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9988B -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9988B
CN102069988B CN2009103100617A CN200910310061A CN102069988B CN 102069988 B CN102069988 B CN 102069988B CN 2009103100617 A CN2009103100617 A CN 2009103100617A CN 200910310061 A CN200910310061 A CN 200910310061A CN 102069988 B CN102069988 B CN 102069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wise
vertical transport
elastic
fabric
transpor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100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9988A (zh
Inventor
崔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3100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998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876 priority patent/WO2011060726A1/zh
Priority to US13/510,497 priority patent/US894423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069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9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9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9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3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igh strength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3Physical properties anti-allergenic or anti-bac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4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with one or more yarns appearing predominantly on one face, e.g. plated or paralleled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输送通道,该通道采用弹性织物制成,所述弹性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00~450%,纬向回复力为300~25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0~100%;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20~400%,纬向回复力为350~23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5~98%;更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40~350%,纬向回复力为550~22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0~96%;最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70~300%,纬向回复力为750~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5~94%。所述竖向输送通道可以用于货物或人员垂直输送,优选用于救生、工程或军事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救生、工程、军事等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特殊的紧急场合,如救生、工程、军事等领域,往往需要直升机将遇险或军事人员进行垂直输送,经常采用的办法是使用救生绳或降落伞。
如中国专利CN03138884.1公开了一种从建筑物上使用绳降的降人的火灾营救方法及其通道。其为在楼宇的外墙固定预设一个包含盘绕安全绳的放绳轮和杠杆的救生通道。遇险时,逃生人员从救生通道中拉出安全绳自由端的保险钩,固定在身上的救生带上,即可沿外墙下落。
CN03113141.7公开了另外一种类型的逃生通道,其由固定轴、救生绳、控速通道、救生袋构成,救生绳和救生袋上端分别固定在救生轴上,救生绳通道在救生袋内。控速通道套装在救生绳上,控速通道包括固定套、固定滑轮、强力拉簧、控速手把、开合端封,救生袋由若干节组合而成,救生袋里有加强绳,每节救生袋里缝有松紧带,绷紧救生袋,没节救生袋连接处装有金属连接环或连接扣。控速通道下部装有安全带,安全带上连接安全软坐套。
但是上述通道使用方法复杂,对人员的使用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人们思维、行为慌乱,难以对这些复杂通道进行利用,因此需要采用更加简便可行的运送通道。
此外,在CN88205652中公开了一种火灾救生降落袋,其为一种长布袋,其中分布多个弹性胶管或胶带制成的紧箍。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头朝上的进入该布袋中,通过手脚的外撑作用来控制下落速度。但是这种控制下落速度的外撑力必然较大,这对于力气较小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尤其老人和儿童。且布袋中的紧箍由于胶管只有很小的弹性空间,体形较胖的人难以顺利通过该布袋。因此这种降落袋的适用范围非常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竖向输送通道,该竖向输送通道制造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竖向输送通道的用途,其可以应用于多领域的物资和人员的输送。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特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内部具有一定空间,其具有纵向延伸且至少一端设置开口,优选两端均设置开口,通道内壁为弹性且直径小于被输送物,当使用时被输送物在通道内被弹性内壁收缩压迫,从而减缓被输送物下落速度。
所述输送通道外壁可以为任何材料,譬如金属、橡胶、纤维织物等,但为了使得输送通道在不使用状态时可以折叠卷曲成体积较小以便于携带,优选使用柔软的材料,更优选采用同内壁相同的材料。当外壁为较为坚硬的材料譬如金属制成,或者为不可收缩的材料譬如硬质塑料制成时,要在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足够的空间,以防止比内壁直径大的输送物被外壁卡住,即外壁的内径要大于输送物。至于外壁内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输送通道的用途来确定,仅仅需要测量被输送物的尺寸即可确定,无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再付出创造性劳动。
内壁可以为任何弹性材料制成,譬如柔软的弹性橡胶、各种天然、人造纤维织物等。但内壁优选采用弹性织物制成,所述弹性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00~450%,纬向回复力为300~25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0~100%;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20~400%,纬向回复力为350~23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5~98%;更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40~350%,纬向回复力为550~22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0~96%;最优选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70~300%,纬向回复力为750~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5~94%,所述纬向回复力为在80%断裂伸长率条件下。
所述纬向为该输送通道竖向放置时水平方向,经向为同地面垂直的方向。
本发明中,采用特殊弹性纤维基材料制成了竖向输送通道,由于这种通道所采用的纤维基材料具有极佳的弹性,在人体或货物下落过程中可明显降低下降速度,保证人员和货物安全落地。其应用原理为当由弹性织物制成的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周长为∮1,而加入下落体(人体或货物)的周长为∮2,∮2与∮1形变产生收紧力(回复力),该收紧力(回复力)对下落体产生阻力,使其下降速度降低,达到使下落体安全落地的目的。由此可见,这种弹性材料的制备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因素,才能将人员安全转移至目的地:∮2与∮1形变产生的收紧力(回复力)足够大、∮2与∮1形变大小合适、∮2与∮1可恢复形变的次数要足够多。
而本发明研究人员经反复实验,发现织物满足上述条件时,即在一定弹性形变、织物弹性回复率、织物收紧力(回复力)范围内,即可实现将人员或者货物从高处安全的垂直输送到地面。
弹性回复率: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织物的纬向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试样宽度为50mm,隔距100~200mm,拉伸速度为100mm/min。定伸长重复拉伸实验的定伸长率为X%,在定伸长下停顿30s,拉伸回复后停顿30s,重复拉伸循环次数确定为Y次。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200910310061720091120D000031
其中:L0——试样原始长度;
L1——试样拉伸至定伸长时的长度;
L1’——试样复位后的长度。
织物收紧力(回复力):为了表示弹力织物在一定伸长条件下的回复负荷对下落体施加的收紧作用,我们引用了收紧力(回复力)的概念。将该伸长条件下的负荷值转换成单位宽度织物上的负荷,这个相对负荷就定义为收紧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竖向输送通道的安全效率,还要进一步充分考虑竖向输送通道在下落物和通道材料自重作用下其长度方向的形变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其中优选为弹性织物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45%,更优选为2~35%,最优选为2~30%。
此外,所述竖向输送通道在传送人体时,由于人体外表面柔软,通常不会造成织物破裂。但是在传送一些具有棱角的物体时,有时会弄破织物,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在某些应用中,需要织物韧性好,不易破裂。
因此,根据前面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所述弹性织物经向断裂强力1500~5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800~4000N,优选经向断裂强力为1850~4300N,纬向断裂强力为1000~3700N,更优选经向断裂强力为2000~4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1300~3500N。
要提高竖向输送通道的安全性能,还需要织物塑性变形率较低。根据前面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所述弹性织物纬向塑性变形率为5~25%,优选为5~20%,更优选为8~15%,最优选为8~13%。
目前可以满足制备这种织物的材料具有多种,譬如经纱可以使用涤纶、涤棉混纺、芳纶、高强聚乙烯纤维、丙纶等纤维,也可以使用棉、麻、毛等天然纤维、粘胶等再生纤维,也可以是混纺纤维。经纱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力,但伸长率较小即可。纬纱以涤纶、涤棉混纺、芳纶、高强聚乙烯纤维、丙纶等纤维与高弹性纤维如氨纶等交织、并线或单独使用高弹性纤维,还可以是棉、麻、毛等天然纤维、粘胶等再生纤维、混纺纤维等与高弹性纤维如氨纶、PTT纤维等交织、并线或单独使用氨纶、PTT等高弹性纤维。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知晓何种各种材料的强力和伸长率参数,即当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知识或通过阅读现有技术文献知晓了材料的这些参数,即可知道这种材料是否适合于用于制备本发明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反之亦然,即当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知道了这些性能参数,根据其掌握的现有知识和查阅公开的资料,亦可知道哪些材料可用于制备本发明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
另外,还可采用包芯方法制备弹性复合纤维,譬如专利申请200580047970.6即提供了这种包芯方法制备的弹性纤维。此外,一些弹性较差的纤维通过加入助剂或者特殊的加工方法,亦可得到弹性织物。如采用锦纶纤维、PET纤维等也可制成弹性织物,弹性织物上进行聚氨酯等弹性涂料的涂层也可制得弹性织物。
根据前面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在上述纤维中,优选所述弹性织物含有氨纶纤维10~50%,优选为12~40%,更优选为12~25%,最优选为15~20%。
此外,还可优选所述弹性织物主要由涤纶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组成,其中,涤纶纤维占总克重的大约60~90%,优选为75~88%,聚酰胺纤维占10~40%,优选为12~25%。
该弹性织物可以是机织物、也可以是针织物或编织物,其中机织物经纱采用涤纶纤维,纬纱采用涤纶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经交织而成。
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通道的强度,在所述弹性织物中还可以增加高强度纤维,如高强聚乙烯、芳纶等其他纤维材料。
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的弹性织物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任何加工方法制备,但优选按照如下方法:所述弹性织物采用纬向加弹、以3/1破斜纹为基础的纬向二重组织结构织造而成;也可以是斜纹、平纹织物或者可以采用纬编双面结构,以罗纹组织结构织造而成。
譬如可以具体为:
机织物:采用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在涤纶丝加弹时进行网络化包覆,牵伸倍数为3.0倍,网络度(网络节密度)为100个/m;再以该包覆丝为纬向原料,以3/1破斜纹组织与200D/48f涤纶DTY长丝交织,所试制样品经煮练、烘干定型,织物织造顺利,布面平整、弹性效果良好。因此,该弹性织物的结构为用纬向加弹、以3/1破斜纹为基础的纬向二重组织结构织造,也可以采用采用150/48f涤纶DTY长丝与210D氨纶丝在涤纶丝加弹时进行网络化包覆,牵伸倍数为3.5倍,网络度(网络节密度)为100个/m;再以该包覆丝为纬向原料,以3/1破斜纹组织与150D/48f涤纶DTY长丝交织;也可以采用采用75涤纶DTY长丝与420D氨纶丝在涤纶丝加弹时进行网络化包覆,牵伸倍数为3.5倍,网络度(网络节密度)为100个/m;再以该包覆丝为纬向原料,与200D/48f涤纶DTY长丝交织以3/1斜纹组织织造或满足权利要求的的其它组织的织物构成。
针织物采用纬编双面结构,可采用罗纹组织,如可采用下述上纱位或其他上纱位
上纱位:1、4、7、10路    280D氨纶丝
        2、5、8、11路    200D涤纶丝
        3、6、9、12路    32S棉纱。
按照双面提花圆机的上机工艺,产品编制图如图3所示。
在确定好所采用的织物材料后,还要确定好该竖向输送通道的结构,此处主要反映在通道的直径的范围,从而确定整个通道的大小周长。譬如在用于输送人员时,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应根据普通人体的体貌特征设计,为便于人体在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中活动,人员从入口进入时应是双臂高举向上,通常人体高度、胖瘦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大小一定,当较胖的人员进入垂直竖向输送通道时,致使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形变较大,产生的形变恢复力较大,同时,由于较胖的人体重较大,下降的速度可在安全下降速度的范围内运行;当较瘦的人员进入垂直竖向输送通道时,致使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形变较小,产生的形变恢复力较小,同时,由于较瘦的人体重较轻,下降的速度可在安全下降速度的范围内运行。
从人体结构看,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及周长主要由人体的臀围或腹围决定,运送货物的相对简单,可以使用一个圆桶型型的装载通道,如图1所示,可以制成系列化产品。
下面表示了该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的计算公式:
2(通用型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周长)与∮1(人体的臀围或腹围)形变产生的收紧力(回复力)使人体在安全下降速度的范围内下行,因此,∮2(通用型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周长)是织物常态(非变形)下的周长尺寸,∮1值是织物可恢复形变条件下的周长尺寸L,而不是塑性变形(织物结构产生破坏,弹性变形不可恢复)L1
L值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L值越接近L1值,形变产生的收紧力(回复力)越大,产生的阻尼效果越好,但是产品寿命就会相应的减少,对特殊体形(特胖)人群阻尼过大,甚至无法下降和发生损害通道的情况。
L值与L1值相差越大,产品寿命会相应增加,但阻尼效果越差,甚至无法达到通道的目的。
初步选择L值与L1值相差h(其范围应在15-30cm之间),因此
1=L1-h(cm)
L1=∮1+h
根据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ΔL)的基本概念:
ΔL=(L1-∮2)/∮2
2=L1/(1+ΔL)
则通用型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
2=(∮1+h)/(1+ΔL)
按照国家标准中按臀围和胸围所区分的身体体形分类,∮1的值最大为100~110cm为宜,考虑到臀围、胸围、腹围超过100~110cm的比例小于3.24%,考虑到产品寿命、阻尼等因素,h选择为10为宜。考虑到儿童的情况,∮1的值最小时为75cm,为了保证足够的形变收紧力(回复力),∮2(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直径)与∮1(人体的臀围或腹围)应有足够的变形,因此∮2值应选择40~50cm。
则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周长:
2=(∮1+h)/(1+ΔL)
2=(110+10)/(1+ΔL)
2=120/(1+ΔL)
考虑到儿童情况∮2=40~50cm
则ΔL=200~140%
因此,最终确定本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的周长可以在10~120cm范围内。
当用于人员输送时,周长为40~60cm,优选为40~50cm,更优选为45cm。
当应用于人员输送时,譬如可以是用于高层建筑的紧急状态时的人员逃生。其长度可以根据建筑物高度来确定,譬如高度范围可以为10~500米,其中优选为10~200米,更优选为10~100米,再优选为10~50米,最优选为20~50米。其可以固定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一侧,或者是类似天井的部位。当楼层较高时,优选在输送通道外设置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用于避免通道摆动幅度过大,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以是一保护层,套设在通道的外层,或者,可以是类似绳索的带状或长条状物,将通道间隔的固定在建筑物上。
当人员在通道中下落时,甚至可以以四肢支撑或者身体形态的改变来进一步控制下落速度,以进一步保证安全性。
当周长为10~120时,可以用于输送输送其他物品,可以设计成系列化产品。
为了进一步方便人员或货物进入该通道,其上端可以设置周长较大,其上端周应大于输送的人或物体的直径。
根据前面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所述织物加入具有抗菌或阻燃作用的纤维。
所述的阻燃作用的纤维可以是在织物上涂敷特殊涂料或者加入其它材料,以达到防火阻燃的目的。
譬如可以涂敷无机阻燃剂或有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主要有锑化合物、无机硼化合物、无机磷系阻燃剂、无机氢氧化物等,有机阻燃剂包括有机卤系阻燃剂和有机磷系阻燃剂。
锑阻燃剂具体譬如日本的精工株式会社开发的Patox,贵州榕江风华锑品化工厂开发的超细高纯活性氧化锑,PolycomHuntsman公司开发的NyacoIADP480。另外采用三氧化二锑与氢氧化铝、硼酸锌、氟硼酸盐等复配,不仅可减少三氧化二锑的用量且发烟量也大为降低。
溴系阻燃剂如美国Ferro公司的PB-68主要成分为溴化聚苯乙烯,溴化学法斯特公司和Ameribrom公司分别开发的聚五溴苯酚基丙烯酸酯。
磷系阻燃剂大都是液体,如GreatLake公司的Firemacster836为卤化磷酸酯,国内生产的二异丙苯磷酸酯。
氢氧化铝类如美国SOLEM公司开发的新品种Micrai1000和Micrai1500,美国Climax公司的Hydrax系列氢氧化铝。
此外还有改进表面的新品种,如用硅烷新工艺处理及有机硅酮包覆处理的氢氧化铝;添加无机增效剂的新品种,主要有金属氧化物与硼酸锌、磷系化合物(红磷、磷酸酯)、硅系化合物、金属硝酸盐(硝酸铜、硝酸银)、聚磷酸铵等;氢氧化镁新品种;膨胀型阻燃剂如GreatLake公司的NH-1197、NH-1151等。
氮-磷体系的水溶性阻燃剂,广泛用于涤纶、涤纶混纺织物及其它化纤织物的阻燃整理。阻燃剂受热产生难燃性气体和不燃固体覆盖物,从而对织物起到阻燃作用。其由无机(占70%)和有机物(占30%)复配而成,该产品总有效含量为35%,外观:无色透明液体,PH值:7±0.5,易溶于冷、温水中,采用GB50222-95标准方法测定,适量使用本品后,阻燃织物阻燃性能可达垂直燃烧法B1级指标。
按600g/L浓度来轧,织物的带液率为70%,100℃烘干,每平方米面料上含有80-120克阻燃剂,可以达到阻燃的作用。
这种竖向输送通道尤其在火灾时人员输送中,可以防止织物燃烧,使用更加安全。
此外,织物中甚至还可添加抗菌涂料,以达到抗菌的作用。譬如可以添加天然抗菌剂,如壳聚糖类或植物天然提取物类;还可添加有机抗菌剂,如异噻唑啉酮类、甲醛释放剂类、有机胺类等;或者为无机抗菌剂,如含有汞、银、铜、铬、锌离子的抗菌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知道这些可以使用的抗菌剂及其涂敷方法,无需再付出创造性劳动。譬如2008年3月第22卷第3期的《材料导报》报道的“抗菌涂料研究新进展”一文,即公开了多种抗菌涂料。
本发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甚至可以在外层涂敷迷彩图案,用于军事目的,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蔽保护作用。而涂敷的迷彩图案,可以根据使用的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来参考现有公开的任何迷彩图案。
本发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还可在外层涂敷其它任何颜色甚至绘制图案,以起到区分、醒目等作用。譬如不同使用目的、不同使用环境的通道可以涂上不同颜色,以起到区分作用。或者涂上醒目的颜色,以在紧急时刻提示人们使用。
这种颜色可以是现有技术任何方法产生的,譬如可以涂敷上去,还可以是将织物直接进行染色处理。
根据前面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可以用于货物或人员垂直输送,优选用于救生、工程或军事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竖向输送通道,由于选用了高弹性纤维织物材料,材料具有很强的弹性回复率,可有效的对人体的下落过程进行缓冲,安全性高。
(2)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竖向输送通道,结构简单,在应用时操作方便,不受年龄、体能的限制。在遇到紧急状态时,任何人员均可有效使用。
(3)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竖向输送通道,可满足在多种领域垂直输送的需要,不受地形、周围环境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的优选形状。其中1为输送通道的入口部分,2为输送通道的通道部分,F1、F2表示织物回复力,W表示下落体重量。
图2为本发明所述弹性织物的优选加工工艺。
图3为产品编织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更具体的解释,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同样这些实施例也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实验台高22米,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含涤纶:85%、氨纶15%,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70%,纬向回复力为75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5%,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0%,经向断裂强力3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20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0%。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纬向采用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3.2根/cm、66根/cm
幅宽:70cm
克重:740g/m2
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周长45cm
下落体3种,人型:腰围73.3cm,重量55kg
腰围76.7cm,重量65kg
腰围80.0cm,重量75kg
试验结果:从22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4-17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2、
实验台高32米,采用弹性织物为:含涤纶:84%、氨纶16%,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300%,纬向回复力为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94%,经向断裂伸长率为30%,经向断裂强力4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35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8%。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
经枛200D/48f涤纶DTY长丝;
纬枛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54根/cm×65根/cm。
幅宽:65cm。
克重:760g/m2
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周长45cm
下落体3种,人型:腰围73.3cm,重量55kg
腰围76.7cm,重量65kg
腰围80.0cm,重量75kg
试验结果:从32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10-25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3:
实验台高22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涤纶85%、氨纶15%,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40%,纬向回复力为55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0%,经向断裂伸长率为12%,经向断裂强力1900N,纬向断裂强力为10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3%。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纬向采用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3.2根cm、66根/cm
幅宽:70cm
克重:740g/m2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45cm
下落体3种,人型:腰围56.7cm,重量40kg
腰围60.0cm,重量45kg
腰围63.3cm,重量50kg
试验结果:从22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8-22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4
实验台高50米,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C:涤纶含量83%,氨纶含量17%,,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350%,纬向回复力为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95%,经向断裂伸长率为35%,经向断裂强力4300N,纬向断裂强力为35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0%。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纬向采用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3.2根/cm、66根/cm
纤维基垂直竖向输送通道周长50cm
下落体3种,人型:腰围73.3cm,重量55kg
腰围76.7cm,重量65kg
腰围80.0cm,重量75kg
试验结果:从50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15-30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5:
实验台高40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D:涤纶含量79%,氨纶含量21%,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100D/48f涤纶DTY长丝与420D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50%,纬向回复力为35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5%,经向断裂伸长率为45%,经向断裂强力5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40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0%。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纬纱100D/48f涤纶DTY长丝与420D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2根/cm×38根/cm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120cm
下落体2种,圆柱体,周长180cm,重量100kg
圆柱体,周长180,重量120kg
试验结果:从40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14-25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6:
实验台高22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D:涤纶含量50%,氨纶含量50%,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为100D/48f涤纶DTY长丝与420D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450%,纬向回复力为25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100%,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经向断裂强力1500N,纬向断裂强力为8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5%。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纬纱100D/48f涤纶DTY长丝与420D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2根/cm×38根/cm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80cm
下落体2种,圆柱体,周长180cm,重量220kg
圆柱体,周长180,重量250kg
试验结果:从22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6-19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7:
实验台高22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涤纶为70%、高强聚议席纤维15%、氨纶15%,其中经纱为涤纶85%、高强聚议席纤维15%,纬纱为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250%,纬向回复力为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0%,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0%,经向断裂强力4500N,纬向断裂强力为20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5%。
其中织物组织结构为:经向采用涤纶200D/DTY长丝和,纬向采用200D/48f涤纶DTY长丝与140D/2f(70D/1f×2)氨纶丝网络化包覆。
经纬密度:43.2根cm、66根/cm
幅宽:70cm
克重:740g/m2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40cm
下落体3种,人型:腰围80.0cm,重量80kg
腰围83.3cm,重量90kg
腰围86.7cm,重量100kg
试验结果:从22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15-32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8
实验台高15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E:涤纶含量60%,氨纶40%,其中经纱涤纶100%,纬纱涤纶∶氨纶为1∶2。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400%,纬向回复力为15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90%,经向断裂伸长率为35%,经向断裂强力3500N,纬向断裂强力为35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0%。
针织物采用纬编双面结构,可采用罗纹组织,如可采用下述上纱位或其他上纱位
上纱位:1、4、7、10路    280D氨纶丝
        2、5、8、11路    200D涤纶丝
        3、6、9、12路    200D涤纶丝。
下落体2种,圆柱体,周长110cm,重量45kg
圆柱体,周长110cm,重量55kg
试验结果:从15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5-10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9
实验台高100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高强聚乙烯纤维含量50%,氨纶20%,棉30%,其中经纱高强聚乙烯纤维∶棉为4∶1,纬纱高强聚乙烯纤维∶氨纶∶棉为1∶2∶2。
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50%,纬向回复力为5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75%,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5%,经向断裂强力3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30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5%。
加工方法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譬如专利申请03112736.3。
通道外部涂覆纳米银抗菌涂料,所述的涂料为无色透明色液体,银硅复合物:Min 25%,PH(2%工作液)7.5±0.5,离子性弱阳离子,粒径(银)2nm,密度1.06±0.1g/ml。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60cm。
人型:腰围73.3cm,重量55kg
腰围76.7cm,重量65kg
腰围80.0cm,重量75kg
试验结果:从100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80-150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10
实验台高200米,竖向输送通道采用弹性织物为:高强聚乙烯纤维含量80%,氨纶20%,其中经纱高强聚乙烯纤维100%,纬纱高强聚乙烯纤维∶氨纶为1.5∶1。
织物纬向纬向弹性形变率为400%,纬向回复力为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90%,经向断裂伸长率为5%,经向断裂强力3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3500N,纬向塑性变形率为18%。
通道表面覆盖氮-磷体系的水溶性阻燃剂(P含量≥15-25%,N含量37-48%,pH值(10%水溶液)6-7,含水量≤0.2%,分解温度≥285℃,细度规格10mm≥97%,溶解度(25℃g/100mlH2O)≤0.25,粘度(25℃,10%水溶液)≤60mPa.s),按600g/L浓度来轧,织物的带液率为70%,100℃烘干,每平方米面料上含有100克阻燃剂。
竖向输送通道周长60cm。
人型:腰围73.3cm,重量55kg
腰围76.7cm,重量65kg
腰围80.0cm,重量75kg
试验结果:从100米降落到地面用时在80-150秒之间,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降落的要求。
  实施例   11   12   13   14   15
  组分   丙纶50%粘胶27%氨纶23%   锦纶50%麻30%氨纶20%   高强聚乙烯30%毛涤42%氨纶28%   涤棉80%氨纶20%   涤纶50%氨纶30%芳纶20%
  经纱   丙纶80%粘胶20%   锦纶∶麻1∶1   高强聚乙烯∶毛涤2∶1   涤棉100%   涤纶∶锦纶4∶1
  纬纱   丙纶∶粘胶∶氨纶1∶1∶1   锦纶∶氨纶3∶2   毛涤∶氨纶2∶1   涤棉∶氨纶3∶2   涤纶∶氨纶∶芳纶1∶3∶1
  纬向弹性形变率   350%   400%   420%   330%   240%
  纬向回复力   1500N   2000N   1800N   2300N   2500N
  纬向弹性回复率   75%   70%   80%   95%   85%
  经向断裂伸长率   8%   42%   40%   45%   25%
  经向断裂强力   4500N   1700N   3500N   4500N   2000N
  纬向断裂强力   3200N   1500N   6500N   3000N   2500N
  纬向塑性变形率   5%   12%   10%   20%   25%
实施例16:
原料规格:经向为涤纶200D/48f DTY;纬向原料准备工艺:(200D/48f PET DTY+140D氨纶牵伸3.5倍)×网络化加工,网络度100个/m。
上机条件:上机经密16根/cm(5120根/320cm),上机纬密50根/cm。
生产工艺流程:
得到成品规格:样品幅宽:70cm;经纬密度43根/cm×66根/cm;平方米克重740g/m2,氨纶含量16.5%。
实施例17
针织物采用纬编双面结构,可采用罗纹组织,如可采用下述上纱位或其他上纱位
上纱位:1、4、7、10路    280D氨纶丝
        2、5、8、11路    200D涤纶丝
        3、6、9、12路    200D涤纶丝。
涤纶含量75%,氨纶25%
按照双面提花圆机的上机工艺,罗纹组织,产品编织图如图3。如采用30时筒径的设备,坯布下机后幅宽52cm。

Claims (9)

1.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内部具有一定空间,其具有纵向延伸且至少一端设置开口,优选两端均设置开口,通道内壁为弹性且直径小于被输送物,当使用时被输送物在通道内被弹性内壁收缩压迫,从而减缓被输送物下落速度;该通道内壁采用弹性织物制成,所述弹性织物纬向弹性形变率为170~300%,纬向回复力为750~2000N,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5~94%,所述纬向回复力为在80%断裂伸长率条件下;所述弹性织物经向断裂伸长率为2~30%;所述弹性织物经向断裂强力为2000~4000N,纬向断裂强力为1300~3500N;所述弹性织物纬向塑性变形率为8~13%;所述弹性织物含有氨纶纤维12~40%;
所述弹性回复率为: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织物的纬向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试样宽度为50 mm,隔距100~200 mm,拉伸速度为100 mm/min;定伸长重复拉伸实验的定伸长率为X%,在定伸长下停顿30s,拉伸回复后停顿30s,重复拉伸循环次数确定为Y次;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如下:    
弹性回复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100
 其中:L0— 试样原始长度; 
       L1— 试样拉伸至定伸长时的长度; 
           L1’— 试样复位后的长度;
所述回复力为:将该伸长条件下的负荷值转换成单位宽度织物上的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织物含有氨纶纤维为1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织物含有氨纶纤维为1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织物采用纬向加弹、以3/1破斜纹为基础的纬向二重组织结构织造而成;或者是斜纹、平纹组织,或者采用纬编双面结构,以罗纹组织结构织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加入具有抗菌或阻燃作用的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外壁为彩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向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为迷彩图案。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用于货物或人员垂直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输送通道用于救生、工程或军事领域。
CN2009103100617A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Active CN102069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100617A CN102069988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PCT/CN2010/078876 WO2011060726A1 (zh) 2009-11-20 2010-11-18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US13/510,497 US8944233B2 (en) 2009-11-20 2010-11-18 Vertical conveying channel and use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100617A CN102069988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9988A CN102069988A (zh) 2011-05-25
CN102069988B true CN102069988B (zh) 2012-08-01

Family

ID=4402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100617A Active CN102069988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4233B2 (zh)
CN (1) CN102069988B (zh)
WO (1) WO20110607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0176B (zh) * 2013-11-18 2016-04-20 范何生 一种高弹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US9212001B2 (en) * 2013-12-18 2015-12-15 Nigel Brandon Debris chu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62A (en) * 1974-06-05 1977-02-01 Societe Soberal S.A. Rescue apparatus
CN2210007Y (zh) * 1994-02-02 1995-10-18 朱汉民 柔性救生滑道
CN1419943A (zh) * 2001-11-20 2003-05-28 王武生 用于建筑物的安全脱险设备
CN1431026A (zh) * 2002-01-11 2003-07-23 吴愉泉 高楼火警自救隧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44907A (en) * 1973-06-05 1980-05-30 Soberal Sa Apparatus for slowing the rate of descent of a falling body
SU1248607A1 (ru) * 1985-02-11 1986-08-07 Украинский Ордена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Институт Инженеров Вод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рукав дл аварийного спуска
CN2031695U (zh) 1988-05-18 1989-02-01 张永昆 火灾救生降落袋
GB9018649D0 (en) * 1990-08-24 1990-10-10 Nehaili Ghassa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scent of a person or an object
US5871066A (en) * 1998-07-23 1999-02-16 Reece; Norman Lee Rescue device
US6098747A (en) * 1999-04-08 2000-08-08 Reece; Norman Lee Rescue chute
US7159823B1 (en) * 2000-10-10 2007-01-09 Cerberus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c. Rapid deployment of troops and cargo
US6598703B1 (en) * 2002-05-21 2003-07-29 Roberto Sanchez Catalan Externally concealable, modular high-rise emergency evacuation apparatus with pre-qualified egress
CN1194122C (zh) 2003-01-23 2005-03-23 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水溶聚乙烯醇与羊毛混纺或与棉、麻、丝、毛纱交并生产高支精纺毛织物的方法
CN1442213A (zh) 2003-04-09 2003-09-17 冯超 高、多层建筑救生装置
US6991063B2 (en) * 2003-08-07 2006-01-31 Werner Co. Stowable ladder configured for installation in an opening
US7310932B2 (en) 2005-02-11 2007-12-2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Stretch woven fabrics
CN1853742B (zh) * 2005-04-21 2010-04-28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柔性救生滑道
CN101318059A (zh) * 2007-06-06 2008-12-10 熊湘贤 高楼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62A (en) * 1974-06-05 1977-02-01 Societe Soberal S.A. Rescue apparatus
CN2210007Y (zh) * 1994-02-02 1995-10-18 朱汉民 柔性救生滑道
CN1419943A (zh) * 2001-11-20 2003-05-28 王武生 用于建筑物的安全脱险设备
CN1431026A (zh) * 2002-01-11 2003-07-23 吴愉泉 高楼火警自救隧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9988A (zh) 2011-05-25
US8944233B2 (en) 2015-02-03
WO2011060726A1 (zh) 2011-05-26
US20120228082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1991B2 (ja) 捺染可能なアラミド混紡織物
EP2547815B1 (en) Fire resistant fabric for high visibility protection garments
AT508653B1 (de) Flammenhemmender stoff für eine schutzkleidung
US20100146686A1 (en) Disposable Non-Woven, Flame-Resistant Coveralls
CN202187142U (zh) 芳纶1313阻燃黏胶多功能混纺印花迷彩面料
US20100075557A1 (en) Woven fabric
EP3064641B1 (en) High-visibility fiber fabric and high-visibility clothing using same
CN100343432C (zh) 改进的防护服织物和服装
US8475919B2 (en) Wool and aramid fiber blends for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lothing
US20180105960A1 (en) Novel Light Flame-Retardant Heat-Insulated Warm-Retention Protective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P2689055B1 (en) Multilayer fabric for flame and thermal protection
CN110106604A (zh) 一种高强易染色多功能阻燃纱线及防护面料
CN104762722B (zh) 一种涤棉阻燃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6408A (zh) 芳纶1313阻燃黏胶多功能混纺印花迷彩面料
WO2017205602A1 (en) Cut, slash and/or abrasion resistant protective fabric, and lightweight shaped knit garment made therefrom, having improved color consistency and cut resistance
CN101760861A (zh) 一种迷彩织物
CN102069988B (zh) 一种竖向输送通道及其用途
JPWO2017047461A1 (ja) 着色繊維布帛および着色繊維布帛の製造方法
CN201990812U (zh) 阻燃包芯纱织物
CN106835476B (zh) 一种芳砜纶阻燃舒适弹性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3417145U (zh) 一种阻燃纺纱线
KR101152492B1 (ko) 초내열성 복합섬유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직물
US20200399796A1 (en) Fiber mix for yarn and fabrics
CN210100930U (zh) 一种多层结构阻燃迷彩服面料
CN106690458A (zh) 一种吸汗阻燃t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