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3141A -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3141A
CN102083141A CN2009102498398A CN200910249839A CN102083141A CN 102083141 A CN102083141 A CN 102083141A CN 2009102498398 A CN2009102498398 A CN 2009102498398A CN 200910249839 A CN200910249839 A CN 200910249839A CN 102083141 A CN102083141 A CN 102083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gw
bag
msc server
sipi
inl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98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建业
李红
刘涛
尚海燕
张存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QI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QI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QI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QI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498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3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3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系统,包括:MSC服务器,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媒体网关MGW的Mc互通;媒体网关MGW,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MSC服务器的Mc互通。本发明中,合理利用第三方传输资源,实施周期短,IP over E1备份路由零时间接管业务,无需人工干预;减少重复建设;现网移动软交换设备升级改造操作简单快捷,无需中断业务,技术风险低无需增加额外的独立设备,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移动通信网络逐步将传统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电路交换机更换为基于控制和承载分离的软交换设备。为了统一维护管理、节省设备投资,一般将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统一放置在省会城市,MGW则放置在各地市州。MSC服务器和MGW之间的Mc接口控制消息以IP方式通过IP承载网互通。
在R4引入移动软交换后,实现了控制和承载分离,增加了MSC服务器和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两个功能实体,如图1所示。MSC服务器继承了R99MSC的所有电路域控制面功能,对外提供纯粹的信令接口,支持V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计费功能,对电路域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涉及的MGW的承载终端和媒体流进行控制;而承载面的交换功能由MGW以多种承载方式实现,MGW在MSC服务器的控制下完成呼叫接续、媒体转换等功能。
因此,R4架构对MSC服务器和MGW定义了新的接口,即Mc接口。Mc接口采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扩展的H.248消息完成MSC服务器对MGW的呼叫控制功能。H.248消息定义为基于IP或者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承载方式,业界普遍多采用IP方式,协议栈模型如图2所示。
特别对于中国西北部地区,一般采用软交换大区制组网,MSC服务器和MGW分离放置,Mc接口控制消息通过IP承载网上青海省内二干传输疏通。考虑到Mc接口的安全性,目前软交换设备均采用一对三层CE(Custom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以口字形汇聚后接入IP承载网,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为Mc接口链路,传输信令面信息,点画线传输媒体面信息。同时在传送网层面采用自建双路自愈环方式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由于西北部地广人稀,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传输线路距离较长,不仅省会城市至各地市的传输线路极不稳定,而且IP承载网节点设备和传输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大,因此,传输环网中断概率较大。由于软交换的分离架构,各地MGW需要MSC服务器的控制才能完成呼叫接续,所以长途传输中断就意味着本地业务也无法进行,导致业务全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通过增加第三方E1传输资源确保软交换Mc口控制信令消息的畅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系统,包括:
MSC服务器,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媒体网关MGW的Mc互通;
媒体网关MGW,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MSC服务器的Mc互通。
优选地,所述MSC服务器,具体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MGW,具体包括:
通用MGW,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GW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优选地,所述通用MGW,具体用于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所述MSC服务器,具体用于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SC服务器,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GW,包括:
通用MGW,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GW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优选地,所述INLP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方向将IP包转换为PCM E1包,在接收方向将PCME1包转换为IP包;
交换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实现与线路接口单元之间PCM E1交换;
线路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来自所述交换模块的PCM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对端设备,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发送到所述交换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媒体网关MGW的Mc进行通信;
媒体网关MGW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MSC服务器的Mc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媒体网关MGW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SIPI单板和所述INLP单板上都配置有SCTP连接,所述SCTP连接在路由表中负荷分担,正常情况下SIPI和INLP上都有业务,当SIPI路由中断后,则SIPI上承载的业务无缝负荷分到INLP上的偶联上,由INLP上的偶联全部承载这些业务;当SIPI恢复,则业务均衡倒回至SIPI,仍然由SIPI和INLP负荷分担承载业务。
优选地,所述媒体网关MGW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MSC服务器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通用MGW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所述SIPI单板和所述INLP单板上都配置有SCTP连接,所述SCTP连接在路由表中负荷分担,正常情况下SIPI和INLP上都有业务,当SIPI路由中断后,则SIPI上承载的业务无缝负荷分到INLP上的偶联上,由INLP上的偶联全部承载这些业务;当SIPI恢复,则业务均衡倒回至SIPI,仍然由SIPI和INLP负荷分担承载业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合理利用第三方传输资源,实施周期短,IP over E1备份路由零时间接管业务,无需人工干预;减少重复建设;现网移动软交换设备升级改造操作简单快捷,无需中断业务,技术风险底;无需增加额外的独立设备,节能减排。
另外,可以实现自建的省内传输线路中断,MGW所在地区的移动用户本地业务不受影响;移动软交换Mc接口单板(SIPI)全部故障、或CE路由器全部故障、或IP承载网及省内自建二干传输设备节点故障,MGW所在地区的移动用户本地业务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核心网由R99演进到R4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基于IP的H.248消息格式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软交换设备接入IP承载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系统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IP over E1线路接口处理板协议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INLP单板实现IP over E1功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服务器和MGW的Mc链路上配置偶联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软交换实现了控制与承载分离,且具有容量大的特点,所以软交换系统在部署时经常会采用跨多个区域开展业务。因此MGW与MSC服务器间传输路由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和稳定性,对于MGW容量较大,以及MGW与MSC服务器间传输出现问题概率较大的路由,需要增加第三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IP over E1的技术将IP包封装在PCM E1包中,通过E1电路实现MSC服务器和MGW的Mc口信令互通。也正式基于这一技术,使得采用第三方E1传输资源作为现网备份路由来保护Mc接口畅通的方案成为可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MSC服务器100,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媒体网关MGW 200的Mc互通;媒体网关MGW 200,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MSC服务器100的Mc互通。
其中,所述MSC服务器100具体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110,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 120,与通用MSC服务器110连接,用于将通用MSC服务器110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通用MSC服务器110;
所述INLP 130,与通用MSC服务器110连接,用于将通用MSC服务器110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通用MSC服务器110。
对于Mc接口控制消息来说,INLP单板和SIPI(Mc信令IP接口板)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处理Mc接口链路层及以下消息(SCTP及以下层),不同之处在于INLP将H.248控制消息的IP包封装在PCM E1格式中,可以通过E1进行传输,具体的接口协议栈如图5所示。
其中,MGW 200具体包括:
通用MGW 210,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GW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 220和INLP 230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 220,与通用MGW 210连接,用于将通用MGW 210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210;
所述INLP 230,与通用MGW210连接,用于将通用MGW 210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210。
其中,INLP结构如图6所示,处理模块(MPC8260),用于在发送方向将IP包转换为PCM E1包,在接收方向将PCM E1包转换为IP包;交换模块(例如MT90823),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实现与线路接口单元之间PCME1交换;线路接口单元E1LIU(line interface unit,线路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来自所述交换模块的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对端设备,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E1包,发送到所述交换模块。具体过程为,INLP将Mc接口的IP信令包经MPC8260模块处理成PCM格式,送到MT90823模块,并交换到E1LIU(line interface unit,线路接口单元),其中跟E1LIU的E1接口连接的就是第三方的E1传输资源。
其中,处理模块(MPC8260)提供了IP和PCM E1的转换功能,转换后的E1信道的帧结构为: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在一个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传送随路信令(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通常称TS1至TS15和TS17至TS31为净荷,TS0和TS16为开销。
本发明中,负载分担的具体实现为:通用MGW和MSC服务器,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和MGW之间的Mc互通是通过两端设备侧分别配置的SIPI单板(Mc信令IP接口板)完成的,所有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偶联都是配置在SIPI单板上处理的。
本发明实施例在MSC服务器和MGW上都增加了INLP单板,SCTP偶联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在SIPI和INLP两类单板上。正常情况下SIPI和INLP上都有业务,当SIPI上的偶联不通了,则SIPI上承载的业务将无缝按负荷分担到INLP上的偶联上,由INLP上的偶联全部承载这些业务;当SIPI恢复,则业务均衡倒回至SIPI,仍然由SIPI和INLP负荷分担承载业务。
如图7所示,按照SCTP偶联上层承载的业务类型不同,一般MSC服务器与MGW之间要创建承载不同业务的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偶联链路。例如:MSC服务器和MGW的Mc接口上为了疏通H.248消息,底层总共配置了四条SCTP偶联链路,协议栈模型为SCTP/M3UA/H.248。通过该配置,只要四条SCTP链接有一条连接正常,上层H.248应用协议就不会中断。四条SCTP偶联连接,其中两条SCTP连接(SCTP1,SCTP2)的首选物理路由通路配置在两条SIPI的IP路由上,另外两条SCTP连接(SCTP3,SCTP4)的首选物理通路配置在INLP的E1物理路由上。因此,MSC服务器与MGW的Mc接口承载H.248消息的四条SCTP偶联连接在物理路由通路上实现了SIPI与INLP的负荷分担。当SIPI物理路由出现问题,SCTP1,SCTP2偶联失效。此时,Mc接口上层的H.248消息完全交由SCTP3,SCTP4承载,而SCTP3,SCTP4的物理路由使用的是INLP上的E1通路,也就是所有的H.248业务都由INLP上的SCTP3,SCTP4偶联承载。当SIPI物理路由恢复,SCTP1,SCTP2偶联链路被自动激活,则业务倒回,再次由SIPI和INLP上的所有4条偶联(SCTP1,SCTP2,SCTP3,SCTP4)承载上层H.248业务。
如果MSC服务器连接了6个MGW,MSC服务器到其中一个地市MGW的IP传输网络出现故障,只是这个地市MGW的Mc链路由INLP互通,其他的MGW和MSC服务器依旧通过SIPI互通。因此,一个Mc口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MGW。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媒体网关MGW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通用MSC服务器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二、媒体网关MGW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MSC服务器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通用MGW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该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在MSC服务器和MGW分别增加IP over E1接口处理功能。
现有方案中MSC服务器和MGW分别具有Mc信令IP接口板SIPI,通过IP承载网传输IP包。本发明中通过在MSC服务器和MGW分别增加IP overE1线路接口处理板INLP(窄带线路接口处理器)实现IP over E1功能,通过E1传输IP报文。对于Mc接口控制消息来说,INLP单板和SIPI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处理Mc接口链路层及以下消息(SCTP及以下层),不同之处在于INLP将H.248控制消息的IP包封装在PCM E1格式中,可以通过E1进行传输。
基于以上技术原理,传统的TDM传输技术可以继续应用于软交换Mc口信令面业务的疏通。而且由于传统TDM技术在设备成本、人员维护技能及成本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此项传输技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来解决新技术中存在的固有缺陷的思维方式,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推广。
步骤802,在MSC服务器和MGW之间选择共享第三方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E1传输资源作为第三方共享传输资源。在选择第三方E1传输资源时充分考虑其传输的敷设路由,光缆的安全性、稳定性。由于铁通光缆沿铁路两边敷设,传输设备使用铁路专用供电系统,传送网的安全性极高。因此可以选择有四个本地网与铁通置换E1传输资源,其余两个本地网租用电信E1传输。传输容量依据目前各本地网交换用户容量确定,根据相应的计算可以得出省会城市到各个地市的Mc接口需求带宽采用2×E1即可。
步骤803,通过软交换设备系统软件版本升级支持两种Mc接口;
步骤804,对软交换设备进行数据路由配置,实现Mc接口传输的路由备份和负载分担,保证本地业务通畅。其中,路由备份和负载分担的具体实现为:通用MGW和MSC服务器,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SIPI与INLP负荷分担配置:软交换已经完成IP化改造。此时软交换的SCTP偶联的配置方式是在同一条SCTP偶联数据配置中的本端地址1、本端地址2已经配置了本网元的2个RPU模块的业务地址;对端地址1、对端地址2已经配置了对方网元的2个业务地址。进行SIPI和INLP负荷分担配置时,在现有Mc口偶联上新增本端地址3和对端地址3,分别配置新增的INLP单板上本端E1接口地址3和对端INLP单板E1接口地址3。通过以上数据配置方法可以实现一条SCTP偶联可以同时负荷分担SIPI和INLP上。为了实现SIPI板和INLP板同时承载SCTP偶联数据,可以通过调整部分偶联的首选通路来实现部分偶联承载在INLP上面,从而实现SIPI和INLP同时负荷分担运行,具体包括:
1.修改Mc口的SCTP数据,在本端地址和对端地址中增加配置本端业务地址3和对端业务地址3,实现SCTP数据同时承载在SIPI和INLP。
2.配置其中一部分偶联第一通路选取SIPI对应路由,另一部分偶联第一通路选取INLP对端IP序号,即实现了SIPI/INLP的负荷分担。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SIPI与INLP的负荷分担机制,在非故障时期租用的第三方传输路由依然可以作为负荷分担的路由承载Mc口的信令业务。这样充分利用了第三方租用E1电路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第三方E1传输路由的利用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MSC服务器,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媒体网关MGW的Mc互通;
媒体网关MGW,用于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实现与MSC服务器的Mc互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SC服务器,具体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GW,具体包括:
通用MGW,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GW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MGW,具体用于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所述MSC服务器,具体用于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时,按照路由表中的比例配置SCTP偶联在SIPI和INLP上。
5.一种MSC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SC服务器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SC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6.一种MGW,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用MGW,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MGW功能,并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与所述通用MGW连接,用于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NLP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方向将IP包转换为PCM E1包,在接收方向将PCME1包转换为IP包;
交换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实现与线路接口单元之间PCM E1交换;
线路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来自所述交换模块的PCM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对端设备,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发送到所述交换模块。
8.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媒体网关MGW的Mc进行通信;
媒体网关MGW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MSC服务器的Mc进行通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媒体网关MGW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通用MSC服务器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GW,并将所述MGW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SC服务器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媒体网关MGW,并接收所述MGW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SC服务器;
所述SIPI单板和所述INLP单板上都配置有SCTP连接,所述SCTP连接在路由表中负荷分担,正常情况下SIPI和INLP上都有业务,当SIPI路由中断后,则SIPI上承载的业务无缝负荷分到INLP上的偶联上,由INLP上的偶联全部承载这些业务;当SIPI恢复,则业务均衡倒回至SIPI,仍然由SIPI和INLP负荷分担承载业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MGW通过IP承载网和第三方E1传输资源与MSC服务器的Mc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通用MGW在Mc信令IP接口板SIPI和INLP之间实现负载分担;
所述SIPI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通过IP承载网发送到所述MSC服务器,并将所述MSC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发送来的IP包发送给所述通用MGW;
所述INLP将所述通用MGW发来的IP包转换为PCM E1包,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到MSC服务器,并接收所述MSC服务器通过第三方E1传输资源发送的PCM E1包,将其转换为IP包,发送到所述通用MGW;
所述SIPI单板和所述INLP单板上都配置有SCTP连接,所述SCTP连接在路由表中负荷分担,正常情况下SIPI和INLP上都有业务,当SIPI路由中断后,则SIPI上承载的业务无缝负荷分到INLP上的偶联上,由INLP上的偶联全部承载这些业务;当SIPI恢复,则业务均衡倒回至SIPI,仍然由SIPI和INLP负荷分担承载业务。
CN2009102498398A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02083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98398A CN102083141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98398A CN102083141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141A true CN102083141A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88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98398A Pending CN102083141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314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415A (zh) * 2007-03-06 2007-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交换机应急系统及其应急方法
CN101060475A (zh) * 2006-05-23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媒体网关控制接口承载链路负载进行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WO2007137515A1 (fr) * 2006-05-11 2007-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au contrôleur de passerelle média (mgc) d'obtenir le statut de support, passerelle média (mgw) et mgc
CN101459975A (zh) * 2007-12-14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7515A1 (fr) * 2006-05-11 2007-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au contrôleur de passerelle média (mgc) d'obtenir le statut de support, passerelle média (mgw) et mgc
CN101060475A (zh) * 2006-05-23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媒体网关控制接口承载链路负载进行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18415A (zh) * 2007-03-06 2007-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交换机应急系统及其应急方法
CN101459975A (zh) * 2007-12-14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兴: "《ZXC10 BSCB CDMA2000 基站控制器系统描述》", 15 May 2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585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operating methods thereof
EP2056573B1 (en) Integrated cut-in system and method and integrated cut-in module
CN1937782B (zh) 一种机框设备及其报文发送方法
KR20160137420A (ko) Otn/ptn 기반의 프론트-홀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 이를 위한 컨트롤러 및 네트워크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01883117A (zh) 接口业务集中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447828A (zh) 多业务接入sdh光传输设备
CN115037837A (zh) 基于IPoE及光传输承载的电力调度小号放号系统
CN203057286U (zh) 基于全ip软交换技术的业务综合接入控制器
CN203632693U (zh) 一种多业务接入与波分传输系统
CN101917225A (zh) 一种gpon系统中盘间stm-1接口自动保护倒换的实现方法
CN101291258B (zh) 用于通讯平台多框互连时的以太网环路处理方法
CN201388200Y (zh) 多业务接入sdh光传输设备
CN1980173A (zh) 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与光纤接入宽带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83141A (zh) 一种核心网双路由中断业务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01690608U (zh) 一种软交换ip承载的网络结构
CN101227530B (zh) 资源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1242281B (zh) 一种椅子背结构的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系统
CN100512191C (zh) 宽带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14944C (zh) 一种接入媒体网关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03795557B (zh) 一种设备间端口模式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77765B (zh) 基于双绞线的线路复用通信设备、系统及其网络
CN101527669B (zh) 宽带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99835C (zh) 一种实现q.921链路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CN201032724Y (zh) 光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的连接架构
CN100544456C (zh) 一种汇接系统和汇接系统中呼叫路由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