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7410B -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7410B
CN102027410B CN200980117532.0A CN200980117532A CN102027410B CN 102027410 B CN102027410 B CN 102027410B CN 200980117532 A CN200980117532 A CN 200980117532A CN 102027410 B CN102027410 B CN 102027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lens
cycle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7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7410A (zh
Inventor
川添健治
冈本充义
涩野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9/00212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913917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202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7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7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7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系统、照相机主体以及替换镜头。其中图像拍摄系统包括替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替换镜头(100)具备:光学系统,其生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第一通信部(106)和透镜控制部(105),其与经由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驱动控制光学系统。照相机主体(200)具备:第二通信部(201),其能够与第一通信部(106)进行通信;和主体控制部(203),其经由第二通信部(201),向透镜控制部(105)发送基准信号。主体控制部(203)在将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预告信息发送给透镜控制部(105)。若透镜控制部(105)接收来自照相机主体的预告信息,则进行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

Description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构成的图像拍摄系统以及能够在图像拍摄系统中使用的照相机主体和替换镜头。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构成的图像拍摄系统。在该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中,替换镜头具备聚焦透镜驱动用电动机和变焦透镜驱动用电动机,对于这些电动机的控制是与由照相机主体提供的影像的垂直同步信号同步进行的。
专利文献1:特开平3-137608号公报
在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中,例如要求切换影像的帧周期而能够拍摄多样的影像。帧周期的切换就是变更垂直同步信号的周期,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中进一步意味着作为替换镜头的控制基准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变更。
但是,替换镜头的聚焦透镜和变焦透镜的驱动需要与驱动前的透镜位置和电动机性能等对应的时间。因此,例如在这些透镜的驱动控制中,若由照相机主体突然变更基准信号的周期,则存在会产生透镜的驱动控制的中断等的隐患。即,存在替换镜头的控制中产生不良情况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由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构成的图像拍摄系统中,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伴随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的替换镜头的控制的不良情况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以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在第一方式中,提供包括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的图像拍摄系统。替换镜头具备:光学系统,其生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第一通信单元;和透镜控制单元,其与经由第一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驱动控制光学系统。照相机主体具备:第二通信单元,其能够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和主体控制单元,其经由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向透镜控制单元发送基准信号。主体控制单元在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之前,将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预告信息经由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发送给所述透镜控制单元。若透镜控制单元接收预告信息,则进行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
在第二方式中,提供一种照相机主体,其能够装配替换镜头,该替换镜头具有光学系统以及与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驱动控制光学系统的透镜控制单元。照相机主体具备:通信单元;和主体控制单元,其经由通信单元向替换镜头发送基准信号。主体控制单元经由通信单元,向替换镜头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
在第三方式中,提供一种能够装配于照相机主体的替换镜头。替换镜头具备:光学系统,其生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通信单元;和透镜控制单元,其与经由通信单元从照相机主体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驱动控制光学系统。若透镜控制单元经由通信单元从照相机主体接收到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则进行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时,从照相机主体向替换镜头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若替换镜头接收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则进行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因此,防止例如替换镜头驱动了光学系统时突然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情形,并且可以很好地进行针对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准备。因此,能够防止伴随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的替换镜头的控制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光学取景模式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实时取景模式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对比度检测方式(登山式)的焦点检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摇摆动作中的聚焦透镜的光轴L上的位置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时序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时序的图。
图中:100-替换镜头;101-物镜;102-变焦透镜;103-光圈单元;104-聚焦透镜;105-透镜控制部;106-第一通信部;107-第一端子;200-照相机主体;201-第二通信部;202-图像拍摄元件;203-主体控制部;204-五棱镜;205-目镜;206-焦点板;207-主反射镜;208-副反射镜;209-快门;210-图像显示单元;211-焦点检测单元;212-第二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构成
图1和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的结构图。图1和图2分别表示光学取景模式和实时取景模式的图像拍摄系统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各模式)。图像拍摄系统由替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构成,替换镜头100能够装卸在照相机主体200的规定位置上。
1-1.照相机主体
照相机主体200具有第二通信部201、图像拍摄元件202、主体控制部203、五棱镜204、目镜205、焦点板206、主反射镜207、副反射镜208、快门209、图像显示用液晶单元(以下称作“LCD”)210、焦点检测单元211以及第二端子212。
主体控制部203是一体化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照相机主体200内的各部分的控制电路、以及进行各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的LSI。主体控制部203控制照相机主体200中的各种时序。主体控制部203控制照相机主体200内的各部分的动作,并且,经由第二通信部201和第一通信部106向透镜控制部105输出基准信号。主体控制部203能够控制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动作。主体控制部203将从图像拍摄元件202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图像数据,并且能够进行白平衡控制等各种信号处理。主体控制部203能够向LCD210输出通过各种信号处理获得的图像数据。主体控制部203能够驱动控制快门209、主反射镜207、副反射镜208等机构。
此外,主体控制部203经由第二端子212和第一端子107向透镜控制部105输出基准信号。基准信号是以规定的周期向透镜控制部105输出的,但是,主体控制部203能够根据需要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例如,为了在暗处进行拍摄而想要确保相对于图像拍摄元件202的足够的曝光时间时,可以使基准信号的周期较长。此外,想要快速进行对焦动作时,由于在短时间内处理多个图像数据会提高对焦的速度(后述的对比检测方式的焦点检测的情况),因此也可以使基准信号的周期较短。此外,在进行从图像数据检测人的脸部这样的处理的情况下,由于短时间内处理多个图像数据会提高检测的精度,因此也可以使基准信号的周期较短。主体控制部203在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之前,经由第二通信部201、第一通信部106,向透镜控制部105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主体控制部203若经由第一通信部106、第二通信部201而从透镜控制部105获得表示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旨意的信息,则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
另外,主体控制部203被设为一体化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照相机主体200内的各部分的控制电路、以及进行各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的LSI,但是,也可以由多个LSI构成。照相机主体200具有使用者用于指示拍摄动作的快门按钮、存储通过拍摄动作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等,但是在图1和图2中省略了这些单元。主体控制部203经由第二端子212、第一端子107向透镜控制部105输出基准信号,但是也可以经由第二通信部201、第一通信部106向透镜控制部105输出基准信号。基准信号可以是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也可以是延迟了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信号。此外,也可以是与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无关的用于使照相机主体200和替换镜头100的动作同步的信号。例如,可以考虑对主体控制部203的时钟进行分频后的信号等。
焦点检测单元211对由副反射镜208反射的光学图像进行图像拍摄,并且能够检测光学图像的对焦状态。焦点检测单元211由CCD图像传感器等图像拍摄元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线传感器构成。将焦点检测单元211进行的焦点检测称作基于相位差检测方式的焦点检测。
LCD210能够显示基于由主体控制部203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图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液晶显示器构成,但是也可以由有机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元件构成。
图像拍摄元件202能够将经由替换镜头100入射的光学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并输出。图像拍摄元件202能够利用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来构成。根据图像拍摄元件202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能够检测光学图像的对焦状态。将基于图像拍摄元件202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的对焦检测称作基于对比度检测方式的焦点检测。
快门209配置在与图像拍摄元件202对置的位置上,能够通过或者阻断从替换镜头100侧向图像拍摄元件202入射的光学图像。
副反射镜208向焦点检测单元211侧反射从替换镜头100侧入射的光学图像。副反射镜208可以取如图1所示那样位于光轴L上的状态、和如图2所示那样从光轴L退避的状态。
主反射镜207由半透明反射镜构成,能够向焦点板206侧反射从替换镜头100侧入射的光学图像,并且能够使从替换镜头100侧入射的光学图像透射到副反射镜208。主反射镜207可以取如图1所示那样位于光轴L上的状态、和如图2所示那样从光轴L退避的状态。
焦点板206对由主反射镜207反射后的光学图像进行成像。五棱镜204在内部反射由焦点板206成像后的光学图像并将其引导至目镜205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取景器由焦点板206、五棱镜204以及目镜205构成,使用者能够从目镜205的外侧观察光学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切换光学取景模式和实时取景模式。这里,实时取景模式是指将入射到替换镜头100的光学图像在照相机主体200内转换为图像数据,并能够将该图形数据显示在LCD210上的模式。光学取景模式是指使用者能够经由目镜205观察入射到替换镜头100的光学图像的模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实时取景模式称作“LV模式”,将光学取景模式称作“取景器模式”。
1-2.替换镜头
替换镜头100具有物镜101、变焦透镜102、光圈单元103、聚焦透镜104、透镜控制部105、第一通信部106以及第一端子107。
透镜控制部105是一体化了微型计算机、控制替换镜头100内的各部分的控制电路的LSI。透镜控制部105经由第一通信部106和第二通信部201,并基于从主体控制部203输出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变焦透镜102、光圈单元103以及聚焦透镜104。透镜控制部105基于从主体控制部203输出的控制信号,使聚焦透镜104向光轴L方向移动。此外,透镜控制部105基于从主体控制部203发送的基准信号和表示相对于基准信号的相位的信息,控制聚焦透镜104的摇摆动作。
此外,若透镜控制部105经由第二通信部201、第一通信部106接收从主体控制部203发送的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预告信息),则进行变更处理(对应于到此为止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初始化、对应于新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设定等)、聚焦透镜104的驱动停止处理、聚焦透镜104的驱动停止等待处理、聚焦透镜104的驱动停止确认处理之后,经由第一通信部106、第二通信部201,向主体控制部203发送表示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旨意的信息。
此外,透镜控制部105除了进行聚焦透镜104的驱动之外,还进行光圈单元103、变焦透镜102(电动变焦时)的驱动控制等。有时这些驱动控制也需要与基准信号同步进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聚焦透镜104的驱动控制为中心进行说明。
另外,透镜控制部105是一体化了微型计算机、控制替换镜头100内的各部分的控制电路的LSI,但是也可以由多个LSI构成。替换镜头100具有检测抖动的机构、存储替换镜头100的固有信息的存储单元等,但是在图1和图2中省略图示。
聚焦透镜104配置为能够通过聚焦电动机(未图示)等驱动单元向光轴L方向移动。
2.动作
在取景器模式中,基于焦点检测单元211检测出的光学图像的对焦状态,暂时使聚焦透镜104移动(相位差检测方式)。另一方面,在LV模式中,基于从图像拍摄元件202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对比中检测出的光学图像的对焦状态,慢慢使聚焦透镜104移动(对比度检测方式)。以下,说明LV模式的动作。
2-1.对比度检测方式
图3是基于对比度检测的焦点检测的说明图。横轴是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纵轴是根据图像拍摄元件202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检测出的光学图像的对焦状态。随着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接近对焦位置,对焦状态变得越来越好。对焦状态变为峰值的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成为对焦位置。
2-2.摇摆动作
由于使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移动至对焦位置,因此使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进行微小振动。根据微小振动后的透镜位置处的对焦状态的变化,判断对焦位置相对于当前的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偏向了哪一方之后,使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慢慢移动到对焦位置。将这样的动作称作“摇摆动作”。
图4是表示摇摆动作中的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变化的图。图4(a)表示进行了摇摆动作中的微小振动之后的聚焦透镜104在光轴L上的位置,图4(b)表示从时刻T1到T7的对焦状态。
在时刻T1,使聚焦透镜104移动到比当前位置更远的一侧,在时刻T2,使聚焦透镜104移动到比当前位置更近的一侧。时刻T1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比时刻T2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近一侧时的对焦状态好。因此,可以知道对焦位置位于比聚焦透镜104的当前位置更远的一侧。因此,在时刻T3,进一步使聚焦透镜104向更远的一侧移动。时刻T3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比时刻T1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好,因此推定为对焦位置位于比聚焦透镜104的当前位置更远的一侧。因此,在时刻T5,进一步使聚焦透镜104向更远的一侧移动。时刻T5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比时刻T3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好,因此推定为对焦位置位于比聚焦透镜104的当前位置更远的一侧。因此,在时刻T7,进一步使聚焦透镜104向更远的一侧移动。但是,时刻T5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比时刻T7时聚焦透镜104位于较远一侧时的对焦状态好,因此推定为对焦位置位于比聚焦透镜104的当前位置更近的一侧。通过这样的动作,可知对焦位置是在时刻T5聚焦透镜104所处的位置。
另外,在图4中,将聚焦透镜104设为梯形波驱动,但是也可以将聚焦透镜104设为正弦波驱动。
2.3.动作时序
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系统的基准信号的切换动作。图5是表示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时序的图。横轴是时间轴,表示从左向右的时间经过。单点划线的上方表示照相机主体200内的动作。单点划线的下方表示替换镜头100内的动作和基准信号、控制信号、聚焦透镜104位置。聚焦透镜104在期间T1~T3内停止,在期间T4~T5内进行摇摆动作,在期间T6内再次停止,之后在期间T7以后再次开始摇摆动作。基准信号的周期在期间T1~T3内和T7以后是Ta,在期间T4~T6内是比所述Ta更长的Tb。期间T1′~T7′分别对应于T1~T7。
在图5中,“基准信号”是以摇摆动作的开始时刻为基准的信号,从照相机主体200的主体控制部203被输出到替换镜头100的透镜控制部105。“通信”表示在照相机主体200的第二通信部201与替换镜头100的第一通信部106之间所发送和接收的通信数据(指令、响应等)。若替换镜头100的透镜控制部105从主体控制部203接收基准信号,则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Δt之后输出控制信号。“动作时刻”表示摇摆动作的开始时刻。将动作时刻作为从基准信号延迟了规定时间后的时刻而赋予。“聚焦透镜位置”表示进行摇摆动作时的聚焦透镜104的位置。替换镜头100的透镜控制部105在与从照相机主体200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比基准信号延迟的时刻,驱动控制由变焦透镜102、光圈单元103、聚焦透镜104等构成的光学系统。
照相机主体200周期性地询问替换镜头100的状态(状态请求S1、S3、S5、…、S11)。替换镜头100相对于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状态请求,响应变焦透镜102、聚焦透镜104的位置或光圈单元103的光圈值等信息(状态响应S2、S4、S6、…、S12)。
在期间T1,照相机主体200向替换镜头100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变更预告”P1)。替换镜头100针对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变更预告P1,进行对应于到此为止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初始化和对应于新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设定等(变更处理)。若替换镜头100确认已完成了这些处理(确认),则向照相机主体200发送表示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旨意的信息(“变更响应”P2)。若照相机主体200从替换镜头100接收变更响应P2,则能够确认在替换镜头100中可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从发送变更预告P1到接收变更响应P2为止,照相机主体200不会对替换镜头100进行状态请求。
照相机主体200从期间T4开始为了使聚焦透镜104以新的周期Tb进行摇摆动作,在之前的期间T3内,向替换镜头100发送指示摇摆动作的详细内容的信息(“动作请求”A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中,替换镜头100针对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动作请求不发送响应,但是也可以发送表示已了解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动作请求的旨意的响应。
照相机主体200在期间T4内,将基准信号的周期从到目前为止的周期Ta切换到比Ta更长的周期Tb。替换镜头100基于对通过动作请求A1得到的摇摆动作的详细内容进行指示的信息,使聚焦透镜104从期间T4′开始以新的周期Tb进行摇摆动作。
在期间T4内,照相机主体200为了使聚焦透镜104在下一个期间T5内也继续进行摇摆动作,向替换镜头100发送指示摇摆动作的详细内容的信息(“动作请求”A2)。替换镜头100基于根据动作请求A2得到的摇摆动作的详细内容,在期间T5内也使聚焦透镜104进行摇摆动作。
在期间T5内,照相机主体200向替换镜头100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变更预告”P3)。若替换镜头100接收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变更预告P3,则进行对应于到此为止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初始化、对应于新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各种内部变量的设定、聚焦透镜104的驱动停止等(“变更处理”)。若替换镜头100确认已完成了这些处理(“确认”),则向照相机主体200发送表示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旨意的信息(“变更响应”P4)。若照相机主体200从替换镜头100接收变更响应P4,则能够确认在替换镜头100中可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从发送变更预告P3到接收变更响应P4为止,照相机主体200不会对替换镜头100进行状态请求。
在期间T6内,照相机主体200为了使聚焦透镜104在下一个期间T7内也继续以新的周期Ta进行摇摆动作,向替换镜头100发送指示摇摆动作的详细内容的信息(“动作请求”A3)。另外,由于期间T6的长度(周期Tb)较长,因此若在该期间内能够进行接收变更响应P4和发送状态请求S9和动作请求A3的两个处理。相对于此,由于期间T2、T3的长度(周期Ta)较短,因此在分别不同的期间进行变更响应P2的接收、状态请求S3和动作请求A1的发送。
照相机主体200从期间T7开始将基准信号的周期从Tb切换为比Tb短的Ta。替换镜头100根据动作请求A3,从期间T7′开始以周期Ta进行聚焦透镜104的摇摆动作。
3.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系统,照相机主体200在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时,向替换镜头100发送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变更预告)。若替换镜头100接收该变更预告,则进行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变更处理)。因此,防止例如替换镜头100在驱动了光学系统时突然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情形,并且可以很好地进行针对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准备。因此,能够防止伴随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的替换镜头100的控制的不良情况。
此外,若透镜控制部105完成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则经由第一通信部106和第二通信部201,向主体控制部203发送表示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旨意的信息(变更响应)。若主体控制部203接收该变更响应,则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因此,在完成用于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之前,能够准确地防止基准信号的周期切换的进行。因此,能够准确地防止伴随着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的替换镜头100的控制的不良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时序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照相机主体200的主体控制部203能够在将预告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变更预告)发送给透镜控制部105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若替换镜头100从照相机主体200接收变更预告,则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变更处理和确认,但是不进行之后的相对于照相机主体200的变更响应的发送。即,照相机主体200的主体控制部203向透镜控制部105发送变更预告之后,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认为能够在替换镜头100中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从而进行控制。
将上述的规定时间设定为至少比变更处理和确认所需的时间还大的时间。另外,也可以将该规定时间设定为进一步考虑到替换镜头的种类或能力的值。例如,认为考虑聚焦透镜或变焦透镜用的激励装置的驱动能力、变换透镜的焦点距离等来加以设定。如上所述,可以构成为按每个替换镜头设定不同的规定时间时,例如,在设置于替换镜头100的透镜控制部105或者替换镜头100内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关于规定时间的信息,并在将替换镜头100装载到照相机主体200时,从透镜控制部105经由通信部向照相机主体的主体控制部203发送规定时间的信息。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关于规定时间的信息可以是考虑到替换镜头的种类或能力的固定值,也可以是与从照相机主体向替换镜头输出的基准信号的周期相对应的系数。在替换镜头的变更处理和确认所需的时间与基准信号的周期成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后者有效。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照相机主体200的主体控制部203在向透镜控制部105发送变更预告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进行与接收到实施方式1中的变更响应时相同的处理。由此,主体控制部203无需等待来自替换镜头100的变更响应就能够切换基准信号的周期,因此透镜控制部105的控制变得容易。此外,在替换镜头100的透镜控制部105中,无需向照相机主体200的主体控制部203发送变更响应。即,能够减轻透镜控制部105的负担。
另外,也可以以规定帧数或者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作为条件来代替规定时间,进行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第一端子107和第二端子212,从照相机主体200向替换镜头100发送基准信号,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经由第一通信部106和第二通信部201,从照相机主体200向替换镜头100发送基准信号。即,进行照相机主体200与替换镜头100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单元可以由第一和第二端子107、212、第一和第二通信部106、212构成,也可以仅由第一和第二通信部106、212构成。
基准信号可以是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也可以是使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延迟后的信号。此外,也可以是与图像拍摄元件202的垂直同步信号无关的、用于使照相机主体200和替换镜头100的动作同步的信号。例如,可以考虑对主体控制部203的时钟进行分频后的信号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构成:具有主反射镜207和副反射镜208,并且具备使用者经由目镜205能够观察入射到替换镜头100的光学图像的取景器模式。但是,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可知,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仅具备LV模式的图像拍摄系统中。即,可以应用于不具备主反射镜207、副反射镜208、五棱镜204、目镜205、焦点板206、焦点检测单元211,而是拍摄者观察显示在LCD210上的被摄体来进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拍摄系统,在由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构成的图像拍摄系统中,能够提供可防止伴随基准信号的周期变更的替换镜头的控制的不良情况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以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并且在替换镜头方式-双镜头反光式数码相机系统或该替换镜头方式-双镜头反光式数码相机系统中的数码相机主体、替换镜头中很有用。
本发明说明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其他很多的变形例、修正、其他的利用。因此,本发明并非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的内容,仅由技术方案的范围来限定。另外,本申请与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08-168358号(2008年6月27日提出)和美国专利申请第61/053815号(2008年5月16日提出)相关联,并通过参照上述申请的内容,在本文中组合了那些内容。

Claims (5)

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其是包括替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的图像拍摄系统,该图像拍摄装置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替换镜头具备: 
光学系统,其生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 
第一通信单元;和 
透镜控制单元,其与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同步地驱动控制所述光学系统, 
所述照相机主体具备: 
第二通信单元,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和 
主体控制单元,其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透镜控制单元发送所述基准信号, 
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在进行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之前,将预告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预告信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发送给所述透镜控制单元, 
若所述透镜控制单元接收所述预告信息,则进行用于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所述透镜控制单元若完成用于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则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发送表示能够进行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旨意的信息, 
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旨意的信息之后,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将预告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切换的信息发送给所述透镜控制单元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规定帧数或者规定周期中的任一个之后,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控制单元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发送与用于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所需的 时间相关的信息, 
所述主体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透镜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与用于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的准备动作所需的时间相关的信息,切换所述基准信号的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相机主体还具有图像拍摄元件,该图像拍摄元件将由所述光学系统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基准信号是所述图像拍摄元件的垂直同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相机主体还具有图像拍摄元件,该图像拍摄元件将由所述光学系统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基准信号是使所述图像拍摄元件的垂直同步信号延迟后的信号。 
CN200980117532.0A 2008-05-16 2009-05-14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Active CN102027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381508P 2008-05-16 2008-05-16
US61/053,815 2008-05-16
JP2008168358 2008-06-27
JP2008-168358 2008-06-27
PCT/JP2009/002123 WO2009139173A1 (ja) 2008-05-16 2009-05-14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本体、交換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7410A CN102027410A (zh) 2011-04-20
CN102027410B true CN102027410B (zh) 2013-10-23

Family

ID=4386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7532.0A Active CN102027410B (zh) 2008-05-16 2009-05-14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7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7288B2 (ja) * 2012-05-18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5709802B2 (ja) * 2012-06-07 2015-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2424685A (zh) * 2018-07-20 2021-02-26 株式会社尼康 相机附件及信息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7608A (ja) * 1989-10-24 1991-06-12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
JPH08129199A (ja) * 1994-09-07 1996-05-21 Nikon Corp カメラボディ、カメラアクセサリ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0032305A (ja) * 1998-07-13 2000-01-2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テレビレンズデータ出力装置
JP2006211239A (ja) * 2005-01-27 2006-08-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1300524B (zh) * 2005-11-11 2010-07-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互换镜头、照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137608A 1991.06.12
JP特开2000-32305A 2000.01.28
JP特开2006-211239A 2006.08.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7410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6645B2 (ja)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本体、交換レンズ
US8521016B2 (en) Camera system
US8542989B2 (en) Camera system, camera body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US8311407B2 (en) Camera system, camera body,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EP28494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lens system camera
US9544483B2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amera system including a camera body and an interchangeable lens
US907789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different focus lens driving methods between when zoom magnification is changed and when not changed
CN102016712B (zh) 可换镜头、照相机主体、照相机系统
US824318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8216439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9258558A (ja) 選択された撮影モードに応じて通信方式を切り換える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本体、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130021514A1 (en) Imaging device
CN102027410B (zh) 图像拍摄装置系统及照相机主体、替换镜头
JP2010107711A (ja) 焦点制御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245718B2 (ja) 撮像装置
JP2009063896A (ja) 撮像装置
JP2005062729A (ja) カメラ
JP6786288B2 (ja)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2133067A (ja) 撮像装置
JP2006030388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システム
JP2002185844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