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113B -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0113B
CN102090113B CN200980126540.1A CN200980126540A CN102090113B CN 102090113 B CN102090113 B CN 102090113B CN 200980126540 A CN200980126540 A CN 200980126540A CN 102090113 B CN102090113 B CN 102090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ing
mobile radio
radio station
idle pulley
iden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65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0113A (zh
Inventor
冀保伟
法罗克·汗
具昌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2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bell or annunciator systems
    • H04M11/022Pag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多个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多个寻呼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增强的空闲模式设计。
背景技术
在IEEE 802.16e中描述了空闲模式的操作。移动站(MS)或基站(BS)可分别使用DREG-REQ和DREG-CMD消息来启动空闲模式操作。在MS已经进入空闲模式之后,MS使用用于寻呼周期、寻呼偏移、寻呼侦听间隔和寻呼不可用间隔的固定参数。如果MS被寻呼,则MS使用基于代码的测距和RNG-REQ/RSP消息重新进入无线电接入网络。当进入新的寻呼区域时,MS应该执行位置更新。
与IEEE 802.16e空闲模式设计相关的一个问题在于寻呼消息的精确位置不是预先确定的。因此,MS在搜索寻呼消息(即,MOB_PAG-ADV( )消息)的整个寻呼侦听间隔(PLI)期间不得不保持唤醒状态,所述寻呼消息可包括在MS进入空闲模式之前分配给MS的寻呼群组标识(PGID)。
存在增强IEEE 802.16e中的空闲模式设计的几种尝试。
一种尝试使用快速寻呼指示符。在这种设计中,MS首先检查该寻呼指示符是否为正。如果寻呼指示符为负,则MS将不再进行侦听,并且能够立即返回寻呼不可用间隔。如果寻呼指示符为正,则MS将保持在唤醒状态,并且搜索寻呼消息,以确定MS是否被寻呼。与这种设计相关的一个问题在于快速寻呼指示符的适合度。换句话说,快速寻呼指示符的作用可能不大,其原因在于,在多个MS处于空闲模式的情况下,如果这些MS中的任意一个需要被寻呼,则寻呼指示符将为正,因此寻呼指示符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将为正。
另一种尝试将寻呼消息分割为多个较小的消息,这是因为,如果在一个寻呼周期内仅有一个消息被发送到所有MS,则MOB_PAG-ADV()的大小可能较大。在这种设计中,每个消息将携带最后寻呼指示符(LPI),从而如果LPI指示在该寻呼周期内不再有寻呼消息,则MS能够立即停止PLI。另一种尝试使用寻呼位置指示符,从而MS在整个PLI期间不需要搜索寻呼消息。然而,为了使MS获知LPI或寻呼位置指示符在寻呼周期内所在的位置,这些尝试都需要明确的信令。
因此,本领域中存在这样一种需要,即,对在先进无线系统中有效地处理空闲模式的系统和方法的需要。具体地讲,存在这样一种需要,即,对按照例如IEEE 802.16m的要求有效地减少功耗的处理空闲模式的系统和方法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多个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多个寻呼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寻呼控制器用于: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操作寻呼控制器的方法,包括: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用户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基站,其中,所述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从寻呼控制器接收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与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站相关联;使用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用户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用于:从寻呼控制器接收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与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站相关联;使用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操作基站的方法,包括:从寻呼控制器接收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与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站相关联;使用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一种移动站,用于:确定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单一索引,以监测寻呼消息,所述索引至少部分基于分配给所述移动站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仅在所述单一索引的寻呼时机或帧中监测寻呼消息。
在进行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之前,阐述贯穿本专利文档所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是有益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表示不受限制地包括;术语“或”包括和/或的含义;短语“与...相关联”和“与其相关联”及其派生词可表示包括、被包括在其中、与...相互连接、包含、被包含在其中、连接到或与...连接、接合到或与...接合、可与...通信、与...合作、交错、并置、接近、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属性等;术语“控制器”表示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装置、系统或者其部件,这样的装置可以由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其中至少两种的一些组合来实现。应注意,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被集中化或分散化,无论本地还是远程。贯穿本专利文档提供了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许多(即使不是最多)示例中,这些定义应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现有和将来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进行以下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在上行链路中发送消息的示例性无线网络;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OFDMA发送器的高层示图;
图2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OFDMA接收器的高层示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寻呼控制器的操作;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产生和利用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在寻呼区域中寻呼移动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测寻呼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寻呼周期中寻呼消息的分布;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寻呼周期期间移动站的寻呼侦听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文档中,以下讨论的图1至图8以及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而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发送消息的示例性无线网络10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无线网络100包括基站(BS)101、基站(BS)102、基站(BS)103以及其他类似的基站(未示出)。基站101与基站102和基站103进行通信。基站101还与互联网130或者类似的基于IP的网络(未示出)通信。
基站102将(经由基站101)到互联网130的无线宽带接入提供给基站102的覆盖区域120内的第一多个用户站。第一多个用户站包括:用户站111,可位于小型企业(SB);用户站112,可位于企业(E);用户站113,可位于WiFi热点(HS);用户站114,可位于第一住宅(R);用户站115,可位于第二住宅(R);用户站116,可以是移动装置(M),诸如移动电话、无线膝上型计算机、无线PDA等。
基站103将(经由基站101)到互联网130的无线宽带接入提供给基站103的覆盖区域125内的第二多个用户站。第二多个用户站包括用户站115和用户站1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101至103可以使用OFDM或OFDMA技术彼此通信,或者与用户站111至116通信。
基站101可以与较多数量或较少数量的基站通信。此外,尽管在图1中仅描述了六个用户站,但是应理解,无线网络100可以为额外的用户站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应注意,用户站115和用户站116位于覆盖区域120和覆盖区域125两者的边缘。用户站115和用户站116中的每个与基站102和基站103两者通信,并且可以被认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切换模式下操作。
用户站111至116可通过互联网130接入语音、数据、视频、视频会议和/或其他宽带服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站111至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与WiFi WLAN的接入点(AP)相关联。用户站116可以是多种移动装置(包括无线激活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装置或者其他无线激活装置)中的任意一种。用户站114和115可以是例如无线激活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网关或其他装置。
图2A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发送路径的高层示图。图2B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接收路径的高层示图。在图2A和图2B中,仅为了说明和解释的目的,在基站(BS)102中实现OFDMA发送路径,在用户站(SS)116中实现OFDMA接收路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也可以在BS 102中实现OFDMA接收路径,在SS 116中实现OFDMA发送路径。
BS 102中的发送路径包括信道编码和调制块205、串行并行转换(S-to-P)块210、大小为N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块215、并行串行转换(P-to-S)块220、添加循环前缀块225、上转换器(UC)230。SS 116中的接收路径包括下转换器(DC)255、移除循环前缀块260、串行并行转换(S-to-P)块265、大小为N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块270、并行串行转换(P-to-S)块275、信道解码和解调块280。
图2A和图2B中的至少一些组件可以由软件来实现,而其他组件可以由可配置的硬件或者软件与可配置的硬件的组合来实现。特别地,应注意,本公开文档中描述的FFT块和IFFT块可以实现为可配置的软件算法,其中,大小N的值可以根据实施方式被修改。
此外,虽然本公开针对实施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的实施例,但是这仅是为了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将理解,在本公开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快速傅立叶变换函数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函数可以容易地分别由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函数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函数来代替。将理解,而对于DFT函数和IDFT函数,变量N的值可以是任意整数(即,1、2、3、4等),对于FFT和IFFT函数,变量N的值可以是2的幂的任意整数(即,1、2、4、8、16等)。
在BS 102中,信道编码和调制块205接收一组信息比特,对输入比特应用编码(例如,Turbo编码)和调制(例如,QPSK、QAM)以产生一连串频域调制符号。串行并行转换块210将串行的调制的符号转换(即,解复用)为并行的数据,以产生N个并行的符号流,其中,N是BS 102和SS 116中使用的IFFT/FFT的大小。然后,大小为N的IFFT块215对所述N个并行的符号流执行IFFT操作,以产生时域输出信号。并行串行转换块220转换(即,复用)来自大小为N的IFFT块215的并行的时域输出符号,以产生串行的时域信号。然后,添加循环前缀块225将循环前缀插入到时域信号。最后,上转换器230将添加循环前缀块225的输出调制(即,上转换)到RF频率,以经由无线信道进行发送。在将信号转换到RF频率之前,还可在基带对信号进行滤波。
发送的RF信号在通过无线信道之后到达SS 116,并且执行BS 102的操作的逆操作。下转换器255将接收的信号下转换到基带频率,移除循环前缀块260移除循环前缀以产生串行的时域基带信号。串行并行转换块265将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并行的时域信号。然后,大小为N的FFT块270执行FFT算法,以产生N个并行的频域信号。并行串行转换块275将并行的频域信号转换为一连串调制的数据符号。然后,信道解码和解调块280对调制的符号解调并随后进行解码,以恢复原始的输入数据流。
基站101至103中的每个都可实现与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到用户站111至116类似的发送路径,并且可实现与在上行链路中从用户站111至116进行接收类似的接收路径。类似地,用户站111至116中的每个可实现与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基站101至103的架构相应的发送路径,并且可实现与用于在下行链路中从基站101至103接收的架构相应的接收路径。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减少空闲模式下的移动站监测寻呼消息所花费的时间量的系统和方法。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寻呼控制器的操作。
如图3所示,寻呼网络301具有第一寻呼区域303和第二寻呼区域305。当第一寻呼区域303中的MS 309至MS 313进入空闲模式时,寻呼控制器307将唯一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Temporary_ID)分配给MS309至MS 313中的每个。寻呼控制器307经由BS 315至BS 321将寻呼消息发送到MS 309至MS 313。寻呼控制器307使用相同的寻呼群组ID(PG-ID)将寻呼消息发送给第一寻呼区域303中的MS 309至MS 313。MS 309至MS313中的每个寻找相同的寻呼群组ID之下它们唯一的Temporary_ID,以确定它们是否正在被寻呼。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寻呼区域303中的所有BS(即,BS 315至BS321)使用相同的寻呼群组ID,所以MS 309至MS 313可在第一寻呼区域303之内从一个BS移动到另一BS(例如,从BS 315移动到BS 319),而不执行位置更新。一旦MS离开第一寻呼区域303并进入例如第二寻呼区域305,MS就会检测在第二寻呼区域305中使用的不同的寻呼群组ID,所述不同的寻呼群组ID向MS指示它已经离开了第一寻呼区域303并且已经进入了新的寻呼区域。新的寻呼群组ID还向MS指示该MS需要执行位置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BS 317被示出为位于第一寻呼区域303和第二寻呼区域305。在这种情况下,BS 317将发送用于第一寻呼区域303和第二寻呼区域305的寻呼群组ID。用于第二寻呼区域305的寻呼群组ID可以由另一寻呼控制器控制,或者可以由寻呼控制器307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寻呼控制器307可根据环境或情况被包括在BS或BS控制器中,因此作为一个实施示例,BS或BS控制器可包括寻呼控制器307的功能或模块。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产生和利用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核心网络(具体地讲,寻呼区域中的寻呼控制器)确定在寻呼区域中是否存在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MS(块401)。如果在寻呼区域中存在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MS,则寻呼控制器以如下所述的方式将Temporary-_ID分配给进入空闲模式的MS(块403),即,在寻呼区域中存在N个子群组,并且每个子群组具有几乎相同数量的处于空闲模式的MS。如果在寻呼区域中不存在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MS,则方法进入稍后描述的块407。
寻呼控制器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将Temporary_ID分配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MS,只要每个子群组具有大约相同数量的处于空闲模式的MS即可。
例如,假设寻呼区域具有4个寻呼子群组和10000个处于空闲模式的MS,并假设Temporary_ID具有24比特。
在一个实施例中,寻呼控制器可通过将第一Temporary_ID 0x000000分配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第一MS,将0x000001分配给第二MS,...,将0x00000A分配给处于空闲模式的第十一MS,以此类推,来创建具有大致相同大小的子群组。因此,每当需要新的Temporary_ID时,寻呼控制器将最后的Temporary_ID加一并将新的Temporary_ID分配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新MS。在本示例中,如果MS的Temporary_ID对4取模等于n,则MS属于子群组n,其中,n=0,1,2,3。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群组将精确地具有2500个处于空闲模式的MS。
在另一实施例中,寻呼控制器可通过在Temporary_ID的最后2个比特中按照00、01、10、11循环并随机选取较高的22个比特的值,来创建具有大致相同大小的子群组。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全部24比特的Temporary_ID已经分配给现有的处于空闲模式的MS,则寻呼控制器将随机选取另外22比特的值,直到新的Temporary_ID对于寻呼区域是唯一的。这样的实施例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每个MS将具有几乎随机的Temporary_ID,对于隐藏MS的标识来说,这可能是被期望的。第二,与前一种方法类似,寻呼子群组中的MS的数量之差将为0、+1或-1。
还可以从自已经离开寻呼区域的MS恢复的Temporary_ID产生分配的Temporary_ID。例如,如果存在恢复的Temporary_ID,则在块403,寻呼控制器可简单地将恢复的Temporary_ID分配给MS。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存在恢复的Temporary_ID,则在块403,寻呼控制器可使用恢复的Temporary_ID的较低的2个比特并随机选取较高的22个比特,来产生唯一的伪随机Temporary_ID,以便分配给MS。
在创建Temporary_ID之后,寻呼控制器通过当前与MS通信的BS将Temporary_ID分配给MS(块405)。
如果寻呼控制器被通知MS已经离开寻呼区域(块407),则在一个实施例中,寻呼控制器可恢复该MS的Temporary_ID,并将该Temporary_ID分配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下一MS。在另一实施例中,寻呼控制器可恢复已经离开寻呼区域的MS的Temporary_ID的最后2个比特(块409)。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在寻呼区域中寻呼移动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寻呼区域中的BS从寻呼控制器接收与MS相关联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块501),并确定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单一索引(块503)。该索引至少部分基于接收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在每个寻呼周期中,BS仅在按照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n发送用于该MS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块505),其中,n=MSTemporary_ID%N。
在本实施例中,%表示取模操作。寻呼周期包括多个超帧。MOB_PAG-ADV( )广播间隔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包括N个连续帧或者寻呼时机,整数n的取值范围为0至N-1。
因此,对于所述N个连续帧中的每个帧,MOB_PAG-ADV( )消息的数量至多为1。此外,如果在一个帧中存在MOB_PAG-ADV( ),则在第一K个子帧中广播该MOB_PAG-ADV( )。其结果是,如果BS使用Temporary_ID寻呼MS,则BS按照Temporary_ID%N的帧数发送MOB_PAG-ADV( )。即,寻呼时机的索引等于Temporary_ID%N。
这允许BS在帧或寻呼时机中均匀地分布MS。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监测寻呼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先前所述,如果在寻呼周期期间存在将被发送的MOB_PAG-ADV( ),则BS在寻呼周期中按照等于Temporary_ID%N的帧数发送MOB_PAG-ADV( )。MS确定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单一索引,以监测寻呼消息(块601)。该索引至少部分基于分配给MS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因此,由于MS在每个寻呼周期仅需要监测按照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n发送的寻呼消息,因此在每个寻呼周期的开始,MS自动获知在哪个帧寻找关注的MOB_PAG-ADV( )(块603),其中,n=MS Temporary_ID%N。
如果MS确定其没有被寻呼(块605),则MS切换到寻呼不可用间隔(块607)。如果MS确定其被寻呼(块605),则MS开始重新进入网络(块609)。
因此,MS在每个寻呼周期中仅需要在用于K个子帧的寻呼侦听窗口中保持唤醒状态。本实施例由于寻呼消息的分布而显著减少了传输大的寻呼消息的可能性。本实施例实现了处于空闲模式的MS的显著节能,并且不影响位置更新过程。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寻呼周期中的寻呼消息的分布。
在本示例中,将MOB_PAG-ADV( )广播间隔示出为包括1个超帧或4个帧。MS 701示出为具有0x000010(即,16)的Temporary_ID。如果MS 701在下一寻呼周期被寻呼,则由于0x000010%4=0,因此包括MS 701的该Temporary_ID的MOB_PAG-ADV( )在帧1的第一子帧707中被发送。该帧对应于从Temporary_ID%4操作获得的数,其中,Temporary_ID是分配给该MS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在本示例中,MS 703的Temporary_ID和MS 705的Temporary_ID分别是0x000001和0x000007。因此,如果用于MS 703和MS 705的寻呼消息存在,则所述寻呼消息分别在帧2的第一子帧709和帧4的第一子帧711中被发送。
根据本公开,MS自动获知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在哪个子帧寻找关注的MOB_PAG-ADV( )。如果MS没有被寻呼,则MS切换到寻呼不可用间隔。如果MS被寻呼,则MS开始重新进入网络。在本示例中,如图8所示,MS701在每个寻呼周期中仅需要在用于一个子帧707的PLI中保持唤醒状态。
此外,无需明确的信令,每个MS自动获知在哪个帧(更具体地讲,哪个子帧)进行监测,以确定在每个寻呼周期期间MS是否被寻呼。因此,不需要寻呼指示符、寻呼位置指示符或最后寻呼指示符。如图8所示,MS在每个寻呼周期中仅需要在几个子帧中保持唤醒状态,从而实现有效的节能。
在一个小区内,BS在均匀间隔的多个寻呼时机中寻呼MS。在每个寻呼时机中,大致相同数量的MS被寻呼。这在MS被寻呼之后自然地分布用于UL接入的MS,并且减少或避免了UL接入中的拥塞。
尽管本公开使用超帧、帧和子帧示出了寻呼时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寻呼时机的规模。例如,如果需要,特别是当考虑到UL接入时机的分配和分布时,图7和图8中的寻呼时机可以分隔在多个超帧中。
如果MS不能对寻呼消息解码,则MS可返回到空闲状态,并且BS将尝试在下一寻呼周期再次寻呼该MS。当然,可以使用其他故障恢复机制。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丢失BS和MS之间的同步。
此外,可为在两个寻呼区域之间反复移动的MS分配用于每个寻呼区域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从而不需要位置更新。理想上,以这样的方式创建这两个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即,MS可在一个寻呼时机监测这两个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为此,这两个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对N取模应该等于相同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可用于这两个寻呼区域,从而MS在每个寻呼周期中不需要监测两个子帧,这使得MS节能。
尽管已经使用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31)

1.一种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寻呼控制器用于:
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
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
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由以下等式确定:
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当寻呼区域中的下一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时,通过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加一来产生新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当所述移动站离开寻呼区域时,寻呼控制器恢复所述移动站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并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重新分配给寻呼区域中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下一移动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在最后两个比特包括00、01、10和11之一,并且在较高比特中包括随机选择的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当所述移动站离开寻呼区域时,寻呼控制器恢复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的最后两个比特,并且使用所述最后两个比特来产生用于在寻呼区域中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下一移动站的新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将所述移动站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寻呼子群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每个寻呼子群组具有几乎相同数量的处于空闲模式的移动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寻呼控制器,其中,使用以下关系将所述移动站分配给寻呼子群组:
寻呼子群组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寻呼子群组的总数。
10.一种操作寻呼控制器的方法,包括:
如果寻呼区域内的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则将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分配给所述移动站;
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发送到与所述移动站通信的基站,
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由所述基站使用,以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从而发送用于所述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由以下等式确定:
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寻呼区域中的下一移动站请求进入空闲模式时,通过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加一来产生新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站离开寻呼区域时,恢复所述移动站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并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重新分配给寻呼区域中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下一移动站。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在最后两个比特包括00、01、10和11之一,并且在较高比特中包括随机选择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站离开寻呼区域时,恢复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的最后两个比特,并且使用所述最后两个比特来产生用于在寻呼区域中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下一移动站的新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将所述移动站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寻呼子群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寻呼子群组具有几乎相同数量的处于空闲模式的移动站。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以下关系将所述移动站分配给寻呼子群组:
寻呼子群组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寻呼子群组的总数。
19.一种能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用户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用于:
从寻呼控制器接收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与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站相关联;
使用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在所述寻呼周期中,在所述寻呼时机或帧中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由以下等式确定:
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数量。
22.一种操作基站的方法,包括:
从寻呼控制器接收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与请求进入空闲模式的移动站相关联;
使用所述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确定在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寻呼周期中,在所述寻呼时机或帧中发送用于移动站的寻呼消息。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由以下等式确定:
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数量。
25.一种移动站,用于:
确定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以监测寻呼消息,所述索引至少部分基于分配给所述移动站的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
在所述索引的寻呼时机或帧中监测寻呼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寻呼时机或帧的索引由以下等式确定:
索引=用于识别空闲模式移动站的寻呼标识%N,
其中,%表示取模操作,N表示一个寻呼周期中寻呼时机或帧的数量。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移动站在每个寻呼周期中在一个寻呼时机中保持在寻呼侦听间隔中。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如果所述移动站在所述索引的寻呼时机或帧中没有接收到寻呼消息,则所述移动站切换到寻呼不可用间隔。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如果所述移动站在所述索引的寻呼时机或帧中接收到寻呼消息,则所述移动站开始重新进入网络。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移动站在没有明确的信今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索引。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移动站在没有寻呼指示符、寻呼位置指示符或最后寻呼指示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索引。
CN200980126540.1A 2008-07-07 2009-07-06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Active CN102090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17208P 2008-07-07 2008-07-07
US61/134,172 2008-07-07
US19697908P 2008-10-22 2008-10-22
US61/196,979 2008-10-22
US12/322,101 US8259747B2 (en) 2008-07-07 2009-01-29 Effective idle mode for advanced wireless system
US12/322,101 2009-01-29
PCT/KR2009/003668 WO2010005214A2 (en) 2008-07-07 2009-07-06 Effective idle mode for advanced wireles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113A CN102090113A (zh) 2011-06-08
CN102090113B true CN102090113B (zh) 2014-06-11

Family

ID=4146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6540.1A Active CN102090113B (zh) 2008-07-07 2009-07-06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259747B2 (zh)
EP (1) EP2316237B1 (zh)
JP (1) JP2011527547A (zh)
KR (1) KR101612303B1 (zh)
CN (1) CN102090113B (zh)
MY (1) MY152256A (zh)
RU (1) RU2516241C2 (zh)
WO (1) WO201000521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555B (zh) * 2010-03-10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闲置模式处理方法
CN102971972B (zh) * 2010-05-18 2015-1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56340B (zh) * 2010-05-18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闲置模式的终端的方法、先进网元设备及系统
KR101746668B1 (ko) 2010-12-21 2017-06-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접속해제 상태의 사물통신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JP2012169969A (ja) 2011-02-16 2012-09-06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282529B1 (en) * 2013-03-28 2016-03-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Identification of dorma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353382B (zh) * 2015-12-18 2021-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寻呼用户设备的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4915334B (zh) 2016-10-24 2024-03-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区域过程和连接信令
US10405354B2 (en) * 2016-12-09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CH procedure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8206999A (zh) * 2016-12-19 2018-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62826B (zh) * 2018-12-17 2022-02-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群组寻呼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30152697A (ko) * 2021-03-08 2023-11-03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등록 요청을 사용한 페이징 기회 업데이트
CN117981419A (zh) * 2021-09-24 2024-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寻呼子组的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41316C2 (ru) * 1998-10-15 2004-11-27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Режим переменного неактив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для мобильных станций в сети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6654360B1 (en) * 2000-01-10 2003-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ormant mode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JP2003258702A (ja) * 2002-02-28 2003-09-12 Toshiba Corp 提供情報配信方法、配信装置、および、中継装置
ES2345195T3 (es) * 2002-08-01 2010-09-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odo para coordinar ocasiones de radiobusqueda en un canal de radiobusqueda comun.
KR100827137B1 (ko) * 2002-08-16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040227618A1 (en) * 2002-11-06 2004-1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ging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EP1489773A1 (en) * 2003-06-16 2004-12-22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Time scheduling with stop-and-wait ARQ process
KR101042803B1 (ko) * 2003-11-06 2011-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호출 방법
KR100594116B1 (ko) * 2004-06-18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접 기지국의 정보구성과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617731B1 (ko) * 2004-06-19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통보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06084B1 (ko) * 2004-08-17 2006-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기의 슬립 식별자 업데이트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636563B2 (en) * 2004-10-01 2009-12-22 Lg Electronics Inc. Performing idle mode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7496066B2 (en) * 2004-12-23 2009-02-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mobility of wireless devices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848305B2 (en) * 2005-02-03 2010-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une-away capability
JP4615345B2 (ja) * 2005-03-25 2011-01-19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無線lan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DE102005038548B4 (de) * 2005-08-12 2010-04-08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Kommunikation mit mobilen Stationen in einem Netzwerk
US20070087767A1 (en) 2005-10-17 2007-04-19 Sameer Pareek Techniques to manage paging operations for idle mode mobile stations
WO2007107121A1 (fr) 2006-03-22 2007-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nvoi de message et d'arrêt d'envoi de message à une station mobile en mode inactif
MY187399A (en) * 2006-04-28 2021-09-22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aging
US8682357B2 (en) * 2006-05-02 2014-03-25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Pag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077690B1 (en) * 2008-01-07 2015-03-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selecting a cell based on priorities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nhanced Idle Mode Operation;Zhang Hang等;《IEEE C802.16e-04/108》;20040517;全文 *
IEEE computer Society等.Part 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an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mendment 2: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s for Combined Fixed and Mobile Operation in Licensed Bands and Corrigendum 1.《IEEE Std802.16e-2005 and IEEE Std 802.16-2004/Cor1-2005》.2006,6.3节.
KOO Changhoi等.Paging Procedure in Idle mode for IEEE802.16e.《IEEE C802.16e-04/29》.2004,全文.
Paging Procedure in Idle mode for IEEE802.16e;KOO Changhoi等;《IEEE C802.16e-04/29》;20040312;全文 *
Part 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an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mendment 2: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s for Combined Fixed and Mobile Operation in Licensed Bands and Corrigendum 1;IEEE computer Society等;《IEEE Std802.16e-2005 and IEEE Std 802.16-2004/Cor1-2005》;20060218;6.3节 *
Zhang Hang等.Enhanced Idle Mode Operation.《IEEE C802.16e-04/108》.2004,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16241C2 (ru) 2014-05-20
US8259747B2 (en) 2012-09-04
WO2010005214A2 (en) 2010-01-14
EP2316237A4 (en) 2016-05-11
EP2316237B1 (en) 2018-10-03
EP2316237A2 (en) 2011-05-04
RU2010154620A (ru) 2012-07-10
CN102090113A (zh) 2011-06-08
JP2011527547A (ja) 2011-10-27
WO2010005214A3 (en) 2010-04-15
MY152256A (en) 2014-09-15
US20100002720A1 (en) 2010-01-07
KR101612303B1 (ko) 2016-04-14
KR20100005669A (ko) 201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0113B (zh) 用于先进无线系统的有效空闲模式
RU2453076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и активации классов энергосбережения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в режиме ожидания
CN102217396B (zh) 分配寻呼载波的方法以及移动站
US826566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le mode operation in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s
CN101755475B (zh) 提供空闲模式不连续接收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155664B (zh) 在机器对机器通信系统中减少来自寻呼装置的访问开销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90122B (zh) 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寻呼的方法
KR101232116B1 (ko) 모바일 와이맥스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절약 페이징
CN102308496B (zh) 用于有效增强的组播广播系统map解码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77662B (zh) 用于改善频率间小区重选期间的移动终止呼叫建立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63408A (zh) 网际协议多播内容递送的应用传输层位置过滤
CN103052156A (zh)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寻呼用户设备
CN102057734A (zh) 用于管理drx周期和寻呼周期之间的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1475A (zh)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和广播信道信号的发送频带设定方法
CN102547984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41773A (zh) 资源指示方法和终端
CN102067692A (zh) 用于多模寻呼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47551A (zh) 一种业务时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3975542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广播mac控制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0551097C (zh) Ofdm系统中映射寻呼指示信息的方法
CN10206750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快速测距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60425A (zh) 从多个基站并行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56086A (zh) 一种多播广播业务接收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1978752A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使得能够快速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23121B (zh) 一种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其系统消息更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