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347B -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347B
CN102026347B CN201010596210.3A CN201010596210A CN102026347B CN 102026347 B CN102026347 B CN 102026347B CN 201010596210 A CN201010596210 A CN 201010596210A CN 102026347 B CN102026347 B CN 102026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base station
dynamic
subscriber equipment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62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347A (zh
Inventor
陈宪明
关艳峰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962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217 priority patent/WO20120836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站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步骤2:基站比较所述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如果N大于M,则基站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并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步骤3: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系统。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有效地降低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以及上行测距的冲突概率,从而保证了用户设备快速的获得上行链路同步的同时减小终端电池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数据的接收和解调,需要将基站和用户设备彼此同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包括从基站指向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信道以及从用户设备指向基站的上行链路信道。在下行链路点对多点的环境中,根据从基站发送的包含前导的数据帧,用户设备能够实现下行链路的同步。而在上行链路中,每个用户设备必须通过一个时间和/或频率域向基站发送数据,以实现上行链路的同步。为调整上行链路同步,而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换的信号通常被称为测距信号。通过在基站与终端之间交换测距信号而控制用户设备发射功率,调整用户设备时间/频率同步的一系列处理被称为测距过程,可以说测距过程是用于获得上行链路同步的一系列处理。
测距过程通常被分为非同步测距与同步测距,具体的,非同步测距包括初始测距和切换测距,而同步测距主要是指周期测距。初始测距或切换测距是用于在初始阶段或切换阶段获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准确定时偏差和用于调节用户设备发射功率的处理。当打开电源或执行切换时,用户设备从接收的下行链路前导信号获得下行链路同步。接着,用户设备执行初始测距或切换测距,以获得上行链路定时偏差并且调节发射功率。与初始测距或切换测距不同,周期测距是用于在初始测距或切换测距之后周期的跟踪上行链路定时偏差和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处理。
如果测距过程,尤其是初始测距或切换测距过程被延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也会被延时。例如,当多个用户设备在同一测距信道同时发送测距信号时,可能导致基站检测不出来任何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测距信号,最终导致测距过程被延时。此外,由于在测距过程中并不真正的发送数据,所以测距过程的重复可能会导致浪费终端的电池容量而没有数据传输。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快速获得上行链路同步同时使终端的电池消耗最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用以保证用户设备快速获得上行链路同步的同时减小终端电池损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站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
步骤2:基站比较所述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如果N大于M,则基站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并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其中,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
步骤3: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进一步地,步骤1中,步骤1中,用户设备向基站切换过程中,所述基站保存切换响应与切换命令携带的用户设备执行上行切换测距的无线帧信息,并利用上述无线帧信息获取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内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所述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站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是指基站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测距信道。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测距信道数目、上行子帧编号、测距机会索引、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终止位置、资源大小、资源索引,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站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或者,在下行业务信道发送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广播的资源分配控制信道。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为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需要与所述目标基站同步,同步过程如下:获取目标基站的下行信道,实现与目标基站的下行物理层同步;接收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信息或来自服务基站的邻区广播消息,实现与目标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同步,获取与规则的测距信道有关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分配周期、子带资源、测距码信息、子帧偏置、测距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实现与所述基站的同步后,通过小区标识符确定用于规则的测距信道的子带资源,所述子带资源编号Y由下式确定:Y=CmodN,其中,C为小区标识符,N为总的子带资源数目,mod表示求余数操作。
进一步地,获得媒体访问控制同步后,所述用户设备实现与所述基站的同步后,用户设备在准备发射测距信号的无线帧范围内,检测并接收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并接收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随机选择测距码和测距信道,并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
进一步地,所述偶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规则的测距信道,奇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动态的测距信道。
进一步地,如果用户设备在所述规则的测距信道或动态的测距信道测距失败,用户设备在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发射测距信号,进行重新测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所述基站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和发射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并将用户设备数N送往比较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比较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得到比较结果,并将比较结果送往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其中,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
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如果N大于M时,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动态测距信道,并将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送往所述发射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给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使用户设备随机的在规则的测距信道或动态的测距信道发送上行测距信号,降低了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以及上行测距的冲突概率,从而保证了终端快速的获得上行链路同步,同时减小终端电池损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发明有关的资源映射实例;
图3是与本发明有关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的用于非同步测距的测距信道格式;
图5是本发明的上行测距信号发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规则的与动态的测距信道分配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络拓扑结构;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动态的测距信道分配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上行测距信号发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广泛的部署该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通信业务,如语音、分组数据等。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20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10,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包括移动台MS、用户终端UT、用户台SS、无线装置等。BS20通常是与UE10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包括节点B、接入点、基站收发系统BTS等。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技术的系统,例如,LTE,IEEE802.16m系统。OFDM/OFDMA使用多个正交子载波并行传输。进一步地,OFDM/OFDMA利用了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之间的正交性。发射机通过执行IFFT来发送数据,接收机通过在接收到的信号上执行FFT而恢复出原始的数据。发射机使用IFFT合并多个子载波,而接收机使用FFT分离多个子载波。
本发明中,物理资源单元(PhysicalResourceUnit,PRU)是由时间和子载波定义,具体地,时域上持续一个子帧(Subframe)的时间长度,频域上包括18个连续的物理子载波。物理资源单元总数与系统带宽有关。进一步地,按照特定的规则,多次不重复的选择四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单元构成多个子带(Subband),即一个子带由四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单元构成,剩余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单元各自构成一个微带(Miniband),即一个微带由一个物理资源单元构成。最终,每一个物理资源单元分别被划分到某一个子带或微带中。如图2所示,总的物理资源单元数为24,经过资源映射后,物理资源单元0至3,物理资源单元8至11以及物理资源单元16至19分别构成了子带1,子带2以及子带3,而剩余的物理资源单元4至7,物理资源单元12至15,以及物理资源单元20至23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单元分别构成了一个微带(微带1至微带12)。
图3为与本实施例有关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无线资源在时间上被划分为连续的超帧,具体地,每个超帧包含4个无线帧,每个无线帧包含8个子帧,每个子帧包含若干个OFDM符号。每个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发送同步信号。每个超帧的第一个子帧,包含下行广播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关键的系统配置信息。如图3(b)所示,每个无线帧包括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当使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方案时,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传输共享相同的频率,但却是在不同的时段中执行。下行区域在时间上早于上行区域出现,下行与上行区域间存在发送接收转换间隔(Transmit/receiveTransitionGap,TTG),上行与下行区域间存在接收发送转换间隔(Receive/transmitTransitionGap,RTG)。每个下行子帧包括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令的下行控制区域,每个上行子帧包括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上行控制区域,上下行控制区域大小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中,特定的上行子帧中还包括规则的(由BS周期性分配的)用于初始接入或切换接入的测距信道(也被称为测距时隙或测距机会),用于发送测距信号,占据一个子带的时频资源。具体的规则的测距信道的位置是通过广播控制信道指示。另外,测距信号实际是经过子载波调制的测距码。测距码是从一系列允许的码中随机选择的码分多址CDMA码。
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信道,功率控制信道以及资源分配信道,上述每个信道又是由多个信息单元构成,进一步地,根据接收用户的数目,资源分配信道又被分为单播,组播或广播信道。上行控制信道包括快速反馈信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带宽请求信道以及测距信道等。
测距信道在时域上跨越多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跨越多个OFDM子载波。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使用的用于非同步测距的测距信道格式。测距信道格式具有一个重复结构,并且在一个子帧范围内,初始测距传输和切换测距传输被执行。测距循环前缀(RCP)是测距前导码(RP)后面部分的拷贝。另外,该子帧的剩余时间间隔被保留以防止相邻子帧间的干扰。
测距过程是UE最初进入网络(包括初始接入和切换接入)获得上行同步的过程。而测距信号实际可以被看作一个参考信号,BS通过检测这一信号,能够获得UE和BS之间准确的定时偏差,频率偏差以及在初始阶段适合UE的发送功率。
如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上行测距信号发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BS获取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该BS的UE数N。
如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过程示意图。切换(Handover)是从由一个BS提供的无线接口向由另一个BS提供的另一无线接口移动的过程。其中,服务BS是指UE最近注册到的BS。目标BS是指作为切换的结果UE将要注册到的BS。
切换包括两种类型,即由BS触发的切换以及由UE触发的切换。由BS触发的切换过程为:服务BS向目标BS发起切换请求(HO-REQ),目标BS向服务BS回复切换响应(HO-RSP),基于来自目标BS的切换响应,服务BS向指定(准备执行切换)的UE发送切换命令(HO-CMD),指定UE向服务BS发送切换确认(HO-IND)。由UE触发的切换过程为:指定UE向服务BS发起切换请求(HO-REQ),基于来自指定UE的切换请求,服务BS向目标BS发起切换请求,剩余的UE、服务BS以及目标BS间的交互过程与由BS触发的切换过程相同。当取消或拒绝切换时,UE发送带有适当字段的切换确认消息。
其中,在上述切换过程中,切换响应与切换命令消息携带指定(准备执行切换)的UE执行上行切换测距的确定的无线帧信息,例如无线帧编号,而该信息同时保存在目标BS内。本发明的(目标)BS利用保存在BS内的上述信息获取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内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该BS的用户设备UE数N。
步骤2,BS比较所述UE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如果N大于M,则BS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并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链路部分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其中,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复用的最大UE数。
由于多个UE在同一测距信道同时发送测距信号时,可能导致BS检测不出来任何一个UE发送的测距信号,最终导致测距过程被延时,因此,需要保证在同一测距信道同时发送测距信号的UE数不能超过某一门限值。但是,由于每一个无线帧通常只存在一个规则的非同步测距信道,且在确定的无线帧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该BS的UE数是不确定的,再考虑到还存在随机的初始接入的情况,这样,就可能导致同一测距信道同时发送测距信号的UE数超过所述门限值。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必要的条件下在规则的测距信道的基础上额外增加测距信道,即动态的分配测距信道。由于BS通过步骤1能够获取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该BS的UE数,但无法获取在上述无线帧范围初始接入该BS的UE数,因此,上述必要的条件只能基于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该BS的UE数,即比较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的UE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另外,考虑到初始接入的影响,自然数M通常低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UE数。
具体地,BS在所述无线帧范围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是指BS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实体的射频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模块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使其用于传输测距信号。
具体地,BS在所述无线帧范围的下行链路部分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包括BS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或者在下行业务信道发送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消息。其中,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包括测距信道数目、上行子帧编号、测距机会索引、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终止位置、资源大小和资源索引,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广播的资源分配控制信道。
步骤3,UE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为发射上行测距信号,UE必须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而为了获取上述信息,UE必须与目标BS同步,同步过程如下:首先,UE通过小区搜索或扫描获取目标BS的下行信道,实现与目标BS的下行物理层同步;其次,UE通过接收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信息或邻区广播(NBR-ADV)消息而获得与目标BS的MAC同步,其中,上述邻区广播消息是由UE当前的服务BS发送。实际上,通过MAC同步,UE能够获取与规则的测距信道有关的参数,包括分配周期、子带资源、测距码信息、子帧偏置和测距格式。另外,UE也可以通过小区标识符隐式的确定用于规则的测距信道的子带资源编号,如果小区标识符为C,总的子带资源数目为N,则用于规则的测距信道的子带资源编号Y由下式确定:Y=CmodN,其中的mod表示求余数操作。
获得MAC同步后,UE就可以不断的接收其它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及广播的系统消息数据。特别地,UE将在准备发射测距信号的无线帧范围内不断地检测并接收可能承载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或指定的广播消息。如果UE检测并接收到了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则在该无线帧的上行链路部分增加了新的动态的测距信道,具体的时频资源位置是被包含于所述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内。其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可以只包括时域资源位置信息,此时,频域资源位置默认与规则的测距信道的频域资源位置相同,即采用与规则的测距信道相同的子带资源,如图7所示。
如果UE检测到在其发射测距信号的无线帧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测距信道,即一个规则的测距信道和一个以上的动态测距信道,则UE随机选择测距码和测距信道,并发送测距信号,执行基于竞争的测距过程,其中的基于竞争是指在同一测距信道,至少一个UE发射测距信号,通过同一测距信道发送测距信号的所有UE处于竞争状态。其中,测距码和测距信道之间可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例如,当存在一个规则测距信道和一个动态测距信道时,规定偶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于规则的测距信道,而奇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于动态的测距信道。通过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随机选择规则或动态的测距信道发送初始或切换测距信号,能够减少同一测距信道内UE测距信号的数目,从而提高UE测距信号的检测性能;另外,如果测距码和测距信道之间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随机选择规则或动态的测距信道还能够降低UE测距信号冲突的概率。其中,UE测距信号冲突是指不同的UE使用相同的测距码,并在同一测距信道发送测距信号。
如果UE在所述规则的测距信道或动态的测距信道测距失败,则UE可以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发射测距信号,重新测距。
以下将通过一个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过程。
如图8所示的一个七小区的网络拓扑结构,Cell1为中心小区,其它Cell,即Cell2至Cell7为其相邻小区,并且Cell1在同一测距信道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为4。如果存在着这样一种场景,Cell2至Cell7内的大量UE在某一时间段内全部向中心小区,即Cell1移动,导致大量UE需要执行以Cell1为目标的切换过程,然而,为了保证较小的切换延时,最终的结果是,在某一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内,存在相对较多的UE发送上行测距信号。例如Cell2内的UE1,Cell4内的UE3与UE4以及Cell6内的UE6全部被要求在Cell1的编号为N的无线帧发射切换测距信号;另外,此时Cell1内的UE7恰好还要在这一帧发射初始测距信号,如果不存在其它测距信道,上述5个UE将在同一测距信道发射上行测距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上述5个UE测距信号的发射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首先,根据Cell2、Cell4、Cell6与Cell1间交互的切换请求与切换响应消息,通过统计BS1能够获取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切换到该基站的UE数为4。其中,切换响应与切换命令消息携带用户设备执行上行切换测距的无线帧信息,即存在这样一个信息域,它指示了切换动作,即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的时间,且以绝对的帧编号的形式给出。
其次,已知同一测距信道允许复用的最大UE数为4,如果认为其中的1个为执行初始接入的UE预留,则准备切换到本基站的UE数4将与自然数3比较,结果是4大于3,则BS1通过RRC模块分配编号为N的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动态测距信道,并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下行部分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
如图9所示,BS1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的下行部分的第一个下行子帧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内容如下表所示。此时,动态测距信道的频域位置与规则的测距信道相同,由小区标识和总的子带资源数目决定,对于Cell1(假设小区标识也为1),规则的和动态的测距信道占据第一个子带资源。另外,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被承载于广播形式的资源分配控制信道。
表1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
测距信道数目 0b0(1个测距信道)
上行子帧编号 0b10(2)
测距机会索引 0b01(1)
其中,BS1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动态测距信道,每一个测距信道,包括非同步与同步测距信道,都对应着一个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统一编号的测距机会(或测距信道)索引。
最后,UE1,UE3,UE4,UE6以及初始接入的UE7获取BS1发送的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UE1,UE3,UE4以及UE6通过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之前的扫描过程,以及接收邻区广播消息能够实现与BS1的下行PHY同步以及MAC同步;UE7通过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之前的小区搜索,以及接收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信息也能够实现与BS1的下行PHY同步以及MAC同步。通过MAC同步,上述所有UE还获取了与规则的测距信道有关的参数,通过这些参数,UE能够确定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规则测距信道的测距码信息、测距格式以及子帧偏置。
获得MAC同步后,所有UE能够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范围内检测并接收承载于广播形式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内的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在接收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后,所有UE能够知道在编号为N的无线帧范围内,存在两个测距信道,即规则的测距信道和动态的测距信道,此时所有UE随机选择测距码索引,如果UE选择的测距码索引为偶数,则UE在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如果UE选择的测距码索引为奇数,则UE在动态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另外,对应于动态测距信道的测距码信息和测距格式与规则测距信道相同。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和发射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并将用户设备数N送往比较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比较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得到比较结果,并将比较结果送往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其中,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
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如果N大于M时,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动态测距信道,并将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送往所述发射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给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站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
步骤2:基站比较所述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如果N大于M,则基站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并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
步骤3: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切换过程中,所述基站保存切换响应与切换命令携带的用户设备执行上行切换测距的无线帧信息,并利用上述无线帧信息获取在确定的无线帧范围内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所述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站在所述无线帧额外的分配动态测距信道是基站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测距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测距信道数目、上行子帧编号、测距机会索引、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终止位置、资源大小、资源索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站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或者,在下行业务信道发送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广播的资源分配控制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用户设备为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需要与目标基站同步,同步过程如下:获取目标基站的下行信道,实现与目标基站的下行物理层同步;接收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信息或来自服务基站的邻区广播消息,实现与目标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同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同步,获取与规则的测距信道有关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分配周期、子带资源、测距码信息、子帧偏置、测距格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实现与所述基站的同步后,通过小区标识符确定用于规则的测距信道的子带资源,子带资源编号Y由下式确定:Y=CmodN,其中,C为小区标识符,N为总的子带资源数目,mod表示求余数操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实现与所述基站的同步后,用户设备在准备发射测距信号的无线帧范围内,检测并接收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并接收动态的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随机选择测距码和测距信道,并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偶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规则的测距信道,奇数的测距码索引对应动态的测距信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用户设备在所述规则的测距信道或动态的测距信道测距失败,用户设备在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发射测距信号,进行重新测距。
13.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和发射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确定无线帧范围内准备发射上行切换测距信号到本基站的用户设备数N,并将用户设备数N送往比较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比较用户设备数N与确定的自然数M,得到比较结果,并将比较结果送往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确定的自然数M不大于同一测距信道内允许复用的最大用户设备数;
所述射频资源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如果N大于M时,分配无线帧的部分时频资源给动态测距信道,并将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送往所述发射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线帧的下行部分发送该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给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动态测距信道的指示信息,并随机选择动态或规则的测距信道发射测距信号。
CN201010596210.3A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2026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210.3A CN102026347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PCT/CN2011/076217 WO2012083660A1 (zh) 2010-12-20 2011-06-23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210.3A CN102026347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347A CN102026347A (zh) 2011-04-20
CN102026347B true CN102026347B (zh) 2016-06-15

Family

ID=4386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6210.3A Active CN102026347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6347B (zh)
WO (1) WO20120836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347B (zh) * 2010-12-20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39381B (zh) * 2014-11-27 2016-09-21 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卫星地面站测距信道检查方法
CN106792776B (zh) * 2015-11-24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和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39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共享信道中的资源分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0072148A1 (en) * 2008-12-22 2010-07-01 Mediatek Inc. Reliable femtocell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904124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扩展在ofdma系统中的测距区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7941A1 (ja) * 2007-01-19 2008-07-24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483913B (zh) * 2008-01-09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终端和基站
CN102026347B (zh) * 2010-12-20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39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共享信道中的资源分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1904124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扩展在ofdma系统中的测距区域的方法
WO2010072148A1 (en) * 2008-12-22 2010-07-01 Mediatek Inc. Reliable femtocell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3660A1 (zh) 2012-06-28
CN102026347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0075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ネルギー効率の良いユニキャット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伝送のための方法
US2022031155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apparatus
US1026457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6063027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US966828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tate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84887B1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0193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EP2213124B1 (en)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EP2824975A1 (en) Energy-saving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KR20150128611A (ko) 장치 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회피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22500896A (ja) V2x通信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及び帯域幅部分非活性タイマー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KR20090031461A (ko) Ofdm 통신 환경에서 업링크 액세스 요청
KR20100050219A (ko) 계층적 셀 구조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68162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 access via anchor carrier
JP747541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2026347B (zh) 一种上行测距信号的发射方法及其系统
CN113497689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2291846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JP201020628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