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6234A -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6234A
CN102056234A CN2009101104651A CN200910110465A CN102056234A CN 102056234 A CN102056234 A CN 102056234A CN 2009101104651 A CN2009101104651 A CN 2009101104651A CN 200910110465 A CN200910110465 A CN 200910110465A CN 102056234 A CN102056234 A CN 102056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sources
count
hfn
module
car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04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6234B (zh
Inventor
王达菲
张健
贺美芳
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104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3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218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2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6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6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接收到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存储的SN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分配正确的SN和HFN,为正确处理数据包提供了保证,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保证用户移动性的一个基本处理流程,用户在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移动时,切换能够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
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向演进基站(eNB,E-UTRAN Node B)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eNB根据测量报告选择另外一个eNB作为切换的目的侧eNB,发起切换的该eNB为源侧eNB。源侧eNB检测到与目的侧eNB之间存在X2连接,并且两个eNB位于同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管理范围内时,源侧eNB将发起X2切换的请求。
图1为X2切换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包括:
源侧eNB向目的侧eNB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
目的侧eNB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源侧eNB返回切换请求应答(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
源侧eNB收到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通知UE进行切换;
源侧eNB向目的侧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消息携带了为目的侧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分配的下行计数值(DL COUNT Value);
源侧eNB向目的侧eNB发送反传数据;
UE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进行切换,向目的侧eNB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消息,告知目的侧eNB已建立空口链路,此时,UE开始向目的侧eNB发送上行数据,同时,目的侧eNB开始向UE发送缓存的来自源侧eNB的反传数据。
后续流程与本发明无关,此处不再描述。
现有技术对于切换时SN和HFN的维护有如下说明:为了保证按序投递和重复性消除,源侧eNB通知目的侧eNB下一个分配的下行SN,用于目的侧eNB为收到的不携带SN的数据包分配SN(该数据包可能来自源侧eNB或服务网关)。为了安全同步,源侧eNB为目的侧eNB提供了与上述SN对应的HFN,用于对与上述SN对应的数据包分配HFN。36.300协议的描述说明对数据包的SN和HFN的分配需同步。
切换过程中,目的侧eNB可能会收到两种来自源侧eNB的下行反传数据:设源侧eNB下行反传的数据包中,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是第一类数据包;设源侧eNB下行反传的数据包中,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是第二类数据包。
对于第一类数据包,由于源侧eNB的PDCP已经对其处理即已经为该数据包分配了对应SN和HFN,现有技术中对此类数据包有明确的说明:将反传报文的PDCP SN即上述分配的SN携带在GTP-U(GPRS Tunnel Protocol-User Plan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报文扩展头的“PDCP PDU number”域,目的侧eNB如果能从GTP-U报文中获得PDCP SN的话,则为该报文分配这个SN。因此,目的侧eNB收到的携带PDCP SN的报文即上述的第一类数据包。这里,协议仅描述了此类数据包的SN的获取方法,对于HFN的获取方法没有提及。
源侧eNB向目的侧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携带有DL COUNT Value,对此在现有技术中有明确的说明:DL COUNT Value所对应的HFN和SN是用于目的侧eNB收到的第一个未携带SN的数据包。因此,DL COUNT Value用于上述的第二类数据包,进一步的,用于目的侧eNB收到的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
由于反传报文中首先到达目的侧eNB的是第一类数据包,此类数据包的HFN的获取方法在协议中没有提及,因此此类数据包到达目的侧eNB后,无法为其分配HFN,进而无法处理此类数据包。进一步的,如果目的侧eNB为数据包分配了错误的HFN,则导致COUNT错误,这里所描述的COUNT如图2所示。目的侧eNB用该COUNT为数据包加密后,将数据发送到UE,UE用正确的COUNT解密,由于目的侧eNB和UE所用的COUNT不一致,导致UE会解密失败,进而将数据包丢弃,导致用户的体验大大降低。进一步的,如果UE将数据包丢弃后向目的侧eNB发送状态报告,告知目的侧eNB重新发送数据包,则使得空口资源被重传数据包占用,且由于目的侧eNB仍用错误的COUNT为数据包加密,导致UE在收到数据包后仍会解密失败,进而将数据包丢弃,整个过程中重传数据包占用了大量的空口资源,影响到其它业务数据的传输,导致用户的体验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运用本发明中的方法,使目的侧eNB可以正确的为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具体包括,
源侧eNB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的DL COUNT Value中并发送,并发送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目的侧eNB接收所述源侧eNB发送的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Status Transfer消息、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并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具体为: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进一步的,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源侧eNB对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和HFN,并将该SN填入该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
其中,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具体为:
解析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进一步的,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具体为:
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送端,即源侧eNB,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接收端,即目的侧eNB,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其中,所述解析模块具体为: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反传的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
上述发送端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上述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其中,所述解析模块还包括: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目的侧eNB接收到反传的第一类数据包后,能够正确的为其分配SN和HFN,为正确处理数据包提供了保证,提高UE在收到数据包后解密切换的成功率,整个过程中重传数据包只需占用了少量的空口资源,就可以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X2切换流程图;
图2是COUNT值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发送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接收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接收到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存储的SN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分配正确的SN和HFN。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源侧eNB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并发送,并发送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目的侧eNB接收所述源侧eNB发送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并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具体为: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其中,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源侧eNB对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和HFN,并将该SN填入该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
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具体为:
解析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其中,所述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具体为:
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为:
301、源侧eNB将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PDCP处理,获得第一类数据包,将所有第一类数据包的SN携带在GTP-U报文的扩展头的“PDCP PDU number”域。这里的所有第一类数据包至少为1个。
302、源侧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之前,计算出给下一个数据包(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第一个下行反传数据包)需要分配的SN和HFN: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由此组成COUNT,并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
303、源侧eNB发送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304、目的侧eNB接收源侧eNB发送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第一类数据包,并从SN Status Transfer消息解析出上述302中描述的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进而获取获得该COUNT对应的SN和HFN;并从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中解析出数据包自身对应的SN。
这里解析数据包自身(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SN具体为:首先解析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然后从扩展头的“PDCP PDU number”域中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PDCP SN即获得该数据包对应的SN。
305、目的侧eNB为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将解析出的上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上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具体实施例
401、源侧eNB将PDCP缓冲区中的5个数据进行PDCP处理,获得5个第一类数据包,
这里5个第一类数据包按反传顺序依次分配的SN/HFN为4093/4、4094/4、4095/4、0/5、1/5,然后对数据包进行GTP-U封装处理,并将所有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SN存放于各自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
402、源侧eNB计算出给下一个数据包(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第一个下行反传数据包)需要分配的SN/HFN即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的SN/HFN:2/5,由此组成COUNT,并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
403、源侧eNB将填入COUNT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5个第一类数据包发送给目的侧eNB;
404、目的侧eNB接收到上述数据包和消息后,解析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和SN Status Transfer消息;这里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有可能丢失,所以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为源侧eNB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的一部分或全部。
解析接收到的第一类数据包获得该数据包自身对应的SN:未丢失第一类数据包的情况如:4093、4094、4095、0、1,或者丢失第一类数据包的情况如:4093、4095、1;丢失第一类数据包的情况还包括全部丢失和丢失一部分。
解析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COUNT获得COUNT对应的SN/HFN:2/5。
405、目的侧eNB将接收到的所有第一类数据包的SN与上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未丢失第一类数据包的情况:因为第一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4093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一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4093/4;因为第二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4094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二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4093/4;因为第三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4095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三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4095/4;因为第四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0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四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0/5;因为第五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1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五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1/5;
丢失数据包的情况:因为第一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4093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一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4093/4;因为第三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4095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三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4095/4;因为第五个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即1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即2,所以给第五个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HFN即:1/5;
其中,上述丢失的情况只是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其它丢失情况是同样的解决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送端,即源侧eNB,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接收端,即目的侧eNB,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上述接收端中,所述分配模块具体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上述接收端中,所述解析模块具体为: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反传的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本实施例发送端可以为源侧eNB,接收端可以为目的侧eNB;
上述源侧eNB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上述目的侧eNB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上述分配模块具体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上述解析模块具体为: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侧eNB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的DL COUNT Value中并发送,并发送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目的侧eNB接收所述源侧eNB发送的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并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具体为: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源侧eNB对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对应的SN和HFN,并将该SN填入该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
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具体为:
解析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具体为:
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获得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5.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6.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具体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具体为: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获得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所述COUNT获得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9.一种数据反传的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包括封装模块、发送模块;
封装模块,用于将包含第一个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SN和HFN的COUNT,填入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中;将对第一类数据包分配的SN填入自身的GTP-U扩展头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填入COUNT的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携带自身SN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获得携带的SN;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对应的SN和HFN;
分配模块,用于为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PDCP处理后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为经过源侧eNB下行反传且未经过源侧eNB的PDCP处理的数据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判断模块和添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解析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与所述COUNT对应的SN进行比较;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SN和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大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比所述COUNT对应的HFN小1的HFN;当所述第一类数据包携带的SN小于所述COUNT对应的SN时,为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分配自身携带的SN和所述COUNT对应的HFN。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具体为:
第一解析模块,解析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得到该数据包携带的SN;
第二解析模块,解析所述SN Status Transfer消息中的DL COUNT  Value获得所述COUNT,继续解析该COUNT得到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SN和HFN。
CN200910110465.1A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Active CN102056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0465.1A CN102056234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PCT/CN2010/071218 WO2010145238A1 (zh) 2009-11-02 2010-03-23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0465.1A CN102056234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6234A true CN102056234A (zh) 2011-05-11
CN102056234B CN102056234B (zh) 2014-09-10

Family

ID=4335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0465.1A Active CN102056234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6234B (zh)
WO (1) WO20101452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308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eNB
CN109479228A (zh) * 2016-08-12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获取方法以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3450A1 (ko) * 2013-04-05 2014-10-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기종 셀 환경에서 이중 연결성을 갖는 단말에 대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903A1 (en) * 2007-10-30 200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fn handling at inter-base station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89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包转发方法、系统及演进基站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903A1 (en) * 2007-10-30 200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fn handling at inter-base station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LTE;E-UTRAN;PDCP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23 V8.3.0》 *
3GPP: "《LTE;E-UTRAN;X2AP(Release 8)》", 《3GPP TS 36.423 V8.2.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308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eNB
CN109479228A (zh) * 2016-08-12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获取方法以及终端
US10945183B2 (en) 2016-08-12 2021-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obtain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6234B (zh) 2014-09-10
WO2010145238A1 (zh)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4400B1 (ko) 기지국간 핸드오버시의 패킷 포워딩 방법
US20190342808A1 (en) Method and enodeb for forwarding downlink and uplink packets based on s1 handover
US8411619B2 (en) Method of packet reordering and packet retransmission
KR10097226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US994919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10149905A1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eNB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33586B (zh)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US7970405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handov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33171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US102304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rol message which requests retransmitting data
CN107277879A (zh)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KR20120048019A (ko) 멀티-홉 중계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운링크 데이터 전송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2323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a E-Utran Handover
CN101888675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跨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007795B (zh) 数据包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954071A1 (en)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2839359A (zh) 适配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026279A (zh)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46555B (zh) 切换处理方法、基站及中继节点
CN102056234B (zh)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EP2053761B1 (en) Synchronization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46554B (zh) 切换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
KR100966180B1 (ko) 기지국간 신호 교환에 의한 시간 지연을 방지할 수 있는핸드오버 방법
KR100943077B1 (ko) 기지국간 무손실 핸드오버를 위한 패킷 포워딩 방법
KR20110071363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evers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ing end, receiving end and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