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063B -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063B
CN102073063B CN 201010602324 CN201010602324A CN102073063B CN 102073063 B CN102073063 B CN 102073063B CN 201010602324 CN201010602324 CN 201010602324 CN 201010602324 A CN201010602324 A CN 201010602324A CN 102073063 B CN102073063 B CN 102073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reflection spot
distance
point
sho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023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3063A (zh
Inventor
谢桂生
康德拉什科夫
孙庚文
林依华
周青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JCM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6023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3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3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3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属于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根据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下行波和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根据炮点的坐标、出露点的坐标、反射点的坐标和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根据成像距离、时间校正量、反射点以及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根据成像距离和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本发明能够提高获得真地表的地下图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野外按一定规律和方式排列大量的炮检对,每个炮检对由炮点和检波点组成,通过地震勘探的手段在每个炮点激发地震信号和在检波点处探测地震信号资料,根据探测的地震资料,采用参数展开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技术人员通过对地下图像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石油或天燃气等资源的位置。
其中,现有的参数展开成像的方法都是基于水平地表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然而,在野外,真实的地表大多为起伏地表,因此,对于从野外探测的炮点和检波点都不可能位于同一基准面上,所以在根据探测的地震资料获得地下图像时,需要将真地表的炮点和检波点通过静校正的方法校正到水平基准面上后,才能利用上述基于水平地表的参数展开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复杂地表地区,尤其是高速岩石直接出露地表的复杂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近地表条件不满足静校正假设。如果在这样的地区,直接将起伏的真地表的炮点和检波点通过静校正的方法校正到水平基准面上,获得的地下图像的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获得地下图像的误差,提高获得地下图像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了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根据所述成像距离、所述时间校正量、所述反射点以及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根据所述成像距离和所述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所述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所述下行波与所述上行波组成的夹角;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波、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计算出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的法线方程;
计算出所述法线与炮检线的交点的坐标,所述交点为所述出露点;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为成像距离;
根据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时间校正量。
所述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原坐标和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建立新坐标系,将所述炮点的原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所述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成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距离、所述时间校正量、所述反射点以及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距离和所述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获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所述下行波与所述上行波组成的夹角;
其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计算出所述夹角的法线方程;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出所述法线与炮检线的交点的坐标,所述交点为所述出露点;
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为成像距离;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时间校正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原坐标和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建立新坐标系,将所述炮点的原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所述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通过计算出法线出露点,再由出露点计算出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根据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计算出地震波的成像时间,根据成像时间和成像距离,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如此降低获得地下图像的误差,提高了获得的地下图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真地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具体地,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炮点与反射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检波点与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上行波与下行波所组成的夹角。
步骤102:根据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下行波和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出露点的坐标;
其中,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的法线将该夹角分割成入射角和反射角,其中,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与下行波与上行波的速度之比相等。
具体地,根据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下行波和上行波,计出法线分割该夹角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获取该法线的法线方程,计算出法线与坐标系的炮检线之间的交点,该交点即为法线出露点。
步骤103:根据炮点的坐标、出露点的坐标、反射点的坐标和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具体地,根据炮点的坐标和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炮点与出露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成像距离,根据出露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出露点与反射点之间的距离,计算该距离与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的比值,该比值即为时间校正量。
步骤104:根据成像距离、时间校正量、反射点以及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步骤105:根据成像距离和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出地表中的出露点,再由出露点计算出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根据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计算出地震波的成像时间,根据成像时间和成像距离,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如此提高了获得的地下图像的准确性。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事先在野外按一定规律和方式摆放一系列炮点和检波点排列,它们组成很多对炮检对,其中,每对炮检对都是由炮点和检波点组成;通过地震勘探的手段探测起伏地表的地震资料包括地震信号资料,炮点和检波点的坐标等相关地震资料采集信息。
其中,在本实施例以任意一对炮检对为例,假设以炮检对(S,R)为例,事先通过地震勘探的手段探测出炮点S的坐标为(XS,YS,ZS)、检波点R的坐标为(Xr,Yr,Zr)、假设炮点向地下发射的下行波的速度为V1、检波点接收上行波的速度为V2、反射点D0的坐标(X0,Y0,Z0)以及在反射点D0处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V。其中,在野外设置的坐标系为三维XYZ坐标系,采集的坐标都为三维坐标,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二维XZ坐标系,因此,炮点S的坐标可简化为(XS,ZS),检波点R的坐标可简化为(Xr,Zr)以及反射点D0的坐标可简化为(X0,Z0)。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对于任意一对炮检对(S,R),计算该炮检对中的炮点S与检波点R之间的距离l;
其中,参见图3,事先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以水平基准线datum为横坐标轴X,事先设置水平基准线datum为起伏地表上最低点以下的任意一条水平线。
其中,根据该对炮检对(S,R)中的炮点S的坐标(XS,ZS)和检波点R的坐标(Xr,Zr),按如下的公式(1)计算出炮点S和检波点R之间的距离l。
l = ( X S - X r ) 2 + ( Z S - Z r ) 2 . . . ( 1 )
步骤202:根据该炮检对(S,R)中的炮点的坐标(XS,ZS)和检波点的坐标(Xr,Zr),计算出该炮检对(S,R)中的炮点S和检波点R的中心点C的坐标为
( X S + X r 2 , Z S + Z r 2 ) ;
其中,该炮检对(S,R)中的炮点S和检波点R所确定的炮检线为炮检线SR,而炮检线SR与水平基准线datum组成的夹角为θ。
步骤203:根据炮点S的坐标(XS,ZS)和检波点R的坐标(Xr,Zr),按如下的公式(2)计算炮检线SR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夹角θ;
θ = arctan | Z S - Z r X S - X r | · · · ( 2 )
步骤204:根据炮检线SR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夹角θ以及中心点C,建立新的X′Z′坐标系;
具体地,将原坐标系的横坐标轴旋转炮检线SR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夹角θ度,使原坐标系的横坐标轴与该炮检对(S,R)中的炮点S和检波点R所确定的炮检线SR重合,以炮点S和检波点R的中心点C为新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并建立纵坐标轴Z′,如此得到新的X′Z′坐标系。
步骤205:将原坐标系中炮点S、检波点R和反射点D0的坐标分别转换成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X′S,Z′S)、(X′r,Z′r)、(X′0,Z′0);
具体地,按如下的3-1式将炮点S的坐标转换为新坐标系中的坐标(X′S,Z′S),按如下的3-2式将检波点R的坐标转换为新坐标系中的坐标(X′r,Z′r),按如下的3-3式将反射点D0的坐标转换成新坐标系中的坐标(X′0,Z′0)。
X S ′ = - ( X S - X C ) cos θ + ( Z S - Z C ) sin θ Z S ′ = ( X S - X C ) sin θ - ( Z S - Z C ) cos θ · · · ( 3 - 1 )
X r ′ = - ( X r - X C ) cos θ + ( Z r - Z C ) sin θ Z r ′ = ( X r - X C ) sin θ - ( Z r - Z C ) cos θ · · · ( 3 - 2 )
X 0 ′ = - ( X 0 - X C ) cos θ + ( Z 0 - Z C ) sin θ Z 0 ′ = ( X 0 - X C ) sin θ - ( Z 0 - Z C ) cos θ · · · ( 3 - 3 )
其中,XC和ZC分别为中心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即
Figure GSB00001003814800074
Z C = Z S + Z r 2 .
步骤206:根据炮点S的坐标和反射点D0的坐标,计算出炮点S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1;根据检波点R的坐标和反射点D0的坐标,计算出检波点R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2
其中,炮点S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
Figure GSB00001003814800076
检波点R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 l 2 = ( X r ′ - X 0 ′ ) 2 + ( Z r ′ - Z 0 ′ ) 2 .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炮点S的新坐标(X′S,Z′S)和检波点R的新坐标(X′r,Z′r),计算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l。
步骤207:根据炮点S和检波点R之间的距离l,炮点S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1以及检波点R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2,计算出下行波和上行波所组成的夹角β;
其中,炮点S发射的下行波传送到反射点D0,反射点D0再将该下行波反射成上行波并传送给检波点R,其中,由该下行波和上行波所确定的夹角为夹角β。
其中,根据炮点S和检波点R之间的距离l,炮点S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1以及检波点R与反射点D0之间的距离l2,再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出夹角β的余弦值,再对该余弦值进行反余弦,就可以得到夹角β的角度。
cos β = l 1 2 + l 2 2 - l 2 2 l 1 × l 2 β = arccos β - - - ( 4 )
其中,反射点D0处的法线将夹角β分成两个角分别为入射角α1和反射角α2,而sinα1与sinα2的比值为定值,该定值的大小为下行波的速度与上行的速度的比值。
步骤208:根据入射角α1、反射角α2以及夹角β,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计算出极点B的坐标,根据极点B的坐标获取反射点D0的法线方程;
具体地,第一步,根据入射角α1、反射角α2以及夹角β,计算出第一参数γ的值;
其中,根据入射角α1、反射角α2以及夹角β,按公式 sin α 2 sin α 1 = γ = V 2 V 1 β = α 1 + α 2 计算出第一参数的值。
第二步,根据公式eτ=γ计算出第二参数τ的值为τ=lnγ;
第三步,根据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第一参数γ和第二参数τ,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公式(5),计算出极点B点的坐标;
X B ′ = l 2 × sh ( ln γ ) ch ( ln γ ) - cos σ Z B ′ = l 2 × sin σ ch ( ln γ ) - cos σ · · · ( 5 )
第四步,根据B点的坐标,计算出反射点D0的法线方程为
Figure GSB00001003814800091
步骤209:根据计算出的反射点D0的法线方程,计算出法线与炮检线SR的交点A的坐标为(X′A,Z′A),该交点A为法线在炮点S与检波点R所确定的炮检线SR上的出露点;
其中, X A ′ = X B ′ Z 0 ′ - X 0 ′ Z B ′ Z 0 ′ - Z B ′ , Z′A为0。
步骤210:根据出露点A的坐标(X′A,Z′A)和炮点S的坐标(X‘S,Z’S),计算出成像距离l0
其中, l 0 = ( X S ′ - X A ′ ) 2 + ( Z S ′ - Z A ′ ) 2 ;
步骤211:根据反射点D0的坐标和出露点A的坐标,计算出反射点D0与出露点A之间的距离l0H
其中, l OH = ( X A ′ - X 0 ′ ) 2 + ( Z A ′ - Z 0 ′ ) 2
步骤212:根据反射点D0与出露点A之间的距离l0H以及反射点D0处的地震波的速度V,按如下的公式(6)计算出时间校正量t0H
t 0 H = 2 l 0 H V · · · ( 6 )
步骤213:根据计算出的时间校正量t0H、成像距离l0、夹角β以及炮点S与检波点R之间的距离l,按如下的公式(7)计算出成像时间t0
t 0 = 4 l 0 ( l - l 0 ) [ ( 1 + γ ) 2 t 2 4 l ( γ 2 l 0 + l - l 0 ) - 1 V 2 ] - t 0 H · · · ( 7 )
其中,t为定值。
步骤214:根据计算出的成像时间t0和成像距离l0,按现有的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进行多次叠加成像,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对于每对炮检对,分别重复地执行上述步骤201-214,获得成像时间t0和成像距离l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出法线在炮检线上的出露点,再由出露点计算出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根据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计算出地震波的成像时间,根据成像时间和成像距离,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其中,由于不是直接将炮点和检波点垂直映射到水平基准面上,而是利用时间校正量与成像距离得出成像时间,再根据成像距离和成像时间获得地下图像,如此降低获得地下图像的误差,提高了获得的地下图像的准确性。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301,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第二获得模块302,用于根据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下行波和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
第一计算模块303,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出露点的坐标、反射点的坐标和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第二计算模块304,用于根据计算的成像距离、计算的时间校正量、反射点以及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第三获得模块305,用于根据计算的成像距离和计算的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第一获得模块301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炮点与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反射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炮点与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反射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下行波与上行波组成的夹角;
其中,第二获得模块302具体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行波、下行波以及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计算出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的法线方程;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出法线与炮检线的交点的坐标,计算的交点为出露点;
其中,第三计算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行波、下行波和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计算出法线切分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确定法线的方程;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303具体包括;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和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炮点与出露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为成像距离;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反射点的坐标和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反射点与出露点之间的距离;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反射点与出露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时间校正量;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炮点的原坐标和检波点的原坐标,建立新坐标系,将炮点的原坐标、检波点的原坐标和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其中,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第八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炮点的原坐标和检波点的原坐标,计算出由炮点和检波点确定的炮检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以及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中心点;
旋转单元,用于将水平基准线旋转炮检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后作为新坐标系的横坐标,以所述中心点为新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建立新坐标系的纵坐标;
转换单元,用于将炮点的原坐标、检波点的原坐标和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出地表中的出露点,再由出露点计算出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根据时间校正量和成像距离计算出地震波的成像时间,根据成像时间和成像距离,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的方法获得地下图像,如此提高了获得的地下图像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其软件程序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光盘或软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根据所述成像距离、所述时间校正量、所述反射点以及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根据所述成像距离和所述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所述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所述下行波与所述上行波组成的夹角;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波、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计算出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的法线方程;
计算出所述法线与炮检线的交点的坐标,所述交点为所述出露点;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为成像距离;
根据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时间校正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炮点的原坐标和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建立新坐标系,将所述炮点的原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所述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3.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炮点的坐标、检波点的坐标和反射点的坐标,获得上行波和下行波组成的夹角;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上行波,并利用双极圆柱坐标系的变换,获得法线的出露点的坐标;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出露点的坐标、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成像距离和时间校正量;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距离、所述时间校正量、所述反射点以及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成像时间;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距离和所述成像时间,通过基于水平地表的成像方法获得地下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获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炮点与所述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反射点与所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所述下行波与所述上行波组成的夹角;
其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所述下行波和所述下行波和上行波组成的夹角,计算出所述夹角的法线方程;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出所述法线与炮检线的交点的坐标,所述交点为所述出露点;
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炮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为成像距离;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点的坐标和所述出露点的坐标,计算出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点与所述出露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反射点处的地震波的速度,计算出时间校正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的原坐标和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建立新坐标系,将所述炮点的原坐标、所述检波点的原坐标和所述反射点的原坐标转换为所述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CN 201010602324 2010-12-13 2010-12-13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073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02324 CN102073063B (zh) 2010-12-13 2010-12-13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02324 CN102073063B (zh) 2010-12-13 2010-12-13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063A CN102073063A (zh) 2011-05-25
CN102073063B true CN102073063B (zh) 2013-06-05

Family

ID=4403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02324 Active CN102073063B (zh) 2010-12-13 2010-12-13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30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1C (zh) * 1986-08-18 1995-01-18 康诺科有限公司 利用椭圆偏振剪切波勘探地震的方法
FR2737308B1 (fr) * 1995-07-26 1997-09-19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e et dispositif de filtrage d'ondes elliptiques se propageant dans un milieu
RU2168744C2 (ru) * 1999-07-20 2001-06-10 Серпухов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ракетных войск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поляризации вект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US6845325B2 (en) * 2001-11-08 2005-01-1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lobal classification of sonic logs
US8120991B2 (en) * 2006-11-03 2012-02-21 Paradigm Geophysical (Luxembourg) S.A.R.L.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azimuth angle domain imaging in reduced 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s
CN101349763B (zh) * 2007-07-18 2012-05-23 北京派特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起伏地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CN101285894B (zh) * 2008-05-30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起伏地表下采集的地震资料的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US8154950B2 (en) * 2008-12-15 2012-04-1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isplaying geologic stress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eologic interpretation
CN101900831B (zh) * 2010-06-25 2012-02-0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椭圆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1900832B (zh) * 2010-06-25 2012-02-0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资料处理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椭圆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063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ahead-prospect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TBM tunneling
CN102012521B (zh)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N105259570B (zh) 一种海上时移地震接收点位移校正方法
CN107817523B (zh) 绕射波偏移速度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883564B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水体温度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01900832B (zh) 地震资料处理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椭圆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4570102B (zh) 一种近地表速度模型与中深层速度模型的融合方法
CN102928878A (zh)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振幅均衡性定量评估方法
CN103207419A (zh) 隧道岩层产状三维测量方法
CN101900831B (zh)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椭圆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2866426A (zh) 一种利用avo大角度道集分析岩体油气信息的方法
CN104182651B (zh) 用于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微地震事件方位角自动质控方法
CN101349763A (zh) 用于起伏地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CN107942391B (zh) 一种海底检波点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5137479A (zh) 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2798888B (zh) 一种利用非零井源距数据计算纵横波速度比的方法
CN107656308A (zh) 一种基于时间深度扫描的共散射点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
CN111781641B (zh) 一种被动震源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53992B (zh) 基于中心点规则化的起伏地表动校正方法
CN101201408B (zh) 一种复杂构造二维地震资料平点控制成图方法
CN102073063B (zh) 地震资料处理真地表条件下的参数展开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4898162A (zh) 地质勘探中的裂缝检测方法
CN104777514A (zh) 一种基于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几何扩散补偿方法
CN111474580B (zh) 一种基于炮检距矢量片的方位角道集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04297786A (zh) 检测地层裂缝走向方位角度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94, room 4, building 3, No. 401, Feng Xiu Middl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A701, building 2, No.1 Hospital, Nongda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engtai Aipu Oil and Gas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4 Room 401, building 4, courtyard 3, fengxiu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ew JCM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Room 401, building 4, courtyard 3, fengxiu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