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2174A -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2174A
CN102072174A CN2009102259908A CN200910225990A CN102072174A CN 102072174 A CN102072174 A CN 102072174A CN 2009102259908 A CN2009102259908 A CN 2009102259908A CN 200910225990 A CN200910225990 A CN 200910225990A CN 102072174 A CN102072174 A CN 102072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entrifugal fan
intake grill
pod apertures
exhau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59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谷
杨智凯
杻家庆
李政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259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2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2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2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该离心式风扇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离心式风扇包括有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具有一出风口及至少一进风口,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并对应于进风口。其特征在于:外壳相邻于出风口的位置具有至少一导流孔。当扇叶运转时,会导引外界空气分别从进风口及导流孔进入外壳内,并经由出风口流出于外壳外。因此,可有效增加离心式风扇的进风量,并提升离心式风扇的散热效能。

Description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大多数电子装置的设计上,已纷纷朝向使电子装置具有厚度薄、质量轻以及体积小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这些电子装置的体积大幅减少,进而衍生出电子组件于电子装置内运作时所产生高热排放的问题。倘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来排除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能,则过高的温度将缩短电子组件本身的寿命并导致系统瘫痪而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目前在电子装置的机壳内大都装设有散热风扇,以借由散热风扇将来自于如芯片、中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电子组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高热空气导引至机壳外,以降低机壳内的温度,并维持电子组件在可运作的温度范围内。
然而,对于诸如笔记型计算机、超薄型计算机、可携式行动计算机或简易型计算机等电子装置来说,因其机壳内部可使用的空间有限。因此其散热风扇的设置方式,一般皆是以薄型的离心式风扇为主。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笔记型计算机具有底座及一枢接于底座的屏幕。底座的一侧边上具有一与外界空气连通的散热孔,且底座是由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组成,并且于上、下壳体之间具有一承载空间。离心式风扇及各种电子组件即设置于此承载空间内。其中,离心式风扇包含一外壳及一设置于外壳内的叶轮,并且于外壳上具有至少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进风口开设于外壳上相对于上壳体及/或下壳体的侧面上,而出风口则对应于散热孔,并与散热孔相连通。
当离心式风扇开始运作时,可借由叶轮转动时所产生的导引气流,使底座内的高热空气受到导引气流的带动,而从进风口流入离心式风扇的外壳内,并经由出风口流通至散热孔而逸散至外界空气中,以达到使底座内部的空气产生流动、降低底座内部温度以及使电子组件能维持于正常运作温度的功效。
这种离心式风扇虽然可使底座内部空气产生流动,以降低电子组件的工作温度。然而,就整体而言,由于离心式风扇的进风口是开设在相对于底座的上壳体及/或下壳体的侧面上,因此底座内的高热空气流入进风口的流量及方向,会受到进风口及上壳体及/或下壳体之间的间距所限制,即高热空气仅能经由此间距流入于进风口。并且,对于底座内某些位置的高热空气而言,由于一些电子组件在底座内的高度大于离心式风扇,导致高热空气容易受到电子组件的阻碍,而无法顺利的流动至离心式风扇的进风口。
因此,目前在电子装置内所使用的离心式风扇,其散热效能容易受到进风口及上壳体及/或下壳体之间的间隙大小的限制,以及高热空气容易受到电子组件的高度(或厚度)所阻碍而无法顺利的流动至进风口,以致于仍存在有散热效能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结构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借以改进现有离心式风扇在进行电子组件的散热上,高热空气仅能经由其进风口及电子装置的壳体间的间隙流动至进风口,以及高热空间容易受到电子组件的高度(或厚度)所阻碍而无法顺利流动至进风口,所导致现有离心式风扇的散热效能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揭露一种离心式风扇,包括有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具有一容置槽、一出风口及至少一进风口。扇叶轴设于容置槽内,并可相对外壳转动。扇叶与进风口相对应,且扇叶的轴心方向与进风口于外壳上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平行的关系。其特征在于:外壳相邻于出风口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导流孔,导流孔是介于扇叶及出风口之间。并且,导流孔及进风口在外壳上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垂直的关系。
本发明并揭露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有一本体及一设置在本体内的离心式风扇。本体的一侧边具有一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散热孔,且本体内具有至少一电子组件,此电子组件在运作时会产生一高热空气。离心式风扇包括有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具有相连通的一出风口、至少一导流孔及至少一进风口,出风口与散热孔相对应,导流孔则对应于电子组件,且导流孔介于出风口及进风口之间,导流孔及进风口的设置方向并呈相互垂直关系;扇叶轴设于外壳内并对应于进风口,扇叶的轴心方向与进风口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平行关系。扇叶相对外壳转动而形成一导引气流,导引气流带动高热空气流通至进风口及导流孔内,并经由出风口逸散至外界空气中。
如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本体还具有一承载空间,电子组件及离心式风扇设置在承载空间内,且散热孔连通于承载空间。
如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外壳还具有一容置槽,容置槽连通于出风口、导流孔及进风口,扇叶即轴设于容置槽内。
如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出风口及进风口在外壳上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垂直的关系。
如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导流孔是设置于外壳上相邻于出风口的一侧。
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式风扇,在外壳上相邻于出风口的位置设置一导流孔。当扇叶运转时,来自于外界的空气将会从进风口进入于外壳内,并从出风口流出于外壳。在此过程中,当空气在外壳内流通至导流孔时,将会在外壳内相邻于导流孔的位置形成一导引气流,使位于导流孔附近的外界空气受到此导引气流的牵引,而从导流孔进入于外壳内,且一并的从出风口流出于外壳。
当此离心式风扇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作用时,电子组件所产生的高热空气将不再仅受限于从进风口及电子装置的上壳体及/或下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入离心式风扇内,其亦可同时由位于离心式风扇侧边的导流孔流入于离心式风扇,而不会受到电子组件的高度(或厚度)所阻碍。因此,借由导流孔的设置可有效增加离心式风扇的进风量,进而大幅的提升离心式风扇的散热效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具有多个导流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向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离心式风扇
11外壳
111盖板
112底板
113侧壁
114进风口
114′进风口
115出风口
116容置槽
117导流孔
12扇叶
2笔记型计算机
21底座
211上壳体
212下壳体
2121进气孔
213承载空间
214电路板
215电子组件
216散热孔
22屏幕
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式风扇是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用以对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电子组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高热空气进行散热作用,借以降低电子组件的工作温度并维持电子装置于运转时的稳定性。其中,电子装置是为笔记型计算机、简易型计算机或超薄型计算机等计算机系统,而电子组件是指电子装置中的运算芯片、中央处理器或北桥等。在以下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图标,是以笔记型计算机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离心式风扇1是做为笔记型计算机2的散热组件。笔记型计算机2具有一本体,本体包含一底座21及一枢接于底座21的屏幕22。底座21是由一上壳体211及一下壳体212所组成,并且于上壳体211及下壳体212之间形成一承载空间213。承载空间213内配置有离心式风扇1、电路板214以及设置于电路板214上的电子组件215,如微处理芯片、电容器、散热器及中央处理器等。此外,在底座21的一侧边上并开设有一散热孔216,散热孔216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离心式风扇1具有一外壳11及一扇叶12。外壳11具有一盖板111、一侧壁113及一底板112。盖板111及底板112上分别开设有一进风口114、114′。侧壁113环绕于盖板111及底板112的边缘,并连接于盖板111及底板112之间,且侧壁113相对的二端面之间形成一出风口115。此外,盖板111、侧壁113及底板112三者之间形成有一容置槽116。扇叶12即轴设于此容置槽116内,并经由一电源线连接于电子装置的供电电源(图中所示)。扇叶12于容置槽内是对应于进风口114、114′,并可相对于外壳转动。并且,扇叶12的轴心方向与进风口114、114′在盖板111上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平行的关系。
其中,在外壳11的侧壁113上具有一导流孔117。导流孔117是配置于侧壁113上相邻于出风口115的位置,并介于扇叶12及出风口115之间。同时,导流孔117在侧壁113上的开设方向与进风口114、114′在盖板111及底板112上的开设方向呈相互垂直的关系。并且,进风口114、114′、出风口115及导流孔117皆与容置槽116以及外界空气相连通。此外,在导流孔117的设置上,除了如本实施例于侧壁113上设置单一导流孔117的方式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如图3所示,选择性的在侧壁113的同一侧设置多个导流孔117,或如图4所示,在侧壁113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一导流孔117等。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设置单一导流孔117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离心式风扇1是以螺丝或螺栓等锁固组件(图中未示)固定于承载空间213内相邻于散热孔216的一侧,并使出风口115与底座21的散热孔216相对应,以及使底板112上的进风口114′对应于底座21的进气孔2121(如图6所示)。此时,离心式风扇1的导流孔117是与相邻于离心式风扇1侧边的电子组件215相对应。当电子组件215开始运作时,电子组件215会产生一高热空气并累积于承载空间213内。此时,借由离心式风扇1的扇叶12的转动,分别带动盖板111的进风口114附近的高热空气以及底板112的进风口114′附近的外界冷空气产生流动,而分别于进风口114、114′形成一第一导引气流及一第二导引气流。
此时,承载空间213内的高热空气受到第一导引气流的导引,而从进风口114和上壳体之间的间隙d流通至进风口114,并进入于容置槽116内;同时,外界的冷空气受到第二导引气流的牵引,而依序从底座21的进气孔2121以及底板112的进风口114′流入容置槽116内,并于容置槽116内与高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再经由出风口115流通至底座21的散热孔216而逸散至外界空气中,进而达到将高热空气排出于承载空间213,以降低电子组件215的工作温度的作用。
此外,当高热空气及外界冷空气分别从盖板111的进风口114和底板112的进风口114′流通至出风口115的过程中,会在容置槽116内相邻于导流孔117的位置形成一第三导引气流。此时,在底座21的承载空间213内位于离心式风扇1侧边的高热空气,将会受到第三导引气流的牵引而从导流孔117进入容置槽116内,然后再依序经由出风口115及散热孔216逸出于外界空气中。
因此,位于底座21的承载空间213内的高热空气,将不再仅局限于从盖板111的进风口114以及上壳体211的间隙d流通至离心式风扇1内,而可进一步的经由盖板111的进风口114及导流孔117流通至离心式风扇1内。因此,可避免高热空气受到电子组件的高度(或厚度)的阻碍而无法流通至进风口114,并使离心式风扇1的进风量增加,而加速高热空气逸散至外界空气的速度,以降低电子组件215的工作温度,并大幅提升离心式风扇1对电子组件215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借由离心式风扇的导流孔的设置,使电子组件所产生的高热空气,可分别从进风口和导流孔流通至离心式风扇内。并且,在高热空气流动至离心式风扇的过程中,原先会受到电子组件阻挡的高热空气,可经由离心式风扇的侧边进入导流孔内,而克服电子组件的阻碍。进而增加离心式风扇对于高热空气的进风量以及对于电子组件的散热效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外壳及一扇叶,该外壳具有一容置槽、一出风口及至少一进风口,该扇叶轴设于该容置槽内,并能够相对该外壳转动,该扇叶与该进风口相对应,且该扇叶的轴心方向与该进风口于该外壳上的设置方向呈相互平行的关系,该外壳相邻于该出风口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导流孔,该导流孔介于该扇叶及该出风口之间,且该导流孔及该进风口于该外壳上的设置方向是呈相互垂直的关系。
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边具有一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散热孔,且该本体内具有至少一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于运作时产生一高热空气;以及
一离心式风扇,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离心式风扇包括有:
一外壳,具有相连通的一出风口、至少一导流孔及至少一进风口,该出风口对应于该散热孔,该导流孔对应于该电子组件,该导流孔介于该出风口及该进风口之间,且该导流孔及该进风口的设置方向是呈相互垂直关系;以及
一扇叶,轴设于该外壳内并对应于该进风口,该扇叶的轴心方向与该进风口的设置方向是呈相互平行关系,该扇叶相对该外壳转动而形成一导引气流,该导引气流带动该高热空气流通至该进风口及该导流孔内,并经由该出风口逸散至外界空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具有一承载空间,该电子组件及该离心式风扇设置于该承载空间内,且该散热孔连通于该承载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还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连通于该出风口、该导流孔及该进风口,该扇叶轴设于该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风口及该进风口于该外壳的设置方向是呈相互垂直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孔设置于该外壳上相邻于该出风口的一侧。
CN2009102259908A 2009-11-23 2009-11-23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2072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59908A CN102072174A (zh) 2009-11-23 2009-11-23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59908A CN102072174A (zh) 2009-11-23 2009-11-23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2174A true CN102072174A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3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59908A Pending CN102072174A (zh) 2009-11-23 2009-11-23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21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24B (zh) * 2022-02-18 2023-02-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式軸流風機及其散熱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24B (zh) * 2022-02-18 2023-02-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式軸流風機及其散熱系統
US11788544B2 (en) 2022-02-18 2023-10-1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entrifugal-to-axial mixed flow blower an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using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7497B1 (ko) 전자 장치 및 복합 전자 장치
CN101142866B (zh) 吸热构件、冷却装置及电子机器
US20080019827A1 (en) Centrifugal fan device and ele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90215380A1 (en) Fan module for failure backup
US201401330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5378485B2 (ja) 放熱装置、その遠心ファンモジュール及び放熱装置が配置された電子装置
CN101237760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US8587940B2 (en) Server with fan module
US9516782B2 (en)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or assemblies
CN102072174A (zh) 离心式风扇及具有此离心式风扇的电子装置
CN201440781U (zh) 散热模块及其气流导引件
CN100579351C (zh) 具有电源输入元件散热机构的主动散热式电源供应系统
CN110968177A (zh) 一种具有可编程出风口风扇和显示功能的扩展型水冷散热装置
TWI464323B (zh) 風扇
CN104879917A (zh) 热水机
CN211293887U (zh)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结构
CN101742878A (zh) 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
CN2840165Y (zh) 散热模块的噪声抑制结构
CN211015292U (zh) 散热性良好的触控一体机
US11085709B2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for closed electrical apparatus
CN215345679U (zh) 一种主动散热模组
CN217025081U (zh) 一种工程机械
CN201142047Y (zh) 利于散热的1u机箱散热装置
CN215072439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CN219266880U (zh) 一种基于多向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