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2705A -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2705A
CN102032705A CN 201010600155 CN201010600155A CN102032705A CN 102032705 A CN102032705 A CN 102032705A CN 201010600155 CN201010600155 CN 201010600155 CN 201010600155 A CN201010600155 A CN 201010600155A CN 102032705 A CN102032705 A CN 102032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interface
magnetic valve
heat exchang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001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2705B (zh
Inventor
杨永安
马晨
李砚明
吕正刚
陆佩强
毛力
董小勇
严雷
叶庆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 Dan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010600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2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2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27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压缩热泵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易于能量调节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能够实现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相互转换,提高热泵系统的效率。同时在夏季热泵系统作为空调使用时,全部压缩机都可以投入使用,提高夏季制冷量。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通过连接于各个压缩机的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实现高压级与低压级的互换。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可通过调节制冷剂流量提高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循环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机头的既能实现单级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又能实现单级和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的系统,在实现双级压缩制冷和热泵循环时,可以提高系统能效比。
背景技术
联机热泵供暖系统应用于冬季采暖,具有系统简单,无需人员职守等优点。但当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之差较大时,多联机热泵压缩机由于压缩比较大,效率极低,应使用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现有技术中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有单机头和多机头两种方式,在单机头中一般采用中间补气方式实现双级压缩,此时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压缩容积比一般固定为1∶3或1∶2。由于热泵系统的蒸发压力会随室外环境温度而变化,系统的中间压力以及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气缸容积比也会不断变化,这对于设计好的高低压气缸容积比是不经济的。现有技术中的多机头方式虽然采用变制冷剂流量方式以保证合适的压缩比及合适的气缸容积比,但压缩机形式固定,夏季作为空调使用时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机不能同时使用,系统的初投资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能量调节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能够实现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相互转换,提高热泵系统的效率。同时在夏季热泵系统作为空调使用时,全部压缩机都可以投入使用,提高夏季制冷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管侧入口和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出口与中间冷却器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和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管侧入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管侧出口分别与第一膨胀阀入口、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出口与中间冷却器壳侧进口连接,第二膨胀阀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一种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的管侧入口、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一种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一种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由多组压缩机组组成,通过连接于各个压缩机吸气端和排气端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实现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相互转换,当需要单级制冷循环或单级热泵循环时,所有压缩机均可参加工作,系统的初投资较小。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和双级压缩热泵循环。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通过调节制冷剂流量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同时在夏季热泵系统作为空调使用时,全部压缩机都可以投入使用,提高夏季制冷量。
2、本发明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通过对参与系统循环压缩机的开停或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的流量的调节,可实现制冷和热泵系统的小温差波动控制,可实现系统制冷量或制热量的有效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一级压缩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四通换向阀的接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通过多组压缩机组并联,利用连接于各个压缩机吸气端和排气端的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能够实现高压级压缩机与低压级压缩机的相互转换,从而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和双级压缩热泵循环。在节流阀的数量、中间冷却器的形式以及节流阀与中间冷却器的连接方式上的改变可以有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等四种形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5,中间冷却器是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压缩机1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2-4连接,第二电磁阀3-2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3-3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3-4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6-1的入口、第四单向阀6-4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6-2的入口、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6-1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2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5管侧入口、第一膨胀阀7-1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7-1出口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7-2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7-2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6-3入口和第四单向阀6-4入口连接。
图1所示的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系统运行情况如下:
1、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后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单向阀6-1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制冷循环。
2、系统为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一换热器4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一单向阀6-1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另一路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后的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
3、系统为单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单向阀6-2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热泵循环。
4、系统为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二换热器8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二单向阀6-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另一路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后的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
实施例2
图2为另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除了第二节流阀的连接方式不同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5,中间冷却器是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压缩机1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2-4连接,第二电磁阀3-2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3-3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3-4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6-1的入口、第四单向阀6-4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6-2的入口、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6-1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2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5管侧入口连接,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与第一膨胀阀7-1入口、第二膨胀阀7-2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7-1出口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连接,第二膨胀阀7-2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6-3入口、第四单向阀6-4入口连接。
图2所示的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系统运行情况如下:
1、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后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单向阀6-1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制冷循环。
2、系统为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一换热器4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一单向阀6-1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另一路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
3、系统为单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单向阀6-2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热泵循环。
4、系统为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二换热器8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二单向阀6-2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另一路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通、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
实施例3
图3为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5,中间冷却器为带有液面的壳管式换热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压缩机1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2-4连接,第二电磁阀3-2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3-3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3-4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6-1的入口、第四单向阀6-4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6-2的入口、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6-1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2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5的管侧入口、第一膨胀阀7-1的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7-1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7-2的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7-2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6-3入口、第四单向阀6-4入口连接。
图3所示的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系统运行情况如下:
1、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后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单向阀6-1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制冷循环。
2、系统为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一换热器4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一单向阀6-1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气相出口出来,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吸气口,另一路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从中间冷却器5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
3、系统为单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单向阀6-2进入中间冷却器5管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管侧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热泵循环。
4、系统为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二换热器8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二单向阀6-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吸热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出口出来。另一路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气相出口出来,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吸气口,另一路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进口进入,经放热过冷后从中间冷却器5的管侧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从中间冷却器5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通、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通,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
实施例4
图4为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5,中间冷却器为储液式换热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压缩机1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2-4连接,第二电磁阀3-2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气相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3-3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3-4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6-1的入口、第四单向阀6-4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6-2的入口、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6-1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2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7-1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7-1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7-2的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7-2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6-3入口、第四单向阀6-4入口连接。
图4所示的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系统运行情况如下:
1、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后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单向阀6-1进入第一节流阀7-1中节流到中压压力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从中间冷却器5液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制冷循环。
2、系统为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一换热器4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一单向阀6-1由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液相中压制冷剂从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
3、系统为单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后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单向阀6-2由第一节流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液相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再次节流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热泵循环。
4、系统为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二换热器8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二单向阀6-2由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液相中压制冷剂从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与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混合后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
实施例5
图5为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8、中间冷却器5,中间冷却器为储液式换热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压缩机1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3-2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3-3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5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3-4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6-1的入口、第四单向阀6-4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6-2的入口、第三单向阀6-3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6-3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2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7-1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7-1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5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的7-2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7-2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6-3入口、第四单向阀6-4入口连接。
图5所示的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热泵循环。系统运行情况如下:
1、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后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单向阀6-1进入第一节流阀7-1中节流到中压压力后从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从中间冷却器5液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由第二节流阀7-2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制冷循环。
2、系统为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8为蒸发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一换热器4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一单向阀6-1由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液相中压制冷剂从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三单向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从中间冷却器5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相通、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通,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2-2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放热。
3、系统为单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各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制冷剂由压缩机1压缩至高压压力后,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2-4、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2-3后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单向阀6-2由第一节流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从中间冷却器5液相出口出来后由第二节流阀7-2再次节流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接口2-2、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电磁阀3-4回到压缩机1中,完成热泵循环。
4、系统为双级压缩热泵循环时:第一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8为冷凝器,多台压缩机中的一台或几台担任低压级压缩机使用,其余的压缩机担任高压级压缩机使用。
低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低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电磁阀3-2开启,第三电磁阀3-3关闭,第四电磁阀3-4开启,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相通、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通,第二换热器8冷凝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经第二单向阀6-2由第一膨胀阀7-1节流到中压压力后进入中间冷却器5壳侧进口,液相中压制冷剂从中间冷却器5的液相出口流出,在第二节流阀7-2中节流降压至低压压力,经第四单向阀6-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吸热后的低压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一接口和第四电磁阀3-4进入低压级压缩机中,级压缩机压缩出的中压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阀3-2从中间冷却器5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进入中间冷却器5中。
高压级压缩机部分的循环为:与作为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开启、第二电磁阀3-2关闭、第三电磁阀3-3开启、第四电磁阀3-4关闭,四通换向阀2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通、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通,从中间冷却器5气相出口出来的中压制冷剂经与高压级压缩机连接的第三电磁阀3-3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成高压压力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磁阀3-1、四通换向阀2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2第三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8中冷凝放热,产生制热现象。
本发明的压缩机是现有技术,压缩形式不限,可以是容积型或速度型。可以是定频压缩机,也可以是变频压缩机或是直流调速压缩机。可以是定流量压缩机,也可以是变流量压缩机。
本发明的电磁阀为现有技术。在系统中可以用三通换向阀或四通换向阀代替。
本发明的第一换热器4与第二换热器6为现有技术,换热器形式不限。可以是壳管式、套管式,也可以是翅片式、绕片式或其他形式的表面冷却器。
本发明中的节流阀为现有技术,且形式不限,可以是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也可以是孔板节流装置等。
本发明中的制冷剂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物。

Claims (5)

1.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管侧入口和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出口与中间冷却器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和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2.一种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管侧入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管侧出口分别与第一膨胀阀入口、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出口与中间冷却器壳侧进口连接,第二膨胀阀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3.一种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中间换热器的管侧入口、第一膨胀阀的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管侧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4.一种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5.一种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冷却器,每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压缩机的排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第一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液面下方壳侧进口连接,第三电磁阀并联后与中间冷却器的气相出口连接,第四电磁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每组压缩机组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并联后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并联并同时与第一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中间冷却器的壳侧进口连接,中间冷却器的液相出口与第二膨胀阀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入口、第四单向阀入口连接。
CN201010600155A 2010-12-22 2010-12-22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2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0155A CN102032705B (zh) 2010-12-22 2010-12-22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0155A CN102032705B (zh) 2010-12-22 2010-12-22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2705A true CN102032705A (zh) 2011-04-27
CN102032705B CN102032705B (zh) 2012-08-29

Family

ID=4388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0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2705B (zh) 2010-12-22 2010-12-22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2705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261A (zh) * 2012-11-12 2013-01-30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2901278A (zh) * 2012-11-12 2013-01-30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2910694A (zh) * 2012-10-31 2013-02-06 南京紫晶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双级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
CN103322718A (zh) * 2013-07-04 2013-09-25 天津商业大学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5758048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5758047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5758049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5783326A (zh) * 2016-05-03 2016-07-20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8019974A (zh) * 2018-01-25 2018-05-11 天津商业大学 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088109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天津商业大学 带中间补气的热泵系统
CN108088110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天津商业大学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253654A (zh) * 2018-03-21 2018-07-06 天津商业大学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循环与双级循环的热泵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7279B1 (en) * 2000-05-24 2002-04-09 Keum Su Jin Heat pump system
CN201014625Y (zh) * 2007-03-23 2008-01-30 大连中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装置
CN101457949A (zh) * 2007-12-13 2009-06-17 大连中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寒冷地区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装置
CN201909490U (zh) * 2010-12-22 2011-07-27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7279B1 (en) * 2000-05-24 2002-04-09 Keum Su Jin Heat pump system
CN201014625Y (zh) * 2007-03-23 2008-01-30 大连中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装置
CN101457949A (zh) * 2007-12-13 2009-06-17 大连中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寒冷地区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装置
CN201909490U (zh) * 2010-12-22 2011-07-27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694A (zh) * 2012-10-31 2013-02-06 南京紫晶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双级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
CN102910694B (zh) * 2012-10-31 2013-11-20 南京紫晶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双级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
CN102901261A (zh) * 2012-11-12 2013-01-30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2901278A (zh) * 2012-11-12 2013-01-30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2901278B (zh) * 2012-11-12 2014-10-01 天津商业大学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3322718A (zh) * 2013-07-04 2013-09-25 天津商业大学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5758049B (zh) * 2016-05-03 2018-07-20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5758048B (zh) * 2016-05-03 2018-07-20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5758049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5783326A (zh) * 2016-05-03 2016-07-20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5758047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5758047B (zh) * 2016-05-03 2019-01-22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5783326B (zh) * 2016-05-03 2019-01-22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5758048A (zh) * 2016-05-03 2016-07-13 天津商业大学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108019974A (zh) * 2018-01-25 2018-05-11 天津商业大学 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088110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天津商业大学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088109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天津商业大学 带中间补气的热泵系统
CN108019974B (zh) * 2018-01-25 2024-04-05 天津商业大学 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088110B (zh) * 2018-01-25 2024-04-05 天津商业大学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CN108088109B (zh) * 2018-01-25 2024-04-05 天津商业大学 带中间补气的热泵系统
CN108253654A (zh) * 2018-03-21 2018-07-06 天津商业大学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循环与双级循环的热泵系统
CN108253654B (zh) * 2018-03-21 2024-03-26 天津商业大学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循环与双级循环的热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2705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2705B (zh)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102022851B (zh)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03175344B (zh)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35437B (zh)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202254464U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制冷系统
CN201819476U (zh) 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直流变频空调
CN201909490U (zh)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201935467U (zh)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01943503B (zh) 空调制冷设备
CN105758047B (zh)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205690729U (zh) 变流量单工质并联换热器复叠热泵系统
CN101487643A (zh) 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CN109340960B (zh) 机房和房间的组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65778U (zh) 一种新型热泵系统
CN108759157B (zh) 一次节流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208222889U (zh)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压缩循环与双级压缩循环的制冷系统
CN113154557B (zh) 一种准二级压缩四管制空调系统
CN205641653U (zh) 变流量单工质共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复叠制冷系统
CN210861786U (zh) 一种三工况系统
CN209371557U (zh) 一种蒸发式复合源冷暖机组
CN203533949U (zh)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8759156B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5202609A (zh) 一种利用大气自然冷源增大工质液体过冷度的供暖用热泵系统
CN206771791U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IANJIN BINHAI ZONGHENG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

Effective date: 20131008

Owner name: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Effective date: 201310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00134 BEICHEN, TIANJIN TO: 300000 NANKAI, TIANJ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08

Address after: 300000, 322, Hongqi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Binhai Zongheng Pipelin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Tianjin highway 300134 East Tianjin District of Beichen City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wo-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Pledgee: Tianjin TEDA Small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Center

Pledgo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Tianjin Binhai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echnical appraisal research institute

Registration number: 2014120000016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Assignee: Tianjin quasi Electr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12000011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wo-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1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503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Pledgee: Tianjin TEDA Small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Center

Pledgo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Tianjin Binhai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echnical appraisal research institute

Registration number: 2014120000016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wo-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Pledgee: Tianjin TEDA Small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Center

Pledgo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Tianjin Binhai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echnical appraisal research institute

Registration number: 2015120000024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605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Pledgee: Tianjin TEDA Small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Center

Pledgor: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Tianjin Binhai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echnical appraisal research institute

Registration number: 2015120000024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300000 Tianjin city of Tanggu Binhai New Area of Baoshan road and town Deshang Chutian Hotel

Patentee after: Zhou Dan

Address before: 300000, 322, Hongqi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Binhai Zongheng Pipelin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ia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