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2705A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Google Patents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2705A CN102052705A CN 201010589856 CN201010589856A CN102052705A CN 102052705 A CN102052705 A CN 102052705A CN 201010589856 CN201010589856 CN 201010589856 CN 201010589856 A CN201010589856 A CN 201010589856A CN 102052705 A CN102052705 A CN 1020527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onvection current
- chamber
- filled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而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在一散热体上一体设计有对流腔和充油腔,并通过各自设置加热体,而使取暖器同时具有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的功能,兼具两者的优点,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搞了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于一体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取暖器,以电热油汀居多,因为其具有使用安全、可移动、保温性能好等的优点而很受人们的青睐。油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体加热封闭空间内的油,热油的自然循环加热取暖器的外表面,然后热量通过外表面向外辐射,而达到外部空间温升的效果。但其缺陷是预热时间长,功耗大,取暖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改善电热油汀所存在的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不断推出了一些改良的电热油汀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1425342Y所公开的一种“电热油汀”,以及公开号为CN101438105A所公开的“一种电热油汀取暖器”,它们主要是通过对散热片的改进,来增强散热效果,但仍未解决发热慢的问题。
因此针对目前电热油汀取暖器所存在的缺点,一些利用空气的对流来达到取暖目的对流式取暖器应运而生。如公开号为CN101310151所公开的“对流加热器”,公告号为CN2835883所公开的“空气对流式取暖器”。该类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体加热腔体内的对流空气,热气透过气孔出来与外部的空气直接对流,而达到外部空间温升的效果。其克服了电热油汀发热慢的不足,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空间温升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保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于一体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结构,使其在同一机子上同时具备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的性能,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高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所述的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
一个散热体上,可以只具有一个对流腔和一个充油腔,对流腔位于散热体的其中一头,且充油腔的区域大于对流腔。
由两片散热片复合形成的每一散热片单元具有两个侧壁、以及由两片散热片的对壁相连后而分隔成的互不相通的一空气对流腔体和一油循环腔体;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油循环腔体均具有横向通孔,并围绕各自横向通孔凸起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单元的连接壁;所述的多个散热片单元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空气对流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对流腔和贯穿对流腔的横向通道,以及各单元上的油循环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充油腔和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
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其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呈锥形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并于突出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的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有两个,在至少一个通道中设置有加热体。
所述的油循环腔体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两侧壁的外表面呈圆锥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
所述的散热片是由金属制作而成,并一体形成所述的散热片单元所具有的横向通孔及连接壁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同一散热体上一体设计有对流腔和充油腔,并通过各自设置加热体,而使取暖器同时具有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的功能,兼具两者的优点,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搞了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倒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散热片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散热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1,并且各散热片单元1通过其两侧壁16上的连接壁13、15实现彼此连接,并形成一个对流腔5和一个贯穿该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一个充油腔6和两个贯穿该充油腔的横向通道4,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内设置发热体,而该发热体可以选用任意一种发热元件,如红外线发热元件、卤素发热元件或碳纤维发热元件等。而充油腔的两个横向通道4至少一个通道内设置发热体,因此充油腔的发热体可以是两个或一个。本实施例示意出了一个对流腔、一个充油腔和三条横向通道,但这并不意指本发明受限于此,它可以作任意改型。另外通过图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对流腔5是位于散热体的上头,与充油腔6是上下布置,并且充油腔6所占的区域较大。但在应用时,本散热体也可倒置(如图3所示),即对流腔5在充油腔6的下面。作为改型,也可在一散热体上设置两个对流腔,即两头是对流腔,充油腔位于两对流腔之间。总之,对流腔与充油腔可以不同形式设置,不限于上述描述。上述区别于本实施例的改变都同样能达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充油腔的发热体与对流腔的发热体可以由各自的开关控制,使用时可以选择同时工作或选择其中一个。
本实施例的每一散热片单元1均具有两个侧壁16、以及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12、17,即空气对流腔体12和油循环腔体17。空气对流腔体12上有一个横向通孔11,油循环腔体17上有两个横向通孔14,并围绕各自横向通孔凸起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单元的连接壁13、15。而空气对流腔体12和其上的横向通孔11是由散热片单元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呈锥形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13,并于突出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众多通气孔2,本实施例图中所示的是一四棱锥,因此形成的连接壁13为四边形。而油循环腔体17上的横向通孔14也是由散热片单元两侧壁的外表面呈圆锥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环形的连接壁15。
散热片单元1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空气对流腔体12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对流腔5和贯穿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该横向通道3既使加热体能够穿过相邻的散热片单元,也便于空气在相邻散热片之间的传递。为了确保空气不逸出到取暖器的端部,所以最后散热片单元的外侧壁上的连接壁是实心的,使横向通道的一头密封。
同样,散热片单元1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油循环腔体17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充油腔6和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4,横向通道4的一头也是通过最后散热片单元实心的连接壁使其密封。
再结合图4、图5所示,每一散热片单元1是由两片散热片7结合形成,而散热片7是由金属制作而成,并一体成形出每一散热片单元所具有的侧壁。两散热片的结合可以采用公知的连接方法,如焊接等。但常规的油汀散热片,两散热片边缘部位结合后内部形成一中空的充油腔即可,而本发明的散热片则不同,除了在边缘部位结合于一起后,其内部还要连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分隔壁,通过该分隔壁将中空内部分隔成两部分,即形成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12和油循环腔体17,该两腔体通过分隔壁相隔后互不相通。
Claims (8)
1.一种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可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所述的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流腔为一个,位于散热体的其中一头,且充油腔的区域大于对流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散热片单元均具有两个侧壁、以及由两片散热片的对壁相连后而分隔成的互不相通的空气对流腔体和油循环腔体,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油循环腔体均具有横向通孔,并围绕各自横向通孔凸起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单元的连接壁;所述的多个散热片单元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空气对流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对流腔和贯穿对流腔的横向通道,以及各单元上的油循环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充油腔和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其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呈锥形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并于突出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若干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有两个,在至少一个通道中设置有加热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有两个,在至少一个通道中设置有加热体。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循环腔体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两侧壁的外表面呈圆锥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是由金属制作而成,并一体形成所述的散热片单元所具有的侧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89856 CN102052705A (zh) | 2010-12-06 | 2010-12-06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89856 CN102052705A (zh) | 2010-12-06 | 2010-12-06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2705A true CN102052705A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395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89856 Pending CN102052705A (zh) | 2010-12-06 | 2010-12-06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5270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6774A1 (zh) * | 2017-03-28 | 2018-10-04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散热单片及电热油汀 |
CN111692632A (zh) * | 2020-06-22 | 2020-09-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0779Y (zh) * | 1994-05-03 | 1995-06-14 | 吕志勇 | 室浴两用双效取暖器 |
CN2929538Y (zh) * | 2006-07-11 | 2007-08-01 | 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电热油汀 |
CN201072186Y (zh) * | 2007-08-03 | 2008-06-11 | 姚国宁 | 一种电热油汀 |
CN101310151A (zh) * | 2005-10-13 | 2008-11-19 | 基础持股公司 | 对流加热器 |
CN201954651U (zh) * | 2010-12-06 | 2011-08-31 | 王占锋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
2010
- 2010-12-06 CN CN 201010589856 patent/CN1020527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0779Y (zh) * | 1994-05-03 | 1995-06-14 | 吕志勇 | 室浴两用双效取暖器 |
CN101310151A (zh) * | 2005-10-13 | 2008-11-19 | 基础持股公司 | 对流加热器 |
CN2929538Y (zh) * | 2006-07-11 | 2007-08-01 | 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电热油汀 |
CN201072186Y (zh) * | 2007-08-03 | 2008-06-11 | 姚国宁 | 一种电热油汀 |
CN201954651U (zh) * | 2010-12-06 | 2011-08-31 | 王占锋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6774A1 (zh) * | 2017-03-28 | 2018-10-04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散热单片及电热油汀 |
CN111692632A (zh) * | 2020-06-22 | 2020-09-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
WO2021258697A1 (zh) * | 2020-06-22 | 2021-12-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3571B (zh) | 超导热管电加热器 | |
CN201954651U (zh)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
CN203785071U (zh) | 高效电热油汀 | |
WO2018076544A1 (zh) | 油汀取暖器 | |
CN203987693U (zh) | 电烤箱 | |
CN105222193A (zh) |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油烟机 | |
US20160204328A1 (en) |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gas appliance using the same | |
CN104976859B (zh) | 电子冷热一体柜 | |
EP3460343A1 (en) | Oil heater | |
CN202328473U (zh) | 一种新型电取暖器发热体 | |
CN102052705A (zh) |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 |
CN101995051B (zh) | 一种立式油汀散热体及应用该散热体的油汀 | |
CN204765025U (zh) | 一种快速高效制冷电水壶 | |
CN104905671B (zh) | 带制冷功能的电饭煲 | |
CN203704122U (zh) | 带有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 | |
CN203458246U (zh) | 一种电烤炉 | |
CN203341501U (zh) | 炖锅 | |
CN201993023U (zh) | 电热油汀及其散热片结构 | |
CN103884207A (zh) | 新型踢脚线式暖气片 | |
CN203704123U (zh) | 一种带有网格散热片的电热油汀 | |
CN208687841U (zh) | 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 |
CN201259270Y (zh) | 一种对流电暖器 | |
CN208704019U (zh) | 一种散热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 |
CN201589330U (zh) | 多孔腔风道式电暖器 | |
CN102003906A (zh) | 换热管、节能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