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036A - 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036A
CN101996036A CN2010102438667A CN201010243866A CN101996036A CN 101996036 A CN101996036 A CN 101996036A CN 2010102438667 A CN2010102438667 A CN 2010102438667A CN 201010243866 A CN201010243866 A CN 201010243866A CN 101996036 A CN101996036 A CN 101996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operational order
unit
displa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3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036B (zh
Inventor
宫沢悠介
本间文规
梨子田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应用于显示设备的移动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的触摸面板;状态判定单元,基于触摸面板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状态改变识别单元,根据状态判定单元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当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装置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并根据其对显示屏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来,包含透射触摸面板的移动装置在增加。许多这种装置包含最大可能的显示,并且用户接口技术非常重要,以使得能够通过安装在显示器上的触摸面板进行直观的操作。然而,在用用户的手指操作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按钮的情况下,需要以特定的尺寸或者更大尺寸来显示按钮,以减少操作错误。因此,难以在显示尺寸不可避免地有限的移动装置中显示许多图形用户接口(GUI)按钮。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能够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和压力的装置,当用户按下一个按钮时,依据按压力来分配多个不同的命令的技术(例如参考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6-251927号)。这种技术提高了提供更宽操作变化的可能性。
此外,提出了一种在检测到接近的手指时,高亮显示用户要操作的按钮的技术(例如参考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9-75656号)。这种技术允许用户检查要按下哪个按钮,这提高了减少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6-251927号的技术中,当按下按钮时,需要用户调整压力,这给用户带来高的操作负担。此外,因为需要检测按压力,因此装置结构复杂。
此外,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9-75656号的技术中,通过应用邻近状态和接触状态之间不同的交互,可以进行不同的显示控制;然而,用户难以通过在邻近状态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清楚地区分来操作屏幕,操作错误很可能增加。此外,在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移动装置时,因为如上所述,移动装置的显示尺寸是有限的,所以需要GUI按钮等的尺寸相应地小。另外,由于大的噪声,对于同一按钮,难以使用邻近状态的检测和接触状态的检测作为不同的交互的触发。
鉴于此,期望提供一种新颖的改进的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其响应于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除了在与屏幕接触和不接触之间的区分之外,还依据用户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改变显示屏的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的装置;状态判定单元,基于由所述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所述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状态改变识别单元,根据由状态判定单元判定的所述状态,识别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当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当响应于由用户进行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由此,可以增加屏幕操作的变化并增强可用性。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屏幕控制单元,根据由操作命令设置单元设置的操作命令改变显示屏的显示。
状态改变识别单元可以基于状态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识别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从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中的哪一个改变为哪一个,并且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可以依据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不同的操作命令。
存储单元可以存储状态判定单元先前的判定结果,其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先前的判定结果和状态判定单元的当前判定结果,识别从与显示屏的接触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或者从与显示屏的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并且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不同的操作命令。
当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可以指示屏幕控制单元执行设置的操作命令。
当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可以指示屏幕控制单元避免执行所设置的操作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包括步骤:用装置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基于由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根据所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当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所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过程的处理的程序:用装置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基于由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根据所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当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所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响应于用户在显示屏幕中进行的操作,除了在与屏幕接触和不接触之间的区分之外,还依据用户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改变显示屏幕的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视图。
图2是描述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手指状态的检测的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中执行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主例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中执行的状态判定处理(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描述图4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确定的单击和手指状态的改变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7是描述图4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确定的双击和手指状态的改变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8是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中分配的其它操作命令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中执行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主例程)的流程图。
图10是描述图9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确定的拖放和手指状态的改变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可选示例的移动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构造元素,并省略这些构造元素的重复说明。
应当指出,应用根据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移动装置优选是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蜂窝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或者移动信息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信息处理装置,诸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PC)或者桌上PC。
将以下面的顺序给出描述。
<第一实施例>
[1-1.移动装置的硬件结构]
[1-2.移动装置的功能结构]
[1-3.移动装置的操作:操作命令确定处理]
(单击或者双击的分配)
(敲击或者弱敲击的分配)
<第二实施例>
[2-1.移动装置的功能结构]
[2-2.移动装置的操作:操作命令确定处理]
(执行和不执行拖放)
<可选示例>
<第一实施例>
[1-1.移动装置的硬件结构]
下文中,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硬件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是具有透射触摸面板的装置,透射触摸面板包含能够检测用户的手指在显示器12上的位置的传感器。移动装置10可以经由未示出的网络接收各种内容,并在显示器12上显示这些内容。
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等,作为显示器12。
在显示器12上安装触摸面板14。触摸面板14检测用户在显示器12上显示的各种GUI按钮16上进行的屏幕操作。触摸面板14检测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手指位置,还检测在相对于显示器12的z方向上的手指状态。透射型的触摸面板14可以测量手指在显示器12上的接触状态和邻近状态,如图2所示。
例如,当从手指到显示器12的表面的距离P大于预定阈值Th时,触摸面板14检测不到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手指处于与显示器12的远离状态。
此外,当从手指到显示器12的表面的距离P小于预定阈值Th,并且距离P不为零时,触摸面板14检测出手指处于邻近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手指处于到显示器12的邻近状态。
此外,当从手指到显示器12的表面的距离P为零时,触摸面板14检测手指与显示器12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手指处于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
注意:包含在本实施例中的触摸面板14以及包含在后面描述的第二实施例或者可选示例中的触摸面板可以是静电或者光学面板,只要其是透射型的即可。此外,触摸面板14对应于在显示器12上安装的装置,并且检测用户在显示器12中进行的屏幕操作。
在移动装置10中,嵌入了图1所示的包括CPU 32、RAM 3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36的微处理器30。每个存储器临时存储与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屏幕操作相关的信息。CPU 32对后面描述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进行控制。注意:下面的硬件结构也可以被视为包含到移动装置中的显示设备的硬件结构。
[1-2.移动装置的功能结构]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具有图3的功能块所示的功能结构。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包括状态判定单元20、存储单元22、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和屏幕控制单元28。
状态判定单元20基于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手指操作状态适用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中的哪一个。
存储单元22存储状态判定单元20的判定结果。具体地,存储单元22存储每个判定结果是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中的哪一个。在下面的描述中,由P(t-1)表示先前的用户操作状态,由P(t)表示当前的用户操作状态。
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根据由状态判定单元20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操作状态的改变。具体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基于状态判定单元20的判定结果,识别用户在显示器12中进行的操作从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中的哪一个改变为哪一个。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的先前的判定结果和状态判定单元20的当前判定结果,识别从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或者从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
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响应于用户进行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在这点上,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依据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屏幕控制单元28根据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设置的操作命令,依据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的状态改变,来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
由执行程序的专用控制装置或者CPU 32执行上述对移动装置10的各个功能元素的命令。用于执行下面描述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的程序预先存储在RAM 34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CPU 32从该存储器中读取每个程序并执行,由此实现状态判定单元20、存储单元22、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和屏幕控制单元28的每个功能。
[1-3.移动装置的操作:操作命令确定处理]
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图4是示出由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执行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的流程图。应当指出,下面的操作也可以被视为包含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中的显示设备的操作。
当在步骤S400中开始操作命令确定处理时,在步骤S405中,状态判定单元20执行状态判定处理(图5)的例程。状态判定处理从图5中的步骤S500开始。在步骤S505中,状态判定单元20基于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用户的手指是否处于与显示器12的非接触状态和邻近状态。如前面所描述的,当从显示器12到手指的距离P大于给定阈值Th时,确定为手指处于图2所示的远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510,状态判定单元20判定当前操作状态P(t)是远离状态,然后,处理从步骤S595返回到图4中的步骤S410。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505中的确定的结果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15,且状态判定单元20判定手指是否与显示器12接触。如前面所描述的,当从显示器12到手指的距离P为零时,确定为手指位置处于图2中的接触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520,并且状态判定单元20判定当前操作状态P(t)是接触状态,且处理从步骤S595返回到图4中的步骤S410。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515中的确定的结果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25,状态判定单元20判定当前操作状态P(t)是邻近状态,且处理从步骤S595返回到图4中的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存储单元22存储此时判定的操作状态P(t)。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415,并且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手指状态是否已经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具体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的先前判定的操作状态P(t-1)是否是接触状态,当前判定的操作状态P(t)是否是邻近状态。
当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20,以再次执行图5中的状态判定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425。在步骤S425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手指状态是否已经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具体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的先前判定的操作状态P(t-1)是否是邻近状态,当前判定的操作状态P(t)是否是远离状态。
作为识别的结果,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S415),并进一步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S425)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30。在步骤S43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为单击,并且设置预先对单击分配的屏幕操作的操作命令。
另一方面,作为识别的结果,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S415),而没有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S425)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35。在步骤S435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为双击,并且设置预先对双击分配的屏幕操作的操作命令。
应当指出,当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识别状态没有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单击或者双击的分配)
下文中,参考图6和7,描述依据状态改变的差异,分配单击或者双击作为操作命令的示例,作为上述操作命令确定处理的具体示例。
(单击)
在如图6所示,手指对显示器12的操作多次重复远离状态→邻近状态→接触状态→邻近状态→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在第一状态改变(从远离状态到邻近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否”,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在步骤S44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此外,在图6所示的下一状态改变(从邻近状态到接触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否”,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在步骤S44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在图6所示的下一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是”,且在步骤S420中再次执行图5的状态判定处理。图6所示的下一状态是远离状态。因此,在步骤S425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状态改变是从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30。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为单击,并且设置预先对单击分配的屏幕操作的操作命令。对于多次单击,重复上述操作,使得重复设置预先对单击分配的屏幕操作的操作命令。
例如,当针对图6中的GUI按钮16预先对单击分配的屏幕操作是下一轨道(track)选择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设置用于选择下一轨道的操作命令。屏幕控制单元28根据由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设置的操作命令,在显示器12上显示所选择的下一轨道名称。对于多次单击,重复上面的操作,使得按顺序在显示器12上显示轨道名称。
(双击)
在如图7所示,手指对显示器12的操作重复远离状态→邻近状态→接触状态→邻近状态→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在第一状态改变(从远离状态到邻近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否”,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在步骤S44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在图7所示的下一状态改变(从邻近状态到接触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否”,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在步骤S44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在图7所示的下一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时,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确定为“是”,并再次执行图5中的状态判定处理。图7所示的下一状态是接触状态。因此,在步骤S425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状态改变是从邻近状态到接触状态,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435。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为双击,并且设置预先对双击分配的屏幕操作的操作命令。
例如,当针对图7中的GUI按钮16,预先对双击分配的屏幕操作是下一唱片选择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设置用于选择下一唱片的操作命令。屏幕控制单元28根据由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设置的操作命令,在显示器12上显示所选择的下一唱片名称。
应当指出,当一旦按下GUI按钮16时,屏幕控制单元28可以控制屏幕,使得如图7所示,GUI按钮16的表示改变,直到手指离开邻近区域为止。例如,屏幕控制单元28可以在手指正在进行双击操作时,将GUI按钮16的颜色改变为诸如红色的明显颜色。
如上所述,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当根据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接触状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时,可以依据从邻近状态转换为下一状态的状态改变来改变要设置的操作命令。于是,根据设置的操作命令,可以依据状态改变来改变显示器12上的显示。由此,例如,能够增加屏幕操作的变化,诸如对一个GUI按钮分配多个操作命令,这通过减少对于用户具有高负荷的操作增强了可用性。
此外,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可以提供使得能够进行高速操作的用户接口。例如,迄今为止,基于在时间方向上接触状态的改变识别双击。因此,识别花费特定时间,不能在短时间内输入多次单击。另一方面,因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仅基于状态改变来识别双击,因此对于双击的识别,时间因素不是必须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高速输入双击和单击,而不需要像一直那样,总是花费特定时间进行识别。
(敲击或者弱敲击的分配)
下文中,参考图8,作为增加屏幕操作的变化的另一示例,描述依据状态改变的差异分配敲击或者弱敲击作为操作命令的示例。
(敲击)
在本示例中,在图4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执行步骤S405至S425并且进行到步骤S430之后,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用户的屏幕操作是正常敲击。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将逐页滚动设置为与敲击相对应的操作命令。响应于设置的操作命令,屏幕控制单元28执行与手指的敲击操作相对应的屏幕的逐页滚动,如图8的右下部所示。
(弱敲击)
另一方面,在图4中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执行步骤S405至S425并且进行到步骤S435之后,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确定用户的屏幕操作是弱敲击。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将逐行滚动设置为与弱敲击相对应的操作命令。响应于设置的操作命令,屏幕控制单元28执行与手指的弱敲击操作相对应的屏幕的逐行滚动,如图8的左下部所示。由此,用户可以通过敲击来进行大致的定位,并且使用弱敲击来进行详细调整。
应当指出,因为在本实施例中,仅由接触状态来定义敲击的坐标,因此邻近状态的误差不产生问题。此外,使用能够多级测量邻近状态的装置,定义三种或更多种敲击是可行的。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与显示器12的从接触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通过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转换),或者与显示器12的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转换,而没有从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转换)。然后,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依据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不同的操作命令。这样,本实施例依据接触状态之后的状态改变单独分配操作命令,而不分别对接触状态和邻近状态分配操作命令。因此,可以在用户通过在接触状态和邻近状态之间进行区分来进行屏幕操作时避免操作困难和操作错误的发生,由此实现了更宽的屏幕操作的变化和增强的可用性。
<第二实施例>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移动装置10的硬件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的硬件结构相同,不进行冗余描述。
[2-1.移动装置的功能结构]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具有图3的功能块所示的功能结构。具体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包括状态判定单元20、存储单元22、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和屏幕控制单元28。状态判定单元20、存储单元22和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因此不进行冗余描述。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的每个功能也在CPU 32从RAM 34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36读取每个程序并执行时实现。
当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通过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转换)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指示屏幕控制单元28执行设置的操作命令。响应于此,屏幕控制单元28根据操作命令控制显示器12的显示。
另一方面,当由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的转换,而没有从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转换)时,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指示屏幕控制单元28避免(refrain)执行设置的操作命令。响应于此,屏幕控制单元28抑制执行操作命令,并维持显示器12的当前显示状态。
[2-2.移动装置的操作:操作命令确定处理]
下面,参考图9,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图9是示出由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执行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的流程图。下文中,通过使用执行和不执行拖放作为示例来描述操作命令确定处理。应当指出,下面的操作也可以被视为包含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中的显示设备的操作。
(执行和不执行拖放)
当在步骤S900中开始操作命令确定处理时,在步骤S405中,状态判定单元20执行状态判定处理(图5)的例程。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状态判定处理,这里不进行冗余描述。在步骤S410中,将此时在步骤S405的状态判定处理中判定的操作状态P(t)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
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415,且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手指状态是否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当状态改变是从接触状态到邻近状态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20,以再次执行图5中的状态判定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425。在步骤S425中,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识别手指状态是否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作为识别的结果,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S415),并进一步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S425)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在步骤S905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将操作命令设置为拖放手指接触的图像。
另一方面,作为识别的结果,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S415),而没有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S425)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避免对手指接触的图像执行拖放操作。因此,不对手指接触的图像进行拖放,并维持当前状态。
应当指出,当状态改变识别单元24在步骤S415中识别状态没有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40,操作命令设置单元26维持当前状态,而不设置用于改变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而没有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时,如图10的下部所示,手指接触的图像未被拖放。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避免在用户意外使手指离开显示器12的情况下,对拖动的数据进行放开操作。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中,当状态从接触状态改变为邻近状态,并进一步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时,对手指接触的图像进行拖放。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命令确定处理确定手指操作不是意外的,并且当用户使手指离开显示器12邻近区域或者更远时,执行拖放操作。
迄今为止,当在操作期间即使用户非故意地将手指抬离显示器12一小段距离时,也如图10的上部所示执行拖放操作,这导致操作错误。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当在操作期间手指仅抬离显示器12一小段距离时的状态下,不进行放开,而将从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视为放开的定时,如图10的下部所示,由此消除了迄今发生的操作错误,并增强可用性。
<可选示例>
下文中,简要描述图11的移动装置50,作为包含根据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便携式装置的可选示例。移动装置50具有两个屏幕:上显示器52U和下显示器52D。触摸面板58U和58D分别安装在上显示器52U和下显示器52D上。移动装置50可通过附加到中央的铰链机构59折叠,因此具有便携式结构。
使用包含到根据可选示例的移动装置50中的显示设备,当根据由装置检测的手指与GUI按钮16的接触状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时,也可以依据识别的状态改变来改变显示器的显示。由此可以实现更宽的屏幕操作的变化和增强的可用性。
根据上述每个实施例,通过不仅在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区分,而且还识别手指状态的改变,可以在双击和多次单击之间进行区分,在两种敲击之间进行区分,并且支持拖放操作。由此可以减少对于用户具有高负荷的操作,并且提供具有高可用性的用户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操作彼此相关,并且可以通过考虑彼此的关联性,用一系列操作或者一系列处理代替各个单元的操作。由此,可以将显示设备的实施例转换为显示方法的实施例和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显示设备的功能的程序的实施例。
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包括步骤:触摸面板14检测用户在显示器12中进行的操作;基于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根据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操作的状态改变;当响应于由用户进行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处理的过程的程序:触摸面板14检测用户在显示器12中进行的操作;基于由触摸面板14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显示器12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根据判定的状态识别用户操作的状态改变;当响应于用户进行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显示器12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应当指出,在本说明书中,流程图所示的步骤不仅包括根据这里描述的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还包括并行或者单独执行的处理,而不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处理。此外,可以依据环境,适当地以不同的序列进行按照时间顺序处理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容易想到各种变形、组合、子组合和变化,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者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例如,对一个GUI按钮分配多个操作命令的示例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示例。对一个GUI按钮分配多个操作命令的另一示例可以是对一个GUI按钮设置用于内容选择和分段进带(index feed)的操作命令的情况。
此外,状态改变可以应用于用于字符输入的操作命令。例如,当进行“Thank you”的字符输入时,例如,在用户输入了字符“Thank”之后,用户将手指的状态从邻近状态改变为远离状态。预先分配空格输入,作为对从邻近状态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的操作命令。由此输入“Thank”和“you”之间的空格。之后,用户输入字符“you”。这样,可以将手指状态的改变应用于字符输入。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用户的屏幕操作的装置的接触传感器例如可以是具有矩阵开关、电阻开关、表面声波开关等的触摸传感器、触摸面板、触摸屏、触摸垫等。
包含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装置中的触摸面板优选具有检测对显示器12的按压的功能。由此,触摸面板14可以检测远离状态、邻近状态、接触状态和按压状态四种状态改变,并可以通过组合这些状态改变进一步增加操作的变化。
本申请包含与在2009年8月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182581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8)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
检测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的装置;
状态判定单元,基于由所述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所述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
状态改变识别单元,根据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判定的所述状态,识别所述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
操作命令设置单元,当响应于所述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由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状态改变来设置所述操作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屏幕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操作命令,改变所述显示屏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基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识别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从所述接触状态、所述邻近状态和所述远离状态中的哪一个改变为哪一个,以及
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由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状态改变设置不同的操作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先前的判定结果,其中,
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先前的判定结果和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当前判定结果,识别从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接触状态到所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或者从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接触状态到所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以及
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依据由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状态改变设置不同的操作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由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所述接触状态到所述远离状态的状态改变时,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指示所述屏幕控制单元执行所设置的操作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由所述状态改变识别单元识别的状态改变是从所述接触状态到所述邻近状态的状态改变时,所述操作命令设置单元指示所述屏幕控制单元避免执行所设置的操作命令。
7.一种显示方法,包括步骤:
用装置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
基于由所述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所述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
根据所判定的状态,识别所述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
当响应于所述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所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8.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处理的过程的程序:
用装置检测用户在显示屏中进行的操作;
基于由所述装置检测到的用户的操作,判定与所述显示屏的接触状态、邻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之一;
根据所判定的状态,识别所述用户的操作的状态改变;以及
当响应于所述用户的操作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的操作命令时,依据所识别的状态改变设置操作命令。
CN201010243866.7A 2009-08-05 2010-07-29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2581A JP5471137B2 (ja) 2009-08-05 2009-08-05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82581 2009-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036A true CN101996036A (zh) 2011-03-30
CN101996036B CN101996036B (zh) 2016-08-03

Family

ID=4353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38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36B (zh) 2009-08-05 2010-07-29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22497B2 (zh)
JP (1) JP5471137B2 (zh)
CN (1) CN1019960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9159A (zh) * 2019-03-13 2019-07-3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设备触摸延时解决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0126B2 (en) 2006-02-10 2010-08-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sist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 use
JP5282661B2 (ja) * 2009-05-26 2013-09-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43876B2 (ja) * 2010-01-28 2013-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710657B1 (ko) * 2010-08-05 2017-0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20130181945A1 (en) * 2010-09-22 2013-07-18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ethod, program for the device and the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5649169B2 (ja) 2010-11-22 2015-01-0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タッチパネルにおけるドラッグ操作でオブジェクトを移動させる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20139845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oft key with main function and logically related sub-functions for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20161791A1 (en) * 2010-12-28 2012-06-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put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proximity events
JP5650583B2 (ja) * 2011-05-11 2015-01-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274642B2 (en) 2011-10-20 2016-03-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celeration-based interaction for multi-pointer indirect input devices
US9658715B2 (en) 2011-10-20 2017-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lay mapping modes for multi-pointer indirect input devices
US8933896B2 (en) * 2011-10-25 201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ssure-based interaction for indirect touch input devices
US9389679B2 (en) 2011-11-30 2016-07-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a multi-pointer indirect touch input device
JP2013117784A (ja) * 2011-12-01 2013-06-13 Panasonic Corp 入力装置、情報端末、入力制御方法、および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872454B2 (en) * 2012-01-06 2020-12-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anning animations
US20150338975A1 (en) * 2012-02-20 2015-11-26 Yoshikazu Shima Touch panel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touch panel input device
JP5984722B2 (ja) 2013-03-22 2016-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271881B2 (ja) 2013-06-26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6245938B2 (ja) * 2013-10-25 2017-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452456B2 (ja) * 2015-01-09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807532B2 (ja) * 2017-09-04 2021-01-06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10825003B2 (en) * 2018-11-26 2020-11-03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rge transfer authentication
JP7191395B2 (ja) * 2020-10-30 2022-12-19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ム制御装置、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356A (ja) * 1999-01-12 2000-07-25 Fujikura Ltd 自動車用入力装置
JP2005202611A (ja) * 2004-01-15 2005-07-28 Kyocera Mita Corp 表示制御装置
CN101308417A (zh) * 2007-05-15 2008-11-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软件的使用者界面操作方法
US20090058829A1 (en) * 2007-08-30 2009-03-05 Young Hwan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three-dimensional touchscreen
JP2009075656A (ja) * 2007-09-18 2009-04-09 Toyota Motor Corp 入力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5671A (ja) * 1998-05-11 2000-04-11 Ricoh Co Ltd 座標入力/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黒板システム
JP3905670B2 (ja) * 1999-09-10 2007-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座標入力検出装置、情報記憶媒体及び座標入力検出方法
JP2003005912A (ja) * 2001-06-20 2003-01-10 Hitachi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20050110756A1 (en) * 2003-11-21 2005-05-26 Hall Bernard J.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ymbols displayed on a display device
JP2005301668A (ja) * 2004-04-12 2005-10-27 Seiko Eps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1596271A1 (en) * 2004-05-11 2005-11-16 Hitachi Europe S.r.l.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US7653883B2 (en) * 2004-07-30 2010-01-26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or in handheld device
US8381135B2 (en) * 2004-07-30 2013-02-19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or in handheld device
US7800594B2 (en) * 2005-02-03 2010-09-21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function to input information from screen by light
JP4622590B2 (ja) 2005-03-08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85370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ハンドパタ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ハンドパターン操作方法
JP4765473B2 (ja) * 2005-08-15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入出力パネルの制御装置
US20080098331A1 (en) * 2005-09-16 2008-04-24 Gregory Novick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with Soft Keyboards
JP4770662B2 (ja) * 2006-09-19 2011-09-14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写真シール作成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849412B2 (ja) * 2007-05-15 2012-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表示装置
JP2009116769A (ja) * 2007-11-09 2009-05-28 Sony Corp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86345B1 (ko) * 2008-03-21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화면 표시 방법
US8723811B2 (en) * 2008-03-21 2014-05-1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screen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US8525802B2 (en) * 2008-03-31 2013-09-03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terminal capable of sen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using the same
US8576181B2 (en) * 2008-05-20 2013-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wallpaper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2131272A3 (en) * 2008-06-02 2014-05-0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proximity sensor and display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i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356A (ja) * 1999-01-12 2000-07-25 Fujikura Ltd 自動車用入力装置
JP2005202611A (ja) * 2004-01-15 2005-07-28 Kyocera Mita Corp 表示制御装置
CN101308417A (zh) * 2007-05-15 2008-11-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软件的使用者界面操作方法
US20090058829A1 (en) * 2007-08-30 2009-03-05 Young Hwan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three-dimensional touchscreen
JP2009075656A (ja) * 2007-09-18 2009-04-09 Toyota Motor Corp 入力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9159A (zh) * 2019-03-13 2019-07-3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设备触摸延时解决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22497B2 (en) 2014-12-30
JP5471137B2 (ja) 2014-04-16
CN101996036B (zh) 2016-08-03
US20110032198A1 (en) 2011-02-10
JP2011034502A (ja) 201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6036A (zh) 显示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CN102129311B (zh) 信息处理设备、操作输入方法和操作输入程序
CN101609388B (zh) 可解译多物件手势的触控板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CN102855081B (zh) 在设备中提供使用手势的web浏览器界面的装置和方法
CN202433853U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2109926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248367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984497B (zh) 计算装置中各种活动之间的导航
CN106909304B (zh) 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89332B (zh) 于触控面板上识别手掌区域方法及其更新方法
CN102012738B (zh) 输入设备和输入方法
CN101893956B (zh) 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EP2738654B1 (en) Touch screen ope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P2073508B1 (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thereof
CN102047210A (zh) 输入检测装置、输入检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2693000B (zh) 用以执行多手指手势功能的计算装置及方法
CN108064368A (zh) 柔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20978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2272699A (zh) 手势检测分区
CN103246389A (zh) 操作多点触摸面板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终端
CN102375684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3370684A (zh)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CN104541239A (zh) 文本选择和录入
CN101097496A (zh) 触摸面板的操纵方法和输入方法
CN106293328A (zh) 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