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657B -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657B
CN102055657B CN2009102370360A CN200910237036A CN102055657B CN 102055657 B CN102055657 B CN 102055657B CN 2009102370360 A CN2009102370360 A CN 2009102370360A CN 200910237036 A CN200910237036 A CN 200910237036A CN 102055657 B CN102055657 B CN 102055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exchange
sequenceid
node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70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657A (zh
Inventor
魏志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370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5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6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及交换机系统。本发明利用FC数据报文中表示所属信息单元(IU)的序列号标识(SequenceID),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会话(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将每个顺序流截取为若干连续FC数据报文段、并将连续若干FC数据报文段分担至不同链路,由于每条顺序流并不是完整地分担至一条链路,因而在任意顺序流的流量大于其他顺序流时,能够保证将各条顺序流中的各连续FC数据报文段均匀分担至各链路,并能够通过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来提高负载分担的灵活性,进而为提高负载分担的均衡度提供了有效保障。

Description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分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以及一种可实现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的FC交换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支持光纤通道(FC)协议的网络中,各FC节点之间进行会话(Exchange)所交互的FC数据报文,可通过互联的FC交换机进行传输。其中,本文所述的FC交换机是指支持FC协议的交换机,其既可以是纯FC网络中的交换机,也可以是以太网承载光纤通道协议(Fibre Channel OverEthernet,FCoE)网络中的交换机,还可以是其它支持FC协议的交换机。
实际应用中,互联的FC交换机之间可能存在多条链路,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多条链路上对传输的大量FC数据报文进行负载分担。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两种负载分担方式:
1、基于流的负载分担,依据FC数据报文中唯一标识源FC节点的源标识(Source ID,SID)、以及唯一标识目的FC节点的目的标识(DestinationID,DID),利用哈希(Hash)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FC数据报文分担至同一链路,而源、目的FC节点不全相同的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即,对于任意两个FC节点,从其中一个FC节点发送至另一个FC节点的所有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均在同一条链路传输。
参见图1,假设S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与D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之间、以及SID2唯一标识的FC节点与DID2唯一标识的FC节点之间,均需要传输Exchange1的FC数据报文,但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Exchange1~n中从SID1到DID1的FC数据报文分担至链路1传输,Exchange1~n中从SID2到DID2的FC数据报文分担至链路2传输。
2、基于Exchange的负载分担,依据FC数据报文中的SID和DID、以及分别标识Exchange两端端口的源会话标识(Original Exchange ID,OXID)和响应会话标识(Response Exchange,RXID),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属于相同Exchange的FC数据报文分担至同一链路,即在相同的任意源、目的FC节点之间,由OXID和RXID所确定的任意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在同一条链路传输。
参见图2,假设在S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与D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之间,由OXID1和RXID1所确定的Exchange1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在链路1传输,由OXID2和RXID2所确定的Exchange2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在链路2传输。
然而,现有针对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式却会存在以下问题:
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流为负载分担粒度,因而当任意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流量很大,而其他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流量较小时,无论如何优化Hash算法,该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FC数据报文流所在链路的流量均会大于其他链路,从而会导致负载分担不均衡;
基于Exchange的负载分担方式,以相同Exchange的流为负载分担粒度,因而当任意Exchange的流量大于其他Exchange时,即在每个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该Exchange的流量均会大于其他Exchange,此时,无论如何优化哈希(Hash)算法,分担所有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该Exchange的链路中的流量均会大于其他链路,从而也会导致负载分担不均衡。
可见,由于现有针对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式,均是基于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或相同Exchange中的顺序流为负载分担粒度,因而使得负载均衡的灵活性较低,从而易导致负载分担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以及一种可实现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的交换机系统,能够提高负载分担的灵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该负载分担方法应用于通过多端口链路互联的FC交换机之间,且该负载分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信息单元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执行所述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对于不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直接确定为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的IU的并行传输;
对于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利用每个Exchange中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_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判断该Exchange的丢弃策略;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单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多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以FC数据报文的源标识SID和目的标识DID、原始会话标识OXID和响应会话标识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
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实现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的FC交换机系统,包括:包括通过多链路互联的若干FC交换机,
每台FC交换机,用于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信息单元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执行所述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每台FC交换机对于不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直接确定为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每台FC交换机对于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利用每个Exchange中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 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判断该Exchange的丢弃策略;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单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多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每台FC交换机进一步以FC数据报文的源标识SID和目的标识DID、原始会话标识OXID和响应会话标识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并进一步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利用FC数据报文中表示所属IU的SequenceID,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因而在负载分担时不但区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同一Exchange中的顺序流,还以IU为单位将每个顺序流截取为若干连续FC数据报文段、并将连续若干FC数据报文段分担至不同链路,由于每条顺序流并不是像现有方式那样完整地分担至一条链路,因而在任意顺序流的流量大于其他顺序流时,只要合理优化哈希算法,即可保证将各条顺序流中的各连续FC数据报文段均匀分担至各链路,并能够通过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来提高负载分担的灵活性,进而为提高负载分担的均衡度提供了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会话的负载分担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Sequence的负载分担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FC网络中,Exchange的接收端、即RXID端都设有最大传输单元(MTU),当接收的信息单元(Information Unit,IU)小于MTU时,接收IU的效率及正确率才最高,然而,Exchange的发送端、即OXID需要发送的例如音视频文件等IU通常都会大于MTU,因而需要将该IU分片为多个连续的FC数据报文分别发送,但为了标识这些数据报文是由同一个IU分片得来,会为属于每个IU的连续FC数据报文统一分配一个标识该IU的序列号标识(SequenceID),以使Exchange的接收端能够再将分片得到的FC数据报文合成为原有的IU。
针对上述特性,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分担方式,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但属于每个IU的连续FC数据报文仍保持其原有顺序传输。
如此一来,本发明实施例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不但在负载分担时区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同一Exchange中的顺序流,还以IU为单位将每个顺序流截取为若干连续FC数据报文段、并将连续若干FC数据报文段分担至不同链路,从而在任意顺序流的流量大于其他顺序流时,由于每条顺序流并不是像现有方式那样完整地分担至一条链路,因而只要合理优化哈希算法(如何优化哈希算法不是本发明所关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任意方式予以实现),即可保证将各条顺序流中的各连续FC数据报文段均匀分担至各链路,从而能够通过以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IU为负载分担粒度,来提高负载分担的灵活性,进而为提高负载分担的均衡度提供了有效保障。
具体说,可以以FC数据报文的SID和DID、OXID和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参见图3,假设在S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与DID1唯一标识的FC节点之间,由OXID1和RXID1所确定的Exchange1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具有SequenceID1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链路1顺序传输、具有SequenceID2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链路2顺序传输。
实际应用中,FC数据报文可能会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也可能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其中,对于支持的情况,直接采用本实施例中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分担方式即可;而对于不支持的情况,则需要接收端再依据SequenceID对并行传输的IU重新排序,此时,就需要对接收端作改进。
为了避免对于不支持IU并行传输的FC数据报文而对接收端进行改进,本实施例可以在采用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方式之前,先判断FC数据报文是否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再执行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分担方式、即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Exchange的负载分担方式。
更具体地,对于FC协议中第1、2、6类型(具体可参见现有FC标准协议)的FC数据报文来说,需要Exchange的接收端在接收到每个FC数据报文后向发起端回应确认报文,即需要确认机制,受到确认机制上层协议的限制,第1、2、6类型FC数据报文存在多IU可并行发送、以及不可并行发送两种情况,具体说,Exchange的发起端所发送的Exchange中的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 CTL)字段中,包含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位:
如果F 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位取值,为表示丢弃单Sequence(Abort Discard a single Sequence)的丢弃策略的值,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F 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位取值,为表示丢弃多Sequence(Abort Discard multiple Sequence)的丢弃策略的值,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因此,Exchange的发送端在发送Exchange中的第一个FC数据报文之前,即可依据该FC数据报文F 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位取值,判断出该Exchange中的FC数据报文是否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尔后,即可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再执行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分担方式、即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Exchange的负载分担方式。
而对于第3类型的FC数据报文,则由于不需要确认机制、且不需要IU之间保持原有顺序,因而可直接确定为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方法包括:
步骤400,判断各Exchange中的FC数据报文是否支持IU并行发送,对于支持IU并行发送的Exchange中的FC数据报文,执行步骤401,对于不支持IU并行发送的Exchange中的FC数据报文执行步骤402。
步骤401,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然后结束本流程。
步骤402,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然后结束本流程。
至此,上述流程结束。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的详细说明。下面,在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实现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的交换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可实现负载分担的FC交换机系统,包括通过多链路互联的若干FC交换机,其中,每台FC交换机,用于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具体说,每台FC交换机,可以以FC数据报文的SID和DID、OXID和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实际应用中,FC数据报文可能会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也可能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其中,对于支持的情况,直接采用本实施例中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分担方式即可;而对于不支持的情况,则需要接收端再依据SequenceID对并行传输的IU重新排序,此时,就需要对接收端作改进。
为了避免对于不支持IU并行传输的FC数据报文而对作为接收端的FC交换机进行改进,本实施例可以在采用基于SequenceID的负载方式之前,由作为发送端的FC交换机先判断FC数据报文是否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作为发送端的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执行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当然,作为发送端的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之后,还可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方式,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即基于Exchange的负载分担方式。
为了判断判断FC数据报文是否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并行传输,作为发送端的每台FC交换机对于不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可直接确定为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而对于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则利用每个Exchange中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_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判断该Exchange的丢弃策略;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单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多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该负载分担方法应用于通过多端口链路互联的FC交换机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负载分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信息单元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执行所述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不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直接确定为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对于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利用每个Exchange中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_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判断该Exchange的丢弃策略;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单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多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FC数据报文的源标识SID和目的标识DID、原始会话标识OXID和响应会话标识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
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6.一种可实现FC数据报文负载分担的FC交换机系统,包括通过多链路互联的若干FC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每台FC交换机用于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信息单元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序列标识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FC交换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执行所述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顺序的IU乱序分担至不同的链路,并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FC交换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台FC交换机对于不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直接确定为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每台FC交换机对于需要确认机制的FC数据报文,利用每个Exchange中第一个FC数据报文的FC控制F CTL字段中表示丢弃策略的比特,判断该Exchange的丢弃策略;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单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如果丢弃策略为丢弃多Sequence策略,则表示该Exchange中的所有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FC交换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FC交换机在确定FC数据报文不支持不同SequenceID所对应IU的并行传输之后,进一步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或者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的连续FC数据报文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FC交换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台FC交换机进一步以FC数据报文的源标识SID和目的标识DID、原始会话标识OXID和响应会话标识RXID、以及表示该FC数据报文所属IU的SequenceID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五元组,并进一步利用哈希算法将相同源、目的FC节点之间的同一个Exchange中,具有相同SequenceID的连续FC数据报文分担在同一条链路顺序传输,并使源、目的FC节点、Exchange、SequenceID不全相同的连续FC数据报文,均匀分担至所有链路顺序传输。
CN2009102370360A 2009-11-02 2009-11-02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70360A CN102055657B (zh) 2009-11-02 2009-11-02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70360A CN102055657B (zh) 2009-11-02 2009-11-02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657A CN102055657A (zh) 2011-05-11
CN102055657B true CN102055657B (zh) 2013-03-13

Family

ID=4395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70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657B (zh) 2009-11-02 2009-11-02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5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628B (zh) * 2011-07-06 2016-03-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流量切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20505B (zh) * 2013-04-28 2016-04-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码流发送、处理和控制的方法
CN104618253B (zh) * 2015-01-22 2018-08-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变更的传输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260803B (zh) * 2020-11-03 2022-04-1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c设备接收端通信冗余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320B1 (en) * 1998-12-18 2004-04-13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bre channel identification and retrieval
US6847647B1 (en) * 2000-09-26 2005-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traffic over multiple switched fiber channel rout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320B1 (en) * 1998-12-18 2004-04-13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bre channel identification and retrieval
US6847647B1 (en) * 2000-09-26 2005-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traffic over multiple switched fiber channel rout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mes Long.《Storage Networking Protocol Fundamentals》.《Storage Networking Protocol Fundamentals》.Cisco Press,2006,Chapter 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657A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4788B2 (en) All delivered network switch
JP482299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319310B2 (en) Distributed switchless interconnect
JP5071165B2 (ja) 経路多重化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ノード及び通信方法
US9197541B2 (en) Router with passive interconnect and distributed switchless switching
JP5521258B2 (ja) クラスタルータおよびクラスタ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02055657B (zh) Fc数据报文的负载分担方法和fc交换机系统
CN104639437A (zh) 堆叠系统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691031A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5743816A (zh)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及装置
JP3664116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装置及びパス設定方法
CN100496023C (zh) 一种传输链路状态信息的方法
US9277300B2 (en) Passive connectivity optical module
CN105049367A (zh) 一种聚合链路的流量分配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4081693B (zh) 光学连接基础设施的重新配置
KR101430853B1 (ko) 통신 노드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들에 이용되는 목적지 수신 인터페이스 선택 방법
CN115396383B (zh) 一种多台设备传输码流中反向控制码流的方法
CN103190120A (zh) 网络系统
JP3691679B2 (ja) 二重伝送路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
CN118118958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174700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7011582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2064551A (ja)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