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000B - 光学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000B
CN101996000B CN 200910166859 CN200910166859A CN101996000B CN 101996000 B CN101996000 B CN 101996000B CN 200910166859 CN200910166859 CN 200910166859 CN 200910166859 A CN200910166859 A CN 200910166859A CN 101996000 B CN101996000 B CN 101996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isposed
touch control
optical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68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000A (zh
Inventor
邓敦建
廖俊谦
蔡汉文
臧志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668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0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触控装置,适用于一显示器。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光学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一光源、至少一导光单元、以及至少一光侦测器。光源配置于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导光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旁,且配置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导光单元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入光面。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入光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光束适于经由入光面进入导光单元中,由该第二表面反射后,且适于经由第一表面传递至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旁,用以感测光束于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Description

光学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及其光学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资讯技术、无线移动通讯和资讯家电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资讯产品的输入装置已由传统的键盘或滑鼠等转变为触控面板(touch panel),此触控面板与显示器结合成触控面板显示器(touch panel display)。在现今一般的触控面板设计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以及电磁式等。
电阻式触控面板主要是借由单点按压之压力,使得原本分开的导电层相互接触而导通,因而在导通处产生一电压降(voltage drop),而经由测量电压降之位置就可以判断按压处位于面板上的座标;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是在其内外侧导电层产生均匀之电场,因此当导体(如人类之手指)与之接触时会产生静电结合,进而产生一微小之电容变化,而经由测量电容变化的位置,可以判断按压处位于面板上的座标。
另一方面,一种相关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与几种光学式触控装置亦被提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841057揭露一种压模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利用紫外线固化胶形成一立体图案,并借由此立体图案制作一压模,最后再利用前述之压模制作与立体图案相同图案的导光板。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841227揭露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光学触控装置主要包括一光源、一导光模组,以及一影像感测模组。光源将光投射至导光模组内,而导光模组的作用是将输入装置的移动状态传送给影像感测模组。接着,在影像感测模组感测导光模组所产生的光学资讯后,会依据此光学资讯来产生电子讯号,并传送给处理电路。
除此之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359718揭露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一导光板、一增亮膜,及一扩散片。每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发光面,且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皆朝同一方向。导光板设于发光二极管之一侧,并且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一底面。入光面朝向发光二极管之发光面,而出光面邻接于入光面之一侧。发光二极管的底面相对于出光面,且邻接入光面之另一侧,并具有数个微光学结构及数个平坦区。其中,平坦区与入光面相交于一交界线,且平坦区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这些发光二极管之发光面。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846996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其使用一红外线光源与一红外线感应器阵列,以侦测接触到或靠近面板触碰表面的物体。另外,触控面板可同时在反射模式与阴影模式下运作。
美国专利号4,868,912也揭露一种触碰系统,其主要是借由在显示器四周配置数个发光元件与数个光源接收器来感测物体所对应的触控位置。类似地,美国专利号6,690,363亦揭露一种触碰荧幕,其也是借由在显示荧幕四周配置数个能量发送器与数个能量侦测器,以感测物体所对应的触碰位置。
然而上述架构需采用较多数量的发光元件以及感测元件,因此制造成本不易降低。此外,由于发光元件以及感测元件的数量取决于显示面板的尺寸,故当显示面板的尺寸越大时,发光元件以及感测元件所需的数量便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利用光学方式侦测触碰物体的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适用于一显示器,
该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该光学触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
至少一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旁且配置于该至少一光源旁,且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导光单元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光束适于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单元中,且适于由该第二表面反射后,经由该第一表面传递至该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以及
至少一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面旁,用以感测该光束于该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一种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以及
一光学触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
至少一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旁且配置于该至少一光源旁,且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导光单元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光束适于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单元中,且适于经由该第一表面传递至该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以及
至少一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器旁,用以感测该光束于该测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适用于一显示器。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光学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一光源、至少一导光单元、以及至少一光侦测器。光源配置于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旁,且配置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导光单元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入光面。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入光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光束适于经由入光面进入导光单元中,且适于由该第二表面反射后,经由第一表面传递至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旁,用以感测光束于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装置更包括一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光侦测器。当一触控物体进入感测空间时,处理单元依据强度变化决定触控物体相对显示面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更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五表面。第三表面连接入光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四表面相对于第三表面,并连接入光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五表面相对于入光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及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数个微结构。除此之外,数个微结构在靠近光源处的数量密度小于数个微结构在远离光源处的数量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装置更包括一反射单元。反射单元配置于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及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上述的第一表面例如为一凸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可具有数个棱镜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装置更可包括一透镜,配置在第一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装置更包括一前框。此前框包括一覆盖部与一透镜部。覆盖部覆盖第三表面。透镜部与覆盖部一体成形,其中透镜部配置于第一表面上。上述的光侦测器可配置于显示器旁相对于导光单元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导光单元与至少一光源为数个导光单元与数个光源。数个导光单元对应上述数个光源分别配置于显示面的不同侧。上述的至少一光侦测器例如为数个光侦测器,其中每一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旁相对于数个导光单元之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配置于显示面的一角落旁,且导光单元配置于显示面的一侧边旁。另外,第一表面面向感测空间。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器以及上述的光学触控装置。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单元能够提供均匀的光源,故能减少光源与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旁的个数。此外,借由光侦测器侦测光束于感测空间的强度变化,能够决定触碰物体对应显示面的触碰位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绘示图1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沿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图1之导光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A绘示图3导光单元与光源在x方向上的俯视图。
图4B绘示光束自导光单元出射后于感测空间沿着y方向的辐照度分布图。
图5A绘示图3导光单元之表面S6的俯视图。
图5B为光束从表面出射后的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
图6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之表面S6的俯视图。
图6B为光束从表面出射后的另一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
图6C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之表面S6的俯视图。
图7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以及透镜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
图7B绘示光束穿透导光单元、空气间隙与透镜后的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
图8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透镜以及反射单元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
图8B绘示光束经过导光单元、空气间隙与透镜后之另一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
图9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反射单元以及前框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
图9B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反射单元以及前框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
100:光学触控显示装置
110:显示器
112:显示面
112a:侧边
114:外框
120:光学触控装置
122a~122c:光源
124a~124c、224a、324a:导光单元
126a~126c:光侦测器
128:微结构
130:处理单元
140:触控物体
226:棱镜结构
426:透镜
526:反射单元
526a~526b:反射片
626:前框
626a:透镜部
626b:覆盖部
a:宽度
A:角落
G:空气间隙
L1~L2:光束
表面:S1、S2、S4~S6
入光面:S3
P:感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之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绘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绘示图1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100沿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光学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显示器110以及一光学触控装置120。显示器110具有一显示面112,其中显示面112前具有一感测空间P。除此之外,本实例的显示器110更包括一外框11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112设于外框114中,而光学触控装置120配置于外框114之上。
如图1所示,光学触控装置120包括至少一光源122b、至少一导光单元124b、以及至少一光侦测器126a。光源122b配置于显示面112旁,适于提供一光束L1。在本实施例中,光束L1例如为非可见光,而光源122b例如为红外光发光二极管(infrared ray light emitting diode,IR-LED)。
请继续参照图1,导光单元124b是配置于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120包括数个光源,例如光源122a~122c(图1示意地绘示3个)。光侦测器126a配置于显示面112旁,用以感测光束(例如光束L2)于感测空间P中的强度变化。除此之外,光学触控装置120还包括数个导光单元以及数个光侦测器,例如导光单元124a~124c(图1示意地绘示3个),以及光侦测器126a与126b(图1示意地绘示2个)。导光单元124a~124c对应光源122a~122c分别配置于显示面112的不同侧,其中每一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112旁相对于导光单元之其一。详细而言,光侦测器126a是配置于显示面112旁相对于导光单元124a,而光侦测器126b是配置于显示面112旁相对于导光单元124b。其中,光侦测器126a例如是感测光束L2自导光单元124a出射后在y方向的强度变化,而光侦测器126b例如是感测光束L1自导光单元124b出射后在x方向的强度变化。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120更包括处理单元130,处理单元130电性连接至光侦测器126a或光侦测器126b。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当一触控物体140(例如手指)进入感测空间P时,处理单元130会依据各光束自导光单元出射后于不同方向的强度变化来决定触控物体140相对显示面112的位置(x,y)。
图3绘示为图1导光单元124a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导光单元124a具有一表面S1、一表面S2,以及一入光面S3。表面S2相对于表面S1,而入光面S3连接表面S1与表面S2。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来自光源122a的光束L2会经由入光面S3进入导光单元124a中,且透过表面S1传递至显示面112前的感测空间P。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导光单元124a的表面S1为一出光面。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124a更具有一表面S4、一表面S5、以及一表面S6。如图3所示,导光单元124a的表面S4连接入光面S3、表面S1以及表面S2。表面S5相对于表面S4,并连接入光面S3、表面S1以及表面S2。另一方面,表面S6相对于入光面S3。
图4A绘示为图3导光单元124a与光源122a在x方向上的俯视图。如图4A所示,表面S2具有数个微结构128,且这些微结构128在靠近光源122a处的数量密度小于这些微结构128在远离光源122a处的数量密度,其中上述之微结构128例如是印刷网点或蚀刻点。另外,印刷网点例如为凸点或凸纹,而蚀刻点例如为凹点或凹纹。借由调整微结构128的疏密(即数量密度)能够使图1的光束L2于导光单元124a的出光面(表面S1)均匀出光,以使导光单元124a在y方向上提供高均匀度的光源。值得注意的是,导光单元124a在z方向的宽度a可以做得很薄,因此有利于光学触控装置120的薄型化。
图4B绘示光束L2自导光单元124a出射后于感测空间P沿着y方向的辐照度分布图,其中辐照度为每单位时间入射至每单位面积上的光能(irradiance,W/m2)。从图4B可知,导光单元124a上的微结构128能使光束L2的辐照度于y方向有良好的均匀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单元124a之表面S1、表面S4、表面S5以及表面S6(绘示于图3)亦可具有上述之微结构128。换言之,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光单元124a的表面S1、表面S2、表面S4、表面S5及表面S6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数个微结构128,以使光束L2于导光单元124a的出光面(表面S1)在y方向均匀出光。另一方面,图1的导光单元124b与124c亦可具有与导光单元124a的相同结构,如此一来,导光单元124b与124c便可于显示面112的另外两侧提供均匀的光源,进而使得感测空间P的辐照度有良好的均匀度。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124b与124c的结构可参照导光单元124a,在此不加赘述。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22a是配置于显示面112的一角落A旁,且导光单元124a是配置于显示面112的一侧边112a旁。另外,表面S1面向感测空间P。当触控物体140进入感测空间P时,触控物体140会遮挡部份自导光单元124a出射的光束L2,而使得光侦测器126a在对应的y方向侦测到光束L2的强度变化。换句话说,光侦测器126a会在对应的y方向侦测到一暗点,而此暗点可作为触控位置中y座标的辨识依据。同样地,触控物体140也会遮挡部份自导光单元124b出射的光束L1,而使得光侦测器126b在x方向感测到另一光束L1的强度变化。换句话说,光侦测器126a会在对应的x方向侦测到一暗点,而此暗点可作为触控位置中x座标的辨识依据。接着,处理单元130便可依据上述的两方向的强度变化决定触控物体140相对显示面112的位置(x,y)。
值得注意的是,借由适当旋转光侦测器126b的角度,光侦测器126b亦可感测自导光单元124a出射的光束L2于感测空间P在y方向的强度变化。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光侦测器126a和光侦测器126b可依据摆设的位置或旋转的角度来分别感测感测空间P在x方向与y方向的强度变化。因此,借由光侦测器126a和光侦测器126b分别感测光束于不同方向的强度变化,来决定触控物体140的位置(x,y)。换句话说,光侦测器126a和126b的位置并不受限于图1的位置,其可依据设计者需求自行调整。
图5A绘示图3导光单元124a的表面S6的俯视图。图5B绘示为光束L2从表面S1出射后的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其中光束L2是从图3的导光单元124a出射。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5B,如图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光束L2的出光角度为90度时(即出光方向为正x方向时),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W/sr)约为130W/sr。详细而言,图5B的出光角度80度与100度分别代表光束L2以与正x轴夹10度的角度从表面S1出射。另外,出光角度60度与120度分别代表光束L2以与正x轴夹30度的角度从表面S1出射。如图5B所示,光束L2于空间上的辐射强度是随其出光路径与正x轴之夹角的增加而减少。
图6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224a的表面S6俯视图。导光单元224a与图5A的导光单元124a类似,两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表面S1为一凸面,其中凸面的作用类似透镜,能收敛光束(例如图1的光束L2)的出光角度。图6B绘示光束L2从表面S1出射后的另一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其中光束L2是从图6A的导光单元224a出射。如图6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光束L2的出光角度为90度时,辐射强度(radiantintensity,W/sr)约为280W/sr,其相较图5A的导光单元124a在出光角度为90度时的辐射强度更高(约为2倍)。换句话说,相较于图5A的导光单元124a,图6A的导光单元224a能使光束L2的出光角度更集中于正x方向,进而提升光束L2于中心位置的辐射强度。除此之外,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导光单元324a的表面S1也可以是数个棱镜结构226,而棱镜结构226的作用也是用来收敛光束L2的出光角度。
图7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124a以及透镜426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如图7A所示,导光单元124a上更配置透镜426,其中透镜426配置于表面S1上。除此之外,透镜426和表面S1中具有一空气间隙G。因此,图1中的光束L2自出光面(表面S1)出射后,会先经过空气间隙G再传递到透镜426。图7B绘示光束L2穿透导光单元124a、空气间隙G与透镜426后的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如图7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光束L2的出光角度为90度时,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W/sr)约为320W/sr,其相较图6A的导光单元224a在出光角度90度时的辐射强度(280W/sr)又更高。
图8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124a、透镜426以及反射单元526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如图8A所示,导光单元124a上更配置有一反射单元526,其中反射单元526配置于表面S4与表面S5至少其中之一上,以增加光束L2(绘示于图1)减少光束L2从表面S4与表面S5漏出的机会。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526例如是两反射片526a与526b,其分别配置于表面S4与表面S5。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单元526也可以配置于导光单元124a的表面S2与表面S6(绘示于图3)上。换言之,反射单元526配置于表面S2、表面S4、表面S5与表面S6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也就是说,导光单元124a除了入光面S3与出光面(表面S1)外,其余表面可利用反射单元526来包覆,其中反射单元526例如是白反射片、铝反射片、铝膜或是银膜。
除此之外,图8A的透镜426除了配置表面S1上,还配置在反射片526a与526b旁。另外,透镜426和表面S1间具有空气间隙G。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8A,来自光源122a的光束L2在两反射片526a与526b多次反射后会自出光面(表面S1)以适当的出射角度出射。接着,光束L2先经过空气间隙G再传递到透镜426。由于导光单元124a的上表面S4与下表面S5分别配置了反射片526a与526b,因此光束L2自出光面(表面S1)出射的能量可以获得提升。
图8B绘示为光束L2经过导光单元124a、空气间隙G与透镜426后的另一辐射强度相对于出光角度的分布图。如图8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光束L2的出光角度为90度时,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W/sr)约为360W/sr,其相较于图7B中当出光角度为90度时的辐射强度(320W/sr)又更高。换句话说,加了反射单元526的导光单元124a能提升光束L2于中心位置的辐射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图4B、图5B、图6B、图7B与图8B的光学实验图形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酌本发明之后,可对实验参数作适当的变化以获得不同的光学实验图形,然其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图9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124a、反射单元526以及前框626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如图9A所示,导光单元124a上更配置了一前框626,其中前框626包括一透镜部626a以及一覆盖部626b。覆盖部626b覆盖表面S4,透镜部626a与覆盖部626b一体成形,且透镜部626a配置于表面S1上。
前框626的透镜部626a的功能与透镜426相同,皆用以使光束L2从表面S1的出光角度更为收敛,而覆盖部626b则是具有保护功能。除此之外,前框626例如可添加色母(color master),如此可使光学触控显示装置更为美观。另外,上述色母对于红外光仍具有穿透性,也就是说,光束L2仍可穿透透镜部626a到达感测空间,故光侦测器126a与126b的感测功能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9A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124a更配置了图8A的反射单元526,以增加光束L2自出光面(表面S1)出射的能量。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前框626是同时覆盖导光单元124a与反射单元526。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导光单元124a上可不配置反射单元526,也就是说前框626亦可直接覆盖于导光单元124a上。
图9B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单元124a、反射单元526以及前框626在y方向上的俯视图。图9A与图9B类似,两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前框626的透镜部626a形状不同。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前框626的透镜部626a的形状可依设计者需求自行设计,图9A与图9B仅供参考,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与光学触控显示装置主要是借由光侦测器侦测光束于感测空间的强度变化,以决定触碰物体对应显示面的触碰位置。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适于提供均匀的光源,故能减少光源与光侦测器配置于显示面旁的个数。如此一来,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装置的尺寸变化。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在制作上不需要使用复杂的元件与制程,成本远较习知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装置来得低。另外,导光元件的超薄厚度也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

Claims (23)

1.一种光学触控装置,适用于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该光学触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
至少一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旁且配置于该至少一光源旁,且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导光单元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光束适于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单元中,且适于由该第二表面反射后,经由该第一表面传递至该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以及
至少一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面旁,用以感测该光束于该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光侦测器,当一触控物体进入该感测空间时,该处理单元依据该强度变化决定该触控物体相对该显示面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更具有:
一第三表面,连接该入光面、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
一第四表面,相对于该第三表面,连接该入光面、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以及
一第五表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该第四表面及该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数个微结构,该些微结构在靠近该光源处的数量密度小于该些微结构在远离该光源处的数量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反射单元,配置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该第四表面及该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 为一凸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数个棱镜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透镜,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前框,该前框包括:
一覆盖部,覆盖该第三表面;以及
一透镜部,与该覆盖部一体成形,其中该透镜部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器旁相对于该导光单元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光单元与该至少一光源为数个导光单元与数个光源,该些导光单元对应该些光源分别配置于该显示面的不同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侦测器为数个光侦测器,每一该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面旁相对于该些导光单元的其中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的一角落旁,且该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的一侧边旁,且该第一表面面向该感测空间。
13.一种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以及
一光学触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旁,并适于提供一光束;
至少一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旁且配置于该至少一光源旁,且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导光单元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光束适于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单元中,且适于由该第二表面反射后,经由该第一表面传递至该显示面前的一感测空间;以及 
至少一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器旁,用以感测该光束于该感测空间中的一强度变化。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更具有:
一第三表面,连接该入光面、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
一第四表面,相对于该第三表面,连接该入光面、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以及
一第五表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其中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该第四表面及该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数个微结构,该些微结构在靠近该光源处的数量密度小于该些微结构在远离该光源处的数量密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反射单元,配置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该第四表面及该第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为一凸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数个棱镜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透镜,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前框,该前框包括:
一覆盖部,覆盖该第三表面;以及
一透镜部,与该覆盖部一体成形,其中该透镜部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器旁相对于该导光单元的一侧。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光单元与该至少一光源为数个导光单元与数个光源,该些导光单元对应该些光源分别配置于该显示器的不同侧。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侦测器为数个光侦测器,每一该光侦测器配置于该显示器旁相对于该 些导光单元的其中之一。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配置于该显示面的一角落旁,且该导光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的一侧边旁,且该第一表面面向该感测空间。 
CN 200910166859 2009-08-28 2009-08-28 光学触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6859 CN101996000B (zh) 2009-08-28 2009-08-28 光学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6859 CN101996000B (zh) 2009-08-28 2009-08-28 光学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000A CN101996000A (zh) 2011-03-30
CN101996000B true CN101996000B (zh) 2013-02-06

Family

ID=4378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68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000B (zh) 2009-08-28 2009-08-28 光学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6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792A (zh) * 2011-04-01 2012-10-17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系统
TWI461988B (zh) 2011-06-15 2014-11-2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裝置
CN102855021B (zh) * 2011-06-27 2015-05-1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8912A (en) * 1986-11-26 1989-09-19 Digital Electronics Infrared touch panel
US6972753B1 (en) *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CN1991968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8912A (en) * 1986-11-26 1989-09-19 Digital Electronics Infrared touch panel
US6972753B1 (en) *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CN1991968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晓建.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第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000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3445U (zh) 电子设备
CN111052137B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70746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77498A1 (zh) 发光装置、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00134283A1 (en) Lc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under-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462234B1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523440B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07111383B (zh) 非接触输入装置及方法
CN110036396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633959A (zh) 可实现屏内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
CN110770748B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和指纹识别方法
CN110235144A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036397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376794A (zh) 背光模组及用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
CN108710449B (zh) 电子装置
CN210605736U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1996000B (zh) 光学触控装置
CN110490122A (zh) 显示元件的指纹感测区域与指纹感测模组的对齐方法
US20110050646A1 (en) Optical touch apparatus and optical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7908222B (zh) 终端设备
CN104794471A (zh) 基于玻璃面板生物特征光学图像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5278761A (zh) 感测2d触摸和3d触摸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864764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7475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01685A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