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4132A -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4132A
CN102024132A CN2010101818368A CN201010181836A CN102024132A CN 102024132 A CN102024132 A CN 102024132A CN 2010101818368 A CN2010101818368 A CN 2010101818368A CN 201010181836 A CN201010181836 A CN 201010181836A CN 102024132 A CN102024132 A CN 102024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identification label
reader unit
antenna
frequency discri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18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D·伯恩赛德
郑开宏
何昱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DJB GROUP LLC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DJB GROUP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DJB GROUP LLC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4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e.g.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means to resol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该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包括主计算机、多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及多个连接于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射频辨识天线,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设置于邻近在已标示射频辨识标签的物品所预期会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通过网络与主计算机连接,各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连接于至少一天线,每个天线用以照射且检测在区域其中一相关的区域的射频辨识标签,各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分别具有电子处理能力及存储器且被程序化设计用来处理信号,所处理的信号是从相关天线检测的射频辨识标签到储存于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库存数据文件,且通过网络传送库存数据文件至主计算机。本发明降低系统复杂度。

Description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辨识(RFID)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RFID为基础的用于监控在一地点的库存商品或是存在商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辨识标签、读取器以及天线是现今被使用且发展成用来追踪例如零售商店、仓库及其类似的特定地点的商品库存的工具。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希望能以物品级别(itemlevel)为基础来识别及追踪商品,还更进一步希望让在一地点中所有商品的库存数据皆被储存于一个位于当地或是远端的主要或主机计算机。
但即时或是几乎同时地拥有可利用的库存数据是有困难的,因为库存的商品数量庞大,而且商品是利用物品级别作为基础而被追踪,现今系统需要将数量庞大的数据从多个读取器传送至一主计算机。但是,多个读取器试图在同一时间或连续地向主计算机识别所有已标示标签的物品是主计算机目前所出现的瓶颈。
以实际例子说明,例如在一中型零售商,传统RFID的读取及回报数据的技术会花上一段不切实际的时间来传送所有库存数据至一主计算机。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来即时监控在一地点的库存商品或存在商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即几乎同时)监控在一地点中的实体库存商品或存在商品的系统及方法。物品级别数据的内容包括一物品在一地点中的精确区域地址,而该物品级别数据可供位于当地或位于远端的主计算机或服务器使用。根据本发明,可实现将一地点的空间划分成多个区域且指定一个独立的射频读取器单元对应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小数量的区域。该读取器单元较佳地具备有可使该读取器单元在其指令及控制下工作(operate)的处理能力,且可使该读取器单位于其个别的存储器中注册所有物品的身份,这些物品可能在任何特定时间出现在一个或多个被指派的区域,例如特定射频标签物品被找到的区域。
在系统的一个较佳的操作模式下,读取器单元只会间歇地回报已加上射频标签物品的所有库存信息给主计算机。这些物品位于它们各自的区域中,但是会连续地去更新采用数据压缩技术的库存数据,该数据压缩技术是只报告在一个区域中被加入或被搬走的物品。在此系统中,可以监控物品的出现或离开,以及一个物品所置放或所离开的实际区域。所述的数据压缩技术可大大地降低通过连结多个读取器单元与主计算机的网络所传送的数据,因此主计算机接收库存数据的瓶颈藉此消除,且在该主计算机中的可利用的数据是最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包括一主计算机、多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以及多个连接于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射频辨识天线,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设置于邻近在已标示射频辨识标签的物品所预期会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且通过一网络与该主计算机连接,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可连接于至少一天线,每个天线用以照射且检测在所述区域其中一相关的区域的射频辨识标签,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分别具有电子处理能力及存储器且被程序化设计用来处理信号,所处理的信号是从相关天线检测的射频辨识标签到一储存于所述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库存数据文件,且通过所述网络传送所述库存数据文件至该主计算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包括一主计算机及多个通过一共享网络与该主计算机通信的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多个读取端口,该等读取端口分别被指定到一空间中各自独立的区域,至少一天线被指定到一个读取端口及其相关区域,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用以储存所有位于与其读取端口所相关的区域中的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辨识信息,其内容包括对每个物品及该天线坐落的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射频辨识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划分该空间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邻近处设置一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数据处理的能力且具有一连接至多个天线的读取端口,在所述区域其中一相关区域中设置至少一天线以读取射频辨识标签,通过各自的读取端口能使每个区域的单一天线或多个天线工作,从每个天线中接收到的射频辨识标签数据,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将射频辨识标签信号解码以识别出存在于各区域的标签号码,以及将该标签信息且被指出的该标签所在区域储存于存储器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在一空间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一共享网络连接一主计算机及多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提供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去独立地命令及控制其工作,不包括其他的读取器,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连接至少一天线且用以勘测一属于被监控空间的一部分的相关区域,操控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及其天线去检测与天线相关的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存在,将来自位于该相关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射频辨识信号解码为物品数据,储存该检测到的物品数据于存储器中,形成一物品库存数据且不时地发送该库存数据至该主计算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在一地点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已知涵盖范围的天线使用于一地点中,划分该地点为多个尺寸小于所述被选择天线的涵盖范围的区域,在每个区域中设置多个所述被选择的天线且依次地驱动每个具有一共享读取器的天线去收集位于一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数据。
藉由正常地允许读取器单元自动地工作且通过如以太网络的有线连接或是无线连接与主计算机通信,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系统可使主计算机维持最新的纪录-纪录所有位于该地点的库存信息,以及任何库存物品的精确区域位置。此外,该系统可充分地反应出一个物品位于被监控地点中的动向。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地点被划分成多个受根据本发明所建构的RFID系统所监控的区域的概要图;
图2是一根据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内容所表示出图1中该RFID系统的部分的概要图;及
图3~图6是概略地描述的一典型RFID读取器单元的连续工作。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地点                            16       读取器
11 区域                            17       微处理器
12 系统                            18       射频开关
13 读取器单元                      19       读取器端口
14 主计算机                        AT1~AT4 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地点10表示一个商品被取得或被生产且该商品所被分布的场所,例如是一个封闭的建筑物。该地点10在附图说明中被划分成彼此连续配置的区域11。射频辨识标签商品较佳地可在物品级别上及在区域11与区域11的基础上被一个包括多个RFID读取器单元13的系统12所监控。如同下述,读取器单元13回报数据给一共享的主计算机或服务器14,该主计算机14中则纪录有用以显示,或是提供给当地或远端员工查询,或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的库存数据。例如,地点10可为一零售机构,且每个在该零售机构中被取得且用于贩卖的商品项目上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RFID标签。
在附图说明中,每个RFID读取器单元13皆相同,且每个皆包括一RFID读取器16、一微处理器17以及一射频(RF)开关18。该读取器16、该微处理器17以及该RF开关18是在市面上可取得且是此业界所熟知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如果需要的话,读取器16本身也可在制作过程中将微处理器17和/或RF开关18的功能包含进去。所述每个读取器16具有四个读取端口19,每一读取端口19对应控制一个独立的RF开关18。如图所示,每个RF开关18是分别的独立的组件,且其被任意一个如读取器16的并行输入输出(PIO)端口19的通信端口所控制。
每个RF开关18具有四个独立且用于连接相关读取端口19的天线信道,每个信道各自连接于一相关的独立天线AT1~AT4。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每个读取器16操控十六个天线。较佳地,每个读取端口19及其四个通过共享的RF开关18而控制的天线AT1~AT4应用于一个独立的单一区域11。
天线一般来说具有一个涵盖范围(coverage range),该涵盖范围可被定义成至少应为天线能够读取具有随机方位的RFID标签的距离的1/2。因此,当该地点10被划分成多个区域11时,其中的一个区域11尺寸应该不能超过所用天线的涵盖范围。
为了降低在区域11中信号忽强忽弱的问题,本发明可以使用以多重空间分集(multiplespatial diversities)的方式配置的多天线(multiple antennas)。多重空间分集可藉由在一个三维空间中设置不同位置的天线而实现。为了达到空间分集,两天线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1/4波长;为了达到多重空间分集,在整体天线的配置中至少需要有两对其中天线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1/4波长的天线组。由于天线具有一长度,方位分集(orientation diversity)也可藉由在不同角度方向排成该长度而达到。为了达到方位分集,两天线之间的角度至少应为30度;为了达到多重方位分集,在整体天线的配置中至少需要有两对其中天线之间的角度至少应为30度的天线组。一对天线的空间分集及一对天线的方位分集的组合,可以同样地发展出充足的多重分集以有效的降低信号忽强忽弱的情形。
在目前每个区域11的配置中,四个细长的天线AT1~AT4彼此沿着该区域11的一个垂直方向的中垂平面(medial vertical plane)设置,其中相间隔的天线位置相比较于位于中间呈水平放置的天线为高。该水平及垂直空间分集的效果在于足以确保在该区域11中有99.9%的RFID标签将被照射到(illuminated)及检测到。经由实际例子来说明,区域11可以是一个典型的零售商店中,一个边界为10′×10′的楼层区域且架子或天花板10′高的空间。
读取器16实质上位于邻近其所分配的区域11,即一般约在15到20英尺之间。且相关的微处理器17,在没有被整合于读取器控制台(console)的情况下,则可位于几英尺内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每个微处理器17都在其相关读取器16的连续指令及控制之中,且这些指令及控制最好是不包含该主计算机14。每个读取器单元13的微处理器17较佳地通过另一个如以太网络的微处理器以图中线26所示在有线或无线的网络上与该主要或是中心计算机14通信。每个读取器16具有自己的PIO端口19,该PIO端口连线并控制其四个RF开关18,使该等RF开关18得以选择一频道,因此,一个特定天线AT可以接受来自与其相关微处理器17的指令。
每个读取器16,在其微处理器17的控制下,按照以下描述的顺序可依序地驱动其中与其每个读取端口19相关的天线AT1~AT4。每个天线AT各自在其相关的区域11内检测物品上的射频辨识标签。读取器16可解码出天线AT所接收到的标签信号,以确认该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存在及其独一无二的身份,且读取器16通过其中有作动的读取端口19的辨识及连续且反复地传送至该微处理器17来完成对一个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数据确认,因此,微处理器17将可得知与该天线相关的区域11所接收到的标签信号。微处理器17在得知该有作动的读取端口19及提供RFID标签数据的区域11后,会将一个物品的身份数据及该物品所在的区域11纪录于其本身的电子存储器中。对于一特定区域11所收集的标签信息可被标记为该区域11的库存数据。如同现今传统的读取器16,在一给定的天线工作周期内,可连续且反复地驱动与其相关的天线、接收RFID标签数据、将该数据解码以辨识一个物品,以及传送该辨识数据很多次。
可举实例说明的,即便在中型零售商中,数个读取器16即可产生庞大数量的库存数据。
本发明涉及处理在读取器16所在的网络边缘或周围而由读取器16所取得的数据,且此处理动作是在为了发展全地点或全店的库存数据而将该数据被传送至一主计算机14之前执行。如同下文所解释,这将允许RFID库存数据在被传送至一主计算机14之前以不同的技术被压缩。此数据的压缩可以以数量级的缩减程度大量减少数据传输量。
该系统12可被程序化为在各种多变的模式及序列中工作。在一个基本的模式下,该主计算机14指示每个微处理器17通过其网络的连接自动地去驱动其中的读取器16,使得该读取器16可以启动它们各自的天线且允许每个微处理器17去处理读取器16所产生的数据,并形成每一个与一特定读取器16相关的区域11各自的RFID标签库存数据。在该主计算机14这样的指示下,读取器单元13可自动地工作且不需要与其他读取器单元13同步,并通过网络的连接将其各自的区域库存数据回报给主计算机。
有关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的时序如图3~图6所示,并描述如下。
1.该RF开关18由读取器16的读取端口19(并行输入输出端口(PIO),图未示)所控制,该读取器16的读取端口19平行连接于特定读取器16中所有的RF开关18,使得它们可在同一时间切换成相同的开关输出或天线频道。
2.假设特定读取器16中所有的RF开关被命令切换到天线AT1,且下述读取器16的命令及控制是由与其相关的微处理器17所发出。
3.读取器16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其第一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库存信息,该第一端口通过RF开关18连接于其天线AT1。该数据在该微处理器17的存储器中通过直接存储器存取(DMA,direct memory access)的转换而被收集。
4.读取器16接着被微处理器17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其第二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或是库存信息。当第二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会将第一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为第一端口或是第一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inventory set)。
5.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三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库存信息。当第三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二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产生一个已被定义为第二端口或是第二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
6.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四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库存信息。当第四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三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为第三端口或是第三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
7.微处理器17接着命令RF开关18通过第二输出端连接天线AT2。
8.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一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一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四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四端口或是第四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
9.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二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二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一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一端口或是第一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注意的是,这个来自第一端口的新库存数据表示来自第一区域的第二笔天线数据。因此,该第二笔天线数据被增加在该先前较早在第一区域中已得到第一天线AT1数据的的第一区域数据中。所以,现在的第一区域数据中表示有通过该第一天线AT1及第二天线AT2所获得的库存信息。
10.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三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三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微处理器17会将第二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二端口或是第二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注意的是,这个来自第二端口的新库存数据表示来自第二区域的第二笔天线数据。因此,该第二笔天线数据被增加在先前较早在第二区域中已得到第一天线AT1数据的的第二区域数据中。所以,现在的第二区域数据中表示有通过该第一天线AT1及第二天线AT2所获得的库存信息。
11.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四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四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三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三端口或是第三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注意的是,这个来自第三端口的新库存数据表示来自第三区域的第二笔天线数据。因此,第二笔天线数据被增加在先前较早在第三区域中已得到第一天线AT1数据的第三区域中。因此,现在该第三区域的数据中表示有已得到第一天线AT1及第二天线AT2的库存信息。
12.RF开关接着被命令去切换第三输出端。
13.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一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一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四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四端口或是第四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注意的是,这个来自第四端口的新库存数据表示来自第四区域的第二笔天线数据。因此,第二笔天线数据被增加在先前较早在第四区域中已得到第一天线AT1数据的的第四区域数据中。所以,现在该第四区域的数据中表示有通过该第一天线AT1及第二天线AT2所获得的库存信息。
14.读取器16接着被命令在一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二端口读取已标示标签的物品的库存信息。当第二端口的数据正要被收集时,微处理器17会将第一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产生一个已被定义成第一端口或是第一区域库存信息的库存数据集合。注意的是,这个来自第一端口新库存数据表示来自第一区域的第三笔天线数据。因此,第三笔天线数据被增加在先前较早在第一区域中已得到第一天线AT1及第二天线AT2数据的的第一区域数据中。所以,现在该第一区域的数据表示通过该第一天线AT1、第二天线AT2以及第三天线AT3所获得的库存信息。
15.上述过程会被连续执行直到所有的天线库存信息皆被每个读取端口19及区域11收集。因此,微处理器17将藉由各区域中四个天线中的每一个,而获得一个针对每个读取端口或区域的完整库存信息。因此,微处理器17利用一标准计算机对计算机网络协议(computer-to-computer network protocol)发送该区域数据至主计算机14或商店库存计算机。同时,微处理器17还会继续且周期性地通过上述步骤收集数据。
16.微处理器17正使用该方法控制整个过程。换句话说,直到该微处理器17使该RF开关18进入一个对应于一由微处理器17所控制的序列的位置时,该库存数据才会被收集。
有关上述流程的另一个选择是,一读取器单元13,特别是如果它是快速且具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收集且处理所有可利用的数据。不管数据收集及处理的序列或对策为何,该读取器单元13所执行的流程较佳地是可以被自动地引导,使其通常地不用受主计算机14直接控制。同时,其他所有的读取器单元13皆执行相同的流程以监控它们各自区域中的库存信息。各式各样的读取器单元13在该涵盖多个区域11的位置10中的操作在同时被执行时,较佳地是不同步的。当微处理器17确定库存数据是精确的,它会回报这个结果给主计算机14。
微处理器17可发现一个潜在的天线问题或是故障的天线,且使用之前描述的软件来完成是相对地简单。如果一个天线开始失去作用或失灵了,所收集的已标示标签的物品将远不及之前数据收集集合。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则必须假设一个天线应该是间接地失去作用或是完全的失灵。因此,错误码会被设计成正常过程回路的部分,且这个错误数据随着数据文件一起发送至主计算机14。该主计算机软件接着会解码该错误码并且确认具有潜在问题的特定微处理器单元。
就模式控制而言,通过主计算机14或商店主机而被执行。它简易的发送一适当的指令及控制文件(command-and-control file)至微处理器17。且当微处理器17通过所有的天线完成每个新的循环过程时,其首先会确认看看是否有新的指令及控制文件已经被接收到。如果有,微处理器17会告知该文件已经被接收到且立即地改变模式。因此,下一个过程回路将是在新的模式下执行。模式举例来说是一个详尽的库存数据集合,或是已有上一个详尽的库存数据集合的情况下,物品加入或从被特定读取器单元13所监控的区域11中搬离的数据集合。
在传统的方式中,读取器16可连续地工作且反复地识别RFID标签物品并最终提交至中心计算机。标签或物品信息或数据包括,例如,该标签号码、该标签被读取的时间,以及从标签中接收到的相对信号电力。由于读取器16必须要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就如本发明所期望,可藉由一用于每个读取器16的独立微处理器17来完成,或是藉由将这样的处理能力整合到读取器16本身来完成,从读取器16离开的数据流将有利于在该读取器16所在的位置本地被处理过(也就是,在几英尺内或与读取器16整合),而且压缩为一实际区域11的存货信息,即一独一无二而不会重复的标签号码的清单,以及它们被指出所在的区域11。由于这信息是在本地由离存在的商品非常近的微处理器17所形成,本发明提供了一极大的有益贡献。
假设,在一些时候,该中心计算机已经接收到每个区域11的完整库存数据集合,而前述数据全体共同地表示整个地点10的库存信息,只有当在任何区域11中因为一区域11中物品的增加或搬离而有变化时,才需要通知中心计算机。反映出物品增加或搬移的有限数目变化的数据,一般来说相比较于辨识一个或多个区域11的整体库存信息的数据会相当微小(小书写体,miniscule)。只有反映在一区域11变化的被压缩数据需要在例如平常营业时间内被传达至该主计算机。
综上所述,一旦在系统12开始工作且在所有区域11中的所有RFID标签物品皆已经被登录于一区域库存信息,上述的数据压缩技术则可以被采用,使得只有有限数量的数据会从所有读取器单元13经由网络被发送至该主计算机14。该网络,例如通过以太网络协议,解决了从该微处理器17到主计算机14之间发送数据的不一致或冲突的问题,且被压缩的数据避免了未压缩时所发生的瓶颈且避免降低当时有用数据传送速度。本发明的系统12有足够反应能力去追踪从区域11到区域11之间一个物品的动向。此外,对该主计算机14所做的查询,将可显示该地点10的库存信息中任何物品的区域位置。为了改善库存信息的精确度,主计算机14可以指示读取器单元13在地点10为低活动力的期间,例如在午夜,发送完整更新的区域库存数据集合。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在不超出包含本实施例所教示的合理范围其细节可以被增加、修改或是移除。因此,除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必须被限制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特定架构。

Claims (30)

1.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主计算机、多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以及多个连接于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射频辨识天线,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设置于邻近在已标示射频辨识标签的物品所预期会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且通过一网络与该主计算机连接,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可连接于至少一天线,每个天线用以照射且检测在所述区域其中一相关的区域的射频辨识标签,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分别具有电子处理能力及存储器且被程序化设计用来处理信号,所处理的信号是从相关天线检测的射频辨识标签到一储存于所述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的库存数据文件,且通过所述网络传送所述库存数据文件至该主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且可被程序化设计用来识别增加或搬移的射频辨识标签物品,藉以决定在一相关区域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各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且被程序化设计用来不时地只将从一相关区域中被增加或搬移的物品辨识且传送到该主计算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且被程序化设计用来回报且传送该区域的识别纪录至该主计算机,该区域为一个有一射频辨识标签物品被增加至其中的所在地,或为一个有一射频辨识标签物品从其中被移离的所在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通过与多个天线连接而监控多个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区域被多个以多重空间分集形式安排的天线所照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区域被多个以多重方位分集形式安排的天线所照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多个读取端口,且每个读取端口与一独一无二的区域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一由该读取器单元所控制的射频开关,每个射频开关用以可选择地耦接多个天线中的一个至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每个射频开关及其相关天线被指定至一可接收单一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区域。
10.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主计算机及多个通过一共享网络与该主计算机通信的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多个读取端口,该等读取端口分别被指定到一空间中各自独立的区域,至少一天线被指定到一个读取端口及其相关区域,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用以储存所有位于与其读取端口所相关的区域中的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辨识信息,其内容包括对每个物品及该天线坐落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程序化设计为用来自动地回报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库存信息及每个物品所在的区域的辨识信息至该主计算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该主计算机及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是在一有线的网络环境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该网络为一以太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该主计算机及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是在一无线网络环境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程序化设计为用以产生一有限的报告给该主计算机,该有限的报告为从物品所在的区域中增加或搬移的物品的辨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个区域的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天线以多重空间分集的形式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天线以多重方位分集形式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中每个读取端口的天线通过一由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所控制的射频开关而工作。
20.一种监控射频辨识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划分该空间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邻近处设置一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数据处理的能力且具有一连接至多个天线的读取端口,在所述区域其中一相关区域中设置至少一天线以读取射频辨识标签,通过各自的读取端口能使每个区域的单一天线或多个天线工作,从每个天线中接收到的射频辨识标签数据,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将射频辨识标签信号解码以识别出存在于各区域的标签号码,以及将该标签信息且被指出的该标签所在区域储存于存储器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监控射频辨识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其中,一读取器具有多个读取端口,每个读取端口被指派对应到一分别的独立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监控射频辨识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其中,该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被程序化设计为报告射频辨识标签物品从它们各自区域中被增加或移除的辨识,此报告是来自于一在一特定时间内所有射频辨识标签物品在其各自区域中的库存信息的完整报告。
23.一种监控在一空间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一共享网络连接一主计算机及多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提供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去独立地命令及控制其工作,不包括其他的读取器,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连接至少一天线且用以勘测一属于被监控空间的一部分的相关区域,操控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及其天线去检测与天线相关的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存在,将来自位于该相关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射频辨识信号解码为物品数据,储存该检测到的物品数据于存储器中,形成一物品库存数据且不时地发送该库存数据至该主计算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监控在一空间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其中,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自动地工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监控在一空间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其中,每个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不与其他的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同步工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监控在一空间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还包括:提供该等射频辨识读取器单元具有一处理能力且不时地确认库存数据中代表物品从一相关区域中的增加或搬移的变化并回报给该主计算机。
27.一种监控在一地点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已知涵盖范围的天线使用于一地点中,划分该地点为多个尺寸小于所述被选择天线的涵盖范围的区域,在每个区域中设置多个所述被选择的天线且依次地驱动每个具有一共享读取器的天线去收集位于一区域中射频辨识标签的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监控在一地点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其中,在一区域中的该等天线以多重空间分集的形式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监控在一地点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其中,在该区域中的该等天线还以多重方位分集的形式排列。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监控在一地点中射频辨识标签物品的存在的方法,其中,在一区域中的该等天线以多重方位分集的形式排列。
CN2010101818368A 2009-09-23 2010-05-25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Pending CN1020241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495109P 2009-09-23 2009-09-23
US61/244,951 2009-09-23
US12/756,210 2010-04-08
US12/756,210 US8395508B2 (en) 2009-09-23 2010-04-08 RFID tag monitoring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4132A true CN102024132A (zh) 2011-04-20

Family

ID=4375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18368A Pending CN102024132A (zh) 2009-09-23 2010-05-25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395508B2 (zh)
EP (1) EP2481015A4 (zh)
JP (1) JP5745525B2 (zh)
KR (1) KR101563041B1 (zh)
CN (1) CN102024132A (zh)
AU (1) AU2010298663B2 (zh)
BR (1) BR112012006364B1 (zh)
CA (1) CA2774763C (zh)
MX (1) MX2012002857A (zh)
TW (1) TWI419053B (zh)
WO (1) WO2011037736A2 (zh)
ZA (1) ZA20120197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7887A (zh) * 2011-10-18 2012-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监测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5765875A (zh) * 2013-11-20 2016-07-13 Epawn公司 定位具有标准nfc标签的移动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48109A (zh) * 2017-02-08 2017-03-29 广州极酷物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装置和盘点系统
CN110097158A (zh) * 2019-06-10 2019-08-06 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样本定位系统
CN114091487A (zh) * 2021-10-21 2022-02-2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复杂环境中rfid电子标签识别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994B (zh) * 2011-12-02 2013-06-12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03294974A (zh) * 2012-02-24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射频信号的识别和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130222118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Umm Al-Qura University Method of predicting tag detection probability for rfid framed slotted aloha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ES1085455Y (es) * 2013-05-09 2013-10-14 Palex Medical S A Armario informatizado de acceso controlado
DE202013104222U1 (de) * 2013-09-16 2013-10-21 ASTRA Gesellschaft für Asset Management mbH & Co. KG RFID-Lesegerät
WO2015137963A1 (en) 2014-03-14 2015-09-17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Real-time analysis of wellsite inventory activity
US9443121B2 (en) * 2014-03-31 2016-09-13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Locally-powere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antenna for RFID reader, and RFI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scanning item tags with one or more such antennas
CA2994238A1 (en) * 2015-07-31 2017-02-09 Stanley Industrial And Automotive, Llc. Rotary rfid switch
EP3188089A1 (en) * 2015-12-30 2017-07-05 Fujitsu Limi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for a quantified area
DE102016213229A1 (de) * 2016-02-12 2017-08-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Position eines Senders
WO2018165146A1 (en) 2017-03-06 2018-09-13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Genuine filter recognition with filter monitoring system
WO2019083822A1 (en) 2017-10-24 2019-05-02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RANSITION POINTS IN A RETAIL FACILITY
WO2021173472A1 (en) 2020-02-24 2021-09-02 Karsten Joel Contain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8307A1 (en) * 2002-01-09 2006-10-26 Bauer Donald G Intelligent station using multiple RF antennae an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80094214A1 (en) * 2006-03-27 2008-04-24 Ne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inventory of items held in a cabinet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KR20090076710A (ko) * 2008-01-09 2009-07-1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수영장에서 rfid 시스템 및 rfid 리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73849A (fi) * 1997-09-30 1999-03-31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parantaa radioyhteyden laatua radiojärjestelmässä
US6342839B1 (en) * 1998-03-09 2002-01-29 Aginfolink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ivestock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6137422A (en) * 1999-05-21 2000-10-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with D/A converter
US7253717B2 (en) * 2000-11-29 2007-08-07 Mobile Technic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d tracking RFID transponders
US7136832B2 (en) * 2000-12-07 2006-11-14 Savi Technology, Inc.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for real-time tracking of goods
US6616047B2 (en) * 2001-03-31 2003-09-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chine readable label reader system with robust context generation
US6843415B2 (en) * 2002-01-11 2005-01-18 Sap Atkiengesellschaft Event-based communication in a distributed item tracking system
US7460014B2 (en) * 2004-06-22 2008-12-02 Vubiq Incorporated RFID system utilizing parametric reflective technology
EP1779680A4 (en) * 2004-07-30 2008-09-17 Reva Systems Corpoartion SYSTEM FOR ACQUIR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LABEL DATA
KR100654706B1 (ko) 2004-12-14 2006-12-06 현대정보기술주식회사 Rfid 기반의 출입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TWI251161B (en) * 2004-12-24 2006-03-11 Ind Tech Res Inst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urate, real-time, and synchronize view of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using RFID technologies
US20070126585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integration of RFID and MIMO technologies
WO2007086808A2 (en) * 2006-01-24 2007-08-0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an inventory item
JP2008037561A (ja) 2006-08-04 2008-02-21 Toshiba Tec Corp 物品保管位置管理システム
US7667602B2 (en) * 2007-01-19 2010-02-23 Wal-Mart Stores, Inc. Multi-directional RFID reader for controlling inventory and shelf stock
JP2009057182A (ja) * 2007-09-03 2009-03-19 Sanden Corp 商品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8307A1 (en) * 2002-01-09 2006-10-26 Bauer Donald G Intelligent station using multiple RF antennae an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80094214A1 (en) * 2006-03-27 2008-04-24 Ne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inventory of items held in a cabinet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KR20090076710A (ko) * 2008-01-09 2009-07-1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수영장에서 rfid 시스템 및 rfid 리더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7887A (zh) * 2011-10-18 2012-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监测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5765875A (zh) * 2013-11-20 2016-07-13 Epawn公司 定位具有标准nfc标签的移动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65875B (zh) * 2013-11-20 2019-07-05 巴黎星风 定位具有标准nfc标签的移动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48109A (zh) * 2017-02-08 2017-03-29 广州极酷物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装置和盘点系统
CN110097158A (zh) * 2019-06-10 2019-08-06 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样本定位系统
CN114091487A (zh) * 2021-10-21 2022-02-2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复杂环境中rfid电子标签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14091487B (zh) * 2021-10-21 2024-03-0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复杂环境中rfid电子标签识别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95508B2 (en) 2013-03-12
WO2011037736A2 (en) 2011-03-31
EP2481015A4 (en) 2014-11-05
BR112012006364B1 (pt) 2024-03-12
KR20120104166A (ko) 2012-09-20
AU2010298663B2 (en) 2014-03-20
EP2481015A2 (en) 2012-08-01
TW201112128A (en) 2011-04-01
US20110068925A1 (en) 2011-03-24
CA2774763A1 (en) 2011-03-31
JP5745525B2 (ja) 2015-07-08
MX2012002857A (es) 2012-05-29
ZA201201979B (en) 2013-05-29
BR112012006364A2 (pt) 2016-03-29
KR101563041B1 (ko) 2015-10-23
WO2011037736A3 (en) 2011-06-30
TWI419053B (zh) 2013-12-11
AU2010298663A1 (en) 2012-04-05
CA2774763C (en) 2016-04-12
JP2013505182A (ja)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4132A (zh) 射频辨识标签监控系统及监控其标签物品存在空间的方法
CA2187764C (en) Remot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for retail facility
US20040035927A1 (en) Inventory control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CA2720462C (en) Rfid network system
CN101772924B (zh) 可使多个rfid阅读器无冲突地读取标签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55812A (zh) 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
CN106952037A (zh) 混凝土预制件rfid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1706929A (zh) 基于rfid和多媒体的购物系统
AU2001216591A1 (en) Anticollision protocol with fast read request and additional schemes for readingmultiple transponders in an rfid system
EP2583215B1 (en) Selectively addressing transponders
CN101730900A (zh) 利用屏障序列在限定区域内对配置有rfid读取器的装置跟踪其移动的方法
CN105117749A (zh) 一种基于rfid的介绍方法
CN104978645A (zh) 一种新型的库房管理系统
KR100706914B1 (ko) Rfid 태그 연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0428533U (zh) 基于rfid感知的用户购物行为获取系统
CN200986591Y (zh) 采用rfid的多识别半径跟踪定位装置
CN102447166A (zh) Rfid智能天线组矩阵系统
CN201553448U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货架
CN101523422A (zh) 启用了电子物品监控的射频识别系统和方法
US20040088070A1 (en) Automated structuring
CN201946757U (zh) Rfid智能天线组矩阵系统
CN109961109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CN105117925A (zh) 实体店与网络电商共享商品试用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03370U (zh) 手持式高频段读写器
Jankowski-Mihułowicz et al. Efficiency Problem of FMCG Identification in HF RFID System with Multiplexed Antennas for Commercial Refrig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