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0421B -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0421B
CN102040421B CN200910308575.9A CN200910308575A CN102040421B CN 102040421 B CN102040421 B CN 102040421B CN 200910308575 A CN200910308575 A CN 200910308575A CN 102040421 B CN102040421 B CN 102040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ograms
fertilizer
granulation
carry out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85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0421A (zh
Inventor
荆小船
张博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Ouhua 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3085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0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0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0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0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0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是由化肥和化肥养分控失剂按重量份数比为(2~8)∶(80~98)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化肥和化肥养分控失剂按重量份数比为(2~8)∶(80~98)进行混配造粒即可制得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本发明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在水中溶解后成絮凝海绵状,具有网捕化肥养分,控制养分流失,交换吸附并沉淀作物根部有害重金属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追求农业的高效性,快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就大大地增加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量。然而长期大量地使用化肥及农药,会致使土地板结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染较大,所以人们正在逐年减少化肥及农药的用量。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土地的板结,人们大量向地里使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但当土地板结有所缓解的同时,却又发现作物的病虫害加剧,大量虫卵及有害重金属随着有机肥、生物肥进入作物中。目前,高效环保型肥料是众多院校及厂家研究的热点。
目前研究生产最多的是缓控释肥料,该肥料主要是在普通化肥表面包裹一层或多层缓释材料,以起到缓慢释放作用。但是缓控释肥料不能起到控制养分流失作用,更不能起到作物毒素沉淀吸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缓控释肥料不能起到控制养分流失作用,更不能起到作物毒素沉淀吸附作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即具有控制化肥养分随作物需求缓慢释放的功能,控制化肥养分流失,并能有效吸收化肥养分,类似张网捕鱼的环保型复合肥。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是由化肥和化肥养分控失剂按重量份数比为(2~8)∶(80~98)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在水中溶解后成絮凝海绵状,具有网捕化肥养分,控制养分流失,交换吸附并沉淀作物根部有害重金属的功效,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一是本发明化肥养分控失剂与现有技术中控释包裹材料的功能不同,缓控释肥包裹材料仅限通过控制化肥溶解速度来达到缓慢释放养分的目的,以避免养分的流失与固化;本发明化肥养分控失剂不仅有控制化肥养分随作物需求缓慢释放的功能,而且对释放后的养分进行网捕吸附,同时,还具有与作物根部周围土壤进行离子吸附交换功能,清除作物根部重金属毒素。所谓的网捕吸附,即化肥养分控失剂溶于水后迅速膨胀形成絮凝状海绵体,该海绵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化肥有效养分被吸附海绵体纵横交错的网格上(显微镜下能看到),类似张网捕鱼,所以称为网捕吸附。
二是本发明与缓控释肥控释原理不同,一般的缓控释肥主要通过包裹材料不易水解或水溶性较差,来延长化肥养分释放时间;而本发明主要通过多孔淀粉、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巨大比表面积、絮凝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的絮凝力及活化沸石粉离子交换性所产生较强的网捕吸附力来实现的。
三是化肥生产附加成本不同,一般缓控释肥生产的缓控释材料成本约数百元,即使硫磺包膜,吨肥成本也应为120元~160元,且需要专门的装置投入;而本发明取材廉价,吨肥仅增加成本5元~15元,不需专门装置投入。
四是养分控制灵活度不一样,一般缓控释肥化肥养分释放速度主要靠包裹材料种类及包裹厚度来控制,操作较为繁琐,且不易掌握;本发明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的需求通过增减化肥养分控失剂的剂量来实现肥料养分的控制。
五是本发明所产化肥除具有化肥养分缓控释、控失特点外,还具有离子交换吸附特点,即通过活化沸石粉的交换吸附,将作物根部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吸附在养分交换后的肥料残体上,待到一定量后进行清除,实现毒素清除目的。
六是本发明化肥养分控失剂为可降解环保材料,对土壤无不良作用,该材料除具有以上优点外,对土壤还具有保湿抗旱的特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氮肥包括尿素、液氨、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磷肥包括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和磷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钾肥包括氯化钾和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复合肥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进一步,所述化肥养分控失剂是由多孔淀粉、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和活化沸石粉按重量份数比为(5~15)∶(30~60)∶(1~5)∶(3~12)∶(15~30)组成。
进一步,所述多孔淀粉、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和活化沸石粉的粒度分别为80目~2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化肥和化肥养分控失剂按重量份数比为(2~8)∶(80~98)进行混配造粒即可制得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
进一步,所述混合造粒为增湿圆盘造粒、滚筒蒸汽造粒、塔体熔融造粒、氨化造粒、喷浆造粒或者挤压造粒。
进一步,所述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氮肥包括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磷肥包括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和磷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钾肥包括氯化钾和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复合肥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进一步,所述化肥养分控失剂是由多孔淀粉、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和活化沸石粉按重量份数比为(5~15)∶(30~60)∶(1~5)∶(3~12)∶(15~30)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首先,取磷酸一铵250公斤、氯化钾130公斤、氯化铵240公斤、硫酸铵320公斤和化肥养分控失剂60公斤分别通过计量放进搅拌锅内进行均匀搅拌,其中,多孔淀粉5公斤,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30公斤,聚丙烯酰胺5公斤,聚合氯化铝铁5,活化沸石粉15公斤;然后,输送到增湿圆盘造粒机内进行增湿团聚造粒,其中,增湿剂为水,造粒后的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处理,2.5mm~4mm的颗粒为合格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其中,2.5mm以下的小粒或细粉重新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4mm以上大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也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烘干、冷却过程产生的尾气经除尘、洗涤后排空。
实施例2:
首先,取磷酸一铵200公斤、氯化钾180公斤、氯化铵320公斤、硫酸铵240公斤和化肥养分控失剂60公斤分别通过计量放进搅拌锅内进行均匀搅拌,其中,多孔淀粉5公斤,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30公斤,聚丙烯酰胺5公斤,聚合氯化铝铁5,活化沸石粉15公斤;然后,输送到滚筒造粒机内进行增湿团聚造粒,其中,增湿剂为水或水蒸汽,造粒后的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处理,2.5mm~4mm的颗粒为合格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其中,2.5mm以下的小粒或细粉重新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4mm以上大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也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烘干、冷却过程产生的尾气经除尘、洗涤后排空。
实施例3:
首先,取磷酸一铵182公斤放在水中进行溶解,制成比重为1.25千克/升的磷酸一铵溶液,然后与浓度50%的稀硫酸混合制成比重为1.50千克/升的混酸溶液;接着,取氯化钾250公斤、硫酸铵290公斤和化肥养分控失剂30公斤通过各自计量后,在搅拌锅内均匀搅拌,将混合物料输送到造粒机内,其中,多孔淀粉3公斤,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15公斤,聚丙烯酰胺2公斤,聚合氯化铝铁3,活化沸石粉7公斤;然后,将混酸溶液用酸泵输送至反应器内与来自氨站的氨气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物在造粒机内的混合物料上进行团聚滚动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处理,2.5mm~4mm的颗粒为合格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其中,2.5mm以下的小粒或细粉重新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4mm以上大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也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烘干、冷却过程产生的尾气经除尘、洗涤后排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首先,取磷酸一铵250公斤、氯化钾130公斤、氯化铵240公斤、硫酸铵320公斤和化肥养分控失剂60公斤分别通过计量放进搅拌锅内进行均匀搅拌,其中,多孔淀粉5公斤,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30公斤,聚丙烯酰胺5公斤,聚合氯化铝铁5公斤,活化沸石粉15公斤;然后,输送到增湿圆盘造粒机内进行增湿团聚造粒,其中,增湿剂为水,造粒后的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处理,2.5~4mm的颗粒为合格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其中,2.5mm以下的小粒或细粉重新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4mm以上大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也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烘干、冷却过程产生的尾气经除尘、洗涤后排空。
2.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首先,取磷酸一铵200公斤、氯化钾180公斤、氯化铵320公斤、硫酸铵240公斤和化肥养分控失剂60公斤分别通过计量放进搅拌锅内进行均匀搅拌,其中,多孔淀粉5公斤,高粘度凹凸棒粘土剂30公斤,聚丙烯酰胺5公斤,聚合氯化铝铁5公斤,活化沸石粉15公斤;然后,输送到滚筒造粒机内进行增湿团聚造粒,其中,增湿剂为水,造粒后的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处理,2.5~4mm的颗粒为合格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其中,2.5mm以下的小粒或细粉重新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4mm以上大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也回到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烘干、冷却过程产生的尾气经除尘、洗涤后排空。
CN200910308575.9A 2009-10-21 2009-10-21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40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8575.9A CN102040421B (zh) 2009-10-21 2009-10-21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8575.9A CN102040421B (zh) 2009-10-21 2009-10-21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0421A CN102040421A (zh) 2011-05-04
CN102040421B true CN102040421B (zh) 2014-04-30

Family

ID=43907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8575.9A Active CN102040421B (zh) 2009-10-21 2009-10-21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0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4424B (zh) * 2013-04-12 2014-05-07 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缓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3834A (zh) * 2017-09-09 2017-12-15 安徽瑞虎肥业有限公司 玉米专用控失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0882A (zh) * 2017-09-09 2017-12-22 安徽瑞虎肥业有限公司 板蓝根专用控失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0421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2216B (zh) 诱导根系生长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19604B (zh) 一种水稻炭基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6685B (zh) 一种颗粒状的盐碱土壤调理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85830A (zh) 一种高塔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1948349B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工艺
CN103130580B (zh) 一种脲硫酸多营养功能性复肥的生产方法
CN102173961B (zh) 一种防病型新疆棉花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83957B (zh) 氨酸法网状内膜固氮钾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2153424A (zh) 一种腐植酸尿素缓释肥料的制备新方法
CN104610974A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5418323A (zh) 一种腐植酸增效活性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3193535A (zh) 速效缓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369B (zh) 一种增效控失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524A (zh) 一种脲醛缓释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3319278B (zh) 一种多功能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481555A (zh) 核壳结构生物型有机-无机控失肥
CN103304311B (zh) 一种沸石缓控释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0132A (zh) 冬小麦专用机施控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84550B (zh) 一种长效缓释p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024B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5129B (zh) 一种复合氮肥
CN102344314B (zh) 一种酸析法处理风化煤生产硫酸钾型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40421B (zh) 一种具有双控网捕特性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5219A (zh) 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8404B (zh) 控释因子复合肥料添加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Address after: 261000 Tan Fang Zhen Hebei Village North, Qingzhou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Ouhua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Hebei village north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zhou Province, 262500 Mu Zhen Zhe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Bozh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