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3989A -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3989A
CN102013989A CN200910092810.3A CN200910092810A CN102013989A CN 102013989 A CN102013989 A CN 102013989A CN 200910092810 A CN200910092810 A CN 200910092810A CN 102013989 A CN102013989 A CN 102013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unit
configur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28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928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39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028 priority patent/WO20110293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3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3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在网络中部署配置服务器;该方法还包括:基站上电后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相关配置参数;配置服务器根据基站的请求向基站返回基站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根据分配的配置参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站自发现系统,采用本发明能支持基站的自动发现,进而完成基站上电后的自动建链,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中的自组织网络技术,特别涉及自组织网络中的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发展到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阶段,在LTE系统中,演进基站(eNB,EvolvedNode B)的数量会很多,对于众多的eNB,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维护方法,安装、配置、维护的工作量将会非常大,所产生的成本也会很高,而运营商现在对运营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重视,所以运营商提出了自组织网络(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的概念。所谓自组织网络,就是一个可以提供自动安装、配置、维护功能,减少人工维护工作量,从而能极大降低运营商运营成本的移动通信网络。
目前,eNB上电后进入正常工作,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先完成以下配置工作:
首先,通过本地操作维护终端(LMT,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连接到eNB,配置好eNB的网络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以及后台网管的IP地址等;
其次,再在后台网管上配置好自身的IP地址、eNB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IP等。这里,所述后台网管是指eNB所属网络的网络管理单元。
上述LMT的配置需要与后台网管的配置保持一致,这样,后台网管才能发起向eNB的建链请求;建链成功后,eNB才能获取进一步的数据和信息,开始正常工作。
可见,要满足SON的维护需求,eNB需要自动发现自身和后台网管的IP地址等配置参数,之后告知后台网管,自动建立eNB与后台网管的通信链路。但是,目前在SON中,还没有能实现eNB自动发现的技术方案提供,因此,LMT与后台网管之间配置的统一只能靠人工来完成。
对于第二代(2G,2nd Generation)移动通信和第三代(3G,3rd Generation)移动通信中的基站,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能支持基站的自动发现,进而完成基站上电后的自动建链,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在网络中部署配置服务器;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上电后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相关配置参数;配置服务器根据基站的请求向基站返回基站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
根据分配的配置参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其中,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基站根据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服务器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基站配置好的通知消息,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通知消息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将收到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配置参数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基站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网络管理单元IP地址。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服务器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或为单独定制的服务器;所述配置服务器作为独立的网络设备部署在网络侧,或作为逻辑模块设置在网络侧的已有设备中。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基站中设置自发现处理单元;所述向配置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由所设置的自发现处理单元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包括: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传输网络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和各基站之间均通过传输网络互联;其中,
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和维护所有基站的配置参数,并响应基站的配置请求,为基站分配相应的配置参数;
网络管理单元,用于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基站,内部设置有自发现处理单元,该自发现处理单元用于在基站上电后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请求相关的配置参数;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完成与网络管理单元通信链路的建立。
其中,所述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接收基站发来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服务器,还用于通知网络管理单元基站已配置好,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在收到配置服务器通知基站已配置好消息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收到的配置服务器发来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在收到基站发来的配置参数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在现有网络中部署用于自动分配配置信息的配置服务器;当基站上电后,基站先向所部署的配置服务器请求获取配置参数,之后,基站与后台的网络管理单元之间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自动建立通信链路。如此,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基站上电的自动建链并加入网络管理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不能自动发现、自动建链的问题;而且,简化了基站初始配置流程,降低了运营商的运营维护成本,保证了满足SON网络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站自动发现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站自动发现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现有网络中部署用于自动分配配置信息的配置服务器;当基站上电后,基站先向所部署的配置服务器请求获取配置参数,之后,基站与后台的网络管理单元之间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自动建立通信链路,从而使基站自动加入网络运营管理。
进一步的,在基站中对应设置自发现处理单元,与配置服务器和网络管理单元交互,完成基站的自动发现过程。
这里,所述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维护所有基站的配置信息相关的参数;所述基站请求获取的配置参数是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基站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网络管理单元IP地址等,下文中将基站IP地址简称为基站IP、网关IP地址简称为网关IP、网络管理单元IP地址简称为网管IP。
其中,所述的配置服务器可以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单独定制的服务器,只要该配置服务器具备管理和维护所有基站配置参数的功能,且能响应基站获取配置参数的请求即可。所述配置服务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设备部署在网络侧,也可以作为一个逻辑模块设置在网络侧的已有设备中,比如:作为逻辑模块设置在网络管理单元中。
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之间建立通信链路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基站获取到与网络管理单元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配置参数后,由基站根据所获取的配置参数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第二种是,由配置服务器在将基站所请求的配置参数发给基站的同时,发消息给网络管理单元通知其基站已配置好,并将分配给基站的配置信息通知给网络管理单元,之后,由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发起建链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第三种是,基站在请求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由基站发消息给网络管理单元通知其自身已配置好的参数信息,之后,由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发起建链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其中,具体如何完成通信链路建立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传输网络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和各基站之间均通过传输网络互联;其中,
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和维护所有基站的配置参数,并响应基站的配置请求,为基站分配相应的配置参数;
所述配置服务器,还用于在为基站分配配置参数成功后,通知网络管理单元基站已配置好,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
网络管理单元,用于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具体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接收基站发来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或者,所述网络管理单元在收到配置服务器通知基站已配置好消息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或者,所述网络管理单元接收基站发来的配置参数,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基站,内部设置有自发现处理单元(图中未示),该自发现处理单元用于在基站上电后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请求相关的配置参数;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完成与网络管理单元通信链路的建立;
这里,所述根据配置参数完成与网络管理单元通信链路的建立,可以是基站根据配置参数主动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也可以是基站将接收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并接收网络管理单元向自身发起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还可以是基站接收网络管理单元向自身发起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这种情况下,配置参数是由配置服务器直接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的。
这里,所述基站泛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基站,可以是2G或3G中的基站,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eNB。所述配置参数主要是用于建立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通信链路所需要的参数,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在网络中部署配置服务器;
这里,所述配置服务器能够根据规划需求为每个即将投入运营的基站设置配置参数;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信息;
步骤201:基站上电后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相关配置参数;这里,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基站标识;
步骤202:配置服务器根据基站的请求消息,向基站返回基站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至少包含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信息;
步骤203:根据分配的配置参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两者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
这里,完成通信链路建立的过程可以是由基站主动发起,也可以是由网络管理单元主动发起。当由网络管理单元发起时,又分为两种方式,网络管理单元可以接收配置服务器发来的为基站分配的配置参数;也可以接收基站发来的为其分配的配置参数。当从配置服务器接收配置参数时,步骤202进一步包括:配置服务器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基站配置好的通知消息,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相应的,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通知消息后,会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当从基站接收配置参数时,步骤202进一步包括:基站收到配置服务器发来的配置参数后,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消息,通知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分配给自身的配置参数;相应的,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配置参数后,会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基站中设置自发现处理单元,用于向配置服务器发送请求、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与网络管理单元交互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服务器是网络中单独设置的DHCP服务器,基站通过DHCP协议与DHCP服务器进行交互,从DHCP服务器获取基站所需的配置参数;本实施例由基站主动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那么,本实施例的基站自动发现过程具体包括下步骤:
步骤11:在基站中设置向DHCP服务器发起请求的自发现处理单元;
具体的,基站在出厂前预置一个初始版本,具有DHCP客户端的功能,能够发起DHCP请求向DHCP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相关的配置参数应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相关的参数通过DHCP服务器提供的选项(options)进行配置指定;
步骤12:基站上电后先发起DHCP请求,向DHCP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
步骤13:DHCP服务器收到基站的DHCP请求后,为基站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14: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配置自身的IP、子网掩码、网关IP以及网管IP,并根据收到的配置参数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进一步的,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下发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加载相关的单板软件版本,基站收到后即完成自动加入网络的过程,并投入运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服务器是网络中单独设置的DHCP服务器,基站通过DHCP协议与DHCP服务器进行交互,从DHCP服务器获取基站所需的配置参数;本实施例由网络管理单元主动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那么,本实施例的基站自动发现过程具体包括下步骤:
步骤21:在基站中设置向DHCP服务器发起请求的自发现处理单元;
具体的,基站在出厂前预置一个初始版本,具有DHCP客户端的功能,能够发起DHCP请求向DHCP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相关的配置参数应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相关的参数通过DHCP服务器提供的options进行配置指定;
步骤22:基站上电后先发起DHCP请求,向DHCP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
步骤23:DHCP服务器收到基站的DHCP请求后,为基站分配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24: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配置自身的IP、子网掩码、网关IP以及网管IP,完成本地配置;
步骤25:基站完成配置后,向网络管理单元广播Trap消息,通知网络管理单元相关配置参数,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26:网络管理单元根据收到的配置参数,发起与基站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进一步的,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下发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加载相关的单板软件版本,基站收到后即完成自动加入网络的过程,并投入运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网络中没有部署DHCP服务器,所述配置服务器是单独定制的服务器,该定制服务器具备为基站配置参数的配置功能,能根据网络规划为每一个即将投入运营的基站分配相关的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并且,该定制服务器能够响应基站请求配置参数的请求消息,基站通过双方预先协商好的特定协议或特定消息进行交互,从所述定制服务器获取基站所需的配置参数。本实施例由基站主动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那么,本实施例的基站自动发现过程具体包括下步骤:
步骤31:在基站中设置向定制服务器发起请求的自发现处理单元;
具体的,基站在出厂前预置一个初始版本,具有向定制服务器发送请求配置参数请求的功能,相关的配置参数应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相关的参数通过定制服务器提供的options进行配置指定;
步骤32:基站上电后先发起请求,向定制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
步骤33:定制服务器收到基站的请求后,为基站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34: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配置自身的IP、子网掩码、网关IP以及网管IP,并根据收到的配置参数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进一步的,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下发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加载相关的单板软件版本,基站收到后即完成自动加入网络的过程,并投入运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网络中没有部署DHCP服务器,所述配置服务器是单独定制的服务器,该定制服务器具备为基站配置参数的配置功能,能根据网络规划为每一个即将投入运营的基站分配相关的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并且,该定制服务器能够响应基站请求配置参数的请求消息,基站通过双方预先协商好的特定协议或特定消息进行交互,从所述定制服务器获取基站所需的配置参数。同时,定制服务器在为基站分配配置参数成功后,会发Trap消息通知网络管理单元基站已配置好,本实施例由网络管理单元主动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那么,本实施例的基站自动发现过程具体包括下步骤:
步骤41:在基站中设置向定制服务器发起请求的自发现处理单元;
具体的,基站在出厂前预置一个初始版本,具有向定制服务器发送请求配置参数请求的功能,相关的配置参数应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相关的参数通过定制服务器提供的options进行配置指定;
步骤42:基站上电后先发起请求,向定制服务器请求配置参数;
步骤43:定制服务器收到基站的请求后,为基站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44: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配置自身的IP、子网掩码、网关IP以及网管IP,完成本地配置;
步骤45:基站完成配置后,向网络管理单元广播Trap消息,通知网络管理单元相关配置参数,包括基站IP、子网掩码、网关IP、网管IP等配置参数;
步骤46:网络管理单元根据收到的配置参数,发起与基站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进一步的,网络管理单元向基站下发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加载相关的单板软件版本,基站收到后即完成自动加入网络的过程,并投入运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中部署配置服务器;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上电后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相关配置参数;配置服务器根据基站的请求向基站返回基站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
根据分配的配置参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基站根据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服务器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基站配置好的通知消息,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
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通知消息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站收到所需的配置参数后,将收到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
所述基站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具体为:网络管理单元收到配置参数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基站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网络管理单元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或为单独定制的服务器;
所述配置服务器作为独立的网络设备部署在网络侧,或作为逻辑模块设置在网络侧的已有设备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基站中设置自发现处理单元;
所述向配置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与网络管理单元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由所设置的自发现处理单元完成。
8.一种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传输网络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网络管理单元、配置服务器和各基站之间均通过传输网络互联;其中,
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和维护所有基站的配置参数,并响应基站的配置请求,为基站分配相应的配置参数;
网络管理单元,用于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基站,内部设置有自发现处理单元,该自发现处理单元用于在基站上电后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请求,请求相关的配置参数;接收配置服务器返回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完成与网络管理单元通信链路的建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
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接收基站发来的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还用于通知网络管理单元基站已配置好,并将相应基站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
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在收到配置服务器通知基站已配置好消息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收到的配置服务器发来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网络管理单元;
相应的,所述网络管理单元在收到基站发来的配置参数后,向基站发起通信链路建立请求,与基站共同完成通信链路的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或为单独定制的服务器;
所述配置服务器作为独立的网络设备部署在网络侧,或作为逻辑模块设置在网络侧的已有设备中。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自动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基站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网络管理单元IP地址。
CN200910092810.3A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2013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810.3A CN102013989A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PCT/CN2010/075028 WO2011029345A1 (zh) 2009-09-08 2010-07-07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810.3A CN102013989A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3989A true CN102013989A (zh) 2011-04-13

Family

ID=4373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2810.3A Pending CN102013989A (zh) 2009-09-08 2009-09-08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3989A (zh)
WO (1) WO201102934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363A (zh) * 2011-05-18 2011-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操作维护中心配置到基站路由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343271A (zh) * 2017-07-07 2017-11-1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基站、服务器
WO2022127568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与网管设备间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及网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8506B (en) 2019-01-28 2020-06-30 Elisa Oyj Automatic network deploy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2891B1 (en) * 1999-01-05 2001-09-18 Nokia Networks Ov Method of connecting base station to cellular system
CN101365208B (zh) * 2007-08-07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的自动安装方法
CN101364910B (zh) * 2007-08-09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织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37327B (zh) * 2008-12-04 2010-06-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及发送开站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363A (zh) * 2011-05-18 2011-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操作维护中心配置到基站路由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209363B (zh) * 2011-05-18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操作维护中心配置到基站路由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343271A (zh) * 2017-07-07 2017-11-1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基站、服务器
WO2022127568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与网管设备间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及网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9345A1 (zh)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2753B1 (en) A method for home node b automatic installation
CN101466105B (zh) 蜂窝系统中基站的自动配置方法
CN101841815B (zh) 基于无线路由器的集群受控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11405545B (zh) 一种效率高的批量基站的开站方法及系统
CN103634170B (zh) 一种家庭网络互联方法及装置
US20120084415A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self-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in self-organized network
CN101291522A (zh) 一种实现认知无线电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CN105246066A (zh) 基于网络共享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1971694A (zh) 免接触即插即用基站收发台
CN101677291A (zh) 一种网元设备自动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616444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 방식의 사물지능통신 기기들에 대한 원격 관리 시스템
US938061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gateway stability in LTE mode Femto cell system
CN103428681A (zh) 基站自启动配置参数获取方法、基站自启动方法与设备
CN102857382B (zh) 网管设备、接入汇聚设备、接入终端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13003405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d establishing a direct interface
WO202213490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013989A (zh) 一种基站自动发现方法及系统
CN104349511A (zh) Wlan网络中ap地址的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2238594B (zh) 管理分布式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24701A1 (en) Method, arrangement and program for efficient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nodes
CN103200593A (zh) 基站自启动和自启动辅助方法及设备
EP2107838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869254B (zh) 管理非协调无线电接入网络
CN102340553B (zh) 一种ip地址的分配及确定方法、装置
CN111869270A (zh) 管理非协调无线电接入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