACF 10相连,通过S9接口与PCRF 20相连。
如图6所示,上述互通功能实体3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300和第一转发单元302,和/或,第二接收单元304和第二转发单元306。其中,如图6所示,第一接收单元300,用于接收来自RACF10的消息;第一转发单元302,用于将第一接收单元300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 20;第二接收单元304,用于接收来自PCRF 20的消息;第二转发单元306,用于将第二接收单元304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RACF 10。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RACF和PCRF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可以实现融合网络的网络资源控制。
对于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网络接入并访问移动网络中的业务的组网场景,如图7所示,第二接收单元304接收的消息包括:携带PCRF制定的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第一接收单元300接收的消息包括:该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在具体应用中,对于图3所示的场景,移动终端开展业务,完成应用层业务协商,应用功能实体(Application Function,简称为AF)向PCRF提供业务信息,PCRF根据用户签约信息、本地运营商策略规则等对业务进行授权检查,检查通过后,进行策略决策、制定策略规则,从而得到业务策略,然后向互通功能实体30发送携带该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互通功能实体30的第二接收单元304接收到该策略提供消息后,第二转发单元306根据互通功能实体30与RACF 10之间的接口协议对该策略提供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将该策略提供消息映射为适用于RACF 10的消息,并将转换后的策略提供消息发送给RACF 10。RACF 10接收到策略提供消息后,首先根据本地运营商策略规则、资源可用性等对移动终端请求的业务进行检查,如果检查通过,则RACF 10根据策略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策略,生成相应的策略规则,并将生成的策略规则携带在资源初始化请求中发送给PE-FE。PE-FE接收到该策略规则后,安装该策略规则,并向RACF10返回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RACF 10接收到该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后,向互通功能实体30返回上述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互通功能实体30的第一接收单元300接收该响应消息,第一转发单元302根据互通功能实体30与PCRF 20之间的接口协议对该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响应消息发送给PCRF 20。
通过图7所示的交互系统,可以在移动终端从固网接入并访问移动网络中的业务时,通过PCRF和RACF进行交互可以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固定接入网络的资源控制。
对于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接入并访问固定网络中的业务的组网场景,如图8所示,第一接收单元300接收的消息包括:携带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第二接收单元304接收的消息包括:该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在移动终端从移动网络接入访问固定网络中业务时,移动终端开展业务,与网络之间完成应用层的业务协商,AF将应用层协商的业务信息下发给RACF10,RACF 10接收AF下发的业务信息,并向互通功能实体30发送携带该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第一接收单元300接收该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第一转发单元302根据互通功能实体30与PCRF20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映射为适用于PCRF 20的消息,并将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发送给PCRF 20;PCRF 20在接收到该业务信息提供消息后,根据本地策略,对该业务信息提供消息中的业务信息进行授权,然后向互通功能实体30返回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第二接收单元304接收该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第二转发单元306根据互通功能实体30与RACF 10之间的接口协议对该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映射为适用于RACF10的消息,并将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发送给RACF 10。
通过图8所示的交互系统,可以在移动终端从移动网络接入并访问固定网络中的业务时,通过PCRF和RACF进行交互可以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移动接入网络的资源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上述图5至图8所示的交互系统。
图9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A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902A-步骤S904B):
步骤S902A: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
步骤S904A:互通功能实体根据对步骤S902A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PCRF。
在具体应用中,互通功能实体可以根据其与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步骤S902A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格式转换。
图9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B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902B-步骤S904B):
步骤S902B: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PCRF的消息;
步骤S904B:互通功能实体对步骤S902B接收的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RACF。
在具体应用中,互通功能实体可以根据其与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上述步骤S902B中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格式转换。
在具体应用中,上述图9A和图9B的步骤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流程执行,也可以合成一个流程执行。在合成一个流程执行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先执行上述步骤S902A和步骤S904A再执行步骤S902B和步骤S904B,也可能先执行S902B和步骤S904B,再执行步骤S902A和步骤S904A。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交互方法,RACF和PCRF之间可以通过互通功能实体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对基于业务层融合的融合网络的网络资源控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附图3中描述的移动终端从固网接入访问移动网络中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图10为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处理流程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01,移动终端(UE)开展业务,完成应用层业务协商,即进行待开展业务的业务数据流类型、业务数据流使用的地址和端口号、业务数据流所需的带宽、业务数据流采用的编解码方式、业务数据流处理的优先级等信息的协商;
102,AF给PCRF提供业务信息;
103,PCRF存储业务信息,回复响应消息给AF;
104,如果PCRF本地没有该用户的签约信息,则与用户信息库交互,获取用户的签约信息;
105,PCRF根据用户签约信息、本地运营商策略规则等对业务进行授权检查,若通过,则PCRF进行策略决策、制定策略规则;
106,PCRF将制定的策略发送给IWK功能;
107,IWK功能根据其与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将来自PCRF的消息映射为适用于RACF的消息;
在具体应用中,IWK功能与RACF之间的接口可以为Rd或Ri接口,而IWK功能与PCRF之间的接口可以为S9接口,因此,PCRF向IWK功能发送的消息可能为S9接口协议的消息,IWK功能需要将该消息转换为Rd或Ri接口协议格式的消息。
108,IWK功能向RACF发送策略;
109,RACF首先根据本地运营商策略规则、资源可用性等对移动终端请求的业务进行检查,若通过,则RACF生成与PCRF制定的策略相应的策略规则;
110,RACF向PE-FE发送资源初始化请求,该资源初始化请求中携带RACF最终制定的策略规则;
111,PE-FE安装上述策略规则,并给RACF发送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
112,RACF接收到上述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后,向IWK功能回复响应消息;
113,IWK功能根据维护的映射关系对上述响应消息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响应消息回复给PCRF;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103中,PCRF给AF回复的响应消息也可在步骤113后发送。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网络接收并访问移动网络中的业务时,通过PCRF和RACF进行交互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固定接入网络的资源控制,从而可以保证业务的QoS。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附图4中描述的移动终端从移动网络接入访问固定网络中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图11为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处理流程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01,移动终端开展业务,和网络之间完成应用层的业务协商,包括待开展的业务包含的媒体类型、媒体流使用的地址和端口号、媒体流所需的带宽、媒体流所需的编解码方式、媒体流处理的优先级等信息;
202,AF将应用层协商的业务信息下发给RACF;
203,RACF接收AF下发的业务信息,并向IWK功能发送携带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
204,IWK功能根据其与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映射为适用于PCRF的消息;
205,IWK功能向PCRF发送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
206,PCRF接收IWK发送的消息,根据本地策略,PCRF对业务信息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进行授权;
207,PCRF向IWK功能返回业务信息提供的响应消息;
208,IWK功能根据与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上述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映射为适用于RACF的消息,并发送给RACF;
209,RACF转发PCRF提供的消息给AF;
210,移动终端向PCEF(例如网关GPRS支持节点等)发起承载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所需的连接建立请求,该连接建立请求中包含了用户标识、请求QoS、请求带宽等信息;
211,PCEF保存用户请求,并为流建立请求向PCRF发起授权请求,请求中包含业务数据流建立的请求带宽、QoS等信息;
212,PCRF向SPR获取用户签约信息;
213,PCRF根据业务信息、从PCEF获取的流建立请求信息、本地策略等为待建立的流进行决策、授权,生成PCC规则;
214,PCRF将为待建立流的授权结果以PCC规则的形式下发给PCEF;
215,PCEF执行授权结果,为待建立的流建立相应的连接;
216,PCEF向终端返回流建立的响应。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接入并访问固定网络中已有的数据业务时,通过PCRF和RACF进行交到以完成对业务流涉及的移动接入网络的资源控制,保证业务的QoS。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PCRF和RACF之间增加互通功能实体,RACF和PCRF通过该互通功能实体进行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ACF和PCRF不能进行信息交互的问题,进而使得PCRF和RACF可以进行交互以完成对基于业务层融合的融合网络的网络资源控制,从而保证了业务的QoS。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包括: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RACF和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互通功能实体,与所述RACF和所述PCRF相连,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转发单元,和/或,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转发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RACF的消息;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PCRF的消息;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消息包括:携带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消息包括:所述业务信息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消息包括:携带所述PCRF制定的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与所述RACF之间的接口包括:Rd接口或Ri接口;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与所述PCRF之间的接口包括:S9接口。
5.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应用于包括RACF、PCRF及互通功能实体的资源接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RAC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和/或,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PCR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RAC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包括:
在移动终端从移动网络接入访问固定网络中的业务时,所述RACF在接收到应用功能实体下发的业务信息后,向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发送携带所述业务信息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与所述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所述业务信息提供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后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PCRF的消息包括:
所述PCRF接收来自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业务信息提供消息,根据本地策略对所述业务信息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进行授权;
所述PCRF向所述互通功能实体返回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其与所述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所述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业务信息提供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PCRF的消息,对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包括:
在移动终端从固网接入访问移动网络中业务时,所述PCRF在接收到应用功能实体提供的业务信息后,对所述业务信息记录的业务进行授权,授权通过后制定业务策略,并向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发送携带所述业务策略的策略提供消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策略提供消息,根据其与所述RAC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所述策略提供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策略提供消息发送给所述RACF。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RACF的消息包括:
所述RACF接收到所述策略提供消息后,生成与所述策略提供消息中携带的业务策略对应的策略规则;
所述RACF向策略执行功能实体发送携带所述策略规则的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策略执行功能实体安装所述策略规则;
所述RACF接收到所述策略执行功能实体返回的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后,向所述互通功能实体返回所述策略提供消息的响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对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包括: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其与所述PCRF之间的接口协议对所述响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PCRF。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与所述RACF之间的接口包括:Rd接口或Ri接口;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与所述PCRF之间的接口包括:S9接口。
CN2009102613447A 2009-12-21 2009-12-21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2104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3447A CN102104852A (zh) 2009-12-21 2009-12-21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3447A CN102104852A (zh) 2009-12-21 2009-12-21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852A true CN102104852A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5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13447A Pending CN102104852A (zh) 2009-12-21 2009-12-21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85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441A (zh) * 2008-04-29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平台间的协同方法与系统
CN101287296A (zh) * 2008-05-23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间的切换方法
CN101420673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7939A (zh) * 2008-12-22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673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62441A (zh) * 2008-04-29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平台间的协同方法与系统
CN101287296A (zh) * 2008-05-23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间的切换方法
CN101577939A (zh) * 2008-12-22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军等: "异构网络的资源控制体系", 《中兴通讯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092B (zh) 用于应用敏感策略执行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9481B (zh) 具有负载平衡的ims diameter路由器
US7508794B2 (en) Authorizing an endpoint node f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01766017B (zh) 为移动订户台支持voip呼叫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98534B (zh)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1730246B (zh) 融合网络的策略控制架构及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
CN101483847A (zh) 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88504A (zh) 一种网络融合策略计费控制架构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RU2481721C2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TalebiFard et al. Access and service convergence over the mobile internet–a survey
CN103200151A (zh) 一种nat部署环境下的pcc会话绑定的方法、系统和pcrf
CN102215155A (zh) 一种家庭网络的资源接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262440B (zh) 资源接纳控制平台之间的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01720108A (zh) 业务层融合网络的策略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1163020A (zh) 计费关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7699B (zh)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及资源接纳控制系统
CN101330469B (zh) 下一代网络中资源控制部分收集安全参数的实现方法
CN101730103B (zh)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
CN101351053A (zh) 动态业务流的处理方法
CN101335703A (zh)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CN101316176B (zh) 基于服务质量策略计费方法以及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
CN102104852A (zh)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2075908A (zh)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0692648B1 (ko) WCDMA망에서 정책기반 QoS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CN102026302A (zh) 批发场景下的拉模式资源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