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9101A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Google Patents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9101A CN102039101A CN2009100936218A CN200910093621A CN102039101A CN 102039101 A CN102039101 A CN 102039101A CN 2009100936218 A CN2009100936218 A CN 2009100936218A CN 200910093621 A CN200910093621 A CN 200910093621A CN 102039101 A CN102039101 A CN 102039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tress annular
- prestressed
- mold
- mould
- prest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缸(1)、预应力环(2)、保护圈(3);各层预应力环(2)的轴向高度为阶梯状,且各层预应力环(2)的上、下两端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倾角为2°~15°;预应力环(2)安装在保护圈(3)内;压缸(1)、预应力环(2)和保护圈(3)之间利用过盈配合紧套在一起;根据模具内压大小的不同,预应力环(2)的层数可分别取3~6层。本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各预应力环呈阶梯状、且上、下两端面有一定倾角,有利于多层预应力结构的形成,能够保证良好的过盈效果,有利于增强模具的承载能力,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合成金刚石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属精密成形与模具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金刚石合成工作环境中,模具型腔表面承受着的压力高达6~10GPa,温度高达1500~2000℃,对于模具的承载能力要求非常高。由于模具材料的抗拉强度有限,普通的整体式结构模具难以承受工作过程中的巨大切向拉应力,易出现裂纹导致破坏,或者型腔过度变形致使产品尺寸精度超差等问题。因此,工程中常用预应力环组合模具,通过作用在模具外表面上的径向预应力,改变模具内部的应力分布,减小危险点应力的大小,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寿命。
现有的两面顶人造金刚石模具常存在模具寿命短、生产效率低、大尺寸制品材质不均等缺点。如美国GE公司H.T.Hall提出的两面顶模具高压冲程适中、压力稳定性好,能够获得高档的人造金刚石,但外层预应力环常出现断裂失效,模具寿命低;日本人研究提出的石塚型人造金刚石合成模具外侧设置有多层预应力圈,压缸置于预应力圈的中间部位,金刚石合成腔体较小,生产效率低,不符合合成腔体大型化的要求。
因此,针对金刚石合成模具易出现开裂失效,寿命低,生产成本高、产品档次低等问题,如何能够在模具材料抗拉强度有限的条件下,改进模具结构,提高合成金刚石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延长金刚石合成模具的使用寿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具有增强模具的承载能力,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合成金刚石的品质和生产效率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在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的结构中,设置有:压缸、预应力环、保护圈;各层预应力环的轴向高度为阶梯状,内层低、外层高,且各层预应力环的上、下两端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倾角为2°~15°;预应力环安装在保护圈内;压缸、预应力环和保护圈之间利用过盈配合紧套在一起;根据模具内压大小的不同,预应力环的层数可分别取3~6层。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通过层间过盈量预紧,结构上具有预应力环呈阶梯状、各预应力两端面有一定倾角,有利于多层预应力结构的形成,能够保证良好的过盈效果,有利于改善模具的工作应力情况,增强模具的承载能力,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合成金刚石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压缸、2.预应力环、3.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由压缸1、预应力环2、保护圈3组成,压缸1与阶梯式预应力环模具配套,各层预应力环2的轴向高度为阶梯状,内层低、外层高,且各层预应力环2的上、下两端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倾角为2°~15°;保护圈3起安全防护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首先根据金刚石合成要求的不同,选择确定压缸1、预应力环2以及保护圈3的材料;再根据金刚石合成要求的不同以及内压的大小,选择确定预应力环2的层数,预应力环2的层数一般可分别取3~6层。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装配时,利用过盈配合,把压缸1、多层预应力环2以及保护圈3紧套起来,形成一个多层的预应力结构,即在模具各层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的预紧力,也称装配压力。在装配压力作用下,压缸上产生切向预压应力,预应力的大小取决于配合的过盈量以及模具的结构参数,其参数包括:阶梯式预应力环2的轴向尺寸、阶梯式预应力环2的端面倾角以及各环直径。挤压时,工作内压在压缸表面产生的切向拉应力与预应力相叠加,使切向拉应力大大减小,甚至被完全抵消。因此,由于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本身的结构特点和预压配合的作用结果,使得模具工作应力得以改善,模具材料得到充分的应用,模具强度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Claims (3)
1.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包括压缸(1)、预应力环(2)、保护圈(3),其特征在于各层预应力环(2)的轴向高度为阶梯状,内层低、外层高,且各层预应力环(2)的上、下两端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预应力环(2)安装在保护圈(3)内;压缸(1)、预应力环(2)和保护圈(3)之间利用过盈配合紧套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环(2)的上、下两端面内低外高的倾斜面的倾角为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其特征在于根据模具内压大小的不同,预应力环(2)的层数可分别取3~6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36218A CN102039101A (zh) | 2009-10-14 | 2009-10-14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36218A CN102039101A (zh) | 2009-10-14 | 2009-10-14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9101A true CN102039101A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390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936218A Pending CN102039101A (zh) | 2009-10-14 | 2009-10-14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3910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72755A (zh) * | 2012-09-30 | 2013-01-16 | 吉林大学 | 一种多层交错剖分式高压装置 |
CN104959080A (zh) * | 2015-07-13 | 2015-10-07 | 吉林师范大学 | 用于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烧结体的腔体组装及组装方法 |
CN107790068A (zh) * | 2016-09-07 | 2018-03-13 | 赵琳益 | 耳片状外框铰链支撑梁框架超高压预应力年轮模具 |
CN109899675A (zh) * | 2019-04-02 | 2019-06-18 | 济南大学 | 一种施加阶梯预应力的筒体结构 |
-
2009
- 2009-10-14 CN CN2009100936218A patent/CN1020391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72755A (zh) * | 2012-09-30 | 2013-01-16 | 吉林大学 | 一种多层交错剖分式高压装置 |
CN102872755B (zh) * | 2012-09-30 | 2014-12-24 | 吉林大学 | 一种多层交错剖分式高压装置 |
CN104959080A (zh) * | 2015-07-13 | 2015-10-07 | 吉林师范大学 | 用于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烧结体的腔体组装及组装方法 |
CN104959080B (zh) * | 2015-07-13 | 2016-10-26 | 吉林师范大学 | 用于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烧结体的腔体组装及组装方法 |
CN107790068A (zh) * | 2016-09-07 | 2018-03-13 | 赵琳益 | 耳片状外框铰链支撑梁框架超高压预应力年轮模具 |
CN109899675A (zh) * | 2019-04-02 | 2019-06-18 | 济南大学 | 一种施加阶梯预应力的筒体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1298680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ner plate for cement industry tube mill | |
CN102039101A (zh)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
CN111618277B (zh) | 一种易拆卸、易加工、可修复、高耐磨陶瓷合金复合磨辊的制造方法 | |
CN107457536A (zh) | 一种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挤压辊的制作工艺 | |
CN201645343U (zh) | 超硬磨料砂轮工作层节块半径方向压制成型模具 | |
CN102537364A (zh) | Peek聚醚醚酮非金属蜂窝密封的制作方法 | |
CN103410848A (zh) | 抗蠕变复合材料推力垫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1543415U (zh) | 阶梯式预应力环合成金刚石模具 | |
CN101927275A (zh) | 一种扁挤压筒的内套及扁挤压筒 | |
CN105268891B (zh) | 高颈法兰精锻镶块模具 | |
CN111069594B (zh) | 一种低成本、可修复陶瓷合金复合衬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2773300A (zh) | 异形型腔硬质合金冷挤压模具 | |
CN202434211U (zh) | 一种用于压制uo2燃料芯块的整体硬质合金冲头 | |
CN102211190B (zh) | 一种制备硬质合金空心球体的模具及制备方法 | |
CN109848237B (zh) | 一种空心铝型材挤压模上模 | |
CN102806297A (zh) | 新型结合齿圈用硬质合金冷锻模具 | |
CN203614044U (zh) |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 |
CN101543749B (zh) | 生物质颗粒制粒机用过盈联接的双层环模 | |
CN205207436U (zh) | 滑动轴承轴瓦绝缘结构和轴瓦 | |
CN111167377B (zh) | 一种弧形顶锤式四面顶超高压装置 | |
CN204736112U (zh) | 砂轮成型模具 | |
CN105364731B (zh) | 一种重负荷砂轮的加工方法 | |
CN219570026U (zh) | 一种用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硬质合金基体 | |
CN202752051U (zh) | 一种耐磨破碎滚轴 | |
CN207647466U (zh) | 一种金刚石复合片基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