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6674B -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6674B
CN102006674B CN201010560548.3A CN201010560548A CN102006674B CN 102006674 B CN102006674 B CN 102006674B CN 201010560548 A CN201010560548 A CN 201010560548A CN 102006674 B CN102006674 B CN 102006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message
message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stack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05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6674A (zh
Inventor
易荣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605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6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6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2523 priority patent/WO201206897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3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physical layer [OSI layer 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消息控制器接收到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从协议栈通过消息控制器发送给物理层;为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本发明可以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

Description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是其中的一种,它的网络结构由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为CN)、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UTRAN)、和用户设备组成。UTRAN和UE之间的接口是Uu口,也就是无线接口,在该接口上,协议栈按其功能和任务划分为物理层(层1,L1)、数据链路层(层2)和网络层(层3)。
物理层涉及到电气化的技术较多,例如射频控制、数据发送与接收技术(包括加扰、调制、解调等)、小区同步技术、小区搜索技术等,一般把它放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为DSP)中实现。
协议栈部分与逻辑控制、业务控制相关性较大,一般放到高级精简指令系统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简称为ARM,其中,RISC是指精简指令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中实现。协议栈与物理层之间的交互包括两方面:数据面交互和控制面交互。数据面交互是指普通业务数据之间的交互,例如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简称为CS)域语音数据、分组交换(PacketSwitch,简称为PS)域上传下载数据;控制面交互是指协议栈对物理层的控制与物理层的响应,这类交互主要集中在物理层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之间,以消息的方式实现。
协议栈下发的消息一般称为请求消息,物理层回复的消息一般称为响应消息。这两类消息交互很频繁,对它们的控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物理层响应时延现象明显。这是因为物理层收到请求后,需要一系列电气设备上的操作才能完成。例如协议栈请求物理层扫频,物理层可能把保存当前工作状态、在每个频点进行同步、测量RSSI值,最后回复响应,可能要经过几秒之后才有扫频结果上报。
②、物理层过程与电气设备属性紧密相关,状态转换过程相对较慢,例如协议栈要求物理层读BCH,物理层要根据BCH广播周期和间隙进行计算读取时机,然后在TPU中注销当前的射频操作,安排新的射频操作。而射频操作的事件的注销和新事件的执行是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的,相对于协议栈的即时请求来说,是比较慢的,因此如不加以控制,会加大物理层处理上的困难。
这两个特点会给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控制带来以下困难:
①、时延现象造成物理层响应时间较长,在这个时间段内,协议栈可能已经又下发了一系列的操作。其中最常见的是消息REQ下发后,又下发了一个取消消息REQ的请求,然后紧接着又下发了类型相同的消息REQ,但是带的一些参数不一样。此时物理层应该中断前一个请求产生的动作,而去执行新请求产生的动作,但是物理层可能在收到取消请求前已经回了第一个请求的响应,而协议栈分不清该响应对应哪一个请求,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②、协议栈可能在同一时刻下发互斥过程(例如打开、关闭读BCH,再打开BCH),这对于协议栈很常见,但是有时可能会给物理层带来处理上的困难:如果前面的打开、关闭BCH是在两个帧中断中发给物理层的话是没问题的,如果3个请求在同一帧中发给物理层的话,物理层的处理就会非常困难。
③、物理层的某些过程之间有一种延续关系,需要协议栈顺序的下发。例如关闭测量、搜小区这两个动作,物理层希望两者的下发有一个时间间隔,而协议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发明内容
针对物理层不能处理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消息处理方法包括:消息控制器接收到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从协议栈通过消息控制器发送给物理层;为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在第一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在第二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请求消息;在第三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三序列号的第三请求消息;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三序列号;删除第一响应消息;向协议栈发送第三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确定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删除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在物理层回复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存储第二请求消息;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向物理层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使用缓存器存储第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预先设置用于记录预定时间的定时器;在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向自身回复预先设置的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消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从协议栈发送给物理层;设置模块,用于为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三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三序列号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三序列号;第一删除子模块,用于删除第一响应消息;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向协议栈发送第三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处理模块包括: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第二删除子模块,用于删除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在物理层回复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处理模块包括:第五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第二请求消息;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第六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物理层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本发明增加了消息控制器,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解决了物理层不能处理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的问题,从而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关系要求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斥要求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顺序要求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M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消息控制器接收到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从协议栈通过消息控制器发送给物理层。
步骤S104,为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
步骤S106,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消息控制器(Message Control Machine,简称为MCM),可以完成以下功能:协议栈下发给物理层的请求消息均由MCM转发给物理层,物理层返回给协议栈的响应消息也通过MCM转发给协议栈。
相关技术中,物理层不能处理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消息控制器,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同时,序列号可以用于请求消息及其响应消息的关联,进而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在第一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在第二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请求消息;在第三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三序列号的第三请求消息;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三序列号;删除第一响应消息;向协议栈发送第三响应消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MCM能正确找到请求消息与响应消息之间对应关系,这是关系要求。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关系要求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协议栈给物理层下发了请求REQ1,然后取消了REQ1,并且下发了消息REQ2(与REQ1消息类型相同,但是参数不同),物理层可能在随后的过程中回复了RESP1和RESP2,MCM应当丢弃RESP1,接收RESP2。
本优选实施例中,MCM收到响应消息时,只接受与对应请求消息配对的响应消息,丢弃不配对的消息,可以克服物理层时延带来的一些弊端。
本优选实施例引入了消息序列号SN,每个发送给物理层的请求消息均带上一个序列号,物理层返回响应消息时也带上对应请求消息的SN号。通过这种方式确定请求消息及其响应消息,实现方式简单、可靠。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确定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删除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MCM严禁同一帧内下发互斥消息给物理层,这是互斥要求。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斥要求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协议栈在某个帧内下发了两个请求REQ1,REQ2,REQ3,但REQ2与REQ3是互斥的,MCM如果发现这两个互斥消息在同一帧内,应该把REQ2和REQ3同时删除。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在物理层回复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存储第二请求消息;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向物理层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MCM控制请求消息下发顺序,使其符合物理层的处理能力,这是顺序要求。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顺序要求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协议栈下发了REQ1后,需要等待物理层回复RESP1后才能下发REQ2的话,则MCM在下发REQ1后应该将REQ2存储起来,直到收到RESP1后才下发REQ2。
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为第二请求消息设置NeedResFlag标志位,并且将该消息号存放到SN_Resp中。并且,可以规定,在第二请求消息之后不再下发新的请求消息,直到物理层返回第二响应消息。另外,上述不再下发的新的请求消息可以存储在MCM中。至于哪些请求消息需要等待物理层响应,协议栈与物理层可以预先进行协商。
本优选实施例引入了消息序列号SN,每个发送给物理层的请求消息均带上一个序列号,物理层返回响应消息时也带上对应请求消息的SN号。通过这种方式确定请求消息及其响应消息,实现方式简单、可靠。
优选地,使用缓存器存储第二请求消息。
本优选实施例引入了缓存技术,协议栈下发的消息有可能不会直接下发给物理层,而需通过缓存器等待物理层响应。通过这种方式,协调物理层处理上的性能要求,实现方式简单、可靠。
优选地,预先设置用于记录预定时间的定时器;在向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向自身回复预先设置的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
考虑到如果协议栈下发消息,并且置了SN_Resp之后,在等物理层响应时,物理层很长时间没有返回响应消息,本优选实施例添加了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之后,MCM自己给自己返回响应消息,以防来自协议栈的其它请求消息在MCM中阻塞。
优选地,请求消息可以分为配置类、测量类、小区搜索类和其它类等几类,其相应的特殊要求如下表1所示。
表1请求消息类型与特殊关系对照表
为了实现表1的特殊要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MCM的设计结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CM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MsgQueue、SN_Resp、SN_Table和OtherContents。下面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MsgQueue,MCM存储的协议栈消息。具体地Msg的内容可以包括:MsgID:消息号;SequenceNo:该请求消息序列号SN;NeedResFlag:该请求消息是否需要等待物理层响应;MsgContents:消息的具体内容。
SN_Resp,协议栈等待物理层的某个响应,包括消息名称和消息序列号SN。
SN_Table,每种类型消息最近一次下发时的SN号,它是一个数组。
OtherContents,其它可扩展的控制字段。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602至步骤S622。
步骤S602,MCM在本帧收到协议栈下发的消息后,将该消息插入到消息队列中,如果发现中间有互斥消息,则删除之。
步骤S604,下一个帧中断到来时,MCM首先判断SN_Resp是否为空,即协议栈是否在等待某一个物理层响应,如果不为空(等待),则直接跳到步骤S614,如果为空(不等待),则跳到步骤S606。
步骤S606,MCM从消息队列中取消息,准备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S608,发消息给物理层的过程中把该消息的SN号和消息名称保存到SN_Table中去。
步骤S610,发送完该消息后,MCM首先判断SN_Resp是否为空,即协议栈是否在等某一个物理层响应,如果不为空(等待),则直接跳到步骤S614,如果为空(不等待),则跳到步骤S612。
步骤S612,如果消息队列中所有消息已发送完,跳到步骤S614,否则继续发送下一条消息。
步骤S614,MCM取下一条物理层消息进。
步骤S616,如果该消息是SN_Resp对应的物理层响应消息并且SN号匹配,则将SN_Resp清空。
步骤S618,如果该响应消息的SN号与SN_Table中对应消息的SN号一致,则将其投递到协议栈,否则丢弃。
步骤S620,MCM将该消息发送给协议栈。
步骤S622,判断所有物理层消息是否处理完,如果没有处理完,跳到步骤S614,否则跳到步骤S602。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装置,该消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消息处理方法。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接收模块72、设置模块74和处理模块76。下面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从协议栈发送给物理层;设置模块74,连接至接收模块72,用于为接收模块72接收的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处理模块76,连接至设置模块74,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模块74设置序列号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相关技术中,物理层不能处理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消息处理装置,它通过处理模块74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处理模块76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761,连接至设置模块74,用于在第一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模块74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二发送子模块762,连接至设置模块74,用于在第二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模块74设置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三发送子模块763,连接至设置模块74,用于在第三帧内,向物理层发送设置模块74设置第三序列号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一接收子模块764,用于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第二接收子模块765,用于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三序列号;第一删除子模块766,连接至第一接收子模块764,用于删除第一接收子模块744接收的第一响应消息;第四发送子模块767,连接至第二接收子模块765,用于向协议栈发送第二接收子模块745接收的第三响应消息。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互斥;处理模块76包括:确定子模块768,连接至接收模块72,用于确定接收模块72接收的第一请求消息和接收模块72接收的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第二删除子模块769,连接至接收模块72和确定子模块768,用于删除接收模块72接收的第一请求消息和接收模块72接收的第二请求消息。
优选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在物理层回复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处理模块76包括:第五发送子模块7610,连接至设置模块74,用于向物理层发送设置模块74设置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请求消息;存储子模块7611,用于存储第二请求消息;第三接收子模块7612,用于接收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第一序列号;第六发送子模块7613,连接至存储子模块7611和第三接收子模块7612,用于在第三接收子模块7612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后,向物理层发送存储子模块7611存储的第二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消息处理装置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消息控制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解决了物理层不能处理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的问题,从而保证协议栈与物理层的消息交互。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控制器接收到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从所述协议栈通过所述消息控制器发送给物理层;
为所述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
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所述序列号的所述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消息控制器用于将协议栈下发给物理层的请求消息转发给物理层,将物理层返回给协议栈的响应消息转发给协议栈,并在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物理层之前,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关系要求是MCM能正确找到所述请求消息与所述响应消息之间对应关系,所述互斥要求是MCM严禁同一帧内下发互斥消息给物理层,所述顺序要求是MCM控制所述请求消息下发顺序,使其符合物理层的处理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互斥,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
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所述序列号的所述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
在第一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在第二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二序列号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在第三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三序列号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
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一序列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三序列号;
删除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向所述协议栈发送所述第三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互斥;
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所述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
删除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物理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
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所述序列号的所述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包括:
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存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一序列号;
向所述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缓存器存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设置用于记录预定时间的定时器;
在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所述第一序列号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向自身回复预先设置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一序列号。
7.一种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协议栈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从所述协议栈发送给物理层;
设置模块,用于为所述请求消息设置序列号;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设置所述序列号的所述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消息控制器,用于将协议栈下发给物理层的请求消息转发给物理层,将物理层返回给协议栈的响应消息转发给协议栈,并在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物理层之前,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规则,对符合关系要求、互斥要求或者顺序要求的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关系要求是MCM能正确找到所述请求消息与所述响应消息之间对应关系,所述互斥要求是MCM严禁同一帧内下发互斥消息给物理层,所述顺序要求是MCM控制所述请求消息下发顺序,使其符合物理层的处理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互斥,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相同的消息类型和不同的消息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二序列号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在第三帧内,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三序列号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一序列号;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三序列号;
第一删除子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协议栈发送所述第三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互斥;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处于同一帧内;
第二删除子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物理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五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物理层发送设置第一序列号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物理层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设置有所述第一序列号;
第六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CN201010560548.3A 2010-11-25 2010-11-25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006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0548.3A CN102006674B (zh) 2010-11-25 2010-11-25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82523 WO2012068976A1 (zh) 2010-11-25 2011-11-21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0548.3A CN102006674B (zh) 2010-11-25 2010-11-25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674A CN102006674A (zh) 2011-04-06
CN102006674B true CN102006674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81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0548.3A Active CN102006674B (zh) 2010-11-25 2010-11-25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6674B (zh)
WO (1) WO2012068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74B (zh) * 2010-11-25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47562B (zh) * 2017-04-27 2018-09-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29241A (zh) * 2020-05-22 2020-09-04 海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物理层信令中时间信息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828298B (zh) * 2022-04-21 2024-05-1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协议栈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系统与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023A (zh) * 2003-09-26 2006-11-01 西门子公司 传输控制数据的方法
CN101115025A (zh) * 2006-12-01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传送复位消息序列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79595A (zh) * 2007-12-10 2008-05-1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收发设备和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3426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Bysted Tommy Kristensen Uplink access control
CN1728717A (zh) * 2004-07-27 2006-02-01 邓里文 一种以太网与准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01242284B (zh) * 2008-03-20 2012-09-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pi总线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006674B (zh) * 2010-11-25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023A (zh) * 2003-09-26 2006-11-01 西门子公司 传输控制数据的方法
CN101115025A (zh) * 2006-12-01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传送复位消息序列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79595A (zh) * 2007-12-10 2008-05-1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收发设备和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674A (zh) 2011-04-06
WO2012068976A1 (zh)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6396B2 (en) Terminal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US1155306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RU25271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вызова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с поддержкой нескольких режимов связи
CN1839569B (zh) 管理对随机接入通信网的接入的方法
US8488585B2 (e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of reconnection process
KR2014006606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8366403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970673B (zh) 安排无线电活动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159306B (zh) 一种控制空口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06674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113200A1 (zh) 小区列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040229649A1 (en) Radio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er,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CN107980229A (zh) 一种异常频点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9526953A (ja) 無線通信方法、装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及び端末装置
CN104272805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0087271A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EP3627891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1888674A (zh) 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103975B1 (ko) 듀얼밴드/듀얼모드 이동통신 단말의 핸드오버 방법
KR100716409B1 (ko) 이종망 중첩영역에서의 망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국
CN107820287B (zh) 检测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1128840B1 (ko) 휴대 인터넷에서 페이징 지역의 경계 지역에 위치한 개인가입자 단말기를 페이징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064452A (zh) 一种csfb的回落结果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847297A (zh) 多播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19540A (zh) 卫星切换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