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5558B -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5558B
CN102065558B CN201110003198.5A CN201110003198A CN102065558B CN 102065558 B CN102065558 B CN 102065558B CN 201110003198 A CN201110003198 A CN 201110003198A CN 102065558 B CN102065558 B CN 102065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wave beam
ratio
service
co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31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5558A (zh
Inventor
张峻峰
魏宁
张忠培
李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031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5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5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5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5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55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包括: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本发明可以在协作区域中选择较优的用户对,提高联合波束赋型用户的性能。本发明采用最大遗漏信噪比(SLR)的思想,利用预编码所表述的波束信息,使得参与协作的小区到服务用户服务功率与到协作用户干扰功率的比最大,从而在保证服务用户性能的同时使得对协作用户的干扰相对最小。用这种方法进行intra‑cell和inter‑cell的MU‑CoMP‑CB时,可以保证每个CB用户的性能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系统中,小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的性能差异仍是重大的难题。虽然多天线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小区中心的数据率,但是却很难提高小区边缘的性能。因此,LTE-A系统将提高小区边缘性能作为其主要的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的传输速率,3GPP推出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简称CoMP)技术,主要通过小区间的协作来提高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CoMP主要包括小区内(intra-cell)和小区间(inter-cell)两种方式。CoMP技术包括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和联合波束赋型(Coordinated Beamforming)两种方式。最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会议已经确定终端向基站的信息传输可以支持高达8天线收发的系统,也可以采用双码本的形式。LTE-A中8Tx CoMP的方式下,通过双码本所表现的波束特性进行MU-CoMP用户的选择和配对,在此过程中如何提高联合波束赋型用户的性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提高联合波束赋型用户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
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
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用户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区域为扇区或小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演进的节点B;所述演进的节点B,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在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
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本发明可以在协作区域中选择较优的用户对,提高联合波束赋型用户的性能。本发明采用最大遗漏信噪比(SLR)的思想,利用预编码所表述的波束信息,使得参与协作的小区到服务用户服务功率与到协作用户干扰功率的比最大,从而在保证服务用户性能的同时使得对协作用户的干扰相对最小。用这种方法进行intra-cell和inter-cell的MU-CoMP-CB时,可以保证每个CB用户的性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协作扇区情况下的波束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协作小区情况下的波束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计算待验证用户对中最大遗漏信噪比的值较小时用户分布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协作扇区情况下的波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演进的节点B和用户终端。
演进的节点B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在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其中,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其中,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用户终端用于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如图1所示,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本方法中区域指扇区或小区。即协作区域为协作扇区或协作小区。协作扇区可以是同一个六边形区域内的两个扇区,每个扇区中各有一个或多个CoMP用户。
3GPP标准会议已经确定,双码本结构的预编码由矩阵W1和W2构成的积构成。W1表示信道的长期信息特性,由多个波束构成;W2是信道的短期特性。3GPP RAN1会议组第62次会议(即RAN1#62)确定W2在秩(Rank)为1或2时,W1有16个码字,每个码字由是由4个DFT向量构成的矩阵。即秩(Rank)为1或2时,用4个波束表示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W2的作用是为短期信道特性选择最好的波束。
本发明的配对方法中,干扰功率相对较低,干扰功率的变化对于CoMP用户整个信噪比的影响较小,所以用户没有必要频繁反馈到协作小区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即只在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反馈长期信道特性。但为了保证各时刻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准确性,需在配对周期的各时刻反馈短期信道特性。所以:用户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演进的节点B中可构建用户功率模型。以图2为例,H11对应于表示用户1的服务扇区即扇区1对于用户1的波束,H12对应于用户1的服务扇区即扇区1对于用户2的波束。对于扇区1而言,H11为用户1的服务信道,H12为干扰信道。H11对应的波束和H12对应的波束可分别用预编码的某一列表示,是一个向量的形式。此两个波束的夹角为α,α可以通过向量的弦距离公式得到。H11对应的波束下,扇区1对用户1的服务功率为P_11,此服务功率与用户1到扇区中心的离开角、用户1到中心基站的距离、等效信道的增益等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可由基站端测得或用户反馈得到。此服务功率可以由演进的节点B计算得到。扇区1对用户2的干扰功率为P_12×cosα。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对应于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的情况。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
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
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其中,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如图2所示,扇区1与扇区2为协作扇区。用户与服务扇区间短期信道特性矩阵的秩为1时,即用户与服务扇区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1时,用户与服务扇区之间只传一波束流数据,且每个信道只有一个特征方向,可以只用一个波束表示完整的信道方向信息。
将扇区1中用户与扇区2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以扇区1中用户1与扇区2中用户2作为待验证用户对时,计算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H11与H12的夹角为α,H21与H22的夹角为β,扇区1对用户1的服务功率为P_11,扇区1对用户2的干扰功率为P_12×cosα,扇区2对用户2的服务功率为P_22,扇区2对用户1的干扰功率为P_21×cosβ。扇区1的遗漏信噪比为 扇区2的遗漏信噪比为 为了防止干扰为0时,SLR1或SLR2的分母为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计算上述遗漏信噪比的倒数,求各倒数的和 以和值最小的待验证用户对为最终确定的待验证用户对。
的值与两个用户在各自扇区中的位置有关。假设每个扇区各有5个CoMP用户等待服务,UE1i(i=1,2,...,5)和UE2j(j=1,2,...,5)分别为扇区1和扇区2中的用户,基站得到各个用户的信道特征后,两两配对并计算 最小的两个用户为配对的用户。当最小的 值很大时,表明用户都分布在扇区边缘,如图3所示,这时intra-CoMP-CB的作用不大,则可以不进行配对的CoMP的操作。
如图4所示,用户1所在的小区1与用户2所在的小区2为协作小区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遗漏信噪比确定用户对的方式与协作扇区情况下的原理相同。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对应于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的情况。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
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
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
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其中,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如图5所示,扇区1与扇区2为协作扇区。用户与服务扇区间短期信道特性矩阵的秩为2时,即用户与服务扇区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2时,用户与服务扇区之间传两波束流数据,且每个信道有两个特征方向,用两个波束表示完整的信道方向信息。扇区1到用户1的服务信道有两个波束,扇区1到用户2的干扰信道也有两个波束。图5中只显示了用户1的波束情况,BFl和BF2分别表示服务信道预编码的第一列和第二列;BF11和BF22分别表示干扰信道预编码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各个波束对应的等效信道的增益不同,所以用户还要向扇区1反馈波束1与波束2的的等效信道增益比,每个信道可用3比特表示,这个比值可以在用户选择预编码时得到,并不增加用户的复杂度。用户2的波束情况与用户1的同理。
把增益的不同看成每个波束发射端的辐射功率不同,设BF1的辐射功率是BF2的a倍,BF11的是BF21的b倍,BF1与BF11的夹角是α1,BF1与BF21的夹角是β1,BF2与BF11的夹角是α2,BF2于BF12的夹角是β2。BF1和BF2两个服务波束处的SLR值为:
SLR 11 = P _ 11 × a / ( 1 + a ) P _ 12 × b × cos α 1 / ( 1 + b ) + P _ 12 × cos β 1 / ( 1 + b )
SLR 12 = P _ 11 / ( 1 + a ) P _ 12 × b × cos α 2 / ( 1 + b ) + P _ 12 × cos β 2 / ( 1 + b )
由于检测后两流之间的干扰很小,所以未考虑流间干扰。同理,UE2也可以得到2个SLR值SLR21和SLR22,总SLR值为:最后, 值最小的两个用户即为配对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9)

1.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其中,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
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
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或者,
演进的节点B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
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
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的方法为: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
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
的波束数目为一时,
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
的波束数目为二时,
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为扇区或小区。
6.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演进的节点B,其特征在于,
所述演进的节点B,根据协作区域中用户的服务功率以及对协作用户的干扰功率确定采用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方式向协作区域中用户发送数据的用户对;
其中,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之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在用户与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一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一比值,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干扰功率的比值即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或者,
演进的节点B,还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双码本信息获知用户与所属服务区域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的波束数目为二时,将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与另一服务区域中用户任意组合为待验证用户对,计算各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将遗漏信噪比的值最大的待验证用户对作为确定的用户对;待验证用户对中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一服务区域,第二用户所属服务区域为第二服务区域;还用于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服务区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一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二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一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三比值;
计算第二服务区域对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第二用户的服务功率与第二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第二波束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波束的干扰功率与对于第一用户的第二波束的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即第四比值;
将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四比值之和作为此待验证用户对的遗漏信噪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
的波束数目为一时,
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二用户的干扰功率为第二用户对于第一服务区域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第一服务区域对第一用户的波束与对第二用户的波束之间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与服务区间交互信息
的波束数目为二时,
一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对于协作区用户的波束二的干扰功率为协作区用户对于服务区域在波束二的接收功率与波束角度余弦值之积,所述波束角度为服务区域针对本区用户的波束一与对于协作区域用户的波束二之间的角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第一时刻向服务区域反馈服务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向协作区域反馈干扰信道的长期信道特性和短期信道特性;在用户对配对周期的其它时刻只反馈服务信道的短期信道特性。
CN201110003198.5A 2011-01-07 2011-01-07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5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3198.5A CN102065558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3198.5A CN102065558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5558A CN102065558A (zh) 2011-05-18
CN102065558B true CN102065558B (zh) 2016-08-17

Family

ID=4400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31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5558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5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784B (zh) * 2011-08-04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组波束的多点协作传输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11121B (zh) * 2012-05-29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103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CN101868017A (zh) * 2010-06-13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CoMP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103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CN101868017A (zh) * 2010-06-13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CoMP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 Operation Based on Spatial Covariance Feedback and Performance Results of Coordinated SU/MU Beamforming;Motorola;《3GPP TSG RAN1#57bis R1-092634》;20090703;正文第3-7页,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5558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eng et al. Information and energy cooper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O2021254305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703694B (zh) 下行链路多用户干扰对齐方案
CN103609042B (zh) 用于干扰对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91174B (zh) Csi反馈信令的指示配置方法及基站
CN103548284B (zh)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信道反馈
EP2728921B1 (en) Coordinated set sel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369539A (zh)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7319B (zh) 业务数据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0721088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编码分配
Le et al. Code-domain NOMA in massive MIMO: When is it needed?
CN103905345B (zh) 通道校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8024377A (zh) 一种空间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37427A (zh)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Martin-Vega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NOMA enabled CRAN with cluster point process
CN109889238A (zh) 一种基于干扰利用的多小区协作传输方案
CN101771507A (zh) 多小区mimo无线通信网络中消除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Murti et al. Exploiting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2065558B (zh)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Ma et al. On the achievability of interference alignment for three-cell constant cellular interfering networks
Le et al. What is the Benefit of Code-domain NOMA in Massive MIMO?
Ali et a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transmission in downlink multi-cell NOMA systems: Models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performance
CN103188006B (zh) 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和系统
Schneider et al. Impact of angular spread and number of multipath clusters on MIMO channels
CN106209186B (zh) 一种多用户分布式mimo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Assigne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TE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ouble-codebook multipoint coordinated joint beam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