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8093B -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8093B
CN102068093B CN 200910223691 CN200910223691A CN102068093B CN 102068093 B CN102068093 B CN 102068093B CN 200910223691 CN200910223691 CN 200910223691 CN 200910223691 A CN200910223691 A CN 200910223691A CN 102068093 B CN102068093 B CN 102068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tch
feedback force
pressure
force value
driv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236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8093A (zh
Inventor
郭耀煌
李冠荣
简诚仪
刘铭唐
杨淇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to CN 2009102236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8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8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8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该拐杖包括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一杆体、一控制模块与一支撑部。握持部与支撑部配置多个感压单元以感应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及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力道,产生多个握持压力值与回馈压力值。杆体连接握持部,马达配置于支撑部,导螺杆一端啮接马达,另一端枢接杆体。握持部根据握持压力值与回馈压力值判定握持部被握持,且当拐杖倾斜时,令马达转动以带动导螺杆枢转,使导螺杆与杆体进行相对方向的平移,以缩短拐杖长度或延长拐杖长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藉此本发明的拐杖能够配合坡度变化调整为使用者适用的高度。

Description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节长度功能的拐杖及其长度调节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拐杖倾斜角度与拐杖接触地面的压力,以调整自身长度的拐杖及其长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A、图1B所示,图1A是先前技术的单脚伸缩拐杖的示意图,图1B是先前技术的多脚伸缩拐杖的示意图。在先前技术中,拐杖为协助行动不便者行走的利器。早期拐杖多为单脚拐杖1,然而为使单脚拐杖1方便使用者收纳与携带,厂商开发出具有多节段的单脚拐杖1,其由不同孔径的柱体11串接组成,且具有伸缩以调整单脚拐杖1长度的能力,且单脚拐杖1配置有卡掣构造,使得单脚拐杖1被调节后可以固定于适于使用者的长度。但单脚拐杖1仅以单一支脚12着地,使用者需要花费较多力道来维持单脚拐杖1的直立作业,反而令使用者在施力上更加不便,故有厂商发展出如图1B所绘示的多脚伸缩拐杖2,以一底盘22配置多个支脚来辅助拐杖直立于地面。但其仍有不便之处,即为求设计上的便利与节省成本,多脚伸缩拐杖2的每一个支节21已被制式化设计,故每个支节21的长度固定,导致多脚伸缩拐杖2的长度调节模式固定,不见得能调整出使用者适应的高度,易造成多脚伸缩拐杖2经调整长度后,对使用者仍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的情形。此外,当使用者行走于具有坡度变化的路径时,使用者对多脚伸缩拐杖2施力模式也不同,易形成在上坡时,多脚伸缩拐杖2长度过长,在下坡时,多脚伸缩拐杖2长度过短的情形。就使用者而言,一但坡度变化,即需要调整拐杖的长度,在使用上相当不便。CN1656967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具有调节长度功能的拐杖及其长度调节方法在产品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以适用于各种路径坡度变化,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具有调节长度功能的拐杖及其长度调节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配合坡度变化调整为使用者适用的高度,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包括:一握持部,其配置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用以产生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一导螺杆,该导螺杆包括分别配置于该导螺杆两端的一齿合部与一螺合部;一支撑部,与该导螺杆相互垂直,其包括:多个支撑感压单元,用以感应该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以产生多个回馈压力值;及一马达,其啮接该齿合部以带动该导螺杆的枢转;一杆体,其一端连接该握持部,另一端枢接于该导螺杆的该螺合部,在该导螺杆枢转时与该导螺杆形成相对方向的平移;以及一控制模块,电性耦接于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该些支撑感压单元与该马达,根据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与该些回馈压力值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至少一前支脚与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该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判定该前回馈压力值高于该后回馈压力值,且判定取得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该控制模块判定该前回馈压力值低于该后回馈压力值,且判定取得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配置于该握持部、该杆体或该支撑部。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更配置一水平仪,该水平仪电性耦接于该控制模块并用以产生一倾斜角度值,该控制模块根据该些握持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与该倾斜角度值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当所述的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前倾时,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当该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后倾时,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更配置一灵敏度调节器,用以调整该马达带动该导螺杆枢转的枢转单位。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分析该些回馈压力值以判定该支撑部是否接触该地面,且在判定接触该地面时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与该些回馈压力值,判定该拐杖的倾斜方向;以及根据该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该拐杖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至少一前支脚与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该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与该些回馈压力值,判定该拐杖的倾斜方向的步骤包括: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是否皆受压;当判定未全部受压时,返回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的步骤;当判定为皆受压时,利用该些回馈压力值判断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是否皆接触地面;当判定为未皆接触时,返回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是否皆受压的步骤;当判定为接触时,判断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是否超过一临界值;当判定未超过该临界值时,判定该拐杖未倾斜;当判定超过该临界值时,判断该前回馈压力值是否高于该后回馈压力值;当判定为是时,判定该拐杖为前倾;以及当判定为否时,判定该拐杖为后倾。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根据该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该拐杖的长度的步骤包括:当该拐杖为前倾时,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当该拐杖为后倾时,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一导螺杆枢转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拐杖的杆体之间,该导螺杆在枢转时与该杆体形成相对方向的平移。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当该拐杖为前倾时,该控制模块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当该拐杖为后倾时,该控制模块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利用一水平仪以计算该拐杖的一倾斜角度值;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该些握持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与该倾斜角度,判定该拐杖的倾斜方向;以及根据该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该拐杖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至少一前支脚与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该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该些握持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与该倾斜角度,判定该拐杖的倾斜方向的步骤包括: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是否皆受压;当判定未全部受压时,返回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的步骤;当判定为皆受压时,利用该些回馈压力值判断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是否皆接触地面;当判定为未皆接触时,返回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是否皆受压的步骤;当判定为接触时,分析该倾斜角度判定该拐杖是否倾斜;当判定该拐杖未倾斜时,返回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是否皆受压的步骤;当判定该拐杖倾斜时,判断该前回馈压力值是否高于该后回馈压力值;当判定为是时,判定该拐杖为前倾;以及当判定为否时,判定该拐杖为后倾。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根据该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该拐杖的长度的步骤包括:当该拐杖为前倾时,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当该拐杖为后倾时,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一导螺杆枢转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拐杖的杆体之间,该导螺杆在枢转时与该杆体形成相对方向平移。 
前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中当该拐杖为前倾时,该控制模块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当该拐杖为后倾时,该控制模块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包含: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一支撑部、一杆体与一控制模块。握持部配置至 少一握持感压单元,其用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导螺杆垂直于支撑部,且导螺杆两端分别配置一齿合部与一螺合部。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感压单元与一马达,支撑感压单元用以感应该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以产生多个回馈压力值,马达啮接于齿合部以带动导螺杆的枢转。杆体两端分别连接握持部与导螺杆的螺合部,在导螺杆枢转时与导螺杆形成相对方向的平移,以延长或缩短拐杖整体长度。控制模块则电性耦接于各握持感压单元、各支撑感压单元与马达,并根据各握持压力值与各回馈压力值以控制马达的转动。 
本发明揭露的拐杖更包括一水平仪,水平仪电性耦接于控制模块并用以产生一倾斜角度值,控制模块根据握持压力值、回馈压力值与倾斜角度值以控制马达的转动方向。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该方法包含: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各握持压力值与各回馈压力值,判定拐杖的倾斜方向;最后根据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拐杖的长度。 
再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该方法包含: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拐杖的一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利用一水平仪计算拐杖的一倾斜角度值;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各握持压力值、各回馈压力值与倾斜角度,判定拐杖的倾斜方向;最后根据拐杖的倾斜方向调整拐杖的长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藉由握持压力值判定拐杖是否处在被使用中,藉由回馈压力值判定拐杖的支脚与地面接触的压力变化,判定拐杖是否整体性的接触地面,更进一步来讲,回馈压力值被用以判断使用者正行走路径的坡度,控制模块即藉由此种变化调整拐杖的长度,以因应使用者行走的路径的坡度变化。此外,拐杖更配置一水平仪,其用以直接判定使用者行走的路径的坡度变化,判定路径为上坡、下坡或平地,以简化控制模块对坡度的判定流程,控制模块仅需要利用回馈压力值判断使用者正行走路径的坡度,以计算出较为适当的拐杖长度变化值,进而调整拐杖长度。而且藉由导螺杆与杆体的平移运动,拐杖能够进行更精密的长度调整作业,以因应使用者使用拐杖的习性与使用者喜欢的拐杖长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 的方法。该拐杖包括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一杆体、一控制模块与一支撑部。握持部与支撑部配置多个感压单元以感应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及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力道,产生多个握持压力值与回馈压力值。杆体连接握持部,马达配置于支撑部,导螺杆一端啮接马达,另一端枢接杆体。握持部根据握持压力值与回馈压力值判定握持部被握持,且当拐杖倾斜时,令马达转动以带动导螺杆枢转,使导螺杆与杆体进行相对方向的平移,以缩短拐杖长度或延长拐杖长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先前技术的单脚伸缩拐杖的示意图。 
图1B是先前技术的多脚伸缩拐杖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杆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上坡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收缩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下坡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伸长的示意图。 
图3E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平地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另一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另一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的细部流程图。 
1:单脚拐杖                11:柱体 
12:支脚                   2:多脚伸缩拐杖 
21:支节                   22:底盘 
3:拐杖                    31:握持部 
32:握持感压单元                33:控制模块 
34:杆体                        35:导螺杆 
351:螺合部                     352:齿合部 
36:支撑部                      361:前支脚 
362:后支脚                     37:马达 
38:支撑感压单元                39:灵敏度调节器 
40:电线                        50: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首先请参阅图2A、图2B、图2C所示,图2A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图2C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3包括一握持部31、一导螺杆35、一支撑部36、一杆体34与一控制模块33。 
此握持部31为T形、弧线形或L形,其上配置有一个以上的握持感压单元32。杆体34一端连接握持部31,另一端内开设有螺孔,螺孔内部设有螺纹。导螺杆35两端分别包括一齿合部352与一螺合部351,螺合部351同样具有螺纹,用以旋入螺孔以使导螺杆35与杆体34相互枢接。支撑部36包括多个支撑感压单元38与一马达37,支撑感压单元38配置于支撑部36的各支脚,马达37则配置于支撑部36上并啮接至导螺杆35的齿合部352,导螺杆35则直立于支撑部36。 
控制模块33则配置于拐杖3上,配置位置为握持部31、杆体34、支撑部36的任一处,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以控制模块33配置于握持部31作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2D所示,是本发明的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杆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拐杖3的杆体34与导螺杆35为中空管状,多个电线40穿设其中。在不同的元件位置模式下,控制模块33通过此些电线40以 电性耦接各握持感压单元32、支撑感压单元38与马达37。但不以此为限,也可将电线40显露于拐杖3外部,或令控制模块33与各握持感压单元32、支撑感压单元38与马达37之间以无线连接方式传输资料,诸如此类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3A、图3B、图3C、图3D以及图3E所示,图3A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上坡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收缩的示意图,图3C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下坡示的意图,图3D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伸长的示意图,图3E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行走平地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握持感压单元32会感应握持部31被握持的力道,以产生一个以上的握持压力值,并将各握持压力值传送至控制模块33。各支撑感压单元38则用以感应支撑部36接触地面的压力,也就是各支脚接触地面时,其会产生不同的应力,支撑感压单元38感应此些应力,以产生多个回馈压力值,并将各回馈压力值传送至控制模块33。其中,支撑部36包括至少一前支脚361与至少一后支脚362,支撑感压单元38分别配置于前支脚361与后支脚362上。回馈压力值则包括前支脚361支撑地面取得的前回馈压力值及后支脚362支撑地面取得的后回馈压力值。 
控制模块33会分析各握持压力值判定握持部31是否被握持。当判定握持部31被握持,控制模块33会分析各回馈压力值以判定支撑部36是否确实接触地面,也就是各支脚是否都接触地面。当判定支撑部36确实接触地面时,控制模块33再利用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的差异分析前支脚361接触地面的力道较大,还是后支脚362接触地面的力道较大,藉此判定拐杖3为前倾或后倾。 
如图3A与图3B所示,当控制模块33判定前回馈压力值高于后回馈压力值并超出一临界值,握持感压单元32已分别取得握持压力值,且各支脚已接触地面。控制模块33即判定握持部31被握持且拐杖3为前倾,控制模块33即控制马达37转动,马达37转动会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入杆体34中,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对向平移,以缩短拐杖3的长度。 
如图3C与图3D所示,反之,当控制模块33判定前回馈压力值低于后回馈压力值并超出一临界值,握持感压单元32已分别取得握持压力值,且各支脚已接触地面。控制模块33即判定握持部31被握持且拐杖3为后倾,控制模块33即控制马达37转动,马达37转动会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出杆体34中,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反向平移,以延长拐杖3的长度。 
如图3E所示,当控制模块33判定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之差未超出临界值,握持感压单元32已分别取得握持压力值,且各支脚已接触地面。控制模块33即判定握持部31被握持且拐杖3未倾斜,故控制模块33不动作。 
请参阅图4A、图4B所示,图4A是本发明的另一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4B是本发明的另一拐杖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A及图2B所绘示的实施例的拐杖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更包括一水平仪50。此水平仪50电性耦接于控制模块33并用以产生一倾斜角度值。 
控制模块33会分析各握持压力值判定握持部31是否被握持。当判定握持部31被握持,控制模块33会分析各回馈压力值以判定支撑部36是否确实接触地面,也就是各支脚是否都接触地面。当判定支撑部36确实接触地面时,控制模块33再利用倾斜角度值协助判定拐杖3为前倾或后倾,之后分析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的差异以计算拐杖3应调整的长度。 
如图3A与图3B所示,当控制模块33判定握持感压单元32已分别取得握持压力值,各支脚已接触地面,且拐杖3为前倾,控制模块33即由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之差以计算出拐杖3应调整的长度,再控制马达37转动以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入杆体34中,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对向平移,来缩短拐杖3的长度,以符合控制模块33计算出的拐杖3应调整的长度。 
如图3C与图3D所示,反之,当控制模块33判定握持感压单元32已分别取得握持压力值,各支脚已接触地面,且拐杖3为后倾,控制模块33即由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之差以计算出拐杖3应调整的长度,再控制马达37转动以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出杆体34中,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反向平移,来延长拐杖3的长度,以符合控制模块33计算出的拐杖3应调整的长度。 
此外,拐杖3更配置有一灵敏度调节器39,其用以调整马达37带动导螺杆35枢转的枢转单位。举例而言,导螺杆35每枢转1圈,导螺杆35与杆体34的相对平移即变动1厘米。灵敏度调节器39即确定控制模块33拐杖3调节长度的单位,如每次令导螺杆35枢转2圈,即长度单位为2厘米,也或者每次令导螺杆35枢转1.5圈,即长度单位为1.5厘米,以此类推,但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5A所示,图5A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2A至图3以利于理解。此方法 的流程包括: 
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32感应拐杖3的一握持部31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步骤S510)。各握持感压单元32会感应握持部31被握持的力道,以产生一个以上握持压力值,并将各握持压力值传送至控制模块33。 
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38感应拐杖3的一支撑部36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步骤S520)。各支撑感压单元38则用以感应支撑部36接触地面的压力,也就是各支脚接触地面时,会产生的不同的应力,支撑感压单元38感应此些应力,以产生多个回馈压力值,并将各回馈压力值传送至控制模块33。以图2A而言,支撑感压单元38分别配置于前支脚361与后支脚362上。回馈压力值则包括前支脚361支撑地面取得的前回馈压力值及后支脚362支撑地面取得的后回馈压力值。 
利用一控制模块33分析各握持压力值与各回馈压力值,判定拐杖3的倾斜方向(步骤S530)。此步骤包括多个细部流程,请同时参阅图5B所示,图5B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拐杖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的细部流程图。步骤S530包括: 
判断握持感压单元32是否皆受压(步骤S531)。握持感压单元32会被配置于握持部31上,使用者握持此握持部31时会涵盖的部位。以图2A而言,两个握持感压单元32分别配置于握持部31顶部与底部,使用者的手掌接触顶部的握持感压单元32,手指则接触底部的握持感压单元32。控制模块33分析各握持压力值以判定各握持感压单元32是否受压,即能判定握持部31是否被握持。 
当判定未全部受压时,即表示握持部31未被握持,返回步骤S510,以重新取得握持压力值。当判定为皆受压时,利用各回馈压力值判断所有前支脚361与所有后支脚362是否皆接触地面(步骤S532)。控制模块33利用回馈压力值判断各支撑感压单元38是否受压,以判定各支脚是否全部接触地面。 
当判定为未全部接触地面时,返回步骤S531,以重新判定握持部31是否被握持。 
当判定为全部接触地面时,判断前回馈压力值与后回馈压力值之差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步骤S533)。此临界值在拐杖3设计时,预先储存于控制模块33。 
当控制模块33判定两回馈压力值之差未超过临界值,即判定拐杖3未倾斜,控制模块33即不动作,或返回步骤S531,以重新判定握持部31是否被握持。当控制模块33判定两回馈压力值之差超过临界值,即判断前回馈压力值是否高于后回馈压力值(步骤S534)。控制模块33会分析前支脚361 接触地面的力道较大,还是后支脚362接触地面的力道较大,藉此判定拐杖3为前倾或后倾。当控制模块33判断前回馈压力值高于后回馈压力值,判定拐杖3为前倾(步骤S535);反之,则判定拐杖3为后倾(步骤S536)。 
根据拐杖3的倾斜方向调整拐杖3的长度(步骤S540)。此步骤是根据步骤S530所产生的结果而有不同的作法。当拐杖3为前倾时,缩短拐杖3的长度(步骤S541)。控制模块33会控制马达37转动以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入杆体34中,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对向平移,以缩短拐杖3的长度。 
反之,当拐杖3为后倾时,延长拐杖3的长度(步骤S542)。控制模块33会控制马达37转动以带动导螺杆35枢转。支撑部36因各支脚接触地面受到阻力而无法转动,杆体34因握持部31被使用者握持而无法枢转,导螺杆35因枢转而逐渐转出杆体34,形成杆体34与导螺杆35之间的反向平移,以延长拐杖3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该拐杖包括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与一杆体,该导螺杆的一端设置有一螺合部,该杆体一端连接该握持部,另一端枢接于该导螺杆的该螺合部,在该导螺杆枢转时与该导螺杆形成对向的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或反向的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其特征在于:
该握持部配置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用以产生至少一握持压力值;
该导螺杆相对于该螺合部的另一端配置一齿合部;
一支撑部,与该导螺杆相互垂直,其包括:
多个支撑感压单元,用以感应该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以产生多个回馈压力值;及
一马达,其啮接该齿合部以带动该导螺杆的枢转;以及
一控制模块,电性耦接于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该些支撑感压单元与该马达,根据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与该些回馈压力值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至少一前支脚与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该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判定该前回馈压力值高于该后回馈压力值,且判定取得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该控制模块判定该前回馈压力值低于该后回馈压力值,且判定取得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配置于该握持部、该杆体或该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更配置一水平仪,该水平仪电性耦接于该控制模块并用以产生一倾斜角度值,该控制模块根据该些握持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与该倾斜角度值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的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前倾时,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其中当该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后倾时,令该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更配置一灵敏度调节器,用以调整该马达带动该导螺杆枢转的枢转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分析该至少一握持压力值以判定该握持部是否被握持及该些回馈压力值以判定该支撑部是否接触该地面,且在判定该握持部被握持及该支撑部接触该地面时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9.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该拐杖包括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与一杆体,该导螺杆的一端设置有一螺合部,该杆体一端连接该握持部,另一端枢接于该导螺杆的该螺合部,在该导螺杆枢转时与该导螺杆形成对向的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或反向的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该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
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皆受压时,该控制模块依据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判断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是否皆接触地面;
当判定皆为接触时,且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未超过一临界值时,判定该拐杖未倾斜;
当判定皆为接触时,且判断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超过一临界值及该前回馈压力值高于该后回馈压力值时,判定该拐杖为前倾,由该控制模块令该拐杖的杆体与枢转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拐杖的杆体之间的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
当判定皆为接触时,且判断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超过一临界值及该前回馈压力值低于该后回馈压力值时,判定该拐杖为后倾,由该控制模块令该拐杖的杆体与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
11.一种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适用于一拐杖,该拐杖包括一握持部、一导螺杆与一杆体,该导螺杆的一端设置有一螺合部,该杆体一端连接该握持部,另一端枢接于该导螺杆的该螺合部,在该导螺杆枢转时与该导螺杆形成对向的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或反向的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该握持部被握持的力道,以取得至少一握持压力值;
利用多个支撑感压单元感应该拐杖的一支撑部接触地面的压力,取得多个回馈压力值,该些回馈压力值包括至少一前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前回馈压力值及至少一后支脚支撑地面时所取得的一后回馈压力值;
利用一水平仪以计算该拐杖的一倾斜角度值;
利用一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判定该拐杖的倾斜方向;
当该控制模块判断该至少一握持感压单元皆受压时,该控制模块依据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判断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是否皆接触地面;
当判定皆为接触时,且该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前倾时,根据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令该拐杖的杆体与枢转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拐杖的杆体之间的该导螺杆对向平移,以缩短该拐杖的长度;以及
当判定皆为接触时,且该控制模块分析该倾斜角度值判定该拐杖为后倾时,根据该前回馈压力值与该后回馈压力值之差,令该拐杖的杆体与枢转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拐杖的杆体之间的该导螺杆反向平移,以延长该拐杖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部包括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该些支撑感压单元分别配置于该至少一前支脚与该至少一后支脚上。
CN 200910223691 2009-11-24 2009-11-24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Active CN102068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3691 CN102068093B (zh) 2009-11-24 2009-11-24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23691 CN102068093B (zh) 2009-11-24 2009-11-24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093A CN102068093A (zh) 2011-05-25
CN102068093B true CN102068093B (zh) 2013-07-24

Family

ID=4402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3691 Active CN102068093B (zh) 2009-11-24 2009-11-24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80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5390B (zh) * 2014-02-10 2016-03-0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自适应式长度可调节拐杖
CN106074097B (zh) * 2015-01-13 2018-02-09 江苏怡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杖系统
CN109123946A (zh) * 2018-11-10 2019-01-0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发电智能拐杖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92622B3 (zh) * 1977-06-03 1980-06-20 Barsanti Jean
JP2001527450A (ja) * 1997-05-17 2001-12-25 レンハルト、クラウス 特にスキーストックまたはハイキング杖用の長さ調節可能な管
WO2008069563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Dae Up Sohn Connector for stick
CN201171413Y (zh) * 2008-04-05 2008-12-31 葛胜兰 可伸缩气压减震拐杖
CN201210908Y (zh) * 2008-06-27 2009-03-25 上海市松江二中 一种多功能拐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92622B3 (zh) * 1977-06-03 1980-06-20 Barsanti Jean
JP2001527450A (ja) * 1997-05-17 2001-12-25 レンハルト、クラウス 特にスキーストックまたはハイキング杖用の長さ調節可能な管
WO2008069563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Dae Up Sohn Connector for stick
CN201171413Y (zh) * 2008-04-05 2008-12-31 葛胜兰 可伸缩气压减震拐杖
CN201210908Y (zh) * 2008-06-27 2009-03-25 上海市松江二中 一种多功能拐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093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093B (zh) 感压以控制杆长的拐杖及其控制杆长的方法
US9302739B2 (en) Bicycle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TW201116227A (en) Walking stick capable of controlling stick length control method
CN101732830A (zh) 摇摆式运动设备
CN101678226A (zh) 运动辅助设备
CN103359064B (zh) 刮水器装置
CN107167308A (zh) 一种可调式电动撑杆测试台架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KR20090126038A (ko) 보행 로봇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199802A (zh) 辅助行走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13799379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歇脚踏板及汽车
CN112302464B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78574A (zh) 一种智能调速风扇式晾衣架
CN111746689B (zh) 伸缩设备控制器、伸缩设备操作系统和伸缩设备
WO2024082630A1 (zh) 座椅调节装置、驾驶室和作业机械
CN110304169B (zh) 一种双支撑腿组行走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95151U (zh) 一种用于排水施工的升降装置
CN104928900A (zh) 一种智能晾衣架
CN103847917B (zh) 前拨链器
CN209673747U (zh) 自耦合隧道衬砌检测装置
CN210302331U (zh) 滑板
CN209494509U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梯子
CN208654088U (zh) 一种用于焊缝检测的检测车
CN204173101U (zh) 一种踏板带有辅助轮的自平衡独轮车
KR200376399Y1 (ko) 치과용 의자의 좌판 및 등판기구
CN109110686B (zh) 一种叉车用货叉自动调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