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772A -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7772A
CN101997772A CN2010105120957A CN201010512095A CN101997772A CN 101997772 A CN101997772 A CN 101997772A CN 2010105120957 A CN2010105120957 A CN 2010105120957A CN 201010512095 A CN201010512095 A CN 201010512095A CN 101997772 A CN101997772 A CN 101997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y
flow control
yarn drill
control packet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2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7772B (zh
Inventor
刘忠东
陈宏涛
刘茗
肖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12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7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7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7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7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所述第二线卡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向所述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对集中式交换机进行流量控制,在实现流量控制的同时,不会降低管理板与各线卡之间的带宽利用率,进而可保证集中式交换机整体带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集中式交换机是随着网络和交换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交换设备。集中式交换机至少包括管理板和多个与管理板连接的线卡;每个线卡上有若干个端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负责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报文或者向其他设备转发报文。其中,各个线卡之间不直接进行报文的转发,而是通过管理板进行。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集中式交换机包括线卡11、线卡12、线卡13和线卡14,并分别与管理板15连接。当线卡11的第一端口接收到报文时,直接转发到管理板15;管理板15获取报文中的有关信息,例如: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等;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和预先约定的匹配规则在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简称为:ACL)中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到的行为对报文进行处理。例如:匹配结果是对报文进行转发,则管理板15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等信息将报文转发到线卡12的第二端口。其中,若未匹配中ACL中的表项,则将对报文进行其他处理,例如可能丢弃报文,也可能直接将报文转发到预先配置的端口等。
在网络环境中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线卡12的第二端口接收报文的速率大于发送报文的速率,则在线卡12的第二端口上会发生流量堵塞,并导致部分报文被丢弃。例如:当线卡13的第一端口接收到的报文也要通过线卡12的第二端口发送出去时就可能引起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为了防止因流量堵塞出现丢包现象,各个线卡上都配置有流量控制功能;因此,当发生上述流量堵塞情况时,线卡11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上均会开启流量控制功能,来通告对端设备降低发送报文的速率。但是,由于各线卡之间并不直接连接,因此,当线卡12的第二端口出现流量堵塞时,如何让线卡11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获知并向对端设备发送流控报文,是集中式交换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逐层流控法解决上述问题。根据该方法,线卡12向管理板15发送流控报文,通知管理板15减小报文发送速率。当管理板15减小报文发送速率时,管理板15接收报文的速率会大于其发送报文的速率,则管理板15上发生流量堵塞。此时,管理板15向线卡11和线卡13发送流控报文,分别使线卡11和线卡13减小报文发送速率。同理,线卡11和线卡13上就会发生流量堵塞;此时线卡11和线卡13分别获知线卡12上发生流量堵塞,并因此向对端设备发送流控报文,最终实现流量控制。
但是,当线卡14的第一端口此时正通过管理板15向线卡13的第二端口转发报文时,由于管理板15减小了发送报文的速率,使得线卡14与线卡13之间无法实现线速转发,即线卡13和线卡14之间的报文也被限速。而由于对报文限速意味着降低带宽利用率,因此,现有技术方案降低了管理板与发生流量堵塞的线卡以及其他未发生流量堵塞的线卡间的带宽利用率,即降低了集中式交换机的整体带宽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用以在不降低交换机整体带宽利用率的情况下,实现对交换机的流量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
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所述第二线卡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向所述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所述第二线卡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向所述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流量控制装置和对端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二线卡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线卡发送的第二流控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
本发明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采用由发生流量堵塞的第一线卡给第一流控报文打上流控标识,流量控制装置根据流控标识识别并转发第一流控报文给第二线卡以实现流量控制的技术方案。其中,流量控制装置并不根据第一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而由第二线卡根据接收到的、由流量控制装置转发的第一流控报文,直接生成第二流量控制报文并发送给对端设备以实现流量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实现流量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流量控制装置只对第一流控报文进行转发,而不对其转发的报文进行限速,不会降低其与各线卡之间的带宽的利用率,进而不会降低交换机整体带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集中式交换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流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集中式交换机中的管理板,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
其中,第一线卡是指集中式交换机上发生流量堵塞的线卡。即当第一线卡发生堵塞时,会生成第一流控报文,并通过第一流控报文告知集中式交换机上向第一线卡发送报文的第二线卡。其中,第一流控报文中携带有流控标识,该流控标识用于使第一流控报文区别于其他报文,且在整个集中式交换机上可被唯一识别;该流控标识是在一台集中式交换机内部约定使用的,无法被其他的集中式交换机上的线卡或管理板识别。
由于在集中式交换机中各线卡之间的报文都是经由管理板转发的,因此,第一线卡将第一流控报文发送给管理板,以供管理板进行下一步处理。
步骤202,根据流控标识,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第二线卡根据第一流控报文向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
其中,第二线卡是指集中式交换机上向第一线卡转发报文的线卡。即报文从第二线卡的某个端口输入集中式交换机,并通过第一线卡的某个端口输出。
具体的,管理板接收到第一流控报文时,解析获取该第一流控该报文中的流控标识;并根据流控标识识别出该第一线卡上发生流量堵塞,需要通告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进行流量控制。此时,管理板根据集中式交换机内部预先约定的该流控标识识别出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处理操作为直接转发该第一流控报文给第二线卡,而其本身并不根据该第一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操作。第二线卡接收第一流控报文,并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第二流控报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给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即向第二线卡提供报文、且通常与第二线卡直接相连的设备,以通知该对端设备降低发送报文的速率或停止发送报文,最终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其中,第二流控报文属于一种标准流控报文,符合设备之间遵从的协议,是根据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及以太网类型来识别的;通常支持流控协议的设备都能够自动识别出这种报文。
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方法,采用第一线卡给流控报文添加流控标识的技术方案,达到管理板识别并直接转发第一流控报文给第二线卡。本实施例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根据流控报文进行逐层流量控制,而是由第二线卡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第二流控报文并发送给对端设备,以实现流量控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管理板并不对其转发的报文进行限速,可以保持与各个线卡间原有的带宽利用率,进而不会降低集中式交换机整体的带宽利用率。
其中,流控标识可以为预先配置的以太网类型,例如:0x0700。可用于本实施例中的以太网类型主要是指未被公共已知或者使用的以太网类型,而类似用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报文的以太网类型0x0800等一些已经被公共已知的以太网类型并不建议用于本实施例中,以避免与对IP报文的处理造成混乱。其中,以太网类型(Ether Type)是以太网帧格式里的一个字段,用来指明应用于帧数据字段的协议。通常,报文中都会包含该字段以指明所用的协议,例如:0x0800表示IP协议。而且该字段通常只在开发新的数据传输协议时被使用,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流控报文属于一种只能被集中式交换机内部识别的新的数据报文,因此,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以太网类型来标识。进一步,由于以太网类型这个字段容易被识别,且以太网类型对应的ACL匹配规则相对简单易于配置,因此,本实施例以以太网类型作为流控标识。采用该技术方案,不仅具有易于识别第一流控报文优点,而且还可简化后续操作。
但是,本实施例的流控标识并不限于以太网类型这一种形式,例如还可以预先设定第一流控报文中的某个字段为流控标识字段,并设置该字段值为“1”。当管理板接收到报文后可以解析该字段,并通过判断该字段值是否为“1”来识别是否为第一流控报文。即以上述方式也可以实现对第一流控报文识别。但基于以太网类型所具有的优势,优选通过以太网类型作为流控标识。
其中,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VLAN)是在物理网络上划分出来的一个个逻辑网络,是一种属于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在VLAN中,每个VLAN都有一个VLAN ID。其中,可供用户使用的VLAN ID为VLAN 1-VLAN 4094,而VLAN 0主要供集中式交换机内部使用。当报文进入集中式交换机上的线卡时,线卡会给该报文添加其所在VLAN的VLAN ID,并由管理板根据该VLAN ID进行报文的转发处理。且不同VLAN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即一个VLAN中的报文不会出传输到另一个VLAN中。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板转发识别并转发第一流控报文的具体实施方式。随着VLAN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集中式交换机都会支持VLAN协议,因此,可以通过配置第一流控报文中的VLAN ID来达到转发第一流控报文的目的。且由于每个报文中都会携带所用协议信息,因此,以VLAN ID来区分第一流控报文的技术方案具有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具体的,可以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VLAN ID为VLAN 0,以使管理板对第一流控报文进行转发处理。由于VLAN 0主要用于集中式交换机内部使用,因此,通过VLAN0可以将第一流控报文与用户的报文区分开,实现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单独处理,而不会影响用户配置的VLAN ID和用户的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以下提供一种根据流控标识识别第一流控报文,并根据VLAN 0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实施该方式之前,管理板需要预先配置在VLAN 0上的操作为转发操作,而对于像其他VLAN ID上具有的地址学习、报文合法性检查以及报文的转发决定等操作,在VLAN 0上均关闭;然后,在ACL中生成一条重定向到VLAN 0的访问控制项,该访问控制项指示将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VLAN 0上,即根据VLAN 0上的配置操作对第一流控报文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具体为:管理板根据第一流控报文中携带的以太网类型在预先配置好的ACL中进行匹配,获取重定向到VLAN 0的重定向操作指示;据此可以识别出第一流控报文,并配置第一流控报文对应的VLANID为VLAN 0;根据该重定向操作指示,将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VLAN 0,并去获取VLAN 0上配置的操作,即获取VLAN 0上对应的转发操作指示;然后,根据该转发操作指示,将携带VLAN 0的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第二线卡。其中由于管理板上预先根据以太网类型配置了流控报文对应的重定向访问控制项,因此,根据以太网类型匹配成功后可以获取相应的重定向操作指示。另外,用以太网类型将流控报文单独定义到VLAN 0上,一方面实现了第一流控报文与其他用户报文的隔离,使第一流控报文不会被其他的VLANID上的功能所过滤,降低了第一流控报文被丢失的几率;另一方面实现了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单独处理,该单独处理可以实现对第一流控报文的特殊处理,例如不对第一流控报文进行地址学习等,该第一流控报文不会在管理板上生效(即不会基于此进行流量控制,不会限制报文转发速率),不影响管理板也就不会影响内部带宽,进而不会影响集中式交换机的整个带宽,即不会降低集中式交换机的带宽利用率。
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理板在配置重定向到V1AN 0上的操作时,还可以配置将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配置为最高优先级的指示操作。基于此,管理板在根据转发操作指示,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到第二线卡之前,还执行根据重定向操作指示,获取第一流控报文在VLAN 0上的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并根据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具体的,该操作中获取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可以是在获取转发操作指示的同时获取的,以节约操作步骤。通过该技术方案,例如将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配置为7,即最高优先级,可以让第一流控报文在管理板的输出端口上被优先处理,最先被选择输出。这样即可以减少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的延迟时间,也可以减少第一流控报文被丢弃的几率。
在此需要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第一流控报文可以仅仅携带表示发生流量堵塞的信息和第二线卡的地址信息(例如第二线卡上向第一线卡发送报文的端口的IP地址等),而不携带有关如何进行流量控制的流控策略信息。此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第二线卡在接收到第一流控报文时,需要根据第一流控报文携带的流量堵塞信息调用本地存储的流控策略,生成第二流控报文,并发送给对端设备。由于对端设备是与第二线卡的上述端口直接相连的,因此,由第二线卡的上述端口发出的第二流控报文可以直接被对端设备接收并识别;此时对端设备根据第二流控报文中的流控策略降低报文的发送速度,或者停止发送报文。通常,第二流控报文中包括一时间值,以告知对端设备停止发送报文的时间,该时间值通常是根据第一线卡的拥塞端口与第二线卡的输入端口的速率比计算获取的。
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第一流控报文也可以同时携带表示发生流量堵塞的信息和流控策略信息。此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第二线卡在接收到第一流控报文时,可以将第一流控报文进行格式转换以形成标准流控报文之后直接转发给对端设备,以供对端设备根据其中的流控策略对报文进行限速处理。该方案可以由第一线卡根据实际情况生成流控策略,且可以节约第二线卡的处理操作。其中,流控策略信息也可以是一时间值,用于告知对端设备停止发送报文的时间;且该时间值可以由第一线卡根据其拥塞端口和第二线卡的输入端口的速率比计算获取。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集中式交换机,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假设线卡12的第一端口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同时以线速向线卡11发送报文,且在线卡11的第二端口上发生了流量堵塞。其中,线卡11相当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线卡,线卡12和线卡13分别相当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第二线卡。基于上述假设,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1,线卡11封装生成第一流控报文,该第一流控报文包含了产生流量堵塞时输入报文的输入端口的信息,即线卡12的第一端口的信息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的信息;同时,线卡11为第一流控报文制定一个特定的以太网类型,该以太网类型是在本集中式交换机内部使用的,即仅可以被该集中式交换机内的线卡和管理板识别。在本实施例中以0x0700作为该以太网类型。
步骤302,线卡11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管理板15。
步骤303,管理板15接收第一流控报文,获取以太网类型并根据以太网类型和预先设定的匹配规则在预先配置好的ACL中进行匹配。
其中,管理板15上已经根据集中式交换机内预先约定使用的以太网类型为第一流控报文配置了一条匹配项,并存储在ACL中;该匹配项包括匹配规则和行为。匹配规则是根据以太网类型形成的,例如可以是直接根据以太网类型进行匹配,也可以是根据以太网类型进行预先约定的运算后进行匹配;该以太网类型对应的行为为将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VLAN 0上,并跳过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合法性检查等操作。
步骤304,管理板15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VLAN ID为VLAN 0,并将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VLAN 0上,根据VLAN 0上的规则,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7,然后直接转发第一流控报文到线卡12和线卡13;
其中,管理板15已经预先定义了VLAN 0上的操作;VLAN 0上的操作具体包括: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即优先级为7;在VLAN0上关闭地址学习功能;配置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处理方式为直接转发到目的线卡,即直接转发第一流控报文到第一流控报文中携带的输入报文的输入端口。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由管理板15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到线卡12的第一端口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
步骤305,线卡12和线卡13分别接收第一流控报文,并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第二流控报文。
其中,第一流控报文属于内部流控报文,只能被线卡12和线卡13识别,无法被线卡12和线卡13所连接的第一对端设备和第二对端设备所识别;因此,本实施例线卡12和线卡13分别在根据第一流控报文识别出发生流量堵塞时,进一步生成标准流控报文,即第二流控报文。其中,线卡12和线卡13生成的第二流控报文分别满足与其连接的第一对端设备和第二对端设备之间的协议。通常第二流控报文中携带目的MAC地址、以太网类型以及操作码等信息,以被对端设备的硬件直接识别。例如:本实施例线卡12生成的第二流控报文中携带有目的MAC地址:0180 c200 0001、以太网类型:8808和操作码:0001等信息。
步骤306,线卡12和线卡13分别将生成的第二流控报文发送给第一对端设备和第二对端设备。
其中,与线卡12连接并向线卡12提供报文的设备为第一对端设备;与线卡13连接并向线卡13提供报文的设备为第二对端设备。
步骤307,第一对端设备和第二对端设备分别接收第二流控报文,并根据第二流控报文中的流控策略对报文进行限速。
具体的,第一对端设备和第二对端设备接收并解析第二流控报文,获取第二流控报文中携带的时间值;根据该时间值启动一个定时器,同时停止对流控报文的发送,并在定时器定时结束后重新发送报文。其中,线卡12发送的第二流控报文中的时间值和线卡13发送的第二流控报文中的时间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线卡11的第二端口和线卡12的第一端口的速率比以及线卡11的第二端口和线卡13的第一端口的速率比而定。
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方法,通过以太网类型标识第一流控报文,由管理板根据预先配置对应于第一流控报文的ACL项和预先定义的VLAN 0上的特殊操作直接转发第一流控报文,与现有技术不同,管理板不进行流控操作,节约了管理板的资源,同时不会限制其他线卡的报文转发速率,即不会影响线卡的带宽利用率,进而保证了集中式交换机的整体带宽利用率。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为集中式交换机中的管理板,也可以是独立于集中式交换机的外置设备,而与集中式交换机连接。本实施例以流量控制装置作为集中式交换机的管理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1和转发模块42。
接收模块41与集中式交换机中各个线卡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其中第一线卡是指集中式交换机中发生流量堵塞的线卡;其中,当第一线卡识别到发生流量堵塞时,生成携带流控标识的第一流控报文,并发送给接收模块41,以供流量控制装置进行后续处理。其中流控标识是在集中式交换机内部约定使用的,无法被其他集中式交换机上的线卡或流量控制装置识别的一种标识,且该标识可以使第一流控报文区别其他报文。
转发模块42,与接收模块41连接,用于解析识别出第一流控报文中的流控标识,并根据流控标识将接收模块41接收到的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第二线卡根据第一流控报文向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其中,第二线卡是指集中式交换机上向第一线卡转发报文的线卡。具体的,转发模块42根据解析获取的流控标识识别出第一线卡发生流量堵塞,需要通告给第二线卡以进行流量控制。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流控标识还定义了转发模块42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处理方式,即转发模块42根据流控标识直接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第二线卡,转发模块42或者流量控制装置并不根据第一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操作。第二线卡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的第二流控报文为一种标准流控报文,符合集中式交换机与设备之间遵从的协议。第二线卡对应的对端设备是指向第二线卡提供报文、且与第二线卡直接相连的设备;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流控报文后可以由其硬件直接识别,并根据第二流控报文降低发送报文的速率或停止发送报文,最终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通过接收模块接收携带预先预定的流控标识的第一流控报文,并由转发模块根据流控标识直接将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第二线卡,而不根据第一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由第二线卡直接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并向对端设备发送标准流控报文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由于转发模块或者流量控制装置不进行流量控制,不会降低其转发报文的速率,因此,其与各线卡之间的报文可以线速转发,保持了与各线卡原有的带宽利用率,进而保证了集中式交换机整体的带宽利用率。
其中,由以太网类型这个字段易于被识别,且根据以太网类型形成的ACL匹配规则相对简单,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流控标识优选为以太网类型。
进一步,基于VLAN协议的发展和优势,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发模块42的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具体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发模块4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21、第二获取单元422和转发单元423。
具体的,第一获取单元421,与接收模块41连接,用于解析获取第一流控报文中的以太网类型,并根据以太网类型在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中进行匹配,获取重定向到VLAN 0的重定向操作指示,同时配置第一流控报文对应的虚拟局域网ID为VLAN 0;第二获取单元422,与第一获取单元42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421获取的重定向操作指示,将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VLAN 0,并获取VLAN 0上对应的转发操作指示;其中,流量控制装置已预先配置了VLAN 0上的操作为转发操作,即对接收到的报文只进行转发,而不执行类似其他VLAN ID上的地址学习、报文合法性检查等操作。转发单元423,分别与第二获取单元422和第二线卡连接,用于根据转发操作指示,将携带VLAN 0的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第二线卡,以供第二线卡进行后续流控操作。
其中,在VLAN中,通过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VLAN ID为VLAN 0,一方面可以将第一流控报文与其他报文相隔离,降低第一流控报文被过滤的几率;另一方面可以单独对第一流控报文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关闭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地址学习等,提高对第一流控报文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转发模块42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424和配置单元425。第三获取单元424,分别与第一获取单元421和转发单元423连接,用于根据重定向操作指示,获取第一流控报文在VLAN 0上的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其中,在该技术方案中要求流量控制装置已经在VLAN0上配置了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并配置了最高预先级别。配置单元425,分别与第三获取单元424和转发单元423连接,用于根据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配置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例如示意性的可以配置优先级别为7,并在配置好优先级后告知转发单元423转发第一流控报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流控报文被优先处理,在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口上最先被输出,这样既可以减少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的延迟时间,也可以降低第一流控报文被丢弃的几率。
上述流量控制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和单元同样可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在线卡发生流量堵塞时,实现流量控制;且不会影响流量控制装置与个线卡之间转发报文的速率,不会降低与各线卡之间的带宽利用率下,进而保证了集中式交换机整体的带宽利用率。
在此需要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以流量控制装置为集中式交换机中的管理板为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还可以作为独立的具有流控功能的设备,通过与集中式交换机进行连接,以在集中式交换机的线卡上发生流量堵塞时,在保证集中式交换机整体带宽利用率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对集中式交换机的流量控制。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用于在网络设备上发生流量堵塞时,对网络设备进行流量控制。其中,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且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因此,关于流量控制装置的实现结构和工作流程可以详见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
其中,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为集中式交换机,其中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为集中式交换机中的管理板,也可以作为管理板的一部分。另外,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设备,例如路由器、个人计算机等。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由于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且可以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因此,其具有可实现流量控制且不影响其带宽利用率的优点。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流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装置61和对端设备62,对端设备62与流量控制装置61连接。在该系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量控制装置61,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对端设备62。其中,流量控制装置61可以为集中式交换机,也可以是集中式交换机中的管理板,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常集中式交换机包括多个线卡,每个线卡连接一个对端设备62,即一个流量控制装置61可以与多个对端设备62连接,图6所示为2个。
其中,对端设备62用于向流量控制装置61发送报文,具体是指向流量控制装置61中与对端设备62连接的线卡,即第二线卡发送报文;当第二线卡接收到第一流控报文获知需要进行流量控制时,会根据第一流控报文生成第二流控报文,并发送给对端设备62;对端设备62根据第二流控报文进行流量限制。其中,第二流控报文为标准流控报文,可以被对端设备62识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系统,可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因此,同样具有在实现流量控制的同时,不影响流量控制装置的带宽利用率的优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
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所述第二线卡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向所述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控标识为预先配置的以太网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中的以太网类型,在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中进行匹配,获取重定向到VLAN 0的重定向操作指示,并配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对应的虚拟局域网ID为所述VLAN 0;
根据所述重定向操作指示,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所述VLAN 0,并获取所述VLAN 0上对应的转发操作指示;
根据所述转发操作指示,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线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转发操作指示,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线卡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重定向操作指示,获取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在所述VLAN 0上的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
根据所述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配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5.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线卡发送的第一流控报文,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包括流控标识;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控标识,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第二线卡,以供所述第二线卡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向所述第二线卡的对端设备发送第二流控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控标识为预先配置的以太网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中的以太网类型,在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中进行匹配,获取重定向到VLAN 0的重定向操作指示,并配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对应的虚拟局域网ID为所述VLAN 0;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定向操作指示,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重定向到所述VLAN 0,并获取所述VLAN 0上对应的转发操作指示;
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发操作指示,将所述第一流控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线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转发单元转发所述第一流控报文之前,根据所述重定向操作指示,获取所述第一流控报文在所述VLAN 0上的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配置操作指示,配置所述第一流控报文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的网络设备。
10.一种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和对端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二线卡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线卡发送的第二流控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流控报文进行流量控制。
CN201010512095A 2010-10-13 2010-10-13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7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2095A CN101997772B (zh) 2010-10-13 2010-10-13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2095A CN101997772B (zh) 2010-10-13 2010-10-13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772A true CN101997772A (zh) 2011-03-30
CN101997772B CN101997772B (zh) 2012-09-12

Family

ID=4378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20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7772B (zh) 2010-10-13 2010-10-13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777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505A (zh) * 2011-04-06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中对虚拟通道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45465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的流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33962A (zh) * 2017-01-10 2017-03-2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分布式交换机系统内部流量控制方法
WO2017082918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edirecting flow control packets
WO2017219847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206794A (zh) * 2021-03-31 2021-08-0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603A (zh) * 2007-07-05 200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配置的以太网接口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1656893A (zh) * 2009-08-04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交换网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603A (zh) * 2007-07-05 200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配置的以太网接口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1656893A (zh) * 2009-08-04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交换网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505A (zh) * 2011-04-06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中对虚拟通道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739505B (zh) * 2011-04-06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中对虚拟通道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45465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的流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7082918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edirecting flow control packets
US10616094B2 (en) 2015-11-13 2020-04-07 Trend Micro Incorporated Redirecting flow control packets
WO2017219847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33962A (zh) * 2017-01-10 2017-03-2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分布式交换机系统内部流量控制方法
CN106533962B (zh) * 2017-01-10 2019-09-13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分布式交换机系统内部流量控制方法
CN113206794A (zh) * 2021-03-31 2021-08-0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13206794B (zh) * 2021-03-31 2022-05-27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772B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7772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US8488627B2 (en) Multi-communications-media network device
KR101028138B1 (ko) 가정 네트워크 중의 지능화 정보 가전 및 그 서브 설비에 어드레스를 분배하는 방법
CN101409685A (zh) 基于虚拟局域网映射的转发方法及接入设备
US7328270B1 (e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ocessor having multiple microprocessor cores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dynamically reprogrammed during operation via instructions transmitted along the same data paths used to convey communication data
CN111800326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处理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946061B (zh) 一种快速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00695A1 (zh) 流量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12801B (zh) Epa网关设备和epa跨网通信的方法
CN104852855A (zh)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59268A (zh) 一种支持冗余架构的网口与串口数据转发网关及方法
CN102804707A (zh) 用于在数据链路层内管理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路径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源节点和表
CN101540772A (zh) 一种深度报文检测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0446509C (zh) 实现重定向报文正确转发的方法及第一部件、第二部件
CN114095388B (zh) RTC / RTE设备与WiFi接入点间交换数据包分类标识符的方法以及无线接入点
CN105284083A (zh) OpenFlow设备与IP网络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42701A (zh) 处理at命令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928656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0139216A1 (zh) 实现在扩展处理器和交换芯片之间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KR10086882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주소 변환 테이블 구성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기지국의 네트워크 주소 변환 라우팅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309154B (zh) 报文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传输系统
WO2021109851A1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280343B1 (ko) 복수의 이더넷 포트를 가지는 사물인터넷 디바이스
CN214627233U (zh) 新型网络装置
CN102664790A (zh) 多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网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2 19 Building, Citrus Industrial Park, 618 Jinshan Road,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RUIJIE NETWORKS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2 19 Building, Citrus Industrial Park, 618 Jinshan Road,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jian Star-net Ruijie Network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