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204A -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204A
CN102055204A CN2009101980843A CN200910198084A CN102055204A CN 102055204 A CN102055204 A CN 102055204A CN 2009101980843 A CN2009101980843 A CN 2009101980843A CN 200910198084 A CN200910198084 A CN 200910198084A CN 102055204 A CN102055204 A CN 102055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urrent
electrical network
magnetic linkage
virtual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8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瑛
张扬
柴熠
李长乐
徐志武
夏伟
杨浩然
董立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AR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80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52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5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2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利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将电网电压看成虚拟磁链的微分,采用类似于交流电机磁链观测的方法观测虚拟电网磁链,用以取代电网电压作为定向矢量,采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获得电网定向角。本发明利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实现了部分参数由软件计算,采用d轴虚拟电网磁链定向的矢量解耦控制策略,实现四象限运行;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采集相关的电参量,通过软件算法实现虚拟电网磁链角的观测,加入初始磁链估计可提高该虚拟电网磁链观测器的观测精度,可有效抑制启动电流的冲击,从而代替传统中采用硬件电压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不但提高网侧变流器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性,又可降低硬件成本。

Description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PWM整流器可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可控,并且能量可双向传输,这不但节约能源,还能减少电网污染,这在能源日益紧缺和电力系统中谐波和无功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对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传感器带来的问题日益显著,这不但增加成本,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尤其在恶劣的现场环境中传感器带来的问题对PWM整流器的控制产生消极作用。这使得在不影响系统控制性能的情况小减少所用的传感器数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考虑网侧PWM变流器中,无电网电压传感器控制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发点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用电流信号的微分量估计电网电压;基于交流电流偏差调节的电网电压估计。前一种方式含有微分项,容易引入干扰,后一种方式计算量较大,收敛较慢,不利于实时控制。
申请号为200510130609.1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励磁电源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器,该专利申请采用电压互感器测量三相电网电压,对电网电压进行坐标变换,计算电网电压的正负序分量,在根据结果控制调制波形输出。
申请号为200810105607.0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并网控制方法,该专利申请采用在控制板内包括电网电压检测器,电网电压检测器与电网相连,控制参考值计算器与该电网电压检测器相连。电网电压检测器检测电网电压得到电网相电压幅值和电网电压矢量位置角。
上述的两份专利申请都是采用硬件传感器法检测系统控制所需的参量。硬件传感器法检测的成本较高,并且会使用到较多的硬件设备,维护成本上相对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利用软件进行其中一部分参量的计算,和传统的全硬件传感器法检测的方案相比较,实现成本比较低,维护也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基于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入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包括:
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以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
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
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还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v和v
ψga根据i和v得到;
ψgb根据igb和v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信号采集装置,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A/D转换器,连接到信号采集装置,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3s/2r坐标变换装置,连接到A/D转换器,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连接到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
旋转坐标变换装置,连接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和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
电流内环控制器,连接到旋转坐标变换装置,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电流内环控制器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静止坐标转换装置,连接到电流内环控制器,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连接到静止坐标转换装置,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连接到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基于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系统还包括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并连接到电流内环控制器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入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3s/2r坐标变换装置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3s/2r坐标变换装置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在一个实施例中,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还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v和v;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根据i和v得到ψga,根据igb和v得到ψgb
本发明利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实现了部分参数由软件计算的网侧变流器控制技术,采用d轴虚拟电网磁链定向的矢量解耦控制策略,实现网侧变流器的四象限运行;此网侧变流器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是通过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采集相关的电参量,通过软件算法实现虚拟电网磁链角的观测,加入初始磁链估计可提高该虚拟电网磁链观测器的观测精度,可有效抑制启动电流的冲击,从而代替传统中采用硬件电压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不但提高网侧变流器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性,又可降低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
图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中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该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100、A/D转换器102、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旋转坐标变换装置108、电流内环控制器110、静止坐标转换装置112、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114、驱动电路116。
信号采集装置100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A/D转换器102连接到信号采集装置100,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连接到A/D转换器102,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可以利用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连接到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通过下述的过程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首先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参考图3所示,揭示了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的结构图,参考图3所示: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还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v和v。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根据i和v得到ψga,其中电压v经过一
Figure B2009101980843D0000061
模块、电流i经过一L模块后经合合并,得到ψga。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根据igb和v得到ψgb,其中电压v经过一
Figure B2009101980843D0000062
模块、电流i经过一L模块后经合合并,得到ψgb。其中,
Figure B2009101980843D0000063
模块中的
Figure B2009101980843D0000064
代表对于输入量的积分,L模块中的L代表将输入量放大L倍。
旋转坐标变换装置108连接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106和3s/2r坐标变换装置104,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
电流内环控制器110连接到旋转坐标变换装置108,电流内环控制器110包括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a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b,电流内环控制器110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a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b,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a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b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静止坐标转换装置112连接到电流内环控制器110,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114,连接到静止坐标转换装置112,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116,连接到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114,基于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系统还包括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118,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并连接到电流内环控制器110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110a的输入指令。
图2揭示了上述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本发明利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实现对于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将电网电压看成一个虚拟磁链的微分,采用类似于交流电机磁链观测的方法观测虚拟电网磁链,用以取代电网电压作为定向矢量,采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获得电网定向角。
参考图2所示,揭示了图1所示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该控制策略是基于采用d轴虚拟电网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经A/D转换后变为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对于该数字信号,经过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Clark变换)变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坐标i和i。虚拟电网磁链观测器根据网侧电流重构出虚拟电网磁链角,利用该虚拟电网磁链角进行d轴虚拟电网磁链定向,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它们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作为反馈量。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出作为全功率管在dq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经过两相旋转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变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该控制信号u* ga和u* gb输入空间电压脉宽调制模块(SVPWM)模块进行空间电压矢量调制,之后输出6路脉宽调制波,经过驱动电路控制全功率器件的三相桥臂,实现对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为了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还加入直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将该直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的外环输出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入指令。
结合上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运行原理以及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的结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g、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的步骤包括: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以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基于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PI环)的输入指令。
本发明利用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实现了部分参数由软件计算的网侧变流器控制技术,采用d轴虚拟电网磁链定向的矢量解耦控制策略,实现网侧变流器的四象限运行;此网侧变流器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是通过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采集相关的电参量,通过软件算法实现虚拟电网磁链角的观测,加入初始磁链估计可提高该虚拟电网磁链观测器的观测精度,可有效抑制启动电流的冲击,从而代替传统中采用硬件电压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不但提高网侧变流器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性,又可降低硬件成本。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
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有功比例积分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的输入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包括:
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以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
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
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还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v和v
ψga根据i和v得到;
ψgb根据igb和v得到。
6.一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采集装置,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其中,三相电流iga、igb和igc是模拟信号;
A/D转换器,连接到信号采集装置,对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
3s/2r坐标变换装置,连接到A/D转换器,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连接到所述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计算虚拟电网磁链角θ;
旋转坐标变换装置,连接到所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和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虚拟电网磁链角θ,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
电流内环控制器,连接到所述旋转坐标变换装置,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比例积分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igd和igq分别作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值反馈到有功比例积分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有功比例积分环和无功比例积分环的输出作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
静止坐标转换装置,连接到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d和u* gq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
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连接到所述静止坐标转换装置,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控制信号u* ga和u* gb进行空间电压脉宽调制(SVPWM),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连接到所述空间电压脉宽调制装置,基于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桥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采集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并连接到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作为有功比例积分环的输入指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3s/2r坐标变换装置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提供一段时间的零电压矢量,所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检测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
所述3s/2r坐标变换装置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
所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基于初始的虚拟电网磁链角计算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三相桥臂的开关信号及三相电流信号,根据虚拟电网磁链初始值计算虚拟电网磁链的α、β分量,通过arctan(ψgagb)计算得到虚拟电网磁链角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3s/2r坐标变换装置基于三相电流iga、igb和igc的数字信号,通过Clark变换将三相电流iga、igb和igc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i和i,还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v和v
所述虚拟电网磁链角观测器根据i和v得到ψga,根据igb和v得到ψgb
CN2009101980843A 2009-11-02 2009-11-02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20552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80843A CN102055204A (zh) 2009-11-02 2009-11-02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80843A CN102055204A (zh) 2009-11-02 2009-11-02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204A true CN102055204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80843A Pending CN102055204A (zh) 2009-11-02 2009-11-02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52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620A (zh) * 2012-10-26 2013-03-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一种辅助变流器及其并联控制方法
CN104518525A (zh) * 2015-01-28 2015-04-15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58849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svpwm调制方式的电流源型变频器电网电流观测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620A (zh) * 2012-10-26 2013-03-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一种辅助变流器及其并联控制方法
CN102983620B (zh) * 2012-10-26 2016-02-0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一种辅助变流器及其并联控制方法
CN104518525A (zh) * 2015-01-28 2015-04-15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18525B (zh) * 2015-01-28 2016-08-17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58849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svpwm调制方式的电流源型变频器电网电流观测方法
CN106058849B (zh) * 2016-05-26 2019-01-0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svpwm调制方式的电流源型变频器电网电流观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5877B (zh)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控制系统
Eltamaly et al.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from win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fuzzy logic control
CN100588073C (zh) 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83319B (zh)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基于滞环调制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983785A (zh) 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励磁电源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器
CN104579060B (zh)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3326399B (zh) 一种不平衡及谐波电网下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3078341B (zh) 一种基于dfig的直流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4589B (zh) 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795835B (zh) 一种双馈风电变流器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96600A (zh) 一种永磁同步直驱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控制方法
CN102013698A (zh) 一种新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1702583A (zh) 一种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3427738A (zh) 一种双馈感应发电机优化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2694394A (zh) 电网不平衡时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流器电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947659B (zh) 一种dfig-dc系统的定子电流正弦化控制方法
CN111697596A (zh) 一种用于抑制电力系统振荡的系统
CN109494799B (zh) 基于开绕组结构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73137A (zh) 改进型空间矢量控制的三相pwm整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ltamaly et al. Smart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for wind energy systems
CN102355192B (zh) 双馈风力发电机无功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2185505A (zh) 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055204A (zh)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647282A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CN109120197B (zh) 基于电流源变流器的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