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1664A -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1664A
CN102101664A CN 200910227814 CN200910227814A CN102101664A CN 102101664 A CN102101664 A CN 102101664A CN 200910227814 CN200910227814 CN 200910227814 CN 200910227814 A CN200910227814 A CN 200910227814A CN 102101664 A CN102101664 A CN 102101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lectrode
broken
graphite
temperature
m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278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1664B (zh
Inventor
王广西
高世友
张玉珠
李兰静
李长福
王秋生
张学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ted crow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LIANGUAN CARBON ELECTRO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LIANGUAN CARBON ELECTRO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LIANGUAN CARBON ELECTROD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278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1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1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16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炭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在30-40重量份石墨碎、30-40重量份石油焦、15-25重量份电煅煤、15-30重量份沥青内添加0.2-1.0重量份氧化钇。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石油焦、石墨碎经振动筛筛分、电子配料系统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加入经过处理的添加剂氧化钇搅拌、干混后,加入煤沥青。由于氧化钇具有聚合作用和增强作用,使各种物料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炭电极的密度,使得炭电极达到了高强度、低电阻和较高的导热性能,解决了低电阻和高强度两个优点不能共存问题,适应了冶炼行业大型矿热冶炼炉的要求。

Description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炭电极广泛应用在工业硅、黄磷、电石、铁合金等冶炼矿热炉上。在工业硅矿热炉上用炭电极替代价格较高的石墨电极,在同样容量的埋弧矿热炉上,炭电极比石墨电极直径大,炉内弧带增宽,弧体稳定,保证了热炉效率,降低产品消耗,生产成本下降。炭电极在电石、铁合金等冶炼矿热炉上替代电极糊,在同样容量的埋弧矿热炉上,能提高冶炼矿热炉的产量,降低电耗,冶炼1吨铁合金消耗电极糊60公斤,而消耗炭电极仅12公斤,降低了电极的操作更换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自焙电极经常发生的“软断”和“硬断”事故,改善了工作环境,节省了运行费用。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程的推进,工业矿热炉炉型规格逐渐加大,矿热炉变压器功率的增大对工业矿热炉用炭电极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格、高电流载荷炭电极的需求日益加大。为了制造大规格、高电流载荷的炭电极,炭素制造业提高了炭电极的直径,并增加了低电阻原料石墨碎的含量,使炭电极的电阻降低。但由于石墨碎电阻低、强度低的特性,使这种方法降低了炭电极电阻的同时也降低了炭电极的强度,高石墨含量的炭电极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折断现象,对矿热炉冶炼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低电阻、高强度的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的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
石墨碎30——40重量份
石油焦30——40重量份
电煅煤15——25重量份
煤沥青15——30重量份
氧化钇0.2——1.0重量份。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的组分中加入10——20重量份的生碎、焙烧碎、收尘粉构成的返回料。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本发明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按权利要求1所述组分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0——40重量份石墨碎、30——40重量份石油焦、15——25重量份电煅煤,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2——1.0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0——25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0℃——190℃,15——30重量份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0-45分钟后,温度升至160℃——17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8——10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30——4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4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400℃以下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成炭电极成品。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第二步的配料和干混时加入10——20重量份的生碎、焙烧碎、收尘粉构成的返回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同现有技术相比,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石油焦、石墨碎经振动筛筛分、电子配料系统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加入经过处理的添加剂氧化钇搅拌、干混后,加入煤沥青。由于氧化钇具有聚合作用和增强作用,使各种物料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炭电极的密度,使得高石墨质炭电极达到了高强度、低电阻和较高的导热性能,解决了低电阻和高强度两个优点不能共存问题。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直径可达960mm以上,长度可达1900mm——2200mm,适应了冶炼行业大型矿热冶炼炉的要求。另外,在煅后的固体原料中可加入生碎、焙烧碎、收尘粉构成的返回料,生碎即糊料成型后检查出的不合格生制品,成型过程中剩余或掉落的糊渣,焙烧碎是焙烧后得到的不合格废品和机加工时的切削碎,收尘粉是中碎和机加工时的除尘设备回收的粉料。可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的工序进程及其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电极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扣2、母扣3,公扣2、母扣3带有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1: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0重量份石墨碎、30重量份石油焦、15重量份电煅煤,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2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0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0℃,15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0分钟后,温度升至16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8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3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0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2: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5重量份石墨碎、35重量份石油焦、20重量份电煅煤,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0.3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3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5℃,20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2分钟后,温度升至165℃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9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35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5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5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3: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40重量份石墨碎、40重量份石油焦、25重量份电煅煤,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5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5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90℃,30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5分钟后,温度升至17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10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4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4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0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4: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0重量份石墨碎、30重量份石油焦、15重量份电煅煤、5重量份生碎、4重量份焙烧碎、1重量份收尘粉,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3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0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0℃,20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0分钟后,温度升至16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振动台上的模具,经8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3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0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5: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5重量份石墨碎、35重量份石油焦、20重量份电煅煤、10重量份生碎、5重量份焙烧碎、1.5重量份收尘粉,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5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3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5℃,25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2分钟后,温度升至165℃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糊料经9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35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5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5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实施例6: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40重量份石墨碎、40重量份石油焦、25重量份电煅煤、12重量份生碎、6重量份焙烧碎、2重量份收尘粉,配料后进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1.0重量份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5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90℃,30重量份的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5分钟后,温度升至17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10分钟振动后,静制保压4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4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300℃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出两端带有公扣2、母扣3的电极本体1,并在公扣2、母扣3上削出相匹配的外螺纹4、内螺纹5。

Claims (4)

1.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
石墨碎    30——40重量份
石油焦    30——40重量份
电煅煤    15——25重量份
煤沥青    15——30重量份
氧化钇    0.2——1.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组分中加入10——20重量份的生碎、焙烧碎、收尘粉构成的返回料。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中碎、筛分、磨粉
将煅后的固体原料电煅煤破碎筛分,将石油焦、石墨碎一部分破碎筛分,一部分磨粉;
第二步:配料和干混
按权利要求1所述组分用电子配料系统称出30——40重量份石墨碎、30——40重量份石油焦、15——25重量份电煅煤,配料后进入混捏锅,同时将经过处理的0.2——1.0重量份的氧化钇加入混捏锅,搅拌、干混20——25分钟;
第三步:混捏
将温度为180℃——190℃,15——30重量份煤沥青注入混捏锅,继续搅拌,混捏40-45分钟后,温度升至160℃——170℃糊料出锅;
第四步:成型
出锅糊料进入振动成型机上的模具,经8——10分钟振动后,静置保压30——40分钟之后将电极脱模喷淋冷却,并在冷却池里水冷3——4小时;
第五步:焙烧
炭电极生制品被送至焙烧炉,将温度由室温逐步升至1250℃,使炭电极生制品经室温——230℃低温预热、230℃——400℃挥发份排出、400℃——500℃半焦形成、500℃——700℃高温焦化、700℃——1250℃性能完善四个阶段后,停火保温,自然冷却,待温度降至400℃以下出炉;
第六步:机加工
检验合格的炭电极焙烧品经车外圆、车锥孔、加工公母扣工序加工成炭电极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的配料和干混时加入10——20重量份的生碎、焙烧碎、收尘粉构成的返回料。
CN 200910227814 2009-12-21 2009-12-21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1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7814 CN102101664B (zh) 2009-12-21 2009-12-21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7814 CN102101664B (zh) 2009-12-21 2009-12-21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1664A true CN102101664A (zh) 2011-06-22
CN102101664B CN102101664B (zh) 2013-02-13

Family

ID=4415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78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1664B (zh) 2009-12-21 2009-12-21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1664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614A (zh) * 2011-09-06 2012-04-25 卢显东 一种电热水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59349A (zh) * 2014-08-18 2014-11-19 河北联冠电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入添加剂的特大直径抗氧化炭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5602A (zh) * 2015-07-13 2015-11-04 河北联冠电极股份有限公司 碳纳米超微材料大规格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1569A (zh) * 2015-12-30 2016-05-04 郝贵华 冶炼业用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1560A (zh) * 2015-12-30 2016-05-04 郝贵华 冶炼领域常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8553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废料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工艺
CN108541096A (zh) * 2018-05-25 2018-09-14 山西丹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内热串接石墨化炉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167A (zh) * 2018-12-20 2019-03-22 成都阿泰克特种石墨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相增强的高强度石墨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200A (zh) * 2019-12-27 2020-05-08 重庆东星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带锥形中心孔的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1813A (zh) * 2020-07-06 2020-09-04 山西三晋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电解用阴极炭块材料
CN115846363A (zh) * 2022-11-16 2023-03-28 宁夏蓝伯碳素有限公司 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
CN116444274A (zh) * 2023-03-21 2023-07-18 湖南大学 一种超细结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97C (zh) * 2002-10-09 2004-09-08 涞水县长城电极有限公司 一种黄磷专用电极的生产工艺
CN101553060B (zh) * 2009-05-07 2011-01-19 平煤集团开封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直径6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614A (zh) * 2011-09-06 2012-04-25 卢显东 一种电热水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59349B (zh) * 2014-08-18 2016-05-25 河北联冠电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入添加剂的特大直径抗氧化炭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9349A (zh) * 2014-08-18 2014-11-19 河北联冠电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入添加剂的特大直径抗氧化炭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5602A (zh) * 2015-07-13 2015-11-04 河北联冠电极股份有限公司 碳纳米超微材料大规格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1569B (zh) * 2015-12-30 2018-02-09 紫琅衬布(南通)有限公司 冶炼业用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1560A (zh) * 2015-12-30 2016-05-04 郝贵华 冶炼领域常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1569A (zh) * 2015-12-30 2016-05-04 郝贵华 冶炼业用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8553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废料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工艺
CN105668553B (zh) * 2015-12-31 2017-10-10 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废料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工艺
CN108541096A (zh) * 2018-05-25 2018-09-14 山西丹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内热串接石墨化炉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167A (zh) * 2018-12-20 2019-03-22 成都阿泰克特种石墨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相增强的高强度石墨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200A (zh) * 2019-12-27 2020-05-08 重庆东星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带锥形中心孔的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1813A (zh) * 2020-07-06 2020-09-04 山西三晋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电解用阴极炭块材料
CN115846363A (zh) * 2022-11-16 2023-03-28 宁夏蓝伯碳素有限公司 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
CN116444274A (zh) * 2023-03-21 2023-07-18 湖南大学 一种超细结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444274B (zh) * 2023-03-21 2024-04-16 湖南大学 一种超细结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1664B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1664B (zh) 高强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3002B (zh) 钛渣冶炼专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2721B (zh) 一种兰炭基铝电解用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5728B (zh) 一种预焙阳极节能生产的工艺
CN103290430A (zh) 一种电解铝用阳极钢爪保护环的制备方法
CN102432320A (zh) 用于矿热电炉出铁口的堵眼耐火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76121A (zh) 一种高石墨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5759B (zh) 铁合金冶炼专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302B (zh) 一种自修复无水炮泥
CN114213127A (zh) 一种石墨坩埚的制备方法
CN100347132C (zh) 冶金用镁质复合材料
CN102557034B (zh) 用于生产工业硅的还原剂
CN108863313A (zh) 一种低碳MgO-C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4507C (zh) 高体密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59349B (zh) 一种加入添加剂的特大直径抗氧化炭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0211B (zh) 高强度电极密闭糊的生产工艺
CN101724747A (zh) 用无害粘合和热处理增强技术制备矿热炉压块炉料的方法
CN105025602A (zh) 碳纳米超微材料大规格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0040B (zh) 一种高炉瓦斯灰、不锈除尘灰、铁鳞生产不锈铁饼的方法
CN102951914A (zh) 一种用工业废弃碳材料生产的电极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0431C (zh) 石墨化阴极生产工艺
CN102290141A (zh) 一种用废碳阳极生块、生产密闭糊的方法
CN103134319A (zh) 一种银合金中频熔炼铸炉石墨坩埚的工艺
CN102249232A (zh) 用兰炭和白灰粉末挤压合成电石冶炼原料的方法
CN1081164C (zh) 全石英砂冶炼结晶硅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3200 Hengshui City, Hebei, Dazhai industrial district, Ji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ebei United crow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053200 Dazhai industrial district, Jizhou, Hebei

Patentee before: Hebei Lianguan Carbon Electrod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