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1474A -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1474A
CN102021474A CN 201010511129 CN201010511129A CN102021474A CN 102021474 A CN102021474 A CN 102021474A CN 201010511129 CN201010511129 CN 201010511129 CN 201010511129 A CN201010511129 A CN 201010511129A CN 102021474 A CN102021474 A CN 102021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olling
temperature
percent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111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结才
盛光敏
龚庆华
吴保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111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1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1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1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H型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6~0.20%、Si 0.4~0.5%、Mn 1.3~1.5%、V 0.06~0.08%、Nb 0.02~0.04%、P:≤0.025、S:≤0.015、[N]≤100ppm、[O]:≤100ppm,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抗震H型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冷却工序,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1210℃~1250℃;轧制工艺为:未再结晶区控轧温度≤950℃,道次累积变形量50%~70%,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80℃;轧后在冷床上空冷至室温。

Description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合金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震性能热轧H型钢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样对建筑用钢有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除了提高钢材的强度级别外,也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抗震性能。高层建筑用钢主要是以钢板和型钢为主,其中热轧H型钢在高层建筑用钢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时,以热轧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其结构科学合理,力学性能优越,结构稳定性高,设计灵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工业厂房和城市高层建筑领域。目前,普通的Q235、Q345级热轧H型钢已经不能满足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开发具有高强度高抗震性的建筑用H型钢。
如今关于抗震钢的研究主要是调整钢中的化学成分,在钢中加入钒(V)、铌(Nb)、钛(Ti)、(铝Al)等一种或多种低合金元素,再结合控制轧制技术,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得到比较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同时,通过控制轧制工艺参数,让合金元素的第二相粒子更加均匀、细小、弥散的析出,从而进一步提高钢的抗震性能。
阪神地震后,日本国内几家大型钢铁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优良的结构钢。川崎制铁开发的具有高韧性的厚壁H型钢,钢的化学成分为(wt%):C:0.05~0.18、Si:0.60、Mn:1.0~1.8、P:0.020、S≤0.004、Al:0.016~0.05、V:0.04~0.15、N:0.0070~0.0200、Cu:0.02~0.60、Ni:0.02~0.60、Cr:0.02~0.50、Mo:0.01~0.20。为了细化组织,用控制轧制技术,在1100~1150℃范围,凸缘每道次断面缩减5%~10%,总缩减至20%,使其再结晶细化。轧后以0.2~2.0℃/s的速度冷至700~750℃。新日铁开发的用于超高层、大跨距、抗震性能优良的高强度、高韧性的型钢,钢中含有0.04%~0.18%,含合金元素V、N、Al、Mo、Nb、Ni、Cu中的2~7种。轧制时,凸缘部在900℃以下全压下量22%~33%,凸缘部终轧温度780~840℃。NIPPON钢铁公司发明了一种在低温下具有优良的可焊性和韧性、低屈服比的抗震建筑用结构钢。钢中含0.03%~0.15C、Si≤0.40%、1.0%~1.20%Mn、加Nb、Ti、Al微合金化,还有少量的Cr、Ni、Mo、Cu。在奥氏体未再结晶的温度范围变形≥30%,终轧温度≥720℃,在≥680℃以上控制冷却。以上抗震钢均含有Cr、Ni、Mo、Cu等贵重合金元素,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和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该抗震H型钢不含Cr、Ni、Mo、Cu等贵重合金元素,即可降低成本,又可使其抗震性能优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H型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6~0.20%、Si 0.4~0.5%、Mn 1.3~1.5%、V 0.06~0.08%、Nb 0.02~0.04%、P:≤0.025、S:≤0.015、[N]≤100ppm、[O]:≤100ppm,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
本发明还提供抗震H型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冷却工序,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1210℃~1250℃;轧制工艺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轧,道次累积变形量50%~70%,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80℃;轧后在冷床上空冷至室温。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建筑结构钢的五项抗震性能指标为:(1)强度与塑性的配合;(2)应变时效敏感性;(3)韧脆转变温度;(4)可焊性;(5)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此五项指标科学合理,不仅包括了国内外建筑用钢主要抗震性能指标:屈强比、塑性和韧性、碳当量,而且还提出了时效应变敏感性、韧脆转变温度、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等新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相关抗震性能性能指标为:强度与塑性的配合:屈强比ReL(Rp0.2)/Rm≤0.85;应变时效敏感性:延伸降低率(ΔE≤5%);韧脆转变温度(0℃纵向KV≥27J);焊接性能(CEV≤0.44%);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参照GB6399-86: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进行):用循环韧度值σa·Δεt表示(σa·Δεt≥30J/cm3)。
本发明钢的合金元素的组合及含量(%)范围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的,(1)对现有的一种含钒热轧H型钢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测;(2)调整C、Si、Mn等元素的含量,用V、Nb复合微合金化代替V合金化;(3)进一步优化合金成分,寻找最佳的轧制工艺。这些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叙述如下:
C是间隙强化元素,可以提高基体的强度,同时,又可以与钢中的合金元素形成弥散碳化物,对基体进行弥散强化,而不影响材料的塑性,提高了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故C含量应高于0.15%,但不宜超过0.2%,过高就会影响基体的韧性,特别重要的是影响材料的焊接性能。
Mn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加入的Mn含量在1.3~1.5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基体的强度,同时Mn的加入,降低了奥氏体的相变温度,增加了铁素体晶体形核速度并且降低了铁素体晶粒长大速度,从而细化晶粒。
S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以原子状态存在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之间,固溶强化铁素体。但Si含量过高,影响焊接性能,使焊接组织性能恶化,含量控制在0.4~0.5%。
在钢中添加微合金元素V、Nb,主要起晶粒细化和沉淀强化作用。这些微合金元素能与碳、氮结合形成碳氮化物颗粒。这些碳氮化合物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阻碍原是奥氏体晶粒长大,在轧制时可以抑制再结晶及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在冷却过程中时,析出起到弥散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的材料的综合抗震性能。
本发明钢采用V、Nb复合微合金化,充分发挥了微合金元素的作用。在钢中添加Nb,主要是阻碍热轧过程中再结晶时晶粒长大,这样可以细化晶粒;添加V主要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析出强化。V和Nb的碳氮化物颗粒在析出过程中相互促进,这样更加有利于发挥微合金的作用。本发明钢按上述成分进行冶炼时,采用常用的脱P、S技术,适当降低P、S含量,同时在加入微合金元素之前进行脱氧,并控制N含量。
控制轧制技术即通过对轧制工艺参数(加热温度、轧制变形量、终轧温度)的控制,充分发挥V、Nb的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作用,从而提高钢材的综合抗震性能。
本发明的热轧H型钢,只需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优化合金成分,调整工艺参数,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保证合金元素完全熔入奥氏体,在轧制时,通过未再结晶区控轧,保证在未再结晶区产生足够的变形量,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达到细化铁素体晶粒的目的,降低终轧温度,使析出物的颗粒弥散细小,随后在冷床上空冷至室温,得到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析出物颗粒弥散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这样产品的性能,强韧性配合良好,综合抗震性能优异,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满足高层建筑对热轧H型钢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4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按照表1化学成分进行炼钢,在轧制时,控制钢坯的加热温度、未再结晶区的变形量和终轧温度,通过正交表设计进行轧钢试验,试验结果主要以循环韧度为目标为主,即循环能量吸收率σa·Δεt,同时测试材料的其他抗震性能指标,然后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到最佳的工艺搭配。最终确定采用1210~1250℃的钢坯加热温度,950℃以下的变形量为50%~70%,终轧温度在820℃~880℃范围内,可以得到较高的循环韧度。
实施例1:
抗震H型钢化学成分见表1实施例1,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10℃;950℃以下变形量50%;终轧温度850℃。
性能指标是:ReL为500MPa,Rm为665MPa,ReL/Rm为0.75,A为24%,ΔE为2.08%,0℃纵向KV为74J,循环韧度值σa·Δεt为34.07J/cm3。以上指标均优于抗震钢的五个性能指标。
实施例2:
抗震H型钢化学成分见表1实施例2,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20℃;950℃以下变形量55%;终轧温度880℃。
性能指标是:ReL为480MPa,Rm为650MPa,ReL/Rm为0.74,A为20.5%,ΔE为3.2%,0℃纵向KV为115J,循环韧度值σa·Δεt为37.82J/cm3。以上指标均优于抗震钢的五个性能指标。
实施例3:
抗震H型钢化学成分见表1实施例3,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950℃以下变形量60%;终轧温度820℃。
性能指标是:ReL为530MPa,Rm为695MPa,ReL/Rm为0.76,A为20.5%,ΔE为2.44%,0℃纵向KV为76J,循环韧度值σa·Δεt为33.06J/cm3。以上指标均优于抗震钢的五个性能指标。
实施例4:
抗震H型钢化学成分见表1实施例4,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50℃;950℃以下变形量70%;终轧温度860℃。
性能指标是:ReL为470MPa,Rm为650MPa,ReL/Rm为0.72,A为25%,ΔE为4.00%,0℃纵向KV为45J,循环韧度值σa·Δεt为40.2J/cm3。以上指标均优于抗震钢的五个性能指标。
表1:各实施例化学成分
Figure BSA00000308387600041

Claims (2)

1.一种抗震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6~0.20%、Si 0.4~0.5%、Mn 1.3~1.5%、V 0.06~0.08%、Nb 0.02~0.04%、P:≤0.025、S:≤0.015、[N]≤100ppm、[O]:≤100ppm,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H型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冷却工序,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1210℃~1250℃;轧制工艺为:未再结晶区控轧温度≤950℃,道次累积变形量50%~70%,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80℃;轧后在冷床上空冷至室温。
CN 201010511129 2010-10-15 2010-10-15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2021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1129 CN102021474A (zh) 2010-10-15 2010-10-15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1129 CN102021474A (zh) 2010-10-15 2010-10-15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1474A true CN102021474A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6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11129 Pending CN102021474A (zh) 2010-10-15 2010-10-15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147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2217A (zh) * 2014-06-19 2014-09-10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h型钢,用途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31164A (zh) * 2015-06-03 2015-08-1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31154A (zh) * 2015-06-03 2015-08-1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18839A (zh) * 2015-08-14 2015-11-04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20MPa级高性能抗震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5078A (zh) * 2017-09-26 2018-02-09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屈服强度的含钒氮钢材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10484823A (zh) * 2019-09-23 2019-11-22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成本355MPa中度低温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7990A (zh) * 2020-03-02 2020-05-2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00MPa级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3528970A (zh) * 2021-07-20 2021-10-2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缩比屈服强度355MPa级厚重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286A (zh) * 2002-09-30 2003-06-0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铌h型钢的轧制方法
CN101736207A (zh) * 2009-12-24 2010-06-16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铌钒经济型高强度高耐候热轧h型钢用钢及其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286A (zh) * 2002-09-30 2003-06-0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铌h型钢的轧制方法
CN101736207A (zh) * 2009-12-24 2010-06-16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铌钒经济型高强度高耐候热轧h型钢用钢及其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特殊钢》 20041130 汪开忠等 V-Nb微合金高强度热轧H型钢柱BS55C的开发 42-45 1、2 第25卷, 第6期 2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2217A (zh) * 2014-06-19 2014-09-10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h型钢,用途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31164A (zh) * 2015-06-03 2015-08-1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31154A (zh) * 2015-06-03 2015-08-1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18839A (zh) * 2015-08-14 2015-11-04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20MPa级高性能抗震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8839B (zh) * 2015-08-14 2017-05-03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20MPa级高性能抗震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5078A (zh) * 2017-09-26 2018-02-09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屈服强度的含钒氮钢材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10484823A (zh) * 2019-09-23 2019-11-22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成本355MPa中度低温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7990A (zh) * 2020-03-02 2020-05-2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00MPa级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3528970A (zh) * 2021-07-20 2021-10-2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缩比屈服强度355MPa级厚重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13528970B (zh) * 2021-07-20 2022-05-2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缩比屈服强度355MPa级厚重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7913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热轧耐候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325B (zh) 一种低裂纹敏感性低屈强比特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9224B (zh) 低温韧性优异的厚规格海底管线用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21474A (zh) 抗震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8220798B (zh) 一种460MPa级抗震耐火建筑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8826B (zh) 高性能低碳贝氏体结构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3234995B (zh) 一种屈服强度600MPa级超厚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13828B (zh) 屈服强度460MPa级低屈强比建筑用特厚钢板及制造方法
CN111101063B (zh) 一种690MPa级抗震耐蚀耐火中板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49420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05287B (zh) 一种屈强比≤0.70的高韧性抗震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JP5439973B2 (ja) 優れた生産性と溶接性を兼ね備えた、pwht後の落重特性に優れた高強度厚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506494A (zh) 一种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43704A (zh) 一种高强度抗震耐火耐蚀钢板及制造方法
CN106282831A (zh) 一种高强度集装箱用耐大气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51520A (zh) 一种q345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18856B (zh) 纵横向力学性能差异小的桥梁用结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99031A (zh) 一种900MPa级超高韧性低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12245A (zh) N80级电阻焊石油套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65088B1 (ko) 저온 인성이 우수한 저탄소 고강도 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12634B (zh) 低碳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高强度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33185A (zh) 一种x100管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61792B (zh) 一种v-n合金化高强钢板及制造方法
CN102766809A (zh) 一种屈服强度高于800MPa的矿井救生舱用热轧带钢及制备方法
CN114480949B (zh) 一种690MPa级低屈强比耐候焊接结构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