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676B - 重力梯度仪 - Google Patents

重力梯度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676B
CN102089676B CN2009801254534A CN200980125453A CN102089676B CN 102089676 B CN102089676 B CN 102089676B CN 2009801254534 A CN2009801254534 A CN 2009801254534A CN 200980125453 A CN200980125453 A CN 200980125453A CN 102089676 B CN102089676 B CN 102089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ion
gravity gradiometer
aircraft
signal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4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676A (zh
Inventor
弗兰克·若阿欣·范卡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89049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8904997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9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7/00Measuring gravitational fields or waves; Gravimetr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7/16Measuring gravitational fields or waves; Gravimetr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oving platforms, e.g. ship, aircraf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7/00Measuring gravitational fields or waves; Gravimetr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7/02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Sensor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重力梯度仪,该重力梯度仪包括用于检测重力梯度的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并且布置成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信号。该重力梯度仪还包括用于在飞行器中支撑检测器的支撑结构和布置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向检测器传递的部件。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Description

重力梯度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梯度仪。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中使用重力计,以测量地球的重力场的一阶导数。虽然在研制能够测量地球的重力场的第一导数的重力计时已经实现了一些进展,但是因为从移动车辆的加速度的时间波动与重力场的空间变化不同时的困难,所以仅利用基于陆地的静止仪器才能够通常以用于有用勘探的充分精度进行这些测量。
重力梯度仪(区别于重力计)用于测量重力场的二阶导数,并且使用需要下降至正常重力的1012分之一测量重力之间的差异的传感器。
重力梯度仪通常具有形式为响应于重力梯度变化经受扭矩变化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质量块的传感器。
重力梯度仪已经用于尝试定位沉积物例如包括铁矿和承载碳氢化合物的地质结构的矿床。如果重力梯度仪能够位于飞行器中进行这种分析,这将是方便的。然而,飞行器加速度引起比与重力梯度相关联的那些扭矩大得多的扭矩。降低这种飞行器加速度对传感器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技术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力梯度仪,包括:
检测器,该检测器用于检测重力梯度,该检测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并且该检测器布置成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信号;
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用于在飞行器中支撑检测器,并且包括布置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向检测器传递的部件;
其中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可以被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的形式设置,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经历扭矩的变化,由此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彼此相对移动;并且其中该信号表示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的相对移动。
该支撑结构可以布置成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并且其中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可以布置成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该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布置成以至少102或者至少103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该支撑结构还可以包括前馈控制装置,该前馈控制装置布置成以通常具有10或者至少5数量级的、在5-100的范围内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该支撑结构可以一起布置成以至少5×107或者甚至108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布置成围绕轴线旋转并且以如下方式布置,即,使得该至少一个感测元件的质心在轴线的10nm或者甚至5nm内。
该重力梯度仪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用于感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产生作为由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和调节参数这两者的函数的作用力的致动器,所述调节参数取决于检测器部件对于所施加的作用力的机械响应性,检测器部件包括检测器,致动器布置成施加所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该重力梯度仪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加速度的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并且其中该致动器可以进一步布置成响应于由该另一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而产生作用力;并且其中该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致动器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可替代地,该重力梯度仪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加速度的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响应于由该另一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产生作用力的另一致动器;并且该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该另一致动器可以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飞行器加速度可以包括线性加速度分量。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可以平衡,从而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6或者甚至107的因子减小线性飞行器加速度分量对信号的影响。
飞行器加速度还可以包括线性和角加速度分量。该重力梯度仪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布置成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在飞行器中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飞行器角加速度分量对信号的影响。
该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和支撑结构可以一起布置成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线性和角度飞行器加速度分量这两者对信号的影响。
该支撑结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并且该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可以布置成支撑该第二支撑结构部件。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中的一个支撑结构可以布置成以至少0.5×101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并且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中的另一个支撑结构可以布置成以至少102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测重力梯度信号的方法,该重力梯度仪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并且该检测器布置成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信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支撑结构在飞行器中支撑检测器;
减小飞行器加速度的影响;并且
检测重力梯度信号;
其中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该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或者甚至108的因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对信号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将得到更加充分的理解。该说明是参考附图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概略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安装架的第一安装件形成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第二安装件的透视图;
图4是从图3所示安装件下面看到的透视图;
图5是已组装结构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已组装部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传感器质量块的平面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第一安装件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安装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示意第一安装件的弯曲薄片的位置和范围;
图12是从下面看到的图10的安装架的透视图;
图13是包括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安装件的、图10的安装架的透视图;
图14是第二安装件部件的透视图;
图15是从上方看到的、图14的第二安装件部件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已组装部件的透视图;
图17是用于支撑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质量块的壳体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
图19(a)-(f)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转换器元件的视图;
图20是类似于图18但是替代地示出图19的转换器元件之一的视图;
图21是有助于解释图22的电路的视图;
图22(a)-(d)是涉及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调频电路;
图24到2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路;
图27是通过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致动器的截面透视图;
图28(a)和(b)示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
图29和30示出示意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可旋转支撑系统的操作的框图;并且
图30-3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1的概略视图。重力梯度仪1布置成相对于地平面竖直定位。在本说明书全文中,地平面与x、y、z坐标系统的x-y平面相一致,并且重力梯度仪在该实施例中布置成围绕z轴旋转并且被以如此方式定向,即,使得重力梯度张量的Гxy和(Гxxyy)分量能够得到测量。
重力梯度仪1的功能可以简要地总结如下。重力梯度仪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基本相同的传感器质量块,该传感器质量块以枢转方式安装在安装架上,从而它们能够相对于安装架振动。带有安装架的传感器质量块围绕z轴旋转并且具有大致等于传感器质量块的共振频率的一半的角频率。在旋转期间,重力梯度将在传感器质量块上产生作用力,传感器质量块然后将相对于安装架振动。能够根据传感器质量块彼此相对的振动移动确定重力梯度张量的分量。在本申请人的共同未决PCT国际专利申请号PCT/AU2006/001269中描述了这种测量的一般原理的进一步的细节。
图1所示重力梯度仪包括连接到外部支撑结构3(“外部平台”)的壳体2。外部平台3布置用于壳体2围绕z轴以适当的角频率旋转。此外,外部平台3布置用于调节壳体2围绕三个正交轴的定向。内部支撑结构(“内部平台”)包括传感器质量块并且位于壳体2内。内部平台布置用于以如此方式精调围绕z轴的旋转,使得围绕z轴的外部角加速度向传感器质量块的传递更多。如由传感器质量块经历的,合成z轴旋转具有高的精度,并且通过处理由重力梯度仪1产生的、示意重力梯度仪的信号,以电子方式降低围绕或者沿着x和y轴的任何剩余角加速度。
重力梯度仪1布置成以如此方式在飞行器中定位,使得飞行器角加速度对于示意重力梯度的信号的影响被以至少107、通常108或者甚至2×108的因子减小。外部平台3包括平衡架、传感器和致动器并且布置为使得飞行器角加速度的x、y和z轴角加速度分量以至少0.5×10、10或者更大的因子减小。内部平台也包括平衡架、加速度传感器和致动器并且布置为使得飞行器角加速度的至少z轴分量被减小。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反馈和前馈类的控制装置的组合以具有103-104数量级的因子引起飞行器角加速度的冲击减小。此外,传感器质量块被如此以机械方式和电子方式布置,使得以至少103、通常104的因子减小了飞行器角加速度的分量。
传感器质量块被如此布置(平衡),即,使得以至少106、通常107的因子减小了飞行器加速度的线性分量,并且重力梯度仪的支撑结构布置为使得以至少102、通常103的因子减小了飞行器加速度的线性分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重力梯度仪1的部件和功能。
参考图2,现在描述第一安装件10。第一安装件10形成图5中示出的可旋转安装架5的一个部分。安装件10包括基部12和直立周边壁14。周边壁14具有多个切口16。基部12支撑榖18。
图3和4示出包括周边壁22和顶壁24的第二安装件20。周边壁22具有用于在壳体2中支撑安装架5的四个凸耳13。顶壁24和周边壁22限定开口28。通过在开口28中定位榖18并且通过各自的切口16定位凸耳13,第二安装件20被安装在第一安装件10上,如在图5中所示。
第一安装件10被结合到第二安装件20。弯曲薄片31在第一安装件10中形成,从而安装件10的主要安装件部分能够相对于安装件10的次要安装件部分围绕弯曲薄片31枢转。将参考图10到1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对此更加详细地描述。
安装架5安装传感器40(将在下文中更加详细地描述并且通常形式为质量四重矩),以围绕z轴进行精细旋转调节,从而特别当梯度仪被机载时在进行测量期间稳定梯度仪。如上所述,围绕x和y轴的旋转稳定在该实施例中是仅由外部平台提供的。重力梯度仪1布置为使得在使用中安装架5平行于x-y平面定向。
图6示出安装在安装架上传感器40。传感器40是由形式为第一传感器质量块41和垂直于传感器质量块41并且具有与传感器质量块41相同形状的第二传感器质量块42(在图6中未示出)的第一传感器质量块和第二传感器质量块形成的正交四重响应器-OQR传感器。
传感器质量块41位于第一壳体部分45中,并且传感器质量块42位于第二壳体部分47中。除了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旋转90°从而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正交之外,传感器质量块41和第二壳体部分45与传感器42和第二壳体部分47相同。因此将仅仅描述第一壳体部分45。
第一壳体部分45具有端壁51和周边侧壁52a。端壁51由螺钉等(未示出)连接到第一安装件10的壁14的边沿75(图2和5)。除了将传感器质量块41结合到壁51的第二弯曲薄片59之外,传感器质量块41由壁51中的切口57形成。在图7中的传感器质量块41的顶视图中放大地示出了第二弯曲薄片59。因此,传感器质量块41能够响应于重力场的变化相对于第一壳体部分45在x-y平面中枢转。传感器质量块42以与如上所述的相同的方式安装并且也能够围绕第三弯曲薄片响应于重力场的变化相对于第二壳体部分47在x-y平面中枢转。第二壳体部分47连接到第一安装件10的基部12(图2)。
传感器质量块41和第一壳体部分45与第二弯曲薄片59一起是一完整的单块结构。
转换器71(在图2到4中未示出)设置用于测量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移动并且用于产生表示在x-y平面中的相对移动并且因此表示重力梯度的输出信号。
图8是示出通过围绕z轴旋转安装架5而稳定梯度仪的致动器控制的概略框图。可以是计算机、微处理器等的控制器50向布置成围绕z轴旋转安装架5的致动器53和54输出信号。每一个致动器相对于凸耳13静止地定位并且被联接到第一安装件10,从而致动器能够相对于凸耳13(和相对于凸耳13静止的其他部件)利用其他部件以小角度的安装件10实现旋转。每一个致动器提供线性移动并且如此定位,即,使得线性移动被转变成安装件10的、小的旋转。将参考图27更加详细地描述致动器。安装架5的位置受到监视,从而能够向控制器50提供适当的反馈并且能够向致动器提供适当的控制信号,以如为了在通过或者在飞行器内的或者拖在飞行器后面的空气移动期间稳定支撑件所要求地围绕z轴旋转支撑件10。
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形状类似于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但是形状得以调节以实现零四重矩的角加速度计。线性加速度计是带有用作弯曲铰链的单一微型枢轴的单摆器件。
图9是准备在壳体1中安装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的剖视图,壳体1依次被安装在外部平台2中。
转换器71测量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位移角度并且控制电路(未示出)被配置为测量在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该实施例中,转换器71是将参考图22更加详细地描述的恒电荷电容器。
图10到15示出第二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部件示意与在前描述的那些同样的部件。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0具有有效地形成用于接收凸耳(未示出)的狭槽的切口80,凸耳连接到切口80中的安装件10并且还连接到图15和16所示第二安装件20。在该实施例中,凸耳是独立的部件,从而能够使得它们更小,并且比利用第二安装件20切割更加容易地制成。
在图中10制成切口87,以限定榖18的部分18a。切口87然后在88处沿着径向向内并且然后围绕中央部分18c延伸,如由切口101示出。切口101然后沿着切割线18d和18e进入中央部分18c中,以限定内芯18f。内芯18f被弯曲薄片31连接到中央部分18c,弯曲薄片31是在切割线18e和18d之间的未切部分。部分10a因此除了部分18a利用弯曲薄片31结合部分10a之处形成独立于安装件10的次要安装件部分10a的、安装件10的主要安装件部分。部分18a有效地形成轴,以允许部分18a围绕弯曲薄片31沿着z方向相对于部分10a旋转。
如在图11中所示,切削线88从图11所示上端到下端向外渐缩,并且内芯18c以相应的形状向外渐缩。
如从图10、12和13显见地,第一安装件10具有八边形形状而不是如在以前的实施例中那样是圆状的。
图14示出用于在第一安装件10中安装的第二安装件20的部件。如图14和15最好地示出地,第二安装件20具有与切口80配准以接收凸耳(未示出)的切口120。凸耳能够被螺栓螺接到第二安装件20,该螺栓穿过凸耳并且进入螺栓孔121中。在安装件20被紧固到第一安装件10之前,凸耳(未示出)被安装到安装件20。
在该实施例中,顶壁24设有中央孔137和两个联结孔138a。设置了三个更小的孔139a,以便如果需要拆解则将第一壳体部分45从部分18a推离。当第二安装件20位于第一安装件10内时,中央部分18c的上部通过孔137突出,如在图13中最好地示出。安装件20然后能够被紧固器连接到安装件10,紧固器穿过孔138并且在部分18a中的孔139b(见图10)中接合。
因此,当第一壳体部分45及其相关联传感器质量块41连接到第一安装件10的边沿75并且第二壳体部分47连接到基部12时,弯曲薄片31允许壳体部分45和47围绕z轴的移动。
因此,当第二安装件20固定到部分18a时,第二安装件20能够围绕由弯曲薄片31限定的z轴随着第一安装件10的第一部分10a枢转,同时由部分18a形成的第二部分保持静止。
图16示出壳体1的主体61和半球形端部被移除的连接器69。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第一壳体部分45的平面视图。如从图17显见地,第一壳体部分45是圆形的,而不是如在图6实施例的情形中是八边形的。
第一壳体部分45以与经由位于传感器质量块41的质心处的弯曲薄片59描述的相同的方式支撑传感器质量块41。传感器质量块41具有V字形(chevron)形状,但是V字形形状稍微地不同于在以前实施例中的形状并且具有与弯曲薄片59相对的、更圆滑的边缘41,和与弯曲薄片59相邻的槽形壁部分41f、41g和41h。传感器质量块41的端部具有接收螺纹构件301的螺纹孔300,螺纹构件301可以形式为插塞例如平头螺钉等。螺纹孔300与第一壳体部分45的周边壁52a中的孔302配准。孔302使得能够通过螺丝起子或者其他工具达到插塞301,从而插塞301能够被拧入和拧出螺纹孔300,以调节它们在螺纹孔中的位置,以平衡传感器质量块41,从而重心处于弯曲薄片59处。
如在图17中绘制地,螺纹孔300相对于水平和竖直方向成45°角。因此,两个螺纹孔(图17所示302)彼此相对成直角。
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围绕各自的弯曲薄片被平衡,从而各自的质心从质量块在使用中围绕其枢转的轴线以小于10nm或者甚至5nm移位。使用平头螺钉以机械方式实现了这个平衡并且使用控制在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上的作用力的、前馈类装置以电子方式减小了剩余失衡的效果。
图17还示出用于接收用于监视传感器质量块41的移动并且响应于该移动产生信号的转换器71的一个部分的开口305。通常,每一个转换器71形式为恒电荷电容器。一个电容器板通常被安装到传感器质量块41并且另一个电容器板相对于传感器质量块41静止,从而在电容器板之间限定间隙。传感器质量块的移动改变了该间隙,这依次改变跨接恒电荷电容器的电压。
图18是示出开口305的、图17的壳体部分的一个部分的更加详细的视图。如能够从图18看到地,开口305具有形成凹槽402的肩台401。
图19(a)到(f)示出恒电荷电容器转换器71的一些部分。图19(a)所示转换器包括两个电极。第一电极在该实施例中由处于地电势的传感器质量块41或者42的表面提供,并且第二电极在图19(a)中示出(板408a)。
图19(b)示出包括没有电接触的两个独立电容器元件408b和407b的第二电容器电极。同样,第一电极由处于地电势的传感器质量块41或者42提供。电容器元件408b围绕电容器元件407b。这个布置用于产生将在下面参考图22描述的“虚拟电容器”。
图19(c)和(d)示出图19(b)所示实施例的可替代形式并且所示的第二电极分别地包括相邻的元件408c、407c以及408d和407d。
图19(e)和(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容器元件。第二电极分别地包括三个电容器元件408e、407e、407f以及408f、407g和407h,并且这个布置也用于产生将在下面描述的“虚拟电容器”。
将会理解,在这个实施例的变型中,电容器板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适当的截面形状。
例如,图20示出在开口305中并且与相应的第二电容器板411相对的电容器元件407b和408b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电容器元件407b和408b以位于绝缘体409上的金属箔片的形式设置。板411是金属制的并且位于传感器质量块41上。在该实施例中板411提供与电容器元件407b和408b相对的一个电容器元件。在此情形中传感器质量块41可以具有较低的导电性或者可以是电绝缘的。
如果以具有足够高的导电性的金属材料的形式设置传感器质量块41,则传感器质量块41还可以提供电容器元件并且传感器质量块41的一个部分可以不带板411地直接地与电容器元件407b和408b相对,如以上结合图17所讨论的那样。
图21是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视图,示出它们处于它们的“使用中”的配置。位于开口305中的转换器由附图标记71a到71e示出。
如可以从图21显见地,四个转换器71与传感器质量块41的端部相邻地布置。第二壳体部分47也具有与传感器质量块42相邻地布置的四个转换器。因此,在梯度仪中设置了八个转换器71。
现在参考图22和23,现在描述转换器电路360。转换器71a到71e中的每一个是恒电荷电容器并且包括第一电容器电极。转换器71a到71e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各自的第一电容器电极相对地定位并且相对于壳体部分固定到位的第二电容器电极。第一电容器电极在该实施例中由传感器质量块41或者42的表面提供。例如,每一个转换器71a-71e可以具有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具有如在图19中所示的类型。
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振动移动引起第一电容器电极(传感器质量块41或者42的表面)相对于第二电容器电极的移动。该移动改变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电容器电极之间的间隙、并且导致跨接恒电荷电容器转换器71a到71e的电压变化。
如果转换器具有如在图19(b)到20(d)中所示的类型,则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每一个电容器元件例如407b和408b之间形成独立的部件转换器。在此情形中,图22示出用于在第一板和该两个元件之一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的转换器电路并且模拟电路(被相应地标注)用于在第一电极和另一电容器元件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
如果转换器具有如在图19(e)和19(f)中所示的类型,则在第一电极和三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一个例如408e、408e和407f之间形成独立的部件转换器。图22示出用于在第一电极和三个元件之一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的转换器电路并且两个模拟电路(被相应地标注)用于在第一板和其他电容器元件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
利用被施加于此的各自的偏置电压源VBαβγ,每一个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到71e具有独立的偏置电压。图22示出其中电容器元件之一被连接到地电势的部件转换器71a到71e。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这些电容器元件是在该实施例中导电并且被连接到地电势的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表面。由偏置电压源361a到361e提供的电压的极性和在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到71e之间的电互相联接被如此选择,使得如果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沿着相反方向振动,则由所有的转换器产生的电信号被与相同的极性组合。如果传感器质量块被平衡并且具有相同的机械性质,则沿着相反方向的这种振动通常由重力梯度产生。如果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沿着相同方向移动,则由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到71e产生的电信号的一半具有一个极性并且另一半具有相反的极性。因此,在此情形中,电信号通常相互抵消。沿着相同方向的这种移动可以例如由重力梯度仪位于其中的飞行器的突然移动产生,并且因此在图22中示意的转换器电路360减小了这种突然移动的效果和不与重力梯度有关的多个其他外部作用力或者外部角加速度的效果。
组合的电信号被引导到将结合图23描述的低噪声放大器。
图22所示的转换器电路360还包括锁定电容器CSαβγ,该锁定电容器布置为使得所施加的偏置电压VBαβγ不能达到低噪声放大器。锁定电容器362a到362e通常具有大于各自的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到71e的10倍或者甚至大于100倍的电容。
此外,转换器电路360包括电阻器RBαβγ363a到363e。这些电阻器通常具有非常高的电阻,例如1GΩ或者更大,并且布置成基本上防止电荷流动并且由此提供作为恒电荷电容器操作的部件转换器71a到71e。
被施加到恒电荷电容器的偏置电压产生静电作用力。因此,每一个转换器71a到71e还能够作为致动器起作用。
如果转换器71具有如图19(a)中所示的类型,则图22所示电路360是足够的。然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转换器具有如图19(b)到19(d)中所示的类型并且包括两个部件转换器。在此情形中使用了两个电路360,一个用于在第一电极和电容器元件之一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并且另一个用于在第一电极和其他电容器元件之间形成的部件转换器。这在图25中概略地示意出。第一电路360用于测量的意图(差分模式,“DM”)并且第二电路360用于提供用于外部旋转运动校正的反馈(普通模式,“CM”),这将在下面参考图28和29描述。
可替代地,电路360还可以被如此连接,即,使得“虚拟电容器”得以形成。这将更加详细地在下面描述并且在图24中概略地示意。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转换器具有如在图19(e)或者19(f)中所示的类型并且包括三个部件转换器。在此情形中使用了三个电路360。这在图26中概略地示意出。在该实施例中两个电路360用于测量的意图并且布置为使得形成“虚拟电容器”。第三电路360用于提供用于外部旋转运动校正的反馈。
以下将描述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相对机械性质如何能够得到调谐。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共振频率取决于静电作用力的平方并且因此取决于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平方。例如,可以使用其中外部作用力被施加到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机械测试设备调谐共振频率。如果共振频率不是相同的,则偏置电压能够得到调节直至共振频率是相同的。
转换器电容器对于感测传感器质量块的移动的敏感度线性地取决于静电作用力并且由此线性地取决于所施加的偏置电压。因此,调谐共振频率和转换器的敏感度这两者是可能的。
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以及它们各自的弯曲薄片被如此以机械方式布置,即,使得它们的惯性矩足够地类似,并且转换器71得到调节,从而它们的敏感度足够第类似,从而以103到104的因子减小了外部角加速度的冲击。结果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在103分之一内、通常在104分之一内具有几乎相同的共振频率。使用反馈和前馈装置进一步减小了外部角加速度的冲击。将参考图29和30描述的、反馈和前馈类的装置引起以大致103-104的因子减小了外部角加速度的影响。
另外,外部平台3包括平衡架以大致5到100的因子、通常以具有数量级为10的因子减小了外部角加速度的影响。
此外,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被以机械方式平衡,从而在质心和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传感器质量块的回转半径的106分之一、通常107分之一,这要求高水平的机械精度。使用将在下面描述的前馈类装置,小的剩余失衡(可能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10-9m的数量级的距离)被加以考虑。
由包括转换器传感器71、加速度传感器(未示出,但是类似于图22(c)所示加速度传感器721和723)例如另外的电容传感器和控制电子设备的部件形成了前馈环。加速度传感器相对于壳体部分45或47位于固定的位置处并且当感测到外部线性加速度时,向控制器(未示出)提供电压。控制器然后引起转换器传感器71产生旨在抵消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由于外部线性加速度而将会经历的扭矩差异的、适当的调节作用力。为此目的,要求一个机械响应参数,该参数是关于外部线性加速度和抵消由于外部线性加速度产生的扭矩所要求的、相应的调节作用力的比率的量度。因此,机械响应参数取决于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质量块偶极矩和各自的弯曲薄片的弹簧常数。通过将在它们的各自的壳体中的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遭受线性加速度,并且然后确定补偿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否则将会由于外部线性加速度而经历的扭矩差异所要求的作用力而以试验方式确定了机械响应参数。因为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布置成在x、y平面中移动,所以仅需要对于在该平面内的加速度考虑这种失衡。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换器传感器71以还作为致动器起作用的电容器的形式设置。应该理解,在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重力梯度仪1还可以包括替代电容器71并且具有相应的感测和致动功能的、适当的感应线圈。根据该可替代实施例的重力梯度仪包括适合作为传感器和致动器的感应线圈的功能的电子部件。PCT国际申请号PCT/AU2006/001269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感测传感器质量块的相对运动的感应线圈的重力梯度仪。在PCT/AU2006/001269中公开的重力梯度仪使用液氦而被冷却,并且感应线圈是超导器件。以下将描述在PCT/AU2006/001269中公开的重力梯度仪如何能够适合于考虑上述“质量块偶极矩”失衡。
PCT国际申请No.PCT/AU2006/001269公开了用于感测传感器杆的运动的线圈装置(“读出线圈”)和用于调谐传感器杆的机械性质的线圈装置(“弹簧线圈”)。弹簧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由如图22(b)中所示的电路替代。
超导电路700包括具有感应系数LF并且在使用中携带流动通过热开关704和平稳电感器706的静态持续电流i0的弹簧线圈702。热开关704用于起初地形成电流i0,其幅度得以选择以对于各自的传感器质量块提供调频。因为i0是持续的,所以无任何电流需要在泵引线中流动(除了起初为了形成i0)。弹簧线圈702通常是薄膜,并且具有比弹簧线圈702小得多的感应系数的镇流线圈706是或者在弹簧线圈后部上的小的薄膜线圈或者可以简单地由与热开关704及其引线相关联的杂散电感构成。
电流i0产生静态作用力。被传送到泵引线中的外部电流i被成比例地分割,以流动通过LF和LB这两者,从而能够修改由通过弹簧线圈702的电流产生的作用力。
图22(c)分别示出x和y线性加速度计721和723。加速度计721和723分别包括线圈722、724和726、728,并且产生与位于成对线圈之间的传感器质量块的线性加速度成比例的电流ix和iy。
所产生的电流ix和iy被引导到上述感应线圈电路700,从而由弹簧线圈702产生取决于由加速度计721和723产生的电流的作用力。图22(d)示出示意如何可以将电流注入弹簧线圈702中的电路图720。
以下将描述在重力梯度仪1中使用的电子电路的进一步的细节。
图23示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低噪声放大器的概略电路图。低噪声放大器电路366用于放大由转换器电路360产生的电信号并且提供主动反馈,以控制转换器以及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性质。
放大器电路366模拟阻抗ZL并且ZL的欧姆分量提供由上述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到71e产生的共振电信号的主动减幅。主动减幅减小了共振的Q因子并且由此增加了能够在其内产生共振的带宽。通过在恒电荷电容器部件转换器71a-71e处产生静电减幅作用力,电学减幅引起机械减幅。通常,主动减幅得到调节,从而重力梯度仪具有1Hz数量级的带宽并且主动减幅的Q因子接近0.5。
阻抗ZL还具有取决于与模拟电阻器RL并联的模拟电容CL的虚拟部件。通过模拟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枢转联接件的“刚度”变化,该虚拟部件经由恒电荷电容器转换器71a-71e而主动地控制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共振频率,并且由此精调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共振频率。如上所述,转换器电路360布置为使得其中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沿着相反方向振动的共振振动引起附加电信号。模拟阻抗ZL的模拟电容CL允许共振精调并且由此进一步帮助从其中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沿着相同方向振动的其他普通模式振动区别共振振动。
在该实施例中,放大器电路366提供引入非常小的热噪声的“冷减幅”。避免了被动减幅,例如使用传统电阻器的减幅,因为这将引起热噪声。
如上所述,恒电荷部件电容器71a-71e可以组合感测和致动器功能。放大器电路366在感测和致动器功能之间提供主动反馈环并且提供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机械性质的电子反馈控制。
放大器电路366包括输入368和输出369。此外,放大器电路366包括低噪声j-FET差分放大器370和阻抗Z1、Z2和Z3。低噪声放大器370具有两个输入端子371和372,并且阻抗Z1在输出端子369和低噪声放大器输入371之间连接。阻抗Z2在输出端子369和低噪声放大器输入372之间连接。阻抗Z3在端子372和公共接地端子373之间连接。
放大器电路366利用
Z L ≈ - Z 1 Z 3 Z 2 . (方程式1)
模拟阻抗ZL
放大器370具有噪声匹配电阻
Figure GSB00001018201500202
Sv项是放大器的电压噪声的光谱密度并且Si项是放大器的电流噪声的光谱密度。在该实施例中放大器噪声匹配电阻是几个1MΩ。
此外,放大器370具有小于1K的噪声温度
Figure GSB00001018201500203
(kB:Bolzman常数)。
由靠近共振的热噪声产生的梯度误差的噪声密度SГ由下式给出:
S Γ = 4 k B T opt 2 πf 0 mλ 2 Q act (方程式2)
这里λ是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回转半径,并且Qact是与主动减幅相关联的有效Q因子,M是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质量,并且f0是共振频率。噪声密度SГ取决于放大器的噪声而不取决于放大器电路的物理温度,这允许“冷减幅”和其他机械性质的控制,而不在正常操作温度下例如在室温下引入相当的热噪声。
部件转换器71a、71b、71g和71h还用于形成用于测量安装架5的角度移动的角加速度计,从而能够提供反馈信号,以补偿该角度移动。
图27示出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响应于安装架5的角度移动调节安装架的致动器。
图27所示致动器还通过附图标记53和54而概略地在图8中示出。致动器是相同的并且将参考致动器54描述图28。
致动器54在该实施例中包括永久NdFeB磁体410、软铁内芯411、非磁性间隔器412(铝、迭尔林(delrin))、导磁合金或者透磁合金壳体413、音圈组件414、中空棒428和管子430,该管子430形成部分壳体413并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有中空棒428。
音圈组件414被安装到棒430上,并且永久磁体410和软铁内芯411设有内孔,棒430穿过该内孔,从而棒430随着音圈组件414能够相对于铁内芯311和磁体410轴向移动。通过中空棒430馈送用于音圈组件414的电连接。
如上所述,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还能够用作角加速度计,以提供安装架5的角度移动的测度,从而能够利用在前描述的致动器的控制产生适当的反馈信号,以补偿该移动。
图28(a)和(b)示出重力梯度仪1的概略平面和截面视图。如在前示意地,重力梯度仪1包括围绕z轴被外部安装架旋转的壳体2。外部平台3包括内部台500和中间台502以及外部台504。壳体2被如此安装,使得它利用带有轴承的z驱动器508随着内部台500旋转。z驱动器在非常稳定的速度下提供连续旋转。旋转频率在该实施例中可在0到20Hz之间选择。包括内部台500的中间台502能够利用x驱动器510围绕x轴旋转,x驱动器510包括轴承,并且外部台504能够利用也包括适当的轴承的y轴驱动器512围绕y轴随着中间台502旋转。带有y轴驱动器的外部台被安装在支撑框架518中的弹簧516上。
外部平台3包括IMU(惯性测量单元),IMU包含陀螺仪、加速度计、GPS接收器和计算机。IMU在图28(a)或者(b)中未示出。IMU测量围绕x、y和z轴的旋转并且联接到反馈环中的驱动器。这将在下面参考图29更加详细地描述。
外部平台布置成以大致100DC的增益系数和20Hz的带宽围绕x、y和z轴回转稳定壳体2。这是使用带有直接驱动扭矩马达(508、510和512)的上述3轴“平衡架”轴承布置实现的。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围绕z轴的旋转校正的马达驱动器的精调是使用由位于壳体2内的各自的转换器部件提供的“普通模式”信号实现的。
图29示出示意在壳体2(包括内部平台)内产生的普通模式信号如何用于外部平台的旋转z轴校正的框图600。
分别标为“运动响应”和“作用力响应”的框602和604这两者均代表支撑结构3的平衡架结构。每一个平衡架由三个主要部件构成,即框架、经由轴承由框架支撑的部分和向这个部分施加扭矩(作用力)的致动器。每一个平衡架具有两个独立输入,即被施加到框架的移动和被直接地施加到由框架悬挂的部分的作用力。它具有仅一个输出,即支撑部分的角度位置并且这对于该两个输入不同地作出响应。
反馈作用力Fe抵消外部干扰Z。这可以由以下方程式表达:
Xe=HfFe+HzZ(方程式3)
这里Hf和Hz是常数。
方程式3可以被写成:
Xe=Hf(Fe+KeZ)(方程式4)
这里Ke=Hz/Hf
重力梯度仪1布置成在飞行器中定位。外部角加速度例如飞行器角加速度产生由致动器610产生的Fe抵消的等价扭矩KeZ。在图29中被标为“运动响应”的框602代表Ke并且标为“扭矩响应”的框604代表He。在该实施例中,外部平台布置为使得扭矩Fe与由致动器610(被标为“马达”)产生的作用力相关联。外部平台实现了以因子5-100、通常以因子10减小外部角加速度例如角度飞行器加速度的影响。
IMU609测量外部干扰Z并且将信号引导到控制器611,控制器611则依次产生与检测到的外部干扰Z相关联的命令。该命令经由形成反馈装置并且将在下面描述的另外的部件在前馈装置中被转换成补偿扭矩。
对于扭矩604和传感器606的响应(被标为“编码器”)还提供与外部干扰Z相关联的信号(通常是数字信号)。这个信号被引导到控制器608(也通常是数字信号)并且还取决于从控制器611(见以上)接收的命令,致动器610产生引起用于补偿干扰Z的补偿扭矩的作用力。致动器610、扭矩响应604、编码器606和控制器608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内部平台可以以类似的方式代表并且标为“运动响应”的框612代表在壳体2内的z轴平衡架结构。标为“CM响应”的框614代表对于与由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经历的外部干扰Z相关联的扭矩的响应。已经在上面描述了转换器传感器71和致动器54。分别标为“平衡架响应”和“平衡架传感器”的框615和617分别代表内部平衡架结构的响应和合成平衡架位置。例如,可以以光学阴影传感器的形式设置平衡架传感器617,光学阴影传感器可以位于相对于壳体部分45和47之一固定的位置处。
在该实施例中,内部平台布置成进一步减小由外部干扰Z引起的任何剩余冲击。由内部平台产生的补偿扭矩具有由前馈装置或者前馈类装置控制的第一分量扭矩和由反馈装置控制的第二分量扭矩。反馈装置导致以102到103的因子减小了角度飞行器加速度的冲击,并且前馈类装置导致以具有数量级为10的因子减小了角度飞行器加速度的冲击。
一种位移传感器的平衡架传感器617产生与外部干扰Z相关联的信号,并且所产生的信号然后被引导到控制器619。致动器54产生引起第一分量扭矩的作用力并且抵消外部干扰Z。第一分量扭矩取决于感测到的外部干扰Z和响应参数这两者,响应参数是用于被致动器54移动的机械部件的机械响应性的量度。
在该实施例中,机械部件包括位于壳体2内侧的所有的部件(除了致动器54之外并且除了弯曲薄片31之外)。这些机械部件被弯曲薄片31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联接到壳体2并且这些机械部件的机械响应性取决于弯曲薄片31的等效弹簧常数和机械部件对于所施加的作用力的响应。位移传感器617感测这些机械部件相对于壳体2的位移。机械响应性是通过测量补偿扭矩与所施加的加速度的比率而以试验方式预定的,其中该补偿扭矩补偿了所施加的加速度。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617、控制器619和致动器54形成其中致动器54在重力梯度仪的操作期间产生取决于以试验方式确定的机械响应性的扭矩的前馈控制装置(或者类似前馈的控制装置)。
传感器71提供代表传感器质量块41和42的角度位置的信号。这个信号被引导到控制器619并且被引导到致动器54,致动器54然后产生引起第二分量扭矩的作用力。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71、控制器619和致动器54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内部平台布置为使得所述的前馈或者前馈类装置,并且再次所述反馈装置进一步减小了外部干扰Z的剩余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重力梯度仪1布置为使得围绕z轴的旋转被外部平台控制为固定的均匀旋转速度。用于控制移动的输入信号是由IMU609和传感器606提供的。然而,IMU609和传感器606在更高频率下通常仅具有有限的准确度并且为了进一步改进z轴旋转校正,从来自内部转换器传感器71的上述“普通模式”信号获取的角加速度用于精调。如上所述,还在反馈环中在内部平台内侧使用相同信号,以针对所施加的角加速度(经由致动器54)稳定器械。用于该内部反馈系统的规格是严格的并且为了降低这个要求,一些负担被以此方式转移到外部平台。
图30示出示意专门地由外部平台执行的、围绕x和y轴的稳定(无任何旋转)的框图650。图30的所有的元件在上面已经得以描述并且以与抑制围绕x和y轴的旋转类似的方式发挥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可以以很多其他形式得以实施。例如,转换器可以并不是必要地被以恒电荷电容器的形式设置,而是可以被以任何其他适当类型的电容器的形式设置,包括并不允许虚拟电容器模拟的那些。此外,应该理解,图24所示的放大器电路366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且从所述实施例作出的各种变化都是可能的。
虽然前面的示例涉及在室温下操作的实施例,但是实施例可以在超导温度下操作。在通过引用并入的PCT国际申请号PCT/AU2007/001179或者PCT/AU2006/001273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实施例。以下将描述根据PCT国际申请号PCT/AU2007/001179的公开的重力梯度仪的部件。
图31是在它们的“使用中”的配置中示出它们的杆750和752的视图。位于开口305中的转换器由附图标记754a到754e示出以对等于图32和33的电路图。
参考图32和33,与杆750相关联的转换器754a和754b和与杆752相关联的转换器754g和754e用于提供重力梯度测量。输入端子756向图32所示超导电路提供输入电流。设置了可以具有电阻器758的形式的热开关,热开关用于初始地设定在电路内的超导电流。热开关758起初被打开非常短的时期,以加热电路的、电阻器758位于此处的那些部分,以阻止电路的那些部分超导。然后能够在超导电路上施加电流,并且当由电阻器758形成的热开关被关闭时,电路的有关部分再次变得超导,从而电流能够循环通过如将在下文中描述地在重力梯度和角加速度的影响下经受由杆750和752的移动引起的任何变化的电路。
转换器754a、754b、754g和754e并联连接到SQUID764的电路线路760和电路线路762。
因此,当杆750和752围绕它们的各自的弯曲薄片旋转时,杆750和752例如分别更加靠近转换器754a,并且因此进一步远离转换器754b和更加靠近转换器7Ih并且进一步远离转换器754g。这因此改变了通过转换器流动的电流并且那些电流被有效地减去,以提供用于提供重力梯度的测量的信号。
如图33中所不,转换器754c和754d形成独立的电路并且用于杆750以及转换器754a和754b的调频。类似地,转换器754e和754f用于杆752以及转换器754g和754h的调频。杆的调频是重要的,因为杆应该是相同的,从而抑制角加速度。调频电路因此使得能够对于杆进行电子调谐,以匹配共振频率并且实现模式抑制,从而每一个杆的确以相同的方式发挥功能。如图33中所示,转换器754c和754d形成独立的电路并且用于杆750以及转换器754a和754b的调频。类似地,转换器754e和754f用于杆752以及转换器754g和754h的调频。杆的调频是重要的,因为杆应该是相同的,从而抑制角加速度。调频电路因此使得能够对于杆进行电子调谐,以匹配共振频率并且实现模式抑制,从而每一个杆的确以相同的方式发挥功能。
转换器754a、754b、754g和754h也用于形成用于测量安装架5的角度移动的角加速度计,从而能够提供反馈信号,以补偿该角度移动。
为此,线路762连接到变压器766。来自转换器754a和754b和754g和754h的信号的极性被反转,从而在线路768和770上的转换器766的输出是信号添加而非相减,如当梯度得到测量从而信号添加给出杆的角度移动的测量时的情形。输出768和770连接到SQUID器件772,以提供角加速度的测量,角加速度的测量能够在图10的电路中使用,以提供用于稳定安装架5的补偿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角加速度计90°提供例如围绕x和y轴的角加速度的测量,并且由杆750和752和转换器754a、754b、754g和754h形成的角加速度计提供围绕例如z轴线的角加速度计的测量。
参考图34和35,将描述杆750和752的平衡得以实现的方式。为了两个主要的意图而提供了由电容器780和782形成的一对位移传感器:
1.为了测量每一个杆750(和752)的剩余线性加速度敏感性,以使得在低温下操作之前杆能够使用平头螺钉而以机械方式平衡;并且
2.为了测量每一个杆750和752的诱发的线性加速度敏感性。
电容器780由电容器板800a和杆750的表面750a形成。与图35所示相同的第二电路用于测量由电容器782经历的变化。除了电容器780由涉及另一转换器754的电容器板和表面750a形成的电容器782替代之外,该电路与图34的相同。
杆750和752在它们的各自的壳体中在夹具(未示出)中旋转360°。这提供了2gE的加速度范围,这通常比可以在低温下方便地施加的加速度大100倍。通常要求电容器780和782能够在1到20分钟的周期上检测0.1次(run)。每一个杆需要一对电容器780和782以针对传感器漂移提供一些辨别,因为杆750的旋转将引起一个电容器780增加并且另一电容器782以相同的数量减小,如在图38中所示,而热膨胀将引起电容器780和782的两个输出增加。即使它们在低温下是不稳定的,电容器780和782也保持到位,并且因此它们的部件需要是非磁性的从而并不妨碍梯度仪和特别地它的附近超导电路的操作。图34示出当杆750枢转时,能够应用于电容器780的间隙减小并且电容器782的间隙增加。
电容器780和782由杆750的端面750a(和在另一杆752上的相应的端面)和从端面750a隔开的第二板784形成。在各自的电容器780和782的板之间的间隙应该通常被以大约1ppm分辨。
电容器780与电感器786形成高Q因子谐振电路。电感器786和电容器780与电容器788和790并联设置并且经由电容器792连接到放大器794。放大器794的输出被提供到频率计数器796并且还通过线路798而在电容器790和788之间反馈。电容器780因此确定了能够以高精度读出的放大器794的操作频率。
如果杆750失去平衡,则频率计数器45将趋向于因为杆的失衡而漂移。这能够通过如在前描述地进出质量块地移动平头螺钉301而得以调节直至形成平衡。放大器794然后能够被从频率计数器796断开,从而在图35所示电路的其他部分到位的情况下梯度仪能够布置在Dewarl内。
图36和37示出测量杆之一(即杆752)的物理配置和电路图和分别地示意调谐每一个转换器的传感器线圈相对于杆752的边缘752a的有效间隔的电路图。在所示实施例中,转换器754b设有两个线圈802和804。线圈802和804被大约1mm的间隔分离。热开关758设置成由线圈802和804和在杆752的另一端处的转换器754a的线圈812形成的环路。为了保证线圈812和802从杆752的表面752a以相等的距离隔开,通过由线圈802、804和812形成的环路流动的电流在线圈802和804之间形成比例,以在例如图37所示位置D处形成虚拟线圈。通过改变通过线圈802和804流动的电流的比例,位置D在线圈之间改变,以在该位置处形成有效虚拟线圈。因此,如果线圈802和812未从它们的各自的表面752a被同等地隔开,则在环路中诱发的电流能够被改变,以依次地改变通过线圈802和804中的每一个流动的电流的大小,以调节位置D并且因此从线圈802和804形成的单一线圈的虚拟位置直至间隔匹配线圈812的间隔。
根据需要,能够利用与形成图37所示转换器754b的相同的双重线圈装置替代线圈812。可以提供形成变压器的非精确线圈,以加速供应到SQUID器件764的电流。为了便于示意,未示出另外的线圈511和另一部件。
如在前解释地,通过在由线圈802和812形成的环路中诱发电流,SQUID764起初被调谐。这是通过向加热电阻器758供应电流实现的,加热电阻器758形成热泵,以将环路在电阻器758的位置处的部分升高,以将该电路部分的温度升高到超导跃迁以上,从而该电路部分不再超导。因此,能够从例如输入517将电流供应到环路中并且在图37中未示出,从而电流通过环路和被连接到输入端子的电流源循环。加热电阻器758然后被禁用,从而该电路部分再次变得超导并且电流源被从环路断开,从而在环路中诱发的电流在超导条件下继续通过环路循环。
为了按比例划分通过线圈802和804的电流,设置了另外的热开关758’,热开关758’使得能够在由线圈802和804形成的环路中诱发能够沿着图37中的箭头E的方向行进的电流。由热开关758诱发的电流沿着箭头F的方向循环。因此,与经过线圈804的相比,经过线圈802的电流大小能够被改变,由此移位由线圈802和804形成的虚拟线圈的位置D。因此,以电子方式实现了将线圈间隔,从而线圈802和线圈812的间隔是相同的。
电流成比例地被传送通过线圈802和804,以将线圈802的虚拟位置设于位置D处,如果有必要的话,从而线圈812和501以精确相同的距离有效地从表面752a隔开。当杆752在重力梯度的影响下移动时,线圈812和802将因此相对于表面752a移动,从而改变经过那些线圈的诱发电流,这依次被SQUID器件764感测到以提供移动并且因此由杆752经历的重力梯度的测量。
线圈812和802使得能够从横向运动区别角度运动。杆752在图38中向右或者向左的任何横向运动将对于两个线圈生产相同的效果,而在重力梯度影响下角度移动将引起杆752的一端移动地更加靠近它的相应的线圈并且另一端移动地远离它的线圈。
图29和30示出示意运动稳定电路相对于重力梯度仪1的操作的框图。如果重力梯度仪是超导器件,则该器件通常不围绕z轴旋转。在此情形中,对于围绕x、y和z轴的旋转执行了运动补偿。因此,超导器件包括3个电路,每一个电路均类似于在图29和30中示意的那些并且布置成抵消围绕x、y和z轴之一的运动。
另外,重力梯度仪可以布置成测量重力梯度的其他分量,在此情形中,重力梯度仪将不布置成在所描述的定向中操作。例如,重力梯度仪可以布置成测量重力梯度的Гyz和(Гzzyy)或者Гxz和(Гzzyy)。
对于PCT公报号PCT申请号PCT/AU2006/001269、PCT/AU2007/001179、PCT/AU2007/001276的引用并不构成这些文献在澳大利亚或者在任何其他国家中形成公知常识的一个部分的承认。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并且在本发明的前面的说明中,除了上下文否则由于表达语言或者必要含义而要求之外,单词“包括(comprise)”或者变型例如“包括(comprises)”或者“包括(comprising)”是以包括性的意义使用的,即为了指明所述特征的存在而不是排除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存在或者添加另外的特征。

Claims (23)

1.一种重力梯度仪,包括: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重力梯度,所述检测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并且所述检测器布置成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信号;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在飞行器中的所述检测器,并且包括布置成减小飞行器加速度向所述检测器传递的部件;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且遭受所述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以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的形式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经历扭矩的变化,由此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彼此相对移动;并且其中所述信号表示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的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布置成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质量块布置成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反馈控制装置,所述反馈控制装置布置成以至少102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反馈控制装置,所述反馈控制装置布置成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馈控制装置,所述前馈控制装置布置成以至少5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以至少5×107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以至少108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布置成围绕轴线旋转;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感测元件的质心在所述轴线的10nm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感测元件的质心在所述轴线的5nm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包括用于感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产生作为感测到的加速度和调节参数这两者的函数的作用力的致动器,所述调节参数取决于检测器部件对于所施加的作用力的机械响应性,所述检测器部件包括所述检测器,所述致动器布置成施加所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加速度的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进一步布置成响应于由所述另一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而产生作用力;并且其中所述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致动器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加速度的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响应于由所述另一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产生作用力的另一致动器;并且其中所述另一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另一致动器布置在反馈装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包括线性加速度分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被平衡,以便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所述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6的因子减小所述线性飞行器加速度分量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被平衡,以便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所述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所述线性飞行器加速度分量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包括线性和角加速度分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布置成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在所述飞行器中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3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角加速度分量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感测质量块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所述线性和角度飞行器加速度分量这两者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布置成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结构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力梯度仪,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中的一个布置成以至少101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并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部件和第二支撑结构部件中的另一个布置成以至少102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22.一种检测重力梯度信号的方法,所述重力梯度仪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并且所述检测器布置成响应于重力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支撑结构在飞行器中支撑所述检测器;
减小飞行器加速度的影响;并且
检测所述重力梯度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7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感测元件和所述支撑结构一起布置成当所述重力梯度仪被机载并且遭受飞行器加速度时以至少108的因子减小所述飞行器加速度对所述信号的影响。
CN2009801254534A 2008-09-25 2009-09-25 重力梯度仪 Active CN102089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8904996 2008-09-25
AU2008904997 2008-09-25
AU2008904997A AU2008904997A0 (en) 2008-09-25 A detector for detecting a gravity gradient
AU2008904996A AU2008904996A0 (en) 2008-09-25 A gravity gradiometer
AU2008904995 2008-09-25
AU2008904995A AU2008904995A0 (en) 2008-09-25 A gravity gradiometer
PCT/AU2009/001282 WO2010034075A1 (en) 2008-09-25 2009-09-25 A gravity gradiome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676A CN102089676A (zh) 2011-06-08
CN102089676B true CN102089676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05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4534A Active CN102089676B (zh) 2008-09-25 2009-09-25 重力梯度仪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789415B2 (zh)
CN (1) CN102089676B (zh)
AP (1) AP2750A (zh)
AU (1) AU2009295360B2 (zh)
BR (1) BRPI0914125B1 (zh)
CA (1) CA2729571C (zh)
CO (1) CO6351828A2 (zh)
EA (1) EA201071386A1 (zh)
MX (1) MX2011000110A (zh)
WO (1) WO2010034075A1 (zh)
ZA (1) ZA201009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0950B2 (en) 2008-09-25 2014-02-18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Detector for detecting a gravity gradient
CA2729571C (en) 2008-09-25 2017-05-0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A gravity gradiometer
TWI402488B (zh) * 2010-03-05 2013-07-21 Edison Opto Corp 具有旋轉式遮蔽組件之光學感應裝置
US9261625B2 (en) * 2011-11-10 2016-02-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ltra high resolution gravity gradiometery technique
US9891341B2 (en) 2014-01-06 2018-02-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Gravity gradiometer system with spherical air bearing based platform
US9645267B2 (en) 2014-09-26 2017-05-09 Quartz Seismic Sensors, Inc. Triaxial accelerometer assembly and in-situ calibration method for improved geodetic and seismic measurements
CN107407739B (zh) * 2015-01-14 2020-05-19 离子地球物理公司 海洋传感器系统
CN105738962B (zh) * 2016-02-23 2018-06-01 武汉天琴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全张量重力梯度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09471191B (zh) * 2018-11-13 2021-07-06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一种航空重力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US11474126B2 (en) 2020-03-05 2022-10-18 Quartz Seismic Sensors, Inc. High precision rotation sensor and method
US11614501B2 (en) 2021-03-11 2023-03-28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Single point gradiomei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086A (zh) * 2005-10-06 2008-04-02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重力梯度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9524A (en) * 1954-01-11 1957-10-15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Automatic damping of a gravimeter
US3545266A (en) * 1964-02-17 1970-12-08 Thomas L Wilson Noninertial strapping-down gravity gradient navigation system
US3722288A (en) * 1969-01-31 1973-03-27 Hughes Aircraft Co Electromagnetic coupled detector of dynamic gravitational force gradients
US3926054A (en) * 1974-11-11 1975-12-16 Draper Lab Charles S Gravity gradiometer
DE3209590A1 (de) * 1982-03-17 1983-09-29 Bodenseewerk Geosystem GmbH, 7770 Überlingen Gravimeter
US4513618A (en) * 1982-04-02 1985-04-30 Standard Oil Company (Indiana) Gravity gradiometer and method
DE3515199A1 (de) 1985-04-26 1986-11-06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schwacher magnetfelder mit mehreren gradiometern
US4992656A (en) * 1987-10-26 1991-02-12 Clauser John F Rotation, acceleration, and gravity sensors using quantum-mechanical matter-wave interferometry with neutral atoms and molecules
US4841772A (en) * 1987-12-03 1989-06-27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Three-axis superconducting gravity gradiometer
US4935883A (en) * 1988-05-17 1990-06-19 Sundstrand Data Contro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eveling a gravity measurement device
US5668315A (en) * 1988-12-20 1997-09-16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Gravity gradiometer with flexural pivot bearing
US5505555A (en) * 1988-12-20 1996-04-09 Rtz Mining And Exploration Ltd. Flexural pivot bearing
US5333095A (en) * 1993-05-03 1994-07-26 Maxwell Laboratories, Inc., Sierra Capacitor Filter Division Feedthrough filter capacitor assembly for human implant
US5777226A (en) * 1994-03-28 1998-07-07 I/O Sensors, Inc. Sensor structure with L-shaped spring legs
EP0675375B1 (en) * 1994-03-30 2001-06-13 Oxford Instruments Superconductivity Limited Proof mass support and sensing system
DK0784802T3 (da) * 1994-10-04 1999-12-06 Gravitec Instr Ltd Apparat til målingen af gravitationsfelter
US5791598A (en) * 1996-01-16 1998-08-11 Globalstar L.P. and Daimler-Benz Aerospace AG Dynamic bias for orbital yaw steering
AUPN951096A0 (en) * 1996-04-26 1996-05-23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Gravity meter
US5728935A (en) * 1996-08-14 1998-03-17 Czompo; Jozse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gravity with lever arm correction
US5922951A (en) * 1997-06-11 1999-07-13 The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td. Gravity gradiometer
AU3893399A (en) * 1998-05-12 1999-11-2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optimizing gravity gradiometer measurements
GB2353100B (en) * 1999-08-03 2002-03-13 Schlumberger Ltd Gravity measuring apparatus
US20050236909A1 (en) * 1999-11-19 2005-10-27 Baker Robert M Jr Gravitational wave imaging
ATE308763T1 (de) * 2000-11-28 2005-11-15 Business Arts Inc Schwerkraft-gradiometrie
US6526825B2 (en) * 2001-02-28 2003-03-04 Neozoic Geophysical Survey, Ltd. Gravity device
US6494091B2 (en) * 2001-02-28 2002-12-17 Gilles Couture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of the earth
US6615660B1 (en) * 2001-03-07 2003-09-0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Real-time self-compensating gravity gradiometer instrument
US6658935B1 (en) * 2001-03-07 2003-12-0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mplemented absolute/relative full-tensor gravity gradiometer system
AUPR571301A0 (en) * 2001-06-15 2001-07-12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Airborne gravity gradiometers
AUPR575701A0 (en) * 2001-06-18 2001-07-12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Gravity surveys
GB0115413D0 (en) * 2001-06-21 2001-08-15 Univ Open Vertical gravity gradiometer
AU2003202323B2 (en) * 2002-02-12 2007-11-22 Cgg Data Services Ag Airborne vector magnetic surveys
WO2003076970A1 (en) 2002-03-06 2003-09-1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Gravity gradiometer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gravity tensor with increased accuracy
AUPS114702A0 (en) * 2002-03-18 2002-04-18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Enhancement of sensors for airborne operation
CA2427115C (en) 2003-04-28 2013-12-10 Scintrex Limited Improved spring-based gravimeters and accelerometers
US7013730B2 (en) * 2003-12-15 2006-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nternally shock caged serpentine flexure for micro-machined accelerometer
JP2005305107A (ja) * 2004-03-25 2005-11-04 Sei Matsuoka 価値的情報値の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測定方法
US7240550B2 (en) * 2004-12-07 2007-07-10 Vega Grieshaber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erial indentification by means of gravitational field analysis
US7444867B2 (en) * 2005-01-04 2008-11-04 Bell Geospace, Inc. Accelerometer and rate sensor package for gravity gradiometer instruments
US7305879B2 (en) * 2005-03-18 2007-12-11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ross-component superconducting gravity gradiometer with improved linearity and sensitivity and method for gravity gradient sensing
US7401514B2 (en) * 2005-06-08 2008-07-22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at At Erlangen-Nurnberg Asymmetric torsion balance gravimeter
WO2007012192A1 (en) * 2005-07-29 2007-02-01 John Barry French Gravity gradiometer
CA2690958C (en) * 2006-11-20 2015-06-30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WO2008061274A1 (en) * 2006-11-20 2008-05-2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CA2690891C (en) * 2006-11-20 2014-11-04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CA2690933A1 (en) * 2006-11-20 2008-05-2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CA2690886A1 (en) * 2006-11-20 2008-05-2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WO2008061277A1 (en) * 2006-11-20 2008-05-2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A gravity gradiometer
BRPI0702880A2 (pt) * 2006-11-23 2011-03-22 Tech Resources Pty Ltd gradiÈmetro de gravidade
EP1949141A4 (en) * 2006-11-23 2011-01-05 Tech Resources Pty Ltd COMPENSATION OF UNWANTED ACCELERATIONS OF A HEAVY-DUTY GRADE KNIFE
JP2010510497A (ja) * 2006-11-23 2010-04-02 テクノロジカル リソーシーズ 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 リミテッド 重力グラジオ・メータ
ZA200710805B (en) * 2006-11-23 2009-03-25 Tech Resources Pty Ltd Gravity gradiometer
EP1949142B1 (en) * 2006-11-23 2015-05-13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Gravity gradiometer
BRPI0702879A2 (pt) * 2006-11-23 2011-03-15 Tech Resources Pty Ltd gradiÈmetro de gravidade
BRPI0702878A2 (pt) * 2006-11-23 2011-03-22 Tech Resources Pty Ltd gradiÈmetro de gravidade e método para formar uma nervura de flexão no mesmo
US8375785B2 (en) * 2007-09-06 2013-02-1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Gravity gradiometer system
CN101592536B (zh) * 2008-05-30 2012-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重力感测器及其应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A2729571C (en) 2008-09-25 2017-05-09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A gravity gradiometer
US20110162449A1 (en) * 2008-09-25 2011-07-07 Frank Joachim Van Kann Detector for detecting gravity gradien
US8650950B2 (en) * 2008-09-25 2014-02-18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td. Detector for detecting a gravity gradient
US8201448B2 (en) * 2008-10-24 2012-06-19 Gedex Inc. Gravity gradiometer with torsion flexure pivots
WO2010048508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Martin Vol Moody Gravity gradiometer with torsion flexure pivots
US8359920B2 (en) * 2009-05-15 2013-01-29 Lockheed Martin Corp. Gravity sensing instru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086A (zh) * 2005-10-06 2008-04-02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重力梯度仪
CN101156088A (zh) * 2005-10-06 2008-04-02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重力梯度仪
CN101156087A (zh) * 2005-10-06 2008-04-02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重力梯度仪
CN101218518A (zh) * 2005-10-06 2008-07-09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重力梯度仪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扭矩测量的二维簧片重力梯度仪的设计;赵立珍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0531(第02期);128-133页 *
舒晴等.航空重力梯度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物探与化探》.2007,(第06期),485-488页.
航空重力梯度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舒晴等;《物探与化探》;20071231(第06期);485-488页 *
赵立珍等.基于扭矩测量的二维簧片重力梯度仪的设计.《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第02期),128-13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P2010005517A0 (en) 2010-12-31
AU2009295360B2 (en) 2014-12-04
CO6351828A2 (es) 2011-12-20
US8789415B2 (en) 2014-07-29
MX2011000110A (es) 2011-02-25
CA2729571C (en) 2017-05-09
AP2750A (en) 2013-09-30
EA201071386A1 (ru) 2011-06-30
BRPI0914125A2 (pt) 2015-10-20
US20110138909A1 (en) 2011-06-16
AU2009295360A1 (en) 2010-04-01
CN102089676A (zh) 2011-06-08
CA2729571A1 (en) 2010-04-01
WO2010034075A1 (en) 2010-04-01
BRPI0914125B1 (pt) 2019-06-25
ZA201009276B (en)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676B (zh) 重力梯度仪
CN102099710B (zh) 用于检测重力梯度的检测器
CA2690958C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CN101322049B (zh) 重力梯度仪
CA2690891C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CA2690886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CN102099709A (zh) 重力梯度仪
WO2008061275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WO2008061277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WO2008061274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AU2007251890B2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CA2794375A1 (en) Gravity gradiometer with correction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AU2007249125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AU2007249126A1 (en) A gravity gradio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