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6154A -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6154A
CN102006154A CN2010105483363A CN201010548336A CN102006154A CN 102006154 A CN102006154 A CN 102006154A CN 2010105483363 A CN2010105483363 A CN 2010105483363A CN 201010548336 A CN201010548336 A CN 201010548336A CN 102006154 A CN102006154 A CN 102006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channel
data
code
channel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8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晓兵
沈良
陈瑾
龚玉萍
高瞻
崔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5483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6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就是一个码道所发送的比特数目;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各个码道接收的情况来选择发送的数据包;对于新的数据包首先进行循环冗余检验编码、纠错编码和调制;接收端对于收到的数据首先进行去扰、多码道解扩,多码道解扩之后对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和校验;接收端通过反向信道将各个码道的接收情况告诉发送端。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吞吐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重传次数。

Description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是一种结合了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两者优点的差错控制技术,特别适合在时变信道中的数据传输。多码道技术利用各个道码之间的正交性,在同一时刻利用多个码道发送多个信息比特,这种技术特别适合高速数据业务的发展,因此基于多码道以及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多码道的混合ARQ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现有的文献中所研究的基于多码道的混合ARQ技术都是当所有码道的数据都传输正确时才接收数据,也就是说多个码道中只要有一个码道的数据发生错误,就需要重传所有码道的数据,当信道条件不好的时候,这种方法的效率是很低的,因为当信道不好时,所有码道同时正确的概率较小,在很多时候时一部分码道的数据正确而另一部分码道的数据错误,在重传的时候就浪费了系统的资源,同时传输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为了克服传统多码道混合ARQ方法中效率较低的缺点,从而能够在时变信道实现高效快速的数据传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就是一个码道所发送的比特数目;
第二步: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各个码道接收的情况来选择发送的数据包,如果某码道传输正确,则选择一个新的数据包来进行发送,如果某码道上一帧传输的数据错误,则重传该数据包,首次发送的时候假设每个码道的接收都是正确的,即首次是选择N个新的数据包进行发送;
第三步:对于新的数据包首先进行循环冗余检验编码、纠错编码和调制,接着进行多码道的扩频,然后将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相加,最后加扰并存储在发送端的缓存器里;如果需要重传某数据包,则到相应的缓存器内取出该数据包所对应的数据;
第四步:接收端对于收到的数据首先进行去扰、多码道解扩,多码道解扩之后对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和校验,如果校验和等于0,则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正确的,如果校验和不等于0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错误的;
第五步:接收端通过反向信道将各个码道的接收情况告诉发送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由于该方法仅仅传输那些有错码道中的数据,因此提高了系统的吞吐效率。(2)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重传次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的流程图。
图2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平均传输次数的理论曲线。
图3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的吞吐量的理论曲线。
图4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的吞吐量比较(码道数=2)。
图5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的吞吐量比较(码道数=6)。
图6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的性能比较(码道数=2)。
图7是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和传统的多码道HARQ平均传输次数的性能比较(码道数=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就是一个码道所发送的比特数目。
第二步: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各个码道接收的情况来选择发送的数据包。如果某码道传输正确,则选择一个新的数据包来进行发送,如果某码道上一帧传输的数据错误,则重传该数据包。首次发送的时候假设每个码道的接收都是正确的,即首次是选择N个新的数据包进行发送。
第三步:对于新的数据包首先进行循环冗余检验编码、纠错编码和调制,接着进行多码道的扩频,然后将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相加,最后加扰并存储在发送端的缓存器里。如果需要重传某数据包,则只需要到相应的缓存器内取出该数据包所对应的数据就可以了。
第四步:接收端对于收到的数据首先进行去扰、多码道解扩,多码道解扩之后对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和校验。如果校验和等于0,则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正确的,如果校验和不等于0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错误的。
第五步:接收端通过反向信道将各个码道的接收情况告诉发送端。
实施例
在传统的多码道HARQ(MC-HARQ)中,接收端必须等到N码道的数据全部正确,才开始发送新的N个数据包,否则在每一次重传中都发送原来的N数据包。而在选择重传的多码道HARQ(SR-MC-HARQ)中,由于存在着选择重传的功能,因此新的数据包不需要等到原来的N个码道的数据包全部正确才能发送,只要该码道的数据被正确接收,那么在下次传输中就可以选择新的数据包进行发送,这样每一个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次数就是以一个码道的正确与否有关。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
1.传输的码道数目为N。
2.每个码道传输之后的错误概率是相同的,记为pe
3.采用第一类混合ARQ的重传策略。
基于以上假设,下面重点分析两种方法的平均传输次数和吞吐量,首先分析传统MC-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和吞吐量。如果令p1表示N个码道一次传输正确的概率,那么可得:
p1=(1-pe)N
当N个码道中某些码道的数据有错误时,发送端就需要重传刚才发送的N个码道上的数据,由于采用第一类混合ARQ的重传策略,既对于传错的码道丢弃,在接收端不合并,但是上次传输正确的码道在接收端保留,如果原先有错的码道在重传的时候都被正确接收了,那么N个码道的数据传输就成功了,至于原先正确传输的数据包在重传时的情况并不影响系统的传输,因为在前面的传输中已经将正确码道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端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要计算重传之后的正确概率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1、N个码道中一定有一部分码道在前面的传输时是错误的,否则就没有重传的必要了。
2、重传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在前面传输中有错的码道的情况,对于那些在前面传输中正确的码道并不考虑。
如果令p2表示N个码道经过两次传输之后正确的概率,基于上面的分析可得:
p 2 = Σ n = 1 N C N n p e n ( 1 - p e ) N - n ( 1 - p e ) n = Σ n = 1 N C N n p e n ( 1 - p e ) N
N个码道经过三次传输才正确的概率为:
p 3 = Σ n = 1 N C N n p e n ( 1 - p e ) N - n Σ m = 1 n C n m p e m ( 1 - p e ) n - m ( 1 - p e ) m
= Σ n = 1 N Σ m = 1 n C N n C n m p e n + m ( 1 - p e ) N
更进一步,可以得出n>3次传输之后正确的概率为:
p n = Σ n = 1 N C N n p e n ( 1 - p e ) N - n Σ m = 1 n C n m p e m ( 1 - p e ) n - m · · · ( 1 - p e ) k
= Σ n = 1 N Σ m = 1 n · · · C N n C n m · · · p e n + m · · · ( 1 - p e ) N
根据上面传输次数的概率分布,可以得出在传统的多码道混合ARQ系统中,N个码道被正确接收的平均传输次数为:
E ( ave _ num MCHARQ ) = Σ n = 1 ∞ n × p n
由于pn的表达式比较复杂,特别式当N的取值比较大时,上式得不出一个封闭得表达式,为了简单,假设码道的数目为2,这样可以得出
p n = ( Σ i = n - 1 2 ( n - 1 ) 2 × p e i - p e 2 ( n - 1 ) ) × ( 1 - p e ) 2
当码道数目为2时,当每个码道的错误概率为pe的情况下可得平均传输次数为:
E ( ave _ num MCHARQ ) = Σ n = 1 ∞ n × ( Σ i = n - 1 2 ( n - 1 ) 2 × p e i - p e 2 ( n - 1 ) ) × ( 1 - p e ) 2
利用计算机仿真,可以得出MC-HARQ中平均传输次数的理论曲线,如图2所示。
在多码道混合ARQ系统中,定义吞吐量为平均每次传输中接收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个数。由上面关于平均传输次数的分析可知,MC-HARQ的吞吐量为:
η MCHARQ = N × 1 E ( ave _ num MCHARQ )
当码道数为2时,吞吐量为:
η MCHARQ = 2 × 1 Σ n = 1 ∞ n × ( Σ i = n - 1 2 ( n - 1 ) 2 × p e i - p e 2 ( n - 1 ) ) × ( 1 - p e ) 2
利用计算机仿真,可以得出MC-HARQ中吞吐量的理论曲线,如图3所示。
SR-MC-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和吞吐量性能分析如下:
由假设可知,一个数据包第一次传输就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为(1-pe);当第一次传输的时候没有被正确接收,由于采用第一类混合ARQ,因而重传后的正确概率为pe n-1(1-pe)。因此可得平均传输次数的概率分布为:
p(ave_numSRMCHARQ=n)=pe n-1(1-pe)    n=1,2,…
那么平均传输次数为:
E ( ave _ num SRMCHARQ ) = Σ n = 1 ∞ n × p e n - 1 ( 1 - p e )
= ( Σ n = 1 ∞ p e n ) ′ × ( 1 - p e )
经化简可得:
E ( ave _ num SRMCHARQ ) = 1 1 - p e
图2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平均传输次数。从图中可知,本文提出的SR-MC-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要比现有的MC-HARQ的要低,在信道条件较差的时候平均传输次数的降低更加明显。和前面一样,定义吞吐量为平均每次传输中接收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个数。由于一次发送N个数据包,而每个数据包被正确接收时的平均传输次数为E(ave_numSRMCHARQ),因此可得此时的吞吐量为:
η SRMCHARQ = N E ( ave _ num SRMCHARQ ) = N × ( 1 - pe )
图3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吞吐量。从图中可知,本文提出的SR-MC-HARQ的吞吐量总的来说比现有的MC-HARQ的要高,但是在信道条件很好和很差的两个极端情况下,两者的吞吐量差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当信道条件很好时,N个码道上的数据基本上一次就能被正确接收,基本不需要重传,因此有无选择重传的机制并不重要。而当信道条件很差时,N个码道上的数据基本都是错的,要传输很多次才能被正确接收,也就是说选择重传时每次都要选择接近N个码道的数据进行重传,因此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下,两种方案的理论吞吐量是比较接近的。
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码道为2和6时,两种方案的吞吐量性能比较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SR-MC-HARQ的吞吐量要明显优于现有的MC-HARQ,这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码道为2和6时,两种方案的平均传输次数性能比较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SR-MC-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要明显小于现有MC-HARQ的平均传输次数,而且在信噪比较低时候,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Claims (1)

1.一种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就是一个码道所发送的比特数目;
第二步: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各个码道接收的情况来选择发送的数据包,如果某码道传输正确,则选择一个新的数据包来进行发送,如果某码道上一帧传输的数据错误,则重传该数据包,首次发送的时候假设每个码道的接收都是正确的,即首次是选择N个新的数据包进行发送;
第三步:对于新的数据包首先进行循环冗余检验编码、纠错编码和调制,接着进行多码道的扩频,然后将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相加,最后加扰并存储在发送端的缓存器里;如果需要重传某数据包,则到相应的缓存器内取出该数据包所对应的数据;
第四步:接收端对于收到的数据首先进行去扰、多码道解扩,多码道解扩之后对各个码道的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和校验,如果校验和等于0,则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正确的,如果校验和不等于0表明该码道的数据是错误的;
第五步:接收端通过反向信道将各个码道的接收情况告诉发送端。
CN2010105483363A 2010-11-18 2010-11-18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Pending CN102006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83363A CN102006154A (zh) 2010-11-18 2010-11-18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83363A CN102006154A (zh) 2010-11-18 2010-11-18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154A true CN102006154A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83363A Pending CN102006154A (zh) 2010-11-18 2010-11-18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61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022A (zh) * 2018-05-30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数据报加扰查表转发的网络节点装置和方法
CN115361103A (zh) * 2022-08-18 2022-11-18 陈冠宇 用于选择-重复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协议的缓冲区管理机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535A (zh) * 2003-02-20 2003-11-12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重传数据的盲信号干扰比估计方法
CN101022593A (zh) * 2007-03-14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无线通信上行分组调度的方法
CN101385297A (zh) * 2006-02-13 2009-03-1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符号级均衡器的以hsdsch符号速率更新的滤波器权重估计设备
WO2010048747A1 (zh) * 2008-10-31 2010-05-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通道harq接收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535A (zh) * 2003-02-20 2003-11-12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重传数据的盲信号干扰比估计方法
CN101385297A (zh) * 2006-02-13 2009-03-1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符号级均衡器的以hsdsch符号速率更新的滤波器权重估计设备
CN101022593A (zh) * 2007-03-14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无线通信上行分组调度的方法
WO2010048747A1 (zh) * 2008-10-31 2010-05-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通道harq接收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022A (zh) * 2018-05-30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数据报加扰查表转发的网络节点装置和方法
CN108881022B (zh) * 2018-05-30 2020-1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数据报加扰查表转发的网络节点装置和方法
CN115361103A (zh) * 2022-08-18 2022-11-18 陈冠宇 用于选择-重复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协议的缓冲区管理机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0218B2 (en)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CN101136722B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传输设备
US7350125B2 (en) HARQ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0166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和发送确认/不确认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JP3522728B2 (ja) Harq方式を使用する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方法
US20130201886A1 (en) Rate match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0001474A1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CN103354537A (zh)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TW200803264A (en) Method for ACK/NACK signalisation
AU9344701A (en) Sub-packet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36548A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其装置
CN1902850A (zh) Arq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46131B (zh) 无线链路信号的更软合并方法和设备
US8880971B2 (en) Cooperative H-ARQ supporting method
KR102029324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766414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creasing a transmission delay in a multi-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CN101047482B (zh) 一种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
CN102124684B (zh) 用于多通道harq接收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006154A (zh) 基于选择重传的多码道混合arq方法
CN103023628A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协作harq方法
CN103906113B (zh) 判断用户终端虚检上行调度控制信息的方法
KR101063623B1 (ko) 공간-시간 블록 부호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다중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청(harq)을 이용한 송,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09508B (zh) 一种确定数据是否受到破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77629B (zh) 基于卷积turbo编码的HARQ重传方法及设备
CN101931515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