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383A -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0383A
CN101990383A CN2009101624228A CN200910162422A CN101990383A CN 101990383 A CN101990383 A CN 101990383A CN 2009101624228 A CN2009101624228 A CN 2009101624228A CN 200910162422 A CN200910162422 A CN 200910162422A CN 101990383 A CN101990383 A CN 101990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creens
inserted sheet
projection
fro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24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24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0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单独安装把手、美观实用的面板连接装置。一种面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组件,使两面板(2、3)绕一共同轴(5)呈一定角度开合;锁紧组件,将两面板(2、3)连接在一起;卡位组件,包括后面板(3)与机壳(4)之间的位置安装件(6、7),和前面板(2)与箱体(1)之间的卡位限制件(8、9),通过所述卡位组件,两面板(2、3)和机壳(4)连接在一起并被安装在箱体(1)上。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的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通信电源模块面板与机壳和箱体的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在通信电源模块中,设备要求越来越小型化、模块化。目前模块面板的设计如图1所示,其把手是单独安装在面板上的,通过在面板背面旋入螺钉将面板和把手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不脱钉的连接使面板与箱体固定在一起。采用这种面板设计,其把手占用空间较大,尤其在高密度的通信电源模块中,其把手占用的空间对整个设备的小型化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由于把手外露,在搬运模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提着把手搬运整个模块,由于模块本身重量的影响,面板容易从机壳上脱落,使模块发生非技术性损坏;同时由于把手的单独存在也影响了模块的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单独安装把手、美观实用的面板连接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面板连接装置,包括:
同轴组件,使两面板2、3绕一共同轴5呈一定角度开合;
锁紧组件,将两面板2、3连接在一起;
卡位组件,包括后面板3与机壳4之间的位置安装件6、7,和前面板2与箱体1之间的卡位限制件8、9,通过所述卡位组件,两面板2、3和机壳4连接在一起并被安装在箱体1上。
同轴组件,包括两面板2、3侧面开的通孔和一圆柱体,该圆柱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两面板2、3能围绕该圆柱体转动。
同轴组件,包括一面板上的圆柱形凹槽和另一面板上的圆柱形突起,通过该圆柱形突起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配合,两面板2、3能绕该圆柱形突起转动。锁紧组件,包括:锁插片10、弹簧11、后面板3上的限位槽12和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弹簧11安装在锁插片10和限位槽12之间,锁插片10可在限位槽12中滑动,通过弹簧11的弹力,锁插片10的限位块顶部16和限位槽12的卡位头13紧密接触在一起,锁插片10被限定限位槽12中;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和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相互卡合,通过弹簧11的弹力,前面板2和锁插片10连接在一起。
卡位组件中的位置安装件,包括后面板3上的安装槽6和机壳4上的安装凸起7,安装凸起7卡合在安装槽6里,后面板3和机壳4固定在一起。
卡位限制件,包括前面板2上的卡位槽8和箱体1上的卡位凸起9,卡位凸起9卡合在卡位槽8里,前面板2安装在箱体1上。
其中锁插片,还包括:C凹槽17,便于手指移动锁插片10。
面板连接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19,安装在后面板2上,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与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分离时,通过复位弹簧19的弹力,使前面板2和后面板3分离。
面板连接装置,还包括:
把手18,方便两面板2、3和箱体1的分离和安装。
由于本发明不需要单独安装把手,降低了模块在搬运过程中发生非技术损坏的风险,同时也增强了模块的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模块面板的结构;
图2是本实施例安装在机柜里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两面板与机壳连接安装在箱体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两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前面板正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A-A锁紧组件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锁插片安装在限位槽里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锁插片立体结构图;
图9是本实施例限位槽结构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位置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卡位限制件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卡位限制件非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附图中所标注的标记为:1-箱体、2-前面板、3-后面板、4-机壳、5-轴、6-安装槽、7-安装凸起、8-卡位槽、9-卡位凸起、10-锁插片、11-弹簧、12-限位槽、13-卡位头、14-A凸起、15-B凸起、16-限位块顶部、17-C凹槽、18-把手、19-复位弹簧、20-限位块、21-机柜。
具体实施例
图2是本实施例安装在机柜里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两面板与机壳连接安装在箱体上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两面板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前面板2和后面板3具有共同的轴5,同轴组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在前面板2和后面板3的两侧开通孔,在通孔中加入圆柱件,前面板2和后面板3能围绕该圆柱体呈一定角度转动,该圆柱体成为前面板2和后面板3共同的轴5;另一种方式是在前面板2和后面板3连接的相应位置处,一面板上设有圆柱形凹槽,另一面板上设有圆柱形突起,圆柱形突起可以卡合在圆柱形凹槽里,该圆柱形突起成为前面板2和后面板3共同的轴5,前面板2和后面板3可以绕这个共同的轴5呈一定角度转动。
图5是本实施例前面板正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A-A锁紧组件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锁插片安装在限位槽里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锁插片立体结构图,图9是本实施例限位槽结构图。从图中可看出,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槽12、锁插片10和弹簧11,锁插片10和弹簧11都安装在限位槽12中,弹簧11安装在锁插片10和限位槽12之间,锁插片10可在限位槽12中滑动,由于限位槽12中卡位头13的存在,通过弹簧11的弹力,锁插片10的限位块顶部16和限位槽12的卡位头13卡合在一起,这样锁插片10在限位槽12中的位置就被固定了。其中锁插片10上还设置有B凸起15,B凸起15与前面板2的A凸起14卡合在一起时,前面板2就被锁插片10固定住了,这样前面板2和后面板3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锁插片10上还包括有C凹槽17,方便手指按在锁插片10上,移动锁插片10。
图10是本实施例位置安装件结构示意图,可看出后面板3上设有安装槽6,机壳4上设有安装凸起7,安装凸起7卡合在安装槽6中,此时后面板3和机壳4就紧密连接在一起。
图11是本实施例卡位限制件定位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卡位限制件非定位状态示意图。图中可看出,前面板2侧面设有卡位槽8,箱体1上有卡位凸起9,当前面板2与箱体1呈直角放置时,卡位凸起9被限定在卡位槽8中,此时前面板2就被固定在箱体1上了;当前面板2绕轴5旋转一定角度时,卡位凸起9就和卡位槽8分离开来,此时前面板2也就与箱体1分开了。前面板2上的把手18,可以方便两面板连同机壳与箱体的安装与分离。
图13是本实施例复位弹簧的示意图,可看出在后面板3上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19,当锁紧组件中前面板2的A凸起14和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相分离时,通过复位弹簧19的弹力,前面板2和后面板3之间会弹开一间隙,便于前面板2和后面板3的分离。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当要将前面板2和后面板3安装在箱体1上时,用手按住锁插片10,沿限位槽12向下滑动锁插片10,将前面板2和后面板3合在一起,然后松开锁插片10,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就和前面板2上的A凸14起卡合在一起,两面板被紧密连接在一起,然后手扶把手18调整前面板2的位置,使箱体1上的卡位凸起9卡在前面板2侧面的卡位槽8中,此时两面板就被安装在箱体1上;当要从箱体1上取下两面板时,用手按住锁插片10,沿限位槽12向下滑动锁插片10,此时由于复位弹簧19的弹力,前面板2和后面板3之间就弹开一间隙,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就和前面板2上的A凸14相分离了,手扶着把手18,让前面板2绕轴5呈一定角度打开,此时卡位槽8随着前面板2的旋转,箱体1上的卡位凸起9从卡位槽8中脱离出来,然后,手提着把手,就可以把两面板连同机壳4从箱体1上取下来了。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面板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例如其中的锁紧组件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卡扣,卡位限制件里的卡位凸起也可以是长方体凸台,圆柱体凸台等,综上所述,本说明书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面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轴组件,使两面板(2、3)绕一共同轴(5)呈一定角度开合;
锁紧组件,将两面板(2、3)连接在一起;
卡位组件,包括后面板(3)与机壳(4)之间的位置安装件(6、7),和前面板(2)与箱体(1)之间的卡位限制件(8、9),通过所述卡位组件,两面板(2、3)和机壳(4)连接在一起并被安装在箱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面板(2、3)侧面开的通孔和一圆柱体,该圆柱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两面板(2、3)能围绕该圆柱体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面板上的圆柱形凹槽和另一面板上的圆柱形突起,通过该圆柱形突起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配合,两面板(2、3)能绕该圆柱形突起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插片(10)、弹簧(11)、后面板(3)上的限位槽(12)和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弹簧(11)安装在锁插片(10)和限位槽(12)之间,锁插片(10)可在限位槽(12)中滑动,通过弹簧(11)的弹力,锁插片(10)的限位块顶部(16)和限位槽(12)的卡位头(13)紧密接触在一起,锁插片(10)被限定限位槽(12)中;
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和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相互卡合,通过弹簧(11)的弹力,前面板(2)和锁插片(10)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安装件,包括后面板(3)上的安装槽(6)和机壳(4)上的安装凸起(7),安装凸起(7)卡合在安装槽(6)里,后面板(3)和机壳(4)固定在一起。
所述卡位限制件,包括前面板(2)上的卡位槽(8)和箱体(1)上的卡位凸起(9),卡位凸起(9)卡合在卡位槽(8)里,前面板(2)安装在箱体(1)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锁插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C凹槽(17),便于手指移动锁插片(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弹簧(19),安装在后面板(2)上,前面板(2)上的A凸起(14)与锁插片(10)上的B凸起(15)分离时,通过复位弹簧(19)的弹力,使前面板(2)和后面板(3)分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把手(18),方便两面板(2、3)和箱体(1)的分离和安装。
CN2009101624228A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Pending CN101990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24228A CN101990383A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24228A CN101990383A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0383A true CN101990383A (zh) 2011-03-23

Family

ID=4374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24228A Pending CN101990383A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03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945A (zh) * 2013-03-11 2013-07-1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便捷的面板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945A (zh) * 2013-03-11 2013-07-1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便捷的面板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5607C (zh) 铰链装置和使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设备
US8498120B2 (en) Locking structure for draw-type electronic device
JP5215085B2 (ja) データファイル固定装置
CN113760042B (zh) 插槽结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070211424A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removably a disk driv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848358B2 (en) Server with expansion card
CN104421585A (zh) 支撑座
US9507387B2 (en) Pivot mechanism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250516U (en) Retention device for power supply
US1060983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ing mechanism
CN102573375A (zh) 一种带扳手的模块及模块组件
US20140338408A1 (en) Electronic system with locking function by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N210605595U (zh) 电子装置及其框架结构
CN101990383A (zh) 一种面板连接装置
CN201288725Y (zh) 机箱面板的锁扣装置
TWI715430B (zh) 利用槓桿作動退出抽取式模組之電子裝置及其相關的槓桿機構
WO2016039739A1 (en) Foldable memory cartridge
CN211375486U (zh) 一种模块化电脑一体机
US7227760B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add-on card
CN204883529U (zh) 外接卡固定框架
CN203181477U (zh) 热插拔装置之抽换系统
CN202887075U (zh) 扩展卡固定装置
CN100530032C (zh) 主板
CN202965521U (zh) 易安装嵌入式微型打印机
CN21939262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