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4089A -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4089A
CN102024089A CN2009101721764A CN200910172176A CN102024089A CN 102024089 A CN102024089 A CN 102024089A CN 2009101721764 A CN2009101721764 A CN 2009101721764A CN 200910172176 A CN200910172176 A CN 200910172176A CN 102024089 A CN102024089 A CN 102024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data
time
real
data
diagn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21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全成
蔡敏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721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4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4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客户端比对健康数据以设定比对结果,并在比对结果为异常时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伺服端则根据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产生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并且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进行显示,用以达成提高健康数据的可用性的技术功效。

Description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将健康数据传送至伺服端进行实时诊断,并且回传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至客户端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大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许多结合网络的应用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例如:在线诊断、远程居家照护......等等,使得专业医疗人员可通过网络实时针对使用者(也就是所谓的患者)进行诊断。
一般而言,在线诊断需要事先得知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并且根据此健康数据进行诊断。然而,由于使用者通常无法有效判断健康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因此,当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并无异常时,不但占用专业医疗人员的诊断时间,甚至将产生不具急迫性的使用者对其他具有急迫性的使用者产生排挤效应。
有鉴于此,便有厂商提出先在客户端判断健康数据是否异常,假设健康数据正常则无须进行在线诊断,反之,若健康数据异常时,再将此健康数据传送至伺服端以供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在线诊断。不过,由于专业医疗人员无法全天候在伺服端提供诊断服务,因此,将造成健康数据传送至伺服端后迟迟无法得到响应的情况发生,故具有无法有效利用健康数据实时取得诊断响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无法有效利用健康数据实时取得诊断响应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遂揭露一种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所揭露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包含:客户端及伺服端。在客户端的部份,该客户端包含:健康数据库、接收模块、比对模块及通讯模块。其中,健康数据库用以储存比对数据及通知条件,此通知条件包含联系信息;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健康数据;比对模块用以将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比对,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异常;通讯模块,当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通知条件时,根据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
而在伺服端的部份,该伺服端包含:专业数据库、诊断模块、分析模块及传送模块。其中,专业数据库用以储存专业数据;诊断模块用以接收并显示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分析模块,当诊断报告未于时间范围内产生时,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传送模块用以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以进行显示。
至于本发明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其步骤包括:于客户端的健康数据库中储存比对数据及通知条件,此通知条件包含联系信息,且于伺服端储存专业数据;客户端接收健康数据;客户端将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比对,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异常;当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通知条件时,客户端根据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伺服端接收并显示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当诊断报告未于时间范围内产生时,伺服端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伺服端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以进行显示。
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是通过客户端比对健康数据以设定比对结果,并在比对结果为异常时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伺服端则根据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产生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并且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进行显示。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到提高健康数据的可用性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加载健康数据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于客户端比对健康数据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于伺服端进行诊断的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于客户端显示诊断报告的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发明设定通知条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客户端
101健康数据库
102接收模块
103比对模块
104通讯模块
105设定模块
200伺服端
201专业数据库
202诊断模块
203分析模块
204传送模块
300输入窗口
301光标
310路径输入区块
311加载元件
320显示区块
330数据输入区块
331确定元件
400比对窗口
410健康数据显示区块
420比对数据显示区块
430比对元件
440比对结果显示区块
441通知条件显示区块
500诊断窗口
510健康数据显示区块
520诊断输入区块
521诊断信息
531确定元件
532取消元件
533嵌入元件
600报告显示窗口
610报告显示区块
611收缩压
612舒张压
613信息显示区块
614水印
700通知设定窗口
710设定区块
721储存元件
722恢复元件
A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之前,先对本发明所自行定义的名词作说明,本发明所提及的比对数据为医学标准范围(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订定的范围)并且设置于客户端中,举例来说,一般中等身材的成人,其血压的医学标准范围为“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体温的医学标准范围为“36~37度”。另外,所述专业数据设置于伺服端中,是由专业医疗人员(例如:医生)根据不同情况下所预设的医学标准范围,如:寒带地区与热带地区的体温标准将有所不同、不同人种所适用的医学标准范围亦有所差异。换句话说,比对数据与专业数据的差异在于比对数据是通用的医学标准范围,而专业数据则是根据不同情况所客制化的医学标准范围。
以下配合图式对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作进一步说明,首先,先针对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作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的系统方块图,包含:客户端100、伺服端200及网络A。其中,客户端100设置于被诊断人员(例如:患者)所在处,而伺服端200设置于诊断人员(例如:医生)所在处,客户端100与伺服端200之间的传送均通过网络A来达成,所述网络A可为公众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以太网络(Ethernet)或因特网(Internet)......等等。
承上所述,在客户端100的部份,该客户端100包含:健康数据库101、接收模块102、比对模块103及通讯模块104。其中,健康数据库101用以储存比对数据及通知条件,所述通知条件包含联系信息,举例来说,通知条件可记录允许通知的时间以避免在不适当的时间(例如:睡眠时间)进行通知,而联系信息则至少包含通信号码(例如: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信箱或实时通讯账号的信息。由于比对数据已于现有自行定义的名词中作说明,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接收模块102用以接收健康数据,所述健康数据可通过使用者自行输入或加载档案的方式来获得,举例来说,使用者可自行通过健康数据的量测装置,如:血压计、体温计......等等,用以得知健康数据,并且以档案文件的形式记录于客户端100中,以便通过加载档案的方式输入健康数据,当加载档案后,接收模块102即可接收该档案中的健康数据。
比对模块103用以将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数据库101中的比对数据进行比对,并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异常,举例来说,假设比对数据为“体温:36~37度”、接收模块102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为“体温:36度”,由于健康数据在比对数据的范围内,故比对模块103即判断为比对符合,并且设定比对结果为正常,反之,若健康数据为“体温:39度”,由于健康数据超出比对数据的范围,故比对模块103将判断为比对不符合,并且设定比对结果为异常。特别要说明的是,假设比对数据包含“体温:36~37度”及“收缩压为12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当健康数据为“体温:36度”时,比对模块103在进行比对时仅将此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中的“体温:36~37度”进行比对。换句话说,比对模块103在进行比对时,仅会针对相同类别的数据进行比对,如:健康数据中的“血压”与比对数据中的“血压”进行比对、健康数据中的“体温”与比对数据中的“体温”进行比对,并以此类推。
通讯模块104,当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预设的通知条件时,根据该通知条件所包含的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举例来说,假设通知条件预设为“通知时间:0900~2200;联系信息:12345678”,那么在比对模块103将比对结果设定为异常后,当时间在“09:00~22:00”的范围内,则通讯模块104将根据通知条件内所包含的联系信息,例如:电话号码为“12345678”,通过网络A以简讯的方式传送健康数据(例如:“体温:39度”)至伺服端200,也就是说健康数据将作为简讯的内容并进行传送。
除此之外,客户端100更可包含设定模块105,用以提供使用者自行设定储存于健康数据库101中的通知条件及其包含的联系信息,稍后将配合图式对其设定方式作详细说明。
至于伺服端200的部份,该伺服端200包含:专业数据库201、诊断模块202、分析模块203及传送模块204。其中,专业数据库201用以储存专业数据,由于专业数据已于现有自行定义的名词中作说明,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诊断模块202用以接收来自客户端100的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举例来说,假设健康数据为“体温:39度”,诊断模块202在接收此健康数据后,将提示专业医疗人员(例如:医生)根据此健康数据输入诊断信息,并且根据所输入的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在实际实施上,在产生诊断报告的过程中亦可允许专业医疗人员嵌入数字签章以示负责,此数字签章可使用水印、图像或文字的方式呈现于诊断报告中。
分析模块203,当诊断报告未于预设的时间范围(例如:一个小时)内产生时,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库201中的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前面提到,诊断模块202将提示专业医疗人员根据健康数据以输入诊断信息并产生诊断报告,然而,当该专业医疗人员无法实时进行诊断时,该诊断报告便无法实时产生,进而造成延误诊断的情况发生,因此,分析模块203会在诊断报告未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产生时,即判断为无法实时进行诊断,故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库201中的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后自动产生建议报告。特别要说明的是,此专业数据库201中的专业数据更可分别记录不同使用者的病史数据,以便分析模块203在分析时,将使用者的健康数据与病史数据相互搭配以作更进一步的分析。
传送模块204用以将上述所产生的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100以进行显示,而其显示方式可使用图像(例如:折线图、长条图或圆饼图)、文字或表格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其步骤包括:于客户端100的健康数据库101中储存比对数据及通知条件,此通知条件包含联系信息,且于伺服端200储存专业数据(步骤210);客户端100接收健康数据(步骤220);客户端100将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比对,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比对结果为异常(步骤230);当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通知条件时,客户端100根据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步骤240);伺服端200接收并显示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步骤250);当诊断报告未于时间范围内产生时,伺服端200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步骤260);伺服端200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100以进行显示(步骤270)。通过上述步骤,即可通过客户端100比对健康数据以设定比对结果,并在比对结果为异常时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200,伺服端200则根据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产生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并且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100进行显示。
另外,步骤270中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的显示方式可以图像、文字或表格进行显示。而在步骤210之后,更可提供使用者设定通知条件及所包含的联系信息(步骤211)。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述通知条件及所包含的联系信息均可使用预先设置或使用者自行设置的方式来进行设定,其设定方式将在稍后配合图式作详细说明。
除此之外,亦可在步骤250提示输入诊断信息后,在进行诊断信息的输入时,允许将数字签章嵌入诊断报告,且此数字签章以水印、图像或文字进行呈现(步骤251)。由于数字签章及其嵌入方式均为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以下配合图3至图7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如下说明,请先参阅图3,图3为应用本发明加载健康数据的示意图,包含:输入窗口300、光标301、路径输入区块310、加载元件311、显示区块320、数据输入区块330及确定元件331。特别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未以此限定输入窗口300所包含的元件数量及类型。
当使用者使用量测装置(例如:血压计或体温计)获得健康数据(例如:血压或体温)之后,可预先将健康数据储存于档案文件(例如:“a.txt”)中。接着,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实时诊断时,可开启输入窗口300,并且于路径输入区块310中输入该档案文件的储存路径及文件名称(例如:“C:\a.txt”),并使用光标301点选加载元件311以加载档案文件中的健康数据,且将所加载的健康数据显示于显示区块320中。另外,使用者亦可直接于输入窗口300的数据输入区块330内输入健康数据(例如:“146/80mmHg”),当加载或输入健康数据后,可以光标点选确定元件331,此时,接收模块102即可接收上述加载或输入的健康数据。
接下来,请参阅图4,图4为应用本发明于客户端比对健康数据的示意图。前面提到,使用者通过光标301点选确定元件331后,接收模块102即可接收上述加载或输入的健康数据。在实际实施上,可在点选确定元件331后开启比对窗口400,并且于健康数据显示区块410中显示前述所加载或输入的健康数据(例如:“146/80mmHg”),由于此例中的健康数据为血压,因此可在比对数据显示区块420显示健康数据库101中有关血压的比对数据(例如:“收缩压为12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接着,当使用者点选比对元件430后,比对模块103会将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比对,由于健康数据“146/80mmHg”代表收缩压为“146mmHg”及舒张压为“80mmHg”,因此,此健康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比对后,可得知健康数据的收缩压“146mmHg”与比对数据的收缩压“120~139mmHg”比对不符合,故比对模块103将比对结果设定为异常。
承上所述,当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健康数据库101中所预设的通知条件时,通讯模块104将根据通知条件内所包含的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200,举例来说,假设通知条件为“通知时间:0900~2200;联系信息:12345678”,当系统时间在“09:00~22:00”内即代表符合通知条件,而由于比对结果为异常,故通讯模块104即根据通知条件内所包含的联系信息“12345678”将健康数据传送至伺服端200。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比对窗口400中亦可通过比对结果显示区块440来显示比对模块103所设定的比对结果,如:以文字方式显示“异常”,或是通过通知条件显示区块441显示通知条件是否符合,如:以文字方式显示“符合”。
请参阅图5,图5为应用本发明于伺服端进行诊断的示意图。当客户端100的通讯模块104传送健康数据后,伺服端200的诊断模块202将接收并显示此健康数据,并且产生诊断窗口500以提示专业医疗人员输入诊断信息,并且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诊断报告。在实际实施上,此诊断窗口500可在健康数据显示区块510中显示接收自客户端100的健康数据,如:“146/80mmHg”,专业医疗人员经由浏览此健康数据后,即可根据本身的专业知识进行诊断,并且于诊断输入区块520中输入诊断信息521。接着,使用光标301点选确定元件531后,诊断模块202即可根据该诊断信息521产生诊断报告,此诊断报告可包含健康数据。另外,专业医疗人员亦可通过光标301点选取消元件532以取消诊断,甚至可通过光标301点选嵌入元件533用以将数字签章嵌入诊断报告中。
特别要说明的是,当诊断报告未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产生时,分析模块203会将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库201中的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举例来说,假设时间范围为“一个小时”,当诊断模块202接收到健康数据且在该时间范围内未产生诊断报告,则分析模块203便会将健康数据与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产生建议报告,以避免因专业医疗人员延误诊断,使得伺服端200无法实时产生诊断报告,造成客户端100迟迟无法收到伺服端200的响应的情况发生。
接下来,传送模块204在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产生后,即可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100以进行显示,其客户端100显示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的方式将在稍后配合图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意,图6为应用本发明于客户端显示诊断报告的示意图。前面提到,客户端100将显示伺服端200所回传的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以显示诊断报告为例,客户端100可通过报告显示窗口600中的报告显示区块610显示诊断报告,并且将诊断报告中的健康数据以图像进行表示,如:以长条图显示收缩压611及舒张压612,以及将诊断信息(例如:“收缩压偏高”)显示于信息显示区块613中,甚至可使用水印614的方式显示数字签章。由于显示建议报告的方式与显示诊断报告的方式的差异仅在于建议报告中无诊断信息及数字签章,故在此不再对建议报告的显示方式多作赘述。特别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以图像进行表示之外,亦可搭配文字及表格来呈现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
请参阅图7,图7为应用本发明设定通知条件的示意图。前面提到,使用者可自行设定通知条件,在实际实施上,客户端100可通过通知设定窗口700以允许使用者自行设定通知条件,如:允许通知的时间(例如:“09:00~22:00”)或允许比对结果维持异常的时间(例如:“72小时”),以及设定通知条件中所包含联系信息,如:通信号码、电子邮件信箱或实时通讯账号的信息。其方式是在设定区块710中显示通知条件,并且允许使用者在设定区块710中编辑此通知条件,当使用者编辑完成后可通过光标301点选储存元件721以储存编辑后的通知条件,或是点选恢复元件722以恢复尚未编辑时的通知条件。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述联系信息是用来联系位于伺服端200的诊断人员,并且能够使客户端100根据此联系信息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200。在实际实施上,此伺服端200可为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假设联系信息为通信号码,则客户端100可根据此通信号码将健康数据以简讯的方式传送至伺服端200,用以联系位于伺服端200的诊断人员。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通过客户端100比对健康数据以设定比对结果,并在比对结果为异常时传送健康数据至伺服端200,伺服端200则根据所接收的健康数据产生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并且将诊断报告或建议报告回传至客户端100进行显示,借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达成提高健康数据的可用性的技术功效。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提供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包含:
一客户端,该客户端包含:
一健康数据库,用以储存一比对数据及一通知条件,该通知条件包含一联系信息;
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健康数据;
一比对模块,用以将该健康数据与该比对数据进行比对,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一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该比对结果为异常;及
一通讯模块,当该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该通知条件时,根据该联系信息传送该健康数据;及
一伺服端,该伺服端包含:
一专业数据库,用以储存一专业数据;
一诊断模块,用以接收并显示该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一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一诊断报告;
一分析模块,当该诊断报告未于一时间范围内产生时,将该健康数据与该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一建议报告;及
一传送模块,用以将该诊断报告或该建议报告回传至该客户端以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其中该客户端更包含一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该通知条件及所包含的该联系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其中该通知条件为允许通知的时间或允许该比对结果维持异常的时间,且该联系信息至少包含通信号码、电子邮件信箱或实时通讯账号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其中该诊断信息包含一数字签章用以嵌入该诊断报告,该数字签章以水印、图像或文字进行呈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其中该诊断报告或该建议报告以图像、文字或表格进行显示。
6.一种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应用于具有一客户端及一伺服端的传输环境中,其步骤包括:
于该客户端的一健康数据库中储存一比对数据及一通知条件,该通知条件包含一联系信息,且于该伺服端储存一专业数据;
该客户端接收一健康数据;
该客户端将该健康数据与该比对数据进行比对,且于比对符合时设定一比对结果为正常,以及于比对不符合时设定该比对结果为异常;
当该比对结果为异常且符合该通知条件时,该客户端根据该联系信息传送该健康数据;
该伺服端接收并显示该健康数据,并且提示输入一诊断信息以根据该诊断信息产生一诊断报告;
当该诊断报告未于一时间范围内产生时,该伺服端将该健康数据与该专业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产生一建议报告;及
该伺服端将该诊断报告或该建议报告回传至该客户端以进行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其中该方法更包含设定该通知条件及所包含的该联系信息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其中该通知条件为允许通知的时间或允许该比对结果维持异常的时间,且该联系信息至少包含通信号码、电子邮件信箱或实时通讯账号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其中该方法更包含于输入该诊断信息时,将一数字签章嵌入该诊断报告,且该数字签章以水印、图像或文字进行呈现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方法,其中该诊断报告或该建议报告以图像、文字或表格进行显示。
CN2009101721764A 2009-09-15 2009-09-15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2024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21764A CN102024089A (zh) 2009-09-15 2009-09-15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21764A CN102024089A (zh) 2009-09-15 2009-09-15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4089A true CN102024089A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6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21764A Pending CN102024089A (zh) 2009-09-15 2009-09-15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40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111A (zh) * 2015-09-10 2015-11-11 济南市儿童医院 一种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934238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深圳天际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慢病的健康服务方法、系统和平台
CN106951724A (zh) * 2017-05-09 2017-07-14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适用于肝癌及消化道癌的病理诊断报告生成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111A (zh) * 2015-09-10 2015-11-11 济南市儿童医院 一种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5046111B (zh) * 2015-09-10 2018-09-25 济南市儿童医院 一种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自动识别系统
CN106934238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深圳天际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慢病的健康服务方法、系统和平台
CN106951724A (zh) * 2017-05-09 2017-07-14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适用于肝癌及消化道癌的病理诊断报告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6951724B (zh) * 2017-05-09 2019-03-19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适用于肝癌及消化道癌的病理诊断报告生成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4673B2 (en) Attaching patient context to a call history associated with voice communication
US100788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viewing of critical patient data on mobile devices
US11232409B2 (en) Presenting entity profile information to a user of a computing device
Gurol‐Urganci et al. Mobile phone messaging reminders for attendance at healthcare appointments
Ware et al. The Meanings in the messages: how SMS reminders and real-time adherence monitoring impro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dherence in rural Uganda
CN100547597C (zh) 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US20070232866A1 (en) Medical Patient Monitoring and Data Input Systems,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CN109889430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743268A1 (en) Medical patient monitoring and data input systems,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WO2010118327A2 (en) Targeted health care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US20090312620A1 (en) Diabetes monitor
US20080027288A1 (en) RFID enable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medical status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070061361A1 (en) Health data collection system
CN102024089A (zh) 基于健康数据的实时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Giuffrida et al. Mobile Health: The potential of mobile telephony to bring health care to the majority
CN104881744A (zh) 基于假牙的三方即时通讯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WO2022150324A1 (en) Digital nurse for symptom and risk assessment
US20190115096A1 (en) Personal health care records aggregation
US20230238093A1 (en) Real time parser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Gautama How is mhealth and web-based telemedicine implemented in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a narrative scoping review
Dunbrack Will the Convergence of Mobile and Consumer Engagement Technologies Lead to Better Health Outcomes? An Analysis
US20230147846A1 (en) Monitoring and querying autobiographical events
US201603354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healthcare services
CN110021443A (zh) 一种人工智能会诊方法和平台
Neururer et al. CareNet Tyrol–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Assessment for Case & Care Management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