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5372B -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5372B
CN102075372B CN200910223813.6A CN200910223813A CN102075372B CN 102075372 B CN102075372 B CN 102075372B CN 200910223813 A CN200910223813 A CN 200910223813A CN 102075372 B CN102075372 B CN 102075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network
delay
grouping
maximum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38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5372A (zh
Inventor
王协源
黄昱铭
周智良
林志哲
辜博熙
杨人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9102238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5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5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5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5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5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该时间还原方法应用于一网络仿真系统的各N(N为自然数)个待测设备上,包括下列的步骤。首先由网络仿真器发出一第一分组。接着将第一分组进入连接导向协议(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网络的第一时间记录为第一时间戳记于第一分组中。然后接收第一分组,以取得第一时间戳记及第一分组离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第二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记。接着根据第一及第二时间戳记计算得到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然后根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第一等待时间。之后将第一分组延迟第一等待时间后输出至各N个待测设备。

Description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间还原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网络仿真(Emulation)系统中的时间还原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各种网络设备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以便利人们的生活。普遍来说,在网络设备产品的开发阶段需经过模拟测试,以确保其功能可以符合开发者的预期。在现有技术中,多应用待测设备与网络仿真器内部的虚拟拓朴互动,以网络仿真(Emulation)测试技术来对网络设备进行测试。在仿真测试中,待测设备需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仿真器建立连线,以参与网络仿真器的运作与测试。
一般来说,分组在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间的网络连结传递时,实际传输的路由路径非为固定,且此网络连结上的传输负载及对应的传输延迟亦非为固定。如此,将使得网络仿真器得到的仿真结果因此网络连结的路径变动因素及传输延迟变动因素而变得完全失准。现有方法中以使待测设备与网络仿真器的实体位置彼此邻近的方式来减少其间网络路径前述变动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然而,如何设计出可有效地克服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间网络连结的变动因素并提供较佳操作便利性及较佳测试准确性的网络仿真系统为业界不断致力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提出一种网络仿真(Emulation)系统实施例,用以对N个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操作,N为自然数。网络仿真系统包括网络仿真器、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及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网络仿真器用以传输第一分组至各N个待测设备。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连接网络仿真器与连接导向协议(Connection Oriented Protocol)网络,各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用以将第一分组进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第一时间记录为第一时间戳记存储于第一分组中,并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第一分组。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分别与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对应,各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连接各N个待测设备与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用以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对应的第一分组,以取得第一时间戳记及对应至第一分组离开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第二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记。各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还根据第一及第二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第一分组的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并还根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并记录第一等待时间。其中各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将第一分组延迟第一等待时间后输出至各N个待测设备。
提出一种时间还原方法实施例,应用于网络仿真系统中,用以对N个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操作,N为自然数。应用于各N个待测设备上的时间还原方法包括下列的步骤。首先由网络仿真系统中的网络仿真器发出一第一分组,目的地址为各该N个待测设备。接着将第一分组进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第一时间记录为第一时间戳记存储于第一分组中,并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第一分组。然后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第一分组,以取得第一时间戳记及对应至第一分组离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第二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记。接着根据第一及第二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第一分组的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然后根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并存储第一等待时间。之后将第一分组延迟第一等待时间后输出至各N个待测设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说明网络仿真系统的方块图实施例。
图2-图5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仿真操作的次序图。
图6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仿真前置设定操作的次序图。
图7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周期性更新操作的次序图。
图8绘示说明网络仿真系统的另一方块图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网络仿真系统
10、20:网络仿真器
14-17、24、27:时序还原电路
NT:连接导向协议网络
2、3、2′、3′:待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网络仿真(Emulation)系统实施例应用连接导向协议(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网络路径来连接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并应用时序还原电路来使传输于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间的分组具有实质上固定的传输延迟时间。
请参照图1,其说明网络仿真系统的方块图实施例。网络仿真系统1用以对N个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操作,其中N为自然数。在一个例子中,N等于2,而网络仿真系统1用以对待测设备2及3进行网络仿真操作。网络仿真系统1包括网络仿真器10、时序还原电路14、15、16及17。时序还原电路14及15连接网络仿真器10至连接导向协议(Connection OrientedProtocol)网络NT,时序还原电路16及17分别连接待测设备2至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及连接待测设备3至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而时序还原电路14及16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相互连接;时序还原电路15及17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相互连接。举例来说,时序还原电路14-17经由网络交换器(Network Switch)(未绘示)连接至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
举例来说,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为应用多重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的虚拟私人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资源保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等网络。经由使用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可使传输于网络仿真器10及各待测设备2及3的分组经由固定的特定路由来进行传输,并能保留此特定路由上的频宽。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的网络仿真器10及待测设备2与3可经由固定路由且实质上稳定频宽的路径来进行彼此间的通讯操作。
由于网络仿真器10对各待测设备2及3执行的网络仿真操作为实质上相同,接下来,以网络仿真器10对待测设备2执行的网络仿真操作为例做进一步的操作说明。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仿真操作的次序图。在图2是绘示网络仿真器10经由时序还原电路14、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及时序还原电路16传输分组至待测设备2的详细操作流程。首先执行流程(a),网络仿真器10传输分组P1至时序还原电路14。举例来说,分组P1中包括其的传输目的(即是待测设备2)网络地址。
接着执行流程(b),时序还原电路14判断其接收到的分组P1为欲进行时序标记操作的分组,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4将分组P1进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第一时间记录为时间戳记(Time Stamp)Tsp1存储于分组P1中。举例来说,时序还原电路14以其输出分组P1的时间作为分组P1进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此第一时间。
在流程(b)中,时序还原电路14例如经由比对预先设定数据中的网络地址与接收到的分组的传输目的地址及传输来源地址,来判断接收到的分组P1是否为传输于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分组。时序还原电路14更例如判断接收到的分组是否已经经过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传输,来判断接收到的分组是即将进入协议导向网络NT的分组或是即将离开协议导向网络NT的分组。当接收到的分组为传输于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分组且其即将进入协议导向网络NT时,时序还原电路14判断此接收到的分组为预进行时序标记操作的分组。
然后执行流程(c),分组P1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输出。
接着执行流程(d),时序还原电路16判断其接收到的分组P1为欲进行时序还原操作的分组,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6根据分组P1中的时间戳记Tsp1及对应至分组P1离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第二时间的时间戳记Tsp2计算得到对应至分组P1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举例来说,时序还原电路16以其接收到分组P1的时间作为分组P1离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此第二时间。
在流程(d)中,时序还原电路16亦例如经由比对预先设定数据中的网络地址与接收到的分组的传输目的地址及传输来源地址,来判断接收到的分组P1是否为传输于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分组。时序还原电路16亦例如判断接收到的分组是否已经经过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传输,来判断接收到的分组是即将进入协议导向网络NT的分组或是即将离开协议导向网络NT的分组。当接收到的分组为传输于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分组且其即将离开协议导向网络NT时,时序还原电路16判断此接收到的分组为欲进行时序还原操作的分组。
然后执行流程(e),时序还原电路16还根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及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计算得到等待时间Tw1,将分组P1延迟等待时间Tw1。举例来说,等待时间Tw1、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及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满足:
Tt1=Tsp2-Tsp1
Tw1=Td-Tt1=Td-(Tsp2-Tsp1)
在流程(e)中,时序还原电路16更判断等待时间Tw1是否大于0。当等待时间Tw1大于0时,时序还原电路16记录此时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并在将分组P1延迟等待时间Tw1后执行流程(f),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6将分组P1输出至待测设备2。
这样一来,经由时序还原电路16执行的时序还原操作,将分组从网络仿真器10侧,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传输至待测设备2侧的延迟时间有效地被固定为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换句话说,即便网络仿真器10及待测设备2之间需经由一段长度的网络路径来进行沟通,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仍可有效地消除网络仿真器10及待测设备2间网络连结的传输路径变动因素及传输延迟变动因素,而得到精准的仿真测试结果。
在流程(e)中,当等待时间Tw1小于或等于0时,时序还原电路16例如直接执行流程(f)以直接输出分组P1至待测设备2,并记录此时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
请参照图3,其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仿真操作的另一次序图。在图3是绘示待测设备2经由时序还原电路16、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及时序还原电路14传输分组至网络仿真器10的详细操作流程。相似于图2所示的流程(a)-(f),图3中绘示相似的流程(a′)-(f)。
首先执行流程(a′),待测设备2传输分组P2至时序还原电路16。接着执行流程(b′),时序还原电路16判断其接收到的分组P2为欲进行时序标记操作的分组,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6将分组P2进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第一时间记录为时间戳记Tsp3存储于分组P2中。然后执行流程(c′),分组P2经由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输出。
接着执行流程(d′),时序还原电路14判断其接收到的分组P2为欲进行时序还原操作的分组,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4根据分组P2中的时间戳记Tsp3及对应至分组P2离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NT的第四时间的时间戳记Tsp4计算得到对应至分组P2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2。然后执行流程(e′),时序还原电路14还根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及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2计算得到等待时间Tw2,将分组P2延迟等待时间Tw2。举例来说,等待时间Tw2、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2及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满足:
Tt2=Tsp4-Tsp3
Tw2=Td-Tt2=Td-(Tsp4-Tsp3)
在流程(e′)中,时序还原电路14更判断等待时间Tw2是否大于0。当等待时间Tw2大于0时,时序还原电路14记录此时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1,并在将分组P2延迟等待时间Tw2后执行流程(f′),如此时序还原电路14将分组P2输出至网络仿真器10。当等待时间Tw2小于或等于0时,时序还原电路14例如直接执行流程(f)以直接输出分组P2至网络仿真器10,并记录此时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Tt2。
相似于前述第2及图3所示的流程操作亦例如执行于网络仿真器10、时序还原电路15、17及连接待测设备3之间,以对待测设备3进行仿真操作,如图4中所示流程(A)-(F)及图5中所示的流程(A′)-(F′)所示。
请参照图6,其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仿真前置设定操作的次序图。在一个例子中,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更执行仿真前置设定操作,以对网络仿真系统1中各进行时序还原电路与待测设备的网络设定。在图6是绘示网络仿真器10在仿真前置设定操作中与时序还原电路16及17互动,以计算出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并提供前述预先设定数据至时序还原电路14-17中详细操作流程。举例来说,图6所示的仿真前置设定操作的流程例如执行于图2-图5所示的所有流程(a)-(f)及(a′)-(f′)之前。
首先执行流程(a1),针对每个最接近各待测设备的时序还原电路(即是时序还原电路16及17),网络仿真器10每秒发出N个互联网控制信号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分组。接着执行流程(b1),时序还原电路16及17回传对应的分组至网络仿真器10。然后如执行流程(c1),网络仿真器10根据发送ICMP分组的时间及接收到回应分组的时间计算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1及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3间的往返时间RTT2。网络仿真器10还根据往返时间RTT1及RTT2中的极值(Maximum Value)计算得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举例来说,网络仿真器10例如根据下列方程式来计算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
Td=Max{RTTi,i=1,2}/2
在流程(c1)中,网络仿真器10更进行数据处理,以整理相关于各待测设备2及3的网络地址及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之前述预先设定数据。之后如流程(d1),网络仿真器10传送前述预先设定数据至时序还原电路16及17,以完成仿真操作前用以进行网络设定的仿真前置设定操作。
请参照图7,其说明网络仿真系统1所执行的周期性更新操作的次序图实施例。在一个例子中,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还对做为延迟时间参考基准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周期性地进行更新。举例来说,网络仿真系统1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的周期与网络仿真器10和待测设备2及3间的讯息送出频率(Message Transmission Frequency)相关;当讯息送出频率较高时,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的更新周期较短,而当讯息送出频率较低时,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的更新周期较长。
首先执行流程(g),网络仿真器10发出询问分组至时序还原电路14-17。
接着执行流程(h),各时序还原电路14-17根据其在一段周期时间中所记录的至少一笔分组传递对应的至少一笔等待时间来计算对应的容忍延迟时间,并将计算得到的容忍延迟时间回传至网络仿真器10。由于各还原电路14-17计算容忍延迟时间的方法为实质上相同,接下来以时序还原电路14的操作为例做进一步说明。时序还原电路14例如在此段周期时间中执行n次分组传输(从网络仿真器10至待测设备2),而时序还原电路14对应地记录n笔等待时间Tw1(t1)、Tw1(t2)、...、Tw1(tn),n为自然数。在流程(h)中,时序还原电路14根据前述n笔实际传输等待时间Tw1(t1)-Tw1(tn)来计算对应的容忍延迟时间RD。
举例来说,容忍延迟时间RD相关于n笔等待时间Tw1(t1)-Tw1(tn)的平均值AVG与标准差StdDev。在一个例子中,容忍延迟时间RD等于平均值AVG加上k倍的标准差StdDev,而参数k的数值相关于平均值AVG与临界值TTH的数值关系。举例来说,容忍延迟时间RD、平均值AVG及标准差StdDev满足:
RD=AVG+k×StdDev
k=2,if AVG>TTH
k = 2 T TH AVG , if AVG<TTH
举例来说,临界值TTH被设定具有较高的数值。如此,假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均值AVG仍大于具有较高数值的临界值TTH,参数k被设定具有较小的数值(=2),以排除掉两个标准差StdDev以上的等待时间记录,使得容忍延迟时间RD不会拖得太长。假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平均值AVG小于临界值TTH,参数k被设定具有较大的数值(>2),以使容忍延迟时间RD能有效参考更多高标准差的等待时间记录。
在一个例子中,平均值AVG以n笔等待时间中最后一笔等待时间(即是Tw1(tn))与其之前n-1笔等待时间(即是Tw1(t1)-Tw1(t(n-1)))的权重相加而得到。举例来说,平均值AVG满足:
AVG=k1×Tw1(tn)+(1-k1)×avg{Tw1(tj)|j=1,2,...,n-1}
avg { Tw 1 ( tj ) | j = 1,2 , . . . , n - 1 } = Σ j = 1 n - 1 Tw 1 ( tj ) n - 1
时序还原电路15-17根据相似于时序还原电路14所执行的操作产生对应的容忍延迟时间,并将其提供至网络仿真器10。其中时序还原电路14及16产生的容忍延迟时间对应至网络仿真器10与待测设备2间的数据传输,而时序还原电路15及17产生的容忍延迟时间对应至网络仿真器10及待测设备3间的数据传输。
接着执行流程(i),网络仿真器10根据多笔容忍延迟时间决定一笔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举例来说,网络仿真器10根据对应至各待测设备的两笔容忍延迟时间(分别对应至网络仿真器至待测设备的传输及待测设备至网络仿真器的传输)决定对应至各待测设备的一最大容忍延迟时间,并根据对应的至少一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决定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
在一个例子中,网络仿真器10例如以对应至各待测设备的两笔容忍延迟时间中的最大值作为对应的最大容忍延迟时间,并根据多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中的最大值来做为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
然后执行流程(j),网络仿真器10根据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举例来说,在流程(j)中,网络仿真器10例如判断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是否大于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当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大于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时,网络仿真器10例如将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更新为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当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不大于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时,网络仿真器10例如将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更新为缩小一特定比例的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举例来说,网络仿真器10将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更新为原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与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update的加总的二分之一。
之后执行步骤(k),网络仿真器10将更新后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传送至各时序还原电路14-17,如此,各时序还原电路14-17可根据更新后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执行对应的时序还原操作。如此,经过图7所示的流程操作,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更可周期性地在一定周期时间后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的时间长度,使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具有适切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以网络仿真系统1中包括两组时序还原电路(即是时序还原电路14与16及时序还原电路15与17)来对两个待测设备(即是待测设备2及3)进行网络仿真操作的情形为例做说明,然而,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并不局限于此,而还可以包括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时序还原电路来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测试。惟在计算最大传输延迟时间Td的流程(a1)-(d1)及对最大传输延迟时间进行更新的流程(g)-(k)中需对网络仿真系统中所有时序还原电路的往返时间及等待时间进行考虑。
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前述平均值AVG及标准差StdDev的详细运算方式,然而,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1并不局限于此,而更可经由其他相似的运算方式来根据对应的参数运算得到平均值及标准差。
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以网络仿真系统1包括网络仿真器及若干组时序校正电路的情形为例做说明,然而,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器也可跟与其邻近的时序校正电路整合,如图8所示。这样一来,网络仿真系统1′可应用整合后的网络仿真器20(整合网络仿真器电路本身及其邻近的时序还原电路)与时序校正电路24及27相互配合,以与图1中绘示的网络仿真系统1执行实质上相同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其是利用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路径来连接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本实施例的网络仿真系统还应用时序还原电路来对计算分组传输在此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路径的实际传输延迟时间,并据以调整此实际传输延迟时间为固定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据此,相较于传统网络仿真系统,本发明相关的网络仿真系统具有可有效地克服网络仿真器及待测设备间网络连结的变动因素、不需使待测设备与网络仿真器设置的实体位置彼此邻近、操作便利性较佳及测试准确性较佳的优点。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网络仿真系统,用以对N个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操作,N为自然数,该网络仿真系统包括:
一网络仿真器,用以传输一第一分组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
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连接该网络仿真器与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各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用以将该第一分组进入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一时间记录为一第一时间戳记存储于该第一分组中,并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该第一分组;以及
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分别与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对应,各该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连接各该N个待测设备与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用以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对应的该第一分组,以取得该第一时间戳记及对应至该第一分组离开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二时间的一第二时间戳记,各该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还根据该第一及该第二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该第一分组的一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并还根据一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该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并记录一第一等待时间,
其中各该N个待测设备还用以传输一第二分组至该网络仿真器;
其中,各该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还用以将该第二分组进入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三时间记录为一第三时间戳记存储于该第二分组中,并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该第二分组;及
其中,各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还用以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对应的该第二分组,以取得该第三时间戳记及对应至该第二分组离开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四时间的一第四时间戳记,各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根据该第三及该第四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该第二分组的一第二实际传输延迟时间,并根据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该第二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一第二等待时间;
其中各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及各该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还记录在一操作周期中,对应的多次数据传输所需的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及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并分别根据所述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及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计算并输出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第一容忍延迟时间及第二容忍延迟时间,该第一容忍延迟时间由对应的所述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的一第一平均值与一第一标准差决定,该第二容忍延迟时间由对应的所述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的一第二平均值与一第二标准差决定;其中,各该N个第二时序还原电路将该第一分组延迟该第一等待时间后输出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各该N个第一时序还原电路将该第二分组延迟该第二等待时间后输出至该网络仿真器,
其中该网络仿真器根据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该第一及该第二容忍延迟时间决定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最大容忍延迟时间,该网络仿真器还根据N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决定一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并据以更新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仿真系统,其中各该N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由对应的该第一及该第二容忍延迟时间的极大值所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仿真系统,其中各该N笔第一容忍延迟时间相关于该第一平均值及该第一标准差以一第一参数进行权重相加的数值,其中,该第一参数的数值相关于该第一平均值及一临界值间的数值关系;
其中各该N笔第二容忍延迟时间相关于该第二平均值及该第二标准差以一第二参数进行权重相加的数值,其中,该第二参数的数值相关于该第二平均值及该临界值间的数值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仿真系统,其中该网络仿真器判断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当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大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时,该网络仿真器将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更新为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仿真系统,其中当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不大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时,该网络仿真器将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更新为缩小一特定比例的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仿真系统,其中该网络仿真器用以测试该网络仿真器与各该N个待测设备间的一笔往返时间,并根据该N笔往返时间计算得到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7.一种时间还原方法,应用于一网络仿真系统中,用以对N个待测设备进行网络仿真操作,N为自然数,其中应用于各该N个待测设备上的该时间还原方法包括:
由该网络仿真系统中的一网络仿真器发出一第一分组,目的地址为各该N个待测设备;
将一第一分组进入一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一时间记录为一第一时间戳记存储于该第一分组中,并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该第一分组;
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该第一分组,以取得该第一时间戳记及对应至该第一分组离开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二时间的一第二时间戳记;
根据该第一及该第二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该第一分组的一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
根据一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该第一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并存储一第一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时间还原方法还包括:
由各该N个待测设备发出一第二分组,目的地址为该网络仿真器;
将该第二分组进入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三时间记录为一第三时间戳记存储于该第二分组中,并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输出该第二分组;
经由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接收该第二分组,以取得该第三时间戳记及对应至该第二分组离开该连接导向协议网络的一第四时间的一第四时间戳记;
根据该第三及该第四时间戳记计算得到对应至该第二分组的一第二实际传输延迟时间;
根据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该第二实际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得到并存储一第二等待时间;
记录在一操作周期中,对应的多次数据传输所需的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及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并分别根据所述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及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计算并输出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第一容忍延迟时间及第二容忍延迟时间,该第一容忍延迟时间由对应的所述多笔该第一等待时间的一第一平均值与一第一标准差决定,该第二容忍延迟时间由对应的所述多笔该第二等待时间的一第二平均值与一第二标准差决定;以及
将该第一分组延迟该第一等待时间后输出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将该第二分组延迟该第二等待时间后输出至该网络仿真器,
其中,根据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该第一及该第二容忍延迟时间决定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最大容忍延迟时间,以及还根据N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决定一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并据以更新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间还原方法,还包括:
计算从该网络仿真器到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多个笔往返时间;及
根据N笔往返时间计算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间还原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地计算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
根据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来更新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间还原方法,其中更新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的大小关系;
当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大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时,该网络仿真器将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更新为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及
当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不大于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时,该网络仿真器将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更新为缩小一特定比例的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间还原方法,其中计算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对应的N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中的最大值决定该更新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间还原方法,其中计算各该N笔最大容忍延迟时间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对应至各该N个待测设备的多个笔等待时间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来计算得到对应的最大容忍延迟时间。
CN200910223813.6A 2009-11-23 2009-11-23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Active CN102075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813.6A CN102075372B (zh) 2009-11-23 2009-11-23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813.6A CN102075372B (zh) 2009-11-23 2009-11-23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5372A CN102075372A (zh) 2011-05-25
CN102075372B true CN102075372B (zh) 2014-08-27

Family

ID=44033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3813.6A Active CN102075372B (zh) 2009-11-23 2009-11-23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5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882B (zh) * 2016-09-23 2019-02-0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适用于城轨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测试脚本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194A (zh) * 1997-05-30 1999-01-06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补偿数据传输延迟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CN101296173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宽宇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分组传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194A (zh) * 1997-05-30 1999-01-06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补偿数据传输延迟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CN101296173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宽宇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分组传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5372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6235A (zh) 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US11693998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al-time-capable simulation for control unit development, and simulation device for control unit development
CN103678900B (zh) 一种用于区域配电网实时仿真的网络解耦计算方法
CN110138617B (zh) 数据传输质量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69509B (zh) 面向amba总线架构芯片的性能验证系统及应用
CN207096986U (zh) 软硬件协同仿真的系统
WO2024130861A1 (zh) 一种云原生的硬件逻辑仿真fpga加速方法及系统
CN116414526B (zh) 一种基于虚拟机的仿真装置和方法
CN106126854B (zh) 一种软硬件协同仿真交易器和仿真系统
CN116821001B (zh) 输入输出子系统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5791025B (zh) 一种汽车网络通讯系统正向设计方法
CN102075372B (zh) 时间还原方法及应用其的网络仿真系统
CN102075362A (zh) 一种通信网络仿真方法及系统
Schirner et al. Result-oriented modeling—A novel technique for fast and accurate TLM
CN107181552A (zh)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fpga
CN106407554B (zh) 一种同时支持主从机功能的lpc总线仿真验证方法和装置
JP2000215226A (ja) 論理検証装置
Dridi et al. DTFM: a flexible model for schedulability analysis of real-time applications on noc-based architectures
KR101125365B1 (ko) Sdl?opnet 코-시뮬레이션 기법을 이용한 통신 프로토콜의 단일 모델 기반 통합 설계 방법
US20100063761A1 (en) Clock Jitter Analysis
CN117709046B (zh) 一种基于uvm的APB_bridge子系统级的验证平台的搭建方法
Armengaud et al.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simulation and prototyping for the validation of dependabl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the teodacs approach
Karner et al. Heterogeneous co-simulation platform for the efficient analysis of FlexRay-based automotive distributed embedded systems
Sutisna et al. Unified HW/SW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system level simulation
JP2880827B2 (ja) 電力系統訓練シミュレ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