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703A -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5703A CN101335703A CNA2008100983500A CN200810098350A CN101335703A CN 101335703 A CN101335703 A CN 101335703A CN A2008100983500 A CNA2008100983500 A CN A2008100983500A CN 200810098350 A CN200810098350 A CN 200810098350A CN 101335703 A CN101335703 A CN 101335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side
- policy
- strategy
- network
- charging ru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06171 Oryctolagus cuniculus Dehydrogenase/reductase SDR family member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包括:将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能够支持的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功能实体扩展为包括IP网络侧的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设备;将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进行交互的功能添加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将与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和获取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的功能添加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到业务需求信息后,通过与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获取网络资源信息,根据业务需求信息、运营商的政策、网络的资源信息做出同时适用于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总体策略决策,下发给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和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背景技术
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简称PCC)首先是由3GPP在R7版本中定义的,主要用于实现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简称QoS)的策略管理以及基于QoS策略的计费等功能。
目前在全球互通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网络中,也发展了有关PCC规范,用于实现对WiMAX网络的QoS控制和计费功能。其基本架构借鉴3GPP PCC的思路并结合了其自身网络的特点进行定义;同时3GPP PCC本身也在发展,例如R8版本支持长期演进(LTE)的接入等。
图1是3GPP PCC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PCC系统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简称PCRF)、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Function,简称PCEF)、签约策略库(Subscription Profile Repository,简称SPR)、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简称AF)、以及在线/离线计费功能(Online Charging System/Off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OCS/OFCS)等功能实体。
PCC的关键功能流程可以概括为:PCRF从AF接收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源和目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以及有关的业务流的描述等,并据此进行QoS和计费策略决策,生成相应的控制规则;将这些规则安装到PCEF上去并执行,从而实现QoS保证和有关计费控制功能。
PCC的QoS策略决策功能包括根据业务信息、以及运营商的有关政策和网络的资源情况生成有关策略规则,并将业务会话信息和IP连接接入网(IP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简称IP CAN)会话进行关联,对有关的策略进行授权;并将有关策略和IP CAN承载进行关联。
为实现各有关功能实体的协调处理,PCC架构中还定义了相关的接口,包括Gx、Rx等。如图1所示,实现AF和PCRF、以及PCRF和PCEF等各功能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
图2是典型的包括3GPP PCC部分和IP网络部分的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或者IP CAN不仅包括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简称GGSN)等设备,还包括IP承载网设备,如图2中所示的路由器R。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IP承载网等有关设备的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质的,但是可以显示出PCC部署实现端到端QoS所需要的关键连接特征。实际的组网情况,由于具体的部署需求和环境差异比较大,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这里的连接示意,不应该被理解为只能这样进行组网。
图3是几个典型的业务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典型业务流包括:本地管理域/自治域的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简称IMS)/会话业务(标注1所示,实线);传统IP业务WWW浏览(标注2所示,点画线);以及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的业务,例如,IMS漫游业务,或者访问互联网(INTERNET)中的其他业务(标注3所示,虚线)等。
从端到端的QoS要求看,需要保证从用户设备(UE)-UE或者UE-SGSN-GGSN-R-R-WWW的全程的QoS保证。在现有的PCC架构定义中,虽然是对有关业务承载IP CAN进行规则处理,但是这些策略一般是下到GGSN/PCEF来执行,一般只对GGSN-SGSN-RAN-UE侧进行QoS保证,而对出GGSN进入IP网络部分的QoS,无法实现的保证,需要有IP网络的QoS处理支持,但这部分内容,PCC已经完全无法进行控制。
有关IP网络的QoS实现,根据现有的技术,可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对进出GGSN的业务流,根据区分服务(Diff-Serv)分类进行标记,并由IP核心网络根据这些标记进行处理,以获得QoS保证;
方案二,通过资源预留(RSVP)等信令的使用,对进出GGSN的每个业务流做资源预留处理,从而可以精确地保证QoS的实现。
但是,这两种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
方案一,不能进行精确的QoS保证,虽然做了业务分类,高优先级的业务可以得到优先处理,但是仍有可能在同一类别内部,业务发生拥塞;
方案二,RSVP技术本身具有扩展性问题,由于需要在网络中的各相关节点设备中保存有相关业务流的状态信息,对于大型网络具有大量业务流,往往设备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从全程业务角度看,虽然引入了PCC,仍然不能做到端到端的QoS保证,主要是由于IP网络侧QoS实现的原因。
目前,IP网络中的接纳控制,或者端到端QoS保证,也正在发展之中。例如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Sdandards Institute,简称ETSI)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简称TISPAN)的RACS和ITU-T(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化组)的资源和接纳控制功能(Resource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RACF)等,都是基于现有网络的资源情况,根据业务需求实现对用户/业务的控制。如果资源可以满足,则接入用户,并提供有QoS保证的业务,否则,拒绝用户或者业务的接入。
由于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Subsystem,简称RACS)和资源和接纳控制功能RACF处理类似的问题,而且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趋同,因此下面仅以RACS为例做简要介绍。
图4是TISPAN RACS的典型功能结构图。由于IP网络组网的复杂性,其功能实体要比PCC复杂。具体而言,包括:RACS的主要功能实体基于业务的策略决策功能(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Function,简称SPDF)和通用资源接纳控制功能(Generic-Resource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x-RACF),它们联合起来实现和PCRF类似的功能。具体而言,SPDF从AF接收业务需求/请求信息,根据从x-RACF功能获得的资源决策信息,来对网络是否可以满足业务需要做出判断。如果满足需求,则接纳该业务;否则,拒绝接纳。
从QoS具体实现看,还有几个功能实体与RACS相关,包括:
1)网络附着子系统(NASS)-存贮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等;
2)资源控制执行功能(Resource Control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RCEF)和边界网关功能(Border Gateway Function,简称BGF),它们分别具体实现有关QoS策略的执行;从功能上,这些实体与PCC中PCEF类似;
3)AF应用功能,和PCC架构中的AF类似。
RACS在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关注于宽带接入的接纳控制,目前已经开始/进一步发展支持对核心/骨干网络的控制,并支持多个管理域的互通,从而支持更广范围的端到端的QoS实现。
如此,在IP网络中引入RACS,或者RACF,并结合PCC是否就可以解决端到端的QoS问题?这应该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也有缺陷:
PCC和RACS/RACF是两套复杂的系统,同时部署PCC和RACS/RACR系统,不仅需要额外的成本;同时,即使在对同一个业务进行策略决策时,需要做精确的配合;另一个方面,由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协商,可能影响系统的处理性能,从而使得用户的业务体验感受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包括:将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能够支持的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功能实体扩展为包括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将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进行交互的功能添加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并将与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和获取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的功能添加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中;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应用功能实体的业务需求信息后,获取网络资源信息;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业务需求信息、运营商的政策、以及网络的资源信息,在网络资源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做出同时适用于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接纳业务请求的总体策略决策,并将总体策略决策下发给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和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其中,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同时适用于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总体策略决策的处理具体为: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运营商的政策做出适用于3GP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并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IP网络设备的资源信息做出适用于I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将适用于3GP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和适用于I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进行综合,做出同时适用于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总体策略决策。
其中,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总体策略决策的过程中,如果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则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拒绝本次请求的策略决策,或者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在所述业务需求在降低服务等级/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用户的业务体验/需求,则做出总体降低服务质量并接纳本次业务请求的策略决策。。
其中,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包括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信息、和/或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所经过的节点设备的资源信息。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路由器、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通过Gx接口协议(或其扩展)与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
其中,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也可以将根据运营商策略等,预先存储/确定的预定义策略下发给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和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以同时保证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服务质量。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3GPP PCC系统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PCC扩展支持IP承载部分的网络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PCC详细业务流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TISPAN RACS功能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C自治域内部署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治域内的端到端QoS保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自治域PCC部署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运营商间部署PCC的网络结构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中的PCRF扩展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扩展其中的一种(如PCC)机制,而支持另外一种机制(如RACS)的功能,从而获得端到端QoS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扩展PCC支持对有关的IP网络做统一的QoS策略决策和处理,从而可以保证端到端QoS的实现。而通过对PCC的扩展支持IP网络的策略管理,还可以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通过PCC为IP网络中引入了基于QoS策略的计费功能。
其中,扩展PCC/PCRF的功能,增加PCC/PCRF支持的PCEF(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功能)的种类。扩展支持对IP网络设备(简称策略执行设备)的控制,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等。
进一步地,对IP网络设备,需要做有关协议支持的扩展,可以接受PCC/PCRF的控制和交互;从而可以接受PCC/PCRF的策略规则等,并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向PCC/PCRF做事件报告等操作。有关接口协议可以是现有的Gx接口协议,或者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扩展。
扩展PCC/PCRF,增加类似x-RACF功能,实现对IP网络有关的资源管理和策略决策功能。具体的功能可以包括(但并不排它):网络拓扑发现功能(更具体地说,数据传输路径的确定功能);获得有关节点设备的资源信息(包括链路上的可用带宽等)的功能;以及有关策略决策功能等。
对扩展后的PCC/PCRF,在接受从AF来的业务需求信息时,不仅要考虑传统的3GPP网络侧的QoS策略决策;同时需要协调该业务的IP网络部分的策略决策和控制。从而保证业务的全程QoS控制。
PCRF根据从AF来的业务需求信息以及运营商的政策,进行策略决策。如果业务需求可以满足,则形成有关策略规则,并安装到相关的PCEF和IP网络设备中去(并不一定每一次业务都包括IP网络设备的策略决策,这需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决定,这里给出的是一般的流程)。
如果某个网络节点/环节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拒绝本次服务;或者可以更进一步地,PCRF可以使用降级策略,在现有网络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但是如果用户的业务可以做降级处理,也即更低的QoS保证同样可以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则可以做降级处理,从而可以提高用户成功接入的概率,接入更多的用户,而不仅仅是拒绝。处理过程结束后,PCRF向AF报告本次业务的策略决策结果。
现有的PCC架构支持运营商的预定义策略。可以直接安装到PCEF中去。由于GGSN、SGSN间也是基于IP网络承载,虽然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协商获得有关QoS信息,但是有关具体的策略保证,还需要IP承载网络来实现,因此他们之间也存在IP QoS保证的问题。为此需要PCC/PCRF对这部分做同样的处理。
由于GGSN和SGSN在一个网络中并不会有大量的设备存在,或者设备的数量是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为此,这里可以使用PCC的预定义策略,将有关策略下载到有关的IP网络设备上,从而可以保证GGSN-SGSN间的有关IP连接通路上的QoS保证。其他3GPP网元间的类似的IP连接,如RAN和SGSN间也是IP连接,也可以做类似的处理,通过预定义策略实现承载的QoS保证。
PCC需要支持和其他管理域/自治域的PCC(增强后的PCC可以对IP网络进行控制)的互通和互操作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全程全网的,也即是端到端的QoS策略保证。
在漫游的情况下,有关端到端的QoS保证可以分段实施。在拜访网络中使用拜访网络PCC;而在归属网络中,使用归属网络PCC;在这2个网络的边界,可以根据漫游协议以及边界节点上的资源情况,做有关策略决策。
更进一步,如果拜访网络和归属网络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IP骨干网络实现互通,则同样可以使用分段策略进行保证,包括归属、拜访网络内部,以及这些网络有关和骨干网络的边界上处理,以及骨干网络内部的策略保证等,综合起来进行端到端的QoS保证。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PCC部署于自治域内的端到端QoS实现情况
图5示出了PCC部署于自治域内部的情况。
自治域内的端到端的QoS保证,包括GGSN到UE部分以及有关的IP承载和GGSN到IP网络中业务服务器/其他用户等3部分。
现有PCC机制仅控制GGSN到UE部分,而另外2个部分不能控制。为了实现另外2个部分的控制,对PCC/PCRF的功能进行扩展,增加PCC/PCRF支持的PCEF的种类。这里主要是扩展PCC/PCRF可以支持对IP网络设备的控制。这样PCC/PCRF就不仅支持对3GPP的GGSN设备,并能支持对有关IP网络的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或者网关等的控制。
为了实现对IP网络设备的控制,对IP网络设备,需要做有关协议支持的扩展。这里主要是扩展IP网络设备支持PCC/PCRF的有关接口,从而可以接受PCC/PCRF的策略规则等,并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向PCC/PCRF做事件报告等操作。RACS和PCC的有关接口可以采取相同的协议(例如,Diameter)。有关接口协议可以是现有的Gx接口协议,或者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可能需要根据RACS实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扩展。
扩展PCC/PCRF,增加类似x-RACF功能,实现对IP网络有关的资源管理和策略决策功能。具体的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拓扑发现功能(更具体地说,数据传输路径的确定功能);获得有关节点设备的资源信息(包括链路上的可用带宽等)的功能;以及有关策略决策功能等。
进一步,如果IP网络节点发生变化,例如设备故障或者链路断路时,PCRF可以发现或者受到触发,从而做相应的策略决策过程。这个过程与传统的PCC类似,只是触发事件更多。
而PCRF原来支持的主要针对GGSN/PCEF部分的策略决策和相关处理功能,仍然保持;并需要和新增部分的决策功能进行协调处理。
这样,通过对PCRF和有关IP网络设备的功能进行扩展,就可以实现通过扩展后的PCRF,对端到端的QoS提供保证。但是,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例如从GGSN到UE的IP承载部分。
由于GGSN、SGSN间也是基于IP网络承载,虽然UE和GGSN之间可以协商获得QoS信息,但是有关具体的策略保证,还需要IP承载网络来实现,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IP QoS保证的问题。为此需要PCC/PCRF对这部分QoS保证做相应的处理。
由于GGSN和SGSN,在一个网络中并不会有大量的设备存在,或者设备的数量是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为此,这里可以使用PCC的预定义策略,将有关策略下载到有关的IP网络设备上,从而可以保证GGSN-SGSN间的有关IP连接通路上的QoS保证。具体的方法是,根据运营商或者网络拥有者/管理者的策略,以及业务规划等情况,进行策略预定义。
其他3GPP网元间的类似的IP连接,如RAN和SGSN间也是IP连接,也可以做类似的处理,通过预定义策略实现承载的QoS保证。
对扩展后的PCC/PCRF,在接受从AF来的业务需求信息时,不仅要考虑传统的3GPP网络侧的QoS策略决策;同时需要协调该业务的IP网络部分的策略决策和控制。从而保证业务的全程QoS控制。
PCRF根据从AF来的业务需求信息以及运营商的政策等,进行策略决策。实际上,可以将有关的决策分成3个部分的协同处理,UE-SGSN-GGSN部分,这个部分有基本的PCC部分进行处理,而GGSN-SGSN间的IP承载和出GGSN的部分由扩展的PCRF来进行处理。这3个部分的处理结果,协同出一个统一的接纳控制策略。
如果业务需求可以满足,则形成有关策略规则,并安装到相关的PCEF和IP网络设备中去(并不一定每一次业务都包括IP网络设备的策略决策,这需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决定,这里给出的是一般的流程);
如果,某个网络节点/环节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拒绝本次服务;或者可以更进一步地,PCRF可以使用降级处理策略,在现有网络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但是如果用户的业务,可以做降级处理,也即更低的QoS保证同样可以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则可以做降级处理,从而既可以提高用户成功接入的概率,并接入更多的用户,而不仅仅是拒绝。
处理过程结束后,PCRF向AF报告本次业务的策略决策结果。
具体而言,以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业务为例,端到端QoS的具体的实现步骤如图6所示。
假设在过程开始前,有关UE-GGSN侧的IP承载的预定义策略,PCRF已经完成定义并进行了安装,下面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动态业务的情况。
1)主叫UE通过回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信令向AF/IMS请求业务,通过回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cription Protocol,简称SDP)携带业务需求信息。
2)形成具体的业务信息。具体的内容包括:AF根据主叫UE携带的信息(SDP),定义下行链路连接信息;并将有关信息转发给被叫侧AF(可能和主叫侧的AF是同一个AF,一般这也就是在一个自治域内的情况);被叫UE侧AF根据这些信息,定义被叫UE的上行链路连接信息,并和被叫交互后,定义出被叫的下行链路连接信息;并将这个信息回馈到主叫侧AF;主叫AF从而可以形成上行链路信息。
3)AF将有关业务的业务流信息,包括主叫和被叫的IP地址、以及有关QoS需求等信息发送给PCRF,请求策略保证。
4)-5)PCRF首先需要确认收到的业务流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订购/注册策略信息。如果PCRF中没有这个信息,则PCRF需要向SPR申请该信息。SPR返回该信息。如果超出范围,可以拒绝请求,而过程结束。或者可以使用用户的请求信息,进行QoS策略申请,但是需要通告AF,可以在第10)步中包括该信息。
优选地,在第2)步中,可以在和被叫侧进行交互前,首先在主叫侧进行业务请求的授权判断,如果不满足,则不进行后续步骤。从而可以防止在不满足的情况下启动了后续的流程,使得业务流程得到了优化。
6)可选地,PCRF获取承载网有关的资源信息。
7)PCRF根据经过确认后的业务流信息,根据已经掌握的关于网络的拓扑和资源信息等,进行决策。
具体地,PCRF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分成协同的2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PCC部分,另一个是IP承载部分。前者由传统的PCC处理,而后者由扩展的PCC部分进行协同处理。
如果业务需求不满足,则拒绝本次请求,转第10)步继续执行;或者,如果虽然业务需求不满足,但是该需求可以做进一步地处理:例如可以使用降级策略,在现有网络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但是如果用户的业务需求,可以做降级处理,也即更低的QoS保证同样可以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则可以做降级处理,从而可以接入更多的用户,而不仅仅是拒绝。用降级后的需求,重新进行决策。
如果业务需求可以满足,PCRF形成协同的2类QoS(和计费)策略规则,一类是针对传统的PCC定义的内容,主要是针对PCEF/GGSN;另一类是针对IP网络部分的(这个分类不是必须的,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8)PCRF将这些策略规则安装到PCEF中去,这里的PCEF不仅包括GGSN,也包括IP路由器等。
9)如果有一个策略被成功安装,则PCEF需要向PCRF反馈成功安装信息;否则反馈不成功安装信息。
10)PCRF向AF报告本次业务请求的结果。
11)AF向UE返回业务请求应答信息。
二、PCC跨自治域的端到端QoS的第一种实现情况
图7为跨多个网络(主要是通过骨干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的端到端QoS的实现情况。
现假设源和目的网络通过一个骨干网络连接,每个网络中都部署有PCC扩展。则端到端QoS可以分成5个部分进行处理,包括:源UE/IP地址所在的自治域内部的处理;源IP地址所在的自治域网络和骨干网络的边界节点上的处理;骨干网络内部处理;骨干网络和目的自治域网络的边界上的处理;以及目的自治域内部的处理。
PCC/PCRF通过前述实现一中的类似步骤,获得业务信息。
对源自治域内部、目的自治域内部的处理,可以类似于实现案例一中的方法,来进行决策;而对骨干网络内部和网络的边界上的处理,可以使用RACS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而这里的PCRF已经扩展支持相应的RACS功能。
PCC最终需要协调所有这些处理过程,并根据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最终的决策。只有在全部环节中,都可以满足业务的需求,才接纳该业务请求;否则,拒绝接纳,并进行反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仅是给出一个骨干网络的情况。实际上,这里的实现方案,可以进一步发展而适用于多个骨干网络进行互连的情况,其处理方案和一个骨干网络的情况类似,仅仅包括多个骨干网络之间的边界处理,以及骨干网络内部处理等的部分。而具体的实现方案,和前述方案相同。
出于网络规模的考虑,可以在不同的自治域中分别部署PCC。当然,对同一个管理域的不同自治域网络,可以使用同一套PCC。但出于管理和容量的考虑,一般不推荐这样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给出一个端到端的实现案例,在骨干网络也部署了PCC并对用户的业务进行QoS保证,这是与传统的骨干网络不进行精确的QoS保证思路不一致。但是,这是端到端QoS所必需的。
三、PCC跨自治域的端到端QoS的第二种实现情况
图8为不同运营商之间的PCC的互通实现端到端的QoS的实现情况。
对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接纳控制过程,首先是在2个运营商之间需要签定互通协议,并对有关QoS处理进行约定。每个运营商网络都需要部署PCC,并可以进行PCC的互通协同处理。
具体的处理流程包括:不同运营商边界设备间的协同,以及源和目的运营商内部的处理。对边界上的处理,和实现二的情况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根据签约信息进行有关策略的协同;而运营商内部的处理,可以使用实现一的方法。从而最终可以实现端到端的策略决策和执行。
其中,具体如图9所示。扩展后的PCRF(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名称,而不使用PCRF)中包括了与IP网络管理有关的x-RACF功能;PCRF本身中,包括类似SPDF功能。如前所述,PCRF和SPDF的功能类似,都是根据业务的QoS需求,以及网络的现有资源情况进行决策,因此这个功能可以融合在一起。而图中的协调功能,主要是针对获得一个完整的业务流信息,针对不同的网络分段,主要是传统的PCC和RACS的管理范围不同,将一个会话/业务信息,分成PCC管辖的部分,交由PCC处理;而对IP网络部分,则交由PCRF(实际上是SPDF)和x-RACF进行处理,再将这2个处理结果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通过对PCC进行功能扩展,从而实现了端到端的QoS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能够支持的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功能实体扩展为包括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将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进行交互的功能添加到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并将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和获取所述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的功能添加到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中;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应用功能实体的业务需求信息后,通过与3GPP网络侧和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获取所述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以及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运营商的政策、以及所述3GPP网络侧和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在网络资源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做出同时适用于所述3GPP网络侧和所述IP网络侧的接纳本次请求的总体策略决策,并将所述总体策略决策下发给所述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和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同时适用于所述3GPP网络侧和所述IP网络侧的所述总体策略决策的处理具体为: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和所述3GP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做出适用于所述3GP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并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和所述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做出适用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以及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将适用于所述3GP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和适用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决策进行综合,做出同时适用于所述3GPP网络侧和所述IP网络侧的所述总体策略决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所述总体策略决策的过程中,如果所述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能满足所述业务的需求,则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做出拒绝本次请求的策略决策,或者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在所述业务需求在降低服务等级/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用户的业务体验/需求的情况下,做出总体降低服务质量并接纳本次业务请求的策略决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信息、和/或所述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所经过的节点设备的资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路由器、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通过Gx接口协议或扩展的Gx接口协议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支持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的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网络。
8.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能够支持的策略和计费规则执行功能实体扩展为包括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将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进行交互的功能添加到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中,并将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和获取所述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的功能添加到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中;以及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将预先存储/确定的预定义策略下发给所述3GP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和/或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侧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信息、和/或所述IP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路径所经过的节点设备的资源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路由器、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通过Gx接口协议或扩展的Gx接口协议与所述IP网络侧的策略执行设备进行交互。
12.根据权利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支持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的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网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983500A CN101335703B (zh) | 2008-05-30 | 2008-05-30 |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983500A CN101335703B (zh) | 2008-05-30 | 2008-05-30 |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703A true CN101335703A (zh) | 2008-12-31 |
CN101335703B CN101335703B (zh) | 2011-08-10 |
Family
ID=4019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983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703B (zh) | 2008-05-30 | 2008-05-30 |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35703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7706A (zh) * | 2010-07-30 | 2010-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Fota升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1124011A1 (zh) * | 2010-04-06 | 2011-10-13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链路的各个分段的服务质量的方法、设备和节点 |
CN102726073A (zh) * | 2010-02-08 | 2012-10-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的方法 |
CN106454201A (zh) * | 2016-09-13 | 2017-02-2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ims 网络的视频会议接入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CN114666211A (zh) * | 2020-12-23 | 2022-06-2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50758A1 (en) * | 2004-11-10 | 2006-05-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n arrangement, node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services access ove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0388809C (zh) * | 2004-12-27 | 2008-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ip承载网中转发业务流的方法 |
CN101155126A (zh) * | 2006-09-25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移动性管理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CN101453339B (zh) * | 2006-11-20 | 2011-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融合策略计费控制架构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01141822B (zh) * | 2007-09-30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的网关选择方法 |
CN101150782B (zh) * | 2007-10-17 | 2012-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策略计费控制服务器的选择方法 |
CN101163345B (zh) * | 2007-11-12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信非3gpp系统接入3gpp网络的方法 |
-
2008
- 2008-05-30 CN CN2008100983500A patent/CN1013357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6073A (zh) * | 2010-02-08 | 2012-10-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的方法 |
WO2011124011A1 (zh) * | 2010-04-06 | 2011-10-13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链路的各个分段的服务质量的方法、设备和节点 |
CN101917706A (zh) * | 2010-07-30 | 2010-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Fota升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2012983A1 (zh) * | 2010-07-30 | 2012-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Fota升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917706B (zh) * | 2010-07-30 | 2014-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Fota升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8843078B2 (en) | 2010-07-30 | 2014-09-23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firmware over the air (FOTA) upgrade |
CN106454201A (zh) * | 2016-09-13 | 2017-02-2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ims 网络的视频会议接入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CN106454201B (zh) * | 2016-09-13 | 2020-04-24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ims网络的视频会议接入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CN114666211A (zh) * | 2020-12-23 | 2022-06-2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2134908A1 (zh) * | 2020-12-23 | 2022-06-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666211B (zh) * | 2020-12-23 | 2023-11-17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703B (zh) | 2011-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arques et al. | An IP-based QoS architecture for 4G operator scenarios | |
US8750825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nter-carrier roaming cost containment | |
US8606893B2 (en) | Devices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requirements per user equipment basis into a bearer | |
EP1964421B1 (en) | Mapping of packet flows to bear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6714515B1 (en) | Policy server and architecture providing radio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rules | |
US8131831B1 (en) | Centralized polic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01540980B (zh) | 业务优先级更新指示方法、业务优先级更新方法及装置 | |
EP205900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processing, and SIP application server gateway module | |
RU2435205C2 (ru) | Способ законного перехват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того | |
US20060250956A1 (en) |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 for service based policy in roaming configurations | |
CN101998534B (zh) |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 |
KR101280121B1 (ko) | 원거리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테더링된 사용자 장치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
US20090190506A1 (en) | Method for Allowing Control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and/or of the Service Fees for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 |
CN101730246B (zh) | 融合网络的策略控制架构及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 | |
EP2406928B1 (en) | Traffic control by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
TalebiFard et al. | Access and service convergence over the mobile internet–a survey | |
CN101166153B (zh) | 一种控制网络业务的方法 | |
CN101335703B (zh) |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 |
CN101374338B (zh) | 一种实现用户策略自助服务的方法、实体和系统 | |
CN101720108A (zh) | 业务层融合网络的策略控制方法与系统 | |
CN101997699B (zh) |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方法及资源接纳控制系统 | |
US8554931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network resources for blended services | |
CN101287296B (zh) | 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间的切换方法 | |
de Gouveia et al. | A framework to improve Qo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the IMS | |
CN101378522B (zh) | 分发策略的方法、系统和策略分发实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518057 Zhongxi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