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6749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6749A
CN102006749A CN201010267635XA CN201010267635A CN102006749A CN 102006749 A CN102006749 A CN 102006749A CN 201010267635X A CN201010267635X A CN 201010267635XA CN 201010267635 A CN201010267635 A CN 201010267635A CN 102006749 A CN102006749 A CN 102006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rtable terminal
gathering sill
guide finger
suppor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7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际大祐
新银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9Sliding mechanism with two degree of freedom, e.g. translation in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8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keyboard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叠置在该第一壳体上;以及滑动支撑机制,以相对于该第一壳体滑动的方式支撑该第二壳体。多个输入部被设置在该第一壳体上,当第二壳体被置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壳体覆盖所述多个输入部。从上方俯视,第二壳体的位置能通过该滑动支撑机制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二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右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二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中的一部分得以露出;以及第三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左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三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中的一部分(不同于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形下露出的那部分)得以露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功能多样,且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设备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允许壳体相互滑动的机制(mechanism)的滑动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之前,已有各种设置了允许壳体相互滑动机制的滑动式移动终端问世。滑动式移动终端使得携带时隐藏操作键而操作时露出操作键的这种用法成为可能,从而获得便携性极佳的优点。
例如,JP-A-2007-158970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关闭状态下主单元(第一壳体)和显示单元(第二壳体)相互叠置,在打开状态下主单元从关闭状态相对于显示单元对角滑动(slid diagonally)。在该移动终端中,主单元包括操作输入部,设置在主单元上的操作输入部通过对角滑动而露出。
此外,JP-A-2009-71512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三个壳体,分别是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二壳体、以及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的第三壳体。该移动终端例如被使用如下:当移动终端用作电话时,第二壳体(设置有用于电话的操作键)和第三壳体(设置有用于电视的操作键)相对于第一壳体(设置有显示单元)滑动,同时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相互叠置。当移动终端用于观看电视时,第三壳体相对于相互叠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
发明内容
近来移动终端的功能已经变得多样化,并且为移动终端设置的操作键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因此,优选地,通过壳体的相互滑动而露出的操作键的数量尽可能地增加。另一方面,如果为移动终端设置的所有操作键即刻(atonce)出现(即刻露出),由于操作键的数量较多,用户可能会有难于操作的印象。
因此,人们认为,使操作键根据用户希望使用的功能而露出(如JP-A-2009-71512中),要优于在打开状态下所有操作键都出现(如JP-A-2007-158970中)的情形。然而,如在JP-A-2009-71512中所示,当壳体数量增加时,组件数量增加,这导致移动终端的成本等增加,因此这并不是优选方案。此外,如果壳体数量增加,还将导致在露出的操作键和未露出的操作键之间变得难于切换的缺点。
此外,在滑动式移动终端的情形下,存在如下可能的情况:该终端由于其滑动方式而便于右手用户的使用,却不便于左手用户的使用,因此,认为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的配置才是便捷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设置有能相互滑动的两个壳体,尽管功能多样却便于用户使用。此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设置有能相互滑动的两个壳体,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及滑动支撑机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多个输入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当所述第二壳体被置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多个输入部,并且其中从上方俯视时,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能通过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在该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其中该第二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右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二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的一部分得以露出;以及该第三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左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三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的一部分得以露出,其中在该第三位置露出的一部分不同于在该第二位置的情形下露出的那部分。
根据该配置,在第二壳体的位置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的情形以及第二壳体的位置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三位置的情形之间,能露出不同的输入部。结果是,能够根据功能的多样性提供许多输入部,并且被第二外壳覆盖的输入部不会由于滑动运动而全部露出,而是能根据使用目的露出输入部的一部分。结果是,能够提供尽管功能多样却便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此外,如之后所述,根据该配置,能够提供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的移动终端。进而,由于在如此配置的移动终端中,构成滑动式移动终端的壳体的数量是两个,因此能提供在组件数量和成本上都得以降低的移动终端。此外,由于壳体的数量仅仅是两个,因此易于滑动操作。
作为具有上述配置的移动终端的具体配置实例,所述多个输入部可包括:共享部,当所述第二外壳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得以露出;第一专用部,仅当所述第二外壳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得以露出;以及第二专用部,仅当所述第二外壳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三位置时得以露出。
在该配置中,所述第一专用部和所述第二专用部可具有互不相同的功能,也可具有相同的功能。前一配置能够根据功能的多样性而提供大量输入部,并且能根据使用目的而露出输入部。后一配置能够提供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的移动终端。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可将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滑动支撑机制的构件直接附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该配置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构件数量。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可由单元构件形成,所述单元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构件,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滑动的方式布置的第二构件。将滑动支撑机制形成为单元,能便于以低成本使本发明应用到多种类型的移动终端。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可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guide groove),大致呈倒V形或大致呈V形,所述导向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以及至少一个导向销(guide pin),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或所述第二壳体另一侧,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engage)并由所述导向槽夹持(held)。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可包括副簧(assistspring),所述副簧协助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运动。提供这种副簧能够增加滑动式移动终端的可操作性。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可将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每个导向槽大致呈倒V形,并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所述第一导向槽夹持的第一导向销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所述第二导向槽夹持的第二导向销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在该配置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优选为相互接续。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的尺寸。
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可包括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两个弹簧均用作协助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运动的副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一端可由所述第一导向销可旋转地支撑,另一端可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一弹簧紧固销(spring holding pin)可旋转地支撑,以及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一端可由所述第二导向销可旋转地支撑,另一端可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二弹簧紧固销可旋转地支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设置有能相互滑动的两个壳体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尽管功能多样却易于用户使用。此外,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提供设置有能相互滑动的两个壳体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性配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从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显示侧壳体的底面一侧观察到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关闭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A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一打开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的操作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A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6B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其他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给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应该注意,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例如具体体现为移动电话(包括智能电话)、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HS)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个人计算机(PC)和移动游戏机等。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性配置的立体透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包括操作侧壳体10、以及叠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的显示侧壳体20。
操作侧壳体10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其形状大致呈立方体。多个输入键(多个输入部)11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的上表面10a(与要叠置的显示侧壳体20相对的表面)上。用户使用多个输入键11来操作移动终端1上设置的各种功能。当俯视(viewed in the plane)操作侧壳体10的上表面10a时,多个输入键11大致呈U形设置在移动终端1上,所述U形包括下侧部以及左侧和右侧。
尽管为了操作移动终端1上设置的各种功能而设置的输入部11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输入按钮,但输入部11并不限于这些,其还可以是触摸屏等等。
除了多个输入键11之外,在操作侧壳体10的上表面10a上还以固定形式排列有包括第一导向销12和第二导向销13的两个导向销。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导向销12、13是独立于操作侧壳体10的构件,但它们也可以与操作侧壳体10整体设置。这两个导向销12、13被设置为靠近操作侧壳体10的上表面10a的中心,并且第一导向销12和第二导向销13设置的位置相对于将上表面10a沿长度方向等分为两部分的线L1线性对称。
显示侧壳体20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其形状大致呈立方体。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中,从上方俯视(viewed in the plane from above),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的形状都是长方形,且它们在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体上相同,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也大体上相同。显示单元21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使得上表面20a被用作显示表面。
图2是从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上设置的显示侧壳体的底部观察到的示意性平面图。如图2所示,大致呈M形的导向槽22形成在显示侧壳体20的底面20b上,在该M形导向槽22中,大致呈倒V形的第一导向槽22a和第二导向槽22b相互接续(continuously connected)。第一导向槽22a和第二导向槽22b相对于将显示侧壳体20的底面20b沿长度方向等分为两部分的线L2线性对称。
此外,第一弹簧紧固销23和第二弹簧紧固销24以固定形式排列在显示侧壳体20的底面20b上,其中第一弹簧紧固销23用于紧固布置在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之间的第一扭转弹簧31的一端31a,第二弹簧紧固销24用于紧固布置在其间的第二扭转弹簧32的一端32a。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弹簧紧固销23、24是独立于显示侧壳体20的构件,但它们也可与显示侧壳体20整体设置。如图2所示,这两个弹簧紧固销23、24设置在大致呈M形的导向槽22的下侧,并且第一弹簧紧固销23和第二弹簧紧固销24设置的位置相对于将底面20b沿长度方向等分为两部分的线L2线性对称。
操作侧壳体10上的第一导向销12与显示侧壳体20的第一导向槽22a啮合并由其夹持,操作侧壳体10上的第二导向销13与显示侧壳体20的第二导向槽22b啮合并由其夹持,使得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集成为一体。应该注意,第一导向销12是可滑动地与第一导向槽22a啮合并由其夹持,第二导向销13也是可滑动地与第二导向槽22b啮合并由其夹持。换句话说,移动终端1被配置为以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的方式支撑显示侧外壳20。
应该注意,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通过信号线缆(未显示)相互电连接。该信号线缆由柔性构件形成,并配置为即使显示侧壳体20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也能保持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这两者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当将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相互集成时,第一扭转弹簧31和第二扭转弹簧32被可旋转地夹持在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之间。第一扭转弹簧31的一端31a由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的第一弹簧紧固销23可旋转地夹持,其另一端31b由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的第一导向销12可旋转地夹持。第二扭转弹簧32的一端32a由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的第二弹簧紧固销24可旋转地夹持,其另一端32b由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的第二导向销13可旋转地夹持。这两个扭转弹簧31、32作为副簧以协助显示侧壳体20的滑动运动。后面将描述其功能细节。
应该注意,移动终端1中的第一导向销12、第二导向销13和导向槽22(由第一导向槽22a和第二导向槽22b构成)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滑动支撑机制的实施例。并且,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中,滑动支撑机制还包括第一扭转弹簧31和第二扭转弹簧32。
下面将参考图3、图4A、图4B和图5给出对根据如上配置的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的操作的描述。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关闭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A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一打开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的操作的示意性平面图。
在图3、图4A、图4B和图5中,用虚线表示构成滑动支撑机制的构件,以便于理解移动终端1的操作。
图3显示的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从上方俯视,其中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都具有相同尺寸的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重合以使其各侧相互对齐。在该状态下,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的上表面10a上的所有多个输入键11被显示侧壳体20覆盖。
在该状态下,用户不能使用操作侧壳体10上的输入键11来操作移动终端1,并且该状态例如是用于携带移动终端1的方便状态。这里将显示侧壳体20覆盖在操作侧壳体10的多个输入键11上方的紧凑状态称为关闭状态。
显示侧壳体20在关闭状态的位置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位置的实施例。应该注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位置并不总是意味着设置在操作侧壳体上的所有输入键都被覆盖的位置。这是因为如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输入键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的侧表面部。
此外,尽管从上方俯视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都相同,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二者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尺寸互不相同的情况下。以此方式,当尺寸不同时,在关闭状态下可能露出部分输入键。根据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位置并不总是意味着设置在操作侧壳体上的所有输入键都被覆盖的位置。
图4A示出的第一打开状态是通过从关闭状态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向右上方相对移动显示侧壳体20的位置而得到的(参考图3)。换句话说,第一打开状态是通过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的两个导向销12、13沿着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的导向槽22向左下方相对移动的操作而得到的。这里假设与方向相关联的表达是从上方俯视时的显示侧壳体20的情况(有显示单元21的一侧是上表面)。此外,显示侧壳体20在第一打开状态下的位置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位置的实施例。
如图4A所示,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并被显示侧壳体20覆盖的多个输入键11的一部分通过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一打开状态而露出。具体地,设置在操作侧壳体上表面10a上的下侧部的共享键组(共享部)111和设置在操作侧壳体上表面10a的左侧的第一专用键组(第一专用部)112通过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一打开状态而露出。
另一方面,图4B示出的第二打开状态是通过从关闭状态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向左上方相对移动显示侧壳体20的位置而得到的(参考图3)。换句话说,第二打开状态是通过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的两个导向销12、13沿着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的导向槽22向右下方相对移动的操作而得到的。这里假设与方向相关联的表达是从上方俯视时的显示侧壳体20的情况,与对第一打开状态的描述类似。此外,显示侧壳体20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的位置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位置的实施例。
如图4B所示,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且被显示侧壳体20覆盖的多个输入键11的一部分(不同于第一打开状态的情形中的那部分)通过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二打开状态而露出。具体地,设置在操作侧壳体的上表面10a上的下侧部的共享键组(共享部)111和设置在操作侧壳体的上表面10a的右侧的第二专用键组(第二专用部)113通过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二打开状态而露出。
换句话说,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中,无论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一打开状态还是第二打开状态,共享键组111都会露出。此外,第一专用键组112仅在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一打开状态时露出,第二专用键组113仅在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二打开状态时露出。
例如,可将类似于个人计算机的全键盘的输入键组分配到共享键组111。此外,例如,可将用于操作电话的输入键组、用于操作音频的输入键组、用于记录和再现图像的输入键组、用于操作摄像头的输入键组以及用于操作游戏的输入键组分配到专用键组112、113。
可将功能不同的输入键分别分配到第一专用键组112和第二专用键组113。可选地,也可将具有相同功能的输入键分配到两个键组。
通过将功能不同的输入键分别分配到第一专用键组112和第二专用键组113,能够增加移动终端1执行的功能,还能提供便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例如,下面将对这种情况加以描述,其中第一专用键组112是用于游戏操作的输入键组,而第二专用键组113是用于音频操作的输入键组。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切换到用于游戏操作的第一打开状态,并能在不露出不必要的、用于音频操作的键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终端1。另一方面,用户切换到用于音频操作的第二打开状态,并能在不露出不必要的、用于游戏操作的键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终端1。换句话说,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在隐藏不必要的部分输入键的同时执行键操作。因此,能够实现功能多样而键操作便捷的移动终端。
另一方面,当将相同的功能分配到第一专用键组112和第二专用键组113时,能提供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的移动终端。人们认为右手用户主要使用右手在移动终端1上进行输入操作,而且用户觉得允许在第二打开状态(图4B中的状态)下操作的配置很容易使用。此外,人们认为左手用户主要使用左手在移动终端1上进行输入操作,而且用户觉得允许在第一打开状态(图4A中的状态)下操作的配置很容易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具有在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之间设置两个扭转弹簧31、32的配置。下面将参考图3、图4A、图4B和图5对当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一打开状态时两个扭转弹簧31、32的操作加以描述。由于当从关闭状态切换到第二打开状态时,扭转弹簧31、32的操作除了旋转设置的扭转弹簧31、32的旋转方向相反这一点之外都相同,因此省略了其描述。
两个扭转弹簧31、32的偏置力使得显示侧壳体20很难在关闭状态(图3中的状态)下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换句话说,显示侧壳体20自己很难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并达到第一打开状态或第二打开状态。因此,用户必须沿滑动方向施力,以便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向右上方滑动显示侧壳体20。
当用户沿滑动方向施力时,扭转弹簧31、32压紧,同时逆时针旋转(参考图3和图5),并在滑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大致中间点处(对应于图5显示的状态)达到最大程度的压缩。然后,当显示侧壳体20的位置在最大压缩状态下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时,压缩后的扭转弹簧31、32的反作用力协助显示侧壳体20的滑动运动。当协助滑动运动时,两个扭转弹簧31、32拉伸,同时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在转换到第一打开状态时(完成滑动运动时),扭转弹簧31、32具有与在关闭状态下大体相当的偏置力。
由于扭转弹簧31、32的存在,除非用户在开始时施力,否则移动终端1很难在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之间的任何情况下滑动。当为了滑动运动而施加预定力时,扭转弹簧31、32随后会协助之后的滑动运动,从而导致半自动滑动运动。
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设置有扭转弹簧(副簧)31、32,以协助显示侧壳体20的滑动运动,但也可以不设置副簧。此外,副簧不限于扭转弹簧,其也可以是其它弹簧,只要它们提供上述作用即可。例如,副簧可由多个盘簧形成。
当从上方俯视该显示侧壳体20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被配置为:使得显示侧壳体20如上所述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向右上方、以及向左上方滑动。结果是,能够提供尽管功能多样却易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此外,能够提供让右手用户和左手用户都容易使用的移动终端。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包括两个壳体,由于构成滑动式移动终端的壳体数量减到最少,导致在组件数量和成本方面比较有利。
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是应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例,应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范围不限于实施例的配置。
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中,显示侧壳体20被配置为具有大致呈M形的导向槽22,其中第一导向槽22a和第二导向槽22b相互接续,且每个导向槽均大致呈V形。然而,本发明的可应用范围并不意欲限于此配置。换句话说,例如,第一导向槽22a和第二导向槽22b可以是不连续的。本实施例中连续的两个导向槽22a、22b在减小移动终端1的尺寸上比较有利。
此外,对于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的导向槽,也可设置一个大致呈倒V形的导向槽,或设置三个或更多大致呈倒V形的导向槽。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对应于上述配置而改变配置,例如改变操作侧壳体10上设置的导向销的数量。此外,当设置一个大致呈倒V形的导向槽时,从显示侧壳体20到操作侧壳体10的支撑变得不稳定(易于旋转)。相应地,需要用于防止旋转的功能元件,例如呈长方形的导向销。
进而,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相反,导向槽也可设置在操作侧壳体10上,与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导向槽夹持的导向销可设置在显示侧壳体20上。在此情形下,导向槽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大致呈V形的凹槽,或多个排列好的大致呈V形的凹槽。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被配置为:将构成滑动支撑机制的导向销12、13和导向槽22直接附接到壳体10、20上,其中滑动支撑机制以相对于操作侧壳体10滑动的方式支撑显示侧外壳20。然而,应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配置并不意欲限于此配置。
滑动支撑机制例如可被配置为如图6A所示的单元,可将该单元(滑动单元)附接到操作侧壳体10和显示侧壳体20。图6A示出使用滑动单元的情形的实例。该滑动单元40包括:平板41,用于销(第一构件),该销(第一构件)包括导向销41a并被固定到操作侧壳体10;以及平板42,用于凹槽(第二构件),该凹槽(第二构件)例如具有如本实施例那样大致呈M形的导向槽并被固定到显示侧壳体20。
此外,如图6B所示,可将构成滑动支撑机制的导向销12直接附接到操作侧壳体10,而导向槽22可形成在用于凹槽(该凹槽待固定到显示侧壳体20)的平板42上。
本发明适用于以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设备为代表的移动终端。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及
滑动支撑机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壳体,其中
多个输入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当所述第二壳体被置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多个输入部,以及其中
从上方俯视,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能通过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在该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其中该第二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右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二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的一部分得以露出,以及该第三位置位于相对于该第一位置的左上位置处,并且在该第三位置所述多个输入部分的一部分得以露出,其中在该第三位置露出的一部分不同于在该第二位置的情形下露出的那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多个输入部包括:共享部,当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从该第一位置切换到该第二位置或该第三位置时得以露出;第一专用部,仅当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从该第一位置切换到该第二位置时得以露出;以及第二专用部,仅当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从该第一位置切换到该第三位置时得以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专用部和所述第二专用部具有互不相同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专用部和所述第二专用部具有相同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形成所述滑动支撑机制的至少一部分构件被直接附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由单元构件形成,所述单元构件包括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构件,以及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滑动的方式布置的第二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大致呈倒V形或大致呈V形,所述导向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以及至少一个导向销,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导向销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所述导向槽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包括副簧,所述副簧协助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被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每个导向槽大致呈倒V形,以及其中
第一导向销以及第二导向销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销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所述第一导向槽夹持,而所述第二导向销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可滑动地啮合并由所述第二导向槽夹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相互接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滑动支撑机制包括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两者均用作协助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运动的副簧;
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一端由所述第一导向销可旋转地支撑,另一端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一弹簧紧固销可旋转地支撑;以及
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一端由所述第二导向销可旋转地支撑,另一端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二弹簧紧固销可旋转地支撑。
CN201010267635XA 2009-08-27 2010-08-27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20067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6364 2009-08-27
JP2009196364A JP2011049805A (ja) 2009-08-27 2009-08-27 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749A true CN102006749A (zh) 2011-04-06

Family

ID=43221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7635XA Pending CN102006749A (zh) 2009-08-27 2010-08-27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51347A1 (zh)
EP (1) EP2290920A3 (zh)
JP (1) JP2011049805A (zh)
CN (1) CN1020067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4062A (zh) * 2019-05-23 2020-11-24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转机制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6571B2 (ja) * 2011-03-22 2013-10-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94210B2 (ja) * 2016-10-11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60694B2 (en) 2020-07-14 2024-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rollable display
EP4095649A4 (en) * 2020-07-14 2023-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DISPLAY SUPPORT STRUCTURE
EP4133353A4 (en) 2020-07-14 2023-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CN115529776A (zh) * 2021-06-25 2022-12-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机构、伸缩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6350A4 (en) * 2004-10-01 2008-01-23 Sharp Kk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KR20060031097A (ko) * 2004-10-07 2006-04-12 주식회사 팬택 슬라이드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100623414B1 (ko) * 2004-10-12 2006-09-19 조영길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전화기
US20070281675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Velimir Pletikosa Pivoting, Multi-Configuration Mobile Device
JP4495077B2 (ja) 2005-12-07 2010-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構造体および電子装置
JP4413210B2 (ja) * 2006-07-27 2010-02-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折畳み式携帯通信機器
JP5192668B2 (ja) * 2006-07-28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端末
JP2009071512A (ja) 2007-09-12 2009-04-02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4062A (zh) * 2019-05-23 2020-11-24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转机制的电子装置
CN111984062B (zh) * 2019-05-23 2022-05-24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转机制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0920A3 (en) 2013-02-06
US20110051347A1 (en) 2011-03-03
EP2290920A2 (en) 2011-03-02
JP2011049805A (ja) 201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6749A (zh) 移动终端
US7076058B2 (en) Portable telephone set
CN101115382B (zh) 双向滑动便携式终端
US200200428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input means
CN101291351A (zh) 电子设备
JP2007097170A (ja) 携帯端末機
US9268359B2 (en) Tablet apparatus
US836907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US6563061B2 (en)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US2008028521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446604C (zh) 具备键功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
KR10109903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방향 슬라이드 입력장치
US11029723B1 (en) Keyboard device
KR100569584B1 (ko) 터치패널과 이중 입력식 슬라이딩 커버가 구비된 통신단말기
TW200805986A (en) Mobile phone with a slide cover
JP2010199960A (ja) スライド式小型電子機器
JP6850855B1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WO2023203801A1 (ja) 電子機器
WO2023203802A1 (ja) 電子機器
JP6808005B1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KR20110060683A (ko) 단말기 및 이의 슬라이딩장치
US886219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pper housing and cover plate therefor
JP4807262B2 (ja) リモコン装置
JP2010199961A (ja) スライド式小型電子機器
KR20110054707A (ko) 모바일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