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784A -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784A
CN102053784A CN2010105042727A CN201010504272A CN102053784A CN 102053784 A CN102053784 A CN 102053784A CN 2010105042727 A CN2010105042727 A CN 2010105042727A CN 201010504272 A CN201010504272 A CN 201010504272A CN 102053784 A CN102053784 A CN 10205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knob
display panel
portable computer
screen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42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6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application
    • G06F2212/161Portable computer, e.g. noteboo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便携式计算机最好包括:显示面板,通过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被构造成对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外壳,被构造成容纳图像处理单元;操作钮,可滑动地布置在外壳上;感测单元,被构造成感测操作钮的运动;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图像处理单元,使得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根据由感测单元感测的操作钮的运动而运动。通过这种构造,便携式计算机允许轻松准确地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直观地运动。

Description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和一种控制该便携式计算机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和一种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运动(即,滚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机通常包括:显示面板,通过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对通过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器外壳,容纳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外壳,与显示器外壳可旋转地结合并容纳所述图像处理单元。
在主体外壳的上板表面上设有:键区,用于输入字母-数字字符;触摸垫,用于使指针运动。触摸垫包括:指针运动单元,使指针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上运动;滚动单元,与指针运动单元相邻地设置,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竖直地运动。
然而,由于便携式计算机的这种传统的滚动单元被实施为触摸感测单元,因此难以轻松准确地对屏幕的上下运动进行直观的控制。
此外,指针运动单元和滚动单元彼此相邻地设置,以使用一只手控制指针的运动和屏幕的竖直运动。因此,同样难以快速地控制屏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以轻松准确地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直观地运动(滚动)。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便携式计算机的方法,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轻松准确地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直观地运动。
可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和/或其他方面,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显示面板,通过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被构造成对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外壳,被构造成容纳图像处理单元;操作钮,可滑动地布置在外壳上;感测单元,被构造成感测操作钮的运动;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图像处理单元,使得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根据由感测单元感测的操作钮的运动而运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示例性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容易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操作钮的外围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操作钮位于中间位置时的截面图,图3B示出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相应的屏幕;
图4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操作钮位于向上的位置时的截面图,图4B示出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相应的屏幕;
图5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操作钮位于向下的位置时的截面图,图5B示出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相应的屏幕;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实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不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当所包括的众所周知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变得模糊时,为了清楚起见,会省略对其的描述。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首先,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7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最好包括:显示面板110,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120(图7),对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外壳130,图像处理单元120容纳在外壳130中;操作钮140,可滑动地布置在外壳130中;感测单元160,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控制器180,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使得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根据由感测单元160感测的操作钮140的运动而运动。
显示面板110可显示由图像处理单元120处理的图像。显示面板110可被实施为液晶显示器(LCD)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薄膜技术和薄屏显示器。显示面板110最好被安装在外壳130中。
图像处理单元120最好对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20可被容纳在外壳130中。
外壳130可包括:显示器外壳131,容纳显示面板110;主体外壳133,与显示器外壳131可旋转地结合并容纳图像处理单元12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130可被实施为两部分,即,如上所述和如图中所示的显示器外壳131和主体外壳133。然而,外壳130可被实施为在其中容纳图像处理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的一个单一的部分,例如,如台式计算机或类似的装置。
显示器外壳131可相对于主体外壳133沿前后方向旋转。显示面板110可被容纳在显示器外壳131中。开口131a形成在当显示器外壳131与主体外壳133接触时显示器外壳131的两个板表面中的面对主体外壳133的一个板表面(即,前表面)中。开口131a可将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暴露于外部。
主体外壳133可在其中容纳图像处理单元120的各种组件,例如,主板(未示出)、中央处理器(CPU)(未示出)和存储器(未示出)。键区134和触摸垫135可分别被布置在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的前部和后部。键区134可用于输入字母-数字字符。
触摸垫135可包括指针运动单元137,指针运动单元137根据触摸垫上的相应的运动使指针在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上运动,当然,这种运动是不成比例的。触摸垫135还可包括滚动单元139,滚动单元139与指针运动单元137相邻地设置,以竖直地调整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这里,如上所述,指针运动单元137和滚动单元139可彼此相邻地设置。滚动单元139可沿着前后方向被设置在指针运动单元137的右边缘部分。
触摸垫135可被布置在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的中央或右侧部分。
操作钮140可被可运动地设置在外壳130上。操作钮140在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的向上的位置U和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下运动的向下的位置D之间作往复运动。
具体地讲,操作钮140可被布置在显示器外壳131或主体外壳133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钮140可被布置在主体外壳133的上表面上。操作钮140可沿着向前的方向滑动,以到达向上的位置U,或者操作钮140可沿着向后的方向滑动,以到达向下的位置D。此外,操作钮140可运动到位于向上的位置U和向下的位置D之间的中间位置N,中间位置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停止运动。
操作钮140也最好可与触摸垫135分开布置。操作钮140可被布置在比触摸垫135更靠左的部分,从而用户通过使用他/她的右手操作触摸垫135来使指针运动,同时通过使用他/她的左手操作操作钮140来使屏幕运动。因此,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用户可更加快速地控制屏幕。可选地,操作钮140可被布置在比触摸垫135更靠右的部分。
同时,在外壳130的板表面上可形成有导向部分150,该导向部分150沿着操作钮140的运动方向凹进,以引导操作钮140的运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操作钮140被布置在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上,因此通过在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中凹进来形成导向部分150。
导向部分150最好可凹进近似于或大于操作钮140的高度的深度。换言之,导向部分150可被凹进为容纳操作钮140的深度,以免操作钮140从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突出来。因此,当显示器外壳131与主体外壳133接触时,显示面板110或显示器外壳131不会被操作钮140干扰。
继续参照图2,防滑突起141可沿着与操作钮140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在操作钮140的上表面上。防滑突起141可用于防止在操作操作钮140时用户的手打滑。多个防滑突起141可彼此分开设置。当没有设置防滑突起141时,可将防滑构件(未示出)涂于或附着于操作钮140的上表面上。
如图3A中所示,感测单元160可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感测单元160可通过使用各种方法来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例如,感测单元160可包括各种传感器(仅列举几种可能性,例如,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光电传感器(photo sensor)、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换言之,感测单元160可用于感测下列中的至少一个:(1)操作钮140的位置,无论操作钮140是否运动;(2)操作钮140的运动时间;(3)操作钮140在运动之后的位置保持时间;(4)操作钮140的运动速度;(5)操作钮140的运动压力;(6)操作钮140的运动距离。感测单元160可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并将感测到的位置信息传送到控制器180。
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使得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根据操作钮140的运动而运动,并通过感测单元160来感测。
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以与下列感测到的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成比例地增加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的运动速度或运动距离:(1)操作钮140的位置,无论操作钮140是否运动;(2)操作钮140的运动时间;(3)操作钮140在运动之后的位置保持时间;(4)操作钮140的运动速度;(5)操作钮140的运动压力;(6)操作钮140的运动距离。
在(例如)图3A中示出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感测单元16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PCB)163,容纳在主体外壳133中并与控制器180进行通信;第一感测单元161,结合到PCB 163;第二感测单元162,通过结合到操作钮140而随着操作钮140一起运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单元161可感测第二感测单元162的位置和运动距离。具体地讲,第一感测单元161可感测沿着操作钮140的运动方向运动的第二感测单元162的位置和运动距离。
第一感测单元161可将第二感测单元162的位置分成上限(upward-limiting)位置LU、向上的位置U、中间位置N、向下的位置D和下限(downward-limiting)位置LD,以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
上限位置LU为第二感测单元162运动到最前部时的操作钮140的位置,可使用上限位置LU,使得控制器180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持续向上运动。第一感测单元161和第二感测单元162可分别包括第一上限传感器161a和第二上限传感器162a。在上限位置LU处,第一上限传感器161a可与第二上限传感器162a接触。
向上的位置U为第二感测单元162运动到上限位置LU和中间位置N之间的部分时的操作钮140的位置,可使用向上的位置U,使得控制器180与操作钮140从中间位置N向前运动的距离成比例地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第一感测单元161和第二感测单元162可分别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161b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62b。这里,第一距离传感器161b可感测第二距离传感器162b的位置和运动距离。
中间位置N为第二感测单元162沿着导向部分150的长度方向运动到中间部分时的操作钮140的位置,可使用中间位置N,使得控制器180不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运动。这里,中间位置N可被设置为代替中间部分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沿着导向部分150的长度方向具有预定范围。换言之,当使第二感测单元162在中间段中向上或向下微小地运动时,第一感测单元161可感测到第二感测单元162位于中间位置N。
下限位置LD为第二感测单元162运动到最后部时的操作钮140的位置,可使用下限位置LD,使得控制器180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持续向下运动。第一感测单元161和第二感测单元162可分别包括第一下限传感器161c和第二下限传感器162c。在下限位置LD处,第一下限传感器161c可与第二下限传感器162c接触。
向下的位置D为第二感测单元162运动到下限位置LD和中间位置N之间的部分时的操作钮140的位置,可使用向下的位置D,使得控制器180与操作钮140从中间位置N向后运动的距离成比例地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下运动。这里,第一距离传感器161b可感测第二距离传感器162b的位置和运动距离。
同时,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还可包括弹性构件170,弹性构件170用于弹性地压迫操作钮140,使得操作钮140保持在中间位置N。可设置一对弹性构件170a和170b,其中,一个弹性构件170a被布置在操作钮140的前部,另一个弹性构件170b被布置在操作钮140的后部。因此,当用户没有任何操作时,操作钮140可一直保持在中间位置N。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70a和170b可被实施为螺旋弹簧。杆状的弹性构件导向件171可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弹性构件中。
电构件支撑件173可分别被设置在导向部分150的前区和后区,以支撑弹性构件导向件171的两端。这里,通孔143可形成在操作钮140中,以允许弹性构件导向件171穿过。通过弹性构件导向件171穿过通孔143,操作钮140可在上限位置LU和下限位置LD之间运动。
根据如图6A和图6B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当通过沿着主体外壳133的上板表面的竖直方向(即,操作钮140的高度方向)压迫操作钮140而使操作钮140运动时,感测单元160可感测操作钮140的运动。第二感测单元162可包括感测操作钮140的竖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65。压力传感器165可感测操作钮140的向上和向下的运动。控制器180可控制感测单元160,以仅当操作钮140向下运动时感测操作钮14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然而,因为感测单元160被设置为仅当操作钮140向下运动时感测操作钮14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所以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不运动。
同时,锁止结构(未示出)可被应用到操作钮140,以仅当操作钮140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使操作钮140向前或向后运动。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a的外观的透视图。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操作钮140a可被设置在显示器外壳131的左边缘区域。
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钮140a被设置在如图8中示出的显示器外壳131的前表面的左边缘部分,但是操作钮140a可被可选地设置在显示器外壳131的前表面的右边缘部分。此外,可选地,操作钮140a可被设置在显示器外壳13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部分。例如,本发明可存在左手方案和右手方案,其中,一个人喜欢用特定的一只手移动操作钮并用特定的另一只手使用触摸垫,因此操作钮可被相应地布置在左侧或右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沿着显示面板110的板表面方向向上和向下滑动操作钮140a,操作钮140a可在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的向上的位置U和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下运动的向下的位置D之间作往复运动。这里,导向部分150a可沿着显示面板110的上下方向形成在显示器外壳131的前表面的左侧部分。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b的外观的透视图。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钮140b可被设置在主体外壳133的左侧壁表面上。
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钮140b被设置在如图9中示出的主体外壳133的左侧壁表面上,但是操作钮140b可被可选地设置在主体外壳133的右侧壁表面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向上和向下滑动操作钮140b,操作钮140b可在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的向上的位置U和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下运动的向下的位置D之间作往复运动。这里,导向部分150b可沿着主体外壳133的前后方向形成在主体外壳133的左侧壁表面上。可选地,导向部分150b可沿着显示器外壳131的上下方向形成在显示器外壳131的左侧壁表面上。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可根据操作钮140的运动而上下滚动。然而,当根据如图10中示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c中的操作钮140c左右运动时,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可根据操作钮140c的左右运动而左右滚动。
根据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相对于外壳130滑动操作钮140、140a、140b或140c而使操作钮140、140a、140b或140c运动。然而,操作钮140、140a、140b或140c可相对于外壳130旋转。
以下,将对控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用户可通过用他/她的右手使用触摸垫而使指针在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上运动。同时,用户可通过用他/她的左手操作操作钮140来滚动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
然后,如果用户开始将向下的压力施加到位于中间位置N的操作钮140,则压力传感器165(图6A)可被操作且感测单元160可开始感测操作钮140的位置。如果用户使操作钮140向前运动,则操作钮140可运动到向上的位置U。这里,感测单元160可感测操作钮140的向上运动的位置并将感测到的结果传送到控制器180。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与操作钮140从中间位置N向前运动的距离成比例地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
如果用户又使操作钮140向前运动且感测单元160感测到操作钮140的上限位置LU,则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持续向上运动。这里,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使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运动。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沿着操作钮140的运动方向释放操作钮140上的压力,则操作钮140可通过弹性构件170的弹力返回到中间位置N。如果用户沿着操作钮140的竖直方向释放压力,则压力传感器165可被弹性地复位,以使操作钮140向上运动。
如果用户使操作钮140向后运动到向下的位置D或下限位置LD,则控制器180可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20向下滚动通过显示面板110显示的屏幕。
根据以上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和一种控制该便携式计算机的方法,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能够轻松准确地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直观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可以以硬件或软件或可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例如,CD-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计算机代码来实现,或者可通过网络下载以存储在诸如上述介质中的一种介质上,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在使用通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器的这样的软件中实现,或者可在可编程硬件或专用硬件(例如,ASIC或FPGA)中实现。如本领域所理解的是,计算机、处理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速存储器等),存储组件可存储或接收实施在此描述的处理方法时由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和执行的计算机代码或软件。此外,应该认识到,当通用计算机装有或访问可被存储在存储组件中的代码时,通用计算机变成至少适于执行或实施在此示出的处理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操作钮可被布置在具有触摸屏或常规的显示屏的移动终端(例如,电话、PDA等)中,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图像的滚动。

Claims (15)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显示面板,通过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被构造成对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
外壳,被构造成在该外壳中容纳图像处理单元;
操作钮,可运动地设置在外壳上;
感测单元,被构造成感测操作钮的运动;
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图像处理单元,使得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根据由感测单元感测的操作钮的运动而滚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显示器外壳,容纳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主体外壳,与显示器外壳可旋转地结合并容纳图像处理单元,
操作钮被可运动地布置在显示器外壳和主体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操作钮被设置在主体外壳的上板表面上,
通过前后滑动或旋转所述操作钮,所述操作钮在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向上运动的向上的位置和用于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向下运动的向下的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操作钮被设置在主体外壳的侧壁表面上,
通过上下滑动或旋转所述操作钮,所述操作钮在用于向上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的向上的位置和用于向下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的向下的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操作钮被设置在显示器外壳的边缘区域上,
通过沿着显示面板的板表面方向上下滑动或旋转所述操作钮,所述操作钮在用于向上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的向上的位置和用于向下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的向下的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导向部分沿着操作钮的运动方向在外壳的板表面上凹进,以引导操作钮的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操作钮的高度不大于导向部分凹进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弹性构件,被构造成对操作钮施加偏置压力,使得操作钮保持在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感测单元包括接近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当通过沿着作为外壳的上板表面的竖直方向的操作钮的高度方向对操作钮施加偏置压力而使操作钮运动时,感测单元感测操作钮的运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在主体外壳的上板表面上设有键区和用于使指针运动的触摸垫,
操作钮与触摸垫分开布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感测单元感测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操作钮的位置,无论操作钮是否运动;操作钮的运动时间;操作钮在运动之后的位置保持时间;操作钮的运动速度;操作钮的运动的偏置压力;及操作钮的运动距离,
控制器控制图像处理单元,以与下列感测到的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成比例地增加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的运动速度或运动距离,感测到的结果为:操作钮的位置,无论操作钮是否运动;操作钮的运动时间;操作钮在运动之后的位置保持时间;操作钮的运动速度;操作钮的运动的偏置压力;及操作钮的运动距离。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如果操作钮通过向上的位置运动到作为导向部分的一端的上限位置,则控制器持续向上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
如果操作钮通过向下的位置运动到作为导向部分的另一端的下限位置,则控制器持续向下滚动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操作钮被设置在主体外壳的上板表面上,
操作钮向左或向右滑动或旋转,以使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屏幕向左或向右滚动。
1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面板,通过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被构造成对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
外壳,被构造成容纳图像处理单元;
操作钮,可运动地设置在外壳上。
CN2010105042727A 2009-11-03 2010-10-11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0537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05586 2009-11-03
KR1020090105586A KR20110048847A (ko) 2009-11-03 2009-11-03 휴대용 컴퓨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784A true CN102053784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2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42727A Pending CN102053784A (zh) 2009-11-03 2010-10-11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02470A1 (zh)
KR (1) KR20110048847A (zh)
CN (1) CN1020537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4676A (zh) * 2012-07-16 2014-01-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675B (zh) 2011-06-23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输入控制方法
KR102449802B1 (ko) * 2020-09-28 2022-09-30 주식회사 모베이스전자 차량용 터치디스플레이 조작장치
TWI760006B (zh) * 2020-12-14 2022-04-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901A (zh) * 1998-10-13 2000-04-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便携式计算机显示器光标位置用的控制装置
US6323845B1 (en) * 1995-03-06 2001-11-27 Ncr Corporation Single finger controlled computer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40017355A1 (en) * 2002-07-24 2004-01-29 Youngtack Shim Curs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048073A1 (en) * 2004-08-30 2006-03-02 Microsoft Corp. Scrolling web pages using direct intera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3845B1 (en) * 1995-03-06 2001-11-27 Ncr Corporation Single finger controlled computer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250901A (zh) * 1998-10-13 2000-04-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便携式计算机显示器光标位置用的控制装置
US20040017355A1 (en) * 2002-07-24 2004-01-29 Youngtack Shim Curs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048073A1 (en) * 2004-08-30 2006-03-02 Microsoft Corp. Scrolling web pages using direct interac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4676A (zh) * 2012-07-16 2014-01-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44676B (zh) * 2012-07-16 2016-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2470A1 (en) 2011-05-05
KR20110048847A (ko) 201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7428B2 (en) Selective rejection of touch contacts in an edge region of a touch surface
CN101573673B (zh) 用于手持设备的背侧接口
US9632608B2 (en) Selective input signal rejection and modification
US9244602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having a touch input unit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8982062B2 (en) Multi-modal user input device
US90358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virtual keyboards on a user interface
CN101133385B (zh) 手持电子设备、手持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2009021308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ouchpad Input Controller
EP245617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CN102473069A (zh) 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145232A (zh) 用于注视交互的系统
CN104272246A (zh) 用于在终端中翻页的方法和设备
US8884930B2 (en) Graphical display with optical pen input
CN102053784A (zh) 滚动得到改进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EP21464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key oper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US1006139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keypad with keys having a ridged surface profile
CA2776499C (en) Multi-modal user input device
AU2013100574A4 (en)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US8823638B2 (en)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CA2817318C (en) Graphical display with optical pen input
US8319730B2 (en) Peripheral poin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764979C (en)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JP2014021888A (ja) 操作補助用装着具、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8094067A2 (fr) Procédé d'entrée d'informations à partir d'un écran tactile utilisant un stylet virtu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