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642B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7642B
CN101997642B CN200910169218.9A CN200910169218A CN101997642B CN 101997642 B CN101997642 B CN 101997642B CN 200910169218 A CN200910169218 A CN 200910169218A CN 101997642 B CN101997642 B CN 101997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base station
data stream
eis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2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7642A (zh
Inventor
郭阳
丁添添
禹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92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7642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5650 priority patent/WO20110202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7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7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设基站发送的数据流数目为1,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数目为n≥2:所述待测设备开启n根接收天线并在预设位置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采用本发明,本发明给出了多天线系统中,测试1个和2个数据流总辐射灵敏度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产品的射频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天线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类无线通讯产品只有具备良好的发射和接收性能才能保证通讯质量,即,总辐射功率(Total Radiated Power,下文中简称为TRP)要高于一定值,总辐射灵敏度(Total Radiated Sensitivity,TRS)要低于一定值,也就是说空间射频性能(Over The Air,下文中简称为OTA)测试指标要良好。
CTIA(蜂窝通讯标准化协会)为了保障移动终端设备在网络中正常使用,制定了移动终端空间射频性能的测试标准即《The test plan for mobilestation OTA performance》,目前,很多运营商都要求进入其网络的移动终端空间射频性能要按照CTIA标准要求进行测试,TRP、TRS要满足一定的限值要求。
在CTIA标准中,对于TRP和TRS的测量是在以待测设备为球心的球面上进行取点测试,如图1所示。为了准确评价被测设备的发射和接收性能,需要选取足够多的测试点。被测无线通信产品放置于一测试装置的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上,第一旋转轴旋转范围为0-180度,第二旋转轴旋转范围为0-360度。其中TRP测试需要每隔15度θ(0-180度)和Φ(0-360度)取一个测试点,总共需要测试264个点。TRS测试需每隔30度θ(0-180度)和Φ(0-360度)取一个测试点,共需测试60个点。由于测试点是等角度选取的,所以其在球面上是非均匀分布的。TRP、TRS需要根据所有的测试点进行球面积分计算得出。在积分运算中,对位于θ=0,θ=180的两个测试点,其正弦值为零,所以这两个点不进行测试。
总辐射灵敏度TRS定义为:
其中Ω为方向所对应的角区域实体,f为频率,θ和代表两种互相正交的极化,EIS(有效全向灵敏度)被定义为每种极化方式下达到敏感度门限时,天线输出端的可用功率。
TRS可以用下面公式等效计算:
公式中的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目前的国际标准中尚未对多天线系统下的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进行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针对多天线系统下不同的传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设基站发送的数据流数目为1,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数目为n:
所述待测设备开启n根接收天线并在预设位置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所述n≥2。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在每个测试点上测量所述待测设备的每根天线单独开启时的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设备接收的所述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单天线端口0、单天线端口5、发射分集、多用户多天线及闭环单流预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适用于单天线端口0及单天线端口5的传输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设基站发送的数据流数目为m,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数目为n:
所述待测设备开启n根接收天线并在预设位置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所述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待测数据流均按以下方法测试其总辐射灵敏度:
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所述m≥2,且n≥m。
进一步地,当所述m个待测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每个测试点处的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m个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当待测数据流为m时,所述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指该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误码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分复用、多用户多天线及单天线端口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包括基站及待测设备;
所述待测设备用于开启n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所述数据流的数目为1,n≥2。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设备还用于单独开启每根接收天线时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所述基站还用于当待测设备单独开启每根接收天线时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设备接收的所述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单天线端口0、单天线端口5、发射分集、多用户多天线及闭环单流预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适用于单天线端口0及单天线端口5的传输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包括基站及待测设备;
所述待测设备用于开启n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待测设备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所述m≥2,且n≥m。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用于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m个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m个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当待测数据流为m时,所述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指该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误码率。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分复用、多用户多天线及单天线端口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中TRS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对于MIMO系统,每个用户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2个(或2个以上)数据流,本发明给出了多天线情况下,测试1个和2个数据流TRS的方法和流程,给出了多天线系统中TRS测试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以被测无线通讯产品为原点建立的球面坐标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天线系统中数据流的TRS测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以下通过系统实施例及方法实施例详细进行说明。
系统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包括基站及待测设备;
待测设备用于开启n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基站用于向待测设备发送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该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该数据流的TRS;
数据流的数目为1,n≥2。
上述测试条件为,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误码率)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上述系统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单天线端口0、单天线端口5、发射分集、多用户多天线及闭环单流预编码。
进一步地,待测设备还可以用于单独开启每根接收天线时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基站还可以用于当待测设备单独开启每根接收天线时向待测设备发送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数据流的TRS。
对于待测设备单独开启每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的情况可适用于单天线端口0及单天线端口5的传输模式。
实施例二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包括基站及待测设备;
待测设备用于开启n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基站用于向所述待测设备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待测数据流的TRS;
m≥2,且n≥m。
基站还可以用于在每个测试点上,当m个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这m个数据流的TRS。
所述测试条件为,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
当待测数据流为m时,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m个数据流待测数据流总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
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实施例二所述的系统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分复用、多用户多天线及单天线端口5。
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在测试TRS值之前先进行如步骤101至步骤104所述的初始化建立过程:
步骤101:设置下行物理信道功率如下表:
  物理信道   功率
  CPICH(公共导频信道)   CPICH_Ec/DPCH_Ec=7dB
  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CCPCH_Ec/DPCH_Ec=5dB
  SCH(同步信道)   SCH_Ec/DPCH_Ec=5dB
  PICH(寻呼指示信道)   PICH_Ec/DPCH_Ec=2dB
  DPCH(专用物理信道)   Test dependent power
步骤102:待测设备电源开启。
步骤103:根据普通呼叫建立过程进行呼叫建立,功率控制算法设置为Power Control Algorithm 2,压缩模式设置为OFF。
步骤104:待测设备进入闭环测试模式2(loopback test mode 2),开始闭环测试。
完成上述初始化建立过程后即可进行TRS值的测试过程,以下详细介绍不同传输模式时TRS值的测试方法;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一即单天线端口0(Single-antenna port 0),在LTE版本8中,该单天线端口0模式下仅有一个数据流及2根接收天线,而在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等)中,基站发送的数据流仍为1个,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可以大于2;
设接收天线为n(n≥2),单天线端口0下的测试过程为:
待测设备的n根接收天线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
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误码率)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将测得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该模式下,还可以对待测设备的每根接收天线开启单独开启,而其他接收天线均关闭时,基站测量此情况下的TRS值,此TRS为各接收天线单独使用时的TRS,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步骤201至步骤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二即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在LTE版本8中,该发射分集模式下仅有一个数据流及2根接收天线,而在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时,基站发送的数据流仍为1个,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可以大于2;
在发射分集模式下待测设备需要将n根天线都开启进行接收,其TRS测试方法:
待测设备的n根接收天线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
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将测得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三即开环空分复用(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在LTE版本8中,该开环空分复用模式下有2个数据流,在LTE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中,基站发送的数据流的数目为m(m≥2);
在开环空分复用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数据流,均测量其TRS值,对于数据流j的测试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待测设备的n根接收天线均开启,当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测试出数据流j的TRS值;
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测得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后,并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得到TRS: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进一步地,该模式下还可以对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进行测试,其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当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5,步骤204中待测数据流是这m个数据流,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m个数据流总的误码率是指,这m个数据流总的错误比特数与m个数据流总的比特数的比值。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四即闭环空分复用(Closed-loop spatialmultiplexing),在LTE版本8中,该闭环空分复用模式下有2个数据流,在LTE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中,基站发送的数据流的数目为m(m≥2);
在开环空分复用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数据流,均测量其TRS值,对于待测数据流j的TRS测试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待测设备的n根天线均开启,当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测试出数据流j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测得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后,并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得到TRS: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进一步地,该模式下还可以对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进行测试,其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当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5,步骤204中待测数据流是这m个数据流,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m个数据流总的误码率是指,这m个数据流总的错误比特数与m个数据流总的比特数的比值。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五即多用户MIMO(Multi-user MIMO),在LTE版本8中,此模式下,每个待测设备仅有1个数据流,在LTE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中,基站发送的数据流的数目m可以为1,也可以大于或等于2;
(A)在LTE版本8中,多用户MIMO模式下每个待测设备仅接收1个数据流,需要将2根接收天线均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此时TRS测试方法为:
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1与接收天线2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误码率)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步骤205:将测量出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B)在LTE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中,若数据流的数目m仍为1则TRS测试方法同本实施例的方式(A)所述,若数据流的数目m≥2,多用户MIMO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待测数据流,基站均测量其TRS值,对于数据流j的TRS的测试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待测设备的n根天线均开启,当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测试出数据流j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将测量出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进一步地,该模式下还可以对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进行测试,其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当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5,步骤204中待测数据流是这m个数据流,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m个数据流总的误码率是指,这m个数据流总的错误比特数与m个数据流总的比特数的比值。
实施例六: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六即闭环单流预编码(Closed-loop Rank=1precoding),在LTE版本8中,该模式下每个待测设备仅有1个数据流,2根天线,而其他版本中,(如LTE版本9、LTE版本10)时,基站发送的数据流仍为1个,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可以大于2;
在闭环单流预编码模式下,待测设备需要将n根天线都开启进行接收,其TRS测试方法:
待测设备的n根接收天线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DUT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将测得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待测数据流的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实施例七
该实施例为传输模式七,即单天线端口5(Single-antenna port5),这种传输模式使用的是波束成形技术(beamforming),在LTE版本8中,该模式下仅有一个数据流及2根接收天线,而在其他版本中,数据流的数目m可以大于或等于2,接收天线的数目n可以大于2;
(A)在LTE版本8中,单天线端口5模式下每个待测设备仅有1个数据流,待测设备可以使用1根接收天线或2根接收天线接收数据流,此时TRS测试方法为:
(A1)接收天线1与接收天线2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这种情况下的TRS值的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步骤205:将测量出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A2)该模式下,基站还可以对待测设备的每根接收天线单独开启并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的情况下的TRS进行测试;具体如下:
(A21)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1开启,接收天线2关闭,测得此情况下的TRS值,此TRS为天线1单独使用时的TRS,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A22)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2开启,接收天线1关闭,测得此情况下的TRS值,此TRS为天线2单独使用时的TRS,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情况(A2)下测试出的TRS值可用于对比单天线接收与分集接收的性能;还可以用于得到每一个天线单独接收时的性能基线。
(B)在LTE其他版本(如LTE版本9、LTE版本10等)中,若数据流的数目m仍为1则TRS测试方法同方式(A)所述,若数据流的数目m≥2,多用户MIMO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数据流,基站均测量其TRS值,对于数据流j的测试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待测设备的n根天线均开启,当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测试出数据流j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站连续发送Up功率的控制命令给待测设备。
步骤202:当待测设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开始向基站发送PN15数据模式。
步骤203:将待测设备放置于预设位置,如可以是相对于人脑模型的适当位置;
该步骤还可以是在步骤201之前,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对于选取的每个测试点,当待测数据流j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包括EISθEIS为基站从特定方向发送给待测设备的发射功率,上述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该步骤中,测试点的选取方式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测试点的选取方式,EISθ的测量方法同现有技术中单天线模式下EISθ的测量方法;
步骤205:将测量出的每个测试点上的EISθ值代入预设公式计算出TRS;
上述预设公式可以但不限于是:
N和M是测量角θn角和角的取样点数目。
进一步地,该模式下,还可以对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进行测试,其方法为:
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当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这m个数据流总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5,步骤204中待测数据流是这m个数据流,这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是指,在预设时间内待测设备接收的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BER保持在预设范围,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20000个bit,待测设备接收的待测数据流的BER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但不限于是0.8%≤BER≤1.2%;
m个数据流总的误码率是指,这m个数据流总的错误比特数与这m个数据流总的比特数的比值。
以下通过多个应用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应用实例均以在LTE版本8为例进行说明;
应用实例1
该应用实例对应传输模式一,在LTE版本8中,单天线端口0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
(a1)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1与接收天线2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DUT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a2)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1开启,接收天线2关闭,测得此情况下的TRS值,此TRS为天线1单独使用时的TRS,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a3)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2开启,接收天线1关闭,测得此情况下的TRS值,此TRS为天线2单独使用时的TRS,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步骤(a2)和步骤(a3)为可选步骤,可用于与接收天线1及接收天线2都开启的情况进行对比,有助于对比单天线接收与分集接收的性能;还可以用于得到每一个天线单独接收时的性能基线。
应用实例2
该应用实例对应传输模式二,在LTE版本8中,发射分集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
(b1)待测设备的n根接收天线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DUT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其测试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应用实例3
该应用实例对应传输模式三,在LTE版本8中,开环空分复用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
(c1)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1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数据流2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c2)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2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数据流2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c3)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1和数据流2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两个数据流的总和,即总数据流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步骤(c3)用于与步骤(c1)或步骤(c2)进行对比,步骤(c3)为可选的步骤。
应用实例4
该应用实例对应传输模式四,在LTE版本8中,闭环空分复用模式下TRS测试方法为:
(d1)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1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数据流1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d2)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2满足测试条件时,测得数据流2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d3)基站同时发送两个数据流,当数据流1和数据流2的总和(总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步骤(d3)用于与步骤(d1)或步骤(d2)进行对比,步骤(d3)为可选的步骤。
应用实例5
该应用实例对应传输模式六,在LTE版本8中,Rank=1 precoding仅有1个数据流,此模式下待测设备需要将2根天线都开启进行接收,其TRS测试方法:
(e1)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1与接收天线2都开启,同时接收数据流,对于待测设备DUT来说这种情况为接收分集,测试得到这种情况下的TRS值,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Claims (4)

1.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设基站发送的数据流数目为m,待测设备的接收天线数目为n,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设备开启n根接收天线并在预设位置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所述基站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对于每个待测数据流均按以下方法测试其总辐射灵敏度:
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所述m≥2,且n≥m;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m个待测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时,基站测量每个测试点处的EISθ之后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m个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当待测数据流为m时,所述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指该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误码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分复用、多用户多天线及单天线端口5。
3.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包括基站及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设备用于开启n根接收天线接收基站下发的数据流;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待测设备同时发送m个数据流,以及在每个测试点上,当待测数据流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待测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所述基站还用于在每个测试点上,当所述m个数据流的总和满足测试条件时测量EISθ并根据每个测试点的EISθ计算出所述m个数据流的总辐射灵敏度;
所述测试条件为,在至少20000个比特的时间段内,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保持在以下范围,0.8%≤误码率≤1.2%;
当待测数据流为m时,所述待测数据流的误码率指该m个待测数据流总的误码率;
所述m≥2,且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适用于以下传输模式: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分复用、多用户多天线及单天线端口5。
CN200910169218.9A 2009-08-21 2009-08-21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1997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218.9A CN101997642B (zh) 2009-08-21 2009-08-21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PCT/CN2009/075650 WO2011020272A1 (zh) 2009-08-21 2009-12-16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218.9A CN101997642B (zh) 2009-08-21 2009-08-21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642A CN101997642A (zh) 2011-03-30
CN101997642B true CN101997642B (zh) 2014-09-10

Family

ID=4360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218.9A Active CN101997642B (zh) 2009-08-21 2009-08-21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7642B (zh)
WO (1) WO20110202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340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终端接收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022836A (zh) * 2014-05-21 2014-09-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制式移动终端的tis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016A (zh) * 2004-10-25 2007-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装置的辐射性能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US7477877B2 (en) * 2004-02-11 2009-01-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GSM radiated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1459477A (zh) * 2008-12-28 2009-06-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手机天线辐射性能自动测试方法
CN101510806A (zh) * 2009-03-06 2009-08-19 于伟 收发同频的移动终端总全向灵敏度测试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7877B2 (en) * 2004-02-11 2009-01-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GSM radiated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1088016A (zh) * 2004-10-25 2007-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装置的辐射性能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1459477A (zh) * 2008-12-28 2009-06-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手机天线辐射性能自动测试方法
CN101510806A (zh) * 2009-03-06 2009-08-19 于伟 收发同频的移动终端总全向灵敏度测试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642A (zh) 2011-03-30
WO2011020272A1 (zh)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128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testing based on multiple-antenna system
EP253357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s in multi-antenna system
EP25121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in multi-antenna mimo system
Shen et al. OTA measurement for IoT wireless de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CN105813124A (zh) Wifi和/或lte终端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130725A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空间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EP38901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wireless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terminal
WO2018014505A1 (zh) 一种用于mimo测试系统的探头校准方案
CN105281818B (zh) 一种多天线波束赋形测试方法
CN101997618A (zh) 一种mimo无线终端测试中的相关装置及方法
CN106162722B (zh) 一种互干扰快速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2148649A (zh) 实现多天线设备空间射频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46897A (zh) 用于能够确认从天线阵列发射的射频信号的预期相移的方法
WO2011097900A1 (zh) 基于多天线系统的空间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997642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183914B (zh) 一种检测分集接收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20268A1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空间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102025425B (zh) 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014402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总辐射功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WLAN MIMO de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ing improved RTS measurement
CN113068210B (zh) 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5g ota tis测试方法
CN113098631B (zh) 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5g ota tis快速推测方法
Nielsen et al. Performance of Beamforming for a Handheld Device in Measured 21.5 GHz Indoor Channels
Aydin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 DRx Antenna Structure on the Rx Performance of Smartphones
CN105515729A (zh) 一种用于实施fd-mimo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Department of law,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