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578B -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578B
CN102035578B CN200910178918.4A CN200910178918A CN102035578B CN 102035578 B CN102035578 B CN 102035578B CN 200910178918 A CN200910178918 A CN 200910178918A CN 102035578 B CN102035578 B CN 102035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signal
automatic gain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9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5578A (zh
Inventor
肖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09101789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5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包括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本发明可提高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信号经过无线信道到达接收天线的时候,信号的功率由于受到各种衰落及干扰的影响,通常会存在一个较大的动态波动范围;为了使终端接收机能适应较大的信号动态范围,而且更有效的利用模数转换模块进行数据处理,通常在终端接收机内设置一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Gain Control,简称AGC)装置。一般情况下,终端的AGC装置主要包括模拟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简称VGA)、低噪声放大器、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信号功率估计装置、滤波器、增益控制装置;并且,增益控制装置的输出信号反馈至VGA,以控制VGA放大增益的变化,由此构成自动增益控制,维持接收信号的幅度稳定。
另一方面接收分集是移动通信系统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在发端或者终端采用多个发送或接收天线,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就移动终端而言,通过引入接收分集获得信号的多个副本可以有效提高吞吐量。因此引入接收分集是支持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等系统的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相应对于接收分集时多个接收天线的增益控制,可以采用多套独立AGC装置对各天线的接收信号分别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天线上的输出信号有合适的信号幅度,但是独立的增益控制导致不同路信号出现不同的放大倍数,进而导致不同路信号的噪声幅度不一致,这会增加分集接收模块的复杂度,或者影响其接收性能。而另一种方式,还可以采用一套AGC电路对两路信号同时进行增益控制。例如始终选取两路信号中较强信号的功率进行增益控制计算可以保证两路信号有大致相同的噪声幅度,并保持强信号的幅度适中;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保证单路信号幅度稳定,单路信号会出现强弱变化。在某些情况下,接收端需要同时支持单天线的处理模块和双天线的处理模块,单天线模块又不便于在两路信号间切换,通常只接收固定的一路信号,这样单路信号幅度的变化会导致单天线模块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可同时支持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工作,且提高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包括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终端中还包括单天线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依次包括模数转换器、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求和模块;所述求和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滤波信号进行累加作为放大增益输出;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还包括延迟器,延迟器的输入端与求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增益平衡模块,各延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延迟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后输入至所述增益平衡模块;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用于根据从各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以及从所述延迟器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调整各路数字信号,减小各数字信号间的增益差别;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与各增益平衡模块的使能端相连且与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的使能端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增益平衡模块使能,同时控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非使能;或者,用于控制各增益平衡模块非使能,同时控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使能。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终端中还包括单天线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还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天线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求和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增益输入端;
所述延迟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使此延迟器输出的信号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时间,与所述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信号传输到可变增益放大器并生效,而且经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第一个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天线信号的到达时间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增益平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根据下式进行信号处理:
gain=min(gain1,...,gainn)
factor i = 2 - abs ( gain i - gain )
datai=inputi*factori
n为大于0的整数,inputi是第i路模数转换器至增益平衡模块的输入,datai是增益平衡模块的第i路输出,gaini是第i路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经过延迟器后的输出,factori为增益平衡模块对第i路天线信号的平衡因子,1≤i≤n,abs为取绝对值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终端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对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独立增益控制导致分集模块性能下降,而单套AGC的简单控制又可能导致单天线模块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提高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的性能,并同时具备硬件实现的高度灵活性,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同时支持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工作。
2,支持两种工作模式,模式0时保证了单天线模块信号的稳定,同时又保证了双天线模块噪声幅度的大体一致,兼顾了两者的性能;模式1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在两路信号的功率之间连续可调,可以在单天线模块和双天线模块之间折中。
3,支持不同的射频器件,若射频器件不支持两路VGA控制增益,可以工作于模式1且只使用其中一路增益控制信号。
4,高度的灵活性,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模式选择和参数调节工作于最佳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对应对每个天线分别采用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用于控制此天线信号的自动增益。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此装置中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图中只示出了一套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结构图以作说明,本实施例中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
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依次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滤波器、求和模块;所述求和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增益输入端。
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根据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对从天线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模数转换器;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可变增益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功率估计模块,用于对模数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估计并输出功率估计信号;
例如,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两路时,功率估计模块分别估计两路数字信号的功率power1,power2,可以根据下式采用直接对接收信号功率求和计算:
p 1 = Σ i = 1 N | r 1 i | 2 - - - ( 1 )
p 2 = Σ i = 1 N | r 2 i | 2
式中N为参数,决定AGC的控制周期;r1i,r2i为来自两个天线的接收信号。也可以根据下式采用信号模的总和计算功率:
p 1 = Σ i = 1 N | r 1 i | - - - ( 2 )
p 2 = Σ i = 1 N | r 2 i |
信号求模可以采用近似计算进行,以消除乘法运算。估计出功率后该模块根据下式对估计出的功率进行对数计算,变换到对数域:
power1=log2(p1)
(3)
power2=log2(p2)
对数计算一般采用近似计算进行,如分段折线法,这里不再赘述。
误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接收到的功率估计信号与参考功率信号的功率差值信号;
滤波器,用于对接收到的功率差值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结果进行放大得到滤波信号;
求和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滤波信号进行累加作为放大增益输出。
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n(n为大于0的整数)路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根据下式进行n路信号的处理:
out1=...=outi=...=outn    (4)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1≤i≤n,outi是第n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例如,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两路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输入输出关系如下
out1=out2=α*power1+β*max(power1,power2)+γ*min(power1,power2)(5)
power1是第一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power2是第二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out1是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第一路天线信号对应的功率输出信号用于输入第一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误差计算模块;out2是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第二路天线信号对应的功率输出信号用于输入第二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误差计算模块。α,β,γ为[0,1]间的可调参数,通常保证三者满足关系α+β+γ=1。此时两路输出相等,且取值可通过改变参数在min(power1,power2),max(power1,power2)之间连续变化。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此实施例一中,对天线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将对应的天线信号采用来自求和模块的放大增益对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
2)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模数转换器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功率估计模块;
3)任选一路天线信号将其模数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至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4)功率估计模块计算输入信号的功率,可以采用式(1)直接计算或者采用式(2)通过近似方法计算,并转换到对数域,输入到误差信号计算模块;
5)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两路时,对各输入功率进行变换,α,β,γ可以根据需要配置;out1,out2取值通过改变参数可以在min(power1,power2),max(power1,power2)之间连续变化,且两路信号始终采用相同增益对信号进行放大;
6)误差计算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与参考功率信号做差得到功率差值信号后输入滤波器;
7)滤波器对接收到的功率差值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结果进行放大得到滤波信号输入到求和模块;
8)求和模块对接收到的滤波信号进行累加作为放大增益输出到可变增益放大器;
9)各可变增益放大将对应的天线信号采用来自求和模块的放大增益对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
10)各模数转换器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分集接收模块。
本实施例一对各路天线信号采用相同的放大倍数进行幅度控制,保证两路信号有大致相同的噪声幅度,提高分集接收模块的性能,通过调节功率信号处理模块处的参数,使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分集接收模块的性能得到最佳折中。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图中只示出了一套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结构图以作说明,本实施例中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
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除了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组成模块外,还包括延迟器,延迟器的输入端与求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包括增益平衡模块,各延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还包括一与各增益平衡模块的使能端相连且与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的使能端相连的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增益平衡模块非使能,功率信号处理模块使能时,执行实施例一(可称为模式1)所述的方案;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增益平衡模块使能,功率信号处理模块非使能时,执行下面描述的方案(可称为模式0的方案),功率信号处理模块将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信号直接输入到误差计算模块。
下面具体描述实施例二中执行模式0方案的详细内容:
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依次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滤波器、求和模块;所述求和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至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增益输入端;可变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滤波器,求和模块的功能与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还包括延迟器,延迟器的输入端与求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增益平衡模块,各延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延迟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后输入至所述增益平衡模块;此延迟器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的时间可以有多种取值,较佳的方式是:使此延迟器输出的信号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时间,与所述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信号传输到可变增益放大器并生效,而且经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第一个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天线信号的到达时间对齐;
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用于根据从各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以及从所述延迟器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调整各路数字信号,减小各数字信号间的增益差别。
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n(n为大于0的整数)路时,增益平衡模块根据下式进行n路信号的增益平衡:
gain=min(gain1,...,gainn)
factor i = 2 - abs ( gain i - gain ) - - - ( 6 )
datai=inputi*factori
其中,inputi是第i路模数转换器至增益平衡模块的输入,datai是增益平衡模块的第i路输出,gaini是第i路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经过延迟器后的输出,1≤i≤n,factori为增益平衡模块对第i路天线信号的平衡因子,abs为取绝对值操作。
例如,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两路时,两路天线信号对应的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分别为gain1,gain2,增益平衡模块根据下式进行两路信号的增益平衡:
factor=2-abs(gain1-gain2)
cond=(gain1>=gain2)    (7)
data1=input1*(cond*factor+not(cond))
data2=input 2*(not(cond)*factor+cond)
式中input1,input2为增益平衡模块输入,data1,data2为输出;cond=(gain1>=gain2)为条件表达式,gain1>=gain2成立时取值1,否则为0;not表示取非。增益修正因子factor的指数计算由于指数中有小数,需要采用近似计算,通常也采用分段折线法,这里不再赘述。
gain1,gain2用于衡量射频电路对接收信号的实际放大倍数,若射频放大倍数分别为F 1,F2,则gain1=log2(F1),gain2=log2(F2)。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执行模式0的方案时,对天线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将对应的天线信号采用来自求和模块的放大增益对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
2),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模数转换器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功率估计模块;
3),任选一路天线信号将其模数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至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4),功率估计模块计算输入信号的功率,可以采用式(1)直接计算或者采用式(2)通过近似方法计算,并转换到对数域,输入到误差信号计算模块;
5),误差计算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与参考功率信号做差得到功率差值信号后输入滤波器;
6),滤波器对接收到的功率差值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结果进行放大得到滤波信号输入到求和模块;
7),求和模块对接收到的滤波信号进行累加作为放大增益输出到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延迟器;
8),延迟器将放大增益延时后送入增益平衡模块,使此延迟器输出的信号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时间,与所述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信号传输到可变增益放大器并生效,而且经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第一个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天线信号的到达时间对齐;
9),增益平衡模块根据从各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调整各路数字信号,减小各数字信号间的增益差别。
终端的天线信号共有两路时,增益平衡模块将两路增益做差,计算绝对值并取反,再进行指数计算得到增益修正因子,而后采用修正因子与放大增益较大的一路信号相乘进行增益修正,使两路信号的增益基本持平,如式(7);
10)增益平衡模块将输出信号输入分集模块进行信号检测。
执行模式0的方案时,通过延迟器和增益平衡模块使各路天线信号的增益差值减小,使各天线信号中的噪声幅度的差值减小,提高分集接收模块的性能。执行模式0的方案时,除了应用于只支持分集接收模块的终端外,还可以应用于同时支持分集接收模块和单天线接收模块的终端,对各天线信号分别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可保证单个天线信号的基本稳定,进而保持单天线模块性能的稳定;并且通过延迟器和增益平衡模块提高分集接收模块的性能,可兼顾此两模块的性能,且保证高度灵活的硬件实现。
实施例二中采用增益平衡,功率估计函数变换两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实现对多个天线的自动增益控制,充分保证了AGC(自动增益控制)硬件控制模块的灵活性,并同时兼顾单天线接收模块和双天线接收模块的性能。
本发明中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可应用于WCDMA,TD-SCDMA,LTE等采用接收分集并且需要同时支持单天线模块的移动通信终端。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包括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中还包括单天线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3.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位于包含分集接收模块的移动终端内,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且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均与分集接收模块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依次包括模数转换器、功率估计模块、误差计算模块、求和模块;所述求和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滤波信号进行累加作为放大增益输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端与各功率估计模块均相连且输出端与各误差计算模块均相连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还包括延迟器,延迟器的输入端与求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增益平衡模块,各延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延迟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后输入至所述增益平衡模块; 
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用于根据从各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以及从所述延迟器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调整各路数字信号,减小各数字信号间的增益差别;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与各增益平衡模块的使能端相连且与各功率信号处理模块的使能端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增益平衡模块使能,同时控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非使能;或者,用于控制各增益平衡模块非使能,同时控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使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中还包括单天线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一个自动 增益控制子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终端的单天线接收模块。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还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天线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求和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增益输入端; 
所述延迟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放大增益信号进行延时,使此延迟器输出的信号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时间,与所述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信号传输到可变增益放大器并生效,而且经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第一个到达所述增益平衡模块的天线信号的到达时间对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平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根据下式进行信号处理: 
gain=min(gain1,…,gainn
Figure FDA00003539159300031
datai=inputi*factori
n为大于0的整数,inputi是第i路模数转换器至增益平衡模块的输入,datai是增益平衡模块的第i路输出,gaini是第i路求和模块输出的放大增益经过延迟器后的输出,factori为增益平衡模块对第i路天线信号的平衡因子,1≤i≤n,abs为取绝对值操作。 
8.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包括一个以上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每一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与一终端天线相连; 
对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的功率估计模块输出的功率信号确定一幅值居于各功率信号中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一折中功率信号作为各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误差计算模块; 
其中,在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中共有n路天线信号时,将下式的值确 定为折中功率信号: 
α*power1+β*max(power1,…,powern)+γ*min(power1,…,powern); 
n为大于0的整数,poweri是第i路天线信号对应的自动增益控制子装置中功率估计模块的输出信号,1≤i≤n,min为取最小值操作,max为取最大值操作,α、β、γ是作为功率估计系数的实数,且满足α+β+γ=1。 
CN200910178918.4A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035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918.4A CN102035578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918.4A CN102035578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578A CN102035578A (zh) 2011-04-27
CN102035578B true CN10203557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388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918.4A Active CN102035578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5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919B (zh) * 2013-10-24 2018-06-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信号强度检测的自动增益控制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4244288A (zh) * 2014-08-26 2014-12-24 李青花 一种wlan中继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04270780B (zh) * 2014-08-29 2017-12-26 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ZigBee中继传输系统
CN104954032B (zh) * 2015-05-22 2018-01-26 豪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接收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440A (zh) * 2005-05-25 2005-11-16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载波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
US7433663B1 (en) * 2005-05-27 2008-10-07 Ralink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ple receiving antenna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440A (zh) * 2005-05-25 2005-11-16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载波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
US7433663B1 (en) * 2005-05-27 2008-10-07 Ralink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ple receiving antenna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578A (zh)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97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in transmit baseband
US8140106B2 (en) Peak factor reduc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GB2381396A (en) Controlling transmitter,to reduce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by pulse shape filtering I and Q baseband signals and controlling peak to averge power ratio
CN103427874A (zh) 多径环境下大发射功率同时同频自干扰抵消系统及方法
CN102035578B (zh)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US7856216B2 (en) Diversity receiver and gain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7257245B (zh) 抗干扰收发单元、收发装置及抗干扰衰减处理方法
CN102118176B (zh)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字收发信机
CN105337917A (zh) 一种用于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增益补偿技术
CN109150229A (zh) 控制tdd系统的接收灵敏度的移动终端及时分双工系统
CN101741402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下适用于超大动态范围的无线接收机
CN102035487B (zh) 一种用于分集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855180B2 (en) Receiver with enhanced DC compensation
CN101510786A (zh) 具备低电力消耗的接收器
CN203522662U (zh) 短波接收机增益混合控制装置
CN104247276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匹配天线阻抗的装置和方法
US9793938B2 (en) Intermediate-frequency analogue-to-digital conversion device
CN216599593U (zh) 高精度数字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射频接收机
CN101682341B (zh) 增加无线电接收器的灵敏度
CN102832896A (zh)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080119152A1 (e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372343C (zh) 数字脉冲成型滤波器输出增益的控制装置
CN216016892U (zh) 一种宽带信号补偿装置及宽带信号合成系统
JP5163527B2 (ja) 増幅装置
CN117607924B (zh) 卫星定位系统接收电路、芯片和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BRANCH OF ZTE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309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02

Address after: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6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1

Address after: Dameisha Yan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85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Assignee: Xi'an Chri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44002003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ersity recep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