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3889A -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3889A
CN102003889A CN2010105509448A CN201010550944A CN102003889A CN 102003889 A CN102003889 A CN 102003889A CN 2010105509448 A CN2010105509448 A CN 2010105509448A CN 201010550944 A CN201010550944 A CN 201010550944A CN 102003889 A CN102003889 A CN 102003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utput shaft
wind wheel
pipe
disapp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0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509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3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它包括带有排入管和排出管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排入管内固定安装有轴承,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穿插于该轴承的内孔,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侧壁带风叶的风轮,在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导风管,该导风管的朝向与风轮转动方向相反。排入管的出口伸入风轮,在风轮的风叶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排水槽。电机的输出轴为前端封闭的管体,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工业生产中的气体、液体进行消热处理,通过将高温液体雾化或者向高温气体喷冷却水后雾化,同时导入冷风,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有效地遏止热污染的产生,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排放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将工业排放中的废热消除、遏止热污染产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本人申请已于中国专利公报在2009年9月30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543709”的“ 消烟消热除尘装置”,它包括与烟道相连的烟气分配器,烟气分配器的侧壁分别开设与鼓风机壳体相连烟气出口管道,所述鼓风机风叶的前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电机的输出轴向前延伸并伸入烟气出口管道中,在伸入段相间固定有多道网框,在网框上有旋转叶片和多层钢丝网,在钢丝网之间的输出轴周壁均布有小孔,在鼓风机的侧壁开有出风管道,在靠近出风管道向下弯折低处开有出水小管,出水总管通入水循环水槽后,送到水分配器后供多道高速旋转用电机的输出轴使用。这种结构只能将烟气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排出的冷却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热量,依然无法彻底解决热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将工业排放中的废热消除、遏止热污染产生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包括带有排入管和排出管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排入管内固定安装有轴承,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穿插于该轴承的内孔,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侧壁带风叶的风轮,在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导风管,该导风管的朝向与风轮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排入管的出口伸入风轮,在风轮的风叶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排水槽。
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为前端封闭的管体,其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与进水管相连,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风轮的前侧设置有隔板,该隔板的圆周上固定有雾化板,该雾化板为锥形,其上开设有多个栅格孔,排入管的出口伸入雾化板的内壁。
所述的雾化板设置有2-6层且紧密贴合,该雾化板侧壁长度由内层往外层渐长。
所述的雾化板由多块开设有栅格孔的栅格板拼接而成。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雾化风叶,该雾化风叶包括侧壁开设有倾斜喷雾槽的轴套以及前后设置于轴套上的引风叶片和多层铁丝网。
所述轴套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雾化腔。
所述的铁丝网外沿设置有多片回风叶片,该回风叶片与引风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工业生产中的液体、气体进行消热处理。在对液体消热时通过风轮快速旋转,在壳体内将高温液体打散雾化,同时风轮的转动还会将外界的冷空气导入壳体内,使雾化后的高温液体与冷空气全面接触,从而有效地降低排出液体的温度。由于工业排放中的气体温度较高,经常会达到上千度,因此在对气体消热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向排入管喷淋冷却水,经过雾化风叶雾化后,使高温气体与冷却水全面接触,将气体的热量转移动冷却水中,经过雾化板和风轮的转动,将冷却水雾再次打散成更小的颗粒,同时风轮的转动还会将外界的冷空气导入壳体内,使冷却水雾与冷空气全面接触,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有效地降低甚至避免热污染的产生,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与消雾装置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雾化风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栅格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它包括带有排入管3和排出管4的壳体2,在壳体2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8,在排入管3内固定安装有轴承17,电机8的输出轴12的前端穿插于该轴承17的内孔,可以保证电机8的输出轴12旋转时的稳定性。在电机8的输出轴12上固定安装有侧壁带风叶10的风轮9,在壳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与壳体2内腔相通的导风管1,当风轮9转动时,壳体2内腔会产生负压,使外界的冷空气经由导风管1导入壳体2。当高温液体或带冷却水的气体由排入管3进入壳体2时,风轮9快速旋转会将液体或冷却水雾化,与经由导风管1导入冷风全面接触,从而迅速降温。所述导风管1的朝向与风轮9转动方向相反,既能加快冷风的导入,又可以防止壳体2内的液体或气体从导风管1倒流出去。所述的排出管4与消雾装置5相通,最终冷却后的气体由消雾装置5的上方出口6排出,液体、冷却水由消雾装置5下方的排水管7排出。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对高温液体进行消热处理。所述排入管3的出口伸入风轮9,液体通入风轮9后,经快速旋转的风叶10的搅动,液体与壳体2内壁不停撞击,最终雾化。在风轮9的风叶10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排水槽11,从而减轻风轮9工作时的阻力。由于风叶10的旋转产生负压,将外界的冷空气从导风管1处吸入,使冷空气与雾气全面接触,从而快速降低壳体2的温度。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对高温气体进行消热处理,所述的电机8的输出轴12为前端封闭的管体,其侧壁开设有喷水孔14,电机8的输出轴12的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与进水管13相连,因此该输出轴12既能旋转又能从侧壁喷水孔14喷淋冷却水。进水管13与输出轴12连接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本人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820165193.6”的离心喷雾电机。
如图5所示,在电机8的输出轴1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雾化风叶,该雾化风叶包括侧壁开设有倾斜喷雾槽18的轴套16,在轴套16上安装有引风叶片15,在引风叶片15的后侧设置有多层铁丝网19。所述的轴套16位于输出轴12上的喷水孔14外侧,并且轴套16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雾化腔23,当喷水孔14喷出的冷却水经雾化腔23的内壁撞击后初步雾化,再经由轴套16侧壁的倾斜喷雾槽18喷出到多层铁丝网19,由于铁丝网19由电机带动快速旋转,因此将冷却水进一步雾化。引风叶片15的转动会带动高温气体向前输送,使其与冷却水雾充分接触,将气体中的热量转移动水雾中。所述的铁丝网19外沿设置有多片回风叶片20,该回风叶片20与引风叶片15的倾斜方向相反,将吸附于排入管3侧壁的气体往回拉,防止气体未通过水雾直接从雾化风叶的侧边直接排出。当排出气体温度较高时,雾化风叶可以设置两个甚至多个。
所述风轮9的前侧设置有隔板21,该隔板21的圆周上固定有雾化板22,该雾化板22为锥形,其上开设有多个栅格孔,排入管3的出口伸入雾化板22的内壁,电机8工作时,雾化板22会与风轮9一起转动,冷却水雾和高温气体混合后经高速旋转的雾化板22再次雾化后进入壳体2。所述的雾化板22设置有2-6层且紧密贴合,以提高雾化效果,并且该雾化板22侧壁长度由内层往外层渐长,防止由气体和冷却水雾由雾化板22的外沿溢出。如图6所示,所述的雾化板22由多块开设有栅格孔的栅格板拼接而成,且该栅格板呈弧形。当气体和冷却水雾进入壳体2后,经风轮9旋转完成最后雾化,由于风轮9的旋转产生负压,将外界的冷空气从导风管1处吸入,使冷空气与雾气全面接触,从而快速降低壳体2内的温度。

Claims (8)

1.一种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它包括带有排入管(3)和排出管(4)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8),排入管(3)内固定安装有轴承(17),电机(8)的输出轴(12)的前端穿插于该轴承(17)的内孔,在电机(8)的输出轴(12)上固定安装有侧壁带风叶(10)的风轮(9),在壳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与壳体(2)内腔相通的导风管(1),该导风管(1)的朝向与风轮(9)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入管(3)的出口伸入风轮(9),在风轮(9)的风叶(10)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排水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8)的输出轴(12)为前端封闭的管体,其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与进水管(13)相连,在电机(8)的输出轴(12)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水孔(14),所述风轮(9)的前侧设置有隔板(21),该隔板(21)的圆周上固定有雾化板(22),该雾化板(22)为锥形,其上开设有多个栅格孔,排入管(3)的出口伸入雾化板(22)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板(22)设置有2-6层且紧密贴合,该雾化板(22)侧壁长度由内层往外层渐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板(22)由多块开设有栅格孔的栅格板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1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雾化风叶,该雾化风叶包括侧壁开设有倾斜喷雾槽(18)的轴套(16)以及前后设置于轴套(16)上的引风叶片(15)和多层铁丝网(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6)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雾化腔(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丝网(19)外沿设置有多片回风叶片(20),该回风叶片(20)与引风叶片(15)的倾斜方向相反。
CN2010105509448A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Pending CN102003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09448A CN102003889A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09448A CN102003889A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889A true CN102003889A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09448A Pending CN102003889A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38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6223A1 (zh) * 2011-08-19 2013-02-28 Zhang Hongsheng 一种高温水的消热器
CN102949925A (zh) * 2012-10-26 2013-03-06 张宏生 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12370903A (zh) * 2020-10-20 2021-02-19 任达明 一种建筑工地用雾炮机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6223A1 (zh) * 2011-08-19 2013-02-28 Zhang Hongsheng 一种高温水的消热器
CN102949925A (zh) * 2012-10-26 2013-03-06 张宏生 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02949925B (zh) * 2012-10-26 2015-01-07 张宏生 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12370903A (zh) * 2020-10-20 2021-02-19 任达明 一种建筑工地用雾炮机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3889A (zh)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CN202808893U (zh) 一种真空气淬炉快速风冷系统
CN201244426Y (zh) 湿式气动除尘器
CN201917236U (zh) 用于工业排放的消热装置
CN209399653U (zh) 一种间接式回转滚筒水冷却设备
CN208382191U (zh) 一种低浓度有机废气吸附耦合催化燃烧装置
CN106962476A (zh) 一种内置滚筒的高效谷物干燥装置
CN200999736Y (zh) 皮带传动高温轴流风机
CN213236105U (zh) 三轴圆门带隔热装置
CN205843256U (zh) 连续性三筒干燥机
CN206081084U (zh) 一种高效包衣机
CN201582934U (zh) 一种翼型纺织喷雾轴流通风机
CN212988067U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冷却塔
CN208294805U (zh) 一种嵌入式烘水炉风机
CN203563493U (zh) 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
CN202928391U (zh) 闭式冷却塔
CN202108752U (zh) 大风量雾化降温轴流通风机
CN206247545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流通风机
CN201434608Y (zh) 一种节能凉水塔
CN203903996U (zh) 一种回转活化炉出料口装置
CN101251341A (zh) 水能自冷却凉水塔
CN204286161U (zh) 一种高效冷却散热装置
CN205689916U (zh) 轴承座结构及其连接管、电机和工程机械
CN202260844U (zh) 带冷却装置的离心喷雾电机
CN103203148B (zh) 高温尾气的消热脱硫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